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范文

时间:2023-06-02 15:20:03

序论:在您撰写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控制;制造业库存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制造型企业要长远发展,不仅要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要快速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供货品种与供货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通过提高库存管理水平,以合适的库存量,在满足及时供货的前提下,加速库存周转率,提高资金使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作为制造型企业,其存货周转率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毛利率和资金回报率。

本文通过对AIP企业中库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借助供应链上的一些最佳实践方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从技术和技巧上提高需求预测准确性以及补货控制的精度,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和管控,从而找到适合该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有效办法,有效降低该企业的库存。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在企业库存管理方面对其他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库存管理控制发展阶段及其应用策略比较分析

库存是企业中存储的各种物品与资源的总和,它具有整合需求、维持各项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功能。库存管理是企业通过控制实际库存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客户订购总量来对库存进行预测、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行为,其主要控制节点在订货方式、订货时间、订购品种、订购总量、订购批次等方面。库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的信息流、物流流以及资金流的综合体现,是制造型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整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的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不仅受到需求预测、库存状态分析、订货准确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物流运输能力、生产计划及滞料管理等因素的制约。这些重要数据的准确、实时传递,需要从供应链不同节点来获得,因此库存管理中相关数据的调用和整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库存管理控制中销售总量预测的准确与否又是其决定性因素之一,也在其管理控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库存管理通过销售总量预测数据来计算物料需求,从而确定物料订购数量、订购批次、送货时间等。并且在库存管理中,既要防止物料缺货产生库存不足,造成生产停滞,交货延期;又要防止库存过量产生呆料,造成库存浪费,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的情况。因此,库存管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程。

二、AIP公司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AIP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橡胶制品的美资企业,员工5000余人,年营业收入5亿元,属于典型的制造型企业。统计数据表明:AIP公司现有库存资金占用超过2亿元/年,成本费用近5000万元/年,现有废旧物资价值达到8000万元。

(一)AIP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料呆滞库存量大,废料多,废旧物资疏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库存资金及物资的占用,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流转速率。通过对AIP公司库存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库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周转率低。库存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物料在工厂里流动快慢的指标,也是衡量整条价值链中物料流程快慢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企业产销状况,也反映企业物流运作效率。AIP公司目前的库存周转平均时间在45天以上(丰田公司库存周转天数为4.58天),在整个物料管理中,零部件库存周转速度严重偏低。通过分析AIP公司的呆滞库存结构发现,有超过30%的库存积压源于需求预测不准确。

表1AIP公司库存大类

2.仓库面积利用不充分。在AIP公司的成品库存结构中,核心产成品区只占仓库面积的55%,其余面积均被工程配件(18%)、包装物(11%)、故障及待处理品(9%)和过道(7%)占用。其中,过道等在库区内所占面积过大,未能充分发挥仓库的利用率。

3.企业内部各部门未形成供应链整体观念。AIP公司内部各部门本位主义现象比较严重,各自为政,缺乏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表现形式:在库存管理中,仓储管理部门力求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和库存空间的占用,节约资金和降低管理成本;生产车间为了充分利用产能或由于担心将来会出现需求高峰而无法完成生产任务,通常会在生产任务不足的时候,把生产计划中原本安排在以后完成的任务提前生产出半成品,存放在中转仓中,等待装配;采购部门却为了避免缺货现象发生,总是过量采购,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

(二)库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库存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就AIP公司而言,造成该公司出现库存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AIP公司库存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中:(1)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产品的数量、型号、规格等方面,其生产往往是小批量甚至是单批量的。不确定的预测导致不准确的采购,进而导致供货时间长且不稳定,产生频繁的插单或补货,最终影响了对需求变动的准确预测,并直接导致高库存、缺料或呆滞物料现象的出现。(2)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变动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的考虑,此外,还要考虑到运输、管理水平、生产计划、物料控制、物料采购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在AIP公司则主要表现为:运输的不确定性制约库存控制,管理水平达不到控制的要求使控制无法实现,价格和成本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决策等。

2.缺少信息化协同战略。信息化是现代供应链的生存之本。已有研究表明,需求信息从下游节点向上游节点传递过程中常常会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而物流则呈现出在从上游节点向下游节点流动的过程中造成的逐级缩小的结果,这样就造成了供应链实物库存增加。如果消费者的需求波动为5%,经分销商、制造商逐级传递到原材料供应商时,其波动会被放大到40%。(1)各供应商间的信息接口分属不同技术标准的多种管理系统和平台,缺少数据交换功能和SOA支持。(2)公司数据保密性与安全性要求,降低了数据信息共享数量和层次。(3)AIP公司内部的库存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4)公司管理级层面尚未构建一套完整的缺货报警机制,前端的信息收集工作不到位导致不能维持公司生产的稳定

3.库存高、产品配套生产性差。这是高库存量无法实施安全库存的主要原因。AIP公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采购周期缺少设定和控制依据,采购与生产不同步而产生库存;(2)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库存平衡机制;(3)生产计划混乱,物资调配使用力度不足,不能有效处置闲置物资;(4)企业内控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统一调节、盘活复用、外部协调互用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结算、抵账方式、方法研究缺失,不能实施各种有效降低库存的途径,是库存升高的客观原因。

