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时间:2023-06-12 16:09:18

序论:在您撰写新型县域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型县域经济

第1篇

解读中国县域经济的变化,必须深度了解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顶层设计的思路。

结合三中全会的决议,未来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前,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是半城镇化,也就是2亿多农民工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大部分群体没有享受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养老等在内,出现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到2012年底,全国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52.57%。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前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干了很多市场该干的事,结果出现了很多“鬼城”,也推高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而三中全会后,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在城镇化领域,会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之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中。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土地流转、抵押等方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而推动农民收入提升,可以最终实现城镇化从最大的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构筑更有利于城镇化走质量型路径的财税体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为县级政府建立起可持续的税收来源,也可以避免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之前土地城镇化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的局面。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将城市打造得更宜居,吸引更多人来居住,从而提高自身税源。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将有利于扭转之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走的粗放路径,也有利于有资源的县域经济获得更多的生态补偿资金。

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对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总过程的一次权威定性。过去的一年中,对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设计的落实和理解,在中国的县级政府层面中表现出来了三种态度:

一是迷茫。一方面,县级政府认为很多制度改革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县级政府很难有大的突破,于是等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后才考虑动手;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这种质量型城镇化的路径,找不到升级的办法和路径。该类型的地方政府,多分布在思想比较保守、经济实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

二是装糊涂。一些县级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明白的,但却采取了片面解读方式。比如,刻意将投资、房地产化、人为造新城等老模式装到“新型城镇化”的筐里,开始走新一轮的圈地型城镇化老路。这种城镇化路径的异化,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大范围偏离新型城镇化的初衷。该类型的县级政府,遍布各地,比重不小。

三是先行先试。一些县级政府深刻认识到之前的城镇化路径难以为继,于是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宅基地交易、宅基地换社保、户籍改革中的居住证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开征房产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混合社区建设、扩大镇级政府的自等多个方面。但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总体数量较少,还未形成主流。

2013年,新型城镇化还在路径的顶层设计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路径对于县域经济的影响总体上还是平稳的,老路径的城镇化依旧是主体。但三中全会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以及具体政策将快速推进,接下来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县域经济会日益分化。随着市场主导,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县改市等城镇化路径予以落实,县域经济间会因为自身资源和条件的不同加速洗牌,人口和产业将聚焦到更适合发展的县域或市域,2852个县域经济会出现“二八原则”,大部分的县域经济会保持平稳或者萎缩,小部分县域经济会得到加强。

其次,城市群会成为主体形态,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域经济会得到做强做大的机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聚焦和外溢的机会。而非城市群外的县域经济,具有旅游文化、矿产、口岸、空气等特色资源,有足够人口规模的,在交通节点和国土安全的县域,会有成长空间,而其他县域经济可能会进入到瓶颈期。

