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风扇的创意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07 15:57:21

序论:在您撰写电风扇的创意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风扇的创意设计

第1篇

在东京原宿区的表参道,有着一群接一群对流行时尚如朝圣般狂热的年轻人,他们绝对地要求自己要与众不同,创造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所以,他们热衷于时下的通俗艺术,从中找寻灵感创意。

如果你有机会前往原宿,静静地观察东京年轻人的装扮,相信你不仅会深感惊讶,也为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勇气鼓掌。

也许你可以从他们的服饰造型上窥探出类似伦敦的庞克一族的鸡冠发型、颈链、酷味十足的皮夹克、皮长裤、短筒靴组合,也许,你也可以看到具有印度东方风味的头巾、鼻环、长发装扮再加上自创的别针设计,将自己的风格完全自成一格。

最引人注目的服装组合,莫过于无厘头式的狂想造型,他们以绝对忠于自己感觉、忠于自己认为的流行配饰、大胆狂放的爱怎么搭配就怎么组合,完完全全推翻所谓的传统美学概念、色彩协调性、搭配比例的规则,以新的形而上的意念穿出属于世纪末的新服装语言。

当你看见鲜红的发色、宝蓝色的连帽上衣、红色与绿色一比一的长裤,红白色格子的球鞋、外加鲜黄色的登山背包,一堆自己DIY的塑胶饰品或是黑色的保守又搞笑的香菇头和鲜红色、亮黄色、宝蓝色、艳橘色组合的大胆色块拼接、外加自制的耳环、针筒点滴手饰和一串串的铢丝绞成的手环,不能不啧啧称奇。

你会见到绿色与黄色交错挑染的发色、白色网状的背心与T恤、苏格兰及膝裙、凉鞋加造型裤,还不够呛,再配戴电风扇的项链、手提型塑胶医药包、有针筒、点滴、听筒、温度剂、眼睛上配戴一幅超炫的艳黄色太阳眼镜。

《鬼娃新娘》《恐怖婴儿》,天呀!竟然会背在背上,但是,仍然信邪的日本年轻人也不得不以金阁舍利殿御守护的签为内心祁求的精神指标,开运招福、家内安全、让自己内心平静又祥和。

另一个背饰,则以代表吉祥物语的七彩鹤为装饰,极具巧思的金黄色的编织,将七彩鹤展翅高飞的模样表现得恰到好处,再以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橘色的绳索组合,保有日本传统的风味,不过,在耳饰上,则又搞怪的用铁丝做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造型,颠覆了传统的含蓄表现。

而大小别针的创意设计将T恤重新变装,每天可以与众不同的设计,而随手取得的锁链和大锁做的项链,更是配到最高男点。

第2篇

对广告创意设计而言,视觉传达几乎是绝对主导的创作模式,无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设计师基本上都会以视觉传递与接收的形式向消费者或受众传达广告理念、主旨、思想。所谓视觉传达,则是“视觉”与“传达”两个概念的集合,视觉指人眼目力所及看到的景、事、物;传达指以某种形式表现的信息、讯号。视觉传达即人以视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信息或讯号的沟通与交流。较之语言传达信息,视觉传达占据了超过八成以上沟通交流的形式,其常常能够跨越语言不通、文字不同的鸿沟实现人类资讯、文化、情感等的传递与体验。

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演变过程

研究当代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策略前必须回顾历史,了解广告发展过程中的视觉传达经历过哪些阶段,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与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为当代广告创意设计的视觉传达找到正确方向。

1.从实物到意象的演变

这是中外广告创意设计都经历过的必然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刚刚在中国萌芽,此时的国内广告基本上都在使用同一种视觉传达的设计手法――实物呈现。即,将真实的产品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或给予特写镜头放大,然后在旁边配以文字说明,包括功能简介、特色优势等。稍讲究一些的还会让一个或若干演员在产品旁载歌载舞,念出或唱出包含产品品牌等内容的宣传词。这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燕舞”收录机的广告,硕大的卡带式收录机旁一个帅小伙边跳边唱“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对彼时刚刚接触到商业广告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广告已经足以吸引眼球,而在当代被广告浸多年的受众眼中,这样的广告视觉传达几近搞笑,甚至谈不上有创意设计的成份。相较于“燕舞”收录机这类直接纯粹的实物视觉传达设计,如今的广告创意则早已走向了“意象”的一端。比如“陌陌”,广告初始出现若干不同环境、不同年龄、不同着装的人物形象,有都市白领行走在繁华街道,有大山深处练习太极的世外高人,也有骑着“死飞”戴着耳麦的年轻学生。随着镜头的移动,都市白领走进大山和世外高人切磋太极技艺,年轻学生骑行在环山公路险峻的坡道上……当观众正看得不明所以时,广告最后弹出一行字“陌陌,让世界不再陌生”。

