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19:59
序论:在您撰写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档案法的普及以及文化建设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人们对艺术档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正在不断加强。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群众文化档案工作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服务思想"对于艺术档案工作者能否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着重阐述服务思想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一、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的服务思想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群众文化工作领域的关键性业务,即以艺术档案资料室储藏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者服务的一项业务工作。
首先,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代表着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成果直接同群众文化工作发生各种服务关系,集中体现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方向和作用。因此,只有极大地提升艺术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思想,充分地利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对其他各项工作的服务关系,才能完整体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价值。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价值在于充分体现其利用率的高低,档案利用的频率越高,发挥档案的效能越好,同时,作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联系群众文化工作的"窗口",利用工作做得如何,是衡量艺术档案室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艺术档案室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其次,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界利用档案的需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
1.艺术档案的形成来自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加强管理正是艺术档案部门的主要任务。而随着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开展,其他业务部门必然对档案工作提出更新的要求。
2.通过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实践可以获得有关档案管理的反馈信息,能够比较客观地发现其他环节工作的优劣,以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开发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能与广大的利用者发生广泛的联系,扩大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影响,这是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能引起群文战线工作者对艺术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因此,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艺术档案管理系统输出艺术档案信息和发挥艺术档案作用的有力渠道,我们要通过提供利用这一渠道输出艺术档案信息,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其各种价值。
二、丰富熟悉室藏等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思想
在实际工作中,为艺术档案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丰富的室藏保障,是艺术档案工作和其他业务部门工作良性循环的基础,更是工作实践中服务思想的生动体现。这需要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人员和各业务部门之间本着对群众文化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通力协作。经过多年工作在艺术档案管理一线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做好丰富熟悉室藏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艺术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充分认识到档案室的藏量在提供利用工作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并本着积极服务的思想,主动地与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尽量地把各项活动及相关的材料收集全面,并在收集过程中主动宣传艺术档案对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参谋作用,以取得相关人员的理解与支持。
2.艺术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档案检索系统,使其成为对各业本部门有参考价值的艺术档案,以便顺利地提供利用。
3.各业务部门也应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尽可能及时、全面、完整地将本次活动中形成的资料移交给艺术档案部门,提高对移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工作人员要熟悉室藏,这是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是搞好艺术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重要条件。
5.艺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坚定的服务思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三、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开发中的服务思想
以往的艺术档案工作往往将重心偏向于保管,但这样的工作重心往往无法发挥艺术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服务"的作用。因此,谈到服务思想的重要性,我们就必须将艺术档案工作和"服务"充分挂钩,即有效利用艺术档案中潜在的资源,使其为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服务。下面,笔者将以两种方式为例阐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开发。
