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5 15:34:27

序论:在您撰写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班主任工作;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11-001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的问题与困境

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不同,在就读期间,他们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对职业生活充满好奇,但是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设计,渴望成功却又背负着初中学业失败的阴影;虽然有九年通识教育的训练,但是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较弱,需要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有效转变。

职业生涯规划自2008年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来,是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完整的指导体系,需要学生在现实中不断感受和体验,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内化于学生。学生大多通过直接从网络下载来对待老师布置规划任务,以“一次性”的功利心态面对持续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目标往往在现实中流于形式。虽然,随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的持续展开,逐渐得到了重视。但是,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基本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参与竞赛的阶段,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无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班主任思政工作存在契合之处,目的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指向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分析所处环境的优势与不足,树立相对科学可行的职业目标,建立完善有效的规划方案,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则是借助各种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对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的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本身,也使得学生德育内容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化发展。二者殊途同归,育人目标是一致的。

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全程性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及非职业的活动都应视为职业生涯的内容,职业生涯除了职业角色以外,还包括各种生活角色。”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这个释义展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性观念,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当是全程性的而非随机分散的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支撑,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着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也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第一学年入校时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对所学专业选择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和对自己的需要的茫然,第二学期在适应新环境后,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具体工作内容与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第三学期逐渐深入学习时,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拓宽视野,第四学期时即将面对实习和未来就业,需要提升具体的参与就业竞争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既是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学风、自我意识、学生成长也是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中职学生在校两年与实习生活的全过程,既能真正将中等职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又能真正体现将以可持续发展这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要求。

2.建立“双效”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不足以承担整个学校全程性的职业规划辅导,而班主任在学生实习前的就业指导又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如果借助和依靠第一支中坚力量对全校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可以提升班主任职业规划辅导的认识和能力,在有效提高班主任自身职业规划意识的同时,通过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主题班会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大限度地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抓出成效。

3.建立个性化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是使学生真正的、全面的认识自己,通过挖掘自身的潜力,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内容,确定符合自己的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因此,职业生涯辅导又是极具个性化的体系。班主任是学生面对时间最长,相对任课教师而言更稳定的个体,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个体。职业生涯辅导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建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6)

[2]孙文昭.困境与定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德育教师功能探析[J]职业技术,2012(5)

第2篇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的特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体育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切实有效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有效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一、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学生特点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共性特点。从客观上看,不同学校及同一学校不同专业间的分差不断加大、层次更为明显,学生群体不断增多,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主观上看,存在着“六强六弱”,即:使命感强,责任感弱;求知欲强,辨析力弱;社会道德认同感强,基础文明素养弱;自主意识强,自律意识弱;成才愿望强,抗挫折能力弱;个人进取观念强,集体主义观念弱。但由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有着公办高校不同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收费标准,其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

从生源上看,相比普通高校,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生源质量一般不甚理想。具体表现为:(一)结构不一。既有不同省份,不同家庭环境;(二)层次不齐。学生有的是高考失利没发挥好的考生、有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三)基础偏低。分数不高,都是在二本录完以后的考生。由于上述原因,新生到校后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生活目标问题、学习信心问题、专业兴趣问题、自制能力问题等,这些都是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成长进步的主要障碍。

