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资产评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6-07 15:57:05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资产评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资产评估论文

第1篇

1.人力资源作为资产确认存在争议

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的定义很难套用到人力资源中,再加之其价值很难衡量,且其摊销问题也没有解决,摊销标准、摊销期限这些未定项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现代人喜欢冒险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有很大的随机性,制约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幅度和范围,这就会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难度。这也是一些专家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否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力资源资本化过程中的计量存在障碍

由于人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容易受到经济市场环境、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自我价值实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主观内部因素的控制,使得人力资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在计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存在很多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会计计量方法,可是对于人力资源这样的独特性,貌似这些计量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方法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也就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3.人力资源会计报表披露不完全、不统一

会计报表的披露部分是企业信息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企业管理和实际经营中的许多情况,这些披露信息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状况是,大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还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介绍上,而且披露多为描述性的语言,没有实质的内容,缺乏人力资源的量化,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情况。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定也导致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不重视,甚至是忽略的。致使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二、打破人力资源会计困境的对策研究

1.完善人力资源资产评估,改进计量方法

要想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是首要前提,由于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员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只有建立了人力资产评估体系才能合理的评估其价值,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奠定基础。同时加强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评估能力,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还要有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使整个过程行之有效。评估体系中人力资源计量的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方法,人才的价值评估才有效可信。

2.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人力资源信息披露

由于相关准则的缺失,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举步维艰,没有统一的规范,使得许多企业无所适从。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使得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时有章可循。对于相关信息的披露,应该规定统一的内容以及披露的统一格式,这样会更加规范报表的编制,也降低了工作难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还弥补缺乏专业人才的缺陷,如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专项部分加入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还可以开发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专项软件,来专门核算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使得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可以减少、成本降低,会推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

3.加大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的力度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企业还很少,导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停滞不前,仍然处于理论阶段,无法真正发挥其效用。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将试点企业首先锁定在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这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且有能力有人才有技术可以实施全新的会计体系。还应该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人力资源充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实施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且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采用试点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大范围推进还不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便于控制和掌握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应用策略。

三、总结

第2篇

虽然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接受,但无形资产的管理、计量、评估远远落后于人们对无形资产重要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确认和计量上的难度性,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及其会计处理应当持有必要的谨慎和稳健的态度,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合理评估无形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当说无形资产评估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是两个紧本论文由密相联的问题,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是进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改制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传统经济中发展而来的会计体系从稳健的角度出发,不倾向于将计量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只将外购获得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并按其经济寿命或一定期限进行摊销,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则将其开发费用在各期作为费用处理,即使该企业所创造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结果导致企业大量宝贵的无形资产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净资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企业间购并现象较为普遍,尤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受到的抨击最大。有关美国经济界人士指出,在许多企业购并行为中购并方看重的是被购并企业所拥有的,但并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而并不是看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有形资产,并以“在21世纪中采用20世纪30年代的财务报告模式”的评估,批判传统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忽视。国外经济界、学者对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资本化处理,无形资产的费用化处理;(2)无形资产的摊销;(3)无形资产的确认。

二、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及评估的影响因素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是知识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权与工业产权相统一的结晶,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增值效能。据有关统计资料,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35%,高科技企业则达60%-70%。它不仅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而且其自身价值也有巨大的增值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最终将体现于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及其确认。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无形资产评估包括商标、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营销网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资源性资产、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无形资产价值及品牌评估等。

2.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法律依据。从元形资产本身看,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涉及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对于保护相应的无形资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如商标权评估后,在商标的侵权诉讼和行政保护中,可依据《商标法》对假冒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并认定赔偿额,不仅有利于为商标权人打假维权提供索赔依据,而且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知名度。但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我国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完全适应WTO的要求。wTO规定的无形资产除上面提到的还包括版权与邻接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商业秘密)。而在我国的《宪法》中没有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其涉及评估的一些法律规定也只是包含在《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等法律当中。虽然《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等法律在无形资产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的股份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制改造、合资、联营、兼并、拍卖、转让、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经济活动,有利于企业认识自己品牌的价值,有利于被消费者所认可,但对其他类无形资产尚未制定特别法律或行政法规,严重滞后于当今实践。