1.传统的借阅方式。这是档案提供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档案工作一直以来所采用的。针对该方式,我们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采取对文书档案(馆务类)与艺术档案(业务类)分别组综合卷的方法提供利用。同时,我们也要建立健全关于借阅范围、手续及借阅者应遵守的有关保护内容的规章制度。档案员应在热心服务的基础上对归还的档案进行认真清点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真正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2.举办展览的方式。艺术档案展览是配合某项工作的开展,或集中介绍档案工作成绩,专题化、系统化地揭示和介绍档案内容、成分的一种利用方式。艺术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艺术档案信息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因此,这种较多人参观、服务面较广的方式能在一定范围内能起到生动、深刻的宣传教育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与时展不适应的现象导致档案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特别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应该只是档案的看护人员,自身还应该不断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专业型档案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工作只有从思想、业务以及专业知识等多方面不断提高,才能更好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求,解决档案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从而保证利用档案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一、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知识经济到来所带来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后,逐渐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道路,当今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创新性的智力为重要依托,依靠知识和信息不断促进自身向前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社会对档案工作的传统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可供我们利用的档案不仅包括了纸质文书档案,同时还包括了科学技术材料、专业版学术材料、声音、影像材料以及事物档案等多种形式,在利用档案进行个性化服务过程中,要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方便、快捷的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新时代档案新消息服务的总体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开始冲击我们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给档案管理部门带来极大的挑战。
2.档案服务工作面临的思想障碍
在档案个性化服务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中一些工作人员陈旧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和条条框框的工作模式,只是在片面上强调工作的继承性、一致性和统一性,缺少辩证的统一理念。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只是照抄照搬过去落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循规蹈矩,导致了在工作中墨守陈规,创新能力不足,按部就班的开展档案服务工作。在新形势下,档案服务事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也没有任何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新形势下所出现的思想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在不断探索中获得经验。
3.档案利用工作出现了全新的变化
在服务主体方面,过去的服务主要以党政机关为主,而新时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服务企业事业单位,为群众服务。在服务态度方面,过去主要是以等待人员前来询问和咨询,服务方式十分的被动,被服务主体对服务部门存在很大的抱怨,档案服务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而新世纪对档案服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档案部门主动向利用者工档案服务工作,并做到档案服务的一对一个性化针对服务。在服务手段上,过去主要是向被服务人员提供原始纸质档案,档案服务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现如今的档案服务手段需要借助互联网、计算机等多项技术为被服务人员提供网上档案查阅工作。在服务模式上,过去档案部门的服务模式主要是单一向用户提供档案服务工作,而现如今除了要高效利用好档案馆进行档案查阅之外,还应该积极开展信箱,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档案服务工作。
二、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个性化对策分析
1.保证主动服务
档案部门主动服务的对象是档案的利用人员,新时期做好档案个性化服务需要进行多元化的内容服务,要做好各种档案的服务工作。在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查询、复制等方式对档案进行推广,保证用户所需要的档案能够被高效、便捷的利用,最终提供便捷的服务。在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服务是一个创造性的理念,是新形势下,档案服务工作的必由之路。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从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向着档案信息系统管理转变,改变过去仅限于提供纸质档案的被动服务模式。在工作中还要正确处理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档案新秀服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档案进行深度的挖掘、开发和分析,切实提升档案的信息质量。在工作中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改变过去等待用户上门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要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在拓展档案利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加大服务力度,从而切实提升档案服务工作的整体工作水平。
2.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向着现代机械设备操作管理方向转变。由过去的实际档案管理向着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转变,这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对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档案电子化储存和信息化服务对档案部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档案部门在社会环境中重新定位,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过渡期的档案信息利用工作。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根本不能进行,也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科学合理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进行档案服务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进行档案信息开发,能够极大的提升档案开发和能力的和效率,从而切实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档案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人性化 人事档案 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22-01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档案员工作重点在于整理、保管档案和日常利用工作,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工作的核心应该转到服务上来,其目标是让利用者满意,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从管理与服务的内涵出发,人性化要求符合人的需求的行为,人事档案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上级和下级之间,档案员和使用者之间在档案工作中的互动形式。一方面,以尊重、关怀使用者为宗旨,与使用者进行心贴心地沟通、交流,建立相容、平等、互利的关系,创造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正常运转,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与服务能够在组织机构的运转中发挥作用,使组织的正常功能得到高效发挥。
