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04 09:37:31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管理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管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输变电状态检修;措施;管理

1 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配电系统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用电和配电管理的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部分,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馈线控制及数据检测系统,可在正常状态下实现对运行电量参数(包括馈线上设备的各种电量)的采集、监视和设备状态的控制;二是馈线自动隔离和恢复系统,当馈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定位馈线故障区域、隔离故障区域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技术方案简介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故障,则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优选的,所述控制区域是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优选的,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优选的,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的过程具体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优选的,还包括: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位于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控制区域中,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控制单元,用于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提供电源。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进行相应地处理。

3 应用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文章介绍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将配电网分成了多个控制区域,且每个控制区域内均配置有一个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不必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故障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进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4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步骤一,首先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将配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每个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并且,每个控制区域内都配置一个采集单元,以采集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所有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二,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进入步骤三,如果出现故障,则进入步骤四。

采集单元采集到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后,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所述数据信息均在预先设定的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配电网运行正常,进入步骤三,如果所述数据信息超出正常范围,则认为配电网出现故障,进入步骤四。

步骤三,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判断配电网的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具体过程为:继续采集控制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时采集配电网的运行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步骤四,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判断配电网出现故障后,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跳闸命令,即令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的命令。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后,控制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合闸命令,即令非故障区域的开关以及配电网的出线开关闭合的命令。

5 结束语

文章介绍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磊,刘主光,郑杨,等.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P].北京:CN104882959A,2015-09-02.

第2篇

过去产品企业的营销部门一般都按地域将全国市场划分为各个区域,并在各个区域设置相应的营销分支机构,例如总经销商,分公司等,这些区域分支机构相互独立并且管辖地域不重叠,其主要职责是在所辖地区开展各项营销工作,以完成企业下达的年度、季度及月度营销目标。其中销售目标是营销部门对各区域分支机构管理与考核的重点。多年来,许多企业一直采用营销部门对各区域可能实现销售额估算,或者直接按公司的总体销售目标分解给各个区域,以这些数据为各区域销售目标下达销售计划,并进行相应的执行支持及监督控制。近年的营销实践表明,以上的这些区域销售目标(计划)管理办法,存在或者很难避免计划的主观与盲目,很难保证计划的科学合理;计划执行缺乏随市场变化所需要的弹性;更重要的在于计划执行中缺乏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在:

1、目标销售额指标存在比较大的盲目性,多数情况远超出各区域实际分销能力,造成营销部门与下级各分支机构趋向于把销售目标(计划)管理仅仅当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对于各分支机构来讲,他们普通不认为目标销售额指标是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有适当挑战性的目标,这样他们在执行过程时常是被动应付的;对于营销部门来讲,时常把监督销售目标的执行,当成用作保持向下传递的销售任务压力链的无奈手段,销售计划是否完成并无有效方法保证,这使得销售目标管理缺乏必要的可控性与权威性。

2、理论上,各区域分支机构完成销售目标与否是其管辖地区在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动态变化下,各项营销工作(渠道、推广、服务、策略及组织与管理等)开展优劣的结果,也即当地各种营销资源充分整合利用的结果,但是在管理实务中,由于下达的目标销售额指标不可能在适当激励条件下,与各区域以上当地营销工作结果保持满意的小正偏差变化,而且时常存在大偏差,也即不可能实时反映当地各项市场营销工作的改进,而且多数情况是不相关的,这对充分激励分支机构通过做市场来实现做销售的作用是很微弱的。

3、使用以上的销售额指标进行销售目标管理,很难判断提高公司总销售额的重点地区,不能通过销售目标(计划)管理来引导公司对各地区进行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际更多的是公司在地区资源配置上的无的放矢与平均分配。

4、由于销售额目标指标缺乏客观性,营销部门与各区域下级分支机构都不清楚当地最终销售完成多少是满意的,将销售额完成的结果做为对各区域分支机构综合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指标,是很难让各级认同其公正性的,这造成绩效考核缺乏应有的激励作用。

总之,用销售额指标进行地区销售目标管理,它的缺陷与不足是明显的。

针对以上背景,本文介绍一种先进的区域销售目标管理方法,即区域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供大家思考。 二、设计思想与理论说明

左图中q1、q2、q3曲线分别表示三个区域的销售额随时间变化情况,Q表示公司总销售额随时间变化情况,假设公司市场只由q1、q2、q3 这三个区域组成,由左图知,q1区域的销售额比公司总销售额上升快与下降慢;q2区域销售额与公司总销售额同步上升与下降,q3区域销售额比公司总销售额上升慢与下降快,显然,q1区域销售额变化对公司总销售额有促进上升或者阻止下降的作用,我们称q1区域对公司总销售额变化为正贡献;q2区域销售额变化对公司总销售额变化无影响,我们称q2区域对公司总销售额变化为零贡献,q3区域销售额变化对公司总销售额有阻止上升或者促进下降的作用,我们称q3区域对公司总销售变化为负贡献,若q3区域经过工作改进方法或者增加资源,转变为对公司总销售额起促进上升或者阻止下降作用,由负贡献转变为正贡献,公司总销售额随时间就可以加快上升或者减慢下降,这就是区域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的设计思想。

下面以q1区域(q2、q3区域相同)月度考核为例做理论结论说明(由于理论分析过程需离散信号估计与滤波等工具,本文略)。

定义q1区域的增加贡献指数(简称q1贡献指数,下同)有:

q1贡献指数=(q1本月销售额相对q1前6月平均销售额变化率-公司本月总销售额相对公司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变化率)×q1前6月平均销售额/公司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

说明:

1、q1贡献指数的含义为q1地区本月销售额变化率对公司总销售额变化率作用的程度与方向,其正、负符号表示是正贡献还是负贡献,绝对值大小表示对公司总销售额变化的作用程度。

2、q1贡献指数< 0,说明若公司本月总销售额相对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上升时,q1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阻碍公司总销售额上升,或者若公司本月总销售额相对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下降时,q1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在促进公司总销售额下降。

