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

时间:2023-06-11 09:08:43
心理问题及应对

第1篇

1.学习环境变迁无法适应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大学自主性强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缺乏约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失落和焦虑情绪油然而生;抑或感觉眼前大学与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学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产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极端心理。

2.不善交际导致自闭倾向

研究发现,因不善交际、缺乏与人有效沟通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多独生子女,一般个占主导地位本不善于与人沟通,再加上初级教育片面追求成绩而追求的封闭半封闭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更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及时矫治容易酿成极端行为。

3.自卑与攀比

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认识,自卑的同学往往没有自信,总以自己的不足来对比别人的长处,导致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自卑情绪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虚荣心驱使下,与人盲目攀比,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有的为了赚钱耽误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网络

部分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又渴望与人交际,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慰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泡在网上,也逐渐和现实生活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定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

5.个人感情和性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异性的友情和爱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性知识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上升。

6.就业焦虑症

随着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大四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因对前途的担忧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学生竞争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产生心里不平衡。许多学生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无法完成知识和经验积淀,毕业前漫无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诱因。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渊源,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院应努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家讲座,面向不同层次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阶段进行指导和教育,以期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2.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基层学院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心理健康测验和调查,掌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于襁褓之中。

3.培养科学的恋爱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业和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情侣间与团结其他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其次,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反对,严厉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极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两性观念。

4.开展实践,砥砺意志

我们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砥砺意志,磨炼身心,树立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锻炼学生在面临苦难时积极向上,沉着应对摆脱困境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调节焦躁的情绪,遇事冷静,豁达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备,增强对挫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建立心理测试档案、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第2篇

高一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衔接阶段,多数学生都需要调整、过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更高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适应,若不能进行及时的调适,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影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据2008年9月我校对高一一百多名新生随机进行的“高一新生入学以来生活适应”问卷调查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一些学生来到新的集体,面对新的老师与学习伙伴,渴望交际但由于缺乏经验技巧,会产生不知所措的紧张、不安的心理。70%的学生对班主任只是一般了解,4%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遇到挫折或有心事时,36%的学生首先跟老师说,4%跟父母说,找同学说的很少。一些学生留恋初中的学习生活,对高中的学习生活有焦虑感和畏惧感。42%的学生经常在闲暇的时候回忆快乐的初中时光,45%的学生会在梦里经常梦到爸爸、妈妈或者别的亲人。有的学生对高中生活节奏不能适应,身心疲劳,不会调节休息,甚至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减退、失眠等症状。28%的学生“每天起床后都感到非常疲惫,34%的学生有失眠、入睡困难的情况。

2.学习要求提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一些学生因高中课程多、学科多、学习内容容量大,会感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只有8%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12%的学生能对一天的学习内容消化理解。一些学生对学习上的困难估计不足,出现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只有39%的学生能适应高中老师的授课方式,8%的学生完全不适应。遇到不会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的只有21%的学生,还有6%的学生放弃不做。一些学生由于学不得法,成绩往往不如人意,于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更感到迷茫、困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入高中,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普遍觉得学习压力大。24%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快让人受不了了;56%认为压力挺大的,但还能应付。面对暂时的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有挫折感、失落感和过度焦虑感。有的会变得苦恼、消沉。有的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缺乏自信。也有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就肯定能上大学,松懈了下来。厌学也是目前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学生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有这种倾向。

4.青春期身心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常会因外表的一些缺陷感到羞怯和自卑,情绪不太稳定;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这种生理成熟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二、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客观环境。新生入校后,面对的是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全新的一切需要他们去认识,去熟悉,去适应,因而在心理上总有一种紧张感和好奇感,加之由初中生成为高中生这个现实角色的转变快于心理角色的转换,要适应高中生活必定有一个过渡阶段。另外,由于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班级管理方式的不同,特别是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增加,知识难度加大,也是导致新生不适应的重要因素。

2.家庭环境。家庭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溺爱、干涉、惩罚、简单粗暴,会使孩子的性格压抑、自卑;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个性往往孤僻、胆小、冷漠,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加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常会导致他们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封闭性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更使他们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三、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调适策略