从学生个性特点看,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学生大部分虽为高考失利者,但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优势。一般表现为:(一)基础较差,但思想活跃。学生学习基础虽然差一些,但思想较活跃,对社会和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在自我意识中,既有自我约束力差的弱点,也有依赖性少、自主性强的优点;(二)发展欠缺,但有特长。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欠缺,形象思维、动手能力并不差,不少人在文学、艺术、技艺和动手能力上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三)竞争失利,但少负担。学生大都经历了高考失利这一人生的重大挫折,大减了骄娇之气,人格上更趋于成熟;(四)乐于交际,富有情感。作为大学生,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钻研精神相对不足,但乐于交际、富有情感、善结人缘 因而在实习与求职时,较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源,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就业模式与就业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引起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们的共同关注。目前,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研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从具体实施上都只能说是刚刚开头起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已充分认识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但从目前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忽视了学校作为组织应尽的主体职责;大部分二级学院只行使了为学生提供自我决策的指导职能,缺失学校作为主体应进行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具体说应该从涉及到专业、课程、学制等教育、教学体制的变革入手,为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规划,给学生搭建一个充满了选择机会的、信息以外的、真正的规划平台,使他们有一个施展自我的空间;把职业生涯规划做成了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起步晚,缺少专门、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人员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总结我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如下: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内容仅相当于以前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开展工作,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工作是其主要工作内容。毕业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为毕业生收集企业需求信息、联系相关有意向的用人单位、组织校园招聘、推荐学生就业、进行就业档案之类的管理,工作原则仅仅是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

三、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提高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在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基层经验,认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职业规划体系并不断完善。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育回归生活

从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其理念经历了一个从“以择业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日益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人职匹配,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业生涯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就业安置思维影响,目前仍然停留于狭义层面,即过分强调一次就业率。比如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就采取了一些措施,把压力集中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没有充分选择的情况下,就匆忙和自己并不很满意的单位签约,结果出现签约率高但违约率也高的现象。这种做法忽视人的主体性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转变以实现学生就业安置为目标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把教育与人的成长和价值实现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个性,帮助学生获得面向社会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贯穿着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若要转变传统的模式,教育路径就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与时俱进,就需要依托职业生涯规划,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手段,使我们的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开展量身定做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凸显现代高等教育中个性发展的理念,使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捆绑在一起。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生涯的支撑,对职业生涯规划起着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又需要切合并依赖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看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信念是成人成才的基础,而且是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支撑点和创新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工作载体。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体系,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的重视,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管理体系是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不同的就业模式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相匹配,不同的学生特点需要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何开展,专业指导老师如何聘请、培训,如何使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科学化、规范化等问题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执行,该管理机构如何设置、它的职权、职责如何界定等问题是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有效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雪燕,徐世勇.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1):25-29.

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及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增强自信,提升成功机会,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评估个人价值,促成学生自我实现。

为了解我校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我们对在校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7份,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经过汇总统计,分析如下。

一、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

分析显示: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以“好就业”为标准的占45%,以“适合自己”为标准的占28%,而“听别人说好”、“估计还可以”的占27%。对于“你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这一问题,选择“简单了解”的占了79%,选择“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加起来只占14%。对于“你是否满意所学专业”这一问题,选择喜欢的占了49%,而在不大确定、没考虑和不喜欢中却占了51%,说明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没有真正的了解,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

二、学生对于自我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

分析显示,学生对于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选择“很清楚”的占23%,“不太清楚”的占63%,在不清楚及没有想过占了14%;对于自身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劣势认为“很清楚”的占22%,“不太清楚”、“不清楚及没想过的”的总共占78%;对于“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选择“很清楚”的占32%,“不太清楚”的占54%,“不清楚”的占8%,“没想过”的占6%。比较三题的统计数据,选择“不太清楚”的学生比例均超过了50%以上,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对自我认识方面的引导,让学生能有学好专业知识而充满信心。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缺乏

分析显示,只有16%的学生“有清晰长远的目标”,“目标模糊、没有目标的”学生占32%,是“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两倍,“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学生占了51%;对“职业生涯课程的期望”仅有17%的学生希望强化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46%的学生选择了“维持现状,专心学好专业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缺乏了解,同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较弱、认识不够,多数学生缺乏有意识的设计,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特别是缺少长远的规划。

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

分析显示,78%的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大,因此担心找不到工作;64%的学生觉得因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71%的学生担心因自己的能力、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而找不到工作,只有7%的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数据分析表明:中职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前景抱不太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不足。这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中职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案。

五、有效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项内容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职业理想确立的基础上。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通过专业概况介绍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针对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以人才测评工具为依据,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

4.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制定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

(二)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贯穿在中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教育中,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和引导是相当的重要.