一、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
人本管理作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重视人的智慧、创造力及其主导、能动和决定性作用,将人作为“活力源”而形成的关于人的科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则是将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作为关注中心,把调节、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看作是管理好整个组织系统的关键,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看作是搞好整个管理工作的根本。
1.管理方式的变更。传统的管理把人视为经营的手段、人仅仅是机械的延伸、研究人只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而在人性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目的,以“人”为中心,把人各层次需求的自我实现作为管理的核心,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氛围,使之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使组织成员自发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及组织潜力的外化,形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创新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但也存在着个人目标与组织愿景协同一致的问题,重视情感管理,营造舒畅、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样显得重要。通过情感管理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2.管理制度的柔化。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档案管理层级在人员、组织方面存在着有利条件,比如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强,应用上更显直接;工作开展灵活性高,往往一人身兼多职,责任划分清晰,不易相互扯皮推诿;人员结构层次少,便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传递信息及时有效。结合这些特点,更应该发挥灵活高效的优势,引入柔性管理手段,为各项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除了针对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还有面向使用者的一面。在目前表现得较为突出的矛盾通常集中在制度层面。比如档案借阅时对借阅者戒心重,处处登记,时时监督,手续繁琐,使利用者处于被防范的地位,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引入柔性管理,在具体的条款内容上,既作出严格规范,又要采用委婉、温馨的语句取代“不准”、“不允许”、“严禁”、“不得”等强硬语句,以提醒的方式沟通,切实体现对使用者价值和权利的充分认同,将人文关怀外显于各个业务环节和服务细节中,这样才利于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才能将硬性的规章制度柔化为人性化的基于自律的管理模式。
3.管理人员素养提升。档案管理建立在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信息技术上,但最终还需要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拥有专业档案管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工作人员来实现。档案员的素质应当不断地通过岗前培训、日常业务培训、双向交流、派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档案员所具有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礼仪等对使用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有“百问不厌”的服务精神,而且具备“百问不倒”的服务素质,态度和蔼、诚恳,服务积极、认真,说话和气、礼貌,这种和谐的人际氛围很自然地会被对方所接受、所感染,服务的价值也将得到提升。另外,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穿着打扮,空间利用等在内的非语言因素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职员的职业素养。在建立培训交流机制的同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也是各级档案员素质提升的有力保障,通过对工作的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群众评议的考核考查,可以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也是增强档案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主动地提升自身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
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它以尊重、关怀使用者为宗旨,与使用者沟通、合作,提高使用者对档案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档案所承载信息效用的最大化。有学者将人性化服务的特征归纳为:服务理念的人本化、服务态度的人情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服务设计的人格化和服务环境的生态化。
1.服务理念变革。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物”为本,重“物”轻“人”的现象由来已久。人性化服务理念要求服务从以档案为中心向以使用者为中心转移。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树立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档案员要从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出发,理解、关心和尊重使用者。服务导向要求档案员不仅要以现实需求为主,还要能够预见和挖掘服务对象潜在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协助使用者准确表达信息需求,进而将档案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具有科学依据的分析判断之上。例如本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保存在上级管档机关,不方便及时查阅,提供信息时,本单位可以与人事档案相对应,为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技术档案,提供考核、学历、职称、奖惩等方面的信息材料,可以保存重份人事档案材料或档案复印件,为职工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查询服务。