3、q1贡献指数=0,则说明q1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率即不阻碍也不促进公司本月总销售额变化率。

4、若q1贡献指数> 0,则说明若公司本月总销售额相对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上升时,q1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在促进公司总销售额上升;或者若公司本月总销售额相对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下降时,q1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在阻碍公司总销售额下降。

5、可以证明,q1贡献指数+q2贡献指数+q3贡献指数=0

表示各区域每月贡献指数是相互抵消的,即各区域正贡献、零贡献及负贡献相互抵消。

6、可以证明,q1贡献指数=(q1本月销售额/q1前6月平均销售额-公司本月总销售额/公司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q1前6月平均销售额/公司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 三、算法及应用

1、算法

1)用已存数据计算前6月平均公司总销售额,各区域前6月平均月销售额,注意数据采用先进先出准则。

2)录入本月公司总销售额及各地区本月销售额。

3)计算各区域本月贡献指数,并且按大小排列名次。

2、应用:

1)各区域本月销售预测目标下达:每月根据前6月各地区平均销售额占公司前6月平均总销售额百分比,乘本月公司总销售额目标值,即各区域本月销售预测目标。但是,最终考核以本月各区域贡献指数排列名次为准。

2)根据各区域本月贡献指数,排列名次,排在倒数几位名次(例如取区域总数的20%个地区)的区域为本月负贡献最大的几个区域,这几个区域是本月阻碍公司总销售额加快上升与减慢下降作用最大的区域。公司营销部门将检查、指导及支持区域分支机构的重点放在这几个区域,若是分支机构人力、组织不力,应对该区域进行适当负激励。

3)根据各区域本月贡献指数排列名次,排在前面几位名次(例如取区域总数的10%个地区)的区域为本月正贡献最大的几个区域,这几个区域是本月促使公司总销售额加快上升与减慢下降作用最大的区域,公司应给予适当正激励,并将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

4、根据各区域本月贡献指数排列名次,排在中间多数名次(例如取区域总数的70%个地区)的区域即不是本月正贡献最大的区域,也不是本月负贡献最大的区域,属于中庸地区,营销部门仅对它们进行一般地正常维护管理与支持即可。

地区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在各区域分支机构内部用于对各下级地区的销售目标管理也仍然是有效的。 四、案例

下面以××空调××省分公司2002年3月销售额完成情况(见表一)为例说明实际使用销售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的过程与效果,××空调在全国的占有率排名处于6~7位,采用整体追随者,局部挑战者竞争策略,××省分公司有A、B、…、G等7个区域,各区域每月完成销售额即区域开单金额,由表一知:

1、3月份分公司开单合计1434万元,超额完成市场营销本部下达1200万元开单目标,比前6月平均开单增加115%,这主要是分公司抓住3月份空调由淡季转旺季的关键月份,向零售网络饱和压货,以保证旺季开始批、零网络都有销售促进主动权的结果。

2、本月C、D、E、F等4个区域开单相对其前6月平均开单增加比例超过分公司本月相对其前6月平均开单增加的比例,即均为本月正贡献区域。这4个区域开单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35%、160%、160%、200%,其中F区域为正贡献最大区域即先进区域,其贡献指数为9.5%,为各区域中的最大值。

3、F区域本月对分公司开单增加促进作用最大,分析原因:F区域人均年消费金额为全国人均的3.1倍,空调市场主要消费群已集中到中等收入工薪家庭,并且农村5%收入最高家庭也开始购买空调,F区域内乡镇经济比重大,空调零售网络在二、三级城市以专营店与商场为主,同时以季节散户为主延伸到四级城镇,F区域本年度淡季加强了各三级城市批发商选点、布局与开发,促使在3月份四级城镇零售终端由黑色家电销售转白色家电销售时,××空调在这些零售终端铺货率大幅度提高,这正是F区域本月为先进区域的主要原因。

4、本月A、B、G等3个区域开单相对其前6月平均开单增加的比例低于分公司本月开单相对其前6月平均开单增加的比例,即均为本月负贡献区域,这3个区域开单增加的比例分别为97.7%,92.2%,60%,其中G区域、A区域分别为负贡献最大区域(落后区域)第一、二名,对分公司本月开单增加阻碍作用最大,其贡献指数分别为-7.9%、-6.4%。

5、分析原因:G区域批发网络未开发起来,其主要依靠由10家商场组成的零售网络销货,本月第一周主要对手品牌海尔、美的、格力等已经开始在各重点商场开展周末促销活动,这一征兆未引起G区域主管重视。延误至第二周周末,各商场占有率被对手压下来后才开始反击,分公司已经给G区域配送促销物料,并派零售管理专员去G区域协助在各核心商场组织针对对手的,以实惠为主题的周末促销活动,虽然G区域各重点商场从第三周周末开始占有率开始走平回升,问题获得解决,但是本月G区域开单仍增长最低。

6、分析原因:A区域批发网络交由当地销售额第一名的批发商操作,其零售网络均交由这一当地大户供货,由于这一商为多品牌经营,采用以××品牌为形象产品,其它低价杂牌为主销产品的经营策略,3月份在向零售网络压货中,商低价杂牌产品冲击使零售网络××品牌存货偏低,不饱和。这是造成A区域本月为落后区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将各核心零售商收回分公司直营,并提供配送服务。同时,协迫批发商加大对非核心零售商的主推力度。

7、由表一知,D、E区域本月开单增加均为160%,但是D区域贡献指数却大于E区域贡献指数,这是由于D区域前6月平均开单占分公司比例7.5%大于E区域的3.7%。A区域本月开单增加97.7%大于B区域开单增加92.2%,但贡献指数-5.6%却小于B区域的-3.9%,这是由于A区域前6月平均开单占分公司比例32.9%大于B区域的17.2%,由此知道,区域前6月平均开单占分公司比例越大,正贡献机会越大,同时负贡献风险也越大,反之易然。