第2篇

(一)县域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1.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中国,农业是县域经济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必然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基础。2.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催化剂。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是生产的集中也会带来居住的集中。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城镇化,也带动了城镇化。3.县域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动力。随着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客观上就要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需求。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由此,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会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4.县域产业集群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首先,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各地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而特色产业集群化是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这样既可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又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其次,县域产业集群化可以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再次,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最后,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1.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工业化将大量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居住和就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来相对分散走向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生产资源向城镇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保障。同时,农村人口在向城镇的迁移致使农村人口减少,这又为农民集中耕种、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又带动着县域其他地区经济发展。2.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城镇区域,这势必会带来生产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工业生产效率会随之提高,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经济的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出来。3.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从中国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以促进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来保证土地规模效益的形成。第一,通过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可使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一部分人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如增加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的需求,这又会带动县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4.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首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加强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只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县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由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的深层次转变;由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依靠消耗能源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管理机制创新转变。最后,从需求增加的角度分析,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一个农民的货币购买力和一个市民的货币购买力的比例是1∶3~1∶3.5。因此,如果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0%),将会使县域市场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增加,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重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立足县域实际,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票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必须从过去的以就地转移为主转变为以异地转移为主,从过去的兼业型为主转变为专业型为主;要打破过去那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到大中城市和城镇创业或打工经商,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真正减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增强其生存意识,提高其职业能力。在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保障上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在农民入城户籍管理、就业、购买住宅、子女入学等方面一视同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其次,要择优培育县域中心镇,小城镇门槛低,屏障少,和农民联系密切。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会受到城市居民和城市政策的排斥。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择优培育2~4个县域中心镇,增强其辐射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永善县;溪洛渡电站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i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Yunn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idgehead" strate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own", "beautiful Yunnan". Located in Jinsha River in Yongshan County, we must seize th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Wumeng area development projec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opportunities, bearing,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rmers, citizens of common prosperity, sharing the resources of public servi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ounty economy; Yongshan County;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将带动产业升级、内需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永善县要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引擎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让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笔者近日通过调研和思考,有几点浅议与大家分享。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诠释及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有新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第三是更为“绿色环保”的城镇化,第四是更为“智慧”的城镇化。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分配改革开放成果的红利最好方式,其实践过程将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为基建、消费等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新的战略机遇,对环保、科技的要求也将给众多新兴产业提供孕育、成长的土壤,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永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永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北部,总面积2778km2,全县辖八镇七乡,总人口45万人,2012年,生产总值40亿元,人均GDP不足0.9万元。因而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的物质和经济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在县域经济进程中担负着重任,特别是经济社会不断向纵深发展,永善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一是平台搭建有限,城镇化、工业化推进迟缓。由于永善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寥寥无几,仅此4家,且主要属于粗放、原材料型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060万元;乡镇企业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城镇化率仅为30.5%,与省、市相距20个以上的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13.6km2。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全,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化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是经济意识落后,发展主动性、创新性不佳。地处乌蒙山脉的永善县,因文化、环境等影响,思想观念陈旧,长期处于对自然资源的低开发,市场经济意识谈薄,等、靠、要思想存在,自身优势与潜力凸现不出来,无法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当前,更受资金、人才、交通、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2012年,永善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7元,两者之比为4.0:1。

三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较慢。2012年,永善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1:41.2:32.7,昭通市三次产业比为19.6:46.1:34.3,云南省三次产业比为16.1:45.6:38.3,一产分别比市、省高6.5、10.0个百分点,二产分别比市、省低4.9、4.4个百分点,三产比市、省低1.6、5.6个百分点。结合实际来看,一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二产业基础薄弱,总量太小;三产业比重大,但效益不高。可见,影响经济发展的的结构性矛盾仍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实现经济增长任重道远。

四是财政基数小,自我发展、保增长能力不强。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主要来自上级财政、招商引资和本级财政,上级财政投资往往需要地方配套。而永善县财政财力有限,2012年财政总收入38948万元,人均可用财力仅为905元,仅是市、省人均可用财力的39.3%、15.9%,维持财政基本运转都存在困难。同时现行金融体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2012年永善县存贷比仅为25.3%,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距胜远,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变得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县域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因此,最近省、市政府对城镇化建设提出:要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同时要求“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等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永善县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更应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推进乌蒙片区开发、溪洛渡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壮大县域经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迅速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作为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到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前提,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永善县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发展二、三产业,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和旅游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抓手,村庄为承载点,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使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研究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民收入越高,反之,则成。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永善县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本质是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充分利用好当前农转城和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创优内外环境,吸纳农村人口城镇就业。同时,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镇经济也就是在城镇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以乡镇、村庄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让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同时为城镇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镇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也就得到根本解决。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了,则县域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累了资金,从而也实现了GEP的增长。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还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也只有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了,城镇功能完善了,城镇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发展与建设的良性互动才会真正形成。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面临机遇:党的十再次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强调“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云南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推进了“山地城镇”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云南”,决心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这些都为永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预计未来10年我国拟新增城镇从口4亿人左右,带动城镇化投资达40万亿增长。永善县在两站移民的推动下,仅2012年落实农转城人口超4万人。这也赋予永善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机遇。特别是随着溪洛渡电站二级专用线、沿江油路、县域等级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的完善,永善县融入到了成都、重庆、攀枝花、贵阳、昆明等大都市经济腹心圈,溪洛渡电站高峡出平湖的胜景和浓郁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将成为都市人修生养性的庄园。这为永善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持续动力。