3.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作为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在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应该遵循此项基本准则。《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是中注协拟定,财政部印发的规章制度性文件,其依据是国务院行政法规9l号令和《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无形资产评估至今尚未立法。使得评估的法律依据不足,这也决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只能侧重技术层面,忽视了评估、披露、使用是资产评估三个环节的重要特征,且三者缺一不可。它难以适应目前我国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客观需要。体现到现实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涉及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时,《无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资产评估准则》没提及如何使用,而这个问题在做具体评估项目时是无法回避的。因为资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不能只强调和规范评估师的行为,更要考虑使用者的接受情况,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强调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有关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对于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在无形资产评估条款中很空泛,因没有具体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4.评估方法对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无形资产主要有三种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评估方法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评估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影响——没有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错位;或是由于最佳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些评估参数难以确定,而只好改用别的评估方法。其次是评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风险。(1)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按功能重置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评估法就是按重置成本价格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即按照评估无形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估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账面成本不完整、投资成本的弱对应性和人账成本虚拟性的价值特点,在采用重置成本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会遇到成本资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无据可查而带来的

不确定性问题,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确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值时,会存在数据资料不准确和不精确的风险,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2)市价法也称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评估法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将被评估资产与比较对象逐个进行对比调整,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的不可比性,使其没有可比的市场价值。每个企业无形资产由于其在同业中的垄断地位和优越程度不同,为企业带来的超额盈利水平各异,对于相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当无形资产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难以找到可比的市价。另外,我国企业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重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交易时间短、数量少,可使用的无形资产交易的历史资料有限,采用市价法对这些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面对数据选用的风险。(3)收益法也称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本论文由无现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运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评估参数收益额、收益期和折现率等因素的确定上。收益额选取的风险是: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不同,其使用价值表现不同,带来的超额收益也不同。收益期选取的风险是:无形资产收益期的确定一般有年限法和更新周期法两种形式。年限法指在形成企业控制的无形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受到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护,如商标、专利权等年限,也称法定(合同)年限,而法定(合同)期限内是否还具有剩余经济寿命是评估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新周期法是指产品更新周期和技术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科学技术进步往往很快转化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折现率选取的风险是:根据折现率的概念可确定折现率的计算方法即以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作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的确定一般为政府债券的利率,风险报酬率的确定常用的方法主要为累加法。

三、完善无形资产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及措施

1.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公正性、合理性为方方面面所关注。首先应明确的是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范围其内涵应是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合理差异范围,也可理解为资产评估结果在具体数字上的可应用范围,可确定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或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差异的合理范围。可减少乃至消除国有无形资产低于正常价格出售和大量流失的现象,避免企业主管部门与原企业经营者或个别人一对一的暗箱操作,提高企业改制工作的透明度。

第3篇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IJIRIY.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M].Sarasota,FL: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5.

[2]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北京:会计研究,2010(2):7-12.

[3]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长沙: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72-76.

[4]张白玲、杜孝森.公允价值会计基本概念辨析[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09(11):63-64.

[5]北京: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北京:会计研究,2007(10):11-15.

[6]任世驰.公允价值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成都:财经科学,2010(5):118-124.

[7]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研究,2010(1):21-27.

[8]杜孝森、张白玲.论公允价值会计与权责发生制[J].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2009(12):5-6.

[9]高建忠.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演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12-01.

[10]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J].北京:会计研究,2010(1).

[11]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北京:财会学习,2009(1).

[12]罗绍德,任世驰.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的一个澄清[G]//北京: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熊敏.浅议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利润操纵及其防范.理论探讨,2005(2).

[2]李坤.公允价值的应用与盈余管理.财务与会计,2008(5).

