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0:04
序论:在您撰写新媒体行业发展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新媒体概述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使用的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生活设备,利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通过卫星、互联网等各种传播途径将信息提供给广大市民的媒介形态称为新媒体。相对于“报纸、户外、电视、广播”四大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由于具有广泛的信息渠道、迅速的推广速度、丰富的内容等特征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也被形象的成为“第五媒体”。
根据传输网络的差异,可以初步把新媒体分为:
(一)以视频分享网站为主的宽带互联网类型;
(二)以数字广播为主的数字广播网类型;
(三)以手机媒体为主的无线通信网类型;
具备实现个性化、细分化、普及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实力的提升具体是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的崛起对中国电视行业的重要影响
就目前媒体行业而言,以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崛起已经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领域的关系,使得在新媒体发展的同时也维持传统媒体的发展是目前传媒界最受争议的话题,二者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今后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向。
(一)媒体间的经济竞争逐渐激烈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的渐变过程,在这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长期竞争过程中,新媒体的“竞争力”已经开始慢慢发挥其巨大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新媒体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魅力开拓着新的传播渠道,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媒体主营业务固守传统渠道的市场经济份额被新媒体划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媒体间面临市场经济竞争逐渐激烈;与此同时媒体间的人才竞争、话语权、出镜率也逐渐的达到了竞争白热化的阶段,竞争领域已经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这些竞争的出现已经慢慢触及到法律的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多方面,因此传统媒体确实已经面
着强有力的挑战对手。
(二)电视媒体内容传播形式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再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电视节目从最初单一的录播渐渐转变为现在的“直播为主、录播为辅”的新的传播格局,即时即刻的收看电视节目可以更为直接的了解信息,使得信息更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如今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的带动下,从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可以看出,电视行业已经做出了充足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准备。例如现在娱乐性节目给广大群众参与全面娱乐的平台,选秀节目的推广给了很多平凡人实现明星梦想的机会,访谈类节目为人们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角度等多元化的媒体内容传播形式,一切从群众生活角度出发,通过文化思想的传播交流给了广大群众极高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媒体行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群众对电视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体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推陈出新不断的激发观众的互动参与欲望,中国电视行业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势头。
(三)促使受众行为模式发生转变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电视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例如传统电视在打开电视屏幕之后,只有单一的LOGO画面,人们只能前后进行翻页,形式单一。在新媒体出现之后,传统电视在模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数字电视广播网、移动通信网、宽带网络三个主要网络构架的推动下,传统电视不仅仅只限于某一频道的单一画面,很多新媒体画面开始出现在电视界面上,通过借鉴电脑的使用方式,电视上开始出现博客、视频下载、收视指南等菜单画面,用户手中的遥控器就好比电脑配套中的鼠标一样,一页一页的点进去便可直接观看。这种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就促使受众模式发生了转变,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
(四)电视媒体格局发生转变
与此同时,传统的免费电视已经逐一被节目付费所取代,在很多新颖栏目的吸引下,用户通过付费的模式抢先收看等,因此新媒体的影响下,电视用户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三、新媒体发展分析
(一)新媒体电视的主要优势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电视行业已经跨越发展到新媒体电视行业阶段,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趋势给电视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拓新的增值业务,提升了行业价值。由于新媒体电视的内容价值、传播模式、传播特点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突出,新媒体电视在传播优势、精准性、全面性上更为突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业主、营销机构、投资人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传统电视只能通过录播的形式,对于收看时间和收看选择局限性强,观众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感兴趣的栏目,只能被动的接受,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然后新媒体影响下的电视行业更为注重观看节目时间的自主选择,同样通过视频下载、手机下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观看,用户主动选择代替原来的被动接受,这样的自由模式就使得人们无需要拘泥于时间的安排,拘泥于自家电视机前的某一个单一频道之下,而是在移动状态中享受自由时光,人的空间、时间都得到了释放,因此电视行业新的价值体系也应运而生。
(二)新媒体电视的主要劣势
首先,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及完善是首要大关。在新媒体的影响想,对于电视的使用操作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电视播放频率并不可以满足新媒体的播放模式,因此对于电视频率、使用操作性能、外形构造等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播放如何解决数据漫游、收费等问题都需要彻底的调整及改变。
其次,面对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下的电视行业的产业链如何在短期时间范围内进行有效构建,商业运营模式的选择,市场的分析定位等都需要相关专家的逐一分析研究进行定位,因此在商业运营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最后,和传统电视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交替使得信息资源需求量增大,如何解决获取内容的途径是至关重要的,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具有价值,这对媒体人的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面,这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
四、结语
近几年来,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电视行业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由于电视媒体拥有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庞大的受益群众,使得电视媒体一直在持续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就,成为了目前最具规模化的传媒产业。因此在新媒体的夹击下,我们应该立足当下,充分分析目前中国电视行业所面临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中国电视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绿色通道,这将对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2]袁美娜.中国民营电视传媒经营管理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3]文舒.论电视媒体品质的提升和改造[D].湖南大学.2013.
