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6-11 09:08:42

序论:在您撰写节能减排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节能减排的认识

第1篇

公司确立了“科技节能减排;投资节能减排;全员节能减排”的方针,形成了“实现一个目标,抓住两个关键环节,抓好三个循环,构建三个支撑系统,推进四大循环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抓住两个环节”就是: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和资源、能源消费环节模式。“三个循环”就是:抓好小、中、大三个循环。 “小循环”是指在企业内部应用节能、节水、节材、优化工艺配置,建立紧凑、连续、高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形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铜冶金生产模式;“中循环”是指以铜冶金企业为核心,聚集相关配套产业,形成闭合型产业链条,使上游产业的废料、余能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和动力,实现各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大循环”是指铜冶金企业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废旧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使铜冶金工厂成为大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构建三个支撑系统”,就是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改造、创新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人才培养系统。推进四大循环体系建设:水处理循环再利用体系,余热利用体系,再生铜资源利用体系,综合利用和新产品开发体系。

公司实施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已进行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有: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云铜引进艾萨熔炼工艺后,对火法系统进行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改造。整体项目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其显著的节能降耗、改善环境和降低烟气污染的效果,为中国乃至世界铜工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成功范例。

项目实施后,2002年至今累计节约标煤10.9万吨,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4万吨,SO2排放削减48%,其高产率、高质量、高寿命和低能耗、低污染的优越性,成为世界上又一种新兴成熟的冶炼工艺。

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我们采用的工业用水综合集成最优化技术的关键是集成,即集“生产系统―循环系统―排污系统”的信息采集和预测、预报、预控为一体,达到综合控制和统筹运行,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减少废水排放量的目标。

云铜水循环利用率、万元产值对水资源的消耗强度和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等指标均跨入行业先进。

开发“突破一高,利用一低”新技术,提高总硫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

云铜现行制酸系统原设计为处理SO2浓度8%以下的工艺烟气,云铜艾萨工艺投入后,烟气SO2浓度达到16%,高浓度烟气给低浓度制酸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适应性:系统阻力上涨,设备腐蚀泄漏严重;转化不充分,增加了外排量;干吸系统温度升高,操作难度加大。云铜展开了制酸系统的适应性攻关和研究。经一系列的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使吨酸水耗、电耗大幅下降,总硫利用率稳定在96.5%以上。

国家规定,冶金工厂的制酸工艺SO2排放标准是960mg/m3,云铜与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氨酸法动力波吸收新技术,将原来直接排空的制酸尾气加以利用,生产硫酸铵产品。同时,又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新近成功开发了制酸尾气生产液体SO2新技术,不仅进一步减少了尾气中微量SO2的排放,而且回收的液体SO2又可用于脱出铜熔炼工序产生的烟尘中的As和生产稀贵金属的重要辅料。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填补了云南省液体SO2产品生产的空白。云铜制酸尾气SO2排放浓度仅为204 mg/m3,仅为国家排放标准的21%。今年3月,公司《铜冶炼行业低浓度SO2废气治理技术及设备》项目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同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实现节能、节水、降低噪音污染。

公司2006年9月建成了余热发电项目,将原本放空的蒸汽用于发电。每年可发电7187.7万度,节约标准煤8800吨,按20万吨矿产粗铜计算,吨铜节约能耗44公斤标煤。

新增液氩、液氧、液氮新产品,提高气资源利用率。

与艾萨熔炼系统一起投入运行的16000立方标米/小时制氧系统,采用了分子筛净化、带增压膨胀机、全精馏制氩的先进设备流程。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设备简单、投资低、氩提取率高。系统投入后,公司加强工艺的调整和优化,在氧量达标生产的同时,产出精氩气体520立方标米/小时、液氧200立方标米/小时、液氮100 立方标米/小时。新产品投入市场后,按现在市场价值计算,年创利润近1000万元,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研发高砷烟尘处理新工艺,综合回收铅、砷等有价元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2篇