[3]康霞,邸丛枝.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财会月刊,2007.

[4]高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盈余管理.甘肃科技,2010(13).

[5]林诗梅.公允价值在会计业务运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09(17).

[6]沈田华,彭珏.共同知识视角下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扩展.财会通讯,2009(1).

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

[3]白冰,关于资产评估公允价值与会计公允价值的对比研究,会计论坛2007

第4篇

资产评估行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中介行业,它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自身的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实践远远落后于理论的支撑,至今,统一的资产评估法没有颁布,资产评估准则也不完善,极大的阻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面临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全面开展之际,资产评估理论更应该大力发展。而资产评估理论的发展不仅依靠这个行业,更需要资产评估教科研的支持,论文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产评估支持出发,研究了如何开展资产评估课程,才能为这个行业提供新鲜血液的同时,让资产评估理论与资产评估实践共同发展。

关键词:

地方经济;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

随着大家对环境问题和房地产经济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重视,经济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地方经济的转型,由于我国过去相当长时间的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均是以工业为主,不仅污染问题突出,而且利润率越来越低,已经不能再支撑国家的高速增长要求,产业转型急需转型,企业需要重组,这就需要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在新的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即将开始之际,对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散发更加迫切。而我国长期以来,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对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更为急需,而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这门课程的发展。

一、资产评估课程的简介

1.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产权交易的公正性,资产评估应运而生。资产评估是由专业的机构和人员,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某一时点委估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判定的过程,资产评估的结果为产权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资产评估行业在国外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时间,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产权交易,越来越我的情况需要对某资产在某一时点的公允价值进行判断,资产评估实践越来越多,资产评估实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这都加速了资产评估理论的发展。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已经有近30年时间,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的资产评估法出台,各种单项和整体资产的评估准则也没有健全,也就是说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这就在需要大量资产评估人员的同时,还要求资产评估理论的迫切发展,因此,资产评估专业和资产评估课程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2.资产评估课程的地位。《资产评估》课程是资产评估专业和审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及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必修或专业方向课程。资产评估的教学内容为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其它专业的学习提供一个科学方法,例如,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预测未来的现金流,这就需要对方案的初始投资进行投资估算,而投资估算的方法也与资产评估的方法基本一致。因此,这门课程对这些专业来说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地方经济发展的资产评估支持

1.地方国企改革离不开资产评估。地方上尽管经历了2000年前后大规模的国企改革,但目前,还存在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地方上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制度本身的特点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今年9月13日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我国现存的国有企业进行深入改革。无论是哪一种改革,如何改革,产权交易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资产评估行业的完善,资产评估人才的发展,更为重要是资产评估理论的支持,为国家把好关,避免出现像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

2.地方经济转型离不开资产评估。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本世纪初1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调整下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太快,在稳定经济的同时,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尽快由过去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的问题却集中爆发,那就是新的产业增长点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快速发展的后遗症却全面出现,主要体现为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毫无疑问就是进行经济转型,尤其是地方经济的转型,砍掉一些重污染行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企业间合作,产业结构的转变也必然面临资产的重组,这也需要资产评估行业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地方经济转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资产评估理论的缺失和滞后就需要资产评估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只有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才能使资产评估行业与时俱进。

三、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传统的资产评估教学内容一般主要包括资产评估理论概述和各单项资产评估的方法为主,课堂讲授完毕就是做题,依然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不仅学生听起来没有意思,教师上课也是应付为主,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也不知道如何与实践结合起来,效果较差。另外,这种教学理念也不能体现地方性高校的特点,即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资产的理论不能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均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只不过是把课本上内容搬到了屏幕上,老师上课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有些教师可以把一些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但找的专业案例使学生望而却步,资产评估专业涉猎面非常宽,例如设备和房屋的专业知识,对于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而言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

3.教师专业素质较差。大多数高校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学校教学,没有参与过资产评估工作实践,尤其是对高校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不了解,而对于资产评估这样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来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却不能突出这门课的实践性,只能侧重这门课的理论性,使学生不能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学起来当然也不会太投入。