为了提高班主任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班主任对中职类学生心理状态及解决心理问题技巧的培训,定期组织班主任参加以“凝练团队,增进沟通”为主题的团辅活动,学习建设高效团队的技能与技巧。二是注重围绕班主任的共性需求,建设班主任之间的便捷沟通的平台,当班主任遇到班级管理问题时,可以有机会及时在互联网平台上并获得经验分享。三是成立班主任工作室,通过这一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有质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的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的能力。

职业学校是将中学生通过专业化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长为一名符合企业所需要的职业人。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所需为出发点,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确保学生的教育做到有层次、分阶段的循序渐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职生 汽修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和指导中职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中职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汽修专业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为了适应汽车消费而产生的专业化技能型专业。中职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较高操作技能的汽车维护、保养、修理、驾驶、营销和服务的专业人员。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特点

1.学习动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是强化职教德育时代感,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的有效载体。在有上千年积淀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舆论下,不少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感到前途无望,丧失了学习动力。

2.学习目标模糊

有些中职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甚至无心学习,对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学,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显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

3.缺乏正确的职业观

从以往中职生实习状况来看,大部分中职生进入生产实习期,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人员流失现象。原因主要有:不能适应企业规章制度,怕吃苦,盲目择业,和企业领导、员工相处不融洽,缺乏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等等。此外,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也是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中职一年级汽修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通过对1009汽修班36位同学(全部是男生)的中职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的全面认知

65%的学生因听别人说汽修专业好而选择该专业,72%的学生不太满意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对汽车维修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看重市场对汽修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但对汽车维修专业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目标

82%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有小部分没有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奋斗的方向,也没有计划,学习缺乏动力,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

调查结果说明:92%的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42%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劣势,2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清楚汽车维修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缺乏就业准备。

4.对未来就业缺乏信心

对于毕业前最担心的问题,83%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61%的学生选择虽然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很喜欢,但是就业应该没问题的。这反映出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专业技能缺乏自信。

5.职业价值观缺乏引导

47%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认为薪水是最重要的,11%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33%的学生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最重要,8%的学生认为兴趣爱好最重要。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6.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67%的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谈论,19%的学生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64%的学生不太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给他们将来就业带来帮助。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剖析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发现自我,产生期望。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发现自我、激励自我,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发展机遇,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实际,方向正确,目标具体实在。

2.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找到个性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素质的要求相符的部分之外,提高自信,同时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差距,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增强通过努力可以胜任将来从事的职业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让学生们看到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美好未来,把握职业发展机遇,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努力去发现自己有哪些符合职业和社会要求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去适应职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把握就业的主动权。

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价值观不同,对具体职业和岗位的选择也就不同。通过写下对某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也可通过职业价值观自测表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学会准确定位,合理把握就业方向,从而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自身价值。

5.有利于学生确立更具体、更明确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及所学专业的实际,确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更加具体、明确的短期目标,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增强信心。将整个生涯发展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每个阶段又分解成具体的任务,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使学生确立的目标更科学,更容易实现。

6.有利于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目标

制定了目标还要将它转化为行动才能实现,没有行动,目标也只能是梦想。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具体的、可操的,符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才是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才能体现实现目标的效益和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渠道,但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不可能由一位德育教师或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完成。需要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形成职业生涯教育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12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还引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各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引导,纷纷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下简称《课程》),对于该类课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摸索与完善中。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课程》的设立还基本处于初步阶段,在该课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独立学院更应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起到积极作用。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大部分独立学院处于自力更生的状态,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支持远远低于对公办院校的支持力度,所以独立学院更应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吸引生源报考的重要因素。要让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中发展起来,幸存下去就得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