针对高一学生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1.学生层面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新生入学阶段,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快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完成新旧角色的转换,主动适应新环境,面对现实,迎难而上,确立起一个现实的、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已有水平的期望目标。在生活方面,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与评价自己,客观地估计与评价别人,正视差距,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正确定位,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个性特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避免对自己过分苛求。要学会灵活地处理问题,学习上要虚心,有吃苦精神。要学会绕过生活的礁石,养成独立、自信、亲切、稳定、诚实、坚强、活泼开朗的个性特征。要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对人坦诚相待;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矛盾和冲突,学会沟通与化解。

2.学校层面

(1)加速班集体建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新生入学后,学校通过开展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等活动,使学生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组织一些以迎新和促进交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和各类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习压力。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教师要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寻求和尽快掌握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同时,要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对高中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重要时期。在大学生涯中,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与认知偏差。由于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应对困难的方式方法不同,学生面对或经历同样的心理危机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会通过自己努力健康应对,有的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这充分说明外在环境是客观的,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体的性格、受挫能力等才是主观原因,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人之所以不同,是人格上的差异,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及对应激事件的情绪反应与行为模式。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离异的心理创伤、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造成个体人格缺陷,诸如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执拗、依赖等,导致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如歪曲的、不合理的信念或消极的思想,最终引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因素。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跨越,中学时期目标明确,即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在强大动力支撑下,同学们你追我赶,生活紧张而充实。一旦进入大学,有了相对自由的学习与生活,却仿佛失去了目标与动力。加上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佼佼者齐聚一堂的地方,自己不再一枝独秀,个人优越感降低,容易产生茫然与失落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还没度过新生适应期,享受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开始忧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大多数家长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一些学生在兴趣与专业的选择上一片迷茫。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日常必修的学业外,还要频繁参加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尽可能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压力巨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应对策略

1.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预防教育。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想影响,将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升学上,成绩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很好开展,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危机认识与应对能力,强化学生心理预防教育。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运用科学的量表测评,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个人生活事件、心理测量结果及综合评定、专业求助记录。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建立大学生数字化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及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并筛选高危人群,长期跟踪,为危机干预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从而及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及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握好两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能够让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大学生社会环境的改善,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也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现天赋才华,尽情挥洒激情,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群体的力量,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干预,不仅关系到本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关系到学生小家及祖国大家的未来。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内部环境给人安定感,面对环境变化时或者遇到困难及障碍时,心理不会出现失调现象,可以找到合适的社会形式加以克服,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有三个原则,分别是心理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性及人格的稳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学习和生活,而且关系未来和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学习成绩差导致自卑心理

大学里,有的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些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的志愿,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有的被学校调剂,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热爱,很难做到努力学习,成绩较差;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不当,很难将成绩提上去。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不能调整好心态,总觉得是班上的“差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2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和仇富心理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耐劳、更勤奋好学,以此改变家庭现状。然而,也有很多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周围人消费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和仇富心理。他们经常要为吃穿犯愁,而看到有的同学衣食无忧、出手阔绰,容易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反差,使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形成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

1.3感情问题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感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感情问题而做出过激行为的大学生屡见不鲜。

1.4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形形的人都有,大学生多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周围同学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部分学生不能学会与不同人相处,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

1.5网瘾造成孤僻心理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部分学生而言,它的吸引力超过了一切。他们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和周围同学交流,可是就是不能没有网络。仿佛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这部分同学过分沉迷于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长期依赖网络,和周围同学缺乏交流,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1.6不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进了大学以后,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深了。以前老师和家长跟他们讲的社会的美好逐渐被破坏,他们看到社会上不合理、不美好的一些现象,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则容易成为“愤青”。

1.7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

现在的大学不像以前,毕了业还要包分配,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自己找工作。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心理。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分析我们在正确认识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但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单纯的“说教”,要注重方法,在课堂上下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

2.2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

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大学生正确认识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3多种渠道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品性。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文体和学术活动,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宽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才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5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

要让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仅依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依靠社会。建立一套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大学生一直在自己的家庭里生活,家人应该是对他们最为了解的人之一。学校与家庭应该经常沟通,全面剖析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才质量的关键任务,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1 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客观地评判一个行为是否是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1 普遍性――这种行为是否是该年龄阶段儿童普遍发生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更突出;

