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计算机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3 15:25:31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计算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计算机论文

第1篇

信息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计算机技术有了更高的层次性。因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教师也要体现出这种层次性。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要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以及知识的认知水平等之间的差异,这也是高效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教学时也就没有了针对性,这样的教学不但没有效果,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更谈不上快乐学习了。因此,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愉快,教师教的更高效,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在关注学生之间普遍性的同时,再结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然后再通过教师的及时指导,有针对性地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目的地教学。通过多层次、小步子、重反馈以及快反应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主要是为实践存在的,因此,当理论需要付诸实践时,就要给学生们足够多的上机操作的实践了。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学习的这一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创作一些有创意的作品,然后再将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的学生看等,这样能够将学生们在计算机过程中的那种成就感激发出来。正是这种成就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限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比赛,比赛项目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利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可以组织小组之间展开一次打字速度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打字的速度是最快的,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计时器控件”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议让学生用计算机做一个漂亮的小闹钟等。这一提议可以紧扣住学生兴奋心弦,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们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为主导,渗透“快乐设计”互动元素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

第2篇

(一)、认知不足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由于我国相关的教育政策没有把计算机划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体系之中,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门类,学校的管理阶层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对计算机课教育和教学的认识程度和内容不高,使之重视学习的程度不够;计算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也有一部分学校把计算机课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副课”,所以随时都受到“主课“(语文、数学、英语)的排挤和替换。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

教材陈旧老化,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适应。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繁多的,计算机入门教材的内容选择对学生非常重要,如果教材内容合理的进行结构安排,对于入门者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教材的编著,作者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三)计算机软硬设备不完善和师资力量不足

现在,许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是由其他专业的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不是我们所说的科班出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和社会飞速的发展,因为条件的限制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有一部分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脱轨;其中还有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是一些高校的专业毕业生,这一类的老师计算机基础知识较扎实,教学的年龄比较短,教学经验不足;还有一部分是在其它地方老师调剂来的,因为社会地位、待遇和职称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专业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最好的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最好能做到每个人一台,同时要有网络,随时可以上网查询最新的资讯。由于良好的环境建设投资较大,大部分学校是负担不起,没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

(四)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存在着城乡和经济的差别,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也有差别。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对一无所知的学生要耐心引导,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与电视有一定差异的电子设备,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二、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改变现状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课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与意识对计算机的学习,在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素养。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提高

教师的素质是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计算机的教育和学习来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计算机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同时要求老师对专业技术精通同时还要综合素质要全面,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及时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因该积极鼓励专业老师去写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论文,把计算机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而不只是一句空话。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现在,我国中学计算机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轨,教材中有过多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学生晦涩难懂,教学内容不够形象,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安排太多的计算机课实际情况不允许,所以在教材编排上应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课程内容衔接性要强,做到趣味教学和科学教学统一实施。

(三)计算机教育设备及时的更新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是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只有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提高高中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面对变换多姿的计算机技术及内容和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已不再能完全解决我们在计算机教育和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内容。(1)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2)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3)建立个别化学生教学模式。(4)建立分组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同时做到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结语

第3篇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和运用能力薄弱,因此我们在了解高校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的意义和现状的同时,进行网络建设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校行政管理的传统形式及弊端

高校的行政管理主要是高校有关管理部门对学校各种事务的安排和处理,不仅为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服务,同时也是为高校的文化活动和科研服务的。但在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种种弊端需要解决,主要体现在投资大而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学校的重视不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欠缺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

我国高校管理面临着管理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漏洞频繁出现,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同时管理者管理理念不能随着教学的开展而不断变革,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学校行政管理直接关系到其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的质量,所以进化信息化网络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行政广利人员设置不合理,出现怠慢工作行为。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人员设置存在很大问题,缺乏科学性,机构和人员臃肿并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虽然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工作越分越细,职位也相应增加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但是机构重复导致作业重复而且存在各部门互相协作能力不够的现象,协作程度不高可能导致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还要面对的问题是相对缺乏激励措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人浮于事,怠慢工作,耽误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重视不够。高校对行政管理不重视体现在行政管理人员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4篇