【摘 要】传统媒体广泛建立新型媒体之一“微信公众号”,是受众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合力结果。公众号的建立,将从盈利、内容生产和供应、组织三个模式,影响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继而影响传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技术、市场、内容的理解,从而推动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创造。
关键词 微信 公众号 传统媒体 业态
2013年下半年,微信使用量迅速攀升至4亿,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相继推出“微信公共账号”,简称“公众号”。传统媒体广泛建立微信公众号,是受众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合力结果。公众号将会对传统新闻媒体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对此作分析。
一、趋势影响——基于产品特点的分析
传统媒体开发公众号是必然趋势。
微信公众号,就用户体验而言,目前呈现三个特点:
1、便携性
微信得以推广的基础,是适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技术。打开移动终端就可以使用,是产品的第一特点。
2、便于存阅
公众号内容更新频率固定,便于用户安排阅读时间,形成阅读习惯。感兴趣的文章可以存入云端,随时取阅。
3、内容精少、直观
根据用户“时间少、要求高”的阅读需求,通常设置几个精品栏目,推荐几条源自传统媒体的精华新闻和文章。如“人民日报”,设置了“社会热点”“微博精粹”“特色栏目”三个栏目板块,“特色栏目”下,收入了纸版“权威解读”“地方治理”“人民时评”“新青年”等几个《人民日报》纸版最有影响力的栏目,根据纸版内容每日更新。
因为这三个特点,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信息快速、高效、准确的传播。其满足了受众需求。当前,新闻阅读人群呈现出生活节奏加快、优质信息需求旺盛、手机终端依赖加强的趋势。这一趋势决定了移动终端用户对信息介质快捷、直观、稳定性要求的提高。除非有更快捷、更直观、更稳定的介质出现,否则,微信公众号难以被替代。同时,微信公众号还满足了传者需求。尽管进入自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依然掌握新闻采集、加工、制作的绝对优势,依然是新闻内容生产和价值输出的主导者,在社会分工中,继续承担“信息传递和价值输出”的主要职责。传统媒体开发的微信公众号,有着天然的内容优势,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门槛低,以及产品特点,公众号必然成为传统新闻媒体延续生命力,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一种媒介形态。
二、模式影响——基于社会数字化趋势的分析
盈利模式、内容及供应模式、组织模式,基本能勾勒出一家新闻媒体机构的发展模式。信息技术革新,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改变,将对传统新闻媒体上述的三个模式产生如下影响:
1、基于数据挖掘的盈利模式
数字化社会的特点之一是:有效开发数据、应用数据,达成各项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数据挖掘成为社会的工作趋势。这一趋势将影响微信公众号的盈利模式。原因有二:1、传统盈利模式不适用于公众号。刊播广告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但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微信公众号,因为公众号的产品特点是精、少、清晰,过多的广告植入将直接影响受众的阅读体验。2、公众号本身数据资源丰富。在未来,新闻内容供应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分众化,受众的划分将越来越细致。这一趋势将倒逼媒体掌握大量建立于客户需求之上的各类数据,并形成自己的数据库。事实上,传统媒体的核心资源之一就是客户信息,绝大多数产业在短期内无法和媒体媲美。这两个原因将催生公众号基于数据挖掘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数据产品。即开发数据产品并贩卖。由于公众号在用户信息的收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数据挖掘,将公众号的用户,依据内容、阅读时段等类别,进行各种分析归类,开发一系列数据产品,并贩卖给电商等依赖数据精准投放和制作的企业,实现盈利。
(2)营销平台。精准投放和定向生产,可以俭省中间环节的支出和人工成本。拥有大量用户并占有各种用户数据的公众号,既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数据资源宝藏。有特定信息需求的受众群体必然有相似的产品需求,因此制作这一类产品的商家,将视其为产品的推销平台。
(3)内容收益。即付费订阅。当一部分用户形成阅读习惯后,开始收费。这一模式和数据挖掘的关系是:用精细的数据分析,确定何种内容吸引何类群体,并且让这类群体愿意为内容买单。
2、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开发
微信公众号首先是内容供应平台和渠道,内容制作恰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优长。能否产生可盈利的数据产品,是公众号在选择内容时的主要参考依据。数据产品产生于用户需求,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公众号的内容根据用户需求将分为两类:
(1)传统媒体内容的推送平台。此类公众号的主要用户是认可传统媒体品牌并愿意使用公众号的群体,如“人民日报”的公众号。内容生产相对简单,就是推送传统媒体的优质栏目和内容。其目的,从社会效益来说,是泛信息传递和价值输出;从经济效益来说,是最大限度收集各种类型用户的信息。
(2)集结特定群体的信息平台。此类公众号的主要用户是有特定信息和观点需求的群体,相对小众。内容生产要求较高,内容特点是专业化、深度化,如东方网新闻产品“澎湃新闻”的公众号。开发这类公众号的主要目的,从社会效益来说,是为了满足特定群体对专业性内容和观点的需求;从经济效益来说,是主动培养并固定特定需求的用户,主动掌握某类群体的数据,最终达到数据盈利的目的。
3、基于产品的组织架构
传统新闻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是传统新闻媒体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出的产品,既是内容产品,也能转化成数据产品。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的发展,也将围绕产品,由传统垂直架构向扁平结构发展,围绕产品制造、产品维护、产品研发、产品推广和销售重新搭建组织架构,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构想如下:
(1)产品制造团队。进行数据挖掘和内容生产,一方面形成各类数据产品,另一方面进行日常的内容制作和供应。
(2)产品维护团队。数据产品线:跟踪数据使用,接受用户反馈,教授用户最大化利用数据产品,调查产品的实用价值。内容产品线:跟踪用户的阅读感受,负责评价内容,提升内容质量和与用户需求的吻合度。
(3)产品研发团队。观察新的社会需求、学习新的技术,开发适合新需求、新技术的内容产品和数据产品。
(4)产品推广和销售团队。提升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数据产品和内容产品的用户。
三、观念影响——基于认知规律的分析
人创造产品,产品影响使用者和制造者对世界的理解,这是认知发展的规律。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同样推动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观点的改变,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业观念
在我国传统媒体鼎盛时期,有志于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人员,必须依附于一家媒体机构,才能实现职业诉求。“新型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产品和技术特点,加速了实现“自办媒体”的可能。信息传播从业人员与媒体机构的关系,从绝对依附变为合作共生或者完全脱离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让传统媒体的资源、运营优势与公众号所有人的内容创作优势,联手实现赢利。
