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05 15:34:24

序论:在您撰写诗歌阅读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诗歌阅读方法

第1篇

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

(一)读懂。就是读懂诗意。其过程是:

1.读标题。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作者。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

(三)读化。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歌中的境界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置身诗境”,融会贯通,并突出表现为完成鉴赏文字的表述或鉴赏题的解答。具体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入“境”。就是进入诗境,“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诗中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2.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了解古人和今人在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作者比较,比较不同诗人在背景、经历、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其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的变化;作品比较,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主题、技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方法二:古诗篇章结构“四看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的领悟。在方法运用上重点要注意“四看”:

一看内容――抓“起”与题目。看诗歌的开头是如何联题起事的,进而推知要写的内容。例如:《悯农》起句“锄禾日当午”,其“农”可“悯”――既扣题,又可推知诗的主题;承句“汗滴禾下土”,其情可哀――承接起句,并有扩展,从而引出后面的主旨。

二看主旨――抓“转”/“合”。“起”“承”往往是铺垫、引起下文的,而“转”“合”则往往是作者情感所向、诗歌主旨所在,此所谓“卒章显志”法。例如:“谁知盘中餐”,诗人便从田野转到家中餐桌,转到人心中去写;而“锄禾”到成熟的“粒粒”,辛苦是贯穿全过程的――合题。因此,我们通过细读并认真分析“转”“合”两部分内容就能推知诗歌的主旨。

三看意境――抓“起”/“承”。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因此鉴赏诗歌必须看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p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四看技巧――“起承转合”都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而诗人总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譬如,开头的“起”“承”部分多为写景或叙事,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描写和叙述,表现手法多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以及比兴、烘托、渲染、衬托,等等;而“转”“合”部分多为总结或点题,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抒情,表现手法则多为托物言志、借史咏怀、卒章显志等。

方法三:古诗鉴赏意象“五析法”

阅读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领悟意境就必须从分析意象入手。客观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了意境。因此,运用意象分析法指导诗歌阅读鉴赏更能让学生“置身诗境”,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入手:

1.析“象”。诗歌中“象”繁富众多,但主要的是客观实在的物象,在诗歌中表现为景物或景象;其次包括一些“虚在”的或心理上的“象”。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是把这些物象找出来,然后思考分析这些物象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选它们。如阅读马致远的《秋思》,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物象,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色调灰暗阴冷,意韵苍凉孤寂,而这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恰好吻合。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精选这些物象,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物象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富有特定意味的意象。

2.析“意”。“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诗歌中的物象附着有诗人的主观意愿和情感,也就是已经成为了意象。譬如,《秋思》,制约全诗的“意”为“断肠人在天涯”,这便决定了诗人所选之象必然带有因“秋思”而“断肠”之人的感伤痛楚的色彩;同时,单个的意象中,我们仍能“看”得出诗人“刻意”追求的“意”之所在。

3.析组合。单个孤立的意象是难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只有通过作者精心的建构(组合)才能形成画面,才能形成意境。譬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人精选了9个名词性意象,但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形成意境;诗人在此将众多的意象巧妙地叠加在一起,画面感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加深邃沉郁。

第2篇

1.辨明诗题的含义。辨明标题,可以初步感知诗的内容、情感、物象的象征义等。鉴赏新诗,要注意“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关经历、作品写作年代及当时社会背景等,它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如郑愁予的《雨说》,一看到这个诗题,我们就会质疑:“雨”怎么会“说”?雨“说”的又是什么内容?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如果再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时,就会对此诗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表明诗人是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2.抓关键词句领会诗意。关键词句大多能暗示诗歌主旨,阅读时应关注这些诗句。如《沁园春 雪》,鉴赏时就要抓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关键句去感受的博襟和爱国豪情,并依据这个显性的主题,去分析品味“望”“惜”等关键词的意蕴与作用,就会举重若轻。

3.发掘诗歌意象的内涵。新诗意象的解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仔细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涵;二是要注意把握诗中多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如《星星变奏曲》这首诗,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展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望。