四、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校内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室实训,以及校外企业实习等三大部分,通过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对资产评估课程吸引力的同时,使学生真正能把这门课学好,充分体现资产评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另外,实践教学体系还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还能在业余时间为地方资产评估事务所的人员及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使学校为当地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改进课堂教学。第一,鼓励专业教师进入当地评估事务所进行挂职锻炼,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师对当地经济的了解水平,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第二,学生在上第一次课之前,应在教师带领之下,参观当地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资产评估课程的目的,以及以后的工作方向。第三,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案例库,评估案例的选择应尽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尽量选择学生较易接受和实践的案例。例如,流动资产评估案例可以选择学校的桌椅,设备评估案例可以选择汽车,房地产评估可以选择学校的教学楼和学生自己的家庭住房,企业整体评估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企业等。

2.健全校内实训。资产评估的校内实训主要包括资产评估实验设计和资产评估有关毕业论文的撰写。第一,精心设置资产评估实验,资产评估实验设计依然围绕学生和学校周边的企业和事物,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软件,验证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和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地方高校应积极建设和完善学校的评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资产评估,课余时间,学校还可以组织对当地的资产事务所人员及当地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第二,成立资产评估学好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对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重视资产评估论文写作,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资产评估理论严重滞后于资产评估实践,资产评估中还有很多研究的空白,急需相应专业的学生去调查和研究,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习的基础上,更有可能撰写出符合实际、有见地的毕业论文,填补资产评估理论上的空白,为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及资产评估准则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另外,这也能有效避免在校生毕业论文没有现实意义的尴尬局面。

3.参与校外实习。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让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地方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资产评估的过程繁杂,包含的资产种类和数量非常多,而地方性的评估事务所一般人员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资产评估事务所和人员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这就为学生参与事务所的工作带来了空间,尤其是即将迎来的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应该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计算,这个工作量非常巨大,单独凭评估事务所为数不多的员工,是不可能高质量完成的。另外,地方事务所与地方国有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资产评估工作的公正性有很大的影响,而引入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无疑又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因此,在校学生参与资产评估工作实践,无论对政府,还是对资产评估机构,既能避免资产流失,又能提高资产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大江.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会计之友,2007

[2]徐爱农.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

第5篇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智力密集型中介服务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由于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开设的时间较短,其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与行业的磨合时间较短,高校的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资产评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点

1、行业对资产评估类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从业门槛高

至2012年,全国资产评估从业人员有10万多人,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800人,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000人。资产评估行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

但是行业对评估类人才的要求普遍较高,据调查,90%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资产评估人员中要求具有评估工作经验,优先考虑具有国家注册的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或房地产评估师、土地估价师资格者,用人单位在招聘评估助理人员的时候则要求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我国资产评估师考试的报名条件中则规定:大专学历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本科学历从事资产评估工作满1年,方可参加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因此虽然资产评估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门槛高,要求多,导致了许多应届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尽快融入到行业中去。

2、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领域广泛

随着评估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的资产管理与评估领域逐渐向房地产、土地、矿产、无形资产等领域发展。2004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行业对房地产估价师的需求急剧增长;由于国家将土地作宏观调控手段,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与地价评估有关,尤其是近年来土地评估中增加了包括开发区集约节约评价、城镇地价动态监测、农地定级估价、农地产能核算、农地区片价测算等内容,因此行业对土地估价人员的需要也大为增加;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社会对机动车评估、保险公估、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人员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3、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就业调查发现,资产评估行业要求评估人员的知识面较宽,对具有资产评估、财务会计、金融证券、审计、税法、建筑工程、机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能够熟练撰写资产评估报告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

二、高校培养资产评估类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至2012年7月,我国共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资开设了资产评估专业,这些高等院校为资产评估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不可否认这些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普遍存在着问题。