(二)发展思路: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金沙江绿色经济长廊建设为依托,以打造绿色能源基地为契机,以建设“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生态城镇为目标,以资源型城镇转型为路径,打好县域经济、城镇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四大战役”,突破交通、水利、电力和软环境的瓶颈制约,聚集人口和资源要素,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文明向农村延伸,走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凸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极点,特色重点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着力点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逐步发展成具有乡村风貌的中小特色城镇群。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县域总人口达到47万人,建成8个中心镇、重点在沿江沿路沿边合理布局45个1200人以上的中心村,城镇化水平达38%,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创优城镇软、硬环境,争取撤县设市,县域总人口达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建成具有山区特点、沿江风格和产业支撑的特色城镇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30年,大都市经济腹心圈区位凸现明显,县域总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更高,四个文明建设更加全面、协调,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打造经济“新引擎”,使城镇化转型升级释放活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到农民、市民都富裕起来,共享改革开放红利。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推进新型城镇化,树立“四个理念”。一是公平共享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打破壁垒,消除不公,稳步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同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二是高效集约理念。要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形态和布局相匹配。三是生态文明理念。要按“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到重品质发展,建设“幸福城镇”、“智慧城镇”、“和谐城镇”,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四是培育特色理念。要坚持将金沙江流域文化、溪洛渡文化、苗族文化和彝家毕摩文化等地方人文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加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与建设,增强历史人文内涵,提高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水电新城”、“明珠都市”。2、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发挥县城带动作用。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永善县城要充分发挥“一肩挑两站”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挖掘展示历史民俗文化,彰显山城湖滨特色,打造具有城在山中、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的水电“灵魂”新城,带动八镇七乡的迅速发展。二是发挥园区、特色经济长廊的集聚作用。永善县规划5个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特色园和沿江、沿路百里绿色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促进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与人口集聚的重要平台,乡镇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发展理念,力促强势推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三是发挥特色城镇的“亮点”作用。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与传统风貌独特的古镇(如黄华镇、桧溪镇等)、传统文化村落(如大兴驿马沟、马楠村、溪洛渡玉笋村等)和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如桧溪强胜村、黄华镇黄葛村等),建成具有地域特色、传统风貌和田园风光的魅力景观,形成新的休闲旅游亮点。四是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着力点作用。积极推广细沙大同、务基捏池等发展经验,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宜居的优美村庄,推动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集聚,深化农转城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乡村公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

3、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四个重点”。一是科学规划指导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以山地城镇发展的蓝图,高起点对城镇和村庄进行规划与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建设宜居城镇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商品房开发、保障房、公租建设、旧城改造和各移民安置点建设,实现“居有其屋”。坚持新区抓开发、旧城抓改造,乡镇抓特色、村庄抓规范,全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三是完善城镇功能助推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城镇道路、供水、防洪、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做优城乡人居环境。四是绿色生态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借助金沙江流域治理政策措施,抓好建筑、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镇,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水电灵魂新城”。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59-0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其中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的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35.1%。由于东中西部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城市化差距的存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中小城市常住人口的技有所用、学有所识、乐有所好、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出有所通、老有所养、情有所寄。实现这一系列追求的关键点是转变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实现产城协调发展,以优势产业的支撑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产业空心化、消费空心化。

1、县域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关显著。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而不是人为“造城”,关键是将现代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没有产业作为依靠,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建立产业政策与城镇化政策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这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第二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会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第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或者是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多年来,大多数中小城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大城市,而中小城镇的城镇化也远远滞后于大城市的城镇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产业先行,以特色城镇小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优化布局,引导产业从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向小城镇、小城市转移,形成企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公共服务支持的缺乏,难以满足城市劳动力对公共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引导不足,导致劳动力滞留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侧重相悖。过于依靠大城市的发展无法为我国庞大的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工业部门能源源不断的从农业中吸纳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借以替代资本来实现其发展,并使农业部门通过向工业部门转移过剩的劳动力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摆脱贫困,最终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而实际上,城市本身就可能存在失业问题,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刘易斯模型暗含着现代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与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假设,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工业部门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和技术逐渐替代劳动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这使农村大量低技能的劳动力无法进入到现代工业部门,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过于依靠大城市的发展加重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搜寻成本,与成本相伴随的是收益,影响搜寻成本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搜寻半径的大小。对寻求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来说,相比较于离家乡较近的小城镇,大城市距离远,搜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也就更高。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城镇化高度相关,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首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同时,势必对环境、资源等带来影响。其次,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必须具有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而县域发展依靠自然资源,甚至破坏环境,廉价出让土地,导致其产业的结构和层次不高。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等级影响资源的配置。县是我国行政级别最低的地方,其积聚资源能力有限,此时县域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入到一个更大的产业链中发展,则会涉及跨区域合作,而跨县、跨市域会受到行政区化分割的限制。而新型城镇化需要着力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限制城镇化的推进。县域资源难以集聚,产业难以支撑城镇发展,吸纳劳动力,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导致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无法真正实现。