2、新闻制作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其制作方式、流程等因素,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对生产过程精细化、产品类型系统化、信息广泛化的高度追求,也决定了速度和表现手段上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号在上的技术优势,凸显了传统媒体速度慢、表现手段单调的比较劣势,也改变了从业人员对新闻产品的理解: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在量上无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突出信息的权威和深度,才是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
3、体制、机制改变
当信息生产的垄断优势不在,传统媒体的市场化趋势不可避免,传统媒体需要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刺激从业人员和机构提高生产能力。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媒介,本身传递了技术观念、市场观念、内容观点的变化发展。传统媒体在发展公众号的过程中,随着盈利模式、内容生产和供应模式、组织模式的变化,必将感受到技术、市场、内容观念的变化发展;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发展自己的认知,使技术理念更加超前,内容理念更加专业,市场理念更加成熟,继而从主观上推动自身适应外部世界,并通过创造产品,改变世界。
关键词:移动网络媒体;信息经济;产业发展
一、移动网络媒体
现代通讯技术早已大大不同于传统技术,它不再以邮政、电报、电话业务为支柱,而是逐渐向网络通讯倾斜,媒体产业也跟随技术的脚步发生变化。移动网络媒体指的是以计算机、光纤卫星通信等相关技术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向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信息传播的平台。移动网络媒体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新兴产物,它从属于网络媒体。虽然其继承了网络媒体超时空限制、海量信息、多元化、交互性的特征,但在个性化、便携性、私密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移动网络媒体却也有着更加明确和显见的进步。
二、移动网络媒体兴起原因
移动网络媒体的兴起处于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网络经济的创新性发展。三网融合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也取得初步成效,这也为移动网络媒体的创新提供契机,为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移动网络媒体产业也处于发展的良好阶段,因此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提供流通血液,促使其快速发展。整个产业目前呈现向上入深的积极趋势。本文就兴起原因联系相关经济学理论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一)商品信息需求旺盛
移动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信息,信息具有其特殊的商品性和消费性。大众获取信息的原因在于利用它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改造。商品信息性指的是能够被接收者接收,并满足其某种特殊需要,有关商品及其生产、流通或消费的消息、情报、数据或知识等的总称。而商品信息的有用性则体现在启发大众思考,解决困惑,并最终积累知识。对于生产者则能提高商品管理决策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率及效益,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商品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和交流,要消耗人的劳动,从而可以交换和转让,所以也具有价值。因此,信息能够被直接或间接的消费,网络传媒活动也可被看作一种信息消费的经济活动。人类社会开放和透明程度空前。大众对于外界的了解愿望愈加强烈,信息需求也愈加旺盛,为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移动网络媒体针对市场特点,自身也进行积极开发和应对。一些信息媒体行业细分市场,精准定位,不仅满足大众森罗万象的信息需求而受到广泛欢迎,还从中取得了不小收益。
(二)移动网络媒体经济的成本和报酬原理
移动网络媒体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模型框架,突破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互联网产品创新性的观念和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大众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影响而发生诸多改变。互联网信息商品的生产也正在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经济转向节能高效,环保。移动网络媒体平台借助于互联网这个海量的信息交换中心和智能及时化运作,运行成本控制低。各种需要的复杂相关程序运作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处理。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为平台积累大量数据,优化处理过程,从而促进信息产品的投放精准度。边际成本随之递减,因此站在资本投资者的角度,其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而且管理便捷。从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组合与投资组合,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尽可能的获取最大利润。这无疑会极大程度刺激投资者的投资欲望。除此之外,报酬递增。目前大部分移动网络媒体平台仍是免费开放,但是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二次贩卖”理论开始发挥作用,媒体可以将受众作为商品二次贩卖给广告商,从中受益。用户群越大,与广告商的议价能力和标准就越高,收益就越大,获得的报酬也随之增大。如果我们将常规产业的规模效益视作是线性的,那么信息媒体产业规模报酬将会是几何爆炸式的增长。
(三)Web3.0阶段的产业快速发展期
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开始的二十年时间里,网络媒体地发展日新月异。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94――1998年的初始阶段;1999――2004年以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为代表的Web1.0阶段;2005――2009年,以博客、播客为代表的Web2.0阶段;目前就是自2010年至今以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Web3.0阶段。移动网络媒体的产业正处于发热期,未来空间巨大。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的发展也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和衰退时期。在今年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我国去年媒体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为应对目前全球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也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在严峻的经济情形下,中国传媒产业在2015年仍然增长了12.3%,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2750.3亿元人民币。可见我国目前的移动网络媒体产业非但没有随同宏观环境衰退,反而逆势上扬。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移动网络媒体产业正出于成长的快速发展期。
