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8:57
序论:在您撰写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突出了人文性的关怀
体育报道中呈现出来的人文性关怀可以说是汉语言文学和体育相融合的最典型的方面。我国的体育事业在近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竞技体育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体育新闻的报道在各大媒体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不仅内容有所增加,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社会人文的关怀更为看重,新闻报道想要更好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报道中体现的人文性,体育新闻自然也不例外。我国的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运动员们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话题焦点,新闻报道中对于运动员相关情况的报道就体现了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时代的变化,更是社会人道主义的要求。
1.2在真善美方面追求一致
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在新闻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方面也更加注重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运用,这使得体育新闻一度成为了新闻界和体育界一致关注的热点,同时社会对于体育的关注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都使得体育传媒在新闻领域中更快的发展进步。目前人文关怀的普遍发展导致汉语言文学中多追求的真、善、美等内容已经扩大到了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体育方面,体育报道中航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和汉语言文学是一致的,都是对于人性真善美的探索。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和体育最大的融合就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性关怀。
2体育文学的快速发展
2.1体育文学的发展情况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前进,对于体育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许多领域的范围,虽然现在体育文学发展还比较缓慢,但是以体育作为题材的文学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学和体育融合的第二个可行方面。体育文学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迷,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原因无法跟上我国文学发展的脚步,出现落后的情况。但是对于体育文学的研究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目前体育文学的发展也逐渐活跃了起来,出现了很多作品例如体育诗歌、体育小说以及体育戏剧等,它们在题材上借鉴了汉语言文学,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中文学内容的同时带来了艺术活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的话,体育比赛这项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思想深度,所以可以认为文学和体育之间是具有深层次的联系的。
2.2体育文学的发展表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大放异彩,沉寂已久的体育文学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是体育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融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化和体育事业的融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健身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传播,同时还可以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以及文学事业都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在文学中融入体育,可以将静态的文学因素和动态的体育因素融洽的结合起来,使得二者在融合的时候显得更为协调和统一。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文学作品,例如《足球流氓》,不进描绘了当前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同时也是对体育界中的某种特殊形态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体育网络文学的发展,以李寻欢的作品《足球男人》为代表,虽然这些网络文学大多形式都比较随意,以随笔、评论或者散文为主,但是他们多多方面呈现了体育文学中的多元化特点,实用汉语言文学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手段来描述了体育的发展情况,正是二者融合的可行性的主要体现。
3结束语
关键词:微型实验;初中;科学习题;分析教学
所谓微型实验就是使用少量试剂和仪器来进行实验的一种方法。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实验不仅能减少浪费,同时也更加安全。下面将对微型实验进入初中科学习题课的分析教学进行浅要
研究。
一、传统科学习题课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科学习题教学中,题目大多数是经过了加工的知识,很多物理和化学情境都是通过人为设置,并一直控制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虽然在教学中习题也能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但由于场景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常常会造成情景题目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可能在大量的题目锻炼下学生确实也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通过这样的方式,长久以来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失利。可以说传统教学虽然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事实上学生真正的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微型实验对科学习题课的影响
微型实验是当前国内关注度比较高的实验方法,不仅能节省实验材料和经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减少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微型实验中学生都能得到动手锻炼的机会,这对学生能力提升和学习兴趣提升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
此外,微型实验有着平民化特点,很多实验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仪器制作,然后进行实验。在学生进行习题的过程中,尤其是带有情景化的习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原有的设备来帮助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科学习题课是当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此教师应加以重视,积极利用微型实验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将微型实验融入科学习题课当中,能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综合角度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必修课
课程体系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大学文化及教育理念的不同,本科课程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具体的比较分析这些异同,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大学(北大)、南开大学(南开)、哈佛大学(哈佛)和芝加哥大学(芝大)四所大学作为案例。其中北大和哈佛分别是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的代表,其本科教育在本国都堪称翘楚,同时也都是本国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先锋,而南开和芝大则是研究型大学群体中历史较为悠久,课程体系较具有传统性的大学。为了使比较更具体,本研究分别从文科和理科中选取了一个专业,即文学和数学,这两个专业没有专业特殊性、具有普遍代表意义,而且在两国专业名称的概念指称上是一致的,这保证了两个专业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完全对等的可比性。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比较