2.归档方法改进。人事档案是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德、能、勤、绩、奖惩状况的综合记录,是历史、全面地记载个人综合信息的载体,是各级组织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信息和依据,它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等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归档材料一直以来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收集和管理的。这种“背靠背”方式形成的个人档案,难免发生错误。因此,归档内容的透明化也成为档案人性化服务的一个改进方面。收集个人信息要公开,收集的方式方法程度要让当事人知道,人事档案的建立者和管理者应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其人事档案的建档的程序和内容,当事人知悉有关个人档案的建立、处理、保存和利用的情况,当事人如有需求,可以查询本人档案目录。这样做利于消除个人对人事档案的神秘感,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3.工作环境优化。人性化的环境,能超越其物化外表,而成为精神的、人为的审美世界,成为一种可以对使用者施以教化的富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环境。物理环境方面,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标识醒目、具有个性的阅档室服务环境,足以使使用者感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文关怀,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必须从观念和设计入手,将情感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阅档室墙壁上应标明归档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等事项,室内温度、湿度、光线、色彩力求令人舒适愉悦,除库房外,可有盆景、花草的点缀,高雅字画装饰,人文关怀的功能布局,会使利用者减轻工作的紧张感。人文环境方面,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文明用语和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使读者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使用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真正为其营造一种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环境。
【关键词】档案;创新;服务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大力普及与发展,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和手段正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服务作为一种趋势,不仅是服务手段的拓展,更成为众多档案部门探索与实践的重点。与工作开展和利用者多样化、综合化、便捷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
一、更新服务思想观念
档案工作服务机制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的前提是观念的更新。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全新的档案服务意识,树立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根据我国现状,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走向自动化、程序化。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经济社会提供服务,就必须加强各项事务管理,促使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二、创新服务手段
(一)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各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国内许多单位档案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档案查阅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建立“大档案”。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室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二)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加强与本信息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本单位综合档案室,是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三)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综合档案室的服务器上归档。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本单位的各部门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档案室自行开发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该软件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综合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三、开展多种服务
(一)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能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将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二)提供查询和咨询服务。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室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信,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咨询服务。
(三)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室查阅有关部门制定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和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从数据库中得出最主要的经验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本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四、拓展服务领域
(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二)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保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
(三)档案管理将进入社会信息网络的新天地。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伴随着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进入到社会信息网络的新天地。
档案工作者对电子档案的来源与形成的关注由原来的内部网而扩展到地区、国内及至国际范围内的整个网络。档案人员除了要继续做好档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保管,更多地了解需求,扩大服务内容外,一方面要配合现代的营销手段,同领导及专业人员一道,建立信息资料库,选取最能体现优势、树立良好形象的信息资源上网,宣传自己和展示自己,吸引客户和占领市场;另一方面要从网上获取有效信息为领导经营决策、为生产建设发展提供服务,主动地、全过程地提、供、销、科技、质量、资金、政策等多层次的信息,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多功能的、高效的、灵活的紧密联系市场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这的确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又一次挑战。
【参考文献】
[1]蔡哲.论树立新时期的档案意识[J].机电兵船档案,2008.
[2]冯宁.浅谈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创新工作[J].福建档案,2013.
[3]肖鹏.档案数据信息交互平台的应用[J].国家档案,2015.
一、档案用户的调研
以用户为核心的前提是了解用户,否则档案馆倾力推出的各种服务也会收效甚微。这就需要对用户的情况进行调研,然后实施有针对性地服务。
(一)调研的内容
首先,调研本馆的主要用户群体构成及变化趋势。一般而言,一个档案馆的档案用户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用户群,这些核心用户群也是档案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即满足了大部分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档案用户的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某项国家政策的出台,或是档案用户本身生存状况的变化等原因都会影响档案用户的构成。对于档案馆而言,应及时了解和跟踪档案用户的变化,预测变化趋势,并据此调整档案服务中某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将有利于开展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1]
