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06-06 15:45:36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生文学常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学生文学常识

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文化常识缺失原因补救措施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当代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文化常识较为欠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文化常识“贫血症”。那么中学生文化常识欠缺表现在那些方面?缺失的原因何在?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补救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做了以下探讨:

近两年来,人们热衷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尤其对于北师大于丹教授所讲授的《“论语”心得》和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授的《品“三国”》极为青睐,而这种“于易现象热”也照样流行于中学生之中。笔者认为“于易现象热”本质上意味着人们文化底蕴的薄弱及文化常识的欠缺,而恰好于丹、易中天两位教授的讲授无意中弥补了这一缺失,因此在人们(尤其学生)中间刮起了这样的崇拜于易之风。事实上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中学生文化常识欠缺的现象:如当在课堂上提到一个历史名人,历史名胜或中外著名作家或涉及一些文化常识时,全班学生中知者甚少,甚至出现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五岳”是什么,“六艺”是什么,“三苏”是哪三个人,老子的代表作是什么……学生们答不全者大有人在或乱说一通。这种现象作文写作中也照样存在。面对中学生如此严重的文化常识欠缺现象,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不得不思考原因是什么,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笔者就缺失原因和补救措施做了以下思考:

究其缺失原因有三:

一是在当前应试体制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忙于应对各类考试,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基本都放在各门功课的备考上,整天忙于做作业和复习资料的习题,致使学生阅读量极少,阅读面很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对文化常识汲取的时间上受限,而且学生们掌握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够。

二是缺少一个良好的文化大环境,这尤其体现在农村中学生身上。当代社会先进的大众传媒文化盛行,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通俗娱乐的消遣文化上。尤其中学生一旦有空暇时间也热衷于电视、电脑。电视、电脑是双刃剑,虽然可以提供相关的文化常识,可学生们绝不会把一点可怜的空闲时间投入到对文化常识的探求上,他们更多地寻找一种刺激,寻找一种宣泄、放松的娱乐方式,所以听歌、看电视剧、看电影、玩游戏、上网聊天成了他们的最爱,而这些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武侠、言情、科幻、暴力类的,与文化常识几乎沾不上边。这些通俗的娱乐消遣文化以消极内容为多,所以不仅不能增长文化常识,相反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并且占用了大量时间,甚而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沉溺其中而荒废学业,断送前程。

三是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文化氛围也以通俗娱乐的消遣文化为主,有些家长不仅看电视上网,而且还下象棋、围棋,甚者打扑克、打麻将……致使孩子们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样不良的家庭氛围无疑也对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们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和习惯,当然文化常识又从何而来。

面对学生对文化常识追求的主动性不够,再加上大的外在不良的环境氛围,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中学生文化常识欠缺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补救措施:

一是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们以平时的文化熏陶。如安排一些文化常识类的选修课程,建议学校按时、定时开放图书馆、阅览室,鼓励并支持学生多上图书馆、阅览室,强化自己的文化常识。

二是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汲取文化常识的热潮之中去。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起带头模范作用,将文化常识有意穿插于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应重视文化常识,运用各种渠道都可以,只要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是教师可有意利用我国悠久而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去感染学生,用良好的文化氛围去熏陶他们。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应提倡学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并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搜集材料,写写小论文,以达到不崇拜洋节而重视传统节日,并增强了文化常识的双赢效果。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做好;初一新生;六种;“常识性”;衔接

中国分类号:G633.3

当小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用注重做好六种“常识性”的衔接。这六种“常识性”的衔接指的是――

一、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而初中教材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35%,目的是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心中有数,通过教材对比,把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的语文衔接做好准备,在教学的弥补上有的放矢。

二、重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初一新生“更上一层楼”地喜欢语文呢?下列措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好书推介会……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学生深深地爱上初中语文。无形中,就做好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三、做好学习方法培养的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地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如: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利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如何选读、精读、批注;考试后如何正确检查等。

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环境,难免会出现新奇、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成绩退步的同学,他们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使其心理健康“过渡”,使其学习顺利迈上新的台阶呢?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日记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不断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自我调整心态。指导学生写周记,是对初一新生进一步进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可以指导学生写好反映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周记,由此架起师生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稳的衔接。

五、做好阅读教学的衔接

小学阶段,小孩子天故事,并且幼稚单纯,表现欲强,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也最强,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阶段,只要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几乎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初一阶段,中学语文老师应对学生加强经典诵读的培养,及时复习巩固小学背过的诗歌文章,加深记忆,同时应加强初中乃至高中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再者应充分利用“名著导读”的平台,有序开展中外名著阅读活动,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现代美文。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们明白,通过记读书笔记可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完成词语的积累与赏析,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六、做好学习评价的衔接

