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7 15:57:06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组织;教学效果

目前在大部分学校中,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比最大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效果不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所以现在大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改善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载体。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在有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解某些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感受;老师走下讲台,扮演学生的角色,在下面听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可以体会学生听讲时的感受。这种角色的反串有助于不同角色之间的互相理解,是不同角色之间沟通的很好的方式。

一、教学的组织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的做法如下:首先是对象的选择一定要谨慎,如果对象选择不好会直接影响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我一般选择的对象是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生,主要是考虑到新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而且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又比较欠缺,所以选择他们来实施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其次是内容的选择,我的经验是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而且要选择书本中相对比较靠后一点的内容,因为只有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所理解,这样在他们上讲台的时候才能讲出一些内容,而且要选择相对比较次要的一些知识点,即使学生在讲台上没有把这个知识点讲透也不影响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其次是组织实施,这个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直接影响到这种教学方式的成败,我的做法是一般先让学生主动报名参加这种课堂实践,因为这个课堂实践的表现会直接与平时成绩挂钩,所以学生一般都比较积极报名,我记得有个班班上总人数45人,主动报名参与的达到25个人,占了一半多。然后根据报名情况与学生沟通,给每位学生分配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分配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顺序,前面几位上台的同学一定要选择学习认真,表达能力强,知识点掌握好的同学,只要开始讲的同学讲的好,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的标杆,那么后面的同学就会有压力,他们就会积极努力的去准备,这样整个课堂实践的效果一定会很不错;如果前面的同学没讲好,后面的同学也不会认真对待,这样效果就比较差。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不能忽略,每个学生在讲台上面讲完他所负责的内容之后,老师一定要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是不是到位,学生在讲解过程当中整体表现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教师这个角色中关键的地方等,原则就是既要鼓励学生,指出其做的好的方面,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些压力,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让后面讲的学生有改进的方向。

二、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实践,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1.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主要的锻炼机会就在大学阶段。让学生上台讲课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表达能力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若干次的上台机会带来大幅度的提高,这种锻炼对学生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也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

2.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一般都会很积极的去准备;在上台之前他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把所要讲的内容弄熟悉;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对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3.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台上讲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完全扮演老师的角色,他可以让其他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也可以让同学到黑板上去做题目,甚至可以扣表现不好的同学的平时分;这种方式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学生在台上讲的时候其实也是表现自己的时候,通过在台上的这种表现,可以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你,这种了解对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很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有些时候,我们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对象选择不恰当,二是对学生的激励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首先教学对象的选择要谨慎,如何选择在上面已经谈过;其次是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可以采取精神激励和实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精神激励是指让学生通过参与这种教学实践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实质激励可以采取加平时成绩的办法,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这两种激励办法的结合,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2.学生在台上讲不好。学生上去讲了,但是讲不好,这是我们大家经常碰到的另一个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备课不充分,二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三是老师点评不到位,学生不知道什么地方没做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上面已经提到;选择相对简单而且不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实践,减少学生备课时的难度;针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老师要进行恰当的点评,点评过程中要多肯定学生的表现,多表扬他们做的好的地方,不足之处也要注意表达的技巧。

3.学生在台上讲时,课堂纪律不好。学生在上面讲时,课堂的纪律经常不好,这是我们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讲台上时威信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授权给台上讲课的学生,他们可以完全扮演老师的角色,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他们可以提问或扣平时分;老师要辅助管理课堂纪律,学生在上面讲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坐在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听课,如果看到经常讲话的学生,老师也可以坐到他们边上,这样对学生会有一些威慑。

参考文献:

[1]徐丽娜.浅谈课堂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

[2]王冬梅.“1+1”高效课堂教学感悟[J].新课程学习,2009.

[3]李松林.论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着力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2.