2007年,自治区下达阿克苏地区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主要有4项:一是恒丰糖业有限公司在2007年10月完成废水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4175吨;二是在2007年12月前完成阿克苏市―温宿县排水管网并网工程,削减化学需氧量363吨;三是在2007年9月完成阿克苏市集中供热二期310万平方米工程,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302吨;四是在2007年5月完成阿克苏市天然气入户工程,削减二氧化硫1624吨。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硬性指标,该项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地区新上建设项目的审批,关系到地区工业化进程,更关系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在推进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推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创新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做到经济高增长、低消耗、少排放,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综合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坚决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艺装备,尤其是对建材行业中的烧制实心砖企业要有步骤地实行“关、停、改”,腾出能源和环境空间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发展垃圾发电和综合利用,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试点企业,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尽快制定和地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大三大工业园区供、排水及阿克苏地区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文/关英奎水利用规划和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在招商引资上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的大项目,要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迅速提高现有企业的规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二是加快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一要加快推进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支持重点节能工程有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引进力度。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企业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中坚力量,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不断研发应用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

三是依靠强化管理,推进节能减排。要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节约用地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条件,达不到最低能效和排放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切实把住源头。要不断夯实节能减排工作基础。强化基层企业节能减排管理队伍建设,各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要设立专门管理岗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要继续抓好建筑、交通等用能增长最快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四是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节能减排。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节能减排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有效运用税收、财政、收费、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节能减排。地区应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列入政府预算,用于扶植节能技术的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表彰奖励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差别电价,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引导激励企业自发推进节能减排,增强企业节能减排、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能源供求状况和体现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地探索制定新型能源和再生能源价格,促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推广使用。

五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加强节能法制建设,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建立超标准能耗加价制度,为指导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政策法律依据。

第3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人才 食品产业 低碳竞争力

食品产业要适应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打造低碳竞争力,就必须在食品低碳化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食品产业实现低碳排放的关键所在,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则是低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节能减排与低碳人才是打造湖北食品产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节能减排是湖北食品产业的当务之急,且潜力巨大、效益显著

去年12月召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低碳”似乎突然成为一个很热的词汇,而其实早在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就最早见诸英国的政府文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反映出英国已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威胁。2006年,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一直以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更多地是停留在政策和文件层面;而随着工业化高度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层面,都开始身体力行。

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这些年湖北食品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近年来,企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在企业内部实施和推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措施,积极实践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出现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尤其体现在对于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以及对废水、废汽、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湖北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生产用水的多效循环利用

在现代工业中,众多工业都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每个企业都要利用水的各种作用来维持正常生产,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食品企业更是如此。今年年初的西南大旱也让大家更加意识到了水资源的紧缺与重要性。虽然湖北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充分利用好水资源是仍然是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了节水,食品企业应进行大规模的工艺改造,把用水多的工艺作为节水改造重点,如某食品公司采用了将喷淋水雾化后送入发芽箱内的工艺,使水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95%,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以上。此外,公司将制冷设备的冷却水混合少量一次水后用于制麦车间的洗麦工艺,洗麦后的水输送到动力车间用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后的水继续用来冲炉渣,这样实现了非工艺用水的四次利用,大大减少了水的使用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生产最终产生的废水随便排出会污染环境,所以不仅要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还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如蒙牛投资4亿元建成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其水质可以直接用来养鱼。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可以为周围的农业灌溉和企业的下一轮生产提供水源。

2.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再利用

马克斯曾提出过“废物不废”的观点。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污水经处理后再次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也是一种变废为宝。另外,比如生产啤酒的“余热制冷”,将啤酒生产中的蒸汽冷凝为水,利用冷凝的余热来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蒸汽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电耗。