1.2 时间――在课堂上发生的时间。某个学生的某个课堂问题行为在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发生,是课一开始就发生,还是在中途发生或是在快下课时才发生;

1.3 延续性――这种行为是否每次都会延续很长时间,能不能自行消失;

1.4 频率――这种行为在某一节课上是否经常发生;

1.5 针对性――这种行为是否只针对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比如,有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常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语文课或其他的课上很少表现或不表现问题行为;

1.6 指向性――该问题行为是指向自己,还是指向其他同学,或者正在上课的教师。

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学习或教学的问题行为。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教师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判断标准,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审慎地分析。

2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每一个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总隐藏着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这些原因,有效地消除课堂问题行为,改善课堂秩序。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把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及环境的因素三个方面。

2.1 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相关,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会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1.1 性别差异。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相对于女孩而言,男孩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又喜好探究,而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集中注意的时间也更短,固而会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特别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女孩易接受暗示,缺乏果断,较少自行其是的能力,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她们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外向性问题行为,相对男孩而言要少一些。据统计,男孩在体育活动中,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也更多。可见,女孩在某些方面优于男孩,但男孩在内向性问题行为方面较为女孩少,这是由于性别差异决定的。

2.1.2 生理障碍。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妨碍其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等问题行为;学生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担心害怕、神志恍惚,进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此外,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的“多动症”,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问题行为。

2.1.3 心理缺失。心理缺失是构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学生课堂上的焦虑通常是由于过多的压力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导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以及自尊心受到威胁而引起。由于焦虑,学生往往会出现灰心丧气、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等退缩性问题行为,也会出现厌烦,烦躁不安,无理发怒等逆反性问题行为。挫折是目标或期望受阻隔而又无法克服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焦虑不安或者不满、冷漠、敌视等心理,使他们失去兴趣,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导致说谎、欺骗、顶撞、故意发泄等攻击。而且,挫折后的情绪反应,会直接转化为课堂问题行为。学生个性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抑制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需要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课堂中的学生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学生,会用自己学业的成功获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赞赏;而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获得成功的学生,则会以学习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2.2 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一些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绝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1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个别教师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把分数归结为新课程改革的唯一宗旨,从而陷入纯粹的功利主义泥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学生会因频繁的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滋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这些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会导致对抗行为,直接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2.2.2 课堂管理的行为失范。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①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②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冷酷无情,从而产生行为失常。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怨恨或对立,诱发学生攻击性问题行为。

2.2.3 教学方式的操作偏差。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陈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2.3 环境的外在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2.3.1 家庭因素。一些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课堂上经常表现得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极易冲动,迁怒于人,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有的家长娇惯溺爱、纵容放任,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方式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甚至玩世不恭、放荡不羁;有的家长粗暴严厉,动辄打骂,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其子女弄虚作假、消极对抗,冷漠孤僻、情绪异常。所有这些都会对其子女在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

2.3.2 大众媒体。当前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许多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得的。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都是积极的,也有很多诸如暴力、色情、凶杀、追求感官刺激等低级趣味的内容。学生受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一些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使学生产生性格障碍。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问题行为的出现。

2.3.3 课堂环境。课堂内教室墙壁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人数较多的班级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主因。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学生认识、情感、行为和人格等多个维度,也可能涉及教师的教学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在原因分析时要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应对。

3 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任何课堂问题行为都涉及三个要素:行为的主体、行为发生的时间及行为的性质。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决策时应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实施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3.1 消退策略。依照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当消除强化时,个体的行为就可以被消除或降低。教育心理学家将这一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管理当中,即称为“消退策略”。尤其对于那些妄图吸引教师注意或对教师进行“限度检测”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干预往往成为对其行为的“奖励”并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如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严重,或对其他同学不会造成干扰,那么就可以选择忽略它,暂时推迟干预的时间。

消退策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降低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应还具有指导性,即告诉学生究竟怎么做。在忽略问题行为的同时,你要对问题行为学生附近的另一个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正面强化,让违纪学生意识到他该怎么做。例如,当一名学生总是想通过发出奇怪的声音来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时,你应当忽略他的行为并转向旁边正在听讲的学生,表扬他的专注和认真,这会暗示那名违规的学生,如果想得到教师的关注,必须认真听讲。也许教师会发现,忽略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做法不仅会助长学生的嚣张气焰,同时还会成为消极榜样,让其他学生效仿。因此,教师应当坚持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行为,并配合强化正面行为的方法,以其尽快消退学生的问题行为。