近期视频直播行业不断掀起热潮,不同类型的视频直播网站纷纷涌出一类是演艺秀场类,如YY、网易BoBo、优酷来疯等;另一类是游戏直播类,直播各种网络游戏对战,如斗鱼TV、战旗TV、虎牙TV等。此外,这些网络媒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力投入在移动端的支持,不单纯依靠门户网站导入流量,发展重心不断向移动网络媒体倾斜。Web30阶段发展以来媒体的边界正在逐步消失,各种融合和分化双向流程不断加速向前,众媒时代出现和大力向前这些给移动网络媒体产业注入巨大活力,促进产业的上升发展。未来的移动网络媒体的发展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期待。
三、移动网络媒体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产业变革促使移动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目前移动网络媒体活动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产业的活动无论是对外的社会大众还是对内的产业自身都诱发了一些问题的存在。作为日渐重要的部分,媒体产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无疑将会影响产业全局的作用发挥,倘若严重甚至会造成产业凋败和社会混乱。以下是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和相关对策:
(一)移动网络媒体活动的负外部性
当大众生活正在享受移动网络媒体带来好处的同时,如若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渗透。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影响自然会映射到整个产业。从经济角度分析,移动网络媒体的活动作为经济活动其存在着负外部性。外部性指的事一个主体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主体或群体的福利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负外部性即指造成损害的那一方面。在产业中,媒体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会受到自发逐利的影响在进行活动时即信息传播或宣传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到另一端的大众。信息传播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但是当传播者比如企业为了自身目标利益做出不当传播,不知情的大众看似只是在接收信息,但其实无形中自身或他人利益已在影响下受到损害。商业竞争中透过媒体释出虚假宣传,一些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关注肆意通过媒体散布谣言诸如此类就是移动网络媒体生产的外部性,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不仅包含对对象和无辜大众利益损失,更包含之后政府所投入的消耗。移动网络媒体的兴起增大社会的开放和接触,其带来的外部性也变得更难以控制,放任负外部性的产生和作用,移动网络媒体产业自身必将遭受到灾难性后果。
因此,在解决移动网络媒体活动负外部性的过程中,首先公众、产业和政府都必须清醒意识到其不可根除性。这也就意味者需要三者投入长久持续的努力与合作。公众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身的甄别能力,做到不盲目、不轻信和不轻传;产业要加强自律规范,对于损害社会大众的媒体予以排斥,建设良好的行业氛围,促使不合格媒体的自我淘汰。在追求自身发展,获取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政府作为监管者要牢牢握住大棒对于违规乱纪者给予惩罚,加强法规完善和舆论引导。
(二)产业链不完善,盈利模式不清晰
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目前自身产业链还不完善。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拥有制作,广告,宣传的主导力量,虽在改革方面加大投入和步伐,但其自身约束较大,步伐相较于其它仍然缓慢。传统新闻媒体在移动端的盈利模式目前仍未很好成熟,尚在摸索。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投资热潮下进入产业,催生了视频直播,游戏竞技,企业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其整体来看较为混乱,盈利广告单一零散,自身没有很好生产能力,大多为多接口似的拼凑。虽然一些媒体企业造盈利模式上更为灵活有所创新比如众筹,P2P等概念,但是其风险较大易滋生问题。新旧媒体甚至矛盾激烈,互有拆台。市场,技术和资本三者风起云涌,产业链的构建和整合任然亟须重视。
主流媒体和中小企业在追求利益扩大的同时,应该放远眼光看到行业的前景,加强合作与对接,共同摸索出最合适收益路径;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在移动网络媒体内容上加快融合和创新;技术部门大力发挥基础性作用,巩固现有技术,与时俱进加快研发,为移动网络媒体提供稳固保障和进步驱动力。
(三)产业进入融资快车道,潜在风险加大
移动网络媒体从边缘媒体到主流媒体,提供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产业的兴起之势也吸引众多投资进入。一些移动网络媒体在风投下,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其后也都跟着一串巨额的估值数字,众多民间力量也纷纷加入行业。热潮之下泡沫难免,刚热闹唱罢,却又传出收益局势不容乐观。产业内一些媒体滋生了借行业热潮靠融资解决吃饭问题的怪象。这些市场经济下的运作,无疑也使得潜在风险加大,为移动网络媒体整个产业埋下了隐患。
移动网络媒体在发展的过程要保有一颗慎重冷静的心,做好优质的内容服务,客观对待资本进入,结合自身状况寻求合适的时机和路径,不可贪一时的画饼。紧紧把握产业的发展大趋势,又要做好自己独特本领。选取合适的目标,向前发展,看见前面的苹果注意脚下的路,做好风险评估。
四、结语
移动网络媒体产业作为新兴的网络经济产物,其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过程中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其仍凭借着庞大的基础奠定和自身实力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能否认其中确实有着各种问题存在,但是只要其正视问题,妥善解决,加之国家和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保障,产业逐步得到完善,朝着一个健康,繁荣的方向前进,定会看见一个硕大的果实。(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魏立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3]陈艳.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2-67.
行业报:因行业而生随行业而变