1、培养目标雷同,不能完全适用行业的需要

查看这些院校的培养目标,发现其对评估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可以归纳为: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比较扎实的资产评估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资产评估业务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资产评估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校则以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要求科目为主干课程。

而在行业实际的资产评估业务中,评估工作不仅包括资产评估、建筑工程评估和机器设备评估,同时还包括土地评估、房地产评估、金融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旧机动车评估、矿业权评估、林业权评估、税基评估、珠宝鉴定与评估等。因此在雷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下,培养出的学生则无法完全适合行业的需要。

2、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但或是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开拓不足,或是由于场地经费的缺乏,或是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使得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没有通过现场勘查、顶岗操作等过程,直接参与评估工作,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无法满足评估单位的要求。

3、缺少经验丰富的优秀资产评估类教师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综合专业,它不仅要求教师精通资产评估和财务会计,还有熟悉金融、法律、建造工程、机器设备、无形资产、珠宝、车辆、房产土地等多项资产的评估工作。由于我国的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开设较晚,硕士以上学历资产评估类人才本身就很缺乏,同时加上许多评估公司、金融机构等对优秀评估人才的高薪吸引,造成了高校内资产评估类教师的匮乏。许多高校内的资产评估类教师则由财务管理类、会计类、土地类的教师兼任。由于教师的评估经验缺乏,因而无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资产评估类人才。

三、高校资产评估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校于2000年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至2013年7月资产评估专业已培养了10届约5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约80%的学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资产评估业务,部分学生已经取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已经可以独立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用人单位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普遍认同。通过对我校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探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资产评估类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行业需要,调整完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既要体现资产评估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独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调整上,应当根据评估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再结合行业调研访谈、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调整。在课程设置上,随着评估业务的逐步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领域需要资产评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调整课程,除了常见的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外、流动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外,还可以增设珠宝收藏品评估、商标商誉权评估、矿业权评估、林业权评估等课程,以满足行业对评估类人才的多方面的需要。

2、建立大型的实习基地,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交流

我校的资产评估专业一直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专业与行业内的北京杜鸣房地产评估公司等几家评估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的协议,同时专业与北京几家大型的资产评估公司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不仅便于专业开展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便于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交流。

学生虽然有到实习单位进行评估实习锻炼的机会,但在平日正常的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听,教师及学生都对行业的最新动态把握不足。因此为了让专业的师生及时把握行业动态,高校可以从行业中聘请校外知名专家、经验丰富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来校进行讲座,介绍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热点、评估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等问题,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3、以毕业评估报告代替毕业论文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资产评估专业在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检验和总结。考虑到资产评估专业的特点,依据资产评估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我校本科学生理论研究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结历年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的选题空泛、资料陈旧、逻辑性差等问题,我校提出了适用资产评估专业特点的改革方案,即以撰写评估报告来替代毕业论文,并对09级资产评估本科学生进行了试点。

在撰写评估报告的过程中,首先将学生6-7人分成一组,由专业任课教师及行业内的资深注册评估师担任评估报告指导教师,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综合项目的评估。在该综合项目中学生应当进行机器设备、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企业价值等多项资产的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及评估说明。通过毕业评估报告的撰写,学生们感到收获很大,很多同学认为撰写评估报告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项目的进行,同学们掌握了资产评估的程序,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对不同的资产进行评估,而且能够熟练地撰写资产评估报告。总之撰写毕业评估报告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于实践,学以致用,并为学生能够顺利的融入日后的实际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请进来,走出去”,建设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评估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又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否则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校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校内校外密切结合的师资队伍。“请进来”是将行业内的资产评估师请进课堂,如《机器设备评估》,则聘请校外的资产评估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该教师专门从事机器设备评估的业务,评估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去”是指本校的教师到评估行业中挂职锻炼,并参与具体的评估项目中。通过在行业中的实习锻炼,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化林.应用创新型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1(7):120-121.

