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37:50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的思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热;文化自觉;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首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更是指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就像基因一样长久地保留在民族意识深处,决定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视角、进路、分类和解码方式。它倡导人文精神和道德完善、正义正气、求实精神、发展和应变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过程也只有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才会免于食洋不化。
一、当下的传统文化热
近年来,品读、研究经典成为热门话题,传统文化再次“热”起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众层面,传统文化复兴的活动此起彼伏:国家开展“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和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电影《孔子》票房过亿,央视同步播出动画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从少儿读经班到公司老总班,从于丹说《论语》到易中天讲《三国》,一时间市场上有关传统文化经典的书也浩如烟海,传统文化热俨然成为新世纪备受人们关注的人文景观。
面对传统文化的复兴,社会上争议声也很大。有的人认为以往我们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应捡拾回归传统文化。有的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甚至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冲突,对传统文化热持批判态度。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
二、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和追捧,就拿很火热的百家讲坛来说吧,它的热却是一个传播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百家讲坛播出的时间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晚上11:30、早晨6:40、中午12:30),但在这样的时间段播放,结果居然会在中央电视台变成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节目。不乏有炒作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与文化多元化有关。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用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文化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识、互识和共识),为传统文化热提供了可能。
2.与文化大众化有关。传统文化经典以前大部分局限在精英文化的藩篱中,只能为少数人所接触理解,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与现实存在距离感。但近年来,在媒体和部分学者的推动下,传统文化逐渐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通俗易懂中让人们开阔了视野,革新了观念,这样,人们对传统文化就产生了兴趣,又基于大众文化涉及的主体范围广,消费人数多,使得传统文化变得炙手可热。
3.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关。主要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和人与人的异化,比如环境污染和一些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人们虽然钱多了,但也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没有办法很安宁、很愉悦的享受现代生活。活的很机械、很忙碌,没有停下来思考自我的时间,精神世界很干瘪,失去了寄托。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重拾传统文化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以慰藉自己的心灵。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增强,西方文化大肆来袭时,他们也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况且,西方现代文明带着问题而来,需要通过融合东方文明来纠正、补充和调整西方文明的不足,从而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西方现代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又能解决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发展危机的新文明形态。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
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如今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古,更不能是全盘照搬。那么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究竟在哪?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辩证分析,提炼精华。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与时俱进的内容,又存在落后腐朽的东西。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站稳脚跟,只是简单分类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现代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分解,真正的剥离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形态,抽出最一般最普遍的成分,发展其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修身”,若能剥离封建政治因素,可能更能保障人权,更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2.双层推进,融入现代。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把剥离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对其进行补充、纠正和完善,建立一个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讲,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东西改头换面,做到与时俱进。具体来说,既需要对剥离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现代价值的内容进行现代语言范式、逻辑思维的转换,又需要对之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丰富其形式和表达,进行文化再创造。简言之,使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时代的价值。
3.耐心宣传优秀文化。我们宣传的是去粗取经、去伪存真的精华部分,甚至最好是结合现代修补完善好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和”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保留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宣传传统文化还要有耐心,人们接受传统文化需要过程。已经接受传统文化的人要精心研读,找出精彩的部分,帮助没接受的人慢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化他们,扩大宣传传统文化的队伍。
4.净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传统文化本意为让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有精神上的寄托,如果像有些人把它视作牟利的手段,那么传统文化让人们接受的难度可能很大,很多人可能还没入门就闻声而逃了。歪曲了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其反噬作用会很大,会让人们更加反感。只有让宣传传统文化走上正规的渠道,看作一种文化事业,才能还传统文化以清白,让那些心存疑虑、门前徘徊的人敢于尝试接受。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就是要在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粗取精,融入现代,耐心宣传,净化传播。在当代中国面临价值重构、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文化自觉,重新选择、梳理、反思、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眼光放长远,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宝库。(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彭恒礼.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J].学习月刊,2015,(5).