8、根据3月份贡献指数排名,分公司决定本月对先进区域即G区域营销主管与营销代表,分别3000元与1500元奖金的正激励,同时,对落后区域第一、二名即G区域、A区域的营销主管扣2000元及1000元奖金的负激励,不对其营销代表负激励处理。 五、评价

区域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在设计上不再以具体销售额为考核指标,避免了估算各地可能实现销售额在满意可信度条件下准确度差这一难点,传统的以具体销售额为考核指标的区域销售目标管理法存在的各种缺陷已不再存在(详见一,传统区域销售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地区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变静态指标管理为动态趋势管理,这在管理的效果与手段上都发生了根本转变,主要如下:

1、由于各区域本月销售额变化率相对其它区域的高低,以及该区域平均销售额占公司平均总销售额比例,决定了该区域是否为优秀区域(最大正贡献区域)、合格区域(中庸区域)及落后区域(最大负贡献区域),而且各区域本月对公司总销售提高(促进上升与阻碍下降)的作用结果,客观清楚,不容怀疑,这就自然在各区域之间引入了主动提高销售额的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激发起各基层分支机构提高销售额的主动性,要使本区域不进入落后地区而被负激励,或者进入先进区域而获得正激励,就必须有自身比部分或者全部其它区域更快速、更稳定的销售额提高趋势来保证,而这实际上只能通过各分支机构把自身的各项营销工作(渠道、推广、服务、策略及组织与管理等)做扎实,并且尽量挖掘本地全部可能的市场资源潜力来实现,否则别无它法,这促使各基层分支机构彻底转变为通过做市场来实现做销售,销售由过去上级营销部门的“推销”转变为下级各分支机构的“拉销”,由此对整个产品营销系统一线基层分支机构的激励作用是革命性的。

2、由于区域数量大,过去营销部门对下级区域分支机构进行销售额指标目标管理,缺乏判断重点地区的有效方法,肓目而且超宽度管理,管理工作量超负荷而且效果差,采用现在的动态趋势管理后,仅通过每月不断地促进少数落后区域转变为中庸区域或者先进区域,就保证了各区域销售额整体提高,实现区域销售目标管理的目的,这使管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而且超宽度管理缺乏管理有效性的问题也不再存在,同时,管理手段不再是过去那样普遍地、主要地保持由上至下的,级级传递的销售压力链,而转变为主要地给予分支机构指导、支持及服务。

3、过去在对区域分支机构进行资源配置时,实际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办法,资源配置难免肓目,区域分支机构经常通过说服上级营销部门来获得更多的资源,资源对销售额提高的效益差,采用现在的动态趋势管理后,已经能够清楚判断重点地区,从而促使资源配置有针对性,更趋向优化。

4、区域增加贡献指数管理法,比较简单与有效地解决了地区销售促进的问题,为产品营销管理部门加强广告及促进、市场调研、产品策划及营销行政等专业的管理,提供了条件,同时,各分支机构的“拉销”作用也促使各专业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促使整个产品营销系统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作用是明显的。

第3篇

【关键词】小船;工程物探勘察;各调查系统安装;管理方法

1、概况

工程物探勘察是海洋油气开发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平台及管线的逐年增加,我们所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的区域也变的多种多样起来。本文所提的特殊区域是指大型船舶受其体积及吃水影响不能进入,或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型船舶不得进入的区域。

根据经验查找到确实的理论根据,根据理论结果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工作。

在这些区域我们作了很多工程物探勘察作业,其中不乏受总公司关注的重大项目,作为整个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特殊区域往往租用小船进行作业。由于每年都有这类工程,例如,平湖管线检测,涠洲11-1N油田开发项目,春晓油气田开发项目等。本文对这些特殊区域所进行的工程物探勘察作业进行总结,得出租借外雇船舶的技术要求,各调查系统安装的注意事项,各系统相互配合进行作业时的注意事项,现场对船舶及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经验。

2、海上工程物探勘察作业对船舶选择的特殊要求

(1)作业船舶要具有适合本海域的相应船舶证书,经健康、安全、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员审核并书面许可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召开健康、安全、环保交底会议,告知船舶人员工作目的、流程和健康、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并在交底单上签字。在开工前提交健康、安全、环保措施,并进行备案。

(2)作业船舶舵效要高,因勘察作业测线较多且其长度较短(如平湖管线检测中,测线长度为300米,总数有上千条),作业船舶转向频繁,如果舵效差,操舵人员的体力很难保证,从而影响作业质量和进度。

(3)作业船舶要能够低速运行,在进行管线检测中,尤其是利用管线仪进行直径较小管线检测时,较低的船速会增加管线仪的分辨率,而有些小船由于其主机性能的影响,其速度只能在5节或5节以上,如果强行降低其船速则会失控,这样的船舶是不适合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的。

(4)所选船舶要考虑设备安装的方便、可行。船舶甲板应有开阔的空间以方便工程人员装卸仪器,船舷应适合各种仪器的安装、固定。船上要有密闭性较好的空间充当仪器操作间,以避免雨天对仪器操作的影响,尤其在南部海区进行作业时,由于降雨频繁且有时雨势较大,如果操作间进水,有时会烧坏仪器从而影响作业进度。

(5)作业船舶的操舵人员要有熟练的操舵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由于跑测线不同于航行,进行勘察作业时要求船舶跑直线,偏移量通常为左右5米,所以对操舵人员的操舵水平要求较高。

3、主要测试系统的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安装仪器要注意与驾驶台的相互配合,由于外雇船舶作业,每次使用的船舶不同,作业人员不同,工期一般又较紧张,此时需要工程项目经理跟操船和作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当安装不同仪器时,操船人员如何操纵船舶给予配合,这些需要在开工前沟通清楚。

(1)定位系统:工作前要进行平面坐标测量参数的测量,并统计测量中误差;电罗经、姿态系统要测量安装误差,并校准电罗经的坐标方位角;精确测量各仪器相对于GPS天线的精确位置。