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是指组成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的搭配安排以及比例关系。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构成是基本是相同的。具体来说,从课程内容看,都包括通识课(素质教育课)和专业课两类。前者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广度,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而设置的各类课程;后者是为拓展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而设置的课程。从学生修课受限与否看,都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前者是学生要获得学位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后者是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可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两类。前者对学生选修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如通识教育中的各大类课程;后者则由学生任意选择,没有任何限制。两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虽然在构成上相同,但在结构比例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
我国学者通常将全校公共必修课也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如果按这此方法,北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北大称为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的毕业总要求中,所占比例分别是30.4%和32.9%(见表1),南开通识课程(称为任选课)在这两个专业中所占比例是29.3%和32.0%(表3)。而哈佛通识教育课程在这两个专业中所占比例都是34.4%(见表4),芝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两个专业中均占35.7%(表5)。这样看来,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比例上低于美国大学,但差距不是太大。但在美国,许多学校如哈佛、斯坦福、芝大等将全校公共必修课单独列出,不算入通识教育课程。如果按这种方法计算,去掉全校公共课后,北大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所占比例分别是8.3%和9.0%(见表1)。进行试验改革的元培学院,其通识教育课程比例有所增加,也才达到11.4%(见表2)。南开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中均占大约10%(见表3)。哈佛大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两个专业中均占25.0%(见表4)。芝大通识教育课程仍为35.7%(见表5)。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研究型大学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极小,与美国大学相距甚远。
在专业课方面,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程的种类比较多。如北大的大类平台课包括两类:一类是属于本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另一类是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选修课。二者都属于专业课程。因此,其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具体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这样北大文学的专业课程占学位总要求的比例为66.2%,数学的专业课程占62.7%(见表1)。其元培实验班的专业课略有减少,至少在60%左右(见表2)。南开的专业课程则包括院系公共课、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其文学的专业课程占60.7%,数学的专业课占58%(见表3)。哈佛文学的专业课占43.7%,数学的专业课占37.5%(表4)。芝大文学的专业课占30.9%,数学的专业课占40.4-45.2%(表5)。由上可以看出,在北大和南开,专业课都占据着大半壁江山,有的甚至占到了总课程的三分之二。而哈佛、芝大的专业课都没有超过总课程的一半。
(二)必修课和选修课
北大的必修课包括全校必修课,大类平台课中的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大类平台课中的选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其文学专业中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66.9%,选修课占29.7%;数学的必修课占56%,选修课占39.6%(见表1)。北大两个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别大约是2.3:1和1.4:1。而进行改革实验的元培实验班的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占35.7%,二者比例是1.7:1(见表2)。南开大学的必修课包括校公共课、院系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南开文学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66%,选修课占34%;数学的必修课71%,选修课占29%(见表3)。南开两个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分别为1.9:1和2.4:1。哈佛的必修课包括全校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和通识课。其文学专业中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25%,选修课占75%;数学的必修课占34.4%,选修课65.6%(见表4)。哈佛两个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别是1:3和1:2。芝大的必修课包括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课,专业选修以及任意选修课。其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占21.5%,选修课占78.5%;数学的必修课19%,选修课占81%(见表5)。芝大必修课和选修课大约是1:3.7和1:4.3。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正好相反。我国是必修课比例绝对大于选修课,而美国则是选修课比例占绝对优势。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所以如此之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全校必修公共课所占比例较大。我国的大学全校必修公共课基本都在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以上。北大的全校必修公共课在文学和数学专业学位总要求中分别占到22.1%和23.9%(见表1)。南开的全校必修公共课在这两个专业所占比例高达29.3%和32%(见表3);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这类课程都在10%以下。哈佛的全校必修课只有2学期外语和1学期写作,所占比例为占9.4%(见表4),芝大全校统一必修的课程,就是外语和体育。对于外语,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水平考试,高中选修的大学语言课程考试或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或选择通识课程中的第一年语言系列课程等来达到外语要求。体育要求是3学分,但不算入学位学术要求之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的全校公共课比例大大超过了美国大学,严重挤压了选修课的比例。而在任意选修课方面,北大根本没有这类课程,南开的任选课实际上是通识教育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任选课也不存在。而在哈佛,任意选修课在文学专业总要求中占21.9%,在数学专业中占28.1%(见表4),而且形式非常多样,可以选修第二专业或外语引文,也可以出国短期学习,还可以在某一领域做高深研究,或者准备研究生课程以及发展其他学术兴趣。任意选修课在芝大文学专业中占33.3%,在数学专业中占23.8%(见表5)。
表1 北京大学的文学(中国文学专业)和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的各类课程在占学位总要求中所占比例[1]
二、课程体系内容的比较
中美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除了结构性的差异,在内容上也存在着差异,下面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两方面分析这些差异。
(一)通识教育课程方面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根本目的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多方面基本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6]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但其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却距离这一目标甚远。