2.从功能到概念

初级广告基本上都以罗列产品或商品的功能为创意设计原则,比如洗衣机的广告中必定有装满水和衣物飞快旋转的洗衣机滚筒的镜头,电风扇的广告中必然有一台风力强劲的电扇将演员的头发吹得凌空飞舞等等。这类广告设计脱离不了“强力推销”的宗旨,广告视觉传达中暗含着“厂家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接受什么”的潜台词。然而对功能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当代广告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罗列,换句话说,广告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消费者需要什么,广告就设计什么”已经成为当代广告创意设计视觉传达的原则。比如就电饭煲的广告设计来说,传统设计会出现盛满热气腾腾米饭的电饭煲产品原型,现代设计则会以正在大快朵颐吃饭的孩子的形象来说明电饭煲蒸出的米饭口感良好。现代广告创意的着眼点已经转变为引领消费时尚潮流的概念性设计,设计师正试图将受众的欲望、企图引导至特定的产品或商品上,营造出“购买了此产品/商品,你就能获得心中渴望享受的生活方式或时尚形象”等概念氛围,从而促进消费的完成。

当代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关键点

1.情节

主要针对动态的视频广告设计,当代优秀视频广告设计中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比如OPPO R7手机,广告情节是男孩接到女朋友电话时说“手机没电了,等我五分钟”,电子钟显示五分钟以后,男孩一边夹着手机与女朋友通话一边经过了买玫瑰花、挤公交、赶到女朋友家等一系列过程,直到两人见面时,手机仍然在通话中。广告最后点出主题“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对视频广告而言,由于其费用高昂,且受众一般不会对广告有太多耐心,因此要求这类广告的情节应遵循短小精干、简单明确的原则。此外,当代广告设计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不同广告已经开始细分受众,因此其视觉传达还应遵循个性适应的原则。比如上面提到的OPPO R7手机广告,由于产品针对的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群,故广告选择的两位主角都是大学生外形的男孩女孩;而“劲酒虽好,也不要贪杯”的劲酒广告宣传的产品主要针对频繁应酬于酒桌上的商务人士,故广告中出现的角色均为三十五岁左右的中青年人物。

2.画面

主要针对静态的平面广告设计,应当既有冲击力又有故事性,比如可口可乐曾推出过的“可口可乐在奥运”平面广告,设计师运用了剪影绘画的表现手法,在大红色背景前绘出一个黑色的人形剪影,右手高举一支黑色火炬,身体呈献奔跑状态。火炬开口处有一长串弯曲变形的“白色飘带”组成字母“Co”,画面左下角则是白色花体字母“CocaCola”和白色的奥运五环的图案。广告只有三种颜色黑白红,且是最“正”的原色,没有改变饱和度。因此,白色在大红与黑色的对比下显得发亮,故而异常醒目,具备“夺人眼球”的强大冲击力,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其吸引。同时,奔跑的人与奥运五环标志又给人以强烈暗示,即可口可乐鼓励人们参与运动、运动中适宜饮用可口可乐等。

3.语言

无论是视频还是平面广告都会出现语言,不管是否发声,语言对于广告设计来说常常是“画龙点晴”的重要元素,比如早年联想广告精典的“假如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及金伯利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语言在广告创意设计视觉传达中应遵循简短和点题的原则,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中,受众没有太多耐心注意到过长的广告语,因此寥寥数语与一针见血式的广告语言往往才能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比如近年来“态度决定品质”的伊利牛奶和“透心凉、心飞扬”的雪碧广告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广告语言应用典型。