(2)测深系统:(以多波束测深为例)多波束测量系统:首先,在进入调查区域后,在船体完全停稳后,要对调查区域的海水声速进行采集,最终得到一个准确的平均声速值。

然后安装要选择船上牢固及不活动的部位;安装位置远离噪音源;安装杆要在尽量靠近水线的地方设置固定点;声纳头要超出船底;要做必要的试验以检查回收和放下声纳头后声纳头校准是否有改变;要仔细选择声纳头安装位置,远离船主机、副机和泵;声纳头安装不要太靠后,否则会受到螺旋桨的影响;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的安装原则:要尽可能地装在船的重心位置,中线方向要尽量与船中轴线方向一致,并进行检查和校正安装误差。多波束要进行系统参数的校准,包括横摇、纵摇、定位延迟、船舶吃水等参数。在测区附近要进行船舶对磁力的影响试验等。

(3)地层剖面系统:安装位置要远离噪音源,远离船主机、副机、泵和螺旋桨。根据各区的地质状况选择适当频率、增益和适当的船速及电缆长度,使记录达到最佳状态,并把有关参数标注在记录的开始。每天作业前,做好仪器的调试,保证信号清晰准确,校对仪器中各测量参数的正确性,并做好记录。

(4)地貌系统:安装位置要远离噪音源,远离船主机、副机和泵;连接拖体和电缆,计算并确认拖放长度,拖放长度根据调查区域水深、海况及使用船只的噪声水平综合确定。同时应根据资料情况在作业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资料接收状态;拖鱼与拖鱼电缆在甲板连接后,另一人必须进行检查,查看连接是否牢固,以免发生拖鱼丢失事故;拖鱼入水前必须开机在甲板检查拖鱼两侧换能器是否正常工作;拖鱼入水时应与船舶驾驶人员联系,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拖鱼安全平稳入水,达到预定的工作深度。

(5)磁力仪:计算并确认拖放长度,作为一般原则,电缆释放长度应至少为船长的三倍;磁力仪探头与电缆在甲板连接后,查看连接是否牢固,以免发生探头丢失事故,同时应检查浮球绳索是否系牢;磁力仪探头入水前必须开机在甲板检查探头否正常工作;磁力仪探头入水时应与船舶驾驶人员联系,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探头安全平稳入水,达到预定的工作深度;在磁力仪下水前应根据工区水深和合同(或甲方代表)的要求调整拴在磁力仪探头尾部用来调整磁力仪探头平衡和深度的浮球的绳子的长度,使磁力仪探头在达到预定的深度的同时又和海底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探头触碰海底;根据磁偏角调整铯光泵的方向,入水观察电压电流值、信号强度、磁场值、深度及高度计值是否正常。

(6)发电机:根据所使用仪器的种类合理选择不同功率的发电机。发电机放置地方要离仪器操作间远些以防止废气对人的危害,同时要防止发电机爆晒和雨淋。

4、小船进行工程勘察作业的工作计划

4.1工作计划的确定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调查船航行的时间和调查主要内容、调查船及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调查成果提交的最终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和对成果的鉴定方式。合作的伙伴、资料传输、经费预算等。随着安全生产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和保护环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海洋石油作业健康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的应急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计划。

4.2测线布设

由于工程物探调查经常多种仪器同时作业,所以要根据设备的测量范围,合理布设计划测线。

1、多波束测量要求全覆盖测量,测线之间一般要求有10%的条幅重复率。

2、旁扫声纳测量也要求有一定的条幅重复率。

3、单波束测深,浅地层,管线仪和磁力测量不要求全区覆盖。因此,根据测区的重要性和要求,合理布设测线。对比较重要和特殊区域要加密测量。在长度上考虑拖体的电缆长度,以及密切关注实际的航迹,在遗漏的区域要及时安排补测。

5、进行工程作业时各个系统注意事项

(1)导航定位系统是最基础的数据,在工作中要确定各个托体在船舶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并在导航记录中分别记录各个拖体的坐标,在工作中除了要记录船舶的航迹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定位的间距,记录拖体的航迹。每天需要提供船舶、拖体的航迹图、航迹坐标。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提供数据。

(2)声速测量测量时要充分了解测量区域的水文变化状况,确定声速测量的计划,在浅水区作业一般至少应在早、中、晚进行3次声速剖面测量。在声速变化比较剧烈的地方,还应加密声速测量剖面点的数量。测量声速剖面时还要注意记录测量时间,注意仪器投放的速度要均匀,要注意设备不能触底。测量完成过程中要注意海流的大小,小心声速剖面仪的安全。测量结束后,要及时提取数据,并确定测量数据有效无误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多波束测量测量前要对多波束测深仪及各种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校准。测量前对多波束测量系统进行如下实验包括:稳定性试验:选择水深大于20m的平坦海区,对水深进行重复测量,要求水深比对限差小于1%,观察主机及其他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不同设计航速,进行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条件下的航行试验,试验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的海区,测定系统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的工作状态,要求每个发射脉冲接收到的波束大于总波束数的80%;在每个航次正式测量前,要选择适宜海区设测多条往返重复测线进行横摇、纵摇、导航延迟、光纤罗经偏差等系统参数校正。此外,在试验过程中还要检查、测试DGPS、声速剖面仪、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是否工作正常。

完成测前试验后,即要进行多波束系统实测前的准备。检查系统各电缆线连接是否良好正确,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供电电源、主电源UPS及主电源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端电压是否正确。系统启动时,先打开设备如GPS、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光纤罗经要输入测区所在纬度并预先稳定半个小时。启动主机和实时采集计算机,检查导航系统和系统各项校正参数如横摇、纵摇、导航延迟和电罗经偏差校正值,一般不作改动,只有在获得新的校正值后才需要改变。装入声纳参数,包括频率、纵横摇范围、输出功率、脉冲宽度、ping增益和船的吃水等。装入声速剖面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根据工作计划输入导航测线,并根据已有资料估算测量起始点的水深值,启动多波束系统处于发射状态。