三、针对AIP库存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从物流或者供应链的宏观角度来看,优化库存结构才是有效的调整办法,因此实施JIT拉动式生产是努力改善库存管理的正确方向。对于不同库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AIP公司必须基于自身的核心资源不断提高供应链整体协作效益,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应用合理的供应链

1.合理预测库存量并制定订货策略科学分类。根据不同产品所占比重不同制定不同的相对应的订货策略,参照平均库存周转次数预测库存量。同时为确保供应,企业应避免库存无序增长,按照物资的重要程度、库存周期、消耗数量、采购难易、资金占用情况,利用库存分类管理方法,实施对库存物资的ABC分类管理。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控制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有很多种,如AIP公司依据2010/4━2010/10年库存周转次数,并参照整体年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7.942,最终会同C客户确定PR值为61%作为库存周转次数的目标,即为8次/年,对应库存金额为400万美金。

2.减少企业库存的不确定性因素。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库存客观上可以维持供应链系统的正常和稳定,但这也将带来一些库存管理问题。增强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的准确性,减少不确定性,减轻甚至消除牛鞭效应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汇集需求信息,即通过分析供应链各环节不同顾客的真实需求,要求各个销售大区尽可能提供客户的真实采购计划;在汇总需求时,减少销售大区自身设置的安全库存和备料,将安全库存控制交由工厂制定,这样汇总上来的需求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客户的真实需要,从而减少变动性。通过汇集需求信息,AIP公司在6个月内将预测的准确度提升了10%,增加了产品在销售中的可见性,使库存降低了10%,并且增加了供应商订单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盈利能力。

3.正确处理供应链节点企业与部门间的关系供应链节点企业和部门之间主要存在5种基本关系:①物流均衡关系②价值分配与利益冲突关系③信息组织与沟通性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关系⑤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方面,应该建立集中计划部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将OTTR这一指标的责任人设定为计划部门的牵头人,分别通过预测准确度来考核销售部门、来料不良品率来考核品质部门及采购部门,而生产效率和计划达成率的综合指标来考核生产部门的工作情况,避免计划部门迫于压力而武断地进行错误的判断。

另外,规范计划人员与采购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控制途径,该方法能够消除人为因素制造的原材料库存富余现象,主要包括:(1)计划人员应该有统一处理销售订单与预测的方法,例如以周为区间单位来平分预测,在接到正式订单后严格遵照物料计划的逻辑推导出需要补充的物料数量,传递准确的信息给采购人员;(2)采购人员应该严格遵守采购规范,根据计划所需补充的物料数量和交货周期滚动的给供应商下单,并要求供应商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安排送货,在需求出现变动或调整物料的到货时间时,保障原材料的进出库处于一种合理的良性滚动状态;(3)管理层可以通过考核计划人员与采购人员的相关执行指标来进行管控,指标包括计划准确率、采购订单准确率、供应商准时交货率。

4.建立全面库存管理的制度体系。由于管理具有创新性,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一般而言企业应从企业过程与库存形态、实现步骤、支撑技术与手段三方面构建全面库存管理的思想体系(见图1)。而建立全面库存管理体系的流程一般包含:(1)实现步骤。全面库存管理的步骤为: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管理及供应链伙伴间的集成管理(简称为企业集成化管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实施方案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2)支撑技术与手段。全面库存管理的技术方法=工业工程技术+先进管理模式+信息技术+现代库存管理方法。企业应该在先进管理模式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工业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对企业各过程进行改造,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库存管理方法与供应链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企业间的协调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企业库存的目的。(3)明确各计划体系制度,建立节点考核体系,对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节点和完成情况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并按标准进行严格考核,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图1全面库存管理的思想体系

(二)采用先进库存管理技术

先进库存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三个计划是有层次的,先有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计划。企业的库存问题贯穿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应该有顺序。从市场预测,产品开发,接单,生产,采购,形成销售,售后服务,企业需要将各个阶段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的信息流,使信息能够得到快速地流入,流出、处理与反馈,从而实现对企业的体系化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还不具备实现理想运作模式的条件,本文尝试在制造企业的上游采用VMI的变通模式与供应商加强合作,在制造企业的下游采用JMI模式与分销商加强合作的策略(TIM的运行结构见图2)。同时,企业外部库存与企业内部要实现无缝对接,一般情况下采用供应链整体化策略,相应总过程如图2:ERP系统与JIT运作思路的结合是实现拉动式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CPFR通过协同的理念,在供应链的运作中避免了各企业仅从自身立场出发、不考虑其上下游企业的约束条件而做出不利于整体最优的决策判断,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效率。

图2TIM的运行结构

2.实现企业信息的一体化传递。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及避免人为处理供应链上相关数据的方法能使上游企业获得其下游企业的真实需求信息。这样,上下游企业都可以根据相同的原始资料来制定供需计划。这些需要共享的信息应当包括:库存水平、销售订单、促销计划、库存的减少量、生产计划、POS数据、销售预测、衡量绩效指标等。在“信息搜集―原料生产―产品设计―产品制造―配送―销售”的各个环节上,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效率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制胜的关键。