在生产食用油的过程中,大豆、花生等提取油会产生豆粕、花生粕等,这些豆粕可以用于家禽牲畜的饲养,饲养奶牛还可以提高出奶量;也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同样,啤酒生产中的废弃物如麦根、啤酒糟、酵母泥等副产品也都可以再进行下一道生产。煤燃烧后的炉渣也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的辅料、保温材料等。这样,一个企业的废弃物会成为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原料,将这样的企业整合联系起来,建立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园区,这样就可以实现闭环循环利用,可大幅度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经济建设。

对于畜牧业和规模牧场来说,畜禽排出的粪便等排泄物也可充分利用,可以当作农家肥,可以建造沼气池,实现粪便等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如蒙牛就在牧场旁兴建高标准塑料大棚,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可以丰富企业员工和附近百姓的菜篮子。

污水处理后水可以循环利用,同样,留下的污泥也可以变为“宝贝”。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污泥,可以造肥;可利用烘干设备将污泥烘干后放入锅炉焚烧,不仅解决了污泥填埋的占地问题,还延长了燃煤的燃烧时间,并且提供了一部分热量,经济效益显著。

3.改进设备完善工艺,搞好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不少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的的排放问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污染,而且还是企业巨大资源的一种流失,如每吨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约2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不进行有效的回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珠江啤酒集团投资3000多万引进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回收啤酒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纯使用。一年回收20多万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青岛啤酒对二氧化碳实施碳的闭环管理,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蒙牛通过对动物排泄物的处理建成的沼气发电厂,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1000万度的电力,所生产的中水全部用于园区绿化供水与灌溉牧草,发电产生的热能用来维护牧场的日常供暖。这些企业的实例再一次证明了食品企业在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食品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显著的贡献,这些宝贵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湖北食品企业中推行,以确保碳的低排放和回收利用。

4.食品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推行低碳经济,需要进行如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但初期的投入会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效益。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其他省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如青岛啤酒的“余热制冷”应用于一个20万吨的工厂每年节约资源消耗100万,在青岛啤酒全面推广后可节约成本超过4000万;2009年,青啤重点推行了糖化热能回收、锅炉运行控制优化、二氧化碳节能模块等51项节能技术,共节约成本7600多万元。相比2006年,公司水单耗同比降低27%,电单耗同比降低19%,标煤单耗同比降低28.8%。燕京啤酒的污泥烘干,按照100吨污泥产生绝干污泥20吨、绝干污泥的发热值为2500至3000千卡/公斤的数值计算,如果每天处理100吨污泥,则可获直接经济效益4300元,一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157万元。正如蒙牛乳业集团有关责任人所说:“低碳之路,初看起来对企业好像是个包袱和束缚,但是从长远看来,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利好抉择,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目前推行循环经济,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环保、生态的企业还有很多,所创新的技术和采取的措施也很多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于湖北食品企业来说,并不是口号和理想,而是可操作,可实现的,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湖北的食品企业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低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湖北食品产业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工作

随着低碳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面临着一场新的转型,而作为受冲击最为直观的食品行业来说,相关人才的需求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食品行业是对资源消耗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因此当低碳经济成为行业转型的未来趋势时,那么各企业就需要从产业结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等环节上进行全面打造,这意味着危险和机遇并存。湖北不少食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他们认为:如果未来“低碳”成为企业标准,那么自己所拥有的这家小食品厂很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食品企业的流动资金较少,而且整体资产也不多,如果今后国家对碳排放量做出明确规定,那只有通过技术改革来完成,可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就是个难以越过的关卡。低碳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的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中小企业一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结构调整,一边还需要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无疑是一种战略性选择,决策失败意味着满盘皆输。

“低碳冲击波”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沉重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低碳化”是未来食品行业的必然选择,有助于行业进行加速改造和升级换代。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能够帮助行业进行洗牌,通过经济模式的改变,更能淘汰一部分并不具有足够资质的企业,从而间接实现行业优化。因此,目前湖北食品行业急需大量的低碳人才。