第2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自学式教学 教师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

一、自学式教学概述

自学式教学是以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基础,是在创新教育中的探索。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教材、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讲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自学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引导自学、研究深化、巩固提高。

1.引导自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读书提示。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交待学习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达到的目的,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介绍必要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引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通过独立地阅读、思考,学习书中的知识;围绕思考题,寻求答案;提出读书中遇到的疑点和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及时检查,给予个别指导。

2.研究深化。学生在自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解疑,通过讨论或小组研究等方式,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亦可以教师布置的思考题为依据,选择重点问题和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对学生在自学、解疑中尚未弄清的问题进行释疑性讲解,或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3.巩固提高。学生通过作业、实验等方法把已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作提纲携领式或总结性讲解,使学生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小结是一个再概括、再综合的过程,在方法上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小结,也可由教师进行小结。

自学指导式教学强化了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主见地进行“以我为主”的学习。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我选择,即根据培养目标并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自主地选择发展方向,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二是自我控制,即能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进程,并适时调节,以确保培养目标的要求;三是自我培养,即确定明确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既要靠教师,更要靠自己,其核心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谓创新学习,是指把学习看成一种创造性活动,学习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那样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力图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解决的办法。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或被动记忆课本,背诵定义,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索,使学习过程成为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知识的参与式活动。它强调的是再发现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而不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这种学习具有探究性质,需要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反复论证。自学指导式教学把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自学、生疑、释疑和知识应用、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概括,再综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自学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在强化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习进度的把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知识的传授等,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宏观的控制。教师的指导可分为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必要的课堂讲授是需要的,但要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

思维方法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知识转化为创造力要借助于方法,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第一,要把思维方法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受到科学方法论的训练。比如,讲授时要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论证时,论点和论据要环环相扣,使讲授成为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与优化施加影响。第二,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增长创新能力。教师的示范能给学生以方法的启示,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赖于为学生创设参加活动的机会,使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比如提倡讨论研究,使教学成为教学研讨,启迪智慧的舞台。第三,讲授应留有余地,学生通过自学能学懂的内容,原则上不讲,或略讲。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由学生提出假设,搜集证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从而得出结论。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并指导学生自己解疑,使学习成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联想,把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放在一起比较,对同一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推想分析,甚至把不同学科、不同问题、不同知识放在一起联想,实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训练。

三、自学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异同

其一,教与学双方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信息的加工主体。教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协助者和促进者。其二,强调学生通过高级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对各种事实性的信息、概念、原理的记忆、复制和简单的应用,而是要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旧知识进行重组、优化,从而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自学指导式教学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创新教育的思想相吻合。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等.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04.

[2]郑启明,薛天祥等.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2.

第3篇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语文;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频繁地被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多媒体的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思想上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误区:不使用多媒体就是落后,就是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为了追求时髦,为了追赶潮流,而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到了没有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因为那么多教师都用了多媒体,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今教学手段的标志,如果自己不用,一来表示自己落后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二来怕被领导批评,怕评不上各种奖项。所以,这些教师被“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心理左右,就忽视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课程,都要用到多媒体。只要营造出课堂热闹、学生活跃的教学氛围,并且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那么,就算是课堂教学的成功了,至于课堂实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反而成了不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是表面热闹、虚假繁华,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晕头转向,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根本不会得到提高。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感。

2 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脱离学生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套用现成的课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制作。“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部分。但是一些教师有可能是因为主观上懒惰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电脑技术比较差,自己做的课件不好的原因,总之就是将别人现成的课件不加改动地拿过来,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借鉴别人的成果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如果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硬抄,则是错误的。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别人做好的课件是根据他当时的情况而做的,肯定不能满足你们班学生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授课流程不顺畅,学生有怨言,课堂效果不满意等状况。这样的强扭硬用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制作课件上了,反而忽视了研究教材和学生,从而使课件脱离了学生实际,成为没有用的“华美装饰”,反倒成了本末倒置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再精美又有何用呢?

3 课件“统治”课堂,师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被淡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掌控课堂的必要手段。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积极参与教学,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启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信息量大,多媒体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只是电脑操作员和讲解员,忙于操作和解释画面,省去了和学生的交流,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机器满堂灌的“容器”,忙于记笔记、做练习,而失去和教师互动以及提问、思考的机会,教师和学生都沦为机器的“奴隶”。这样的做法,和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从人的灌输变为机器的灌输。少了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课堂上就少了一些“人气”,更不要谈和谐、融洽、热烈的课堂氛围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产生学习倦怠感,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升。

4 远离文本,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多动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读文本、记记笔记,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占据主导的课堂,学生在一节课中一直在看大屏幕,不看课本、不读文章、不记笔记,这样的远离文本、淡化教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生思考、领悟的过程,而这种领悟需要建立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语言文学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人生观有差异,所以每一个人读相同的文本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也有不同的思维想象,由此才能提高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是如果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就直接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影响与制约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作用、思想陶冶性、情感感化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师面对多媒体教学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摒弃其缺点,发挥其优势,在实际教学中为自己和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董丽华.关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两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79-80.