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开设还留于形式,未能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限。这主要还是在于独立学院对该课程的开设普遍还没特别重视,主要反映下以下四方面:第一,在课程性质上来看,主要是以选修课或者低学分的必修课的形式开课,课时量普遍偏少。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该课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第二,在教学模式上来看,模式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但引用的案例普遍陈旧,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其生源性质的特殊性进行设置,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热情不高,不积极等现象;第三,在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设计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大学生职业道德、大学生就业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等方面,这又与课时数偏少形成矛盾;第四、在师资队伍上来看,任课教师基本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专任教师,虽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经验丰富,但对于课程的专业性上来讲还是有待提高。

以上存在的问题表明,独立学院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欠缺实效性,因而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使得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特别对于独立学院生源特性来看,独立学院夹在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公办本科院校之间生存,必须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联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立足独立学院生源的现状,对《课程》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层面上,我国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规划性。大学生以成绩论人才的概念与不再只追求成绩优秀而更注重综合素质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找出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不断提高不足之处,从而提升整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求。

从学校层面看,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高厅【2007】7号文件,指出高校职业规划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高校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特质以及潜在优势,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做准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逐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为实现自我价值扬长避短,最终迈向成功[2]。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与该课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学习动力是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主要方向,其应以激发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对职业的探索,从而达成一个平衡为原则,从而引导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学”主导,任课教师在课程授课中起到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

第6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剧增,人们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会自我规划及经营自我人生的趋势日趋明显。女性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受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比男性更多的职业问题和困惑,如招聘晋升中的歧视问题,家庭与事业的问题,生儿育女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女性职业发展道路的障碍和难点,因此,女性加强掌握与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的知识,有助于探讨和破解这些障碍和难点,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对女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将会对她们在校期间的成长乃至毕业后人生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以我校部分女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调查,以期了解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认识,更深一步探讨相关的措施、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工作于2009年10月10日开始,20日结束。调查随机抽取我校三个年级的400名女大学生,专业不限。共发放调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90.00%,有效率90.00%)。其中,一年级84份,二年级89份,三年级187份。

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通过调问卷,被调查者不记名,当即填写问卷并及时收回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我们用Excel电子表格对所获得的样本进行数据处理。

二、调查结果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强弱与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确定。

调查数据显示,69.52%的大三女生有短期规划,并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但大一、大二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有54.64%(均值)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怎样规划。在问及“未作规划的原因”时,51.67%的学生回答是“不知道如何做”,34.44%的回答是“其它”,“还太早,这是毕业时考虑的事情”和“有他人帮助,不愁找工作”的分别占总人数的10.56%和3.33%。经过与学生交谈,我发现“其它”包含的意思很多,“无所谓”和“就业不需规划”占了多数。64.17%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时间,但也有31.39%的学生认同“中学期间”、“毕业之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学之前”和“尚未形成”的也有一定比例,占4.44%。对于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优劣势的认识,只有9.77%的学生“很清楚”,“不清楚和没考虑”的学生占14.45%。

2.对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感兴趣与认同的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是感兴趣的(均值为75.00%),有57.50%(均值)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对自己的发展“非常重要”,并且有超过84.72%(均值)的学生认为从大学一年级起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的学习是比较好的。

3.对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及熟悉程度的了解。

57.50%(均值)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她们很重要,但对相应的方法与步骤的了解程度却不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的熟悉程度选项:很熟悉、较熟悉、听说过、感到陌生的比例(均值)(%)为1.67、28.06、55.28、15.00。对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了解:非常清楚、比较清楚、知道一些、一点都不知道的比例(均值)(%)为0.56、15.28、70.83、13.33。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非常清楚、比较清楚、知道一些、一点都不知道的比例(均值)(%)为1.94、12.78、66.94、18.33。在问卷中我提出了一道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检验性的题目:“你认为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在所列举的选项中,有64.72%(均值)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就业指导”,有13.32%(均值)的学生认为“心理测验与职业生涯规划无关”,有21.94%(均值)的学生认为“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回事”。