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相对独自占有的资源或技术、能激发创新和活力的机制、能力超群意志坚定的团队等几个组成部分。就报业而言,不同类型的报纸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有一个行业作为背景和依托。这个行业在成为这张报纸生存的土壤的同时,也赋予了这张行业报不同于其他报纸的优势,成为这张报纸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形成了这张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因素。而管理体制的变革,使得一大批行业报无论愿意不愿意都不得不告别传统的等、靠、要,重新建立一套争、抢、夺的灵活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机制。同时,熟悉行业的行业新闻人也成为创造行业报新辉煌的重要力量。简言之,资源、机制、人才构成了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行业的背景仅仅是解决了一张行业报的“身份和户口”,这个背景可以成为这张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会成为这张报纸的羁绊和负担。另外,中国的报业市场正越来越走向开放,很多过去属于某一产业报独家拥有的资源正越来越被社会各类媒体所关注和争抢,虽然刚开始这些社会媒体与这个行业之间还有一定的隔膜,但是他们会依仗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市场运作能力,很快就会在行业新闻中分得一杯羹,甚至会成为这个行业所不可忽视的媒介。这个形势应该引起行业报的重视。摆在行业报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尽快采取措施,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把先天的条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在服务、引导、参与上做好文章,把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实,以谋取行业报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做新闻”提升核心竞争力
报纸的基本或者说本色产品是“新闻”,行业报也不例外。因此,要打造和提升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就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新闻产品”。
行业报为行业做新闻,就要以促进行业发展为根本目标,因为只有行业的发展,才有行业报的发展。由此观之,行业报不仅要做好促进行业发展的新闻,同时,要对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新闻做疏导和修正。实践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某个行业因为事关国计民生,它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对其一个动态、一个现象的报道,都有可能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促进性或灾难性影响。社会类报纸因为对产业了解不深,往往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在某个事件或现象的处理上,难免会片面地一味只重其“新闻价值”,看重其“轰动效应”,而不会更多地去考虑这个新闻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但行业报必须考虑这一点,要勇于为行业代言,对一些现象和事件做出更为合理和全面的疏导。
这里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加以说明。2002年春天,北京市质检部门公布了对马连道茶叶一条街部分商家新茶产品的抽样结果,一些媒体在没有对茶叶全面质量进行了解和分析之前,就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结果,夸大了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分量,一时间弄得消费者谈茶色变,往日购销两旺、人头攒动的马连道茶市里,车马冷落,门可罗雀,使“茶产业遭受了温柔的一刀”。笔者所在的《中华合作时报》是供销合作社主管主办的一张服务于农产品流通的行业报,面对茶产业遭受到的这样一次意外的打击,本报觉得应该当仁不让地站出来做一次全面和正确的报道,以澄清对茶叶质量的误解。于是,笔者通过对产业界权威人士的采访及对市场的全面调查分析,写出了述评《茶产业遭受温柔一刀》,客观公正地对茶叶中农残含量问题及消费误区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和解析,给在春寒中受挫的茶产业一次有力的声援,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做了一次正确的梳理和引导。这次事件也使我更理解了产业报要为行业代言、为行业发展而作为的道理,并坚信了这是行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影响”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做好“新闻产品”是行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那么,发挥“立足行业、熟悉行业”的优势,在努力做好新闻产品的同时,围绕行业需求,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多途径为行业发展造势,从而带动报纸发展,做大报纸的影响力,就是行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重大举措。各种不同的行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形态,每个行业都必然会被媒体关注。而相比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媒体而言,对某一行业的报道,该行业自己的报纸无疑更有权威性。它拥有外界媒体所没有的行业资源优势及行业知识优势。行业报要积极把这种行业资源充分利用好,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媒体的社会辐射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和行业有关部门联手,举办高层论坛、展示、展销会,建立行业发展需要的数据库等多种服务,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办好纸质的“报纸”,还要引伸开去,发挥媒体所长,举办对行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各类“活动”,把思路从“版面中心观”转到“资源中心观”上来,在服务好行业的同时,带动报纸的发展,使活动和报纸版面双向互动,这样既满足了行业发展所需,又可以拓展报纸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行业报的从业人员要吃透行业,深入行业,又要能够跳出行业,从更大的层面上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要从整个产业链条上做文章,使报纸成为行业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从行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上参与,要重视做好“新闻产品”的二次甚至三次、四次开发利用,而不满足于新闻报道的成功。
我们利用主办的一报一刊――《中华合作时报・农资专刊》和《中国农资》杂志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行业中的影响力,从流通决定生产这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入手,一头做好为农资流通部门的传统服务,一头向农资生产部门倾斜,在为行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资讯服务的同时,适时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从2005年开始,我们已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特别是在2006年10月,在举办“第二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的同时,我们还举办了“2006年度中国农资行业十大创新人物”和“2006年度中国农资行业最具价值品牌”的评选活动,受到了业内外的关注和好评。从2005年起,我们还主办 了“中国BB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为行业发展积聚智慧,提供启示。此外,我们还结合报纸为棉花及纺织行业的主要流通渠道服务这一特点,从2006年开始,主办“中国棉花产业总裁圆桌论坛”、“中国棉花品牌展示”等活动。在茶产业领域,我们联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全国百家茶艺馆评选暨茶馆经理人高层论坛”活动。在合作经济和农村经济层面上,我们把主办的《中国合作经济》杂志作为一个平台,一报一刊实行联动,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年会”。这一系列活动,不仅适应了行业所需,而且更进一步提升了报纸、杂志的社会影响力,使一报一刊成为行业的知音和参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强化。