4.明确表现手法的作用。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例如比兴、拟人、夸张、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理解这些手法的作用,有助于披文入情。如叶赛宁的《夜》第二节,诗人写“夜来临,四下一片静”,潺潺的溪水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更显出夜的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撒下它的光辉”,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5.品味诗歌语言的美感。现代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美;可以说,品味语言是解答中考现代诗歌鉴赏题必不可少的。如果题目要求理解诗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应先理解本义,然后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其深刻含义。如果题目要求品味诗歌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就可先确定该句(或该词语所在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然后根据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特点分析该句(词)表现了诗中人、物、景怎样的特点,有何表达效果;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就可以结合诗歌主旨和意境分析它的表意效果及所包含的情感。

【实战演练】

(2013・湖南衡阳中考题)1.阅读下面现代诗歌,完成题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诗中的两个黑体词。

①涉足:

②萋萋:

(2)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013・贵州贵阳中考题)2.阅读下面现代诗歌,完成题目。

青春寄语

佚 名

孩子,你们的眼眸里/青春在哗哗作响/流向那等待开垦的时光/这是你们的早晨/黎明的歌声多么嘹亮/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你们的梦想/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风一吹,一粒粒绿色的青春叮叮当当/孩子,从现在起/你们要学会仰视,要学会自强/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青春美啊/美在热情/美在力量/美在自信/美在坚强/美在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孩子,青春是一支动听的歌谣/它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起航/人要活,就活得热烈,活得充实/要活得像一团火焰,把周围照亮/任凭千里冰封,鸟兽藏迹/你们也要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第3篇

关键词:现代诗歌;情景;情感;体验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古代诗歌曾经占据着文学主体地位,并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一种题材,它更是一种悠久历史的代表。在此基础上,1919年中,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新诗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诗歌运动的变革代表,至今为止的新诗八十多年发展史中,各种流派竞相登台,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繁荣景象。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代表的诗潮平息之后,人们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少了。青少年学生中爱读诗、写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代诗歌正在遭遇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书商那里,一本看似内容不差的小说,就可以卖钱,而且很快可以再版、三版;而诗集成了滞销货,甚至作者还得自掏腰包出印刷费。在大学课堂里,讲小说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还有外系的旁听生;轮到诗歌呢旁听生找机会溜了,本系学生也没了精神。怎么回事?是人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我想,恰恰相反,这说明国人的文学趣味还有待于大大提升。那么,何以见得不读诗文学趣味、水平就低下呢?

首先,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有其相当的存在价值。短小、精练,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纯粹。不管是文章中所展现的抒情、还是表达出的说理,对状物进行的写景描写,好的诗歌都能给人以严谨、精悍、美的享受。作者体味到诗歌给大家带来乐趣,正是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吧!诗中没有废话可言,语句中没有赘语可表达。

其次,一部好的小说、戏剧都要当成诗看,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诗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风雅别致;小说《荷花淀》描写的是血雨腥风的,却令我们沉醉在诗情画意的芦苇荡中不能自拔。任何欣赏小说只看到其中故事情节是多么精彩、曲折的人,只是停留在这部作品最粗浅、最表面的层次。一流的小说家都不见得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一流的小说也未必有最好的故事在里面。情节内容就好像用枯树搭成的花架子,架子上美丽的花朵都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寻找那些花儿的美丽。那么,如何正确地鉴赏诗歌呢?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让人们能够懂得用体会来感受,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乡愁》从诗题就可以知道作者表现的是思乡之愁;《再别康桥》是通过金柳、青荇、碧潭、星辉组成迷离、淡淡忧伤的意境;《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千帆竞进、枫染霜林的场景则提醒我们伟人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感情基调的把握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作诗时所处的状态,学生体会到了,感受到了,进而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多了一层了解,也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印象。

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加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反复、排比、象征、通感等,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想象与联想也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段,这种表现方式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必须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的想象作用。《天上的街市》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展现出形象的特点、和谐的韵律,让它具备的节奏感能够鲜明地突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再次通过真实的感受最后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押韵、重叠、反复都能够构成最悠扬动听的旋律,只有通过反复地吟唱,才能够把这种真实的感受体会出来。

四、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第4篇

【关键词】古诗特点 阅读方法

中华民族是诗歌大国,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爱诗、诵诗、作诗,中华民族这一深远的诗教传统,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为唐宋时期的名篇佳作,如《江雪》、《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一、古诗的特点