3、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进而加速城镇化进程提供动力。首先,区域经济特色化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县域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但县域工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分工协作,为城镇化提供人才和物质保障。

其次,县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对某一产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采用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农业产业化之下,农业生产以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形成一系列产业群,其中包括农工商、科工贸等,农业产业化这一特有的联结功能,从产业上突破了工业和农业分割的“二元化”经济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可以更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就业,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发展,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权责利统一、机制灵活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调动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充分就业和市场繁荣。同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一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吸纳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二是有助于为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三是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有助于推动企业家、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消除城乡经济机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结论和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创造县域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和方式。强县富民的基础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县域产业群。产城融合是改善县域民生唯一路径,因为第一位民生就是就业,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保护环境生态的基础上,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并能够成为一个更大范围内的产业链中的一个有机环节。同时,通过产业组织创新的方式,打破三产间的固有界限,实现三产融合。县域经济的未来,是一个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相协调的前景。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会逐步缩小和中心城市的差距,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在这方面,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一些有益的成功经验,其中固安工业园区“产城共融”的发展方式代表了新时期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县域的产城融合,首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强化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推进过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发展的显著环节,把促进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工业现代化反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产业的转移及承接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化服务水平,支持信息、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服务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第二,优化社会分配机制,注重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平性,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健全与完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分配机制,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破城乡户籍束缚,保障分配机制的公平与公正,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障的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建设向中小城市以及县域倾斜,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三,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保证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动态平衡,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通过生态园区的建设给城镇化居民灌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 县域经济 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屈仁雄(1971- ),男, 四川广元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四川 广元 62801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13-03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构件和骨干模块,在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良好运作的高职教育系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备的高端人力资源支持。高职教育通过培育适应县域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效地推动了县域宏观经济体的技术转型与质量提升。当前,三农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农村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桎梏。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跳出农村视野的局限性,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县域宏观经济的高效增长。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并非简单地将农村居民身份转换为城镇居民身份,还需要强大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作为支撑。掌握现代先进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维系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高职教育系统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生力军。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在于发展与之配套的高职教育。

一、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问题

在当前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面临以下新挑战:

1.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矛盾。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处于从传统高职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型的关键期,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有诸多不相符之处。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协调性。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正处于宏观产业结构大调整、传统主导产业向现代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要求我国高职院校采取以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的本土化发展战略,大量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偏重于对纯理论人才或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战略方向未能适应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高科技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不高,未能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无缝对接,众多骨干企业的专业人才匮乏。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县域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转移战略之间缺乏协调性。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以乡镇为中心、以农村为腹地、以城镇化战略为导向、以产业建设为动力,来确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将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到县域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高职院校理应承担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教育功能,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非农工业化人口与当前多数有待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不协调,高职院校需要来自政府的更多办学经费的支持,方可通过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来有效改善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后的生存状态。但是,随着教育产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亦带有功利化色彩。

2.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方向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不协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方向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沿袭传统的条块化分割式管理体制,各地区高职院校依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属于中央部委所属高职院校、省属高职院校、市属高职院校及民办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各主管单位依据本部门的发展战略,制定差异化的专业建设战略,这使得各地方政府对于本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决策缺乏有效影响力,从而导致各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方向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不符,未能有效支撑本地的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制约当地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第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决策受办学经费的限制,较为功利化,在专业建设上重视办学收益与办学成本比,轻视那些为地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但却需要支付较高办学成本的专业的投入。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为例,高职院校通过购置高精尖机床设备来提升该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长效作用,但会短期承担较高的办学成本。在办学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有的高职院校放弃投巨资来提升该专业的办学层次,转而将办学经费投放于占用资金少且见效快的经管、文法类专业,从而弱化了县域经济体的产业升级能力,降低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体吸纳农村富余人员的能力。