语文课上,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课富有感染力,学生随时都在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升入中学,教师应当十分爱护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否则就会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绝不吝啬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用鼓励代替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3篇

一、 培养探究的习惯

探究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被动阶段,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更不知道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老师就必须向学生介绍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事例给学生做示范,或者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力层级比较高,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养成了这个习惯,语文学习会有很大受益。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探究学习的要求时要循序渐进,如由要求学生每个月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逐渐过渡到每周甚至每篇课文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

探究的习惯养成之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学习《鸿门宴》(苏教版必修三),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项羽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雷雨》(苏教版必修四),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还是假?如果四凤爱的不是周萍而是周冲,她一定会重蹈母亲的覆辙吗?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鲁迅明明在文中说了那么多的话,可他为什么还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学习《报任安书(节选)》(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①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又是如何表现的?②屈原与司马迁一个选择了死,一个选择了生,他们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选择?如果不养成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

二、 寻找探究的契机

所谓“寻找探究的契机”就是教师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些机会包括课文的导入、文本的解析、问题的探讨、课外的拓展等。

1.课文的导入

导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将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矛盾处、疑惑处。例如,在教学《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上有许多史实让人扼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其中的一个。六国为什么会灭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齐、楚、燕、赵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认为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秦国能够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失败是因为“失天助”等等。我们今天学习《六国论》,作者持什么观点呢?在探讨六国灭亡原因的各种观点中,哪种观点更中肯呢?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文本的解析

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在课堂上解析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解析文本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因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可能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可能会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就会使火花熄灭。在教学《项脊轩志》(苏教版必修五)这篇课文时,有学生对第二小节课文注解“东犬西吠――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主动提出疑问,我发现这是进行探究的好机会,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然后请他说说理由。这个同学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说了理由:“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或“对着西家”的意思。我表扬了该生善于思考。有同学从生活常识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狗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在西家有什么动静时,会原地叫唤,不会跑到西家去叫。还有同学说这是互文手法,并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例子作为印证,说明“东犬西吠”也含有“西犬东吠”的意思。由于把握了探究的机会,同学们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3.问题的探讨

在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说是最直接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开头3个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反复地说他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联系自身体验体会身在异乡的老舍对故乡的感情;二是回忆所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法。有的同学联系自己跨入高一参加军训而寄宿学校,自己以前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在外住宿两周时间,因此对家格外思念;有同学联系自己跟父母负气而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孤苦伶仃,更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同学引用柳永《雨霖铃》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句子来说明一个人在感情激动时有许多话要说却难以表达的情形。学生运用对家或者故乡的亲身体验和感情以及从其他文学作品中学到的与老舍类似的表达方法,经过讨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此时身处他乡,而北平此时并不太平,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看到自己的故乡、文化的古都被侵略者践踏,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因此,想要表达对北平的感情却难以言传了。

4.课外的拓展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方法、能力要能够在课外的拓展中自觉运用。语文的课外拓展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是具有专题性质的选修教材,老师要布置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完成。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篇小说选读》时,我就布置了这样两道探究题:①例谈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②谈谈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差异。通过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三、 授予探究的方法

方法恰当,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探究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主要靠教师授给,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一开始就会进行探究,也不是所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够探究得很好。我向学生传授的探究方法主要有:(1)比较。运用比较,可以确定不同事物的高下优劣,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中可以用比较法进行探究的作品可谓多矣。如,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选读》中的二人作品,可以以“同为豪放派的苏辛词有何差异”为题进行探究。(2)综合。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或中学阶段所学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探究。如苏教版必修五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再联系臧克家《有的人》,可以以“谈生死观”为题写成探究性文章。(3)归纳。归纳指的是由一系列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普遍结论的方法,它能帮助同学们把个别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这种方法对学生总结语文学习经验很有好处。如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散文、诗歌作品,就可以以《谈散文的鉴赏》《诗歌鉴赏方法举隅》为题进行探究。(4)借鉴。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时问题可能难以得到圆满解决,有时解决问题可能缺乏深度,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如教材的,教参的,网络的等等),扩大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还有演绎、例证等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四、激发探究的兴趣

第4篇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公共礼仪

(一)与人交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三、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第5篇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我们深感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这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压力,更是“人才”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为两种竞争形式,一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的政治思想理念,更有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同时又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几年的实践和学习中,我对当前小学常识课的教学有了以下几点熟悉摘要:

1、常识学科仅仅使学生把握一般的知识还不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能力比把握知识更加重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了解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知识的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情趣。教学活动的内容除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要有必要的横向拓展和渗透。

2、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培养,喜好的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用思维引导实践过程,做全面的加工、分析,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才算对事物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

3、传统的教学方法太偏重知识教学。表现为教学时过分地重视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知识;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第一熟悉重视不足,对学生的“主体”功能熟悉不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采用“讲授法”,结果自己讲得很累,效果确不好。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4、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不能单靠填鸭式的灌输和注入。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能指导学生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讲得少,做的少,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自行探究、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日复一复,就有可能成长为勤思索、会思索的人。学生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价值应评价为

学生的参和度×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学投入。

针对这一评价体系中的三者关系,我在小学常识五年级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探究“学生学习喜好、记忆力、语言会话能力”和“学生主动参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设计和实施

1、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对象摘要:五年级一班、二班、三班

实验时间摘要:第一阶段从99年10月初到12月底

实验人次摘要:165人×4次

实验方法摘要:对三个平行班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2、实验实例

现举小学常识第九册《东北林海》课实验过程如下摘要:

一班采用纯粹的“教师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讨论的时间。

二班选用现今为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般教学法”。课前教师预备三组小组讨论题(附1)。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自学课文、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

三班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东北林海”哪些知识?各小组派代表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根据进行一定的整理。然后让学生思索这些知识的来源,教师提供学习媒介——地图、录像、有关书籍等,学生分组学习。最后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

三、教学效果调查及探究

1、教学效果调查。(其余三堂课调查结果附后)

二天后对三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1)、书面记忆力摘要:在纸上写出学习《东北林海》一课后,你了解了东北林海哪些知识。

(2)、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摘要:说一说你知道的东北林海。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摘要:

教学方法学习喜好参和面师生时间比书面记忆语言平均长度

一班教师讲授法较低10.9%①7摘要:14.8个/人16字/人

二班一般教学法一般%26gt;90%②1摘要:16.1个/人21字/人

三班主动学习法较高100%②1摘要:4.56.5个/人28字/人

①指回答新问题学生/全班总人数。

②指参加小组及班级讨论的人数/全班总人数。

2、探究结果(以《东北林海》一课为例)

讲授法摘要: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局限于单向活动,师生时间比为7摘要:1,这“1”也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尖子学生间的对话。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受累并未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没有能调动学生用耳、眼、手、口等各种感观参和到学习中去,致使学生学习喜好低落,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相对较弱。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假如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教学条件再好,他们的主体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从课后调查来看,“纯粹讲授法”教学效果较差摘要:“书面记忆”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1.3%,比“主动学习法”低了26.2%;语言长度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3.8%,比“主动学习法”低了42.9%。如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记忆和语言会话能力培养上均不如后两种方法。

一般教学法摘要: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时间比为1摘要:1左右。教师依靠三组新问题紧紧引导学生参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参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少走了弯路。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法能较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静态目标,缺少学生能动的反映。殊不知学生在依托教师的教,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还有自主的需求。一切的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重新发现,真理也往往深藏于繁杂的事物之中,只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才可能发现它们。而敏锐的洞察、创造才能,正是来日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

主动学习法摘要:最大的优势是着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师生时间比达到了1摘要:4.5。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行为,增加了大量自学环节,突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汇围,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小范围个体性的静态沟通。学生全员、主动的交往,使交往形式多样化,强化了个体和个体、个体和小组、小组和小组、小组和集体的交往,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和学习,参和交流,参和合作竞争,使主动参和学习面达致到100%。心理学的探究表明摘要: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学生面对面而坐,小组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小,轻易参和讨论,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轻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喜好和成功的喜悦。“主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合作交流、自学等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征,也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记忆比“纯粹讲授法”高35.4%,比“一般教学法”高6.6%;“语言长度”比“纯粹讲授法”高75%,比“一般教学法”高33.3%。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会话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有很好的锻炼。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言摘要:学生学习后的“输出”不是简单复现教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而是要远远多于、高于老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也就是说“效益”远远大于1。

四、结果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聪明、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功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来看,“主动学习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1、从教学目标看

现代教育确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目标体系。“主动参和学习法”使达成的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的是片面知识的教育,置学生全面的发展于薄弱的位置。而且在智育方面,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只是试图把学生塑造成统一化、模型化的标准件,压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迫使学生屈从于他们的价值观,依附于他们的教学准则。这样的教育观是对现代人性和人的发展严重的压制和摧残。在教学中,不信任学生的创造力、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一味地只运用单纯讲授法,必将泯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学习法”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学精神、主动参和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协作、感受挫折和成功,能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较之其它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把学生看作有感情、有生命、有选择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优化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始贯穿着培养学生主体性这的主线,更注重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