[2]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研究,2013,(10).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感自豪的资本。然而在继承和传播这些优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了偏差和误解。于是,“如何做”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本期所搜集到的新闻事件,都和传统文化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会找到不错的思考切入点。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只有保持着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写作中另辟蹊径,写出不同一般的优秀之作来。
(一)“折腾”名著还是羞辱传统文化?
在足球场搭建“倒塌”的大观园、四位“宝玉”轮番上场、“薛蟠”说起了上海话、奇异的服装造型……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这出号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剧目,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舞台表演上也是标新立异。然而,如此费尽心机的“艺术创新”,引来的却是众多批评的声音,再一次引发了对名著经典改编的诸多争议。
近年来,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成为一种热潮。以至于有人写诗批评说:“江湖代有才人出。扬名立万争朝夕。重拍风起遍地坑,名著新注乱失蹄。”确实如此。而且。遭劫的不只是《红楼梦》。我国四大名著都不同程度地被颠覆被折腾。
我国的四大名著,不仅是我国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许多人物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虽然不至于说动一字就能影响名著的价值,但乱改、恶搞名著的行为,无疑是在糟蹋名著,是在丑化我国的文化经典。时下,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制造流行之风,令人深思。据介绍,舞台剧《红楼梦》融合话剧、舞蹈、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聚集了近30位影视、戏剧、歌舞明星扮演主角,演员阵容堪称不凡。然而,由于这样的《红楼梦》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相去甚远。与观众心目中的《红楼梦》相去甚远,观众根本不买账一“那衣服好像布袋戏啊!”“简直是自娱自乐的恶搞啊!”以至于演出开场时的七成上座率。到《红楼梦》曲终人散时,只有两三成观众。
多维品读
1、我们要尊重传统,宏扬传统。一些文学名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尊重它们。弘扬它们的特有的价值。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更是不应当的。这样不仅严重损害了“四大名著”的形象,也糟蹋了名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败坏了名著在青少年心中的形象。对待名著。我们要像六小龄童所说的那样:“名著可以改编,但是要有底线。不能瞎改。”
2、恶搞不得人心,观众自有评论。随意“创新”“恶搞”的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到底是不得人心,“以至于演出开场时的七成上座率。到《红楼梦》曲终人散时,只有两三成观众”。上座率是他们的关键。如果我们的观众有是非评价标准。有良好的价值观。反对他们的戏。不去看他们的戏,他们也自会偃旗息鼓。
3、我们要力克浮躁。眼光放远。目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的做法,与一些人受钱的操纵,目光短浅有极大的关系。文艺界和出版界都要力克浮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把经典名著看做抚育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把经典名著的改编仅仅当成纯娱乐、纯商业的行为。文学界和出版界应该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做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良知的守望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中国人不要让文化哭泣
当“大唐第一古惑仔”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时,那“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豪迈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终化为泡影,飘散,飘散。
当“骗财骗色包二奶”的条幅招摇过市时,那圣洁的“凤求凰”的爱情随着历史的逝去也褪去了色彩。
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先生被冠以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时,我看到历史那双哀怨的眼睛。我听到文明在长叹。
余光中说,用了千年的文化,还是觉得不够用。可我们,却连传承的文化也无法守住。
在新加坡,孔子被奉为“至圣”,被人们竞相朝拜,外国人甚至称“21世纪的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儒家文化”。可在国内,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孔子是怀抱理想的狗?甚至有北大教授公开言称“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这是怎样的悲哀!拿他们和孔子做对比,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亵渎。教授犹言如此,常人又何以堪?
韩国改首都“汉城”为“首尔”。究其原因不过是“汉城”听起来容易被误认为是中国的城市。可我泱泱大国,传承了几千年的“龙”图腾,仅仅因为英语翻译意为凶猛的、残忍的。就有教授蠢蠢欲动,想要篡改“龙”图腾!我们是龙的传人,又怎能允许如此数典忘祖的行为发生!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竟被韩国申报为文化遗产,可我们又在欣然钟情于什么呢?中华大地上,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泛滥成灾。如果有一天,我们连什么时候是春节都忘了,那又何尝不是被西方殖民?!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我们在消去贫穷的同时,又失去了什么?雷锋做好事过度劳累致死?被石子绊倒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被炸药上的双面胶粘住了来不及跑掉?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刺刀,甩甩头发说“我爱拉芳”……种种恶搞,次次颠覆,不仅是对历史的侮辱,更是对文化的践踏与摧残!一个不能守住自己优秀文化的民族。必将匍匐于其他民族的脚下!