通过“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报业,最缺的是“职业新闻人’或者说“职业报人”。放眼今天的报业市场,真正有“身价”的报人恰恰就是那些在行业报或者专业报成长起来的具有“专家”、“学者”色彩的采编人员。如财经新闻人胡舒立、李佩钰,体育行业新闻人李响、董路、毕熙东等。行业报所要侧重培养的就应当是这样的具有专业特长的采编人员,在行业报中要引导采编人员做“专家”而不当“通才”。过去我们常说,“记者要成为通才”,要当“杂家”。这个要求从整体上说是符合新闻工作特点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媒体也日趋细分,基本上形成了各打一片天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媒体所要承担的就不仅是发挥舆论宣传的任务,相当程度上还要起到行业“思想库”和“智力库”的功能,这样,媒体的工作者就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所以,行业报要引导采编人员成为该行业某一环节上的“专家”,而尽量避免使他们成为对行业只知一二不懂三四的“通才”。
关键词:河北省;地市级报纸日报社;媒介产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71-02
媒介产业化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在现阶段报纸行业发展的瓶颈期这一话题才日渐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尽管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不断的改变,阅读载体不断丰富着。面对危机,报纸媒介只有实现其产业化,寻找在全媒体时代的生存空间。
一、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并不明显,报纸广告经营呈现颓势,报纸媒体的独立支撑日渐艰难。报纸行业在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广告收入下滑,报纸行业独木难支
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的发展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将报纸广告经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产业发展必然举步维艰。传统上,报纸主要是依靠广告和发行两方面收入来支撑,随着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和新媒介的竞争,报纸必然面临改革的阵痛。如何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非报收入”成为了报纸行业不得不面对的考题。
(二)新媒体冲击下,报刊行业营销难度大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报纸行业产业化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人们的快捷生活节奏对于信息的获取速度有更高的要求,以网络化作为发展平台的媒体产业加大了实体报刊行业的营销难度,如何在速度上、质量上和服务上寻求突破是现阶段河北地市级报纸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发行渠道单一,报刊实体运营成本高
报纸的发行依托于投递的速度和效率,运营的成本受到了投递工具和投递方式的限制,报纸行业的不景气,行业利润的大幅度降低成为缩减成本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能够实现运营上的创新,实现产业利润的最大化,那么成本的投入都会得到最有效的回报,发行的渠道上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大的节省运营的成本。
二、河北省地市级报纸媒介产业化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各地市报纸媒介开始感受到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纷纷着手探索多元化经营方式,例如建立网站、开拓其它广告媒体,涉足商贸、旅游和培训等新业务。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发现河北省11个地级市所属的日报社已经涉足如下业务,广告、发行、印务、网站、旅行社、培训和商贸等。具体如附表所列。
根据统计可知,尽管名称略有不同,河北省各地市日报社都拥有市委机关报和一份晚报或都市报,石家庄等6个地市的日报社还拥有其它报刊。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四个地市的日报社成立了传媒集团。保定、张家口、承德三地市的日报社拥有广告公司,其中保定日报社拥有三家广告公司。广告、发行、印刷是报社的传统业务,在广告方面有的地市开始探索其它广告媒体,例如户外媒体和社区生活圈媒体等;发行方面举步维艰,面对订阅量萎缩的现状苦苦挣扎,部分地市日报社采取“全员发行”和“赠报赠刊”等手段维持发行量,发行公司或者发行部门无暇寻找新的创收点;各地市都有自己的印刷厂,有的在承揽其它落地报纸或者本地DM刊的印刷业务,潜力发掘普遍不够。
截止到2014年,除了唐山劳动日报社之外,各地市倒是齐刷刷地建起了网站,普遍增收效果不明显。除了张家口和廊坊之外,其它地市的日报社名下都拥有旅行社,旅游和传媒行业差距较大,旅行社的拥有率反倒成为了一大亮点。保定日报社和邢台日报社在商贸上进行了尝试,通过自有媒体不断轰炸,倒成了媒体效果的试金石。
三、河北地市级报纸媒介产业化实践路径
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的同相关媒体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报纸媒介的产业化需要借鉴相关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从体制上、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总结适合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发展的路径,将报纸媒介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报纸行业复苏的重要出路。
(一)创新运营机制,增强市场活性
报纸媒介的产业化想要实现市场效果,首先需要的就是有合理的发展机制,固守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愿意寻求突破和创新无法赢得市场青睐。而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报纸行业需要对市场的需求有准确的把握,化被动的营销为主动的营销,实现和政府、企业的强力合作,报业发展除了要保障以往的广告收入、发行收入,还应该积极地拓展产业化经营的业务,借助报刊行业主体,实现对外运作,重视合作发展,盘活发行机制,搭建产业化、市场化的经营平台。
(二)创新发行渠道,实施全媒体战略
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追求的新、快、准。在发行上如果没有满足人们的广泛需求,报纸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殆尽,而发行成本也会因此而增加,甚至浪费。发行渠道的创新应该延伸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追求最直接的市场效应。将报纸行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出来,拓展实体投递至网络投递、手机应用投递等新方式,延伸报纸媒介的影响力。
