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造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08 15:46:27

序论:在您撰写创造能力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创造能力培养

第1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件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创造能力是当前每个人的重要课题,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无原则可寻,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民主性原则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托兰斯也指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能不放弃自我的独特行为,去顺从大众,迎合别人”,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奥斯朋在研究中指出,“企求一致,阻碍了创造力的趋向”。在我国,由于历史传承因素,师道尊严一直被公认为天经地义,课堂里严重地存在着这些阻碍因素。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教学模式中,应该充满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

主体性原则

人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人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才能内化为智慧和能力。因此,在工作中,要彻底改变越俎代庖的状况,改变过于周到繁复指导的状况,改变授予标准答案而无视个人体验的状况,应该让人有极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使他们不仅能明确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拿出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自我的超越。

培养性原则

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是人以知识为基础,对事物、事态重新认识、再发现的过程。知识不等于创造,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有创造力,但任何创造都以知识为基础,知识面越宽,知识掌握越扎实,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知道:积累、求异是创造的最重要的特征,积累就是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影响新知识、新生技能。创造的过程需要知识积累,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新事物面前,快速搜索所储备的知识,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求异是创新的核心,就是不遵循已有的轨迹,敢于想前人不曾想,不敢想。“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然而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求异”能力的培养,陷入高分低能的社会怪圈。

要培养创造力,就是要积累知识,培养求异性、“叛异”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假设。同时善待在创新中所犯的错误和不足,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捕捉好奇特性,鼓励求异思维

创造性要求人们善于进行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找出有利于创造的最佳点,也指在众多思维路径和结果中,能另辟蹊径,克服从众心理,保持独立性。并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套路,获得超越构思,求得与众不同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不同凡俗的新的观念,表现自我的独创意识。

创造性尤其强调善用逆向思维,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就决定了人们在探究事物本质时可以从两极去深入。正向思维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能有效地、经济地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但需要创新时,就要求善于逆向求索。善于朝着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以表现自己对已有认识、已有结论的超越。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快乐

第2篇

【关键词】创造能力 培养 自主学习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16-02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造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是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振兴。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在新世纪里,高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也在蓬勃的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6岁的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探索;思维十分活跃,想象丰富、大胆;可塑性强,是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能否抓住这关键期开发智力,将关系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起的,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的权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

例如,在组织幼儿参加科学小实验游戏――“有趣的沉浮现象”中,让幼儿把泡沫板、小石块、小钉子、橡皮泥、塑料勺子、铁勺子等物品放到水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小朋友说:“看到泡沫板、橡皮泥和塑料勺子浮在水面上。”有的小朋友会问:“老师,泡沫板这么大,怎么会掉不下去呢?”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泡沫板很轻,所以浮在水面上。”幼儿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幼儿在小实验过程中,兴趣很浓,主动进行实践和讨论,这就是主动学习的体验。

又如:在大班一次科学活动时,教师让幼儿学习尝试怎样使物体移动。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的尝试,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幼儿用手推,有的幼儿用脚踢,有的幼儿用嘴吹,还有的幼儿想出了更独特的方法用磁铁吸……就连平时大家都觉得“笨”的小朋友也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用水冲。教师对这个想法予以表扬,并且当场演示,结果真的成功了。大家都很开心,这位小朋友更加开心了。这次幼儿主动地探索学习,他们除了获得了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经验外,还产生了对这类现象的兴趣,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学会了表达交流的方法,更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从而也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定式少,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鼓励并帮助幼儿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体验。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目的在于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动力。有句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在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展真理。”

二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和先导,因为没有想象便不能进行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有了想象力,人类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认识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但想象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感知的材料和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一个缺乏知识和经验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为了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诗歌《春天的颜色》时,教师可以问:“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绿色的”;有的说:“春天是黄色的”;有的说:“春天是红色的”;还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教师接着问:“春天的这些颜色像什么?”有的说:“绿色的像小草,红色的像玫瑰花,黄色的像”;还有的说:“蓝色的像天空”。这样通过老师的提问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了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又如诗歌《雪地上的小画家》,教师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冬天的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在屋顶上、树上、草地上,把大地掩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又通过多媒体演示雪地上的不同形状的小脚印,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说说这些脚印像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小鸡的脚印,有的说像竹叶,有的说像小草,有的说像一座小山;出现小鸭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扇子,有的说像树叶,有的说像一朵美丽的花等;出现小猫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梅花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应当接受幼儿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容忍那些“捣乱破坏”的行为,发现和支持那些幼儿的超常规行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越强烈,想象能力也就越强,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幼儿喜欢问这问那,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是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教师应当理解、支持、保护、鼓励。