3.2 暗示策略。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并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所有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因此,暗示策略应当成为教师应对的首选。

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暗示是一种在师生不存在对抗情绪的条件下,都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巧妙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教育方法,包括言语性暗示和非言语性暗示两种。言语性暗示包括运用特殊的语气、语调,一语双关,幽默等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对教师能力有很高要求,且容易被学生理解为挖苦、讽刺或分散全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多选用非言语性暗示,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3 直接纠正策略。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在对其行为进行惩罚以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正面指出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教师直接干预学生捣乱行为的方式有两种:①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这类要求应简洁、明快且语气坚决,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再去描述那些不好的行为。如像“小孔,看这儿”就比“小孔,别说话,认真听讲”要好得多。②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规则提醒和期望的陈述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所应付的责任,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3.4 奖励和惩罚策略。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也属于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范畴。要管理好课堂,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奖励会让奖励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正面关注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情感会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建设。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建议,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育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手段,其原因在于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并且在惩罚时教师会注意到不良行为,课堂教育实践表明,集中关注良好行为比注意不良行为更具有教育意义。

教学活动千姿百态,学生发展千变万化,课堂问题行为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必须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中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用深厚的师生情感和高尚的教师人格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慧.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管理[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

[2] 沐炜、倪晓.行为干预技术在转变问题行为学生中的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李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2002:32-45。5、

[5]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99-30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有47%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10%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违法事件的报道频频亮相各种媒体。从2002年北京一名大学生用硫酸伤黑熊,到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四名同寝室学生以及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学生刺杀教授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究竟何在?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最近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现代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际困难,心理压力大。“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现代化家电的普及、城市中家庭独生子女多,使得这一代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造成他们不会交际,人际沟通能力差,从而导致他们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之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二、心灵空虚,依赖网络。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最终荒废了学业,丧失了奋斗的意志。

三、角色转换不适应,造成心理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学中评判学生优秀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是包括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这些多样化的评判标准,使部分高中时成绩优异而其他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易于产生失落和自卑。

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大学生所学科目多且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产生挫败感,伴之而来的就是紧张不安的情绪,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易患焦虑症。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使得他们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这样极可能会导致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不会独立生活和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五、情感困惑和危机。当代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早于心理成熟。有较强烈的与异往的冲动,但是由于心理成熟不够,缺乏与异往的能力,缺乏处理性冲动的困扰及处理恋爱中的情感纠葛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六、独生子女多,任性骄横。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一大诱因。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许多不良习性,任性、自私、不关心他人和以自我为中心已成为他们的通病。而这些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有时可能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七、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八、就业压力转换为心理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而不能胜任等。这些都会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这种压力不能以正常的渠道宣泄出来,就可能出现乱砸东西、酗酒打架,甚至消极厌世等。

以上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而有效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心理咨询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除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问题的轻重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防患于未然。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受纳程度,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要把先进的思想理念、人生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道德灌输给学生。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外观形象和部分内涵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力度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各种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使学生从中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第7篇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迄今有关心理健康的含义尚未有统一的认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Kaplan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我国学者樊富珉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积极和消极之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心理的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从消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障碍和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起码标准;从积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内涵,它意味着不仅要减少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更要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协调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适应社会,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环境适应问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特点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时,大学生活的现实与他们的理想可能会有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人际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相处,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出类拔萃等,都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二)人际交往问题

1、同学关系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建立友谊。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地域、文化的差异,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的差异,个性、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他们不知该如何去理解和对待。许多大学生不懂得怎样去交往和沟通,不懂得怎样去互助、分享和共处,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孤独、人际冲突,甚至社交恐惧等问题。常听到学生感叹:“找不到知心朋友,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2、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又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大学授课的流动性与课堂的扩展,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与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信息的对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因而师生关系虽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却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兴趣广泛,专业兴趣淡漠