意境美。所谓意境,是诗人内在感情与外界的景物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而意境美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哲理美,是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音乐美,是指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古诗的阅读方法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古诗词句凝练、语意含蓄,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阅读时,首先得把它读懂。要把诗句读懂,可以通过注意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懂得一些古汉语中的词义变迁现象、理解古汉语中句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诗眼”等方法,因为这些往往都是理解诗句的障碍或敲门砖。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如王维《鹿柴》中的“柴”同“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今义的“坐”等等。杜甫的《春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就是此诗的“诗眼”,体现着文章的主题。

2.走进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阅读古诗时,要激发感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了解作者及背景。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例如《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时写的。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就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对当时生活困境的影射,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作者面对失败和困境时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阅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可联系生活中所见的春景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激起共鸣,自然而然走进诗歌的意境。三是利用音像资料。在古诗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景物,若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和录音等,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望庐山瀑布》一诗,可通过收集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影象资料来增强对这瀑布直观形象感。四是丰富想象,阅读时要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通过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领悟诗中的“理趣”,品位哲理美

诗中的一些议论往往表现得十分凝练,充满哲理,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这些名句,包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容量极大,常常成为全诗的警句。在阅读时,应当注意品悟这些警句妙语,发掘其中的“理趣”,领会诗的哲理美。

4.品位语言美、鉴赏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了古诗诗意之后,再去品位古诗的语言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品位前面讲到的通假、活用、词义变迁现象等。音乐美的鉴赏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古诗本身就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诵读起来音乐感十足。再加上对于诗中语言文字和诗意的细致品位,可使我们诵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古诗感情基调,处理好节奏停顿和重音等朗读技巧,从而更加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每一步,学生就不会为诗歌阅读而头痛,从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3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38

第5篇

要欣赏古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歌的形象内涵及其包涵的文化意义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四)、品位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是这就是说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古人写诗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时间中的有感而发,抒发的是一种情感和志向,而这种情感和志向是情感和志向人写诗的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清诗人感情的脉搏,从这一点上说,诗歌是极富个性化的,所以古诗欣赏要尽可能地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等,就能设身处地的去领会诗人所经历的生活情景,领会诗人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感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二)解读文化信息

诗歌是自身文化信息的外化,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一)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月亮还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如古诗十九首“明月向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解,揽衣起徘徊”。(三)月亮还代表着一种士大夫脱离现实苦难、超群脱俗、吟风弄月、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解类似的月亮这些意象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象征意义,对我们解读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歌中也包含着许多典故和传说等信息,需要我们去解读。

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炼,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诗人藏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他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时,关键是弄清楚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举个例子来说,如庾信的《拟咏怀》,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风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此诗是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的《咏怀》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几十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徽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谁言”一联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腐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达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精华,是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意境的有无高下,关系到诗歌的成败高下。赏析诗歌的意境,最关键处要注意作品是否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它绝非单纯的情景交融,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自领略到赏析带来的艺术美感。

下面试从情景关系的艺术表现,来赏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意境的创设,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表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景交融,情景一致,如黄巢的《题》:

琐琐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因为见到在秋天生长的情况下,而想到改变的处境,让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情,说出来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内在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自己的雄心壮志--—替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意境是完美的,高超的。

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的感彩。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冯廷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写妇人的悲哀孤独,无人可问,只好问花,用“飞过秋千”,秋千正是她丈夫亲爱时打秋千之处,现在丈夫出外游冶,看到秋千,情从悲来。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住春,花亦然。

3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白描描绘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艰难独行。作品中前三句全是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股悲凉。这首小诗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将悲秋与乡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给人以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情相一致,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可见,诗歌的意境要是没有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把别人写过的意思在写一遍,人云亦云,既没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看不到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那诗就没有意境了。

4移情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庄子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想必他把自己的情感提体验验证在鱼身上,鱼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游,假若是人一定会感到自由自在,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于是有了这样一桩公案。

在许多时候我们知道旁人旁物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产生某种感情,往外就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人与人,物与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种情感的共通,假如没有了这一点,人与人就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了。

诗歌的欣赏中也可以去了解诗歌创作总的这种移情方式的应用。如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某种情景下的某种情感体验推及到诗人的抒情主人公身上,从而对诗歌有更好的了解。