从实践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硬性规定的全校必修公共课。这是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容包括语言类、思政类、计算机和数理能力类和军体类。[7]这其中思政课是具有我国情特色的课程。而语言类课程中,所有的大学普遍将外语作为全校必修课程,这一点与美国大学一致。对外语的重视体现了当前科技、职业和生活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第二类是近年来各大学借鉴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而新加入的本校课程。这类课程在宣传上提出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促进学生跨学科和多学科能力的发展。但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在简单的知识传递上。这类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学科来设置。比如北大的素质教育课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文学、艺术与美育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类。[8]9前五类按学科划分,最后一类按专题划分,缺乏整体的一致性。南开大学的任选课也是完全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分为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体育与实践四类。[8]13 在学生选课时,一般都要求在每一大类中选修一两门课。而每一大类涉及众多学科,选择范围就太大,而在课程设置中又缺乏合理地配置,从而导致学生在各大类的选择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总体来说,通识教育的这两类课程并不没有内在的联系性,只是机械地将各类课程堆砌在一起,根本不能将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9]因而,学生学到的也不是丰富地、经过整合的知识,而是割裂杂乱、乱七八糟的各类学科知识。
美国研究型大学则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许多名校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定期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如哈佛大学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在2009年正式实行的新课程,其改革历程却开始于2002年,历时近七年,在对原有课程进行评估的基础上,[10]展开全校大讨论,并邀请各学科专家学者,包括同类院校的同行进行参与设计,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总体负责和管理,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哈佛的通识课程是按照现代社会学生所需要培养的能力来进行设置的,共分为八类:分别为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 实证和数学推理, 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 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11]学生必须从每一类中选取一门课程(其中必须有一门主要涉及各方面历史的学习)。这一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体现着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12]如审美和解释性理解这一类本身就融合了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历史等各学科内容。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都加入了对科学成果产生的历史、哲学、环境以及制度方面的内容。芝大的通识课程是按学科来统一设置,但对其进行了独特的组合,芝大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自然和数学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三大类,每一类中又分了若干序列。如在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分三个序列:A.历史、文学和哲学文本的诠释,B.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C.文明研究。而这三个序列的课程又被搭配组合成三个选择:第一,3学期A系列课程, 2学期C系列课程,再加上1学期的B系列课程。第二选择,3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A系列课程,加上1学期B系列课程。第三,2学期A系列课程,2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B系列课程。[13]在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要求学生所修的6学期课程必修从以上三个选择中选取。这种课程安排和要求就克服了从大类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意识为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设计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在大类内部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方面。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大学这类课程目标和标准普遍比较笼统空洞,言之无物。如北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选课手册》中列出了所有通选课的总的遴选标准:“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有利于学生选修著名学者的特色课。有利于学生了解现有的一级学科。”[14] 这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总体性要求。它对每一大类课程具体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则没有提及。南开的任选课也是类似的表述模式。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是课程缺乏精心设计的表现。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到底具体要让学生学习到什么?在各方面达到什么标准?恐怕师生都感到茫然,其评价以及最终通识教育总体目的实现情况则无从得知。
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标准则非常具体,如哈佛大学对每个大类课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求。如审美和解释性理解这类课程的必须达到的标准是:“第一,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也就是对美的感受和解释能力;第二,通过考察任何语言的初级文本、语言学结构以及各种媒体形式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培养书面、听觉、视觉、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理解能力;第三,讲授如何在不同语境的框架内分析这些作品,如批评理论、美学、艺术哲学、修辞、语言和意义以及知觉理论;d.如恰当可行,可以加入一些课外经历,如参观展览、表演、阅读或者与表演者、导演、策划者互动或让学生自己从事创造性活动。”[15]每个大类的这个标准,既是遴选具体课程的标准,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同时也是日后进行课程改革的根据。
(二)专业课程方面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社会对人才专业方面的要求。因而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地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就专业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看,北大中文专业专业课必修课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文学原理,原典精读,中文工具书,中国文化史,古代典籍概要。专业选修课包括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西方文学理论史,比较文学原理,民间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史,东方文学史,新闻传播类课程,静园学术讲座。[7]278-279此外,文学专业课程还包括本专业的一般选修课,包括写作类、文艺美学、文艺理论流派、诗学概论、书法美学以及不同历史阶段文不同文体学作品导读。另外,还有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以及外语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外院系的专业课程做选择。由此可见,北大的专业课涵盖范围广,综合化程度高,几乎是面面俱到,呈现了一个从语言到文学、文艺,再到文化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少而精,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一学科领域的理解、认识以及能力的获得,如哈佛的比较文学(含文学)专业要求学生上满14门学期课程(哈佛一学年分两学期),其中的必修课是二年级(春季学期)、三年级(春季和秋季两学期)以及四年级(春季和秋季两学期)分别开设的文学97,文学98a, 文学98b,文学99a 文学99b等五学期的讨论课。[16]2这种课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二年级的讨论课要求学生阅读各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不同国别和媒体的作品,然后讨论探索文学的基本问题、方法以及对文学的理解。三年级秋季讨论课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索文学的一个具体研究方向,确定一个文学的或文化研究题目,春季的讨论课是就这一具体题目进行深入的知识学习和研究并写出5000-6250字的三年级论文。四年级秋季讨论课主要是准备四年级(毕业)论文,要求达到11250-18750字,春季讨论课主要是帮助准备毕业论文。除此之外,要求学生从本院系开设的课程中选取3门学期课程,从非英语文学中选取3学期课程,另外的3门课程可以从相关院系里选,可以是英语文学、外国文学,经典文学,民间传说和神话,哲学,视觉和环境研究、妇女、性别、性研究、语言学以及其他各种课程。[16]2芝大的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课程共有13门学期课程包括:2学期(芝大一学年分四学期)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课程;除了通识教育中课程,还要在戏剧、音乐以及视觉艺术中任选1门学期课程。另外,必修的还有1门批判视角(也可以文艺理论代替)。剩下9门课程都是英语课程,这些课程必须满足以下这些要求:1门有关1650年前英语文学的课程;1门1650年到1830年间英语文学课程;1门1830到1940间的英语文学课程;1门英语小说课程;1门英语诗歌课程;1门英语戏剧或电影课程;1门英国文学;1门美国文学,另外,还可以选1-6门的其他选修课。[17]从上可以看出,哈佛和芝大文学专业必修课程并非追求对专业领域的全面涉猎,而是强调课程在不同语言、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形式上文学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对文学的深入探讨、分析和理解。尤其是哈佛文学专业必修的五门讨论课侧重在引导学考察文学的内涵、价值以及各种文学形式的传承和功能,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题目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提升其深入认识、把握文学专业和运用文学技能的能力。
