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9:08
序论:在您撰写护患沟通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加强护患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如沟通信息量过少、态度不好、技巧不到位和护理操作技术解释不到位。并提出了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的策略:了解护患沟通特点,把握护患沟通形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需要,把握沟通技巧;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创造最佳的沟通时机。
【关键词】:护患沟通;护理纠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护理人员的工作很多时候是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在护理工作中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未达到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时,就会引发护理纠纷。其中,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这些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的策略。
一、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1、沟通信息量过少
患者住院后他们在情绪上较为焦虑,迫切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急切想了解有关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生、护理人员的姓名、业务水平等。一些护理人员对患者不尊重、不关心,没有将患者的感受和信息及时反馈,并且忽视这些交流,从而产生交流障碍,引起患者的误解或不满。
2、沟通态度不好
一些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在护患沟通中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患者不尊重、不关心,讲话生硬、表情淡漠,甚至说一些过激的话刺激患者,服务态度欠佳,从而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3、沟通技巧不到位
由于患者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疾病认知度上存在个体差异,而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未充分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职业特性、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情况, 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给患者带来困扰,产生不满情绪。
4、护理操作技术解释不到位
临床护理中,患者会对一些护理操作技术产生恐惧和疑惑,护理人员在解释过程中回答患者疑问时尽管态度和蔼,但含糊其辞,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得不到患者谅解,进而引发护患纠纷。
二、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的策略
1、了解护患沟通特点,把握护患沟通形式
(1)了解护患沟通中亲切与和蔼的特点。护理人员应通过真诚的微笑、柔和的语言、恰当的称呼、得体的仪表、热情的接待等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关切,对每一位患者的护理态度和蔼,服务语言通俗易懂,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建立护患沟通良好的开端。(2)了解护患沟通中信任的特点。护理人员应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向病人或家属认真解释操作的目的,真心相待,做好健康宣教, 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同情和理解,把病人当成你的亲人,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了解护患沟通中责任的特点。高度的责任心是护士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重要心理条件。护理人员应加强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的培养,将护理操作技术、患者自身疾患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解说,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2、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需要,把握沟通技巧
(1)满足患者情感需要。人院后患者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希望得到同情和体贴,满足感情需要。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真诚的沟通态度,以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的服务方式,以同情鼓励的行动去鼓励体贴患者,把患者当亲人和朋友,使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感受到在院如在家,满足患者情感需要,融洽护患关系。
(2)满足患者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应从生物护理模式转移到心理护理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到有效沟通。针对有消极情绪的患者,护士应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职业特性、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掌握其心理特征,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采取个性化沟通、引导,调动其内在的心理抗衡能力,设法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保持患者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3)满足患者权益保护需要。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前,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同时,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疾病发生的过程,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全面了解,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恐惧,满足患者权益保护需要,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3、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创造最佳的沟通时机
患者本身属于一个敏感脆弱的群体,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沟通场合或时机不当都会引起误会或护理纠纷的发生,甚至延误病情。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个让患者感到亲切、融洽、无拘束的沟通环境,选择最佳的时机和患者沟通,缩小与患者的沟通距离。
三、总结
护患沟通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沟通的效果不仅影响护患关系,也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形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必要护理措施外,必须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周丽红.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09,13(12):89——90
【关键词】优化;护患沟通;下肢骨折;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after patient care effec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genera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reatment resul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ptimiz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s high as 97.01%; control group gener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83.58%.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optimizatio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51-02