当崔灏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晴空下的辽阔平原,看到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他会想到什么呢?假如你是崔灏,仕途坎坷,孤身一人登黄鹤楼,会有什么感受呢?这时你也许会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身世之感,为什么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苦。

五、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理解诗歌

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色彩、线条、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①

诗歌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香菱跟林黛玉学诗,她读了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诗后,说这‘余’和‘上’字,难为他怎样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读了这两句,倒像是又回到那个地方去了。”实际上香菱在这里谈的就是一个和有趣的诗歌鉴赏问题——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歌,这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思念家乡的情怀,特别是当某一个又一个特定的时刻,例如佳节、月圆之夜。此时,窗外月光如水,窗内月光泄在地上如覆了一层清霜,这时李白的《静夜思》便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心灵便可能会突然开悟,仿佛这首诗是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特意为我们写下的。或者说这首诗在那个夜晚,那个地方,已经拥有了两个作者:李白和自己。这时,对诗的理解就不再只是那种理性的认识,而是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这诗成为自己的。这时再设想李白写这首诗的情景,想想写这首诗时的李白,就有了一种从来未有过的亲切感,自然更为透彻地理解了诗,也理解了诗人。

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型,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②很多人喜爱诗歌,有的便直接来源于诗歌在形式上产生的一种韵律美。

有规律的运动可造成节奏,诗歌形式的构成就符合一定规律,从而形成节奏。例如,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上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停顿方式。这些音节组合方式,诗人刘大白在《中诗外形详说》中认为比较接近形式美的“黄金分割律”,从而产生一种欣赏的愉悦感。同时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也达到了音调的和谐,从而产生一种美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在语言的精炼与和谐程度上,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③诗歌的语言富有一种美感。它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蓄,更富艺术性。它通过比喻、双关、通感、象征等多种方式,给读者创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地。

诗歌语言的美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精炼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炼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必须要求语言精确简练,言约意丰,从而“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语言的精炼常体现在“炼字”与“炼句”上。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始用“到”字,后来该为“过”字,又该成“入”字、“满”字等,最后始定为“绿”字。这就体现了古人炼字的精炼性。“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二、语言的含蓄美

含蓄就是语言深藏不露而不直接说出,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启发读者通过联想去领会“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北宋柳永《雨霖玲》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描绘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微妙、隐秘、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直接刻画,难免不尽人意。但诗人完全抛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的文字,也没有运用典型的修辞手法,而选取了“杨柳岸”这个惹人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一清新,凄婉形象剪接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朦胧、深远、而又有点神秘感

诗歌语言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

李煜的《浪淘沙》诗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表示疑问语气,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二是表感叹,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又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三是对比,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还有的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

金圣叹说:“最恨人家子弟,凡是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好书。”我们欣赏诗歌时可以从品味优美的语言入手。诗歌的欣赏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它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体会。

参考文献:

①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47页

第6篇

关键词: 少教多学 课内课外 品行纯化 拓展延伸

好的语文课,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力打造而成的。时下,“少教多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亦然。我认为,在现代诗的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窗里窗外都是学生自主自悟的影子,这样的“少教多学”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必将引领学生在现代诗的田野中收获更多“枝枝叶叶花花果果”,套用“教师为了不教”这个句式,就是,学是为了更好地学。

一、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

有专家言:“学习不一定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前’和‘课后’。”的确,好的语文学习,不拘囿于一时一地,课前课后都应该和语文“耳鬓厮磨”;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中的“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特点,更决定了学生有更多自由:自主预习权、课前搜集资料权、课后探究延伸权……如此,才能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小中见大”,学习才更有针对性,更加主动,更富有成效。

比如,人教版语文《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上课之前,可引领学生上网查查:“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等诗中意象,或资料,或图片,或视频;课后,可以让学生搜搜与“丁香”有关的诗句读读,如李商隐的《代赠》,李Z的《摊破浣溪沙》,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让学生自学的触角扩展到课外,扩展到网络。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塑造一种意象,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这意味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时,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前学习“菜单”。这份“菜单”中,一定要为孩子们“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语文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响、广播、电视、书报杂志,拓宽学生学习和引用语文的渠道”[1],这一切,靠老师的“教”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靠学生的自学和多学。所以,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而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二、少教多学,不只是识记

