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4 09:37:45

序论:在您撰写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第1篇

一、 民俗文化因素在杜诗中发生的形态

民俗文化是杜诗创作的重要文学对象。从语料学角度看,其在杜诗中存在的形态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1、审美意象形态。所谓审美意象,是“一种由主体感知的语义形象”。这种语义形象“借助于主体的心理与文学语言的具象化功能,而在主体的头脑中呈现”。它“不指涉实在,它是文学语言的指归,又是文学语言创造文学世界的实体和手段”。[1]

审美意象是民俗文化在杜诗中存在的基本形态。它以写物图貌为其显现的基本途径。

如龙的意象。龙是中国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个综合图腾意象。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饱含民族心理的能指意义。杜甫在其1457首诗中,有80多首诗中以龙为意象塑造文学对象。这个意象出现近100次[2],可见,杜甫十分喜欢以“龙”的意象构建其文学客体。

诗人以“龙”写音乐之动人是“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渼陂行》)。着一“龙”字,乐之仙韵,宛如耳畔。

诗人以“龙”写水势是“蛟龙不自谋”(《江涨》);“蛟螭乘九皋”(《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状树木的造形是“偃盖反走虬龙形”(《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白摧朽骨龙虎死”(《戏为韦偃双松图歌》),“虎倒龙颠委榛棘”(《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着一“龙”字,整句诗可谓灵气飞动,意蕴盎然。

此外,同类的如凤凰、麒麟等图腾意象,其他如神话、仙话、传说等民俗文化因素,也广泛地以审美意象的形态存在于杜诗之中。

杜甫选用民俗意象为其诗歌载体,使其传达的体验能准确地在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双方找到契合点,从而引发较大的联想空间,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2、典故形态。典故即“故事”。它在传承过程中其意义指向较意象直接而稳固。杜甫赋诗,不仅喜尚经典之典,民俗之典也是其重要的语言材料。其使用方法可粗分二类。

以民俗典故写志。最典型的当推“稷契”两个传说人物。稷,五谷之神。《礼记·祭法》中云:“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契是传说中的商之远祖,亦知农事。杜甫一生志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将自己的理想便依托于“稷契”二人之上。所谓“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稷契易为力”(《客居》),便是明证。

以民俗典故写情。民俗故事与经典文化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往往指向社会的有序化,相对忽略个体价值;前者则更倾向于个人感性的满足与对社会羁绊的反叛。所以,杜甫以民俗典故写情,主要是借以写怨情。

例如,天宝十四年(755),诗人游宦长安,被授予河西尉,不就。又改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大志受辱,慨然而叹:“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去矣行》)。

《魏书》载:“李预居长安,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玉石大小百余,磨为玉屑,每日服食。”古人传说,吃玉屑可以成仙,故前人效仿此说,以成典故。杜甫以之写一己牢骚,颇为传神。

民俗典故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携带大量的集体无意识、社会心理内容。杜诗将个体情绪依托到这类典故之上,往往能使其意义更具穿透力。

3、文学对象形态。杜甫以民俗文化作为文学对象,是诗歌国度中比较独特的一帜。而他以民俗文化作为文学对象,又主要是对其进行价值评判。

从杜诗中整理出的几个民俗文化因素的发生形态来看,杜甫对民俗的认识基本上是客观准确的,也是比较完整的。这说明杜甫对待民俗文化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的。以民俗文化为观照对象,往往要求认识主体具有强有力的判断力。杜甫自幼精熟内典,以此优势,吸收民俗文化专题入诗,在客观上形成了观点鲜明,情感丰厚,意义蕴藉的特征。

中国古典诗歌,自魏晋进入自觉期,其主要特征即个人写作取代群体写作而成为文苑的主流。但是,在知识为贵族阶层垄断的时代,文人创作者往往因其阶级局限与时代影响,视贵族情感为人类情感的全部,视精英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全部。而文学面对的对象世界是人类的整体情感世界,创作者的情感世界完整结构的缺失,无意会影响其作品的文学性与人类性的功能发挥。魏晋以降,写作个人化在当时特定背景下所成的两个直接流弊即玄言诗派和宫体诗派的生成。这两个诗派正是因其辐射的情感世界涵盖的文化视界的不完整,在接受史上表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失败。

