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19:38
序论:在您撰写档案管理市场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市场经济 ;档案; 管理
档案的市场化管理通常就是指借助市场运作机构的建立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同时要明显的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完善综合档案馆自身的功能。我国的档案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逐渐的靠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出现之后,档案机构已经不能储存企业的档案,所以它也不能为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此加以改进和完善。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规模也相对较大,此外企业在发展中主要靠科技来谋求更高利益,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凭借自己原有的基础,所以在发展中需要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因此很多企业对自身的档案工作都十分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都在学习国家对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样也就使得档案工作能够按照按照制度的要求对档案进行适当的管理。而对于那些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的不足。
1.2企业效益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其经济效益比较好,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会比较系统和重视,在管理的环境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那些利润水平不是很高,在经营中不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非常的有限,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会产生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
1.3档案理解差异所带来的问题
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对档案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对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解对档案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那些对档案管理工作理解比较透彻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十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会有十分显著的提升。
1.4档案所有权归属不明所带来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来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在人员的设置上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功能是,这种档案管理宏观调控上的理解误差和企业融资之后所产生的资产理念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样也使得企业档案的产权归属不是十分的明确,企业很容易认为能够按照自己的医院随意去处置档案。
2建立我国市场化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1明确企业档案所有权、管辖权和使用权
不管企业的类型究竟是什么,只要企业的经营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范围之内,企业所形成的档案都是国家档案当中的内容,企业档案的管辖权在行使的时候行使的主体可以是企业自己,也可以是企业认可的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机构,企业档案的使用权主要是企业自己决定的,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能够行使和享有各项合法的权利,除了国家制定出的法律和法规之外,还需要其他的部门对档案产权的归属和执行情况予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2充分的尊重市场机制
市场化机制运行下的档案管理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的根据市场运行机制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各项工作,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和市场内部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等等方式来体现出自身的经济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此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对市场经济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创新,不断的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
2.3市场化档案管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征
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经营的质量,同时还要不断的借助自身的市场影响力来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档案类型不断增多。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对所有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规划,这样就能有效的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企业的利润水平也会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也得到了拓展,在档案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对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积极的去避免公平竞争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客户对企业的黏度。
2.4档案的市场化服务更具优势
和国家综合档案馆相比,档案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对客户企业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而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第三方对企业的文化、产品、信誉和等级等进行宣传的时候,其可信度更高,同时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针对这样的状况,档案市场化管理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而对客户能够更好的去宣传。在更大的范围之内让人们了解到客户的主要业务。
2.5利用网络等手段及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
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与客户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参考,这是市场化档案管理特有的经营优势。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都需要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发展变化的相关信息,也需要针对企业自身不断拓展的特点寻求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随时掌握行业公开信息、及时服务终端客户的方式,是市场化档案管理有别于一切档案馆和档案室功能的基本特性,也是档案管理企业迅速赢得广大客户青睐的重要手段。
3结语
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市场化的措施对档案进行适当的管理,这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也满足了国家档案部门对企业档案产权的相关规定,所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仲禾.“数”说辉煌——从统计数字看“十一五”成就[J].中国档案,2010(12).
【关键词】房屋建设;安全问题;不足;办法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系统科学,它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都知道,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相关专业太多,人员也非常复杂,对于工作,每个建筑工地都是高空工作和挖坑作业比较多,对于安全问题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一旦忽视安全问题,则很可能会酿成大祸,到那时,企业、员工、政府、社会都将难以收拾,我们一定要保证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建筑来说比需要注意安全,因为这对于社会来说意义重大。
1 我们还有那些不足在建筑建设现场
1.1 职工没有资格证书就上岗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建设工地,有好多个工种必须要有资格证书的,有证书才能进场施工,但是,在我们的好多个工地依然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国家出具的相关资格证书就上岗,就操作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如果出了事故,对于施工单位和个人都是难以估计的灾难。我们知道,在建筑行业,程序太复杂,一些机械操作等行业一定要有证书,例如:电焊工、吊车工、挖掘机械工以及电工等等。
1.2 我们的监督管理人员不负责任
在我国,好多的建筑工地,我们的安全监督人员不负责任。这些监督人员在现场只是走走过场,对于他们应该监督的事情不上心,疏于管理,及时看到问题也只是表面上处理一下,根本就不进行严格管理,不去按照规定去处理,他们的意识就是只要不影响质量就行,根本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监管不力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3 没有进行到位的管理
我们进行施工之前,对于安全监督人员来说,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安全评估,要依据我们的建设方案来制定我们的安全管理方案,必须做到既要质量还要安全。但我们的现实却是,我们的安全监督部门对于安全管理落实根本就不到位,对于工地上的施工人员根本就不了解,还有就是对于我们建设当中的一些不安全环节不能预见,还有就是对于我们的安全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太松懈,这样就形成建设时安全低下,预防不力很容易造成事故,造成损失。
1.4 没能够把现场的安全措施做好
我们在建设时,建设当场经常发生因为防护设备不完善造成事故。对于我们工地的防护措施来说一方面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其他人也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现实情况是,我们有很多工地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有些现场根本不安装防护措施,肯定会造成安全事故,例如高空人员跌落等等,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另外,在施工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警示标志不足造成施工人员在行走、施工或者休息时出现意外伤亡,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法制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得以实施的根本是具有完整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体制对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使安全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工作,工作任务,保证管理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好的安全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把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内容。提倡国家和行业的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并落实到施工中。