三、结论和探讨
通过对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下面就这些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大学,而且在内容上比较单薄,缺乏精心设计。除去华而不实的全校公共课,我国真正意义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非常低,大都在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各校自己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割裂状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整个通识教育课程明显没有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合乎逻辑地设计。而且缺乏具体明确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所有这一切说明通识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本科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而美国大学将通识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识课程在本科课程总量中占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将通识课程设计视为本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常会集中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各种力量,按照统一模式进行设计,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18]因而其通识教育课程无论在内容和编排上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和地位差异其实反映出的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理念、目标、方式以及最终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上的差异。[19]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程比例大于美国大学,在内容上突出系统全面知识的传递,而美国研究型大学强调的是通过知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能力。专业课比例大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一大优势,这使得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储备雄厚,为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较大的可能。但同时这个优势也带来了负面的效应,过多的专业课程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缩小了学生转换专业、跨专业学习或选修其他专业的可能性。虽然多数大学都有一些选修课,但这基本都是相邻专业,甚至大部分是专业的选修课,这使得学生仍拘泥于既定的专业或者学校规定的相邻专业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拓展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领域,从而影响其跨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形成。因而,学生未来在专业上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另外,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内容广泛而全面,体现着整个学科的体系性,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这种课程体系传授的知识虽然涉及面广,但却没有深度,让学生浅尝辄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只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体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注重课程的能力导向。因此能够以少而精的课程,引导学生探求较深层次的知识并培养其真正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上严重失衡。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较小。这样的课程结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将学生仅仅绑缚在已选专业上,禁锢在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内,对专业以外的学科则无精力接触。这不但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延展,减少了学生自然地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也切断了学生开发自身多方面能力以及激发各种学习兴趣的途径。很显然,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0]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不同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来随意选择。设置这类课程的主旨是让学生广泛涉猎,充分开发学生兴趣,寻找自己特长,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及能力培养的提供良好的契机。
从与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指向是简单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并不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诚然,我国的课程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威胁着本科教育质量。为此,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走向世界一流的进程中应该提高对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开发,增加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之成为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9年版》中原始数据计算[EB/OL].教务部.北京大学.(上载日期不详)[2011-08-04].
/jxbgs/jxjh2009.zip.
[2] 根据《元培计划实验班教学计划说明》原始数据[EB/OL].教学管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9-04-16)[2011-08-01].
/shownews.php?nid=127 .
[3] 根据南开大学2010级《学生应修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学校文件)计算.
[4] 根据Harvard University.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s原始数据计算.[EB/OL].(上载日期不详) [2011-07-30].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 .
[5] 根据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Curriculum原始数据计算.[EB/OL].(上载日期不详) [2011-08-04].
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6] FENG Hui-min& GUO Mei.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ing advance in the universities of China mainland[J].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7(7):23-25.
[7] 左崇良,刘愈.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9):41.
[8]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9年版(R).2009:9.
[9]袁祖望.通识教育不是开设杂乱无章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0(5):64.