3.应用BI(Business Intelligence)工具,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反映的灵敏度。商务智能工具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和根据数据进行辅助决策。为了项目的更好实施,AIP公司需要加强商务智能BI工具的开发和使用,需要进一步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更灵活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使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价值。AIP公司中,不管是市场预测人员还是供应链库存管理人员,都可以运用商务智能工具随时掌握产品的进销存情况,包括各销售的地区、价格以及影响市场的其它因素,这样就可以对整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4.引进云制造技术。云制造技术是一种借用云计算的思想,利用信息技术以实现制造资源的高度共享的制造技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制造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制造服务,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和社会资源高度共享。企业用户无需再投入高昂的成本购买加工设备等资源,而是通过咨询公共平台来购买或租赁这些加工设备,并以此提高制造能力。在这种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与生命周期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这种制造模式可以使制造企业用户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时刻,构建制造云生态链、重新思考制造信息化的新模式,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三)形成系统集成化管理

从企业全局出发建立集成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MRP基础上的物料库存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物料对现金流的影响以及短缺可能性将物料分为四大类:存在严重短缺风险类、严重占压库存资金类、低风险低价值类和高风险高价值类。为降低库存,不同公司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了不同的库存控制方法,使库存周转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2.实施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园区计划。将供应链上的诸多企业集聚到工业园区核心企业的周围,这样对于物料传送来说,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大为有利。针对传统分销渠道进行变革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类似AIP公司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尝试考虑将后台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实现真正的订单式生产。

3.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频率。为提高8周滚动需求计划的准确率,新模式只对主力型号编制8周滚动需求计划。在客户订单管理层面,应尽量缩短客户的交付周期。销售人员如果认为客户需求可靠,则可以在商谈阶段、销售合同评审阶段申请成品生产,实现销售业务与生产业务并行,减少客户等待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一方面应该鼓励对主力型号进行提前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奖励和处罚手段确保销售员慎重申请。

4.缩短订货提前期。企业需要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策略,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能够对因预测误差造成的库存过量和销售机会丧失做出快速反应。根据企业设定的不同客户服务水平,可以采用不同的运营策略来对这些误差做出反应,譬如企业可以建立应急机制应对可能出现的加急订单或延迟交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弹性的供应链和快速反应将成为引导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方法。

5.提前回款期限和缩短补货周期。根据回款比例安排物流配送是消除订货量虚高的一个好办法。这种方法将期初预订数作为一种参考,把具体的供应与回款挂钩,从而保证了订购和配送的双回路管理。具体的提前回款期的方法是将会计核算期分为若干期间,在每个期间末(假如1个月份为3个期间或者4个期间,每个期间10天或者7天)就应当回款一次,对于在该期间结束之前一定天数的积极回款者给予价格优惠等,这会有利于该项计划推进。而为保证需求,供应商可使用联合库存和联合运输方式多批次发送,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也能够保护订货量得到满足。

6.执行过程控制系统。将新流程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对相关的销售、采购、制造、仓储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新流程的意义与操作,对项目改进成果进行严格控制。AIP公司采用新流程实施一年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表2所示。但值得注意的是结合柔性化管理方法后,AIP公司2010年库存比2009年同期下降约15%。

表2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表

四、结论

逐步降低库存压力并杜绝浪费,使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在实行安定化生产、平稳化生产、适时化生产的同时加快客户关系管理观念的转变,改善组织和企业的营销、制造及服务方式,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是企业生存和更好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源泉和关键所在。而且除了上述的完善库存管理控制的方法,笔者在此还进一步总结了以下方法,供读者阅鉴。

1.对库存管控必须权衡利弊。

2.坚持库存管理的多阶段性和连续性

3.持续推进管理内容的创新。

4.构建高效库存控制管理模式。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事实上真正影响安全库存的因素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 “需求━供应”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所以对供应、生产、物流方面的准确性管理变得非常关键。这些问题与商品的市场和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因此,类似于API公司的制造型企业必须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企业库存管理控制,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4.

[2]李玉良,邵新宇等.CPFR――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的新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30(3):1-3.

[3]潘玮,董平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61-65.

[4]刘永胜.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13,(3):21-23.

[5]符光辉,赵启兰,王耀球.零库存――制造业的思考[J],中国储运,2014,4:31-32.

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供应链管理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慎重开展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企业开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供应链管理中要避免盲从,结合物流企业基本特征及实际运营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从而规范整个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

一、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在物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统一规划物流系统,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管理与规范。之所以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是因为企业中制约物流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物流成本、配送环节、库存控制、客户情况及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物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物流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其内部系统进行制度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集成化优势,能够将物流管理流程作业进行快速重组,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运行的敏捷性,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流管理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物流功能整合,然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将物流管理中各个环节当作一个整体,对物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操作,优化了物流管理系统内部组织,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概述

现如今,供应链管理已在诸多物流企业中推广开来,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角度出发,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制定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物流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功能性,供应链管理人员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实际运营状况,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第二,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中涵盖了诸多业务内容,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这些任务进行有效管理,若一个环节管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管理效果,因此要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第三,以业务订单协同为依据,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业务订单协同是后期开展各类协同工作的基础与关键,订单记载与传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从而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快速性。第四,对供应链渠道及非渠道组织实施管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客户的最终需求,在准确了解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渠道与非渠道管理,有利于优化供应链整体管理流程,对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五,将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应将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及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具有整体性及时效性特点。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尤为重要,信息传递主要是在各企业之间逐级进行的,若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很容易随传递方向逐级变大而导致信息数据失真,降低供应链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因此要对供应链管理内容进行全方面把控。供应链管理具有交强的功能性,以下是笔者对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分析:

1.供应链管理实践强化了物流管理系统的响应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实际操作中,主要以Internet技术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支撑,利用该技术能够对物流信息及业务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其主要是通过消除无价值程序及时间,来达到降低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成本的目的,对物流企业实现简便快捷性物流业务操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性保障,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2.供应链管理实践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

无缝连接是确保供应链管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条件,若物流系统中没有无缝连接,那么会导致物流企业无法及时得知客户的实际需求,那么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必然会造成客户不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制约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业务的正常开展与运行。而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客户反馈信息及需求,有利于物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供应链管理实践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在物流管理内部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够快速获取客户现有及一些潜在需求,利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能够使物流企业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及时了解物流市场最新需求资讯,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业务营销策略,对提高物流企业业务量,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要将物流业务贯穿于供应链始终,进行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物流业务速度,使物流企业准确快速掌握物流市场的动态,这样一来物流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物流管理,保证物流业务各个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不仅如此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还能够优化物流管理内部系统组织,推进物流企业的合理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玉勇.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供应链管理[J].经营管理,2011,34(09):24-25.

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一、开展《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说明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及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中的重要地位。国际上一些大的企业,如惠普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也使得人们更加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首先应该从高校相关专业的培养开始,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中有关《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大多数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较少。开展《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涉及供应、生产、物流和销售等。应用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社会对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号),提出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实践教学是学生熟悉社会职场环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也迅速增加,他们更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供应链管理》的学科性质和专业性质决定了需要实践教学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协调管理以及供应链的构建、合作伙伴选择、业务流程重组、绩效评价等,它更多的给出了管理的思想,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例如在库存管理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又称为牛鞭效应,大家学习到的更多的是这种现象的描述,对于产生的原因掌握甚少,更谈不上在实际中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企业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内容滞后于实际企业的应用发展,造成了学生到了企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环境。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各门专业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供应链管理》课程更是如此,而开这门课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的专业性质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在《供应链管理》的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以软件模拟操作和企业的参观为主,还没有相关的课程设计内容,在有些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中考虑了供应链管理的问题,而很少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

软件模拟操作主要有供应链管理单项角色模拟实验,如供应商管理、制造商管理、零售商管理和物流公司,还有供应链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包括供应链管理流程模拟实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流程模拟实验。这些主要是利用各种经营思想来模拟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在这样的软件模拟实验中,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软件的模拟是软件工程师对现实情况的抽象和假设,然后编写成程序来供学生模拟,这样的模拟与实际情况还是有差距的。而实际企业实践过程中,更多地是面对突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按照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南去完成,把模拟看作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而重点没有放在问题的实质上。

企业的参观实习更是一种形式,由于学校很少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而每个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大学生的参观实习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反而为企业增加了麻烦。企业的接待人员更是不会详细介绍企业的运作管理过程,往往是带着大家象征性地到现场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更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去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根本无法在现实中体现,这种实践方式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中考虑供应链管理问题的主要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研究、供应链运营模式的分析等,而现在的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大部分都面临着找工作或者考研复试,很少有人去花费精力来真正把毕业论文写好,更不会考虑把之前学习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学生不会主动去发现现实中存在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其次,更不会用自己理解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解决实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涵盖很多内容的领域,更是涉及跨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协调的问题,它需要实践中不仅要关注细小问题,更要关注跨企业的宏观问题。

三、《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由于在《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就必须设计出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案,为各个学校开展《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如何进行实践教学,这里仅通过一个例子给出这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库存管理里面有一个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又称牛鞭效应,它的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的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需求预测修正、订货决策、价格波动和短缺博弈。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现实中的这种问题,并分析原因给出解决方案,设计了“啤酒游戏”来进行诠释。

班级同学被分成8个小组,每组5-6个人,每组里有1个人担任顾客,其他人担任4个角色,分别为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生产商。组内相互竞争、组间也进行竞争。在游戏中的要求是所有人都不同互通消息,只能凭借下游的订单来做订货的决策,并且从每个环节(除了零售商以外)到下一个(下游)环节都会有两个星期的运输延迟。也就是说,这个星期发运的货物会在两个星期后抵达。游戏的步骤有6个,它们是:(1)运送啤酒:各角色收到上游企业发送的位于“第2次运输延迟”的啤酒,放入自己的库存中。(2)定单到达:各角色从自己的“需求盒”里读取下游订单卡片,确定下游企业的啤酒需求量,并将收到的定单卡片上的数量记录在记录表中的“接受的订单”栏中。(3)从现有库存中满足客户需求(如果可能的话)。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库存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未完成的定单就变成缺货,并且在库存允许的时候必须补发。(4)记录期末库存或缺货量:(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在定单完成后记录下目前库存中啤酒的数量。如果你处于缺货状态,你必须每周积累缺货量。(5)发出上周的定单(生产商则安排生产):各角色将自身的“订单盒”里的订单卡片移动到上游角色的“需求盒”里。生产商则根据生产需求并从原材料库存中予以供应,安排生产。(6)决定当期订货量并做好记录:决策本周的订购量,在你的发送定单盒里向你的供应商下定单。(生产商则下生产需求)。在你的记录表格的“决策订购量”栏里记录你发出的定单。这样的6个步骤被重复40次,结束后,各角色绘制“期末库存状态波动图”和“决策订购量变化图”。绘制完后,小组内将4个角色按照最下游(零售商)到最上游(生产商)把波动图和变化图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波动越来越大,这就是牛鞭效应。然后引导大家主动分析自己演示的牛鞭效应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

这样的动手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亲自体验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了解实际运作情况。使学生亲自参与进来模拟供应链运作,与软件模拟相比,这样的模拟体现了人的决策影响等,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学生参与进来后会更自愿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主动去找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课程中还有其他一些理论知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如采购的过程、物流的过程等。通过设计竞赛实验,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并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基础。所以,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使用实践教学是一种趋势。高等教育中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机制,不断创新,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3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2]杨国荣.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3]谈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实训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08(45):119-121.