杜甫诗歌创作的民俗文化视角,修正了盛唐以前中国诗歌的一些偏颇走向。对后人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以说,杜甫创作对民俗文化视角的建构,从某些方面看正是变盛唐之音者。从整个诗史看,这一建构无疑又具有提升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品质的意义。

注释:

第2篇

关键词:沉郁 顿挫 忧国忧民

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他采用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将比兴与声律结合,并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加以提炼,最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当中融入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最终铸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总体的艺术风格,也是他自己提出来并被历代所公认的诗风。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在这里,我们分别叙述沉郁顿挫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律诗进行说明。

首先,之所以形成“沉郁”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杜甫生世艰辛,才有机会一步步的走向人民,从而将残酷的社会现实折射在他的诗歌当中,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厚重感。二是因为杜甫的个性,子美常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在当时安史之乱的特定背景下,又不免多忧愤、凄苦之情。同时,他又将此种心绪借助比兴手法化的广远而深曲,所以不免使得诗歌悲壮苍凉而又深沉内敛。可见,杜甫沉郁的风格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如名作《新安吏》有云:“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有母送”描述出母子生死别离之恨,“独伶俜”又是茫茫然的无堪告语。青山脚下,白水东流,水流呜咽,和人们的哭声搅成一片。再用一个“暮”字烘托出悲戚的背景。《垂老别》有云:“数值十四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分明是“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却仍要知寒问暖,从而更深入的写出了老夫妻间的相怜相惜,更加说明天下百姓的无辜。另外一首名作《春望》,乃是杜甫身陷长安时所作:“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诗人是在怎样一种心情下写出的“国破”呢,山河虽在,却物是人非。城春草木本是春意盎然的描写,此时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之感的景物了。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面对乱世离别之景,花落泪,鸟惊心,花鸟本是春光里娱人之物,此时却变成了撩人情绪的种子,由此,诗意变得更加深沉。

其次,之所以形成“顿挫”的特点,原因有二:一是杜甫独到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为对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如名诗《蜀相》有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概括了隆中对,“两朝”概括了出师表,“老臣心”一面表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思想,也表现了杜甫千回百转的心情。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读书仕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用世的教育观影响,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在同情民众的同时,却又必须“忠君”,而这双方的矛盾注定使杜甫在矛盾中挣扎。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则表现为常常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极有力度却又戛然而止的涌动。如《新安吏》有云:“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们极深切的同情,同时,他也指出:民众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是否还有义务为朝廷做出牺牲。但就在此时,诗人却陡转方向,写出“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足可见其心中的矛盾。他“忧国”却不能因此而逃避事实,“忧民”却又不能背弃王朝的利益,这种矛盾而痛苦的感情在诗中就形成了欲罢而不能的脉流。

杜甫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不仅源于他对文学技巧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心怀天下,眼见国家破败,百姓流离,自己却已日近西山,力不从心。如此巨大的矛盾与落差融入在诗歌当中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杜甫,而杜甫也成就了经典。

参考文献:

[1]傅庚生,傅光.杜甫论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4页.

[2]王抒凡.论“兴寄说”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35.

第3篇

关键词:李白; 诗歌风格; 逸; 奇

一、 飘然思不群:“太白体”之 “逸”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这样概括李太白诗歌的特征和李白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李白那明快的诗歌语言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他那爽朗俊逸的诗歌风貌以及随口而发、想落天外的神思,他那空无依傍奇伟壮大的恢宏意象以及意象所表达的生命激情和非凡气魄,还有那独立傲世、洒脱不羁的气质,所有这些都体现在李白的诗里,读之,真如杨诚斋所评论的那样:“李太白之诗,列子御风也。”

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论李白的诗歌《山中问答》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最早提出“李太白诗体”的概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进一步表述为:“以人而论,则有太白体”。以“太白体”标举李白的诗歌创作,表明宋人已明确指出了李白诗歌风格的独特性。

李白同时代的人认为李白的诗歌风格可以概括为“清新、俊逸,飘逸,奇放”。大诗人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称赞李白的诗“清新、俊逸”。杜甫认为李白作诗具有突破寻常思维的独创性特点,独特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是李白诗歌卓尔不群的主要原因,“飘然思不群”就是这个意思。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成与李白独特的思想风格也不无关系。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以“奔逸”和“既俊且逸”来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他说:“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刬见孤峰出。” 唐孟启《本事诗》评价李白 “才逸气高”。唐皎然《诗式》云:“高,风韵朗畅曰高;逸,体格闲放曰逸。”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诗则单独拈出“飘逸”一格。