护患沟通就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为了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有目的交流活动。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友善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时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向患者讲解治疗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同时可以实时给予患者所需要的安慰,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达到最佳的状态。对于每一个医院甚至每一个护理人员,其护患沟通能力以及沟通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一样的沟通方式完全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因而非常必要对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好可以制定出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以便在医院广泛推广,现将我院优化了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 年12月收治的13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2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6-80周岁,平均年龄为62.7±4.1岁;实验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7-79周岁,平均年龄为62.9±3.9岁。其中有19例为髌骨骨折患者,61例为胫腓骨骨折患者,31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例为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实验组则是对护患沟通方法进行优化,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化护患沟通包括:对患者入院以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间、出院前等各个阶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交流,预先考虑到患者可能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到全面考虑。
1.4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18.0统计、分析,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
2结果
2.1 护患沟通优化后对下肢骨折护理效果影响情况(满意度),详细见下表1。实验组进行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为83.58%。2组患者满意度差别显著,(P
3结论
对于护患沟通可以按照患者入院的流程合理分为: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3]。
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首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依据患者的各项特征来制定一系列的沟通方案,了解患个性特征。对于骨折患者,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是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病症,一般是遇到了突发状况而导致的骨折症状,这样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暴躁、恐慌、情绪急躁等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适时介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聊天时候保持对患者耐心、热情,注意方式方法,详细向患者解释其病症状况、原因以及可以达到了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及时解释患者存在的困惑,这样患者就会对自身的疾病症状有所了解从而发自内心的配合医务工作者进行积极治疗[4]。对于患者的饮食,在住院期间,需要保证以易消化、高蛋白、钙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较少油腻食物的过多摄入,对于生水、冰冷食物、辛辣食物尽可能的回避,注意每天按时进行排便,保证肠道的畅通健康。骨折患者的方式正确对于保证医生治疗效果极有意义,髋部骨折患者需要将患肢外展三十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与其进行合理沟通保证患者的达到治疗前的要求[5]。
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手术前必须向患者阐述手术的基本流程,保证患者心中有数,增强其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了解麻醉的方式,保证患者少受到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慌,讲解为什么手术前需要停止摄入水分以及食物,提醒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充足的休息,消除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顾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6]。
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手术以后详细讲解手术的成功情况,让患者以及家属及时掌握治疗的最近动态,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心中有数,不至于并发症出现后患者出现恐慌情绪而手足无措,讲解并发症出现不必恐慌。此时需要保证患者饮食具有高蛋白、高钙的特点,此时的患者急需进行营养补充来快速帮助机体恢复,豆腐、牛奶等食物都是极好的,可以合理进行进补,保证患者机体的需要。此外,需要多一些水果、蔬菜的摄入进而保证患者的健康,保证每天定时进行排便,注意肠道的卫生、通畅。手术以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合理,在一段时间内不要随便弯曲患侧的肢体,不能进行双叉或者坐着时进行盘腿等行为。此外需要进行积极地康复锻炼,进行预防训练,防止患者出现治疗以后常常出现的并发症,对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动作,保证血液流动畅通,保证机体功能正常[7]。
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嘱咐患者依然及时补充钙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进行主动地康复训练,注意锻炼的适度合适,渐渐加大活动量,保证机体可以有效适应。
总而言之,护患沟通就是为了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好的治疗体验,2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涉及任何方面,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像朋友、像亲人,达到互相信任,相互配合的效果。我院通过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58%的满意度。因而,依据患者住院的各个时期以及患者个性化的心理、身体以及文化背景等各项因素进行优化的护患沟通,选择合适各个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交流内容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秋芬.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26): 277-278.
[2].闾骁燕.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下旬版, 2009 (11): 29-29.
[3]. 郭红灵. 护患沟通技巧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上旬版, 2013 (8): 2385-2387.
[4]. 汪福荣. 护患有效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积极作用[J]. 吉林医学, 2012, 33(30): 6681-6681.
[5]. 刘丽华. 浅析现代护理模式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0): 115-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3-0018-01
【摘 要】目的 了解沟通护患关系的形式。方法 通过主动、被动型,引导合作性、相互参与型进行分析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沟通在护患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沟通形式 护患关系
当前许多医院的医护工作者都认识到医疗实践中与患者沟通是有益的必要的,但这种沟通必须是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沟通。
沟通是一个外来语,其一般译义有:通信、传达、传授、交易、联系,我国传播学界与公关学界共同的看法是,传播和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传递、交流和分享,沟通的内容是信息和观点,它们不是某一个实物,而是关于某一个事物,某一个过程的描述和结论,因而它们是抽象的。人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介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看法和态度传递给他人,由于媒介的多样性,沟通也就有多样性,因此,护士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递某种信息,传达着我们的感情和态度,这些恰恰是目前护患沟通中易于忽略的方面。
护士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患者护患沟通是护士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和谐的护患关系是良好的护士人际关系的核心并影响其他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习并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是护士的必修课,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用自身的良好情绪去影响患者,创造最佳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并协助护士共同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护患沟通中的另一种形式是有关技术方面交往,是指在实际护理措施的决定和实践中护士与患者的相互关系。从双方在沟通过程中采取主动还是被动的态度,将护患关系分成三种不同类型:①主动―被动型 护士是主动的,患者是被动的,患者只能服从护士,这种形式在心理上不是一种相互作用,而是建立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作用之上的。因此在患者意识丧失时较为适用,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志,而对于清醒的患者,这种关系却可以阻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摒弃了他们对护士的配合和监督作用,其主要特征是“给患者做治疗”。②引导―合作性 护士仍然是主动的,但患者也有一定的主动性。患者是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感觉的,他们会思考自己的疾病并产生各种疑问,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但由于许多患者缺乏医疗护理知识,不能对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结果有准确的把握。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只要解释清楚,他们会愿意很好地配合,这种形式更适用于急性患者和重患者,其主要特征是“护士指导患者做治疗”,使被作用的人主动起作用。③相互参与型 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护患平等关系为基础,护士和患者都具有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的行为。护患的作用是双向的,护士能从患者那里得到主诉,听取患者对护士的合理意见,与患者一起商讨治疗计划。患者也可以从护士那里获得对自己疾病的认识,治疗护理内容及有效地继续治疗护理进程,加速疾病的康复。这种形式几乎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特别适用于慢性患者,反映了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是“积极协助患者治疗”。