[10]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urricular Renewal In Harvard College[R]. Cambr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1-2
[11] 牛畅. 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07(10):40-41.
[12] Marie-France Orillion.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and Student Outcomes: The Case of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9(1):1.
[13]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llege Catalog The Curriculum[EB/OL]. College Catalog. The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上载日期不详)[2011-06-28].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14] 北京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通选课手册 [EB/OL]. 工作专栏.北京大学教务部.(上载日期不详)[2011-06-30]
/txkzl/scxz/2011-2012-1txksc.zip.
[15] Harvard University.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EB/OL].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College of Harvard University. [ 2011-08-04].
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7826&pageid=icb.page269148&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559114&view=view.do&viewParam_name=AI#a_icb_pagecontent559114.
[16] Harvard University. Fields of Concentration, Literature[EB/OL].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of Harvard University.(上载日期不详)[2011-08-04]
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79903&pageid=icb.page418849&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879354&state=maximize&viewParam_amp;amp;amp;name=Literature&viewParam_amp;amp;amp;view=view.do.
[17] University of Chicago.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EB/OL]. College Catalog. The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 [ 2011-06-28].
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englishlanguageliterature/.
[18] Dubrow,G. Collegiality And Cultur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t Western Protestant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4(2):1.
[19] Warner , D. &Koeppel,k.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9(4):241.
[20] 殷平善. 通识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 南方医学教育,2010(2)5-6.
[关键词] 体验经济 体育健身俱乐部 顾客商品化 定制化服务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分离出来的产物,是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依托的,是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服务经济中,服务人员以商品化为依托,为特定的客户服务,或者为客户指定的财产和物品服务。顾客们通常认为这样的服务比商品更加有价值。而体验经济遵循的是把顾客当作商品。体验经济达到了生产与消费的完美结合,这种完美是相对服务经济来说的。服务遵循的规律,仍然是生产者的经济人理性。但体验经济遵循的,是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它的价值确定,从它自身看是确定的,但从生产者角度看,则是不确定的。这种生产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说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在这种状态下便可以达到统一。之所以把体验经济和体育俱乐部经营结合起来也正是看到体育俱乐部的生产和消费的属性适合了体验经济的理论要求。也正因如此,本文才试图使体验经济的理念深入到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中去。
一、体验经济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中的经济分析
1.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体验恩格尔曲线”
发展体育健身俱乐部背后所隐藏的一个假设是“去体育健身俱乐部体验”这种“商品”是正常商品。放在现在的中国来说,可看作为奢侈品。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越大。我们可借助于恩格尔曲线,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收入的增加,体验的需求量也增加。这个“体验恩格尔曲线”可认为是解释了体育健身俱乐部能够提高收益获得发展的条件:顾客收入的增加。
2.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顾客体验收益曲线
通过顾客商品化,本文大胆假设:在体验经济中体验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此时供求模型中的价格与数量间无明确的正反比关系。我认为,如果把供给与需求模型中的价格改为顾客参加体育健身俱乐部后的改变程度,数量改为体验程度,我们可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收益曲线”,来衡量顾客在体验中获得的收益. 体验程度越深,顾客收益越大,“商品化”程度越大,从而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收益也越大。
二、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较远。综观我国现有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普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没有很好把握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实质。 在消费者时代,体育健身俱乐部生存的前提是具有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只有从心理上,情感上真正建立起消费者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其服务的认同和归属感,体育健身俱乐部才能生存与发展。而现有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些根本不重视这方面的组织活动和相应氛围的营造,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影响了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的效果。