多维品读
1、我们要守住传统文化的根。青年人追求时尚无可指责。他们可能只是没有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科技可能会导致亡国,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却可能亡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要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守住我们的根也就是守住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2、我们要尊重善待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没有深入地去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妄自菲薄,这是对自己民族和自己的不尊重和蔑视,犹如对优缺点并存的父母的鄙视和唾弃!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以一颗尊重和善待的心来面对,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可以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
3、“文化人”要做好的榜样。一个北大教授居然说出“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这样的话来,实在让我们感到可叹、可恨、可恶。在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上,那些文化人的任务是做好榜样,对广大的民众作好导引,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也是他们的任务!切不可信口胡言,你须知。因你是文化人,你的一言一行对民众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三)让文化经典成为良师益友
近日,读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小册子,每月一辑,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由于开本小巧,
方便携带,小册子一经推出,便成了重庆许多党政干部和中小学师生随身携带的“口袋书”。重庆近6000名市级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文化经典小册子在重庆受到热捧,折射出了文化经典在当前社会中的特有价值和魅力。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读文化经典,可以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价值理念。机关干部读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机关干部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肩负着更多责任。对机关干部来说,阅读文化经典既是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也是职业责任的内在要求。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阅读文化经典,需要有深挖、钻研的态度。郑板桥曾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阅读文化经典,需要透过这些经典名句,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体察经典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和智慧。“学其义,忘其象。”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更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阅读活动。不能满足于背诵个别经典名句。对待文化经典,要坚持用联系实际的眼光来看待,才能充分发挥独特功效。
多维品读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限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马俑……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承传。就不会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它的伟大价值还在于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才能够充分体现它的伟大,它的朝气蓬勃。传统文化并不会因“传统”而过时。
案例一:师资短缺,左右为难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思考: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作为学校来讲,首先,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高度关注,开足课时,建立健全专门的课程研究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其次,要尝试和建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学习水平;最后,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业务培训、专业赛课、评先树优、职称晋升等方面,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同样的关注,以不断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演变过程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New Idea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I Yupeng
(School of Marxism,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nt, and further think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n's spiritual homeland, and how to treat to the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evolution process; content analysis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同时还包含道家、佛家等多种文化形态。浩瀚的传统文化是代代中国人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而时至今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已不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人的心灵得不到充实,长此以往精神家园将不复存在。当下,伴随着多元文化的迅猛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消融,也更是加剧了人们内心的彷徨。此时,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就显得尤为重要,寻找精神家园也就是要摆脱当下这个日益物化社会的控制,升华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同时作为个体,还应该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至近代几千年的发展中,始终是一脉相承。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和冲突加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才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因此以为界,将传统文化的演变总分为两个阶段。
1.1 以前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当时人们的状况对文化产生的影响较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先秦时期孔孟开始建立,经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改革,到程朱理学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间也有外来文化的传入,但大都被我们同化了,比如东汉传入的佛教,至明清时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已经明显具有本土化的特征。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正是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和包容力量,即使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也并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核心。
马克思称中国是历史的停滞,是一种超稳定的社会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到近代,以自然经济为根本的整个封建社会,并没有危及文化的根本。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内部构成要素和结构有些许的变化,但稳定的社会形态却使传统文化得以一脉相承。
1.2 开始到现在
从开始,随着一系列的战争,中国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也流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被迫纳入了世界文化体系,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所指的西方文化,主要是围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变化发展的,从地域上来讲,是以欧洲和北美大陆的文化体系为主。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截然不同,面对这样的局势,传统文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难以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又不得不跟随社会的发展,匆忙转向了近代新文化。