[4]乔志强,刘岩.供应链软件模拟实训效果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2):81-83.

[5]王昕.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2):38.

[6]阳小燕,庞娟.建立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资讯,2007(23):128.

[7]王陆海,韩俊刚.校企合作双赢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9):162-163.

[8]蒋筱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37-38.

[9]Bengt-Ake Lundvall.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Anthem Press,2010.

[10]Jan Fagerberg,David C.Mowery,Richard R.Nelson.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第4篇

[关键词]生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生产外包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5-0056-02

1 生产业的理念内涵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并认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的行业。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Coffer(2000)认为生产业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它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

总体上来说,生产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2 服务供应链研究概述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从售后服务的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的,称之为服务端供应链管理。认为服务端供应链是指保证产品售后服务顺利开展的所有支持活动,涉及维修用备件的计划、采购、运付,以及故障产品的回收、处置和维修。而另一种对服务供应链的理解则是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第三种服务供应链的界定是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服务行业所形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种观点强调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区别。由于服务业的宽泛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业、物业管理服务业、酒店航空业和港口服务业等。

3 生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1 生产供应链的界定及其特征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的生产供应链管理,也就是以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的生产外包活动。通过借鉴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含义,生产供应链可以进行如下界定:所谓生产供应链管理,是指以生产为主导的,在生产外包过程中,针对服务的产生和交付所形成的,从最初的服务提供商到最终的顾客之间的对信息、服务过程、服务能力、服务绩效、服务资金进行集成化管理的模式。

3.2 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及分析

尽管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是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在供应链的构建上有相似之处。基于对产品供应链常见模型的借鉴以及对服务外包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的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型,它以间接服务提供商、直接服务提供商、集成服务供应商、服务发包方企业以及最终客户为主体,以集成服务供应商为核心,包括服务信息管理、服务能力管理、服务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采购管理、服务交付管理以及现金流量管理,融合服务流和信息流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间接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汇集到直接服务供应商,再由直接服务提供商汇集到集成服务供应商,由集成服务供应商将整套个性化服务传递给服务发包方企业,由其将合格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最终交付给顾客。

3.2.1 生产外包的理论基础

(1)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就曾探讨过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并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科斯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活动进行了解释。

(2)资源经济理论。Andrews于1971年在他的战略理论中提出了企业资源的概念,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直接或间接控制竞争对手所无法控制的资源,以提高对手的产出成本或是降低其使用收益。

(3)核心能力理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环境中形成的竞争合力,其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

3.2.2 生产供应链模式特性分析

各节点的服务的传递和汇集都依赖于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整条供应链中流动的并非实物产品,而是服务,当然也有部分服务仍然要依附于产品的实体流,如物流服务,但我们的研究重点是针对服务的流动。制造性企业围绕产品生产各个环节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需求。制造性企业围绕产品生产各个环节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需求。生产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现实存在于我们的经济社会中,由于服务是无形的并且难以测量,顾客常常会参与到服务的交付过程中,服务供应商和顾客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相对产品供应链而言要简单得多,与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相比,服务供应链往往只有一种,即完全拉动和市场反应的,这是由服务的不可存储性和服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3.2.3 生产供应链运行研究

在构建了一个通用的企业生产供应链结构模式后,提出生产供应链的设计过程模型。并考虑将生产产品按照其特点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服务,即一般常规,模块化选择和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生产产品提出相应的服务供应链运行模式及运行策略。

3.2.4 基于服务供应链视角的生产外包供应商的选择及评价

在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服务外包供应商作为生产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制造性企业之间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服务外包供应商的选择不同于产品外包供应商的选择,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条生产供应链的价值和绩效进而影响到制造性企业最终向顾客所交付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3.2.5 生产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研究

什么样的服务供应链才是最有效、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生产供应链绩效评价不同于单个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也不同于普通的服务外包绩效的评价,服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虽然与产品供应链管理内容有许多基本相似之处,包括现金流管理、需求管理、能力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采购与交付管理,但由于服务与产品之间内在的差异,导致具体管理内容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产品的需求通常是平稳的,可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和估计,产品供应链中的需求管理重点是预测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并试图通过生产计划、库存缓冲、外包及灵活的生产体系来达到能力和需求的匹配。然而,服务的需求通常是波动的、不确定的且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在服务供应链中需求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创造和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4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随着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外包的兴起,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在回顾了有关服务供应链管理的3种研究视角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外包视角的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式,给出了生产供应链的界定。分析了生产特性并借鉴了传统的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了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式框架,并分析了其特点。由于生产业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未来的研究既可以开展对不同生产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行业的实践。由于服务外包不同于产品外包,针对生产供应链管理,未来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对于服务外包需求方,如何编写一个有效的服务水平协议以防止服务价值的流失,如何在服务外包过程中选择服务供应商并对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和难以测量性,如何评价服务供应商的服务绩效进而如何评价和改进整个服务供应链绩效也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00-106.