[2]翁建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4):77.

[3]原清华.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4]黄丽玲.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2).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实训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定位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等内容。虽然各个版本教材对于内容的设置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并无太大变化,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握关键是对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对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一个总体的准确把握和定位。

另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操作性也较强,所以除了理论讲授的内容和大纲要确定之外,还要相应的配备实训课,且实训课的内容与理论课要紧密结合,其目标是对于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练习和操作,加强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

(一)重点知识反复讲解练习

反复的练习可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对会计学原理来说,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等内容是会计入门的最大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的基本技巧与基本环节,因此应该在相关章节的内容和各种练习中,不厌其烦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编制会计分录,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运用关联讲授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授课的一般程序,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由于整体内容关联性极强,整本教材讲完,其内容可以用一个图串联起来,每章内容、每节内容都有前因后果的紧密关系,老师在每次讲课时,把这个关系先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了解对于整体内容学过了什么,没学过什么,这节要学的是什么,在整体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每次课能够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加强记忆,而且能使他们时刻对整体内容很好的把握,最后能够较好地掌握综合知识。

3.课堂讨论是必不可少环节

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的入门课,其教学应该重视基本理论的阐述讲授,基本的操作程序介绍,但普通的讲解和介绍往往使忽略了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其后果是学生学完以后仍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对会计有实质的理解,从而不能真正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建立感性认识,有助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课堂讨论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如运用得当,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实训教学起重要作用

在会计学原理体系中,由于涉及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较为繁琐,需要不断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仪器,接触实物进行操作的实训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五)加强各方面学习指导

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最开始学起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迷茫,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学科的学习,需要对相关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学习态度指导和对本学科学习中较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对会计学科的认识,一方面了解会计在社会上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他们了解学习会计的前途和方向,以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会计学科的特点,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为今后会计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实训教学的改进

作为会计基础理论配套的教学,实训教学主要目的是锻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加以运用,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训教学主要是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来讲述、练习,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内容,因此,应单独设置教学大纲,要准备一套适合难度的企业实践资料,每个学生配备基本的凭证、账簿、报表及相关会计核算和处理用到的资料和工具,课上带领学生从了解企业情况开始,到建账、认识原理凭证、编制凭证等等会计核算程序的每个环节进行练习,并随时强调练习的内容和所处的环节,与理论讲授的内容结合进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达到牢固掌握的最好效果。

四、考试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面,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共同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据大部分,大约70%,其余的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成绩。有的人认为这种方式极不合理,认为由于平时没有考试压力,一部分学生不努力学习,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轻松及格,这种考试实际上是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应该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依靠平时成绩确定最终成绩也有其不合理之处。原因在于首先,平时成绩的确定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尤其如果一个老师要教很多学生的情况下,平时的考核方式要至少设置几种,那就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布置和批阅,像讨论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对于最终成绩确定,需要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很熟知,才能够给出公平的成绩,生的整体成绩的影响不小,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影响学习热情;最后,利用最终考试确定成绩一直以来是各种社会和学校等各种考试的普遍方式,凡是参加考试的人员都认可,学生也自然能够接受,而且做好准备,只要运用得当,也确实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关于考核方式,运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共同组成,而且期末考试占据大部分是科学合理的。

1.提高试题难度,加强综合全面性。传统的闭卷考试之所以使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仍能顺利过关,是因为试题相对简单,考题方式单一或不科学。因此,要让学生在平时就认识到考试不是那么简单,考题题型要多样,重点要突出,涉及要广泛,要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的个人能力。

2.后续工作要得力。考试不是目的,关键是考试之后,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成绩和考试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加强,真正将考试结果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能力相结合。另外要对试卷进行分析评估,通过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客观评价考试结果和教师教学质量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所馈调控功能。

3.发挥补考的作用。期末考试之后,要公布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使学生对于考试中没有掌握和理解的问题有所了解。对于考试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给予补考机会,补考要与正规考试相同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补考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

4.重视平时成绩的作用。平时成绩要由几部分组成,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笔记、模拟小测验等多种形式,关键要注意每种形式的运用。如笔记这一环节,可以由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做笔记,课后有重点地补充调整形成最后的笔记,并由老师定期检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每个学生的笔记都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并不是老师在黑板写什么,他们就写什么,一定程度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预习、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而不是一味地被动。作业的布置可以灵活多样,注重的不是完成,而是主观能动的思考,如针对某一问题自己去查找资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只要平时的考核方式灵活,不古板,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努力完成,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目的,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勇.改革会计课程考试培养创新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6.(3).