其次,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开发程度低。 体育健身俱乐部应有明确的目标顾客,而现有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往往还停留在以大众为目标市场的阶段上,没有或很少根据不同的顾客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市场开发程度低,远远没有满足各类运动休闲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服务深度不够,大多数体育健身俱乐部没有和顾客建立起一种结构性关系。俱乐部与会员之间要具有一种一对一的个性化结构关系,这样才能满足会员的个性化要求,也有利于培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忠诚顾客。
三.体验经济在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运用
立足于中国体育产业现状,体育健身俱乐部应重点经营一个或一类项目。也就是体验经济的第一步:体验主题化。这就是针对市场细化程度来说的。正如历史上经济发展一样,社会分工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从而出现高效率的大规模集成劳动模式时,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健身俱乐部也一样。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擅长哪些项目的运营并全力投入此项目,才能取得高报酬率。
除此之外,体验经济中的协作式定制化对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协作性定制化是指服务人员和顾客一起确定他们所需要的商品,为顾客生产出来。它要求服务人员和顾客的高度互动性。很多顾客参加体育俱乐部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通过专职人员和会员的交流,共同制定出一套属于每个会员的健身计划,这种定制化强调了服务的单一重视,要求有足够多的服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由此我们可看出,体验经济是劳动高度密集型产业,需要比服务经济更多的从业人员。毫无疑问,它利用了现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是提高就业率,维持自然失业率的一个好途径。
我国的体育健身俱乐部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发展还很受制约。我国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没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方案和发展策略。在市场高度开放的今天,国内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承受着国外巨大的冲击力。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本身特点思考提升竞争力的方法。体验经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体验经济本身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的产物,带有借鉴的特点,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对中国来说还很新鲜的经济,所以又具有发展和创造的空间。体验经济的许多其他理念对体育健身俱乐部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总的说来,本文旨在以体验革新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体验创造价值,从而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希望这些思考对今后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能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边四光:全新的财富理念――体验经济.学林出版社,2001
[2]曹可强:体育产业概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姜奇平:体验经济――来自变革前沿的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多种多样的课堂提问与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对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现金采取的提问方式就显得非常的单一了,学生不会主动地将问题提出来,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的严重。再者,小学教学提出的问题大多是一些记忆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还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不能够充分的准备问题,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低下去,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养成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就越来越没有效率。
二、对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进行有效性的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都有相对较强的表现欲,他们渴望教师的表扬和赞美,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赞赏和支持,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从而创建出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
(二)要设置有目的性的提问
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提出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不能将问题与教学任务分离。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有整体的运用能力和掌握能力,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提问水平。
(三)课堂提问要有相对的导向性
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与教师能够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向,让学生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师不能够明确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导向,学生的学习就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明确性,为学生指明道路。
(五)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提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学生就不会自发的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思维运转。例如可以加一些小游戏到数学教学中去,让游戏帮助学生学习,将学生的理论练习能力培养起来。
(五)尽量选择能够兼顾每个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为基础,对学生提问时要选择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相对困难的问题留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回答,而一些简单的问题则要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
结语:虽然小学课堂上一直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具有导向性和目的性的提问以及兼顾每个学生的兴趣,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提问中达到理想得效果,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于有兰.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科学教育,2012(4):35-36.
深入原著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
近20年来,我国哲学研究的可喜进展之一,是认真解读原著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因此,向原著提问和通过原著提问理应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取得进展的基本路径,也因此提出了“如何解读马克思文本"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当代有一些争论。其焦点大致可归结为三个问题。