其次,调研档案用户的需求特点。不同的档案用户类型有不同的需求特点,档案馆应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目前,档案界对各类型用户需求以及对需求的调查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档案馆可以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并与自身的核心用户群“对号入座”,提供相应的服务。但做到这些还不够,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要求更高、方式也日新月异,档案馆如果不与时俱进、突出自己的优势,就很难被选择。
再次,调研档案用户的心理特征。档案利用行为是档案用户内在心理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档案馆研究分析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将对档案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档案用户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档案工作人员就要随时观察、研究不同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
(二)调研的方式
调研的方式有馆内、馆外两种。馆内调研主要是做好登记记录,也就是要利用好档案登记表,这就要求档案登记表要足够详细。不仅包括查档人的姓名、单位、档案名称等基本项目,还要增加查档人的具体联系方式、查档原因以及用后效果等项目,同时保证填写做到认真负责。
馆外调研绝不可少。在实际中,有不少人存在档案需求,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来馆查询,也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利用档案。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档案的潜在用户。馆外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挖掘潜在用户,通过定期的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可以帮助档案馆掌握社会中的潜在档案需求,然后据此有目的的推出档案信息,从而使潜在用户向现实用户转化。调研的结果用于建立用户联系表或数据库,这些联系人可作为档案馆推出自我服务的主要对象。
二、档案服务工作的改进
用户调研不是目的,档案馆真正要做的是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工作中不适合的环节。
(一)档案资源的整合方面
在档案资源的整合上,首先要在原有馆藏的基础上,加强对已开放档案的集成化管理和开发。这里所说的“档案集成化管理和开发”是指将联系紧密或档案用户普遍需求的档案以某种方式归纳、整合和组合,以整体的形式集中展现,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编研和开发。这是因为现代档案用户对档案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档案原件,而对经过编研、序化和深加工的档案信息显得更有兴趣。[3]比如,对于政府信息、城市记忆和百姓证明等共享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就要进行有序的整合,实行集成化的管理。其次要建立馆际互借系统。对于特定的档案馆而言,收集的范围有限,收集到的档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其他的档案馆建立馆际互借系统,能够拓宽档案馆的服务范围,也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对于用户广泛需求而本馆又欠缺的档案,在今后的收集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应档案的收集。再次要突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档案馆在长期收集档案过程中,一定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其实,一般的地方档案馆也都汇集着反映当地一定背景下特定事物兴衰变迁的一些特色档案。这些都应该成为档案馆吸引用户的“招牌”,档案馆应积极发挥这些特色优势使自身得到增值。
(二)档案资源的配套服务方面
在配套服务上,首先要提供多样化的查询和利用方式,在以馆内查询为主体的情况下,开通网络利用服务,提供代查、邮寄、传真等服务,甚至在用户不方便的情况下主动送档上门。其次要提供多样化的检索系统,并尽量简化检索方式。当前全国各级档案馆的检索方式都存在过于专业化、多样化欠缺等问题,这些都难以满足现代人查找信息的心理,因此,档案馆开发出一种适合于普通民众的简易化检索系统显得很有必要。再次要营造一个干净、舒适、方便地利用环境。最后要提供细心、耐心以及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加强对用户引导,努力消除在档案利用过程中的障碍。
三、档案信息的宣传与“推送”
李扬新认为:“档案利用者需求分为客观需求、认识需求、表达需求三个层次。最佳的状态是三者完全一致,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无法达到的完美极致。”[4]因此,档案馆不该仅仅坐等档案用户上门查档,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刺激”人们这种潜在的利用需求,使上面所说的三种需求尽可能地达到统一,即客观需求能够被认识并表达。而满足这个目标的重要条件就是档案馆要对馆藏档案进行积极的宣传甚至直接推送给用户。
宣传是档案开放的窗户,档案馆不必拘泥于形式,可利用多种媒介向公众宣传已开放的档案或目录,尤其要重点宣传根据调研的用户需求整合出来的目录,也可以举办档案展览等。为了贴近人们生活,档案馆可以积极配合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活动等,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开展教育。[5]或者,将各种档案的内容进行提取,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种类似于知识寻宝的小游戏,这样,公众在娱乐 之中就学到了知识,档案馆也达到了传播档案信息的目的。
信息推送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互联网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技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搜索、过滤信息,并将其定期推给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档案馆可以借鉴推送技术及时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档案信息传送给用户。不过,在当前情况下,由于我国档案的数字化程度还不高,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这就要求档案馆一方面加紧推进档案的数字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方式将档案信息推送给用户。比如利用第一环节建立起的用户联系表,采用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发给用户,从而让用户及时了解并利用档案。
四、档案利用后的信息反馈
档案利用后的信息反馈是档案馆提高和改善服务、提高档案利用效果的保障。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反馈信息的收集。收集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档案用户对档案馆提供的各项服务的评价。如档案工作人员的态度如何,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恰当以及提供的检索工具是否方便易用等方面。二是档案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效果评价,如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6]收集的方式可通过建立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主要了解用户利用时对各项服务的要求、评价和建议;利用档案用户联系表定期调查利用后的效果;也可以建立利用信箱制度随时接收档案用户的反馈。反馈信息的收集要尽量做到准确全面,争取收集到每一个档案用户的反馈意见。