1.1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一直是政府引导职业教育的方向,也是评价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场视角下计算机平面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知识、技能、素质必须协调发展,不可偏废[3]。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职业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制,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领域,面临当今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而这时的职业选择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既要考虑到中职生毕业后立即就业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一部分中职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需要。

1.2符合中高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组织编制和审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它决定一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等;其次是地方课程,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适应性;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主要有本校或校际之间的专业教师通过对本校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权限和侧重点不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元化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1.3中高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以及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根本;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势下,对中职知识结构的扩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评价,以及招生制度上体现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基于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2.1正确认识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当前职业学校在校生一般在15~21岁,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家庭、心理、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需要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习和完善自己。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生一般为15~18岁,学生尚未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成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中职学校在指定培养目标时,既要与整体目的保持相对一致,又要使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化与一般技能需求。根据其身心特点把握好职业观、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为其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建立系统的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体系

解决与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接轨,注重二者差异性。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因而培养目标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别性。当前中高职培养目标忽视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存在着能力培养的重复现象。其次要体现出层次性特点,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主要面向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公司、印刷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以及具有平面设计部门或平面设计岗位的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培养掌握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在高层次、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4]。二者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相近,但高职教育在高新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要比中职教育要求更高。

2.3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并不是源于工业化进程的自然需要,人们往往把它作为普通国民教育的一种附属、一种补充。在课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培养目标的需要,而是强调职业教育学历与普通教育学历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上的可比性,强调课程结构的学科特性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脱节,失去了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以下特征:首先,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本位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式和项目式课程结构体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个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不同,根据毕业后可能从事工作的特点,将课程分“宽基础”课程、“厚专业”课程和“活模块”课程等三大类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次,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如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求通过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考试等。职业能力的对接是中高职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中心,科学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考评方法与手段,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同时强化行业和企业部门之间的积极协作,通过学生每年到工厂和企业参加见习和实习,以及由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到学校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核与管理,使职业资格证书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这样中高职课程的无缝衔接才会成为可能。教育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针对不同就业岗位群体设置不同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证,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根据职业分类、标准与鉴定考核要求,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能力标准和人才层次结构,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对接。再次,加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素材的教材化研究,编制层级教学单元和职业教育教材。按照不同职业对人才职业技能要求层次的不同,制定出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照程度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低层次,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高层次。课程衔接体现为教材的衔接和教学目标的衔接,根据不同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进而设计成不同的学历层次,使中高职课程的层次分明,并有教育部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统一编制,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和宏观调控。

2.4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联系

首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必须紧跟企业生产实际,根据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对于中高职相同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广告设计、速写与色构、Photoshop制图、网页设计、CorelDRAW/Il-lustrator、Autocad课程等,以中职学校教师为主体,高职学校教师参与进行课程开发;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其他课程,以及不同课程在实践中的联合应用,如Java程序设计、Photoshop、dsMAX课程、ado-bepremireCS4、adobaftereffectsCS4实训项目、数码摄影及后期特效,由高职学校教师为主题进行开发。在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上,中职学校重在从业证和初级证书的课程,高职学校重在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的课程。中高职学校教师联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案例、微课教学、试题等,供区域内全体中高职学校共享共用。其次,实践教学,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中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础可统筹建设和使用,在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为行业、企业及其他成员学校教职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课程体系,可实现学生在中高职之间课程互选,所取得的实践技能水平评价和学分能互通互认。实训基地也可以扩大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共赢的利益融合体。再次,师资队伍,通过汇总区域教师信息,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专制教师信息库,采用柔流的形式,允许教师校际兼聘,鼓励优秀教师跨校教学,逐步实现区域内中高职学校教师的互聘共享。中高职院校根据各自需求,统筹聘任兼职教师到学校讲课、指导学生实习、开设讲座、参与专业建设等,实现中高职学校间兼职教师的互聘共享。