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策略

1.突出个性

也就是要尽量做到与众不同,正如“第一个说姑娘的脸象苹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的人就是蠢材”一样,越是与其他设计差异大的创意越是能成就卓越的广告视觉传达效果。比如OPPO拍照手机的广告,画面上陆续出现若干横排或竖排的手机,手机屏幕上都有一个努力向上看的人的脸,观众会不自觉地顺着广告中人物的视线看向手机的顶部,此时嵌着两个摄像头的小方块开始缓慢旋转,观众此时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款手机的摄像头能够360度转动,为拍照带来方便。又如I WATCH的广告中出现一幅波光粼粼的大海的画面,海天交际处一艘小船慢慢从右向左行驶,画面极其清晰,水纹细致而静谧。就在观众猜测这是否是某部电影的片头时,伴随着画外音“这是用手机拍摄的”出现的是苹果的Logo以及单词WATCH。观众这时才明白原来是广告,但用手机拍摄出的画面品质堪比专业摄像机的作品却又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2.融入更多的游戏色彩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结构持续地影响着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广告创意必须适应后现代主义时期更多游戏色彩的需要――更休闲的生活态度、更多的嬉戏元素。“游戏”是人类这一智慧物种的天性之一,是在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后的必然选择,对个体的人来说,娱乐休闲、游戏审美是其生命中基本欲求之一。消费者对于“游戏”日益热衷的现实与广告创意视觉传达中越来越浓厚的游戏色彩正处于相互交融、互为因果的状态中。比如有一则饼干广告,里面是四块饼干坐在一辆敞篷车中愉快地大声唱着“Do you love me,baby?”每唱完一句就会有一只手伸入画面抓走一块饼干,一直到最后只剩下“开车”的饼干还在独自歌唱,当它发现周围的伙伴全都消失时露出滑稽的惊诧“表情”,原本高亢激昂的“Do you love me,baby?”变成了喃喃自语。整个广告营造出了诙谐轻松的气氛,被拟人化的饼干造型生动有趣,四块饼干齐声歌唱时兴高采烈的表情又让人忍俊不禁,尤其到末尾最后仅存的饼干一脸愕然瞪大了双眼的样子更使整个广告充满了喜剧色彩。

3.系列化

如同电视连续剧般制作具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广告,尤其是首期效果相对良好的广告。受众见到似曾相识的广告主角时会产生联想,继而发现广告内容有所变化而产生好奇,而好奇心是促使受众耐心观看完后续广告内容最有效的动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M&M的广告,最初一期的广告内容是几个年轻人看电视时想吃M&M的巧克力豆,其中一个男孩端着碗打开冰箱门,却发现里面一红一黄两粒巧克力豆各自手持一片面包瞄准了自己,当男孩说“快到碗里来”时,冰箱里飞出的面包片砸中了他的脸。广告末尾躺在碗里的红色巧克力豆抱怨说“就没有大点的碗吗?”结束。这则广告后续的系列内容变为坐在沙发上的男孩与红黄两粒巧克力打赌说敢不敢脱衣服,然后是男孩得意地说:“就知道你是巧克力。”(糖衣被吃掉)。露出褐色内瓤的圆巧克力豆怒气冲冲对长巧克力豆发火:“看你干的好事,这下衣服也没了。”采用系列化创意设计的广告视觉传达策略能够让受众产生足够的好奇与期待心理,这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强化广告对受众的“浸入”效果,使受众对品牌的记忆相对长久而深刻。

结束语

在当代社会消费群体日益小众化甚至个人化的时代背景下,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应加强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并不断细分受众,尤其是以新生代消费群体为代表的新型广告受众。迎合这些未来广告消费中坚力量的爱好与品味不仅决定着广告本身的价值能否实现,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第3篇

一、联系学生生活,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在大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数学知识枯燥单调、空洞乏味,我认为形成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将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生活之外,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为考试而勉为其难地学习数学。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动和鲜活,教师必须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新课伊始,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将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必然会给数学学习带来一缕清新的气息。

例如,在讲“同类项”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在课前准备了很多零钱,其中有1角、2角、5角、1元等各种面值的硬币。然后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数数共有多少钱,其中有哪些是面值一样的,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的教学。

又如,在讲“图形的旋转”时,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自行车车轮、钟表、电风扇叶片等,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回归生活。在学生学完这一节内容后,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广告图案,并配上语言说明,从而使得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二、愉悦师生情感,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双边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传输过程。要有效顺畅地完成这一过程,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更要通过精心营造教学氛围,通过真诚的鼓励,合理的评价,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对于数学教材上的“议一议”“练一练”等内容,老师要放手给学生,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归纳。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一闪而过的独特的思维火花要大加渲染,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感受,才能在愉悦舒适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逐渐领略数学世界的迷人魅力,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深厚的情感。

三、注重学科内涵,挖掘数学本身的文化因子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初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数学既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更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文化。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将数学教学演绎成充满激情、富含情感、彰显生命活力的历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领悟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使数学课堂富有活力。

四、科学合理评价,催生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借助纸笔测试,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显然过于片面,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养等其他因素的考察,不利于培养心智和谐发展、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现代教育理论呼唤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灵活多样、富有活力的手段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例如,在讲“展开与折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时,教师可让学生举行创意设计,并让学生共同对大家的作品展开评价。面对学生一幅幅创意设计,我们又怎能不感叹于学生潜能的无穷,又怎能不为我们平时一味地纠缠于学生的成绩而自责?