[2]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3).

第5篇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的方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的核心。翻转课堂是变革传统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践性研究经验证实了其有效性,国内许多中小学已经着手相关的教学应用,如重庆的聚奎中学、上海的杨思中学等,而在高职领域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存在叫好不叫做的现象,笔者在《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解答疑惑、汇报讨论,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在实践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反思,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思想,选取学生选课系统作为课程的综合项目,并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将其划分为7个一级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可进一步划分成15个二级子项目,分别对应各自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点。针对各个子项目,制作学习任务单、微课程视频、操作演示动画及相对应的进阶练习,形成微课程资源,并且在进阶练习设计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及综合练习三个层次。

2.2 教学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主张课前学习知识,课内内化知识,课外巩固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在课前阶段,一方面将微课程教学资料在课前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百度云空间、QQ空间、微课网等平台,供学习积极性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对应的基础练习;另一方面,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放在课堂中,在教师的监督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同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学全程在机房完成,上课期间断开与外网的连接,而将教学微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源在课前上传到FTP服务器中,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基础练习;与此同时,提前完成知识学习的同学可进一步完成拓展练习、综合练习或进入下一任务的学习。与此同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并确保每个分组有1-2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向同组的其他同学请教或讨论,解决不了的可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教室巡查收集问题,对于普遍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可以指定完成的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负责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对于综合练习,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分享交流学习心得。课下,学生除了在PC机上在线巩固知识,也可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视频资源开展移动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将线上、线下充分结合起来,让学习无处不在。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2.3 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

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管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的课程能力提供重要依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为每位同学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并且以图形化形式显示,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累计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原来我可以学好的,增强自信心。在自主学习环节,线上根据大学城的登录次数、在大学城中发表的作业情况、留言的情况进行记录,在QQ、微信中参与讨论的次数、提出话题的次数进行统计;线下,则根据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基础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在讨论环节,统计发言的次数、帮助指导其他同学的情况及综合项目展示、分享情况,进行实时记录。最后将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同学间互评、综合项目评价、期末卷面评价来综合形成对该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避免了一考定性的武断做法,实现专业能力、自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图1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

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3.1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环节,要求教师制作生动、活泼,极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这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对行业、企业背景了解,对教学项目、练习的安排设计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教学项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机地结合。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组内容来制作视频,特别要注意难易适中,内容太陌生,学生容易怕难而停滞不前,太容易则易轻视而不学习,建立好已学过的知识与即将要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过渡,实现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要求具有较高的视频、动画的制作能力,其中包括录制的视频必须画面清晰、富有吸引力、生动、形象,时间短,控制在10分钟以内,避免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不认真完成自学。

在课堂讨论环节,课堂活动的设计,整个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控制、如何启发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虑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团队合作、组内讨论及知识的拓展深化。并且要提前预计好各种可能提出的问题、发生的状况,尤其对于沉默学生,如何启发,让他们认真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或通过多种评价、考核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乐于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门专业课程通常由一个老师来教,而年青教师一学期要担任2-3门课程的讲授任务,课程资源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在制度上、经费上缺乏相应的支持,教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2 所有的内容是否都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值得深思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知识内容的讲解都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体现,对于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等内容操作性强、知识点相对独立的内容,适合于使用翻转课堂教学,而对于数据库设计规范、关系范式等抽象、需要推理的内容则不太适用,效果并不好。因此,要进一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在课程上、课型上要仔细斟酌。

3.3 翻转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开展需要功能更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支持

目前自主学习环节主要通过人工记录、统计为主,能否开发配套的支持教学平台,除了实现学生的在线学习外,还支持学生在线时间的实时统计,进阶练习的自动判卷及自动进行学情分析,以确保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平台一方面支持教学资源的呈现,构建学生虚拟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实时统计能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状况、遇到的问题,方便教师进行学习诊断,有针对性地完成辅导和下一阶段任务的设计、调整工作。