第一,应该不应该在解读马克思文本时保持价值中立?不戴意识形态眼镜来研究马克思在当代学界已经成为一种很时髦的观点。我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一方面,在现实中,除非把自己封闭起来,否则所谓保持价值中立是极为困难的。另一方面,价值中立及其认识论上的旁观者立场本身就已经被20世纪的学术进展证明是非法的。只要注意到相关理论的进展,我们便能够认识到所谓价值中立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借科学的名义提出的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学术要求,在一种貌似公允的立场上把马克思固定在19世纪的语境中,把贬抑于与资产阶级科学没有差异的中立的学说,在任何时候对马克思哲学来说都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第二,能否把文本研究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心视角?文本研究当然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地位不仅使任何人物和思潮的研究都不能回避,而且在历史认识上,它实际承载着史的意义。这应该成为学界的常识。今天在马克思研究中重新强调这一点是针对过去研究的不足,而不是把它抬高到教条的地位。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广义的文本解释学,还是狭义的文本考证学,在当代学术中都可以有其独特的地位,但哪一种都不能替代问题研究,更不能以此来否定其他哲学的创新成果。
第三,在文本解释时如何处理“史"与“论"的关系?这一点在当前学界争论较大,不仅哲学,而且历史研究等领域也都存在着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哲学具有特殊性,不能简单地以史论二分来描述文本及其解释结果。这是因为,一方面哲学诠释学已经合理地指出,任何一种能够成立的解释必然是读者与作者视域的历史性融合,换句话说,文本不是具有凝固意义的“史";另一方面,除了哲学等少数思潮外,几乎全部哲学之“论"同时都是“史"的凝结和创造性再现,但这个史不是文本,而是贯穿于不同文本中的问题。因此,在比喻的意义上通过强调史论关系来提倡读原著是重要的,但刻意制造“史"与“论"的对立,并且把某一端抬高到绝对标准的地位恐怕是难以成立的。特别是,以读马克思本人著作与其他著作的多少比例来衡量学术水平,这是一种极为可笑的做法。
转换思维方式,提高研究主体的提问水平和理论意识
围绕文本解读的争论事实上超出了对待文本的理论态度,而是提出了整体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与整个人类的理论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理论进步可能使得我们能够领悟在马克思哲学中没有被充分重视的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在今天,由于全球化成为重要问题,故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再次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这表明,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追问,受到条件和理论家们提问水平的直接,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建构需要研究主体自觉地转换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理论意识。
20世纪传播和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认真的。虽然诸多失误并不应该由理论来承担,但是理论本身却不能不反思自身。由于这些工作涉及历史,我们在这里不好展开。仅以卢卡奇的例子,以强调这种反思本身应该直接指向理论认知的方法。当他以《历史与阶级意识》实际开创了西方之异端道路时,必须承认,他是真诚地希望从“人"、“主体性"角度来拯救第二国际重要失误的。但沿着这一路径走下去恰恰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怪圈,后来的阿多诺曾悲怆地指出了这一点。当然,阿多诺指出这一点并非因为他比卢卡奇多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而卢卡奇本人在自己理论发展过程中,在其后期《关于存在的本体论》中,向马克思立场和观点的接近,也不是因为自己在后期接触到的马克思的著作比早期多,而是较为自觉地清算了自己的主体性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作为德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意识哲学)。同样,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果以为自己读了一些马克思的书就够了,那才是幼稚的。我国哲学研究事实上长期忽视了一个基础性问题,即评估西方学者解读马克思的成果绝不是拿这些学者的判断与马克思的原文逐字逐句对照,而是自己在对马克思的理解上必须高于他们。只要研究者缺乏对自身理论方法论的自觉关注,就会面临一些基本的难题,就会产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事实上,在当前马克思中,从体系取向到取向、从宏观到微观、从一元形象向多元形象等等这些转换也都十分重要。在今天,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解释产生了诸种不同的模式,也形成了对解读的不同理解,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家们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自觉审理,提高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实际水平,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或与时俱进便会获得更加生动的局面。
关注重大主题,寻求马克思哲学新的生长点
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有着本质差别,它的旨趣不在纯粹的思维驰骋,它的全部落点是生活和。因此,文本研究和提问水平是基础性的工作,而最直接、最迫切的是在重大时代主题上的发言,这也是弘扬哲学精神和实现它的历史使命的基本手段。就这一点而言,它仍然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基本理论建设和对现实重大事件的参与。在基本理论层面上,我们需要构建新的学术平台,这个平台应该以当代生活实际展开的逻辑为底蕴,同时又必须站在整个20世纪思想的高点上面向世界历史发展,从而为穿透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提供一个思维构架。而参与层面,虽然在当代学术建制和社会分工的意义上,学者或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作用,但是必须以关注人生切要、社会生活具体环境变迁为基本取向,因此需要对各类问题保持自身的敏感性和参与热情。
为了使消费者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满足,提供给消费者星巴克独有的“星巴克体验”,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吸引了顾客,而且提高了顾客忠诚度,成功地创造了其咖啡品牌。本文就将对星巴克的体验营销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星巴克;体验营销;营销
星巴克(Starbucks)是在1971年由杰拉德•鲍德温、戈登•波克和泽乌•西格尔杰拉德•鲍德温、戈登•波克共同创办于美国西雅图的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现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1999年1月11日,在北京国贸中心,中国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开业了。接下来星巴克相继在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六十多个城市陆续的开了近千家的咖啡连锁店。到目前为止,除美国本土以外,中国市场已经发展成第二大市场,在我国的很多较发达的城市,星巴克门店已经随处可见。星巴克企业零售产品包括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顶级咖啡豆,卡布奇诺,摩卡,拿铁,星冰乐,美式咖啡,许多冷热的咖啡饮料以及茶饮料,还有糕点食品以及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和同类的商品相比,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是比较贵的。可是昂贵的价格并没有阻止中国人对星巴克的喜爱和消费忠诚度。这与星巴克的营销策略必然是密不可分的。星巴克公司认为咖啡是一种载体,是一种媒介,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的最有效方式。星巴克出售的并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种体验,一种星巴克独有的咖啡体验。星巴克公司正是利用这种独特的体验营销策略,使星巴克公司发展成现在这种跨国企业。星巴克里舒适的环境,舒缓的轻音乐,周到的服务,充满活力的氛围,加上对产品种类和质量的要求,使顾客在星巴克里感受到完美而又独特的体验。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已经成为人们约见朋友,商务会谈,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独特的体验营销已经让星巴克不只是一杯咖啡,而变成时尚和文化的代名词。