三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思维――这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创造思维人人都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水平,就能逐渐发展创造性的才能。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都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我的成就应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培养。对幼儿来说,首先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创造。

例如,数学活动,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活动,幼儿往往对抽象的数字不感兴趣,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作学具,设计活动,促使幼儿动脑筋,打开思路,启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往往把计算题画成一幅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在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动的图片进行学习。如图片上画着3个小朋友在拍皮球,4个小朋友跳绳,请问图片上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体育活动?又如,草地上有花和蝴蝶的图片,图片上总共画7朵花,从颜色上分,红的2朵,黄的5朵;有7只蝴蝶,有1只黄蝴蝶,有6只花蝴蝶。根据图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编出不同形式的应用题。

又如,教师在教学9的加减时,可以侧重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自编应用题。有的幼儿编:“星期天,我家上午来6个客人,下午又来3个客人,我家一共来几个客人?”有的幼儿编:“小河里有9条鱼在玩儿游戏,后来游走了2条鱼,问小河里还剩下几条鱼?”有的幼儿编:“树上有5只小鸟在唱歌,让远处的小鸟听到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通过自编应用题的活动,促使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有不少幼儿还说:“老师,我还想编减法应用题呢!”有的说:“我还没有编加法应用题呢!”在编应用题的活动中,我着重鼓励和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求答案。这样做既保护了幼儿灵活的思维,又丰富了他们的自由想象,鼓励幼儿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新的方法,筛选出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第3篇

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它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中体现的。

一、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学科所包含的门类众多,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艺术欣赏在开拓视野方面又显得尤为重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能启发人的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要扩大学生欣赏范围,尤其要增加对不同艺术形式作品的欣赏。比如在“外国美术作品欣赏”中,我重点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时期所创造出的不同艺术形式,并将它们进行比较,用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创作上,让学生多学多看一些不同创作形式、创作方法、创作技巧的作品。比如在“水彩风景”中,我将水彩的一些特殊技法介绍给学生,学生对这些特殊技法的兴趣非常大,对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的作品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学生接触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了,才能谈的上创造能力,否则谈创造能力是空洞的、苍白的。正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思维上先有创造性,那么才能谈及在能力上有创造性。

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并对创作意图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等进行分析。比如,毕加索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中创作了多幅关于牛的艺术作品,每幅作品的艺术风格给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每幅作品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展示了毕加索思维方式上和艺术上的超凡创造力。作品从开始具象写实的“牛”到最后抽象的只剩几根线条的“牛”,用最简练的手法创造了最生动的形象,以致他后来用自行车的坐垫和车把创造出《公牛头》的杰作。正是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才会使美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样具有创造性的社会,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在“水彩静物”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表现性色彩表现方法的运用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同一组水彩静物的写生中,我先出示一张范画,同时在课堂上又示范一张,这两张范画色彩的运用方法截然不同,与真实静物也不相同,其中一张范画我突出表现环境气氛对色彩的感受和影响,而另一张范画则突出表现内心情绪对色彩的感受和影响,这时再启发学生用表现性色彩去描绘静物,不要只是看见什么色彩就画什么色彩,要鼓励学生用脑去画色彩,不只局限于固有色的表现方法,要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画面需要大胆赋色。当作业收上来时,着实给了我一个惊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的多,色彩表现上减少了束缚,发挥了想象力,学生的作业都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创造能力首先取决于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核心。在教学中,应少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给他们一些自由,以便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把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创造能力。仅有创造性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开拓学生的思路,一方面要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结合起来。比如在中国画学习中我突出了中国画笔墨技巧的运用,每幅作品中以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特征的事物,不同的笔墨表现相同的事物,同样的笔墨又表现不同的事物,利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创作方法来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运用,来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激发教学;实践教学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科综合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曾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或许压抑了学生许多的创造灵感,他们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脚印一步一步走来,不敢有什么大胆的创新。所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上远远不如国外的学生。教师要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中,不妨在老师的指引下,多让学生创造,多让他们参与,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成功感与喜悦感。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 