以上三种护患关系,在其特定的条件都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帮助不是单靠技术措施,更要注重心理、社会情感在治疗护理中的地位。比如“看一看”就非常重要,因为当你注视着患者时,你的眼睛就会向患者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
1 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1.1 护理患者的特殊性 感染科是各种传染患者集中收治的场所。由于疾病的传染性,患者对周围人群有一定的威胁,导致社会上一些人对传染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现象,甚至影响到传染患者的升学和就业。部分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等特点,并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等,预后不理想,治疗费用高。所有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都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产生自卑、忧虑、抑郁、恐惧、孤独、敏感多疑等心理。甚至护理工作中的正当防护也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猜疑或曲解,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重医轻护现象,使患者对护士缺乏信任感,严重影响沟通效果。
1.2 人力配置及环境因素
感染科大多设立于医院的偏僻角落或位置较远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及工作环境较差,护理人员待遇低下,工作风险大。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感染科护理人员长期严重缺编。而近年来艾滋病和各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使住院患者人数居高不下,更加重了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某些医院感染科的护患比甚至已达到1:10~1:12。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护士身心极度疲惫,影响护患有效沟通。
1.3 护士主观方面的因素
护患沟通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影响患者的真实感受,增进护士与患者的感情[1]。有些护士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意识不强,或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技术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够宽,对患者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等会导致患者和家属拒绝沟通。
1.4 患者家属方面的因素
部分患者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性及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还有个别患者家属把对社会医疗体制和医院规章制度的不满发泄到护士身上,稍有不满,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从事“维权”活动,无形中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直接影响护患沟通的有效进行。
2 对策
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医院环境 医院应增加护士编制,加强感染科临床一线护士配置,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护患的良好沟通。同时,医院应设法改善感染科病房的硬件设施,尽可能地营造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住得舒适、安心,减少护患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使护患之间更好的沟通。
2.2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2.2.1 转变护理理念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建立护患之间情感交融、诚信亲情的沟通机制。人文关怀在医学护理中的体现,是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2]。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患者和家属心理状态的支持和安慰,从而取得良好的护患沟通效果。
2.2.2 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 娴熟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技术过硬可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除具备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外,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传染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2.2.3 树立良好的形象 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友善温馨。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处处体现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患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为今后的沟通与交流奠定好基础。
2.3 掌握沟通原则和技巧
2.3.1 真诚关爱 真诚是护患沟通的必要条件。患者只有体验到了沟通者的真诚,才会向其表露和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2.3.2 原则不弃 所谓原则是指医护原则,包括各项制度与规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医护原则。患者毕竟不是医护人员,他们了解的医学知识有限,有时可能提出一些不符合制度、常规和规范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首先要理解他们,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为患者讲清楚,说明白,直到患者完全理解为止。禁止做出违反常规、不利于患者康复的任何承诺。
2.3.3 尊重患者隐私 因传染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大多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尊重。为患者保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本条件。
2.3.4 运用共情技能 共情又称作同感、移情,也就是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共情可以使患者感到被接纳、理解和被尊重,有助于进一步的沟通。
2.3.5 认真倾听 倾听时要专注、耐心、冷静。设身处地的体验患者的内心世界,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患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以促进护患沟通。
2.3.6 使用恰当、合适的语言 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护士的诚恳、友善与好意,赢得对方的信任[3]。由于传染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较为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尊重患者、言词恰当亲切。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工作环境以及不同疾病的患者,应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内容及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求恰到好处[4]。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情绪。感染科护士要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尽可能地化解影响护患沟通的各种不利因素,掌握传染患者的心理特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熟练运用护患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和技巧,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学娣.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中国护理杂志,2004,1(11):699-700.