一、体验营销理论内涵
体验营销是通过感受产品和服务,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触和情感,给予消费者内心的感觉,是一种个人情绪,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体验营销可分为狭义的体验营销和广义的体验营销。狭义的体验营销比较有针对性,此时的体验营销就是营销体验本身,即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就是体验。消费者通过付费而进行体验,消费后不会得到任何的有形产品,消费的标的物就是整个体验过程。广义的体验营销的含义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它含包含着其他的内容。如今,我们所说的体验营销大部分指的则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销售产品或服务,但在消费者来购买之前,或者说是在消费者挑选的过程中,企业会通过贴心的服务或者是独特的环境氛围,给消费者带来完美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企业或者产品、服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独特的印象,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喜好,从而达成交易或者促成消费者的再次购买。体验营销的构成要素有(:1)设施。(2)产品。(3)服务。(4)互动体验过程。对不同的体验互动过程而言,这四种要素对体验效果的贡献程度却因产品、服务和行业性质而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仅仅重视产品或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功能利益,而是更加重视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在同等的产品或服务功能情况下,体验往往就成为了关键的决定因素,成为了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客户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与以往相比,人们对纯体验性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的全部收入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开支比例也逐渐加大。从各种迹象来看,消费者已经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情感化,感性化,他们的需求已从追求实用和价格转向追求情感上的满足的体验,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二、星巴克的体验营销
(一)高品质的咖啡体验。
咖啡是消费者在星巴克消费的有形产品,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媒介,为了保证星巴克咖啡有一流纯正的口味,星巴克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他们常年活动在拥有世界上最好品质咖啡豆的地区。他们与当地的种植户和出口商进行沟通、协商和洽谈,为的就是能够采购到一流的咖啡豆。购买后的咖啡豆会被及时送往炒制车间,熟练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高标准的方法进行混合炒制,随后咖啡豆会被密封包装送往星巴克连锁店。咖啡的调制几乎有着苛刻的要求,负责调制咖啡的员工都要专门接受“煮制极品咖啡”的课程,如每杯浓缩咖啡的煮制时间为23秒,拿铁的牛奶至少要加热到华氏150度,但是绝不能超过170度等等。星巴克的咖啡可以按照风味进行分类,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从咖啡豆的采购、炒制到咖啡的调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的就是能让消费者喝到纯正的一流的咖啡,这是星巴克体验营销的核心。
(二)感性色彩的环境体验。
咖啡店环境是顾客体验咖啡的场所,而环境也是人们得到美好体验的来源之一。完美的体验塑造要带给消费者全面的感官刺激,在咖啡的嗅觉、味觉刺激之外,星巴克还追求对顾客视觉、听觉、触觉的全面的刺激,使人们的感受更加深刻。好的消费环境是完成这一切的必需,也是打造 顾客难忘体验的重要因素。星巴克的美国总部拥有一批专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专门设计全世界的星巴克店铺。他们在设计每个连锁店的时候,会考虑当地那个商圈的特色和店址建筑物的风格,然后思考如何把星巴克融入其中,所以星巴克的每一家店,在品牌统一的基础上,还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人们来到一家咖啡店,不仅仅为了咖啡,更可能是为了摆脱繁忙的工作、休息放松或是约会,环境的营造使得星巴克咖啡店成为人们除家庭和公司以外的“第三生活场所”。这种生活场景的环境设置,让某些不喝咖啡的人,也会选择星巴克作为独处或会友的休闲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星巴克是在大城市中营造着小绿洲,远离尘嚣的氛围吸引人们前来体验。
(三)品质一流的服务体验。
星巴克的咖啡不仅口感好,而且种类繁多,在用品区,顾客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各式各样的调味品。如果想喝到属于自己的独有风味,调配师还会单独为顾客泡制,让消费者体会到独一无二的享受。星巴克咖啡的颜色可以模仿,但它的独特风味却无法模仿,通过每一杯优质的咖啡为顾客营造独特的星巴克体验。针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星巴克还制定了不同的美食菜单。
(四)店铺之外的延伸体验。
星巴克通过设立会员俱乐部的方式让所有星巴克的粉丝可以交流互动。星巴克在给顾客提供店内的优质服务的同时,还会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和顾客进行互动,让顾客和星巴克的关系更加紧密。星巴克的会员期刊也是精心设计的产物:精心策划的期刊主题、雅致的页面、多元化的参与活动,打开电子刊物,星巴克店内的温馨气氛仿佛在其中得到了延续。在会员期刊中,铁杆星巴克顾客们看到的不仅有更新的产品信息、新的店内活动介绍和为会员量身打造的服务内容,更有为他们提供的参加店外活动的机会。从活动的设置上,可以看到星巴克营造体验时的良苦用心: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充分考虑星巴克顾客兴趣点的基础上设计的,为的是让顾客把来星巴克店后的美好体验延伸到更广阔的外部世界里去。在这个时代,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营销模式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服务型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顾客的消费体验,而星巴克的体验营销策略给了我们很好很重要的启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将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有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因此,这将为我国体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个性需求,设计符合其体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体验到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才能够得到他们的忠诚和青睐。
参考文献:
[1]浅谈星巴克的体验营销策略.赖丽霞.刘媛.[J].经营管理者,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