第二次以后,中国先从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到维新变法是学习西方的体制,但都没有达到目的。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后来的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根本上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出路的选择。科学和民主思想的进一步融入,众多学科的确立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未完全断裂,而是吸收了新的内容,正以新的面貌缓慢的发展。直到期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
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到来,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都有迅猛发展,同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前景不甚乐观。
纵观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它起源于农耕时代,是一种产生在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类型。而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心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与此同时,近现代的大部分时间,由于众多的原因,传统文化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产生于农业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为当下人精神家园的各种问题负责。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
第一,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我们所追求的的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普遍和谐,在这种环境中,强调的是和而不同,并不是不承认差异和矛盾,而是要防止矛盾的激化,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我们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
第二,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一贯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百折不挠的抗争与自强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时期,这些都是当代人精神家园的建设所需要的。
第三,注重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以人格道德为尊的观念。个体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为此,儒家的“杀身成仁”之说和“舍生取义”之悟,都是其重视道德价值的典型表述。作为个体要注重内在精神境界的提高,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时时遵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精神的迷惘,净化社会的风气。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人的现世价值,提倡包容和会通,还有自尊自强、以民为本等传统观念并不仅仅与农业社会同始终,而是我们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需要的永恒精神。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内容
首先,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社会中有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不容置疑。为此儒家提出了“三纲”和“五常”的观念,以此来规范社会的秩序,最终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社会。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重人情贵亲疏的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法制不健全,这种伦理倾向导致在社会生活中人治重于法治,即出现了权大于法的现象。但是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体系不断的完善,然而这种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说明人情重于法制的观念依然影响着现在的社会。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鄙视商人和工艺技术、尊道鄙器、存理去欲等一系列观点,这些无疑是与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相矛盾的,也不符合当下人的精神需求。
传统文化中虽有消极的因素,但是它毕竟产生于几千年之前的农业社会,而如今是工业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因此产生于小农社会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为当下人的精神迷惘负责。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的维护传统,而更应该重建传统,用重建的传统文化提升人的精神空间,让其在今天的社会再次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0.
[2] 朱耀廷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国轩.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多角度保护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40-0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性质、作用、意义之于民族、国家的未来命运,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具有民族民间特性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的称呼和理解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中称之为“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被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形式中。”[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类别看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类。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就没有了根基,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任重而道远的国家大事。
一、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以同质性为路径,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却是以多元化为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甚至短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创造经济价值,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破坏。中国对民族民间文化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立法观念和法律保护意识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陷入严峻的局面。民族民间文化遗失严重,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能面临年久失传的危险;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不合理、不科学利用开发。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缺少相关的法律,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的法规,但却缺少像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大法,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少数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2]。
二、立法保护是根本性基础
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持久战”。需要一代一代人来做,仅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措施是不行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与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和行动较快的国家相比,中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明显滞后。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以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对文化保护各个层面的工作和环节都要有法可依。