3结论

第5篇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承担着很多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且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中的应用

在高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课程的安排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尤其是在课程的安排上,因为高校专业众多,课程门数较多,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都可以直观、有效的完成,同时也有助于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此外,在选修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选修课管理系统,在学期初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进而使得课程的安排井然有序。最后,在教材的征订、教学改革的进行中计算机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计算机技术在高校考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考务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首先,考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试卷题库对试卷进行随机抽取,进而确定考试试卷。其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上直接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数据都保存到了计算机上,整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文/张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课程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督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是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的提升,有效的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摘要个阅卷的过程也由计算机完成,不但节约了资源也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可以学生能够在考完试以后不久就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有助于他们及时的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进而更好的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再次,教师可以计算机存储的成绩进行客观的分析,从整体上来分析学生的考试状况,以及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今后教学中及时的进行调整奠定基础。

1.3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而言,对学生成绩的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存储、搜索、增加和删除,并记录平时的表现状况。在高校中,学生专业众多,课程五花八门,如果用手工进行记录、存储任务量不仅非常的大,而且在查找起来也非常的费力,工作难度不言自明。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工作人员只要在学期末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录入学生成绩数据库中就可以进行存储、汇总、筛选和分析。不但可以方便查找每门课程的成绩,同时在查找每名学生的所有科目成绩以及班级的成绩等等都非常的便利。

1.4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质量督导中的应用

教学质量如何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就一定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督导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在降雪质量督导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的科目的教师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不仅可以随时的了解学期的质量评价结果,同时也可以使教师随时的了解自身的评价结果而不断的完善自己。

1.5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日常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通常来说,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主要包括对教师和教室的管理,以及教学规范标准的管理两大方面。首先,在教师课程管理中的应用。通常来说,高校教师都具有较大的自由,除了课时不多外,在课下时间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为。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手段,教学管理人员将相关的通知、文件以及信息到了学校的教学网站上,而教师只要通过上网就能够了解学校教学管理中的种种要求,这不但降低了纸质通知、要求的浪费,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教室的管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更好的了解,进而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教室的管理,包括教室的使用时间、教室的容量以及多媒体是否正常等等方面。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时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对教室的使用情况有个实时的了解,便进而更好的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调配。

2完善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2.1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要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更主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转变。所以,要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就要在工作过程中创新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2.2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建设

要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实现高效教学管理,就要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不但要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应该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升,管理理念的转变,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以及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

2.3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对于每个用户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安全性更为突出,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意识的提升和自我保护的加强,同时要定期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计算机技术中存在的隐患及时的清除和修复,以实现网络安全运行的目的。

第6篇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那么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

二、解决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

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高中的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进行改革,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高中的教育改革,教学就应该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WindowsXP系统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地添加有关Windows7系统操作的内容,并且也可以将WindowsXP和Windows7这两个系统进行对比,让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内容。还有,在教学office的时候,也要将office2003和office2007两个软件的操作进行对比,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将office2003升级为2007版的时候可以立刻熟悉相关的操作。

2.增加多种教学手段

无论是进行什么课程的教学,都不能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因为单一的教学手段形成枯燥的课堂氛围,极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以及一些教学音乐,还有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给学生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演示,方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记忆相关的操作。除了借助多媒体外,教师也可以进行案例教学,比如,在进行office2003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实际的案例让进行讨论,例如,如何给自己的设计成果设置保护?其实在Word的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水印来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保护,杜绝其他人的抄袭,那么学生就可以将如何添加水印的步骤讲述出来。

3.注重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实践模块的教学,比如说一个星期有三节计算机基础课程,那么就要有两节课在实验室上,进行操作技能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添加一些操作实例,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如何添加特效的操作过程具体演示出来。职高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职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积极地调动课堂气氛

