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45:35
序论:在您撰写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摘要: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依靠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建设工程档案已经成为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工具。虽然目前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在网络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的基础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勾画出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建设的架构,并列出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的必要条件所需措施。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设单位 档案管理 网络共享
在电力基建行业中,电力档案是其最真实的工程建设历史记录,也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与必备条件,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在对电力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它的科学化与信息化程度对今后的电力基建行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电力档案的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对声像资料的管理不到位
在部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对于电力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只重视对于相关技术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经常忽视对声像资料的整理,甚至有的建设单位没有相关的声像资料。相对于纸质的文献资料而言,声像资料更加形象生动,对历史事件能够准确反映其原貌,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单位相关资料,并且能供多人同时享用。许多电力信息档案管理者受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单位原有的录音、摄像等相关声像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对于与电力工程建设相关的录音、影像等资料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致使单位的声像档案不完备,影响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水平较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对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处于较为落后的程度,档案管理中的软硬件设备更新不够及时,难以适应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我国的档案信息网站相对较少,网络上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数量缺乏,并且档案信息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各网站之间还出现信息内容的重复录入。这些因素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急需进行创新与突破。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都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对软硬件与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要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才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灵活掌握网络技术,做档案信息的引导员。但是目前,在电力基建行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电力企业的网络办公环境,行业内严重缺乏同时精通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电力基建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二、建设单位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共享的条件
(一)网络自动化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研究开发出多个网络化专用软件,在许多行业内都采用了较为成熟的网络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检索、整理与利用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网络自动化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建设,运用网络自动化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能够有效地改善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实现多个网站与国际互联网进行接轨。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多个建设单位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制图,网络硬件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单位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与基础。
三、加强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对档案信息中声像资料的管理
一方面,作为电力企业领导,要及时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对于声像资料的归档与利用,加大资金与人员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声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列入档案管理内容中。
另一方面,作为档案信息的管理者,要对声像资料引起格外重视,对于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收集的照片、影像等资料,要进行及时整理,在移交声像资料时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避免产生遗失档案信息的现象。
(二)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在对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工作中,标准化是信息自动化与网络化的重要前提,作为档案管理者要做好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协调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技术应用以及业务工作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与统一原则,以行业内部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制定出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管理标准,例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使用标准、网络通讯管理标准以及数据库管理标准等。在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作为电力基建行业,各单位要在组织的协调管理下,尽量选用高质量的、统一的管理应用软件,促进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化管理水平
在对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一批同时具备网络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电力基建行业,要加快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以及档案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灵活掌握,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与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另外,要加大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档案业务培训,使其快速适应档案信息的网络管理工作,为电力基建行业的档案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电力基建行业的电力档案管理者,必须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创新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电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水平,为整个电力基建行业拓宽档案信息的服务管理渠道,加强对电力档案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实现电力信息的网络共享,为今后电力基建行业的发展留下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黄爱芹. 电力基建档案整理的常见问题[J].档案管理,2010(05)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TV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08-02
档案管理指的是收集与统计原始档案中的实体以及档案信息,对其提供有效管理以及各项服务的总称,而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质的不断改革,我国的高新科技建设发展也越来越快,建设单位当中的传统档案管理也就由此出现了重大的挑战。本文将对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进行研究,分别从:档案管理必要性研究、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促进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 档案管理必要性研究
档案管理工作对建设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记载着建设单位各类信息,这些信息有的相当重要,关系着公司机密。一般工资做重大决策之时都会参考相关档案,档案能够为建设单位发展提供关键性的信息。如果一不小心泄露或者丢失了档案,便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公司还可能因此负上法律责任。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建设单位本身的发展非常重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还可以锻炼管理团队的能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公司的人才管理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其次,积极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代在不断发展,这也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可以促进建设单位整体竞争力的上升,把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另外,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克服管理工作以往的弊病,彻底地解决档案管理滞后问题,促进建设单位的有效发展。