多数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知识讲座、课外小组活动,这些都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部分学生对专业兴趣淡漠,甚至有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平时大多数沉迷于上网、看小说、逛街以及谈朋友,借此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当问及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时,有的一脸茫然、有点不以为然,甚至说那是家长的事。一种情况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缺乏了解,进入学校后才发现对本专业并不喜欢;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的意志完全没有考虑子女的需要和对该专业是否兴趣,直接替子女做主盲目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考试成绩所制约,为了进入大学,只能服从分配,选取自己不喜欢或不了解的专业。

2、学习走捷径,读书不系统

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系统的读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某些学生,学习更注重“效率”,考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学多少;上课不记笔记,下课拷贝教师的电子教案;读书不动笔,考试背重点,答题无新意。人文学科的学生不读书,理工科的学生不做题,基础单薄,知识面狭窄,素质一般,能力不强。

3、重视考试分数,应付学习

对于考试,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视的,有的学生把它看成检验自己学习是否进步的标志。如果分数上去了,则说明水平有所提高;如果分数下来了,则说明水平还不够。但是一部分大学生仅仅关注的考试分数和GPA值得高低,而不是学习的本身和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这些大学生平时不努力,或者应付学习,直到考试将近才心急如焚,四处借笔记,熬夜突击。甚至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得到高分数而屡次作弊。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往往带着某种校园文化的色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认同的困扰

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是一个人性心理的重要表现。上海大学社会系刘达临教授在全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中,男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2.6%,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15.6%,正好是男生的6倍。另一项关于大学生性心理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度较高,而有的女生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别。这一结果显然是由“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所致。事实上,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女生而言,这种性别自贱的心理都是不正常的,如果这种心理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会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光环心理

有句成语叫“月朗星稀”,也就是说在月亮非常亮的夜空中,显得星星比较稀少。但事实上,星星恐怕并没有少,只不过是因为月亮太明亮了,而把星星的亮光给掩盖住了。恋爱中的人很容易被爱情美好的光环所笼罩,以至于看不到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不完全是光环心理的作用,也有相爱的双方刻意掩饰自己一些不足的原因,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光环心理效应。

3、失恋心理

失恋在大学校园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挫折形式,对有的同学来说,失恋是一种“永远的痛”。失恋是一种爱情丧失的综合表现形式,失恋后的人一般容易有这样一些消极心理与行为特征:(1)阴郁,表现为焦虑、沮丧、痛苦、颓废、冷漠等;(2)报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泄手段,是极度的占有欲受到挫折后所唤起的过激的心理与行为;(3)自杀,由于失恋者导致的强烈的自卑、悲观、空虚、羞辱悲愤和挫败感等极端的负性情绪,使失恋者会用自杀的方式去寻求解脱。

(五)求职择业问题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权利增加;但同时“双向选择”又增加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难度,毕业可能会意味着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一大突出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在竞争压力重重的现实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压力之下,部分大学生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迷茫、困惑、过度担忧,或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甚至出现严重焦虑情绪和逃避社会。

(六)其他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部分贫困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心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等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做好自我调节

1、通过学习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试方法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选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等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3、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进度快、疑难多,学习自立性和探索性大,所以,大学生要根据大学学习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保持适度的学习动机。

(二)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三)语言暗示调节

语言是人们用来彼此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具有独立思维能力,通过科学运用语言暗示的技巧。可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没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因此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首先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五)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肓点。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是自我暗示法,这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言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目的的方法。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2、自主训练法。它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的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

(六)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首先,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是及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学习困难、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掌握应付压力的策略,为其扫清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便于学生更充分地发展。

其次,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功能是保健治疗,针对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诊、诊断、干预等程序与技术,消除他们的心理不适,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但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与社会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不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不同。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解决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受挫后的情绪低落、失恋、自卑、攻击等,通过心理测试,及时发现诊断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孤独症等一些生理异常,及时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如精神分裂症,要送交精神病院,以免延误治疗。

(七)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自信心是战胜挫折的首要因素。“自我实现预言说”是当个人对自己抱有自信。相信自己能行时,往往就能实现他所想做的事。这其中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战胜困难的资源。当你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你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和资源,战胜挫折。但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会充满你的大脑,就耗费了你的心理能量,压抑了你的智慧和潜能,使你无法战胜挫折。爱迪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家境贫寒、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说:“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点,只要自信,就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八)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将其纳入高校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