通过立法规范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确保全面有序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通过立法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规定普查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等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依法亦以抢救和保护。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优先抢救保护、依法对保护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给予适当资助。法律还需要明确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持方法、保持者的权利、荣誉和应尽的义务。对特定的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法律还应该明确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使用、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生态造成破坏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立法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将中国民族间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全民保护
在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较为严峻的今天,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务院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对提高公众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民族文化保护牵涉文化、民族、旅游、宗教、教育等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各类机构,使传承主体及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合力,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才会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高效和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制定保护标准和目标,系统解决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保障重点的和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各级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作用,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的监督制度,使保护工作能够科学地、民族地、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全民保护理念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些人的工作,而是全民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全民保护理念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土壤和大环境。而教育是人类进行文化认知、文化记忆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还是传承、最终都要由人来实现,都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建立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依靠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形式来实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社会教育和民间培训机构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优势,创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普查、挖掘、整理、研究、传播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兴功能。高等院校可以以一个学院为平台,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等课程。还可以将文化资本做成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中应增加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传播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持有人的作用,调动民间文化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鼓励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和专门学习的方式,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民间民族文化。
五、旅游利用是保护的必要动力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可以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民间文化是活态的文化,不能仅局限于摄影录像,资料整理,建立名录体系等静态的方式。旅游利用是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节庆文化的开发,建筑文化的展示、饮食文化的弘扬、服饰文化的挖掘等等,可以让世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让文化持有同胞更充分地看到自己拥有的文化既是资源也是资本,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变迁和保护传承等相关重要内容。同时旅游利用所带给当地的经济价值也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旅游利用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民族地区也拥有必要的物质财富,因而合理的旅游利用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对民族民间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是大家普遍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但首先还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是以保持其原生性为前提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立法,确保保护的有法可依,依靠政府部门调动各方参与、借助教育途径的积极配合以及旅游开发的合理利用等齐头并进,形成多层面的、立体的保护系统。只有这样,民族民间文化才不会成为孤立的文化,自生自灭的文化,通过文化持有者和文化共享者的共同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内因方面,《中国成语大会》这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成功,笔者总结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这一成功取决于电视传播思维模式的创新。以《中国成语大会》为例,在引进国外模式以期待获得高收视的今天,电视屏幕上节目类型的同质化、类型化日趋严重,节目的整体文化内涵普遍不高。受《中国好声音》的刺激和影响,目前有实力的电视平台和传媒广告公司都希望能制作出好的节目来提升收益。那么,在“限娱令”等一系列电视节目播出条例的制约下,推出一款有创意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就势在必行。《中国成语大会》这一批立足本土、主打文化,并具有较高文化底蕴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其次,这一成功归功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模式的创新。相较与以往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大多为传教式的灌输,这让电视观众深感枯燥和乏味。而《中国成语大会》这一批文化类节目既通俗易懂,又寓教于乐,不但引入了选秀节目的赛制,还从人物性格塑造、专家点评、观众参与、环节设计等方面引入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手法,并在包装手法上“以娱乐为外壳、文化为内核”,让传统文化轻盈、活泼起来,加强了观赏性。如,《中国成语大会》在选手甄选上,节目组更注重体现参赛选手鲜明的个性,于是选手们诙谐、机智的临场表现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看点;在嘉宾评委的选择上,节目组力邀纪连海、钱文忠、郦波、毕淑敏、蒙曼等多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评委,他们借助传统诗词歌赋,将成语最原始的出处娓娓道来,他们还深入浅出地为选手介绍成语使用的误区及成语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不但极大提高了节目的水准,学者们同步的点评也自然流畅地传递给了观众,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熏陶,成为了节目的另一大看点;在环节设置上,《中国成语大会》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36位选手进入终极对决,而每一场比赛都惊险刺激、爆点不断。