4.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途径。

数据显示,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和相关的讲座,其中课堂内容占29.17%(均值),讲座与25.00%(均值)。学生“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正式辅导和培训”的只占总人数的7.50%(均值),41.67%(均值)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5.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求。

我列出了十项要求,学生选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请本行业或本职业的领导谈对下属职位所需能力的要求”、“请职业规划的专家针对大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来谈谈他们的建议”、“请一些名企的人事经理谈他们的用人之道”占50%以上,其余项目所占比例较小。但各年级学生对教育要求各有侧重。大一、大二女生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和各种讲座,大三女生则侧重于与就业相关的职业交流、讲座。

6.女性特质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62.78%(均值)的学生认为女性特质对其职业生涯规划会有影响,但不大。36.94%(均值)的学生认为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家庭”影响较大,“社会”、“婚姻”对其也有不少影响。同时61.11%(均值)的学生认为女性与男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有区别,但75.00%(均值)的学生认为女性在职业发展上不会弱于男性。

7.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不同年级学生在要求和建议中关注的内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年级的生活重心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关。如,一年级学生要求更多的是了解自己与较广阔的职业世界;二年级学生侧重于了解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拟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便能够进行弥补;三年级学生的要求或建议大多侧重于如何能更好地获得求职就业的信息,以及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信息。

三、结论

1.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越来越强。

大多数女生认为,女性与男性的职业生涯规划道路虽有不同,家庭、婚姻对其也有不少影响,但她们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停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理想追求。她们对于职业的需求及职业的发展与男生一样。

2.虽然大部分女生对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感兴趣,但依然有少量学生未将这类知识视为个人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的系统知识并没有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有兴趣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学生也是以自学为主;二是学生家长并没有引起太大重视,大学最近几年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竞争加剧,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多半仅侧重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求职技巧之类内容的介绍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整体规划,且多数情况下仅安排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三是社会上的各种媒体虽然都有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但总体上对其知识方法、步骤、设计等的系统介绍不多,学生得到的信息和范例缺乏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四是因女性有其独特的职业发展道路特点,故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以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规划意识强,有短期规划为证。

3.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很感兴趣,但却缺乏学习主动性。

从数据可看出,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内容占29.17%,讲座占25.00%,而网络只占12.78%。这就说明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还很被动,缺乏自觉、主动性。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相关资源的了解程度不够。

4.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的效果令人不乐观,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知识全方位的了解。

由于教育的缺位,学生虽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且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进行自学,但在实际的学习效果上,对相应的方法与步骤的了解程度却很低。客观地说,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些关于自己未来人生的想法,但由于没有掌握较为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与方法,她们的朦胧或清晰的所谓“规划”很难对个人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5.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有所不同。

通过数据可看到: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建议多开设一些职业介绍之类的讲座,二年级学生希望了解更多的职业的需求,三年级学生则例重于职业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岗位需求方面的内容。

四、思考与建议

1.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所需,加快高校女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步伐。

女性主义先驱西蒙娜・波伏娃认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叶文振认为女性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树立信心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一个与心理或性格相关联的先决条件,而教育投入则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可见女性职业规划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规划系统已经非常规范。近年来我国各种报道、宣传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但是,与大量高调宣传报道不符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尚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服从国家安排的背景下,这种教育的缺失或许对个人的生涯发展影响并不显著,而在今天国家已经不能包揽个人一生,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承担更大责任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所需,将职业规划生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研究,构建并逐步完善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

首先,要加强研究,构建并逐步完善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体系。尤其是女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代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美国,到今天仅有30多年,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吸纳其先进的内核与科学的方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及女性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体系,是教育者必须做好的首要工作。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课题,且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我们可以开设如《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职业测评;开设各种讲座、定期举办成功校友报告会与企业家论坛;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或经理、董事来学校作相关专题的讲座,并进行团体和个体辅导;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和开设创业园实体,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广泛溶入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最后,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组织系统,配备一支经过良好训练和一定学科背景的专(兼)职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的师资队伍。