不能认为,熟读甚至背会了诗歌,熟记了诗人背景、代表作和写作手法,就是对语文的负责,就是对诗歌学习的“未雨绸缭”。在有关“字词句篇”的识记、背诵之后,学生如果能在心灵、情感和品性方面得到多重滋养,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幸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少教多学”这种理念的支撑。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学,那么,学生就不会仅仅在识记和背诵的圈圈里打转转,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宽、更远、更多维的地方,至少,学生可以触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康桥,知道徐志摩于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2.自由探索《再别康桥》的情感美、画面美、音韵美、建筑美。

3.进一步了解康桥和徐志摩的“精神联系”: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斯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细究以上内容,不需要学生反复背诵,却在学生的情感深处留下点点划痕,让学生扎根在文人生态的根系中,进而成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维他命”。可见,少教多学,不仅是文学常识和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孩子情感、心灵和品性的多重浸润和滋养。

三、少教多学,不只是课本

一首诗学完了,但那不是完稿,不是谢幕,而是一个新起点,是新的索引和新的延伸。把书读厚,即学习的人给“书”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情感、观点和疑问,应该成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视点和理念之一,现代诗阅读,要像韩军所说的那样: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2]。

仍然以《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和延伸。

1.走出康桥:课外朗读《走出康桥――志摩的诗》之《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和《偶然》。

2.挑战康桥:

(1)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其中的一节诗;

(2)以《童年的____________》为题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

新课改视域下的现代诗教学是动态多元的,并且是一个不断探究延伸的空间。现代诗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适合于学生“少教多学”,更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我扩展,并且在这种弹性的促进下不断延伸、不断向“新的陌生区域”挺进。语文教师自己少讲一点,引领学生自主自悟,学会建立,利用和享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由扶到放的路上渐行渐深,必将惠及语文教学,惠及学生,甚至必将惠及教育界和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1-01

语文是一种思维学科,语文阅读材料风格迥异,千差万别,需要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及思维能力,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而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寻找出最适合学生自身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

一、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意义分析

个性化阅读着重培养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全面倡导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理解语文阅读文本内容,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采用个性化阅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鲜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符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属性,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是由其本身思维活跃能力决定的。而个性化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二、新形势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尊重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方式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阅读方式,在学生找到适合自身个性阅读方式后,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阅读指导,并进行分类评价。另外在语文阅读材料选择中,教师应采取推荐阅读材料的方式,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为依据灵活选择语文阅读材料。例如对于喜爱诗歌的学生可以给其推荐《冰心诗四首》,分别为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及纸船;还可以推荐《泰戈尔诗三首》,分别是金色花、榕树及告别;总而言之应根据学生喜好及个性选择,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体验及感受,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三峡》这一文章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教师在这一课文讲述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三峡风光及三峡水流之神速,从而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思想产生一定的共鸣,仿佛置身与三峡景致中。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阅读效果,教师应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点难点开展阅读教学,通过课堂互动,相互讨论等方式有效解决语文阅读问题,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3.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为学生读出自我创造条件

初中学校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文阅读材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吸收语文阅读材料中的精华。例如作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学生在阅读后充分理解后,在以后创作中可以选择性的借鉴一些优秀表达或者思维方式,使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初中语文阅读的最终目的与最高境界。基于语文个性化阅读这一独特性,语文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告别追求表面繁荣的景象,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为学生读书自我创造良好条件。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网上阅读,有的喜欢通过书本阅读等等,如学生在网上阅读苏教版初中课本中朱自清的《春》,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春天景象的视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阅读内容,真切感受春天的气息。

4.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评价能够检验一件事物的成果,因此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中存在的缺点及优势,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就能够有意识的避免阅读错误方式。那么要保证阅读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那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畴及能力有一个大致了解。要了解学生阅读水平,可以定期举办语文阅读活动,选择同一性质的阅读材料可以更为客观的评价学生阅读水平,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天上的街市》与《蔚蓝的王国》,这两篇阅读材料均属于想象类材料,通过语文阅读比赛可以有效掌握学生阅读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突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三、总结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新形势下的创新阅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将阅读教学转变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充分彰显自身个性魅力,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懂得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看待阅读材料,与阅读材料能够产生一定的思想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云.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