3.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投入与城镇化进展速度不适应。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直接受制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投放水平。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且增速较慢,与当前城镇化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第一,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统筹方面的力度不足,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限制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的能力。从国内外高职办学经验来看,由于高职教育肩负繁重的实践教学任务,教育成本普遍高于同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但现实中,我国各级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投放于国家重点高校及地方义务教育的高级阶段,对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投放水平相对较低。第二,地方政府未能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人才溢出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的价值,缺乏主动承担高职办学经费支付的能动性。高职教育本身具有显著的非营利性,其人才产出和技术产出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进县域城镇化水平有显著功效。由于县级财政缺乏负担高职办学经费的能动性,县域企业及事业单位难以用较低成本获取本单位所需人才,从而抬高县域经济运行成本,削弱城镇化吸纳闲散农村人口的能力。第三,高职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所占比例的不足,直接抬升了学生的学费负担比例。高额的学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投资回报率,削弱了部分家境困窘学生的入学意愿。

4.支撑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第一,高职教育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失范。高职教育相关行政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未能充分满足高职教育模式迅速发展的需求。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采用传统计划式行政管理模式,未能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高职院校法人治理结构,导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实施管理权时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干涉了高职院校的自主管理权,扰乱了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主管高职教育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缺乏有效性。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行政管辖权分别隶属于不同层级的政府,高职院校的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未能与该高职院校的驻地政府就其所管辖的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方针和专业建设方向等问题,展开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导致该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未能充分满足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第三,支撑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足。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直接指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其办学资源应来源地方企业。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动员有志于支援高职教育事业的社会力量方面力度不足,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的能力,缺乏建构和运作校企联合体的经验与实力,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来改善自身教育资源的能力。

二、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对策

1.重构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应当拓展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传统办学理念内涵,转而在其办学理念中融入服务县域经济的现实元素。第一,高职院校应确立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有限性,要求高职院校审慎配置其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有效激活并充分利用人才需求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升稀缺性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内涵并非服务于县政府,其服务方式应当以县域经济体内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性导向,通过配合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高职院校对于县域人才需求市场的快速反应。这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行政化改革来剔除隐匿在高职管理层内部的官僚式作风,建立高职院校的市场化生存方式。第二,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服务县域经济的渠道来实现学校办学利益的最优化。在参与县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高职院校对办学收益最优化有着切实的诉求。地方政府在激励高职院校为县域经济做贡献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对切身利益的需求,通过丰厚的政策性激励资金投入,来吸引高职院校主动参与。鉴于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地方政府应当通过测量高职院校对该县域经济的贡献水平来拨付相应数额的财政资金,以支持高职院校的稳健发展。

2.以县域产业政策为指导变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高职院校应当深入研究县域宏观经济政策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宏观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应当适应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需要,通过分析并预测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具有一定超前性的专业与课程,为未来县域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第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课程安排应当与县域产业政策保持协调一致。这一制度安排既有利于增进区域产业的发展潜力,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服务县域经济,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主动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设置,来满足县域经济体内特色产业发展所提出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深入分析县域经济体内的产业结构特点,精准把握县域特色产业的人才需求,并据此来确定本校的专业结构及专业课程内容。第三,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县域经济产业升级的需求。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必推动其产业升级,这对高职院校提出了培养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新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娴熟的岗位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及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从质与量两个层面充分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全职业生涯型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全职业生涯型教育体系,有效巩固县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第一,高职院校应当为县域经济体内的弱势人群提供全职业生涯教育服务。低学历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弱势人群,缺乏适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用工需求,从而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短板。高职院校应当结合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对就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特点,制订差异化的职业教育方案,为弱势人群的技能更新、岗位变化和职位晋升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持,以促进区域内全体居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维系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第二,在建设全职业生涯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运用新教育技术,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当前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突破职业教育的时空局限,满足社区群众对于促进就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还应当突破常规化办学形式,通过创办社区夜校及创办节假日教学班的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第三,高职院校应当在完善学校办学机制的前提下,促成传统全日制教学体系与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层级规范、体系开放的新型教育制度体系,为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县域就业和消除县域贫困贡献力量。