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激发教学;实践教学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科综合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第6篇

【关键词】:学生 教学 培养 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了我们创造能力是多么重要啊!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将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摩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插上翅膀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74-01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断的教学教学中发现,幼儿教师利用音乐、美术的途径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和艺术气质,促进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1.幼儿审美的特点

1.1幼儿注重对一些鲜艳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比较容易产生美感,并且喜欢有趣的,特别是小动物富有故事情节的事物。对于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欣赏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1.2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培养,只有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因此,在审美的过程中,情感的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孩子在郊游时,看到花草、小动物,就会高兴的又蹦又跳,有的幼儿还会直接在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兴趣。

1.3在对幼儿的美术活动教学中,幼儿的想像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的作品往往是造型夸张。绘出的图形也是很具奇特,有的幼儿可以将鱼画成游在天空中,把太阳小鸟都画在地上,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随之审美想象在创造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2.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对其美的事物接触时,在审美的活动中积累了各种知识的经验,同时在审美的过程中,他们的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活跃,对于那些抽象事物的理解也会快速有自己的想法,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在不断的教学整合中表明,如果学生在幼儿时期经常参加审美活动,他们在上学以后对于学习的固定知识也有很强的感悟能力。想象力更加丰富且动作灵敏协调。

3.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策略

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着艺术的欣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因此,对于幼儿来讲,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3.1引导幼儿发现美并去感受美。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去发现美和去感觉美,只要有发现随之就会有感受美的机会,让幼儿去发现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的美的事物和现象,让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常带孩子深入到大自然中,让幼儿学会在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爱的色彩,以及去发现世界的美,蔚蓝的天空、白云,自由自在飞在天空中的小鸟,这些都是美妙的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在春天,孩子在绿绿的草地上奔跑,孩子与草地间形成了一种色彩斑斓的美,这是一副多么富有情事的画面啊。在此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作一副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富有特点的作品,对于幼儿形成了色彩的美感。

3.2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对事物观察时,还要通过语言对其观察进行描述,因此,要充分发挥老师的语言能力,以此来通过表情、语气和语调来描述出所要表达的意向。这主要是因为,相同的一句话如果带上表情和语气把它表达出来,那么它的效果肯定会很好,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进行意思表达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在语言表达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达要规范,注意适当的语言修饰,让语言真正表现出美感。进而让学生去领悟其有的内涵,激发其幼儿的创造能力,通过创造能力的发展,来表达审美能力所带来的兴趣。

3.3让美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对于幼儿来讲,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必须要将美育具体化,丰富化,才能真正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幼儿接触大的艺术作品,让幼儿从作品中去感受艺术的美,并通过审美去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另外,教师在对幼儿教课时,必须在创设环境的同时与幼儿教育结合,让学生真正在审美的同时接受到教育,比如,教课时,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自己的课堂,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像与喜好去布置教室,让孩子真正置身在美的环境中,以此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并在学中玩,从而让学生去懂得审美,并发现美。比如,在教授这堂课时,可以先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幼儿先了解云彩,然后教师通过讲解,让孩子明白云彩是由风带来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把自己想成是一片云彩,想像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此时,教师可以伴随着钢琴曲,让学生在此优美的环境中去深深体会,充分发挥其想像力,他们有的会说:我要成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等等,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另外,在生活中,幼儿喜欢看电视模仿,在这时我们要让孩子自由去寻找美,去发挥美。这就要求,在审美教育中,教师要多采用图片、媒体进行教课,让孩子易于接受,让孩子参加到审美活动中。

3.4经常为幼儿提供审美的机会,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生活过程中,要经常为孩子提供一些审美的机会,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要多引导幼儿参加一些审美活动。比如,让孩子作画、折纸、制作小玩具等,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还有就是让幼儿多参加一些歌舞表演等。让其在活动中去发现美,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不同活动带来的美感,让幼儿在美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发展其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研究发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审美与创意活动中去开拓视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楼必生,涂美如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

[2]李英玉,3~5岁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第23卷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