第7篇

1.1实验室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机械容易发生故障。由于计算机实验室承载着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专业课等课业教学的任务,机械工作量大,负荷超重,致使硬件设备经常产生问题。

1.2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为了适应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计算机软件多种多样,且经常更新,甚至一台计算机中安装多个操作系统,但是相较于软件的更新速度,计算机硬件由于长期得不到更新,则导致了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新版的软件,从而给实验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1.3教学资金和现有设备的性能不足,限制了一些具有前沿性的实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更新速度,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无法购买先进设备,相关的实验课程更无从谈起。

1.4计算机品牌、型号多样、计算机的配置差别很大。学校的计算机一般都是分批次购买的,购入较早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就会比较老化,配置也比较低,故障频发的计算机设备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又不能一次性大批量的进行换购,因此在逐渐更新换代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品牌、型号和配置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别,计算机硬件种类的不同,对设备维护工作加大的难度,也会使实验教学中的实验结果产生差异。

1.5一些具有危险性或破坏性的实验无法在计算机上进行。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一些具有危险性或破坏性的实验教师一般会采取课堂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CMOS设置,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CPU的超频,克隆软件的使用或者网络攻防实验等等,以降低计算机损坏甚至整个系统崩溃的风险。

2、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自起源以来都备受各个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在2007年至今,虚拟技术更是得到了飞跃性的增长。虚拟机能够像一台物理计算机一样自行运行自身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且借助其虚拟化的特点,可以在单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虚拟机凭借全然由软件组成的优势,其行为完全类似于一台物理计算机,它包含自己的虚拟(基于软件实现的)CPU、内存、硬盘和网卡。操作系统无法分辨虚拟机与物理机之间的差异,应用程序和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也无法分辨,这也使得虚拟机更加具有真实性。尤其是在经济态势紧张的大环境下,具有节省成本、降低能耗、便于管理等优势的虚拟技术更加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青睐。例如银行、医院和通讯领域等,VMware,Xen等虚拟化软件的应用都已趋于成熟,标准化和服务器整合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随着虚拟化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深入,图书馆、实验室、还有一些高校也纷纷在工作、教学中融入了虚拟技术,并且在应用中颇有成效。

3、虚拟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上文中分析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将通过虚拟技术从四个方面对解决这些不足进行探讨。

3.1利用虚拟技术开设具有前沿性和实践性的虚拟化实验课程。诸如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安全,多操作系统交互,可编程数字电路,并行计算技术,集群技术,多核编程技术等实验课程是无法在目前实验室设备上进行的。将现有X86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CPU、RAM、硬盘和网络控制器),利用VMware虚拟技术,创建功能齐全、可像“真实”计算机一样运行其自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虚拟机,把以前无法在真实计算机上开设的实验课程转移到虚拟机上进行。这种虚拟化的转换突破了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限制,使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时效

3.2有效利用虚拟技术能够降低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成本,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高校实验设备的预算更加有限,如何顾全成本、资源和时间三个方面的同时,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质量,可以通过利用VMware虚拟技术,创建一个适用于所有Windows应用程序的虚拟PC环境,减少硬件需求量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改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

3.3虚拟技术能够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现在大多数服务器和台式计算机在开启后仅有5-15%的时间处于使用状态,而大多数X86硬件在空闲状态下仍需消耗正常工作负载所需电量的60-90%。VMware虚拟技术具有高级资源和内存管理功能,可实现15:1甚至更高的整合率,可将硬件利用率提高到多达85%。完成虚拟化后,分布式电源管理(DPM)会监控整个计算机的利用率,并智能地关闭不需要的物理服务器,而不会影响应用程序和用户。虚拟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能耗,同时又不会降低可靠性和功能完整性,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结果一致性和准确性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

3.4虚拟技术对于高校建设符合学生特点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高校教育改革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作用,虚拟技术作为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高校建设良好的教学体系,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具有积极广泛的实践意义。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