[2] 王俊杰.对中医护理人文特色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2-963.
【关键词】 基层医院;人性化服务;护患沟通技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4-02
护士作为连接医院和患者的桥梁,其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是实现临床问题解决与避免临床纠纷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医院,在其医护人员相对缺乏,护患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要促使医院工作的持续性进行,必须强化医护人员的沟通技能,做到人性化服务于沟通。
1 以人为本,尊重医患
对于病患来说,其自身的身体状况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他们对于外界言语的敏感力较强,这就要求在护理沟通中,必须尊重病人,而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积极关注病人实际,有利于护患沟通的开展。
1.1 转变心态,主动沟通 在现阶段的医疗护理模式中,病人作为求医者,也是医院的客户,在进行医患沟通时,护士要改变原来询问者的姿态,进行主动性咨询与服务,不要等到病人质问时才进行回答,而是将及时了解病人现状,并针对病患要求和身体动态,将病患实际反映给上级,以有效联系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做到主动病人,如多问“最近身体恢复的怎么样”,“还需要别的服务吗”等,让病患感受到医院对自己的关心。
1.2 把握病人心理,进行个性化沟通 在进行护患沟通中,不仅要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病情等时机情况进行沟通,而且要把握住病人的心理特征与病状,深入进行交谈。如对教育程度高的病人,并能够接受自身病状的患者,则要将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效果以及医疗安排等告知病人,力图实现病人心理准备与医疗进行同步,促进两者的协调工作;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不了解医疗问题的病人,则要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心理障碍排出,促使这部分人具有健康的心理。
情绪化病人是护患沟通问题引发的关键因素,其具有不规则的愤怒、抑郁、悲愤等特征,这就要求在实际沟通中,面向这部分病人的心理实际,进行个性化、实际性的沟通,如对于愤怒型患者,在沟通时,要意识到其患者的精神障碍,对于其发泄表示理解,同时,尽量为患者提供可发泄的机会,通过患者的感受表达、愤怒原因等来制定教育计划,并联系其家属进行安慰和治疗配合,已逐渐缓和病人的情绪;对于抑郁者,则要进行心理上的支撑与宽慰,采用轻松、开放的交流方式,来缓和病人的抑郁情绪。
1.3 把握沟通时机,进行适时沟通 在适当的时间生活应说的话,是进行护患沟通的时间性要求。无论患者做任何治疗前,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而获得患者治疗配合;把握住有效时机,来开拓患者的心理思想,如在进行注射操作时,护士一面给患者打针,一面和患者交流,并向其讲述药物的疗效、注意事项、患者配合的有效性等,这既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可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有效实现了医疗治疗和心理提升的双向作用;对于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病人,可以通过查房、走访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并展开轻松的交谈,来了解他们的心理,刺激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1.4 利用空间效应,进行沟通定位 “距离产生美”,在护患沟通中,要选择合适的距离,让病人充分感受到舒适、关心,通过距离效应,来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如在进行护理时,要适当走近病人,不要让病人觉得“你厌恶我”、“你怕脏”、“你怕传染”等,在进行检查交代时,则要选择个人距离,进行适当距离的交谈,这不仅能够放松病人的身心,而且能够促进检查效果的实现。
2 全方沟通,关注小节
护士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在沟通信息传达中,护士要把握住自身的言语与非言语特征,全方位的为沟通实现服务。
2.1 言语交流,使患者感受言语温暖 “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言语”,这就说明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在其交流过程中,护士一定要认识到言语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注意言语艺术,促使医疗环境的有效实现。多叫“阿姨”、“叔叔”、“先生”等,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小嘴真甜的同时,喜欢上与你交流;说话语气要平和,禁止大声言语或是质问、训斥,让患者感受到平等的地位;静心聆听患者心声,甘愿做患者的听筒,防止打断患者,将患者言语作为了解患者病情的借助物;使用激励性言语,随时给予内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劝导等。
2.2 多种非言语形式,发挥隐性沟通力量 微笑是人类最好的语言,在紧张、压抑的医院环境下,一张灿烂的笑脸,将会化解患者的心理紧张与压力,在护患沟通时,应亲切微笑,并根据医患的心理变化、言语特征、表情变化等进行面部表情调整,如在患者痛苦时收敛微笑,在与患者日常聊天中面带微笑等,以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促进沟通效果的实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眼神的杀伤力往往高于我们的想象力,在与患者沟通中,护士要时时保持关怀、慰藉与鼓励的眼神,促使病人感受到温暖的力量,从而从心理上消除隔膜。
手势配合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巧,在进行护患沟通时,要紧紧把握住手势这份力量,使得手势成为关爱的传达者,如在进行注射时,对于紧张的患者,一边推药一边护摸注射周围的皮肤,以降低患者的紧张度;如用手触摸患者前额,确定患者发烧,这就以实际化的行动确定了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感受到可信性和安全性,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
3 提升业务,培养素质
护患沟通技巧的实现基础在于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素质修养,要实现其沟通技巧的实现,必须做好护士业务性、素质性软件准备。
3.1 提升服务技能 这不仅要求护士具备自身的专业化操作技能,而且要求护士树立全方位服务意识,对患者的病情、信息、资料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加强与医生、辅助科室的联系,以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如患者检查前与辅助检查科室进行联系,保证检查及时有效,若出现变更情况,则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并进行检查时间调整,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服务。
3.2 进行素质培养 在护士素养培养中,关注其服务精神、真诚态度、宽容心理、同情心理等非智力化的态度培养,促使护士形成百分百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心理健康培养,提升护士的抗压力和防护力,保证护士心理力量满足于护患沟通要求。