2、从教学方式上看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把知识传授、人格发展、能力创造力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融会贯通,突破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界线,使目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任务的提出时重视了自我教育意识,用学生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于教师设计新问题,学生完成新问题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主动学习法”把大量的自学协作、讨论探究引入课堂,突破了以一问一答,师生间对话的局限,增强了激励性、尊重性、参和性、信任性和发展性。重视让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加深心得、养成习惯。“主动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重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说话的机会多语言的长度自然会增长,会话的能力也就增强了。通过语言的表述,知识印象就会加深,这样的知识不用背也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中,经久不忘。可以说注重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培置,定能使学生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从教学结果来看

第6篇

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1.无疑可问

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束缚下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从不奢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也难以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不知怎样问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或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3.懒得问

极少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不懂的知识太多,问题成堆,干脆自暴自弃,懒得提问题。

4.没机会问

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

5.不敢问

有些学生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害怕受到训斥或嘲笑,干脆把问题深埋在心底。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常要经历敢于独立、主动地提出问题简单模仿以后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思考以后提出问题深入钻研以后提出问题创新猜测以后提出问题等5个阶段。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心理自由是学生提问的释放器,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师的教风要民主。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彻底打破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教师进行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说、多说、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采用“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包括向教师“发难”)、欢迎争辩”,“允许出错(说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 如此激励学生研讨交流,说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

2.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好奇心理是学生提问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并且敢于问、乐于问。教学中通过“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利用热点新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化学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感知信息,加工信息,为主动地构建知识乐于提出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由衷地欣赏并给予肯定。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

当前一些学生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满堂灌”,或者问题都由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教师的提出,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教师。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空间。优化课堂结构,教师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型等,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分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给学生留些“空白”, 如每节课留出时间,保证学生课堂上有机会提问;设立“问题卡”,要求学生及时将问题记录在问题卡上,以便勤作思考或向别人求教;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创造“你问我答”专栏,每个学生随时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张贴在专栏上,也可以随时应答别人的提问。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强烈愿望,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在课堂上教师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勤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1)提问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提问模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与其知识和能力相适应的不同的提问模式。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常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提问模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懂得“怎样问”。

按照提问要求分为:

求是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是什么”、“怎么样”)和索因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为什么”)。显然,后一种问题更有挑战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按照提问内容分为:

陈述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怎么说”)和程序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怎么做”)。严格说来程序性问题不是被老师“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自己“悟”出来的。

按照思维形式分为:

发散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有哪些”)和聚合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是什么”)。一般情况,前者有多个正确答案,后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前者对开发智力更有效果。

(2)提问清单

有人采用自我监控提问清单对学生进行多元认知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仿,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提问清单”的方法有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实验、计算、元素化合物、理论等不同教学内容可设计相应的提问清单。如,围绕一个化学方程式,提问的清单是: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这个反应有什么应用(制备、鉴别、存在、存储)?反应时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是氧化还原反应吗?氧化剂、还原剂是什么?如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是离子反应吗?如何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固体质量或者气体体积有变化吗?在实验室里怎样用有关装置实现反应?

围绕一个概念,提问的清单是:

关键词是什么?它的种概念、属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有什么应用?条件、结论是什么?有无特例?能用自己的话下定义吗?如何使用?与它相类似的概念有哪些?有何异同?

围绕一个计算提问的清单是: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必要?不这样做行不行?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条件增减以后会怎样?与它相类似的习题有哪些?有何异同?条件与结论互换后又会怎样?

围绕元素化合物提问的清单是: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异常中发现问题;改变命题提问;假定条件,探求结果;通过归类,找出规律(或例外);通过对比,找出异同;透过现象,分析原因。

第7篇

一、变被动为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预习前教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给时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划,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总结时抢机会。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教学设计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总结由学生来完成,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种好方法,小结占用的时间少,但作用却很大:小结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能将知识纳入体系,能造成悬念,是复习的依据,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它不仅能让学生把每节课的内容要点记录下来,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还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中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二、变个体为小组,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1.合作交流去学什么

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合作完成所学习的内容,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出作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合作交流怎样做

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单靠教师组织教学,不能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数量,需要有几个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组中指定一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教师也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小组学习偏离轨道、远离目标。

3.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合作小组的组长汇报,其它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要公平、公正、客观,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变接受为探疑,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1)探究自己的疑问。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2)探究小组成员的疑问。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实践,形成互动机制,训练竞争意识,促进团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建立合作规范,培养合作技能,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