反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数量是庞大的,而且涉及的问题种类繁多。因此,档案部门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去粗取精获得有用的反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最终得到反映各方面问题的总结性的结论。
反馈信息的应用。对于用户反馈回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档案馆要真正落到档案服务的各个环节,并加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对于那些取得较大现实效用的档案实例加以汇编,从而为今后的档案宣传工作服务。而对于那些没有达到现实效用的档案利用行为,要积极找出原因,进行补救。
小结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317-02
1 引言
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然而,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其实,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档案工作作为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银行和客户权益、打击经济犯罪、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作用。
档案工作在银行各项业务发展中,如何能充分发挥服务功效,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2 现在银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银行档案工作的服务功效不能更好的发挥。
部分分行比较重视会计档案、文书档案,忽视其他门类档案的管理,而其他门类档案管理的疏忽又影响了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由于重抓业务、滞后档案工作等原因,造成档案库房不达标、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按规定归档等现象。多年以来,重视业务发展,而滞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经常安排档案管理员补缺其他紧急的工作,而应付档案工作。
3 提高银行档案工作服务功效的解决方案
3.1 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3.2.1 更新完善银行档案
更新完善银行档案,文件资料归档范围是当前档案工作开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源头问题。2012年12月,国家档案局颁发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要求各企业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这项工作,将进一步规范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保管期限“恰如其分”。目前,总行已经发文,新疆区分行已通过总行审核,将于近期发文。
3.2.2 规范档案业务管理制度
在银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门类专业档案,如: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合同档案、集中采购档案等。为确保各门类档案有章可循、管理规范、便于利用,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在制定档案管理总的办法下,要进一步完善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管理档案。
3.2.3 全面推进依法治档
在新形势下,银行档案管理部门要强化依法履行监督指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要奖惩分明,通过约谈、通报、处分、追究责任等方式,严肃查处不按时归档、不按期移交档案、档案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伪造涂改档案、损毁丢失档案、泄露党和国家秘密等各类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建立完善检查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2.4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各门类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从归档范围、整理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指导,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从档案的收集、分类开始,指导人员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各门类档案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各门类档案。
3.2.5 重视档案安全管理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给档案工作以惨痛教训。为了银行的根本利益,要将档案资源、档案利用和安全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从承重达标等库房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要素考虑,做到档案实体在加工整理和利用等环节中的绝对安全。建立预先防范机制,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技术因素毁坏的各种准备,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提高临险处置能力。抓紧实施异地异质备份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复制、缩微、数字化等方法,形成不同载体形式的多套备份。
3.2.6 严格审验把关移交入库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移交入库的审验标准重点突出为:审核文件是否为原件;审核归档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审核文件中的数据是否存在涂改现象;审核文件中是否存在不耐久字迹现象;审核声像和电子档案是否规范且有效等。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是每一名档案管理员在档案收集归档中履行的职责。在档案资料移交入库的关键环节,对归档资料进行再次审核,严格执行移交登记是档案管理部门为各门类档案的规范管理起到监督指导作用,为整个银行信息资料安全、完整保存履行职责。
3.2.7 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档案数量越来越多,仅仅靠传统的手工检索和查找已不能满足利用的需求。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创造条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便于检索。
3.2.8 创造良好的库房条件
库房位置的交通便利,能够使档案利用方便快捷。同时,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馆内消防设施齐全、通风、温湿度适宜,为避免地面湿气影响档案保管质量,应将档案放置在二楼(包括)以上的楼层。库房承重达到1200kg/m2以上。
关键词:档案利用;探讨;服务工作;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04-02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昶用。基层档案室在提供利用工作中,存在着不重视档案利用实效统计的问题,影响着社会档案意识的提升和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人认为在档案室基本利用情况统计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着手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了解利用目的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利用档案,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需要,更是档案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档案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新时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档案利用和服务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一、档案利用实效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判定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为它对现实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如果档案不被利用,再有价值的档案都没有保存的意义。档案在提供利用过程中,可以检验出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并判定其作用的大小,档案利用实效的统计工作可以有效地将这一检验与情况记录下来。