2.2 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证书
在安全生产中,特种人员的岗位证书是其工作能力的一种体现,特种作业人员对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正确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具有特殊的技术要求,他们能够胜任普通从业人员无法胜任的工作,对施工要求有着极大的帮助。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推动施工进程,还能够确保在岗人员安全问题。所以,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
2.3 必须要把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好
我们在建设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他影响到我们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还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起到保护作用,还关系到企业和单位的利益和效益问题。建筑工地工种复杂,秩序乱,安全事情比较多,对于安全工作任务重,一丝忽略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我们要保证建筑工地安全,首先要保证安全员一定要了解建筑施工所有图纸,还要正确把握建设程序,必须要逐一检查每个建筑环节,做到遇见隐患,提早预防,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建设安全进行。
2.4 必须要对安全人员进行系统教育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高素质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真正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只有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高了,才能把整个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安全培养必须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为准绳,它是对我们的一些没有安全意识或者是一是太薄弱的安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和引导。我们的建筑工地上,我们进行安全培训,目的是让我们的相关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从而把我们施工当中的安全意识体到一定高度上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人员进场,第一步就是安全教育,对他们进行培训,一定在干活前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他们自身的安全素质。一定要把所有的方案做好,对于培训要进行记录,对于我们的安检工作要做记录,例如,电工的检查记录等等。我们还要制定责任制度,要让安全员签订责任书,要求他们进行安全交底,这样做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3 实际意义
建筑物的施工现场的安全非常重要,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做好安全工作可以保证从业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施工意识,还能够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保证建筑安全进行。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单位的效益,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保证。
关键词: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单位;新常态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档案管理”)也需要与之相适应。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毫无疑问,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调动和合理配置成为重中之重。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动态管理上。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人员需要适应这种管理要求,在新常态下有必要重构档案管理内容。
一、新常态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关系
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的组织,似乎难以将档案管理与单位发展联系起来。实则不然,事业单位若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则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梯队,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职能,但往往被忽视。
2.传统档案管理形态下的消极因素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导致传统档案管理自我孤立,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激励职工实现组织目标。
3.传统档案管理落后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
体制改革就是要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配置,也是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建立起工作目的、手段、评价的新常态来。这一新常态需要与体制改革后新的用人机制相适应,也需要与新的人事晋升制度相适应。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1.人事档案管理目的的新常态
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应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其中的“新”就体现在从传统重视静态管理,逐步转变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并举的轨道上来。不难理解,“管理目的”构成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价值取向,面对体制改革这一现实背景,管理者应审时度势,调整单位的内控机制,以及在实施一系列管理职能之前首先明确管理目标。
2.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新常态
通过管理创新,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手段上需要打破固有的职能结构封锁。在保留重视程序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其他业务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档案管理能真正发挥出助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以及从原有的刚性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态势中来。这一管理手段新常态的建立,不仅能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又能使得人事管理与“自由度”日益增强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3.人事档案管理评价的新常态
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旧差异还在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上。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闭环状态下,从而做到有始有终和前后照应。随着档案管理目的的调整,与之相照应的评价机制也应发生改变,进而使新的评价机制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在新的“目的—手段—结果”的内在逻辑下,工作绩效评价中的“新”,应与是否与动静结合的档案管理目的相契合,还应与是否灵活合规完成了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相匹配。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建构
1.阐释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
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不仅需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只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下,实现助力单位发展的目标。管理层的重视和被管理层的认识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理解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因此应将档案管理问题加以阐释并纳入常规管理的内容。
2.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
组织人事部门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具体完成档案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单位的职能地位一直较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因此,为适应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常规业务学习和党建工作中,通过多个途径来转换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上的主观意识。实践表明,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分必要,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使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这些都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
在动态视角下看待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助力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需要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党委决策认真完成单位员工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
4.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应结合档案管理目标来展开。在新常态下,组织人事部门应在党委的领导下完备评价指标,完备的重点应放在对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实现程度上。由此,这里需要建立组织人事部门、其他业务部门、党委等三方参与下的评价模式,并增大其他业务部门在评价中的权重。
四、问题的拓展
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责任和要求。在档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及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二是重点明确。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把干部“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核定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逐项审核清查,做到全面收集材料、仔细鉴别材料、规范整理材料,认定干部的“三龄一历”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目的明确。把档案工作的准确、真实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应由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组成。
参考文献:
[1]沈全保.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8).