(4)浅地层剖面仪在海上测量前要对剖面仪及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层理是否清晰。注意发射频率不能长时间太高,否则会烧毁设备。

(5)磁力仪拖鱼入水后,观察电压电流值、信号强度、磁场值、深度及高度计值一段时间。各信号正常后,继续投放拖鱼至技术要求深度,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检测各信号并保持慢航速至确认系统工作正常,逐步升高航速至正常航速,开始上线测量。

(6)调查船要严格按照预定测线进行航行,导航员将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指导船舶航行。调查作业中非紧急情况严禁倒车及急速转向。在进入测线的延长线前将船舶的航向及航速调整到要求情况以使各仪器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在调查工作中,船只航速必须保持稳定且最大航不得高于5节。调查中当船体吃水发生变化时必须校正各换能器吃水参数。调查中当测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超过规定测线间隔的20%时必须重做。注意观察各个拖体之间的影响,关注拖体的之间的物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电缆是否交叉;尤其注意电信号之间是否影响等。

6、小船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管理方法

由于小船作业船舶,导航定位和仪器操作人员一般为外雇人员,合同签署形式不同,大家经济利益不同,从而造成现场管理中的一些难度。

1)每天坚持收听气象,并做好记录。不同海区受风向影响的大小不同,项目经理在作业中要及时总结各海区不同季节天气特点,潮汐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出海作业,从而缩短工期。

2)注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

3)根据不同的作业区域,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

渔业作业区:在渔业作业区域要加强瞭望,注意渔网走向,注意船舶和仪器安全,避免拖体被渔网挂住而受损。必要时要先进行清网再开始进行作业。

浅水区域:浅水区域水深较浅,要注意潮汐变化引起的水深变化,防止船舶搁浅。

深水区域:离岸较远,注意收听气象,如果天气处于台风季节,安全应急计划必须得到保证。

航道穿越区域的检测:在航道内进行管线检测时,由于航道内有工程施工保护管线的石头,有时层厚达到1米,会给管线调查带来技术上的困难。可采取加大发射次数,降低船舶速度,改变计划测线方向,与管线方向斜交。在利用浅地层剖面没有发现管线的部分,利用磁力仪进行探测,结合多波束测量成果和浅地层剖面特征确定管线埋深。由于航道是船舶运输通道,船舶航行密度大,在航道工作需要办理相关证件外,还要加强观察,注意避让。

4)由于小船抗风能力差,工期一般较紧张。抓住好天气进行高效作业就很重要。现场作业仪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仪器测试。测试仪器时,应进行动态测试,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如遭遇恶劣天气,避风时间较长时,避风期间更应注意对仪器进行测试,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排除。以保证天气转好时,立即进入高效作业状态。

5)作业日报详细记录,尤其是天气恶劣或仪器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工期时,及时与公司和甲方进行沟通,以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4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管理产业升级

一、综述

项目管理作为一次性创造活动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适应新经济时代最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执行总裁Virgil Carter先生指出,到2010年项目管理将成为最通用的政府及企业管理模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和一般的政府日常工作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目标明确,必须遵循一定的执行顺序,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时间有限,开创性和一次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有效的推动这项工作。

2005年北京市大兴区根据北京城市规划修编对区域发展的新定位,结合我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形式,选择筹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从农业,制造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由于筹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是一项政府从来没有干过的创造性的活动,与政府的日常工作相比,具有开创性和一次性,不确定性,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同时时间有限等特点,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了项目管理的方法,有效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在2005年底完成了该项工作,为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筹建项目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探讨一种利用项目管理方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工作模式。

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的项目管理过程分析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的筹划、报批、立项、建设等一系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在基地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思想,在明确项目目标的基础上,从项目管理的职能角度,进行范围、时间、招商、成本、风险、组织等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叙述,为区域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区建设中做出有益的管理模式尝试和创新。

1.明确项目建设目标

明确项目的目标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起点。建设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是为了在大兴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根据这一要求,确定了项目目标。该目标为以现有媒体产业为基础,聚合资源,以影视制作及动漫原创为重点,力争引进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3~5家,成为中国新媒体产业主要聚集区。

为了便于考核项目实施的质量,该目标还制定了具体的指标。这些指标是2006年1月31日以前完成基地的筹建工作,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部的授牌。

到2010年,引进3~5家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国内外中小型新媒体企业150~200家,创造10000~20000就业岗位,实现产值60~80亿元,占大兴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基地建成后的5年~10年内将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魏善庄地区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新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大大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2.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保证项目完成并仅仅完成全部要求的工作,以便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作流程。在新媒体基地项目中,其范围是拟定概念性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与北京市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报请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和开发经营总公司,完成基地的土地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同时进行基地发展的招商工作,最终保证基地发展目标的实现。

3.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是指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所必要的过程。具体包括工作内容的定义、工作内容的排序,工期估计,制定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等环节。

本项目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北京市发改委和科委的汇报、火炬中心的汇报、基地授牌、设计基地的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企业入区所急需的相关产业发展平台、实施基地基础设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等内容,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对上述工作内容进行时间估计,进而在对工作进度排序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实施进度控制。

4.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如何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需要付诸的努力。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对资源利用的规划、费用的估算、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四个方面。在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中,结合现有政府的费用管理机制和筹备基地的重要性对项目成本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从资源利用规划、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三个角度进行管理,在项目开支方面采用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法则进行控制,以期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项目运行结果。

本项目在资源利用角度,是集合了大兴区的全区之力,务必将基地申请设立到大兴区为最终目的,因此,形成了以大兴区发改委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与学者,同时积极争取北京市层面的相关资源的进入。

费用估算与费用预算方面,严格实行审批制度。结果表明主要预算指标都在预定范围之内。

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的预算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实行群体决策审批制度,控制成本开支,最终实现到基地申请通过后,预算开支仅为50万元的良好管理效果,比预计的预算费用节约了15%。