第6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07-02

一、引言

我国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资产评估人才。自2004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设立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以来,越来越多院校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设立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近年来,围绕资产评估专业建设问题,相关各方展开了积极研讨,所达成的共识之一是资产评估作为一个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在人才培养环节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然而如何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我校及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情况,探讨资产评估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

二、本科资产评估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四大类:认知性实践、专业性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这些教学活动虽然对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

认知性实践通过到评估机构的短期参观、考察,达到对资产评估行业状况、资产评估业务、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有初步认知的目的。但由于时间较短,或者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最终往往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专业模拟实验通过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资产评估活动进行模拟,从而使得学生对评估实践有感性认识,并将评估理论和方法与评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评估实践的需要。专业模拟实验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国内高校还面临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合适的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缺乏合适的模拟实验教学教材、缺乏合适的模拟实验教学师资。

毕业实习是通过在资产评估机构的学习和操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于学生毕业实习往往和就业结合在一起,因而,许多学生到签约单位而不是评估机构实习,或者并未从事资产评估方面的实习。

毕业论文旨在对学生全面运用所学评估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综合性训练,以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形式,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各高校评估专业论文完成情况看,目前仍然偏重理论研究,解决评估实际问题的较少。

三、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

资产评估实践教学旨在通过评估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将资产评估理论和评估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零距离”的实践体验,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资产评估工作的适应性,实现资产评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根据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目的,可以构建“专业认知―课程同步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实习基地实习”四个层次的资产评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

资产评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评估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四年本科教育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其中第一层次是资产评估专业认知实习,第二层次是课程同步实验,第三层次综合模拟实验,第四层次是实习基地实习。

1.所谓“专业认知”,就是针对资产评估专业新生缺乏评估意识和评估概念的状况,通过参观评估机构、评估现场以及专业老师或评估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资产评估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资产评估活动有感性认识。

2.“课程同步实验”是学生在完成专业认知的基础上,在学习《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同步实验,掌握相关资产的评估特点和评估技巧。

3.综合模拟实验是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通过完整评估项目的模拟,让学生作为一个评估人员,综合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按照评估程序,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确定合适的评估参数,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评估项目宜选择股权价值评估,方法涉及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和市场法。

4.实习基地实习是学生完成了校内课程学习后,集中时间到实习基地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实际评估项目,为在校学生向评估人员角色的转变提供铺垫。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评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毕业论文(实习)的撰写提供相应的素材。

四、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构建

为在教学中落实上述课程体系,取得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条件保障、师资队伍保障等。

1.教学管理保障。为规范实践管理,应建立完善、可控的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成绩考评体系,涵盖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

质量评估体系以实践教学成效为本,制定专业认知、课程同步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实习基地实习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及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质量监控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和反馈。事前监控注重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如实验场所、实验人员的安排和落实;事中监控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如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现场纪律等;事后监控注重实践教学效果的监控,如成果性材料的质量、学生成绩分布状况、教师成绩评定合理性等;同时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成绩考评体系应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成绩考评方法,将考评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成绩考评方法以出勤和最终报告或作业作为考核重点,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出工不出力”,成果性材料东拼西凑、弄虚作假等,因此,在传统考评方法基础上,更应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对评估理论和评估知识应用的考核。

2.教学条件保障。教学条件保障主要是涉及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应具有满足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硬件除了在性能上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外,在数量上还应该留有余量,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计算机故障。

软件配备是目前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市场上的资产评估软件有鼎信诺资产评估系统、资产评估大师、AE99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系统、创新资产评估软件系统等几种,综合比较分析,鼎信诺资产评估系统具有教学版本,对于资产评估实验教学比较最适合。

实验教材比较理想的是由郭昱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资产评估模拟实验》,该教材以真实评估项目为基础,模拟资产评估活动的每一环节,将评估项目中评估人员所做的主要工作通过文字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以评估人员的身份来完成相应的评估工作,其中,凡涉及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的关键环节,让学生自己按提示设计完成。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使用该教材,普遍评价很好。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应慎重选择评估机构作为实习基地。评估机构应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接纳足够多的学生实习;同时,要运作规范,带教老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要求。