[2]袁航.服务供应链与服务外包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4):14-15.

[3]胡正华,宁宣熙.服务链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商业研究,2003(7):111-114.

第5篇

作者刘宝红是美国注册采购经理,“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刘宝红先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十几年的丰富经历,他的大部分实践来自硅谷高科技界。自2004年以来,刘宝红先生致力于介绍、宣传供应链管理,帮助国内企业系统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2009年,他创立西斯国际,并与国际顶尖咨询公司联手,协助本土大型企业制定供应链转型战略,帮助他们建立供应链流程和系统,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日益兴起,供应链也面临新的挑战。但供应链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不变的:其一,关系,即理顺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其二,链接,即通过集成、连接供应链伙伴,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作者认为,一般大家说起供应链设计,就好像是揉面团,可以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其实,如同任何商业难题,供应链设计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是给飞驰的汽车换轮子。从零开始,设计、实施一套崭新的方案容易;难就难在从一个烂摊子着手,在现有的框架上修补。推倒重来的革命方式看上去彻底,但大都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的演进方式貌似缓慢,实则因系统地解决问题而一劳永逸。

第6篇

网络团购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中国团购市场前景广阔,而团购网站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整合资源能力弱,客户服务水平低。针对团购行业的问题,分析了团购网站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团购网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管理模式,具备较高程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团购网站;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追溯

网络团购,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织成团,以折扣购买同一种商品。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可以称为C2B,和传统的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将消费者聚合才能形成交易。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处于整合状态及淘汰率极高的团购行业阶段面前,各团购网站如何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对于团购网站企业来说,每个企业都是一个“轻公司”,未来的发展与强大主要依靠“供应链为王”的战略保障,因此在团购行业趋于整合的过程中,围绕如何提升网站的运营能力与管理水平,为网络团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提供了契机。确切地说,网络团购行业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而该阶段的核心就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那么如何提升团购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就是本文研究的焦点,本文将围绕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构建创新型与协同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提出合理的保障措施,以求解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核心问题。

1供应链管理及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SCM)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是新的利润源。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双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总的成本,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及全社会的效益。供应链的管理不仅是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涉及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重构这样深层次的问题。要真正实施供应链的管理,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企业组织机构的重构。在重构中,要冲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和流通方式,以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指导。在企业外部要进行供应链的重构,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规范联系的程序和技术,并对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承担。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需求内容在不断扩大,对产品的时间、地点、价格等因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做出新的调整。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竞争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拉式”结构的供应链更能使企业降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增加价值。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又反过来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供应链管理从战略层次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最佳效果。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研究表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比如HP、IBM、DELL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就是明证。

2团购网站需要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团购网站的运作模式团购企业自己只做网站和运营,仓储、货品、物流等依赖合作伙伴。团购企业是团购供应链商与团购用户之间的一个纽带,将供应商提供的商品信息与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行合理的匹配,有利于促进交换与交易的形成。团购企业的运作模式为供应链管理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天生的运作基础,可以说,网站的运营是开源,而供应链管理却是节源。有了供应链管理,团购企业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促进供需双方的有效交换。

2.2团购产生的问题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退款问题、账户被盗、售后服务、发货迟缓、团购欺诈、霸王条款、质量问题、售后服务、团购售假、虚假促销,成为网络团购的诟病,是网友投诉最多的问题结症。数据表明:退款问题、账户被盗、售后服务问题较为严峻,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团购网站投诉占比中,糯米网最高为16.90%,位列第一,随后依次为拉手网14%,窝窝团11%,美团网9.30%,聚美优品8.10%,聚齐网6.40%,爱丽团购5.80%,高朋团5.20%,like团2.90%,58团购2.30%。细细观察,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来进行解决,通过核心企业——团购企业的具体运作以及实施供应链追溯体系可以科学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2.3团购网站的发展趋势CNNIC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目前网购用户中使用团购服务的用户为6%,但是已经使用团购服务的用户中有80%未来会继续使用团购服务。未来团购用户的数量会逐渐上升,团购市场的交易规模会逐年上升,这就需要团购网站拥有更多的产品信息与商家,需要团购企业整合更多的供需资源。同时,据艾瑞网分析,未来的团购网站将走平台化、社区化之路,这就更为团购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亟需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最大程度的提升。

3网络团购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为提升团购企业的运作水平与盈利空间,全面打造较快满足团购用户需求的供应链,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高效流通与交融,同时也为了解决团购行业存在的维权、投诉等问题,特此构建网络团购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一核心三体系构成,一核心是指突显核心企业,打造知名度极高的团购网站企业;三体系分别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追溯系统与物流系统、供应链资金流平台。

3.1培育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优势从团购供应商到最终的用户,涉及我们所讲的供应链链条。在对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确定有谁管理是供应链运作的关键。在整个团购的供应链中,网站企业将众多供应商与用户连接起来,是供应链最关键的节点,我们称之为核心企业。但目前的团购行业中的大部分团购企业都不能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团购企业运作的技术与手段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自身以及行业的发展。同时,团购网站企业缺乏整合供应商资源的实力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亟需对这个核心企业进行塑造。塑造核心企业需要做到几点:

(1)拓展线下营销实力,塑造团购企业核心竞争力。团购模式,从表面上看是网络购物的形式,但是从深层模式上看,更类似一个广告促销平台,提供服务的商户才是团购网其重要的资源。因此,团购网竞争最核心的部分不在线上,而是线下。强大的线下的营销团队、足够的运营资金、一定的网络营销技巧,才具备打团购持久战的实力。当然,足够的用户量是团购网和商户获得较大议价空间的资本。服务好用户,才会赢得更多的商户合作,也是商户和团购网实现双赢的基础。因此要塑造团购企业强大的营销能力与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团购行业胜出。

(2)采用品牌攻势,打造知名度高的网站企业。在塑造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宣传是重要的方式与手段。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定位的真谛就是“攻心为上”,消费者的心灵才是营销的终级战场。因此团购网站企业要有自己的一个定位,才能树立起网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通过各大门户网站、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方面进行全网的线上线下互动的品牌宣传攻势,全力塑造知名度高的核心企业。

3.2供应链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构建

(1)团购网站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信息资源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对于团购企业来说更是如此。针对团购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滞后、信息不对称等影响供应链运作效率的信息问题,特构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整个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好地为团购用户与商户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主要从四个渠道获取信息资源,一个是团购供应商,团购供应商主要给予信息共享平台产品信息、促销信息等;二个是团购用户,主要是团购用户需求方面的信息,比如购买的偏好、购买的动机、购买的选择过程等;三是互联网,指团购网站企业从互联网渠道收集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行业报告、用户行为报告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为团购供应商和团购用户更有效的服务;四是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信息设备的智能化与移动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需要针对从移动互联网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整个团购供应链的协同运作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主要从5个子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与交汇。第一个子系统是仓储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的是团购网站与团购供应商关于产品仓储方面的信息处理,以为团购用户提出更好的服务。第二个子系统是配送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团购网站的配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体系、供应商的配送体系三者结合起来,协同运作,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将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里,为高效的交换创造条件。第三个子系统是订单管理系统,此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整个供应链的订单进行处理、及时分配订单、跟踪订单,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订单的最大价值化与满意化。第四个子系统是联合预测系统,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团购网站和团购供应商根据供应链信息中心数据库收集的团购用户的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团购用户的消费动机、消费趋势、购买选择过程等消费者行为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为提出下一步的精准营销方案做铺垫。第五个子系统是联合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团购网站与团购用户联合起来操作,目的是监督团购供应商的行为,为整个团购供应链的产品质量与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提供一个可依靠的预警系统。图1团购网站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示意图

(2)团购网站供应链物流追溯系统的构建团购网站的供应链中涉及到产品的配送、加工、运输等环节,需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进行物流的最有效配置,同时随着消费者投诉、维权、产品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也需要在物流系统中导入配套的追溯系统,把产品质量的控制在供应链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兼顾社会责任方面,亟需将两个系统科学合理架构出来。本文构建的团购网站的物流追溯系统如图2所示。图2团购网站供应链物流追溯系统示意图团购网站供应链物流追溯系统是团购网站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第二大子系统,通过此系统,团购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此系统传递到团购用户手里,此外团购用户遇到产品质量问题也可以追溯整个供应链哪个环节出现了缺陷,从而为消费者满意服务。当然物流追溯系统离不开RFID、EDI、二维码、条码技术等信息技术。

(3)团购网站供应链资金流系统的构建团购行业投诉现象越来越严峻,据资料显示,大型团购网站用户投诉相对集中,在前十位用户热点投诉网站中全国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占7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国内知名网购维权专家姚建芳分析,电商网站投诉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团购行业欺诈现象严重,部分团购网站只收款不发货,引发大量用户投诉。第二,团购网站安全保障尚需加强,用户账户被盗现状屡现,其中拉手网、窝窝团较为严重。第三,团购网站用户服务意识普遍不强,多数团购网站不重视用户投诉反馈,导致用户重复投诉现象频繁。由此可见,团购网站供应链的资金流系统有待重新构建,为团购用户的资金安全、退款便捷等服务。本文构建的团购网站供应链资金流系统如图3所示。团购网站供应链资金流系统的运作简介如下:首先团购用户通过金融机构或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将资金投放到团购网站的资金库里,其次,团购网站为团购用户提供高安全性的资金账户安全系统,保障团购用户账户、账号的资金安全,防止资金安全漏洞、钓鱼陷阱等。同时,为了解决团购用户退款与投诉相关的问题,特架设团购用户退款投诉系统,以便高效处理退款投诉方面的问题,提高团购网站的服务水平。

4总结

在对团购网站进行供应链管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供团购行业1400多家企业进行参考。鉴于篇幅所限,关于供应链管理的保障措施没有详细论述,比如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供应商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塑造核心企业知名度的品牌宣传策略等。在以后的论述中,需要完善论证这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宛泠.团购网站综合绩效分析[J].企业管理,2015,(4):117-119.

[2]薛小伟.移动互联网时代:团购类网站更深层次实施O2O的方法探究——以美团网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3):72-74.

[3]景鑫.“团购王”网站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商,2014,(29):105.

[4]林海萍.大数据时代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5,(6):129-131.