1.低碳食品潜力惊人,低碳人才严重不足

无论是产业链的改进再造,还是产品本身的低碳绿色,未来具有“新标准”的食品行业发展潜力都相当惊人。目前,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食品企业已经在通过整合价值链的方法,确保赢利的稳定性,而中小企业则更倾向放弃生产环节,向设计、销售等环节去争取利润。

湖北省某大型连锁超市采购主管曾先生表示,最近超市在采购过程中,已经将食品碳排放量纳入到考虑因素之中。“作为连接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中间环节,我们已经意识到‘低碳’标准将会越来越正式化,因此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将会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睐。”许多食品经销商承认,市场的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食品行业的产业链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而对于行业内企业来说,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流程再造、价值整合、产品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

2010年前5个月,湖北食品行业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食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攀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下半年向来是食品行业的销售旺季,在经济基本面转好的刺激下,食品行业目前广受投资界看好,而“低碳”概念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但湖北省不少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却表示出一丝担忧,“行业增速虽然一直在持续攀升,居民食品消费也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但是要向低碳型经济模式转型,仍然需要大量人才的群策群力。”目前湖北省食品行业内的相关人才屈指可数,而这种人才匮乏的状态或将难以支撑未来企业结构转型的巨大变革。

2.培养和引进大量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

随着“低碳”概念的普及,不少食品企业就已经将此作为战略管理的理念,并根据这一标准培养或招纳人才。这是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施产业链营销和产业链布局,建立真正的“低碳蓝海”,才是食品行业的真正出路,而要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需要与企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低碳人才加盟其中。

对于低碳人才的培养,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展低碳学科教育将是培养实用型低碳人才的一条重要出路。此外,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能够适应低碳时代的需要。低碳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向市场,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传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此外,随着低碳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低碳人才的培训机构。中国能源管理培训网便是其中的一家,其首席专家杨秋生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低碳经济的兴盛,他们的学员也在成倍地增加,“最近几个月,便有两千多家企业来参加培训”。杨秋生认为,其实现有的许多人才只要在理念与知识结构上稍加补充就能成为低碳人才,而这其间继续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杨秋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事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低碳人才培训市场会越做越大。

另外,是否具有食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一条重要标准。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或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如今已经受到各大企业的热烈追捧。湖北食品产业低碳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需要补充相关人才,从而改善价值分布,使得 “低碳”技术逐渐落实。实现低碳排放,这也是食品企业员工自身获得职业发展和突破的好机会。湖北的食品产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向来给人以高污染、高排放的印象,低碳时代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带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遇。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要修读相关培训课程,帮助自己更快地在低碳时代成为行业内的核心精英。

湖北食品产业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之日,也是其形成低碳竞争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之时。

参考文献:

1.刘传江 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年 第19卷 第5 期

第4篇

[关键词]有效实施 交通运输 节能减排 问题研究

交通运输关系着国家经济商品的顺畅流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节能减排是交通运输以后发展的必然路径,不仅符合经济交通运输,也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等一系列为人们所认可的未来发展方向。想要解决或者说,有效实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问题,首先就得认清当前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1.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

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早在2006年就已经被国务院要求,但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开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够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缺乏节能减排知识,对粗排放运输工具危害的无知,都是对节能减排认识不够的体现。例如,某些运输司机自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自身并不具有主动认清节能减排的形式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利益的能力,节能减排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还有对于小型运输企业公司,粗排放是有利于这些企业的运输效应、利益的,改进运输设备和采纳标准的排放标准是这些小型企业难以承受的,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对节能减排有足够的认识。这样看来,节能减排的认知问题是当前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比较大众化的问题。

2.节能减排缺少资金支持

节能减排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也是节能减排中所遇到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问题。节能减排对于那些小型运输企业来说,加了对节能减排这一环节,企业的直接成本会增加很多,而且相应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设备又要停用,有可能就这么一环节导致整个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轻者亏损,重则破产。节能减排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探究出一个比较标准的方案来,强行的实施,保护不了众多小型企业的利益,对社会的稳定性起到负面影响。例如,一个节能减排的项目少则几百万,多则千万,虽然在长远利益上来看,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利润,但收效期太长,中小型企业是经不起这样的突然袭击,它们自身就是在低成本的运作,突然太高生产运输成本,它们是吃不消的。由此看来,缺少大量的资金支持也是节能减排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3.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