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难度的成语题目,严格的比赛规则,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情境,加上选手们千奇百怪的临场表现与反应,构成了一档趣味十足的悬疑文化节目,使得《中国成语大会》成功地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要能以这种轻盈、活泼、观众参与度极高的姿态继续展现在观众面前,其实还很不容易,还处在起步阶段。首先,传统文化类节目与电视收视率之间依然存在矛盾。收视率作为当前电视市场衡量平台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电视媒体在打造电视栏目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那么如何做一档收视率和文化内涵兼得的电视文化类节目,需要电视人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节目模式、创新节目内容。其次,传统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与文化普及的“度”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具有普及性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应该面向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普通人,而实际上,以《中国成语大会》为例,在节目中年轻化、高学历的人成为主导,其他受众成为被动的看客,不具有群体的普适性,很多人说《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在选手录用上过于走“精英”路线,节目被称为是一场十足的“文化秀”。当然,以汉字、成语、诗词为内容的电视节目数量突然井喷,这对中国电视界来说,是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好现象。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语言文化 传承 学校教育
纵观泱泱世界,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大都衰败了,出现了文化的断层。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散佚和流失,但主流文化保存完好。蒙受祖先如此大的恩赐,承袭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不容推却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丰富国民文化修养、重塑良好民族形象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关注这一课题,同时也将进行理性的探讨。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传统文化?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即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也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由兼容之学想到一则新闻:2005年举行的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暴露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窘境。中学语文课改组组长、华师大博导巢宗祺教授透露,参赛者甚至当场向他表示自己最喜爱的经典是《哈里・波特》。复旦中文系副主任汪涌豪教授在论坛中郑重出题:用“兰”组词。当场参赛者一脸茫然,答曰:“AC米兰”,“兰带啤酒”。面对这些全国各省市的“语文之星”,来自15所重点高校的教授无言以对。透此现象使我们看到,对于居于显赫地位的汉语言文化,学校教育频遇尴尬。所暴露出的重要表象就是现代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语言文化缺乏兴趣,了解较为浅薄,兴趣点归于新潮、流于简易。兼容并包本身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但就普及本土文化的层面而言,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本不应如此忽视与残酷。以上的现象提醒我们: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倡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概括,不是与西方文化毫不相干的文化。不容置疑,传统文化包含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它的母体。不过若是在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划上等号,那便是南辕北辙了。我们面对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走向。历史辩证法反复昭示:发展不是简单地生长和增进。作为由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类创造的文化,生动展示着螺旋式的发展轨迹。全球化的劲风必将席卷世界,中国文化也理所当然地应当走向世界。钱钟书先生曾幽默地说:“不‘走向’,难道要走出世界吗?”那么,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传承普及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无论从实用还是为了某种追求都是十分必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需要发展、科技需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来自于西方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可以解决这些,而《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等似乎与此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最根本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荟萃先民智慧,诸多思想富于原创性,诸多的主题具有历史的恒久性,例如被儒家尊为经典的《论语》、《孟子》、《荀子》,还有《老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等,都享有“元典”之尊。这些元典文化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的超越性,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在回答这些普遍性问题时,所提供的也并非是实证性的结论,更多的是哲理式原型;并非僵固式的教条,而是开放性的框架,有着广阔的“不确定域”,从而为后来的阅读者和研究者保留了“具体化”和“重建”的无限空间,使之可以纵横驰骋,这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以至于在两千余年间常释常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进程相依相伴,互为表里。单从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两者的态度就可窥其一二。因此自然科学等在学校教育中就占据了主要地位,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获得高校的加分甚至保送资格,而谙熟中国语言文化的学生基本没有施展的平台,很自然地影响了广大青年尤其在读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下,传统语言文化只能躲路让行,实在让人觉得痛心。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以自己女儿的切身体验坦陈了这一文化现象:“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数理化,学与不学是零分与满分的区别;对于语文,学与不学是60分与接近满分的区别。”无论大众观念还是学校教育的实际走向,都大致依照着这样一种路子。西方先进文化固然对于中华民族复兴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不能成为选择一个就要丢弃另一个的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继续传承呢?如果将庞大的传统文化传承任务全部加载于有限的课堂,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实践这一观念。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启动学校教育的平台功能。引领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是美的;其二,指给学生一个方向。这是教育工作者要起到的核心作用。通过文学、艺术鉴赏,以及师生的交流,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折射出的美学光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老师适时地由教材作为起点进行发散,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比如,学到李杜诗歌,可以开展专题探究;学到《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延伸到《红楼梦》的研读。日积月累,一旦形成习惯,就立即升华成为一种学生的自主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获得了原动力。平台作用的发挥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提供给学生硬件设施,政府、基金会投资,校方着手,建起真正切合学生需要的图书馆、阅览室、琴房、棋馆等,并向学生开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二,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升学的压力确实存在,但是不仅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而且付出时间提高学生修养是“功在学校,利在一生”的大事情。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三,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的平台。文学社、民乐团的建立一来可使学生体味到付出后的成功感,既有能力又有一个展示空间;二来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作进一步探寻。
理论和设想终归是纸上谈兵,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善和完成。学的目的终究还是在于行,在于身体力行,在于每个人自觉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气节、情操和行为规范,使民族的灵魂不灭、生命永存,永远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棵生机勃勃、顶天立地、不惧四海风云的苍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