(三)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市场空间
在营销手段上,单纯地依靠实体报纸的推广发行,必然会限制报业行业的发展,河北省地市级报纸行业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在地域发行上灵活的配送发行方式能够方便市场的拓展。营销手段上应该追求短频、高效的特点,挖掘潜在的客户群体,通过新媒体的手段进行宣传和营销,创设报纸行业的品牌特色,注重在内容上吸引各类消费群体。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信息流通的时效性,从而保证报纸行业运营的长效性。
综上所述,报纸媒介产业化发展是河北地市级报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报纸行业的发展面向市场化、推崇服务的理念,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做出有效的调整,推动报纸行业的运用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升民.马涛.“媒介产业化”再思考[J].中国广播,2013(10).
[2]薄立伟.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广告信息接受研究[J].新闻战线,2014(9).
[3]殷艳芳,赵胜潮,刘森.河北媒体报网互动实践研究[J].大家,2010(2).
据前期调查,我们发现在四川省内仅有三所非师范高职院校设有本专业,而且其专业发展均沿革于原师范类办学基础,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便是其中之一。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民办职业院校,在这样一所民办非师范综合院校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再由于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缺乏能够比较和借鉴的材料,所以建设难度相当大。一般而言,非师范类高职院校现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方面必须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身特点,并积极通过“区域行业发展调研”“、自身办学特点分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等方式对目前及未来几年市场对教育类、数字媒体制作类、新媒体传播类相关行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形成了符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特点,并具有一定非师范类培养特征的人才培养规格。(1)调研“区域行业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和相关行业公司管理人员交流,以及对《成都市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进行研究,进一步认知到成都及周边区域未来在数字媒体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数字文化创意及新媒体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内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占到全市GDP的6%,成为经济支柱产业③;专业人才缺口初步估计将突破6万人。因此,学院多次召开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交流会,邀请相关专家、行业一线企业的管理者共同讨论人才培养的方向、模式、方法,并逐渐形成了在培养领域上突破传统教育领域局限,同时面向教育培训、数字媒体、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2)分析“自身办学特点”。我们以学院办学的总体思想为指导,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环境做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①作为一所年轻的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非常重视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建有“非线性编辑实训室”、“音视频技术基础实训室”、“数字媒体生产实训基地”等良好的硬件环境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使用。②目前学院从事数字媒体领域、多媒体软件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0余人,其中有近一半教师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学院充分认识到行业发展速度快、竞争大的特点,并积极通过“内培外引”等一系列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地建设力度。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3)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质是调研企业的岗位群设置需求和相应的专业能力结构需求。但由于不同企业的成长背景、发展情况、管理、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对开展调研的企业应有所选择。通过多方努力,我们联系到成都地区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音视频系统集成等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一线企业,这些企业的机构设置比较完整,管理相对规范,岗位职能明确具体。选择他们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可以产生基于生产过程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岗位人才参考模型。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现场招聘咨询、毕业生就业回访等多种方式对更多相关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查。高职非师范类教育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在人才培养领域和方向确定后,我们将该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重点放在数字传媒行业、文化传播行业及教育培训行业等数字资源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维护需求量大的实践应用领域。面向社会,面向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公司、企事业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培训机构培养能够从事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与使用、音视频系统工程建设与维护、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服务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辅助工作和其他涉及媒体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调研,我们总结出目前市场人才需求的几个重要岗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员”、“数字媒体资源建设人员”、“音视频工程系统集成技术员”、“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