3.师资队伍保障。目前在财经类高校从事资产评估教学的专业教师中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对缺乏,这对于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建立一直熟悉评估业务、教学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乐于教书育人的“双师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队伍[1]。

首先,应重视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适当向实践教学教师倾斜,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2]。

其次,合理安排校内教师的任课时间,鼓励校内教师“走出去”,到评估机构践习,参与实际评估项目,了解与掌握资产评估活动的具体程序、方法。

最后,建立“产学”合作机制,将校外资产评估界的精英“引进来”,进行实战授课。

五、结语

实践能力是资产评估专业需要培养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由于资产评估本科专业设立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这就需要相关院校进行不懈研究以及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廉李章.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12(4):59.

第7篇

,浙江绍兴人。湖北正量行资产评估公司法定代表人,武汉经开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发起人,武汉华工紫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武汉双龙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湖北省资产评估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国资委特聘专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特聘专家,湖北省会计学会、湖北省总会计师学会、湖北省资产评估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

一是会计职业发展方向研究,是当前唯一一个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对会计职业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平民学者,率先提出了学用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熟悉各类财务会计、审计、评估岗位的性质,对于本专业学生正确把握职业特点,做好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为大量正在从事会计、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的同仁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二是准则研究,不惧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对目前由权威部门颁布的各类准则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大量准则存在的漏洞提出了好的改进建议,为未来各类准则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三是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敢于以民间知识分子的身份,对高精尖领域进行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研究。四是会计专业教育研究,就本学科各类课程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以利于本专业广大教师学习和参考,就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呼吁高校要从事实训教育,要聘请具有实训经验的教师授课等。五是评估领域的研究,在评估师队伍中赢得了声誉。

三、重要荣誉

2006年承接中国总会计师学会《CFO在企业管理中的桥梁作用》研究课题,获国家级三等奖;2008年完成湖北省评估协会研究课题《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和对策》获三等奖;2008年完成《提高小型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探索》获武汉市财政局三等奖;2009年完成的《草根会计人的崛起之路》获得湖北省总会计师学会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风采征文三等奖等;2009年度《对企业合并准则的六点质疑》获湖北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0年完成的《提高教育装备财务管理方法探讨》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主题征文二等奖;2010年度《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与增强上市公司生命力问题研究》获湖北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1年度《会计考试与会计职业成长之路》获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和中国会计报三等奖;2011年度《CPA为客户提供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思路探讨》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报三等奖。

四、主要论著

1、《财务管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2、《审计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3、《资产评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4、《建立企业授信机制的探索》,《财会月刊》,2000年第14期。

5、《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准备的纳税调整问题》,《湖北财税》,2001年第10期。

6、《提高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探索》,《财会月刊》,2009年第2期。

7、《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会计制度特色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评估》,2009年第5期。

8、《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六点质疑》,《新会计》,2010年第1期。

9、《对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三点质疑》,《财会月刊》,2010年第3期。

10、《抵、质押品的管理与资产评估》,《行政事业资产与评估》,2010年第5—6期。

11、《对CPA审计证据准则的五点质疑》,《新会计》,2010年第5期。

12、《注册会计师监盘的难点与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第6期。

13、《我的财会职业生涯回想》,《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第7期。

14、《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回顾和展望》,《新会计》,2010年第9期。

15、《对无形资产准则的三点质疑》,《商业会计》,2010年第14期。

16、《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22期。

17、《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与增强上市公司生命力问题研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0年第24期。

18、《资产评估司法鉴定业务几个亟需规范的问题》,《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第2期。

19、《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值得期待的业务增长点》,《中国会计报》,2011年4月22日。

20、《对外币折算准则的4点质疑》,《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第6期。

21、《“10+3”的成长情感》,《中国会计报》,2011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