第7篇

关键词 协同管理 供应链 建筑施工企业 构建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以施工项目为载体,通过会聚式和临时性的生产方式完成。在这一系统之中,需要通过项目经理这一核心要素,对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和企业外的合作伙伴等社会资源进行集结,共同构建其一个基于施工生产的功能性的网联结构 。这样一来,若建筑施工企业在同一时期要进行多个不同的施工项目之时,不同的项目能够相对独立地按照自身的供应链进行施工。而当多条施工项目供应链出现交叉之时,需要在组建阶段和运行阶段,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与优化。尤其在市场竞争和社会关联越来越重要的当今时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协同管理的供应链体系,使业主和最终用户等上游客户以及下游用户能够获得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广泛支持,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与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组织运行,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

所谓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是指将业主的有效需求作为起点,以建筑总承包商为关键企业,经过对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从建筑原材料采购开始到施工与竣工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当中,把材料供应商、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供应商、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商、建筑工程分包商以及业主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功能网链结构机制。而建筑业供应链通常会涉及到主要的相关利益主体:业主、建筑总承包商、建筑工程分包商、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商、相关设备租赁商,还要包括各个分包商还有自身的供应商。这些参与者就会加大建筑供应链的复杂性 。建筑物料流是由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以及设备租赁商最后到达业主,然而资金流的方向和物料流正好相反。而信息流通常包括前馈信息流与反馈信息流,所谓前馈信息流是需求方向供应方流动的相关信息;所谓反馈信息流指供应方向需求方的供给相关信息流。

(二)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链具有以下独特的特点:其一是建筑业供应链是用户驱动的,通常每个客户均有其特殊的要求,而业主的需求是建筑业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运作的主要推动力;其二是连接建筑业供应链各个成员的纽带通常是合同与协议,然而,要想在要求的工期之内,花费最少的成本,以最优的质量完成工程项目光靠合同是不充分的,还要按照各方的信赖、承诺、协作与信息共享;其三是建筑业供应链一般是项目性的,建筑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的合作关系和项目周期一样长,就是指建筑供应链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其四是过去的建筑业供应链的各个参与方通常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他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其五是建筑业一般上采用招投标的形式,承包商一般不能在项目的早期即规划设计阶段进入,这样不利于建筑企业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涉及到以下方面:其一是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相对匮乏,而且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当工程项目发生设计变更时,如果信息传递链条较长,反馈速度就会变慢;其二是信息化普及程度不足,尽管公司内部已建立起较好的信息平台,然而并没有和外部建立连接,导致信息在供应链成员间传递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通畅,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其三是建企的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之时,一般将“价格”当为唯一的标准。因此忽略了采购总成本以及和之有关的各种要素;其四是目前建企供应链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脆弱。大部分企业把供应商甚至客户当看成对手,相互间并不信任,也没有建立长期的关系,该种状况在大多数企业物流的采购过程中非常普遍;其五是工程项目从开工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隐蔽着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设计变更、建材涨价以及天气变化,或者是供应商延迟与提前供货等,这些都为项目管理带来大量麻烦,也让建筑项目产生很大的浪费;其六是企业越来越重视和业主的关系管理,而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是一种松散的临时关系,仍然停留在双方的讨价还价时期,还未形成很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流畅。

三、构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构建。

协同论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如果系统协同程度越高,那么输出的功能与效应就会越大,系统的负效应从而就会越低,最终就会越有价值。而协同管理思想就是通过协同技术的支持,将信息共享作为前提,一直从全局观点出发,坚持一种“共赢”的原则,让整个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更加亲密、相互更加信任、同步与团结,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与让整个供应链价值达到最优。所以,供应链管理不但是为了减少成本,主要是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供应链的协同效应。而供应链协同通常是指供应链中各个相关企业为了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开展的相互协调和与彼此努力。各相关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者联合组织等方式构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该种协同网络当中,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客户能够动态地分享信息,进行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建筑施工供应链网络内各职能企业间的协作所开展的管理。

(二)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现。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主要是为了谋求中间组织效应,从而构造竞争优势群与保持与提升自身的核心文化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稳固与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相互的协同关系。其次是发挥建筑施工企业的协同关系。作为协同关系之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建筑施工企业所可以获得的更高赢利能力与机会。而协同主要通过资源或者业务行为的共享、市场营销以及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相似性而形成的知识与技能的共享与建筑施工企业形象的共享等四种方式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再次是防止建筑施工企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引发的问题。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多余竞争对手的价值。而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要做到这一点然后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就一定要具备较大的规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展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过于追求的规模扩大也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因为规模太大而导致获利水平较低;企业缺乏灵活性;通常企业从某一行业退出成本时过高。企业参与供应链协同能确保了各个成员企业的相对独立性,从内部克服了组织规模扩大可能出现的问题 ;与此同时,又可以通过各个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互助实现更大地协同效益。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作为方法之一,能够组建基于价值网的供应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全面考虑价值的每一个增值环节,并且把它分配给价值网中效率最高的成员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而作为协同机制的缔造与维持者,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建立基于整个企业层面的供应链协同信息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实现与和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组织信息系统的高效合作,最终通过获取业主的需求信息来从根本上拉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

(作者单位: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处)

注释:

尹卫民.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对策研究[J]. 当代经济,2007(4):58-59.

俞启元,吕玉惠,张尚.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建筑经济,2012(9):84-87.

史国红.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山西建筑,2011(9):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