2.有利于到期档案的再次鉴定
众所周知,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对于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就要对它们组织再次鉴定,判定销毁与否。而档案利用实效的统计情况,是再次鉴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利用频率高、利用周期长的档案,即使已到规定的保管期限,也应继续延长其保管期限;反之,利用频率较低、利用周期短的档案,到期后即可进行销毁。
3.有利于了解档案利用需求,拓宽利用渠道
对于档案利用实效的收集与统计,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以及利用者的心理,从而改进我们的服务方式,拓宽档案提供利用的渠道,使更多的社会公民了解档案,熟悉档案,使用档案,利用档案。
二、档案信息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
档案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而档案利用者出于不同的动机,在利用档案过程,往往产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其表现必须予以重视,才能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1.是紧迫心理。提供原件用作凭证,这是档案利用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它最精彩之处。利用者到档案馆来一般都是来寻找凭证或带着明确的目的的,而有些目的都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尤其是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工作、学历、科研方面原始材料等,有的还有较强的时间要求,服务的延搁甚至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所以,利用者都希望尽快查到自己所需的档案材料,在档案利用心理上表现得比较迫切,存在这种心理者,不分阶层,不分职业,比较普遍。
2.是求助心理。初次涉足档案馆或对档案不熟悉的利用者,不一定能将自己的需求转变为正确的查问,也不知如何才能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其渴求帮助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时,他们一般是将希望寄托在档案管理人员身上,渴求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一是馆内检索咨询服务,即经过何种途径和方法能够查到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二是馆外指引服务,即到什么地方才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满足利用者的求助心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三、档案利用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局限于档案利用的基本数据统计,不求档案利用实效的统计。每到年终在要求基层档案室编制年报,了解档案利用情况时,只需统计几个利用数据,如利用人数、利用档案卷(册)数、页数及复印数等,而没有了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创造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是档案室提供借阅服务时,只要求利用者填写其利用目的,不求深层次了解利用需求。失去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机会,也拿不出有利的证据说明档案的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利用单位和利用人来档案室查阅档案时,均需填写一份登记表。登记表除需填写利用单位、利用人姓名和证件号码外,还要说明利用目的。而利用者在填写利用目的时都较简单,如“工作参考”、“提权依据”等,不利于档案部门了解和掌握利用档案所产生的实际效益。
3.是认真做好借阅登记工作,在提供利用档案的过程中,档案部门要督促利用者将查阅档案的目的填写详细,应填明查阅档案具体是为哪一项工作、哪一项工程服务,这些档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取得怎样的效益等内容,这样便于收集提供实际实效的线索和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跟踪调查等,为利用实效的统计工作积累素材。
(二)建立与利用者的联系制度
利用者查阅档案时,这些被利用的档案一般不会直接产生效益,而要通过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来体现出档案的实际价值。作者认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要和整个单位的工作进展同步进行,作为一个地方档案馆部门,其档案工作特别要与政府部门同步,即政府部门到什么阶段产生什么档案,档案技术人员都会用到哪些档案,档案人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此需要建立用户联系制度,把利用者的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一一登记在册,便于与利用者进行联系。同时,也可定期召开利用者座谈会。加强与单位内各部门的联系,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
1.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服务利用手段
进一步做好档案服务工作,首先,必须加快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档案查阅、借阅速度,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其次,要及时了解档案信息动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档案收集、利用的宣传工作,努力丰富馆藏,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提高和强化全社会档案利用的意识,让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次,要加强档案学术交流,吸收别人的长处,保留自己的特色,改进工作方式,加强档案科研工作,争取在关键性的档案技术方面多出成果,使档案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2.努力创新,提高档案利用和服务水平
档案服务创新与档案利用的目的,是实践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满足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需求的客观要求,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将档案信息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激活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首先,在创新中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收集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现在档案馆普遍存在“文书档案多,经济、科技档案少;历史文件多,现行文件少;纸质档案多,声像、实物档案少”的现象,我们必须努力丰富馆藏,注重收集档案资料,在管好用好传统档案的同时,要及时收集一些新兴领域的档案,在收集纸质档案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声像、实物等特种载体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