第4篇

研究当代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策略前必须回顾历史,了解广告发展过程中的视觉传达经历过哪些阶段,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与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为当代广告创意设计的视觉传达找到正确方向。

1.从实物到意象的演变

这是中外广告创意设计都经历过的必然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刚刚在中国萌芽,此时的国内广告基本上都在使用同一种视觉传达的设计手法——实物呈现。即,将真实的产品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或给予特写镜头放大,然后在旁边配以文字说明,包括功能简介、特色优势等。稍讲究一些的还会让一个或若干演员在产品旁载歌载舞,念出或唱出包含产品品牌等内容的宣传词。这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燕舞”收录机的广告,硕大的卡带式收录机旁一个帅小伙边跳边唱“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对彼时刚刚接触到商业广告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广告已经足以吸引眼球,而在当代被广告浸多年的受众眼中,这样的广告视觉传达几近搞笑,甚至谈不上有创意设计的成份。相较于“燕舞”收录机这类直接纯粹的实物视觉传达设计,如今的广告创意则早已走向了“意象”的一端。比如“陌陌”,广告初始出现若干不同环境、不同年龄、不同着装的人物形象,有都市白领行走在繁华街道,有大山深处练习太极的世外高人,也有骑着“死飞”戴着耳麦的年轻学生。随着镜头的移动,都市白领走进大山和世外高人切磋太极技艺,年轻学生骑行在环山公路险峻的坡道上……当观众正看得不明所以时,广告最后弹出一行字“陌陌,让世界不再陌生”。

2.从功能到概念

初级广告基本上都以罗列产品或商品的功能为创意设计原则,比如洗衣机的广告中必定有装满水和衣物飞快旋转的洗衣机滚筒的镜头,电风扇的广告中必然有一台风力强劲的电扇将演员的头发吹得凌空飞舞等等。这类广告设计脱离不了“强力推销”的宗旨,广告视觉传达中暗含着“厂家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接受什么”的潜台词。然而对功能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当代广告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罗列,换句话说,广告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消费者需要什么,广告就设计什么”已经成为当代广告创意设计视觉传达的原则。比如就电饭煲的广告设计来说,传统设计会出现盛满热气腾腾米饭的电饭煲产品原型,现代设计则会以正在大快朵颐吃饭的孩子的形象来说明电饭煲蒸出的米饭口感良好。现代广告创意的着眼点已经转变为引领消费时尚潮流的概念性设计,设计师正试图将受众的欲望、企图引导至特定的产品或商品上,营造出“购买了此产品/商品,你就能获得心中渴望享受的生活方式或时尚形象”等概念氛围,从而促进消费的完成。

二、当代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关键点

1.情节

主要针对动态的视频广告设计,当代优秀视频广告设计中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比如OPPOR7手机,广告情节是男孩接到女朋友电话时说“手机没电了,等我五分钟”,电子钟显示五分钟以后,男孩一边夹着手机与女朋友通话一边经过了买玫瑰花、挤公交、赶到女朋友家等一系列过程,直到两人见面时,手机仍然在通话中。广告最后点出主题“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对视频广告而言,由于其费用高昂,且受众一般不会对广告有太多耐心,因此要求这类广告的情节应遵循短小精干、简单明确的原则。此外,当代广告设计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不同广告已经开始细分受众,因此其视觉传达还应遵循个性适应的原则。比如上面提到的OPPOR7手机广告,由于产品针对的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群,故广告选择的两位主角都是大学生外形的男孩女孩;而“劲酒虽好,也不要贪杯”的劲酒广告宣传的产品主要针对频繁应酬于酒桌上的商务人士,故广告中出现的角色均为三十五岁左右的中青年人物。

2.画面

主要针对静态的平面广告设计,应当既有冲击力又有故事性,比如可口可乐曾推出过的“可口可乐在奥运”平面广告,设计师运用了剪影绘画的表现手法,在大红色背景前绘出一个黑色的人形剪影,右手高举一支黑色火炬,身体呈献奔跑状态。火炬开口处有一长串弯曲变形的“白色飘带”组成字母“Co”,画面左下角则是白色花体字母“CocaCola”和白色的奥运五环的图案。广告只有三种颜色黑白红,且是最“正”的原色,没有改变饱和度。因此,白色在大红与黑色的对比下显得发亮,故而异常醒目,具备“夺人眼球”的强大冲击力,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其吸引。同时,奔跑的人与奥运五环标志又给人以强烈暗示,即可口可乐鼓励人们参与运动、运动中适宜饮用可口可乐等。