宋人承前朝余绪,论李白诗歌风格,识见虽不能出唐人藩篱而每深化之,两宋诗家的意见也渐趋统一为“飘逸”。代表性的例子如:北宋王安石认为“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苏轼谓“太白诗飘逸绝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有九品,其七标为“飘逸”。严羽还把李白和杜甫做了比较,认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以“飘逸”作为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清新雅致,恬淡自然是“飘逸”的要义。《说文解字》释“飘”:“回风也。从风 声。抚招切。” 回风指回旋的风,风回旋而起,托举某物轻扬上行,呈飘然之状。《古诗十九首》有“回风动地起”之句;《说文解字》释“逸”曰:“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夷质切。”本义指兔子逃逸的轻快疾速。《汉语大辞典》释“飘逸”,含义有二:一是飘浮,指轻疾高飞貌;一是指神采洒脱自然。

“飘逸”一词意涵丰富,最常被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清新洒脱的风格;若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境界”论来阐释,则“飘逸”兼指作品之意境高远。皎然《诗式》曾对“逸”格有过界定:“逸,体格闲放曰逸。”《二十四诗品》以神韵论“飘逸”,解析到:“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絪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前句中的云、鹤、蓬叶,俱指飘逸不尘之物;高人,指飘逸不尘、超凡绝尘之士,实指刘向《列仙传》中乘鹤仙去的王子乔。清人张谦宜《絸斋诗谈》将前句概括为:“飘逸者,如鹤之飞,如云之行,如蓬叶之随风。”言简义丰,不失神韵之旨,鹤飞之状、云卷云舒之貌与飘蓬随风起舞之情态,无不是对“飘逸”出之自然、因任自然情状的概括。以之论太白之诗风,可谓妙合无间。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一借王安石的话论李白诗歌风格,为我们更进一解:“荆公云:李白歌诗豪放飘逸” 。王安石非但以“飘逸”作为李白诗歌风格之特征,且认为其诗歌兼具《二十四诗品》所谓“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豪放”特点。

第4篇

内容美古代诗歌在内容方面可分为思乡诗、边塞诗、爱情诗、赠别诗、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言志诗等。在赏析时,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然后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志趣。如《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陈子昂前思古人、后念来者,感叹人生有限、壮志难酬,读后一种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古诗,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山行》(杜牧)等都属于写景诗,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当然有的诗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既可以是思乡诗,又可以算作写景诗;《黄鹤楼》(崔颢)既是怀古诗,也是写景诗,还可以归到思乡诗里。但大部分诗都可以在以上类别中找到较为明确的归属,可以根据所在类别从内容上加以赏析。

想象美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在通常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意大利的维柯也认为“诗只能用狂放淋漓的兴会来解释,它只遵守感觉的判断”。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是诗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李白“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想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是想象;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也是想象,大胆超俗的想象,营造了诗歌所特有的意境,再造了一个瑰丽奇绝的世界。品味诗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联系作者借以想象的媒介,或山,或水,或情,或理,品出诗人的旨意,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赏析吗?

音画美诗歌与绘画、音乐等很多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不妨就其《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看一下。首先是构图简洁明快,大漠、长河、孤烟、落日,都是表现奇特壮美的塞外景色的特有事物。大漠辽阔无垠是面,长河蜿蜒而行,孤烟直冲云霄是线,落日是圆。其次笔力苍劲,“漠”是“大”,“烟”是“直”,“河”是“长”,“日”是“圆”,四个形容词逼真传神,真乃神笔。在用色上,黄沙、灰烟、白水、红日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不仅王维的诗,很多写景诗都可以从绘画的角度,从构图、线条、用色上加以赏析,像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等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赏析。除了绘画,还可以从声音这一角度来欣赏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是以动写静,有着禅者的虚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是借猿声表达船行之快,突出李白的兴奋与喜悦;“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是作者在繁华欢娱的歌管笙箫中听出了亡国之哀。很多诗用声音叩响了我们的心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用耳朵来欣赏。