4.健全服务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的社会保障机制。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第一,完善支持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保障体系。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前城镇化进程和相应的农转非人口规模来规定高职院校扩招规模,并制定相应的财政保障措施来确保高职院校扩招战略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育事业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效应。应当由政府出面,从财政拨款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充裕的办学经费支持。地方政府应当设置专项高职教育经费,以专门支持那些设置地方急需专业的高职院校,并鼓励地方企业积极为高职院校提供教学实训设施与设备支持。第二,规范支持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的行政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充分明确高职教育及相关高职院校在本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以此制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应管理职责和任务。针对部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明确教育管理执法权的归属和使用边界,删减繁琐的教育执法程序,确保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上。第三,强化支持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事制度保障体系。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增强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可通过统筹高职人事政策的方式,提升地区内技工与技师的薪酬水平,确保其住房、医疗、养老等个人福利待遇,以建立提升县域经济技术水平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应当敦促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与高职院校及民营中介的合作,组建高等职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并建立针对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评制度,以选拔出适合县域经济体发展的优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坤华,赵惠莉.高等职业教育向县域“前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1(1).

[2]李振祥.县校合作: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第6篇

一、用“新型工业化”构筑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用“新型工业化”理念确立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内蒙古县域经济如何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主体经济、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凸现特色,发挥特色,围绕特色,做强特色。内蒙古最大的特色在于绿色,因此结合县域主体经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这“三大农业”。

如果说生态农业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那么“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信息农业”是继“智能农业”、“精品农业”、“虚拟农业”等高新农业技术出现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一个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式、高效化的农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主要通过计算机和通讯工具,建立网络,收集、整理、利于农业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各方面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效益的农业。可见信息农业如果能成为我区县域农业运作的主流,对我区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是前所未有的。

严格讲品牌农业,是指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的注册权,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知明度以及消费者的诚信度,同时拥有较强的市场销售能力和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实施品牌农业的意义在于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面对WTO对我区农业的挑战,我们不得不加速告别以往的粗放型农业,积极向精细农业方向转变,让农业生产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向质量和效益并重。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追求的是品牌化、标准化的优质农畜产品。因此,打造市场上叫得响的农畜产品品牌,随后成为名牌产品,显然已成为提升农业产业的重要举措。内蒙古的农业要发展,要想打入区外、国外市场,就必须而且只能走品牌农业的路子。因此,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让弱项变强、强项更强、特色更特、优点更优、亮点更亮,效益自然会更好。

过去,我区的很多农业战略都着重于农业技术的应用。从本质上来讲,这些技术还是从第一产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而“三大农业”则把农业与科技、环保、信息、市场、安全等属于第二、三产业范畴的各个领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表明了今后所要建设的农业,是与二、三产业相对接的,贯通三大产业的现代化大农业。因此,“三大农业”不仅在具体战略措施上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装备“三农”,进而在思想和技术上具有了更新更大的突破。

二、以“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装备“三农”

从已实现工业化的多国经验来看,只要工业化进入到实现阶段,即便处于实现阶段的初期靠近中期以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可以着手将以农哺工转变为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对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以“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装备“三农”。

1、提供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会

如果说诱导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畜产品销售市场只是部分涉农企业的以工补农行为的话,那么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则是所有涉农企业,如乡镇企业、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等都参加的所有非农产业整体参与的补农、支农行为。大力支持并鼓励这类涉农企业的发展,势必能吸纳转移农村牧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其补农支农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如蒙牛公司吸纳2000多人就业,而且带动近10万农民发展养牛业;伊利带动12万农民搞养殖业;兴发带动10万农民养鸡;塞飞亚公司吸纳250多户农民养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目前我区农业比较效益仍很低下,农牧民增收难,关键是仍有近200万剩余农业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前,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很难提高的,农民的收入会始终处于停滞状态,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乡镇企业或工商企业能够有效地转移一个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会提高一点劳动生产率,就会为农牧业效益的提高、农民的增收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发挥作用作出一份贡献。

2、提供和推广农牧业技术

非农产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为了保证农牧业所提供的原材料符合加工或者销售的要求,往往要对农牧民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一是免费或者低费为农牧民提供实用技术,当然也包括其它实用技术的推广;二是免费或者以成本价向农牧民提供优质种苗,有些企业还用先借后抵的方式为农牧民提供种苗;三是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对生产基地的农牧民进行种植和栽培等生产方面的指导;四是提供部分启动资金,这种资金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机械设备或其它实物,甚至是担保小额贷款等。