4 总结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其护理人员不足,护患比例失调等问题严重,而要实现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医院工作的持续化运行,必须强化护患沟通,并以技巧性的人性化服务为基本医疗质量前提,来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慧.基层医院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慢性病学杂志,2010,(09).
[关键词] 护患沟通; 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61-01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病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医疗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导致护患关系十分紧张。
1 国内外护患关系现状
1.1 国外护患关系现状 温晓会[1]等在《护患关系研究现状的思考》中显示,美国劳工局曾公布,医疗卫生行业非死亡性攻击的受害者中护士占第1位。美国明尼苏达州对6300名护士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遭受过身体暴力的护士占13.2%,曾遭受心理暴力的护士占38.8%;英国每年对3000名护士进行随机调查,遭受暴力的护士比率从1995年的42%上升到2000年的63%。
1.2 我国护患关系现状 李波等对我国吉林省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554名护士及护工中遭受过医院场所暴力的占63%;姜小鹰等人的研究显示57.28%的护士长遭受过医院暴力侵害。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以上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用暴力殴打、威协、辱骂过医护人员,虽然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但护患沟通障碍是公认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国外,护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疗模式与患者需求间的冲突;患者多元文化护理需求与护士文化、护理能力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致使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冯凤梅[2]研究发现护患缺乏有效沟通是引发冲突的基本原因,技术水平差是直接原因或诱发原因,费用高是间接原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潜在原因。孙绍邦《医患沟通概论》一书提到:在医患纠纷中65%是由于医护人员说话不当造成。
2 护患沟通是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
2.1 护患沟通的概念与实质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护患沟通的实质是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是能帮助患者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3]。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在对病人的全程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2.2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刘霞等认为影响护患沟通因素有以下五方面∶患者健康知识的缺乏、护士存在无效沟通行为、在告知病情上双方存在争议、护患对信息沟通认识不同、护士语言与态度不好。盘兰姣,分别从护士和患者两方面来分析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护士方面,医德不良;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的技能差;人力配备不足;护患双方性格差异.患者方面∶病人及家属言辞不当;患者对病人这一角色认同感不足;患者对医护人员具有恐惧感。
3 做好护患沟通,缓解护患关系
3.1 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技能
3.1.1 沟通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病人来院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内容。如在晨间护理时可向病人问好,询问病人的睡眠、饮食情况;冬季输液时,先把手捂热,动作轻柔,扶病人一把,帮病人盖好被子,使病人充分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和关爱,赢得对护士的信任。
3.1.2 恰当的运用语言交流,摒弃过去的哑巴式护理模式。
3.1.3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进行护患交流时要时刻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举止端庄、温文尔雅。
3.2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症状,患者住院都难免有陌生感、紧张的心理,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的方法。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心中的疑问。
3.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人的健康、疾病是由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患者常有焦虑、易怒、恐惧等心理特征,因此要多花些时间与心思去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情感方面的支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3.4 在病情告知方面,要因人而异 尤其是癌症肿瘤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文化涵养、受教育程度、病情轻重告知病人病情。对心理承受能力好,性格开朗、病情较轻者可直接告知病情。对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内向、病情严重者,应注意分次、按病情从轻开始逐步将信息传递给患者。
3.5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术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理文化底蕴,使护士的知识结构能够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3.6 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在护理工作中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4]。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进行医疗护理时应事先告知,让患者明白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必要负责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
总之,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在进行沟通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认真解决护患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温晓会,等.护患关系研究现状的思考[J].吉林医学,2010 ,31(6).