修辞美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表达效果,这应该就是修辞。而生动、形象、凝炼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因而大部分诗歌不约而同地采用修辞来写景抒情,表情达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运用对偶,景象开阔,笔势流荡,接着连用两个比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映水中如天上飞来明镜,云结天上似空中平添海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都用了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形象感人。其他如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在古诗中也较为常见。立足古诗内容,把握修辞特点,说出其表达效果,对于一名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算是达到应有的欣赏水平了。

第5篇

摘要:杜甫诗歌中老者形象表现的修辞手法不仅表现出多重的特征,而且将修辞手法与艺术方法结合起来,使得单一的修辞更具有内涵,更能表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虽然诗人以多变的手法来间接表现自己情感思想,但是这些情感思想已经转化为时代的声息。通过对老者形象表现的修辞进行研究,可以从细小的夹缝中窥探出诗人丰富的艺术与思想内涵,并将这种思想内涵与当时的历史时代结合起来,有助于深刻理解杜甫及杜诗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杜甫;诗歌;老者形象;修辞手法

手法作为表现诗人思想、情绪与心理的工具,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尤其是将本已模糊含混的情感或思想间接清晰化。杜甫的诗歌表现运用了多重手法,具体到塑造老者这一艺术形象来讲主要有:叙述(赋)、象征、对比、映衬、写实、写意等。

一、叙述与象征

杜诗《冬狩行》:“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借“老翁”之口说出诗人内心厌战的情感,却又以“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诗人的战争心理,并且充满着矛盾的困惑。又《秋兴八首》之一中有:“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这些诗中,诗人以直叙的手法写“老翁”、“渔翁”等老者形象是现实中老者的常态,然而使老者的形象更加突出。

象征的手法在表现老者这一艺术形象时,具体是指借助人或物的某一显著特征,而写整个人或物类似于一种特写。杜甫经常以“白头”、“头白”、“白发”、“白头翁”等指代老者这一形象,也就抓住了老者的主要特征,而多有以细微处见精神的妙笔的特点。这也预示着老者这一形象的独特内涵:悲苦、感伤。将现实中自己的不如意与社会生活直接入诗,这也成为老者形象悲剧的根源。刘明华说:“杜诗写白发、头白、白头等诗句多达110处以上。”[1]如《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杜诗详注》卷23)

萧涤非先生说:“诗人从眼前的逃难,追溯到二十年来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可以说这首诗是后半生飘零生涯的概括总结。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那种感伤情绪。”[2]诗中的“白头翁”象征着诗人自己写出他逃难的生活。逃难对于古代的中国而言,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一是战乱。诗人以一位在“知天命”之年的“白头翁”,依然要逃难,不尽的感慨涌上心头:“南北逃世难”。他逃的不仅是灾难,也是一种世俗,这种世俗使他“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诗中言“白头翁”把悲彩化和感官化,形象地写出诗人在这种境遇中的尴尬与痛苦。字字句句都是带着血与泪的控诉,控诉这个世俗的无情,而违背“老者衣帛食肉”的伦常。

诗句中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老者,写出的是一份沉重与凄苦。这些诗篇几近都是苍凉的,是暮年的涩涩现实。固然这一切充满凄苦,而在文学成就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卷首说:“可贵的是诗人以无畏的胆识,强烈的责任感,深挚的同情心,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动乱,特别是民众疾苦,作了丰富而真切的表现,的确弥补了以记录帝王将相更迭去就的正史之最大的缺陷。”[3]

二、对比与衬托

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运用妥帖的手法来表现某一相似的特性时,才能更加凸显诗人欲想表现的心理。如《听杨氏歌》: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杜诗详注》卷17)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寓居夔州所作。仇兆鳌说:“前以佳人起,后以杰士收,感慨无限。”[4]诗人以佳人起笔写出的一份青春朝气并寄托着希望,而至“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诗意大转美好的希望顷刻间倾覆,全诗无一悲字却处处是悲。这一层是诗意上的对比强调暮年之悲,营造出感伤的氛围。这在整个诗篇中形成错落感,一时间情感的巨大波动带来的震撼,引出的情感与思想的内涵无不深深揭示诗人内心的悲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诗意上的对比而产生的落差感来写悲,写出的悲其实更悲。在部分上,以“老夫”与“壮士”作比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上边这首诗是诗人以同类作比,抓住他们共同的悲的根点,使本已凄婉的诗境再加一剂苦药。这是一种沉重,一种人文关怀失落后的悲吟。