二. 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 档案管理体制缺乏完善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体制并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很多环节,主要包括档案的分类存档、档案的收藏、档案的使用等工作。档案的分类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档案使用时的便捷性问题[2]。档案的收藏也很重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档案除了收藏在档案室外,还需要电脑存档,以防丢失。现有档案管理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档案的收藏,却很少将档案拿出来利用,这是档案管理非常忌讳的一个问题。
(二) 档案管理方法明显落后
部分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方法有明显滞后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部分企业档案管理还采用以前传统的档案室管理,没有将信息化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一些企业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一定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被时代淘汰。
(三) 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企业不重视档案管理,没有针对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好坏制定管理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把档案的管理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人为档案的管理只是一项微不足道的工作,这种思维是非常不科学的[3]。还有的企业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但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奖惩制度,一旦档案工作出现了漏洞,公司不知道应该向谁追究责任。此外,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公司也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严重打击了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低下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例如有些管理人员分类不明确,有些管理人员不懂在电脑上进行管理,还有些管理人员没有保密意识,随便将公司的网站分享给外人,造成信息丢失。因此档案的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迟迟得不到提升,对整个公司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 促进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 充分应用激励机制
公司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意识到档案对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针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公司应该建立科学责任制,这一点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不科学的奖惩制度直接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5]。一个公司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那么整个公司的管理工作都会乱套。另外,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一维护公司的基本利益,一旦公司的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公司可以依据制度将责任追究到部门或者个人,不会出现不知道找谁追究责任的现象。而且,这种做法也可以对员工起到威慑作用,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的重视,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企业在选择档案的管理人员之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公司在正式聘用管理人员之前,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内容、管理工作的方法、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应该才去的应急措施,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做得更好。在管理过程当中还要能时刻贯彻保密性的原则;要想使责任感很好的加强,就需要对本职工作做到安心与专注,以此使工作的严谨度显著提升;不仅如此,还要为档案管理人员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依照岗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中包括关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所特有的专业知识。还有包括一些其它学科种类,比如像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的知识培训。能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8]。
(二) 摆脱档案人员的不稳定性、流动性
为确保档案人员稳定性,企业应对现有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促进档案管理的优化升级。首先在档案管理的分类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档案进行精确的分类,不能粗糙将档案只分为几大基本类型,相关工作人员在分类时应该在对档案进行基本分类之后,在在大类下面分出小类[4]。不管档案使用电脑存档分类还是收藏在企业专用的档案室,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要。其次,在档案管理的收藏方面,企业一定要注意档案室的环境,谨防潮湿,并且,企业一定要将档案输入电脑进行加密存档,一旦发生意外,档案还有备份的可以调出来。最后,企业一定要注重档案使用,档案只收藏不使用的话,对公司来说就是一堆废纸。实际上,档案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大的,当公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档案上的信息可以给公司提供很多参考意见,促进公司的顺利发展。
(三) 以绩效管理促档案管理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方式,我司采用限期定指标考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领导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系统进行完善,将定量考核与员工工作能力及表现充分结合起来,用数据说话,使绩效评估工作更具透明化、公正化,绩效管理者应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审视,加强与员工的深入沟通交流,保证反馈时效性,管理者还应该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并及时做出调整,同时针对不同部门选择不同的考核工具,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方案,对员工工作进行有效反馈。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量化,档案记录了人员状况、设备仪器、监测数据、原始记录等各种数据资料,比如各种文件、报表、设备仪器的说明书、监测数据等,做了真实有序的保存,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有效运行的证据,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信息和有关文件。因此,档案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对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注重以下问题:第一,构建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外在系统。档案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一定要保证安全性。另外,网络信息系统的中心机房选址非常重要,要对多方面的环境进行仔细的推敲,不能选择潮湿的地方,也不能够选择电磁干扰性很强的地方[6]。第二,防范网络病毒。网络病毒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严重地威胁,因此,企业的计算机须安装杀毒软件,使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以检查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杀毒软件可以进行病毒查杀,及时阻止危险病毒的入侵,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三,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时进行维护,以防出现安全隐患。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地发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四. 结束语
档案管理对于我国建设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转变档案管理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略论单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2):181-182+193.
[2] 卜凡坤,侯仰增,陈凯.浅谈项目建设单位如何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05(23):8-9.
[3] 冯美芳.工程建设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山西档案,2012,S1(33):37-38+46.
[4] 折巧玲.研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2,15(15):44+46.
[5] 陈燕.关于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03(56):28-29.
[6] 李妹琴.建设工程档案管理[J].上海建设科技,2013,02(28):72-74.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00-02
0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1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二十世纪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 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3 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 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