3.语言

无论是视频还是平面广告都会出现语言,不管是否发声,语言对于广告设计来说常常是“画龙点晴”的重要元素,比如早年联想广告精典的“假如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及金伯利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语言在广告创意设计视觉传达中应遵循简短和点题的原则,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中,受众没有太多耐心注意到过长的广告语,因此寥寥数语与一针见血式的广告语言往往才能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比如近年来“态度决定品质”的伊利牛奶和“透心凉、心飞扬”的雪碧广告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广告语言应用典型。

三、广告创意设计中视觉传达策略

1.突出个性

也就是要尽量做到与众不同,正如“第一个说姑娘的脸象苹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的人就是蠢材”一样,越是与其他设计差异大的创意越是能成就卓越的广告视觉传达效果。比如OPPO拍照手机的广告,画面上陆续出现若干横排或竖排的手机,手机屏幕上都有一个努力向上看的人的脸,观众会不自觉地顺着广告中人物的视线看向手机的顶部,此时嵌着两个摄像头的小方块开始缓慢旋转,观众此时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款手机的摄像头能够360度转动,为拍照带来方便。又如IWATCH的广告中出现一幅波光粼粼的大海的画面,海天交际处一艘小船慢慢从右向左行驶,画面极其清晰,水纹细致而静谧。就在观众猜测这是否是某部电影的片头时,伴随着画外音“这是用手机拍摄的”出现的是苹果的Logo以及单词WATCH。观众这时才明白原来是广告,但用手机拍摄出的画面品质堪比专业摄像机的作品却又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2.融入更多的游戏色彩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结构持续地影响着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广告创意必须适应后现代主义时期更多游戏色彩的需要——更休闲的生活态度、更多的嬉戏元素。“游戏”是人类这一智慧物种的天性之一,是在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后的必然选择,对个体的人来说,娱乐休闲、游戏审美是其生命中基本欲求之一。消费者对于“游戏”日益热衷的现实与广告创意视觉传达中越来越浓厚的游戏色彩正处于相互交融、互为因果的状态中。比如有一则饼干广告,里面是四块饼干坐在一辆敞篷车中愉快地大声唱着“Doyouloveme,baby?”每唱完一句就会有一只手伸入画面抓走一块饼干,一直到最后只剩下“开车”的饼干还在独自歌唱,当它发现周围的伙伴全都消失时露出滑稽的惊诧“表情”,原本高亢激昂的“Doyouloveme,baby?”变成了喃喃自语。整个广告营造出了诙谐轻松的气氛,被拟人化的饼干造型生动有趣,四块饼干齐声歌唱时兴高采烈的表情又让人忍俊不禁,尤其到末尾最后仅存的饼干一脸愕然瞪大了双眼的样子更使整个广告充满了喜剧色彩。

3.系列化

如同电视连续剧般制作具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广告,尤其是首期效果相对良好的广告。受众见到似曾相识的广告主角时会产生联想,继而发现广告内容有所变化而产生好奇,而好奇心是促使受众耐心观看完后续广告内容最有效的动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M&M的广告,最初一期的广告内容是几个年轻人看电视时想吃M&M的巧克力豆,其中一个男孩端着碗打开冰箱门,却发现里面一红一黄两粒巧克力豆各自手持一片面包瞄准了自己,当男孩说“快到碗里来”时,冰箱里飞出的面包片砸中了他的脸。广告末尾躺在碗里的红色巧克力豆抱怨说“就没有大点的碗吗?”结束。这则广告后续的系列内容变为坐在沙发上的男孩与红黄两粒巧克力打赌说敢不敢脱衣服,然后是男孩得意地说:“就知道你是巧克力。”(糖衣被吃掉)。露出褐色内瓤的圆巧克力豆怒气冲冲对长巧克力豆发火:“看你干的好事,这下衣服也没了。”采用系列化创意设计的广告视觉传达策略能够让受众产生足够的好奇与期待心理,这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强化广告对受众的“浸入”效果,使受众对品牌的记忆相对长久而深刻。

四、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生活化;开放性;精心设计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是在课堂上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让所有的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并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索。

一、把数学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1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如学习“图形的旋转”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钟表、电风扇叶片、大风车、自行车车轮等,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数学“生活化”;学习这节课后,请学生应用所学的旋转知识设计一个图案,并为设计书写说明,这又使得生活“数学化”了。