[2] 冯凤梅.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91.
探讨护患沟通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实践,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护理。
关键词:护患沟通 技巧 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健康观点也发生了巨大提高了。我们发现,在临床工作中,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成为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内容,笔者经过20年的护理临床实践,有深深体会,现简述如下:
1 护理人员在促进护患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1.1 全面熟悉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在护理中,护理人员既是照顾者、安慰者,也是计划者,决策者,又是治理者,协助者,教育者,咨询者。在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功能有全面而充分的熟悉,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角色变化,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
1.2 准确熟悉病人的角色特征。患者是因为生病或者健康出现问题时才来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的,“被帮助者”是所有患者最主要角色特征,因此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期待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期待病人样样都懂,更不能对病人的某些不适当行为要加指责,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1.3 充分熟悉并主动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获得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只有对病人的权益有充分的熟悉,才能处理护患权益差异的矛盾冲突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使护患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
2 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
2.1 语言交谈中的沟通技巧。交谈是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语言沟通方式,护理人员在一系列的护理活动中,都需要与病人交谈沟通,首先要做到自我介绍,正确称呼病人。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称呼病人应因人而异,力求准确恰当,避免直呼其床号、姓名,以免遭病人反感,影响护患沟通渠道,其次要安排好适宜的交谈环境,保持适合的距离、姿势,仪态及眼神接触,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适当的类型及过程,使交谈自然得体,保持沟通效果。再次交谈中,要尊重病人的隐私及拒绝回答的权力,避免使用刺探、错误的保证、说教、轻视、批评甚至威胁等阻碍有效交谈的行为和语言,以免引起病人反感,最后,要防止出现忽然改变话题,过分表示自己意见,答非所问,对病人的行为加以猜测等影响沟通的不当方式。
2.2 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的信息传达包括眼神、表情、动作等,在沟通中起的作用是语言不能代替的。
2.2.1 护士的仪表。端庄的仪表是护士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仪表会影响病人对医者的感知和接受程度,因此,我们与病人沟通时,仪表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以博得病人的好感与信任,有利于与病人的有效沟通。
2.2.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护士应该意识到自己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去控制那些引起误解或影响护患关系的表情,如不喜欢、敌意等。当护士与病人交谈时,特别是当病人问及护士某些尴尬问题时,即使最轻微的面部表情变化,都能表达护士的真实感情,有的护士说话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多说多少话都起作用。
2.2.3 目光的接触。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在交流期间,通过保持目光的接触,可以表示尊重对方并愿意去听对方的讲述,目光的接触最理想的情况是交流的双方眼睛在同一水平上,这样可以体现护患平等关系,同时也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尊重,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2.2.4 触摸。触摸对一般患者来讲,是一种无声的安慰,他可使不安的患者平静,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当患者痛苦时,护士轻抚其手或轻拍其肩,发烧时摸其额头,会使患者觉得亲切,增强抵抗病痛的信心和决心。一个细微的动作,均可以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关怀,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2.3 非凡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2.3.1 与愤怒的病人沟通。重点是倾听病人的感受和困难并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应用倾听技巧了解病人的感受与愤怒的原因,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减轻病人的愤怒情绪,使病人的身心恢复平静。
2.3.2 与悲哀的病人沟通。交谈时语言尽量简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可以运用触摸等沟通技巧与之交谈,并观察其反应。
2.3.4 与感知有障碍的病人沟通。交谈时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触摸等沟通技巧或用书面语言、图片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理解,尽量避免使用病人不能感知的非语言沟通形式。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基础[2],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良好途径,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