映衬与对比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比中突出要表现的对象。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老者形象在表现过程中不会显得单薄,而是有“红花绿叶衬”的艺术效果。如《百忧集行》中: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诗详注》卷10)

这首诗以“安史之乱”为时代背景,写诗人自己的居所、老妻、子女的不同窘色;写出的是一种贫饥、苦难,一种为人父母内心的酸痛;也是杜甫在自责的同时,以自己的家庭的遭遇映衬那个时代;以自己的生活映衬平常百姓的苦难生活。这种生活是哀伤的,却又是拘谨的,没有痛斥的勇气。诗人将这一现实以不同的形象陈列出来,尤其是他塑造的自己老妻的形象在对比之下显得更加丰满,此时把一种不言自明的情感色彩化,很清晰、很直接地把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断然诉诸笔端。

三、写实与写意

宋人胡宗愈说:“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5]这就是后人界定杜诗为“诗史”较为合理的解释。至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6]才明确地指出了杜诗以“时事入诗”的首创地位。而这种以诗为载体来写实、抒情、写意,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且又不同于历史保留了诗歌所独特的言志抒情的传统。如《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杜诗详注》卷5)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从凤翔回州羌村探望,历尽艰险终于与家人相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组《羌村三首》。第三首中诗人写“父老”“问我久远行”引出诗人自言自身的艰难经历,又以“四座泪纵横”表达了对诗人的同情与理解。这是借写诗人的实际遭遇但深层次写出社会凋敝寂寥、人民疾苦之象,把写实与写意结合塑造出真实的人间冷暖的温情。仇兆鳌说:“叙饮中问答,皆乱后悲伤之意。莫辞四句,代述父老之语。请为二句,致谢父老之词。歌罢而叹,公伤乱也。听歌而涕,父老酸心也。”[7]萧涤非先生说出了这首诗的深层内涵:“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8]

杜甫把写实与写意交织写出他内心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感人,而且令人同情。这不仅具有现实的纪实性,而且有历史的佐证性。所以杨义说:“杜甫就是把历史思维的优势注入到诗歌里面,给诗歌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痛切感。以诗兼史,化史入诗,诗史相融。”[9]

杜诗将现实生活的现实性与诗歌创作的表意性结合,写出的是现实生活的历史变迁与他情感的起伏的结合,写出的是人民的心声。

四、总结

杜诗里表现老者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的方式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手法,也融进个人的艺术创造力在内,使得老者形象的表现更趋复杂化,这突出的表现就是表现老者形象的方式是把修辞手法与艺术方式结合起来,在表现的同时隐含着无尽的意义。

本文第一类与第二类手法都包含写实与写意成分,但是第一与第二类手法侧重于杜诗老者形象的表现手法层面,但在第三类手法(是艺术方法)是对第一与第二类手法的深化或者细化。通过这三个层面作为基础来理解老者形象表现的复杂性与真实性特征,并且有助于深刻理解特定时代下诗人以及劳苦大众的忧怨与不平。通过对老者形象表现手法的研究,以图从细小的夹缝中窥探诗人丰富的艺术与思想内涵,并将这种技巧的运用与诗人的情感思想结合,尤其是当时的历史时代结合,有助于深刻理解杜甫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巨大影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22.

[2] [8]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92、84.

[3] 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8.

[4] [5][7](唐)杜甫.杜甫全集.(清)仇兆鳌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480、2242、391.

第6篇

关键词:巴蜀民族文化;研究分析;唐代诗歌;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13-01

诗歌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关作品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巴蜀文化的描述,其中的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与巴蜀文化没有密切的关联,但是本质上也受到了其影响。所以在研究工作之中还应当从文化的视角这一层面着手,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其受到巴蜀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并且深刻的发掘其中的内涵因素,以更好的促进相关文化作品分析工作的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分析

明确巴蜀民族文化的基本起源情况和文化中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稳步开展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之中还应当着重的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历史之中,巴蜀民族文化有着多个层面的特征。首先相关文化历史之中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不少史料记载之中,当时时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当强盛,国家的科学技术也处速的发展阶段之中。另外,一些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是诗歌创作过程之中的天然性素材,在巴蜀地区之中,风景秀丽,并且气候湿润,不仅有着清澈的河水,同时还有着高山,所以,这样的场景使得广大诗歌作者有着强烈的作诗欲望,正如李白的诗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巴蜀地区有着相当险固的地势环境,这样的情况使得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到一个相当安定的环境,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因素,正是因为巴蜀地区相当优厚的地质条件,使得其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安定祥和的趋势。所以,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实践的研究过程之中不仅应当加强对巴蜀民族文化相关起源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充分的结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对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影响的具体层面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真正意义上促进研究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二、巴蜀民族文化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基本的特征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文化对于历史的影响。下文将针对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项目的稳步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中自然风光和唐代田园诗歌