尽管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既然国务院都已经下达节能减排,那么节能减排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有关监察部门的监管、检查的缺失是有一定关系的。换句话说,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也是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让节能减排成为一句空话,当前我国对于不符合节能减排条件的运输工具仍处于进行经济处罚的程度,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监管、检查的缺失对于整个节能减排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二、有效实施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

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必不可少,也是解决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宣传节能减排,让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让人们潜意识中知道节能减排,理解节能减排对于当今社会的贡献以及未来的意义。只有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才能使整个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要求各企业认真学习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加强自身的培训。

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是解决在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出现的问题的有力措施。加大对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企业相应的资金支持,是对节能减排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这一块做足文章。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与地方部门的沟通,争取省级部门和国家部门的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专项基金。对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企业和个人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形成一个良好的节能减排环境,使节能减排影响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大资金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支持,加快节能减排的工作进展步伐,是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力措施。

3.加强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

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保证措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仅是交通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其中牵扯的利益涉及到各个部门,例如财政、环境部门等。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坚决不准上路,鼓励使用电瓶车,鼓励使用新型能源的车辆。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依靠各部门的合作才能做到,另外,对于自身也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于违反相应节能排放的现象不可以置之不顾。

总之,对于我国这一交通大国来说,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节能减排缺少资金支持、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通过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加强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这些措施能在现实中得到应运,为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莉;黄成;陈长虹;王海鲲;戴懿;;上海市机动车清洁燃料替代的节能及减排效果[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第5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我国属于一个人口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大部分的资源在世界总储量排名中位居前列,但是人均拥有量却严重不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最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资源消耗的量也越来越多。现如今,我国各种资源消耗程度逐渐变大,其中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消耗高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土地问题、水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下,资源消耗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发展。众所周知,交通运输关系着我国商品经济和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交通运输中推行节能减排不仅符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还符合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节约型社会构建中,将节能减排合理的运用到交通运输中是当前应当研究的一个问题。

1.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道路交通运输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仍然处于制约的状态。节能减排在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1.1交通运输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够充分

早在2006年国务院已经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对整个交通运输而言全面开展节能减排还需要一定的时间[1]。对节能减排认识不够充分是该项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部门缺乏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对粗排放运输工具的危害无知,都是由于节能减排认识不足引起的。例如,某些运输司机由于自身文化知识水平不高,自身不具备主动认清节能减排的形势和对社会利益的能力,节能减排与他们而言犹如天方夜谭。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都是由于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够所引起。由此可见,节能减排的认知问题是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1.2缺乏足够的节能减排资金支持

节能减排的推行并不是一项纸上谈兵的工作,其需要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但是,相应的资金支持是节能减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小型运输企业而言,节能减排这项工作的推出会使得其直接成本增加,并且不合格的排放标准也会被停用,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造成轻者亏损,重者破产的结果[2]。节能减排在我国仍处于出借阶段,小型运输企业的利益没有货的保护,则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资金支持是节能减排工作推行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1.3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在节能减排推行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国务院已经下达了相应的标准。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仍然比较缓慢,这不得不说这与监督检查有一定的关系。转言之,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同样是节能减排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节能减排推行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则会使得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运输工具仍然处于运行中。可见,监督检查工作的缺乏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2.提高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效果的措施

节能减排的推行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还有助于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存在较多问题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效果。

2.1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宣传

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宣传,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解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可以让节能减排深入人心。让人们在潜意识中知道节能减排,理解节能减排对当前社会会发展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加强宣传工作,让全民参与其中,获得全民的支持,才能够在整个交通运输中顺利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相关企业还应当认真学习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意义,加强自我训练。