第6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学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95-01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课,而多年来学生对教育学学习不感兴趣,不知道如何学,更不知道为什么学,感受不到教育学知识对自身成长的必要性。经过我们认真探讨,课堂教学设计上存在问题,如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认知领域,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给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进行四个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知识本位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或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仅仅是去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点,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相反,先探讨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如在教学“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节时,首先和学生探讨,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三个空间,就你的了解,哪一个空间比较理想,哪个空间存在的问题较大?我们想深入了解哪一个?学生之间经过争执探讨,积极性有了,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哪一个空间都存在问题,我们都想知道,都要学。这种把知识学习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到关注学生的经验和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选择,而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1]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情感上接受,产生“我想学”的冲动,然后才开始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学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转变,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且是以学生独特的方式参与。比如提问这一环节,教师不去提问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回答容易造成学生认知、情感的肢解。教师要让学生谈“上节课你的感受是什么,觉得哪些知识更有意义”或“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这一类问题,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习过程自动内化,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回应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话语,更面对他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对待、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让学生参与决策,因为是学生自己的选择,他们总是认真对待。比如教育学第一章是关于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问题:“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一想,这节内容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教育学重要呗。”教师又问学生:“那同学们看怎样处理合适?”学生非常诚恳地说:“老师,这一节不讲了,我们学点有用的。”就这样,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

三、课堂教学方式:由师生授受方式到情境设置中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自外而内的外烁过程,教学过程只简化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练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的习惯。这种把知识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教师的任务是为知识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2]教师在教育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推动学生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比如对“复式教学”一节,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和谐状态,从现在人口出生率低这一事实出发,创设出问题情境:在一个区域内,学生人数少,年龄跨度大,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解决了复式教学的概念、编班原则、课表编排等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虚拟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堂教学设计:由预设到生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的延伸,课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过程。根据这种理念,教师对教学只设计一个框架、一个思路,而考虑更多的是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这样能为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思考

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知识与情感的统一,实现有效的英语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仍存留不少问题,笔者就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且当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应试教学

目前学生都是以中高考为目的,笔试占据着试题的大部分内容。为了适应学生考试答卷的要求,很多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注重听说训练,导致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单词,听说和交际能力严重不足。

2.满堂灌

不少英语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上写得满满当当的,学生则在下面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式的教法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教师讲得太多,没有给学生思考、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所学的知识自然无法巩固。还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

3.汉语化

有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习惯性地使用汉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化课堂。实际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简单浅显,易于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大可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但在高中阶段,一些教师还习惯用母语来讲授和解释,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并没有形成。

4.落后的教学环境

不少学校的英语教师上课仍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没有语音室,也没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辅助,自始至终都靠教师讲述的英语课堂教学,根本无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尽管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摸索实践,探究真正适合的英语课堂教学道路。根据多年英语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1.提高英语教学设施水平,借助科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

目前很多英语课堂教学还是停留在原始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陷入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语言教育的环境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设施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多媒体、语音室、录音机、录像机等工具来辅助教学,是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运用电脑教学手段,加强中学英语教学设备与设施,这些都是科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另外,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是必须和必要的,不用时时刻刻带着母语汉化了整个英语课堂,必要的时候对复杂和抽象的句式和结构,进行适当汉语的解释就可以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层灵活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才是学习的源动力。仅仅通过讲道理、上政治课是无法让学生扭转注意力的,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还是课堂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将英语课上得生动有趣,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激情,这是每个中学英语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就是促使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无不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努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总结,把培养学习兴趣的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然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底子薄弱学生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更要肯定他们的努力。英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信心。此外,还要经常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激励。某种意义上,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往往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其继续进步的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实现进步,才能深化有教师之间的感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使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优化的保证。

3.英语教学要精讲多练,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训练

所谓精讲多练,说的是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精练讲解,不必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精讲就是要讲重点、疑点和难点,通过精炼、典型和实用的例句,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学习。另外,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要从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角度出发,创设有效英语训练的步骤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切实的训练,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为英语教学服务。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传授学习的方法,这才是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通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卡片,随时记下单词的合成与转化,记下派生词、反义词和近义词;同时要帮助学生过好音标关,用读音规则来拼写读记单词;坚持让学生在上新课前,先听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多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文章,学会略读和精读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技巧。如此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总而言之,要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做好课内课外的工作,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实现中学英语教学质的提高和飞跃。

参考文献:

[1] 牟国琴. 探讨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1,(02)

[2] 李柏桢. 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