3、为务工农牧民提供培训和职业教育

为了使农牧民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或转移,从旗县政府的角度应免费对农牧民进行培训。从企业的角度更应该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和资金扶持,虽然这种教育和培训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永续利用人力资源的需要。但是从客观上讲,这些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了农牧民的素质,为最终非农化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本,为内蒙古大开发创造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也就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教育和培训也应成为政府行为。

4、提供廉价的高效能的生产资料

即农业生产资料部门为农业提供便宜、高效能的生产资料,降低农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当然这种形式不可能再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只能通过国家对生产资料部门实行优惠的行业政策、税费政策、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来促使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让利于农民和农业。

三、以“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创造体制环境

1、建设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面对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只有加快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为主的旗县政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才能有效履行政府职能。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本身,而在于其对全社会日益加深的影响。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可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可以提高政府办工的透明度,提高勤政廉政的水平,可以更有效的提高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和的效率,从而更有效地向企业、团体和农民个体提供优质服务,达到职能的转变。加快这项建设,需要明确旗县一级电子政务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突出重点,实现途径及其发展政策。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县级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的渗透和辐射功能,引领“三农”,促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在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还应配套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如,公示制度、监督机制、承诺制度,办事原则、效率、时间、期限、基本标准均应予以公示或以信息形式,由群众及企业进行监督。这是促使县市领导和干部转变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如果这一工作进入良性轨道,城乡以软环境的建设弥补硬环境的不足,便有望实现了。

2、加快软环境建设步伐,弥补硬环境之不足

从内蒙古县域硬环境来看,自然地理环境受限(生态环境差、无出海口、欠发达的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相当滞后,目前还无法同发达地区相比。在这种情况下,率先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有一定的难度,应以努力创造软环境为主,以政策优势吸引外力,弥补硬环境不足。既以优惠的开放政策和国民待遇吸引外力,采取加快促进,自身开放与发展变革的全面开放政策,多接近外部的先进知识与技术、文化和文明,消除知识贫困,促进人类发展,缩小人类发展差距,为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做些基础性准备。

第7篇

一、建设发展园区经济,走发展集群化之路

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思路,以建设省级工业聚集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发展园区经济。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高园区配套服务水平,把园区培育打造成为产业聚集、用地集约、物质循环、持续发展的强大载体。进一步完善进园政策和准入条件,规范项目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入园进区”,实现企业集中建设、产业集聚经营、经济集约发展。

二、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走工业信息化之路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工艺,促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过程的融合。围绕提高本地传统产业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控制水平,积极推广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应用,通过运用自动控制、嵌入式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带动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积极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广应用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为重点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营销和业务方式的信息化。建立完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运行机制。采取典型带路、局部突破的思路,在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通过典型示范的辐射和扩散效应,带动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循环化之路

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使本地区的主要产业之间都关联起来、物质都循环起来,延长资源利用深度,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内部布局,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入园建设,实现园区内企业产品互用、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强力推动节能减排。以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实现能耗最低化、污染最小化。依法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节能监察和污染监测,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对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和阶梯水价政策,从政策层面形成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和高耗能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落实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技术高端化之路

加快产学研步伐。扶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抢占发展先机;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硕士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支持企业专利申请,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走技术高端路线,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广采用一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引进、吸收、利用、再创新的思路,推广采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大力推进名牌带动战略。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商标意识,积极培树一批知名品牌,走品牌兴企之路。

五、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走企业集团化之路

积极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和大集团。围绕本地区产业发展重点,鼓励企业通过裂变扩张、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培育扶持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集团和产业领军企业,发挥大集团的“产业领军”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在本地区设立企业总部或总部功能的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两头”在外,企业管理中心、投资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功能在迁安的总部经济。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买壳上市等多种途径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努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六、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意识,加快实施项目大会战,围绕优势产业突出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精心抓好一批对产业升级、效益增长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使本地区工业产业和技术升级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分别实现突破,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建立完善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库。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实施大产业战略,积极开发、储备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项目。精心策划、系统包装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积极主动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对接。建立重大项目部门联系协调制度,每年确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由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形成推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