5.项目招商管理

在一般意义项目中,表现为项目的采购管理,而在基地筹备和建设过程中,表现为园区土地开发的招商工作管理。为了实现大兴区依托基地发展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招商工作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从设计环节、培训环节、制作环节和销售环节进行定向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而对选定的企业进行攻关和洽谈。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初期产业链招商对象并进行定向招商工作的开展,并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招商计划路线图和初选了部分定向招商企业。

6.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是指为有效地利用涉及项目的各方人员所付诸的组织努力。本项目是通过设立初期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方式,进行基地的申请和获批,进而依照国家开发区的管理要求再次设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投资公司的组织和人员安排。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管理模式,将是以区政府的领导下,由管委会全面负责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工作,牵头在完善物业管理、土地规划、城管、地税、国税和派出所的基础上,由产业基地投资公司负责招商、投资、土地出让及市场宣传等具体实施工作。

7.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所需付诸的努力。它关心如何将事件正面效果最大化,以及将负面效果最小化。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对风险的应对通常采用规避、减缓和接受三种方式。对于本项目而言,经过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有如下三个,即可行性研究不能满足北京市和科技部的要求、其他区县申请相关基地的竞争风险和招商风险。为了更好地完成本项目,经过项目组研究,制定了如下风险应对措施。

(1)聘请知名专家为顾问,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技术、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多次论证,规避可行性研究风险。

(2)实施差异化方式,以新媒体领域为主要切入点,充分结合大兴区当地的星光集团、大森林影视园、北普陀影视基地、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印刷学院等基础,申请成立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从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前景、配套产业等方面综合考虑,规避竞争风险。

(3)对于招商风险而言,在基地中打造创业中心、培训中心和制造中心等三个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建设协同设计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为入区企业服务,同时聘请海外专家为基地海外招商开拓渠道,并由区委领导带队赴海外考察招商,协助基地完成招商工作,规避招商风险。

三、结论与展望

第5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理念与措施

1.区域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

西方国家在政府管理经济和自由市场的争论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古典经济理论主张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政府尽可能不干预经济,上世纪初的大萧条证明了“市场失灵”。从此,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强化了在经济运行中国家和政府的作用,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又证明了“政府无效”。新凯恩斯主义虽然支撑了政府干预理论,但其模式所推断的政策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美国加州大学的城市社会学教授H·孔兹总结到:管理方法学派认为,管理是靠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发挥管理的效能和作用;管理经验的学派和学者认为,管理更依赖于管理者经验的积累,经验愈多,管理的就越好;行为学派认为,如何激励管理人员和市民发挥潜力是成功的要素;社会学派认为,社区是整个人类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管理应考虑与社会的关系;决策学派认为,决策的关键是管理;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可以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把管理资料作为最好的定量处理方法。

地方政府对一个行政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实施影响,区域经济管理是政府机构实施经济职能的根本。区域经济管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体现,既可以目标相同,也可以相互制约。区域内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人们认为,区域经济管理是指,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据,从而进行研究区域经济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然后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与配合,使之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取得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程度。

2.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区域市场分割;二是,反宏观调控行为,造成权力经济。反对宏观调控行为是地方政府纵向对经济权限的分割和占据,具有经济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两个特征,在行政性关系与市场性关系的较量过程中,行政性关系的进一步强化。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权力过大,导致了其中行为的不规范,市场经济扭曲成为权力经济,从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良性发展。

中央放权,地方政府又有越来越大的权力。在地区差距存在的情况下,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而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和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商品贸易的行政性和区际要素流动不合理干预方面,这又可以继续往下深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不合理地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不断限制外地产品流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资源商品、初级产品不断流出本地市场;运用经济政策倾斜、强化经济杠杆作用等各种手段,加大产品对当地市场的占有量,以此提高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也能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等。由于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从而影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3.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理念与措施

3.1打造学习型政府

管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地方政府,其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经济管理人员充满了官本位意识,削弱了服务能力,降低了服务质量,损坏了政府的形象。要加强学习,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为纳税人服务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学结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3.2树立经营区域观念

经营区域是指,利用市场手段,将区域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产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进一步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从中获取一定得收益,再将这部分收入投入到基础建设的新项目中,走实现区域的滚动发展。这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实行区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区域建设资金的来源;二是,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区域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比例,逐步增加城市区域的投入比例。区域规划、管理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对区域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区域资源效率的利用。

3.3建设电子政务

建设电子政务是指,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政府,推进政府信息上网以及政府网上办公等。地方政府运用地球信息系统、遥感、遥控、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高科技技术,针对区域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自动采集、整合、储存、管理、交流和再现,对区域功能机制再进行动态监管测试,通过网络化和电子化等手段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这具有鲜明的智能化特征,提升了公共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知识高含量和技术的高标水准。

3.4坚持区域统一规划

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各别系统只有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监督下,各行业之间才能合理的布局,合理的投资进行建设。人为的不合理条块分割,割断了区域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重复建设。实现综合效益最优是统一规划的目标,即区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协调持续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3.5做好区域调控主体

中央不可能具体操纵各个区域,只有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比较熟悉,充分的发挥区域优势,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便保持本区域经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强调中央对全国市场的宏观调控时,也相应的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区域调控权,因此地方政府调控成为了介于中央宏观调控与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所进行的间接调控之间的中间环节,构建成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地方政府成为一个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建设者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

【参考文献】

[1]周吉冈.公共管理视域下政府管理职能重建途径[J].青年与社会,2013(18):4-5.

[2]苏勇耐,黎本寿.浅谈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职能转移[J].社会管理工作研究,2013(7):40-41.

[3]欧阳志伟.浅谈公共管理的特点及政府管理模式创新[J].经营管理,2012(2):35.