2.2加大资金支持

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推行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支持是一项有力的措施。对交通运输企业相应的节能减排资金支持,是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大力支持。因此,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于当地相关的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省级或者国家部门的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做出优秀的表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环境,是的节能减排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实际节能减排工作中,加大资金支持,加快节能减排的工作步伐,实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措施[3]。

2.3加大相关部门的节能减排监督工作

加大相关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的重要保证。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交通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其涉及到多个部门。例如财政,环境等。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应当坚决不准上路,鼓励广大市民使用电瓶车车型,多使用新能源的车辆。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才能做到。另外,相关的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也应当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对于违反节能减排的的现象不可坐视不理。

总之,我国同样也属于一个交通大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推行之初,我们不仅要要加强认识节能减排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应当从各方面着手,及时解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石友蓉,赵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3(04):26-27.

第6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问题;对策;建议

一、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持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关注,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发开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二、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意识不强。由于人民银行各项日常事务多,工作较为繁忙,主要精力未放在节能上,对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意识薄弱,难以将节能工作放在首位,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对节能减排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的认识不足,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工作力度不够。

(二)人员配置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基层行由于受人员编制、职能定位、职责细分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而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仅仅是综合办公室所有工作的一小分支,因为综合办公室就要面对上级行的办公室、人事、财务、科技、安全保卫、后勤服务、宣传群工等部门,当业务工作与节能减排工作发生冲突时,往往会以弱化节能减排管理职能为代价。例如:人民银行土右旗支行无专职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办公室主任兼任此项工作,承担的工作在五项甚至十项以上,无专职人员从事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三)宣传培训力度不够。节能减排不应仅作为考核目标,应该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目前,基层行在宣传节能减排方面力度不大,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到位,没有把节能工作作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来教育职工和广泛宣传,职工对其的重要性认识只停留在完成每月下达的指标任务上。同时由于实际情况,本单位也很难进行能源统计和节能岗位培训。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感。要明确节能减排工作领导责任,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部分,做到定期研究、定期分析、定期检查。节能减排主管部门要抓好过程控制,加强业务指导,定期不定期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检查和自查,在巩固现有节能减排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突出重点。同时,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节能减排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增加必要投入,切实担负起承上启下、内外联系、协调各方的重任。

第7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提高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现就进一步推进2015年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国家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衡量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各市属国有企业要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充分认识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的发展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市属国有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很大。市属各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前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结合企业实际,层层抓落实,尽快将降低能耗明确目标,争取按要求逐步将各项能耗指标降低20%。

二、指导原则

(一)领导重视,协调推进

各市属企业领导班子要明确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并将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到人。

(二)明确重点,循序渐进

明确市属国有企业是节能减排工作重点领域。各国有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可从基础管理环节入手,逐渐开展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要优先改造运行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使用量大的设备,再逐渐深入至其他环节。

(三)指标考核,鼓励先进

市属各国有企业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对先进的予以表彰和鼓励,推广先进经验。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引导,创新机制。

各市属国有企业要积极使用节能减排设备,特别是能耗低、效果好的设施设备,要创新工作机制,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企业实际,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年度考核的考核依据。

(二)树立典型,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各市属企业要开展节能减排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节能减排设备的更新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努力通过市场化的渠道解决节能减排的资金问题。

(三)收集信息,建立完善考核体系

市属各企业要加强调研,充分收集能耗数据,以2009年能耗水平为基准,按照2012年前减少10%,2016年前减少20%的总体目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四)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全员积极参与

为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国资委将不定期对各企业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

1.是否成立节能减排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是否任组长,是否落实分级负责制,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评体系。

2.各企业是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指南。

3.各企业是否全员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运动,充分挖掘潜力,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人人为节电、节水、节能、减排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积极营造全员参与节能减排的氛围。

市属各企业要协同节能监察机构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要对本企业重点用能开展拉网式排查,严肃查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等问题。要开展针对企业的空调使用和建筑物景观过度照明的重点检查。

(五)加强宣传,提高节能减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