2 让数学回归生活

在现代社会里,“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例如“某商店出售相册和笔记本,相册每本24元,笔记本每本6元,为了促销,商店实施如下两种优惠方式:(1)买一本相册送一本笔记本;(2)按总价的90%付款。顾客可以任选其中一种,某顾客购买了相册6本,笔记本若干本(不少于6本)。若顾客买同样多的笔记本,选哪种优惠方式更省钱?为什么?”这样足以说明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思考的途径,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把数学条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泼多变,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可服务于生活。

二、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察。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三、把数学文化渗入到课堂教学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装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例如在学习完四边形一章后,向学生介绍“蜜蜂营造的蜂房”,介绍蜜蜂在数学与建筑学方面的贡献,数学家证明了蜂房是一种最经济的的形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形状的容积最大,所消耗的材料最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练数学知识的思想。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学习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1 操作性题

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如设计试题:请利用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板(30°、60°、90°)能拼成哪几种图形,并说明理由。你能出更多的图形吗?

2 创意设计题

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内容时,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创意作品,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突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第6篇

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及新的加工技术在日用陶瓷设计领域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在品种、性能、用途方面的更新换代;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得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在色彩、功能、肌理、形态、审美情趣等方面日益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与艺术陶瓷设计相融合

近年来,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心理功能的实现,产品的生活情趣化、审美化、时尚化趋势凸显。如咖啡器具是日常用品,但因其为中高档消费品,且具有陈设效果,因而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往往会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的重要考量指标。市场中那些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设计趣味的咖啡器具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将艺术陶瓷设计中的审美理念、情感趣味、文化意境结合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使得日用陶瓷产品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观赏价值,已成为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日用陶瓷器形设计创新与产品创意设计方法结合

过去,我国陶瓷设计与产品设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随着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介入,以及中国设计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区、各领域的设计理念不断融合,互相促进。创意产品设计方法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工业化的方式和系统创新方法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产品设计中开始利用陶瓷材料,如以陶瓷为外形材料的U盘、家用及车载空气清新器等;日用陶瓷产品已成为人们的居家产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着陶瓷产品的市场发展。

(三)体验设计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纳入到设计当中。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之后,体验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领域重要的设计理念。体验设计强调: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将体验设计的理念应用于日用陶瓷设计领域的陶瓷器形、表面纹样、肌理、使用方式等的设计当中,将会为陶瓷产品设计带来更宽广的创新视界和新的设计思考。

(四)不断革新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手段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

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有所转变,目前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正在不断改进中,主要反映在材质创新和工艺创新等方面。如传统陶瓷原料以硅酸盐为主,在陶瓷坯的成形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坯料性能。通过研究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及化学组成对瓷釉显微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影响,现在可采用多点测温仪、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智能设备,提高塑性、干压、注浆三大成型工艺,并结合微波干燥、太阳能干燥、红外线干燥及热风干燥等技术组合,解决了目前高档日用瓷半成品坯体成形、烧制过程中瓷坯变形及强度不高、透光度不好、质感不润、针孔多、釉面不平整等缺陷;陶瓷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成为日后陶瓷器形的创新设计和质量提升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日用陶瓷器形的艺术设计方法探索

“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1]器形是最直接的外观因素,对于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创新日用陶瓷器形的设计,设计师必须把握技术的新发展、了解现代生活方式,利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结构工艺,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产品。通过对国内外现代产品的设计基因解析,我们试图寻找到针对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的一些新路径。

(一)材质肌理的重新思考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结合成为可能:如陶瓷材料与竹材、木材、玻璃、金属材料的结合;陶瓷与异质材料的结合,不仅增加了陶瓷造型的变化,还能完善产品的功能。而且表面肌理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摩擦力、触感,还能带来丰富的表面效果,“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2]多样化的表面肌理,正好契合现代消费者的丰富的情感和时尚审美需求,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也为陶瓷器形设计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异质材料的陶瓷果盘(见图1),在外形方面以立体旋转的方式表现,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空间感与动感;在功能实现方面,既可用作果盘,又可在空置时作为一件雅致的艺术陈设品。日本陶艺家田中美佐的作品(见图2),将玻璃与陶瓷结合,将白色陶瓷的天然质朴与玻璃的清澈完美结合,使杯碗成为有意境的器物,让雅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