第6篇

关键词:提升 精细 管理水平 方法

一、强化责任,明确执行的目标导向,为“要我精细”打好基础。

明确责任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边远井管理区围绕原油生产效益中心,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借鉴系统理论和过程控制原理,横向上把管理区整体工作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划分为23个系统,各系统细化业务内容,理顺工作流程,修订工作制度,纵向上细分为管理区、基层站、班组、岗位四个层级,构建了23个系统的“业务节点责任管理”模型,制定了1012个业务管理节点和789项节点标准,明确了工作目标、管理措施、检查细则、岗位责任,形成了 “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管理体系,展开了“节点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节点工作绩效考核到个人”的精细管理新局面。管理区专门制作了《岗位业务节点明白卡》,配发到采油、注汽、注聚、维修、后勤辅助系统的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这样,每位职工在清晰掌握本岗位和所在班组的业务节点、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在生产工作中的位置和责任,以此来指导岗位工作,提高效益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精细基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能力,增强执行的素质保障,做到“我会精细”。

一是高效率、快节奏,做到执行有力度。一个执行力强的个人必定吃苦耐劳,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定能打硬仗。面对严峻的产量形势,边远井管理区咬定目标顽强发起多轮上产冲击,1月份打响“起步上产攻势”、3月份发动“36120”上产会战,4、5、6月持续发起70天上产攻势,1-6月有5个月依靠不间断的上产连续抢攻,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在生产运行中,强调“三个及时”,坚持“五到现场”,树立“24小时上产”意识,实现了上产无缝隙衔接,做到了高效率、快节奏。特别在新井投产中,贯彻“早投、快投、投好”三步方针,超前做好地质分析,提前衔接流程施工;加快作业、注汽等节点运行,密切跟踪新井生产动态,加强作业监督,严格执行水井保钻工作,促使新井投产一次成功率达到100%。

二是提升业务技能,做到执行有高度。在工种多、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管理区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保证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根据学历、工作经历和业务能力的差异,管理区建立技术层、资料管理层、班组长层和操作层四个人才梯队,针对不同梯队人员的不同需要,开展“特色课堂”,实行分层次的培训方式:针对技术干部培训油藏动态分析等业务知识;针对资料管理层培训油井工况、井组动态等知识;针对班组长层培训专业知识以及生产应急处理等内容;针对一线部分优秀职工培训基础理论,提升操作技能。结合“百日提速”、“导师带徒”、“送技术下基层”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内在责任感,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批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三、科学操作,保证执行的质量效果,实现“我能精细”。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边远井管理区强调抓重点、解难点、增亮点,确保执行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善于抓重点。“行动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要正确处理好主与次、轻与重、先与后、缓与急的关系,抓重点、重点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2013年常规措施单井增油计划471吨,完成任务的难度较大。边远井管理区将提高措施有效率作为完成任务的突破口,将精细方案制定实现剩余油挖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要坚持“三审、四结合”措施优化管理机制,提高措施有效率。“三审”即单元技术人员、技术站主管干部、技术副经理对措施进行优化论证、层层审核把关。“四结合”即在制定措施时技术站与注采站结合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工艺所结合对重点井制定合理的工艺措施,与地质所结合挖掘动用差井层潜力,与作业部门结合根据作业过程中新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方案内容。通过实施“三审、四结合”措施优化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措施制定水平,从源头上提高措施有效率。二要定期召开措施讨论会和作业不成功井分析会,提高措施质量。每月上旬召开措施讨论会,单元技术员按照规定模板进行单井分析,发现问题井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反复优化后与地质所、工艺所及相关部门深入讨论,优化确定详细措施内容。每月底召开作业不成功井分析例会,技术站、注采站技术人员和作业监督员共同参加,对不成功井逐口剖析,排查问题所在,认清不成功的原因,制定相应治理措施,为今后类似作业提供借鉴。2013年共实施各类措施180口,方案符合率为96.7%,措施有效率达到85.7%。

二是敢于解难点。执行力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攻坚克难、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水平。只有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负责,才能在破解难题中强化执行。边远井管理区井多线广,地处偏远,所辖区域跨度大,油区暂住人口多、工农关系复杂,不法分子打卡子、割管线事件时有发生,生产、治安管理难度大。本着“综治出效益”的思想,边远井管理区加强责任的落实,对可能发生涉油案件的每一口油井、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部位、每一片区域,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实现油区综治全覆盖、巡护阶段性“零发案”,确保原油“颗粒归仓”。一是ABC分区域定职责,做到区域全覆盖。A区为重点看护区,该区域为高发案区域,发案频次高、发案井集中,对该区域采用蹲守的方式严盯死守;B区为重点巡护区,该区域为监控盲区,注采站夜巡班、环保护矿站应加大巡逻力度;C重点监控区,该区域为监控设备能够全面覆盖的区域,要适当减少巡逻次数,由监控班强化监控管理。通过实行分区管理,突出了巡逻重点,明确了管理责任,有效提高了综治运行效率。二是不间断巡逻,做到时间全覆盖。在巡逻时间上,注采站班组采取“定时不定时”方式。“定时”即白班人员在早上交班后巡井、下班巡井,中午夜间主岗巡逻人员巡井,白班人员下午交班后巡井、下班巡井,下午夜间主岗巡逻人员接班后巡井、清晨巡井,定时巡井为7遍。“不定时”即夜间主岗巡逻人员在上半夜、凌晨、下半夜的巡井时间要根据最近的发案特点、规律,结合盗油活动的高峰期,制定周密、灵活、多变的巡井时间和次数。护矿站巡逻班与责任区域涉及的注采站密切联系、协调运行,形成巡逻班、计量站24小时值守人员、注采站队部值班人员的三方联动,构建了不间断、无缝隙、全覆盖三位一体的交叉巡逻模式。