3.削减性别歧视,创造平等就业环境。

女大学生是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是中国社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应不断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并一如继往地坚持下去,做到女性的独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国家也应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到各项政策的制定中,推动男女平等国策的真正贯彻落实。同时要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和监管力度,对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教育、处罚等并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

4.加强舆论宣传,弱化传统社会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性别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文化维度上,而非生理特征上,也就是说通常社会文化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属于“男性的”和“女性的”的特征(如女性感性,男性理性;女性善于学习语言,男性善于学习自然科学,等等)都是由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因此是可以弱化的。为此,弱化传统的价值观和性别角色观,加快建立男女平等、共同发展的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是当前的一件大事。我们应同时大力宣传和倡导文明进步的妇女观,促进妇女事业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并开设《女性学》等课程,逐步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别觉悟,促使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观念转变。

5.抓好落实,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为了使女大学生在心理上、职业上及社会上平衡与成熟地发展,能够成为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及自觉有用的公民,能够在自己最适合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体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并拥有和享受经济独立、自我实现及敬业乐群的成功美满生涯,政府还须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唐人洁.我国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及相关对策[J].综合管理,(101).

[2]何建华.国外女性职业生涯开发研究现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VOL28,(1),2006,(1).

[3]温卫宁,王越,雷云翔.旅游类大学生生涯规划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桂林旅专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VOL17.

第7篇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三集五大”政策下的影响,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职工的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十分的迷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不利于企业青年职工未来的l展。因此,企业关于目前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按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职业生涯 规划工作 建设 探索

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是现在的青年职工,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经验的老职工。青年职工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企业的青年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经过调查发现,青年职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就是没有接收到相关的培训。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原因

企业在调研的时候发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十分的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一部分青年职工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以发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清楚。同时职业规划工作,也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愁的工作。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有关系,因此,需要针对企业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企业青年职工指导制度

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年职工,因此,需要针对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迷惘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建设,就要建立企业指导制度,这是为职工进行培训的依据和基础,而且该制度必须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照顾到所有的职工,实现公正培训。其次,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中,还需要满足心理和思想的指导,除了明确为职工规划未来职业的走向以外,还要帮助青年职工梳理思路,确定青年职工的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想是正确的。

(二)为青年职工聘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培训

由于职业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的时候,也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因此,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就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行讲座,这样在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领导者,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完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而且由于青年职工是企业构成的终端,是企业制度实行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青年职工进行宣讲和培训,有利于职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借助企业局域网,青年职工可以规划职业生涯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资料,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设立的不同的部门的职能,以及企业依据政策改革,未来还会增添或者删减的部门岗位有哪些,这些都是对青年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职工可以依据企业的构成,和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借助于企业为青年职工开设的绿色培训通道,可以让青年职工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分为,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四)老职工为青年职工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建议

企业的构成,是青年职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而老职工则是企业的瑰宝。因此,企业想要帮助青年职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请教老职工,让老职工带领新职工,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当时工作的时候,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业的时候,是如何做到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应该向老职工请教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现在的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可以让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快、更好、更科学。

(五)引入职工技术测评机制

企业中的年轻职工,很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发乎自己的特长,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职工技术测评机制,这是内部的一个测评机制,对每个职工建立档案,然后依据平时的表现进行记录,有擅长技术的职工,未来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有擅长管理的,则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应该针对青年职工的不同特性,进行测评。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未来的发展计划的时候,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重点,因为青年职工未来就是企业栋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指导制度,其次是需要聘请优秀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指导。在其次,则是借助于局域网,让青年职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最后,则是让老职工传授经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帮助企业按成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戚伟亮.关于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6):155-158.

[2] 郝敏宏.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基于X集团整合改制背景[J].电子科技大学,2013(0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