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地域文化使得诗歌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兴盛的时期之中。恬静的山水、优美的风景可以为诗歌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作者在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面之中,在优美的景色之中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赞美兴趣。正如杜甫在其诗歌之中所描述到的一样“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这样一种优美的环境必然会为广大诗歌的作者带来丰富的创造灵感。同时,在其诗歌之后的几句之中,也体现出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诸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以,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谓是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在实践的研究工作之中应当加以重点的关注和细致的分析。

(二)巴蜀民族文化地域气息和诗歌中的客愁思想

由于巴蜀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蜀地,而在入蜀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来到蜀地之后,感受到这里与家乡迥异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勾起客愁情结。当黄昏来临,年迈的杜甫因远离家乡、客居蜀地而乡思尤甚,在嘉陵江边独自落泪,“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又睹巴蜀这与家乡全然相异的景色:“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鹜后鸿鹊”,更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道出“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的苦水。“梅花欲开不自觉,棣尊一别永相望”,巴蜀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杜甫睹物思情。

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相关诗歌的发展过程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相关文化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古典诗词鉴赏意境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泓隽永流淌的清泉,千百年来荡涤和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是古典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近几年来,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新课标改革的日益推进,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来鉴赏古典诗词,我想根据我的理解来浅谈一番。

一、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遭遇

作者写诗往往有着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主要包括作者自己的特定处境和心态,这些是鉴赏诗词要了解的。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这是孟浩然科场失败后所写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一点,那么也就很难领会孟浩然的孤愁和“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的倾诉。

2.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都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比如唐代的诗歌就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前的诗歌刚健大气,境界开阔,多写丽山盛水,理想志向以及边塞战事;而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则多是一些写战争之惨,征调之苦,离乱之愁的文字。

3.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

诗歌流派比较简单,如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读古诗词,甄别流派,可以更好地把握诗的意旨及其艺术特色。

而艺术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就具体而言,陶渊明的淡远拙朴,王维的恬淡空灵、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苏轼的乐观旷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常常是多样统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一定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的灵魂,为创造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为大家铺就一幅画面。所以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我们要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意象”探求灵魂

意象是作者主体心灵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是意境的灵魂。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会,是进入诗的意境,洞察作者心迹的关键。如对张继的《风桥夜泊》的鉴赏就可以先从把握意象入手,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解读,我们领悟到作者半夜难寐、静夜卧听寺钟的孤孑清寥和羁旅愁思。

2.借“诗眼”拓开思路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语句。古人常以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因此我们可充分析诗眼入手拓开思路,进而探知作者的心灵。如对王维《过香积寺》一诗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的鉴赏,我们可以从诗眼“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的表达效果中感悟到诗中描绘的幽静孤寂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恰好与作者内心幽冷孤寂的禅境巧妙契合。

3、借“联想、想象”构建情景

想象是诗的翅膀,因此,在鉴赏古代诗词时,可以从解读语句出发,联想生活实况,借助再造想象构建即时情景,进入并感悟诗的意境。如鉴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可以想象成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循着这幅画面很容易就能捕捉到隐藏在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内心的怀乡思家的伤感。

4.借“知人”洞察意境层次

“诗品出于人品”。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因此我们通过“知人”可以洞察诗歌意境的层次。如富有浪漫气质,飘逸才情的李白,他的诗歌之境往往体现在疏宕、豪迈、宏阔;而饱经忧患,严谨老成的杜甫,他的诗笔创造的多是深沉、苍凉的意境。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心胸气度、品格修养、审美标准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作品的意境。

三、分析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又叫艺术手法。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着丰富意蕴,增强表现力的重要作用。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诗中修辞手法运用之处往往正是全诗最为精彩,韵味最为悠长之处,必须仔细咀嚼,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作品的神妙之境。

2.描法

描法有衬托,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练的笔墨,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以草木保持本性来象征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志向),对比,抑扬,远近、高低、点面等结合。

3.抒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