三是勇于增亮点。工作有亮点、有特色,不仅是整体工作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执行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要善于抓出亮点、展示水平、树立形象,实现工作的新突破。边远井管理区稠油井245口,占全区总井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冬季生产困难较大。管理区在14口稠油井进行的“点滴”加药法降粘实验,效果显著。传统的人工加药,是指操作人员定时把50或100斤的药剂桶搬到单井上,打开套管闸门,通过定制的漏斗,把大致的药剂量倒入套管,达到降粘增产的目的。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因为药剂是一次性倒入,不能充分与稠油进行混合,并很快被深井泵抽出来,降粘增油效果不好,并且产生药剂上的浪费。“点滴”加药法,则是根据医院里病人“打点滴”原理,在单井井口放置一个加药容器,采用与医院输液管相似的软管与套管闸门进行连接,一次性调好流量,把药剂用“点滴”的方式加入套管。目前,管理区精心选择了14口稠油井进行“点滴”加药法降粘实验,有效维持稠油井正常生产的同时,增油效果明显,并扶井成功11井次,其中长停井D8-28日产油量26.8吨。此外,管理区在精细掺水上大做文章,通过应用水咀节流技术,实现了恒量掺水和精确计量,提高了掺水井资料录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日常管理中,地面管线掺水是保证稠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在掺水井管理中,由于常用电子式掺水表的计量误差大,因此扣掺水时造成单井产液量常常出现负数,对资料录取造成重大影响。为此,管理区借鉴油咀工作的原理,采用4mm、3.5mm、3.0mm、2.8mm、2.2mm等不同规格的陶瓷水咀进行掺水控制,并根据节流压差准确计量掺水量,有效解决掺水量的精确控制与准确计量等问题。目前,管理区在6个计量站安装了18口掺水定量水嘴进行实验,效果明显。

第7篇

关键词: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现状;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般的,我国对于一些经历历史冲刷的历史文化遗产都会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保护,而在城市中心的一些历史文化风貌区则更应进行重点保护,因为在市区里,人员密集,环境差,这些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如何对这些历史所遗留的文化风貌区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成了现今的重要话题。本文以上海市区内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谈谈关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几点看法。

一、历史文化风貌区存在的意义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为了了解历史,解读历史,我们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风貌区进行保护,它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积累而逐步形成,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古时人们的智慧,也更加方便去分析过去的生活习性,这对于如今高速发展的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城市文脉的延续。

二、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所谓“四项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可持续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分类进行保护原则。只有将这“四项基本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对这些文化风貌区进行有效的保护,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尽量的保存完整。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指的是,要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本身存在的一些东西,是原本存在的,不是我们后来加上去的真实的历史产物,所以说,要保护文化风貌区就必须要保护其遗留的全部历史信息,包括其在历史的作用与早已经形成的构局以及街头巷尾的原本设施,同时还有原本的绿化地。

2、可持续原则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可持续原则中,所包含的内容就是,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对其进行保护不仅仅是为了风貌区的完好无损,同时这对于我们整个城市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风貌区内,所居住的人员也较为复杂,还有交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等,所以说,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作,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还要不断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整体性原则

历史所遗留的文化风貌区是一个整体,它不仅仅包括建筑物,同时还包括整体的环境,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真正意义在于其整体的价值。所以说,保护文化风貌区不仅仅是保护其建筑物,同时保护的还有其周围的环境以及一些能够体现出其历史价值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其存在的意义,反之,则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4、分类进行保护原则

由于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风貌区在整体结构与现今的环境与布局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再加上之前的保护情况以及现今的保存情况也大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其建筑历史不同、保存程度不同、分布区域不同等情况,对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有机的分类,其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历史,不同种类的风貌区进行分类,从而施行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力求整体风貌达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三、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分阶段管理

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风貌区,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整体情况,并作详细分析,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国家为此设立专门机构来投入与监督保护这些风貌区。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误拆现象,更有甚者,对这些风貌区进行强拆,对于其存在价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发生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有关部门对这些风貌区的保护力度不够,国家也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来对这些风貌区进行强制性保护,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所以说,我国必须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来对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这些风貌区的保护,仅仅依靠法律是不可能将这些风貌区进行有效的保护,所以说,完善的管理系统将是风貌区保护程度的关键,一定要对这些风貌区整体的保护有着长期的目标,同时在城市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将这些风貌区考虑在内,防止对这些风貌区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保证这些风貌区能稳定的继续存在我们现今的城市里,也要为今后的风貌区存在而努力。同时,对于这些风貌区的环境也要加以改善,从而保证其能够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下保存的时间更长。

四、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管理方法

根据上海现行旧区旧房改造政策要求,所有的建筑结构都归属于拆除、 改建或者保留三大类范畴,对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也不例外,因此在对其进行建筑管理过程中,应从拆除、 改建以及保留三个方面着手:

1、拆除

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管理过程中,所谓拆除建筑,主要是指在一些强制性规划区域中的旧建筑结构一律要进行拆除,同时还包括修建性规划中的、明确要求拆除的一些历史性建筑或者其他的一些建筑结构。从本质上来讲,建筑结构的拆除,一般都会对历史风貌的原始特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对一些不宜保留的部分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因此它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此加强重视。

2、改建

一般而言,需要改建的建筑结构主要有在修建性规划中、保护规划范畴之内的局部或者全部需要保留的改造项目,即一般性历史建筑结构与其他的建筑结构。所谓改建,主要是指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一些建筑结构不实施整体性拆除,而是通过修补等手段将其保留下来;通常都是保留建筑结构的特色部分,只是改变现建筑结构的部分格局或者外观结构。

3、保留

保留主要是针对建筑结构中的控制性规划层面而言的,对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结构进行保留,或者在修建性的规划领域明确规定了不予以拆除的建筑结构。所谓保留,主要是指要保持现有建筑结构的原始风貌和特征,并将原建筑结构的体系和特色构件完整的保留下来。这里所说的保留,主要是指建筑结构的不拆除或者不改变,对于那些破损确实比较严重而无法修复的局部构件,应当进行及时的修补或者更换,但不能改变其可识别性。针对需要保留的一些建筑结构,建议编制一套科学完善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及修缮规划。

结语:总而言之,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与建筑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协调与管理,尤其要处理好新旧建筑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周俭, 奚慧, 陈飞.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与建筑管理方法的探索[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2] 周俭, 梁洁, 陈飞. 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4).

[3] 陈飞,阮仪三.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2).

[4] 陈佳譞. 保持城市历史风貌区的建筑密度——以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S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