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形成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选取行业领先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行业领先的企业一般具备五个特点:(1)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2)岗位设置相对完整;(3)技术处于领先地位;(4)管理团队比较稳定;(5)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等。选择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调研,不仅可以得到参考价值较高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信息,从而总结提炼出多个岗位工作的典型过程,以确保形成有效的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同时还可以随着调研的深入,展开进一步合作,如开设“定单班”,进行“课程置换”等,这样更有利于拉近企业实际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的距离。(二)职业能力目标设定“忌大忌全”教育技术领域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复合型领域。教育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课程开设面面俱到,技能培养泛而不精的情况。职业能力就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培养哪种职业能力一般会考虑市场需求、学院自身培养条件等因素,最后选择可行性最高的一个(或两个)按照岗位需求进行能力分解展开重点培养。(三)重视“通识性”职业能力这里所指的“通识性”职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岗位认知”、“主动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这些能力一般隐性的包含在其他职业能力中,但却是相当重要的部分。这些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决定了岗位工作开展的成效。行业领先企业在招聘时非常看重员工的通识性职业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公众号;资产评估;大数据时代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得数据者赢先机,依平台者得优势。为了实现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数据交流共享,使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更加适应大数据时代变化,促进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接轨,我们将传统的资产评估信息交流方式与当前热点“互联网+资产评估”相结合,选取了广西有代表性的南宁、梧州、桂林、百色作为研究对象,创建新媒体――广财微信公众号方式解决当前广西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广西资产评估行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普及,全球数据信息交换增长速度飞快,大数据时代已到来。大数据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因此,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既有的资产评估技术架构和路线,已经无法高效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对资产评估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绩效评价工作。而资产评估行业率先脱钩改制后,资产评估机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机构发展进入快车道。受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也急需进一步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兴市场变化。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广西南宁,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推进,广西已成为中国南端对外交流合作重要门户。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优势、中央政策的支持、外商台商的涌入,广西市场经济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评估行业如何抢占先机,改革创新成为一大重要课题。
(二)研究价值。资产评估行业服务模式改革是在综合分析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研究,是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怎么做”的具体体现。而资产评估行业自身的服务模式改革根本就在于创新,在大数据时代下,以“互联网+”为抓手,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做有益的探索。“广财微评估”项目围绕广西资产评估行业信息需求与行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研究建立广西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借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以微评估作为研究创新起点与创业基点,创建广西资产评估微信信息平台,通过采取“互联网+资产评估”技术手段,打通 “校企、校行与校政”三合一资产评估公开信息渠道,从而解决广西资产评估“信息孤岛”和提升在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发达城市均已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创建了服务本地区的微信公众号等相关新媒体技术平台,而在中国南经济窗口――广西,还没有服务广西资产评估新媒体平台出现,资产评估服务仍以传统网站模式为主。笔者创建的广财微评估微信公众号在广西地区的提出,紧跟“互联网+资产评估”时代步伐,发展前景无限。未来几年正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资产评估行业正朝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迈进。同时,第东盟评估师联合会(AVA)大会在“一个东盟,一个评估标准”主题下审议通过了体现东盟区域评估业务及规范特点的东盟评估标准。作为东盟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我国围绕 “一带一路”战略在东盟区域内加大开展评估业务合作与交流,广西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资产评估的发展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互联网+资产评估”的含义
“互联网+资产评估”,顾名思义,即结合“互联网+”的资产评估,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云计算技术、云服务平台、结合新媒体平台运营模式创建资产评估新服务模式,以“互联网+”为抓手,顶层设计,人机结合,研究建立资产评估行业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打破传统“校企、校行与校政”三合一资产评估公开信息渠道,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迈进,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精准更优化的评估结果的新型资产评估技术手段。“广财微评估”项目以“互联网+资产评估”为出发点,借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突破传统的网站服务模式,以微评估作为研究创新起点与创业基点,寻求解决广西资产评估信息孤岛难题。
三、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