(二)使用方式的改变

“产品设计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态化,即产品的效能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发挥……”[3]使用方式是产品功能的重要体现。如现代电风扇的设计,采用了增倍机原理,改变了通常使用的叶片式电风扇出风方式,不仅消除了叶片式风扇的危险性,且易清理,外观时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的不断革新,日用陶瓷产品有了很大的优化空间。如设计师根据人们使用茶具(见图3)时握杯的方式设计茶杯的形态,茶具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器形却不再规整,多了拿捏的趣味。这样的设计手段在满足陶瓷器具日用功能的前提下,又赋予了器具以更多想象与创意的空间。

(三)材质属性变异的趣味

改变常见器物的比例、量感、质感一直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如下图的花瓶,仿佛软性材料制成。这种异质同构的方法将布的可塑性特征移植到瓷器之上,既方便取放,又具有触感;既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又增加了使用的乐趣。瓷器在成型前为土质,柔软有可塑性,烧结后将原有特征呈现,为瓷器造型设计增添个性与新意。

(四)结构改变的创新

如果对陶瓷器物的构成元素加以分析,并对这些构成元素进行重构,可以实现新的器形创造。如图中的花瓶,将花瓶中流出的水与花瓶共同构成支撑结构,同时水形态中的花形浮雕又诠释出花与花瓶的关系。对花、花瓶、水的重构形成独特的视觉感染力。这样的器具即使不插花也是一件值得玩味的艺术品,界限模糊化的设计增加了产品的功能。

(五)形态语境的渲染

陶瓷器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共同营造出陶瓷器物的整体韵味,即形态的语境。“语境概念”[4]最早由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陶瓷设计领域,“语境”指的是陶瓷的形态所传递出的某种特定含义及整器所引发的观者的感受,如观者的回忆、感动、憧憬等。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需要内心的安宁、愉悦、慰藉与平衡。艺术家KurtWeiser设计的绿杯(见图6),器形上满满的装饰图案让人仿佛进入热带密林,领略奇异的花草世界,这样的茶壶泡出的茶似乎多了一份美妙与芬芳。现代陶瓷荷叶瓶(见图7),将莲花、荷叶的场景融入器形设计中,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六)加工工艺的变革

瓷器的制作工艺繁复,如制胚工艺便有拉坯、利坯、泥条盘筑等;烧制工艺有仰烧、叠烧、覆烧、素烧等;施釉工艺有浸釉、荡釉等。而且操作工艺、操作程序乃至烧制温度的变化都可带来瓷器色彩、质感的改变。如釉上彩和釉下彩的表面效果不同,釉上彩更适合色彩图案的表现,并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而釉下彩更适合细腻的色彩与质感的体现。ChristopherP.Staley创作的碗,采用不均匀的釉层处理,使得器形表面形成光洁与粗糙的质感变化,配合形态上的立体旋转空间,器形显得生动、鲜活。CurtisBenzle纯手工制作的组花,采用镶嵌黄金、流彩等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动感。

(七)时尚文化信息的提炼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人们对世界流行时尚和本土民族元素有了更深的认知。当今的陶瓷设计也更趋国际化、时尚化。深入了解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洞悉现代消费理念、方式与时尚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捕捉多元的时尚文化特质十分重要。如下图所示的设计,简约的、装饰的、个性的、趣味的、张扬的、含蓄的……都会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选择。

三、结语

第7篇

(一)日用陶瓷器形设计创新与产品创意设计方法结合过去,我国陶瓷设计与产品设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随着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介入,以及中国设计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区、各领域的设计理念不断融合,互相促进。创意产品设计方法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工业化的方式和系统创新方法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产品设计中开始利用陶瓷材料,如以陶瓷为外形材料的U盘、家用及车载空气清新器等;日用陶瓷产品已成为人们的居家产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着陶瓷产品的市场发展。

(二)体验设计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纳入到设计当中。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之后,体验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领域重要的设计理念。体验设计强调: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将体验设计的理念应用于日用陶瓷设计领域的陶瓷器形、表面纹样、肌理、使用方式等的设计当中,将会为陶瓷产品设计带来更宽广的创新视界和新的设计思考。

(三)不断革新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手段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有所转变,目前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正在不断改进中,主要反映在材质创新和工艺创新等方面。如传统陶瓷原料以硅酸盐为主,在陶瓷坯的成形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坯料性能。通过研究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及化学组成对瓷釉显微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影响,现在可采用多点测温仪、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智能设备,提高塑性、干压、注浆三大成型工艺,并结合微波干燥、太阳能干燥、红外线干燥及热风干燥等技术组合,解决了目前高档日用瓷半成品坯体成形、烧制过程中瓷坯变形及强度不高、透光度不好、质感不润、针孔多、釉面不平整等缺陷;陶瓷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成为日后陶瓷器形的创新设计和质量提升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日用陶瓷器形的艺术设计方法探索

“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1]器形是最直接的外观因素,对于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创新日用陶瓷器形的设计,设计师必须把握技术的新发展、了解现代生活方式,利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结构工艺,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产品。通过对国内外现代产品的设计基因解析,我们试图寻找到针对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的一些新路径。

(一)材质肌理的重新思考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结合成为可能:如陶瓷材料与竹材、木材、玻璃、金属材料的结合;陶瓷与异质材料的结合,不仅增加了陶瓷造型的变化,还能完善产品的功能。而且表面肌理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摩擦力、触感,还能带来丰富的表面效果,“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2]多样化的表面肌理,正好契合现代消费者的丰富的情感和时尚审美需求,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也为陶瓷器形设计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异质材料的陶瓷果盘(见图1),在外形方面以立体旋转的方式表现,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空间感与动感;在功能实现方面,既可用作果盘,又可在空置时作为一件雅致的艺术陈设品。日本陶艺家田中美佐的作品(见图2),将玻璃与陶瓷结合,将白色陶瓷的天然质朴与玻璃的清澈完美结合,使杯碗成为有意境的器物,让雅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

(二)使用方式的改变“产品设计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态化,即产品的效能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发挥……”[3]使用方式是产品功能的重要体现。如现代电风扇的设计,采用了增倍机原理,改变了通常使用的叶片式电风扇出风方式,不仅消除了叶片式风扇的危险性,且易清理,外观时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的不断革新,日用陶瓷产品有了很大的优化空间。如设计师根据人们使用茶具(见图3)时握杯的方式设计茶杯的形态,茶具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器形却不再规整,多了拿捏的趣味。这样的设计手段在满足陶瓷器具日用功能的前提下,又赋予了器具以更多想象与创意的空间。

(三)材质属性变异的趣味改变常见器物的比例、量感、质感一直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如下图的花瓶(见图4),仿佛软性材料制成。这种异质同构的方法将布的可塑性特征移植到瓷器之上,既方便取放,又具有触感;既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又增加了使用的乐趣。瓷器在成型前为土质,柔软有可塑性,烧结后将原有特征呈现,为瓷器造型设计增添个性与新意。

(四)结构改变的创新如果对陶瓷器物的构成元素加以分析,并对这些构成元素进行重构,可以实现新的器形创造。如图中的花瓶(见图5),将花瓶中流出的水与花瓶共同构成支撑结构,同时水形态中的花形浮雕又诠释出花与花瓶的关系。对花、花瓶、水的重构形成独特的视觉感染力。这样的器具即使不插花也是一件值得玩味的艺术品,界限模糊化的设计增加了产品的功能。

(五)形态语境的渲染陶瓷器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共同营造出陶瓷器物的整体韵味,即形态的语境。“语境概念”[4]最早由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陶瓷设计领域,“语境”指的是陶瓷的形态所传递出的某种特定含义及整器所引发的观者的感受,如观者的回忆、感动、憧憬等。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需要内心的安宁、愉悦、慰藉与平衡。艺术家KurtWeiser设计的绿杯(见图6),器形上满满的装饰图案让人仿佛进入热带密林,领略奇异的花草世界,这样的茶壶泡出的茶似乎多了一份美妙与芬芳。现代陶瓷荷叶瓶(见图7),将莲花、荷叶的场景融入器形设计中,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六)加工工艺的变革瓷器的制作工艺繁复,如制胚工艺便有拉坯、利坯、泥条盘筑等;烧制工艺有仰烧、叠烧、覆烧、素烧等;施釉工艺有浸釉、荡釉等。而且操作工艺、操作程序乃至烧制温度的变化都可带来瓷器色彩、质感的改变。如釉上彩和釉下彩的表面效果不同,釉上彩更适合色彩图案的表现,并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而釉下彩更适合细腻的色彩与质感的体现。ChristopherP.Staley创作的碗(见图8),采用不均匀的釉层处理,使得器形表面形成光洁与粗糙的质感变化,配合形态上的立体旋转空间,器形显得生动、鲜活。CurtisBenzle纯手工制作的组花(见图9),采用镶嵌黄金、流彩等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动感。

(七)时尚文化信息的提炼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人们对世界流行时尚和本土民族元素有了更深的认知。当今的陶瓷设计也更趋国际化、时尚化。深入了解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洞悉现代消费理念、方式与时尚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捕捉多元的时尚文化特质十分重要。如下图(见图10、图11)所示的设计,简约的、装饰的、个性的、趣味的、张扬的、含蓄的……都会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选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