[2]陈静.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3(9).
关键词:中学档案 科学管理 适应新常态
一、当今中学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档案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从我县各中学的档案管理的现状,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薄弱环节。如教学工作的文件、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有些单位教学档案记录缺项,学校领导听课却没有听课记录,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却没有规范的会议纪要。同时还存在学生出勤考核、学生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籍变动等情况的记载存在着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的现象。有些中学没有建立规范的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每到年度归档立卷时临时安排人员搞突击。
2.中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中学档案管理者大多数课务在身,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兼职人员一方面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坐下来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此外,一些中学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远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3.档案信息开发不科学,管理效率不适应新常态。目前,边远山区中学普遍存在信息开发不足的问题,校与校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互相封闭,无法相互借鉴和交流。尽管县城的中学加大了管理改革力度,但从整体上看,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常态下,已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对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中学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的策略
1.不断创新中学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应新常态、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标准范围,使档案管理员有章可循;明确初始档案与教学同步收集相应的后档案资料,两者之间相衔接,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学校培养人才、老师教书育人,特别是中学更显特殊,归档内容与组卷要求有其专业特色,必须执行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和规定。有了具有可操作的“规矩”,给档案管理员一个清晰的思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归档质量。同时,要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网络,明确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对各个环节、各道工序档案资料的形成作出明确规定,加强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中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运用新科技网络技术手段管理档案。要建立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实现档案资料及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将为档案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条件。目前,我县中学已普遍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基础设备,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既可以利用网络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各类档案信息,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硬性规定格式和要求以电子文件形式上报档案材料。同时,中学档案室还要通过现代技术,对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存储、传送、利用和综合管理。
此外,有条件的还要开通中学校园网、开辟档案信息站,根据档案类别和属性,将学校沿革、发展历史、文件、规章制度、教育教学信息、科研与开发动态、师资情况、学生学籍情况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并依照内容档案信息大致分为非保密公开档案信息,能在公众信息平台上自由查阅;日常办公所需内部档案信息,能利用办公网络实行个人授权方式在专用服务器数据库中查阅;保密档案信息,能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对有权查阅的对象在档案专用服务器中调用和提供。不断推进中学档案升级,实现科技网络化、信息常态化。
3.加强中学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专业管理水平。要使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就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目前,一些中学档案管理员不熟悉信息技术,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事业心强、具备相关知识、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现有人员继续教育,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纳入中学师资队伍建设中,以多种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员继续教育。培训教育要工作、学习两不误,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办法,使大多数档案管理员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本领,为中学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夯实基础。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激活事业单位内在的运转机制,而机制能否被激活则取决于是否调动起了单位内部的组织资源。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可围绕着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和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
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单位;新常态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档案管理”)也需要与之相适应。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毫无疑问,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调动和合理配置成为重中之重。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动态管理上。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人员需要适应这种管理要求,在新常态下有必要重构档案管理内容。
一、新常态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关系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的组织,似乎难以将档案管理与单位发展联系起来。实则不然,事业单位若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则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梯队,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职能,但往往被忽视。
2.传统档案管理形态下的消极因素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导致传统档案管理自我孤立,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激励职工实现组织目标。
3.传统档案管理落后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体制改革就是要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配置,也是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建立起工作目的、手段、评价的新常态来。这一新常态需要与体制改革后新的用人机制相适应,也需要与新的人事晋升制度相适应。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1.人事档案管理目的的新常态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应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其中的“新”就体现在从传统重视静态管理,逐步转变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并举的轨道上来。不难理解,“管理目的”构成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价值取向,面对体制改革这一现实背景,管理者应审时度势,调整单位的内控机制,以及在实施一系列管理职能之前首先明确管理目标。
2.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新常态通过管理创新,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手段上需要打破固有的职能结构封锁。在保留重视程序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其他业务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档案管理能真正发挥出助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以及从原有的刚性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态势中来。这一管理手段新常态的建立,不仅能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又能使得人事管理与“自由度”日益增强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3.人事档案管理评价的新常态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旧差异还在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上。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闭环状态下,从而做到有始有终和前后照应。随着档案管理目的的调整,与之相照应的评价机制也应发生改变,进而使新的评价机制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在新的“目的—手段—结果”的内在逻辑下,工作绩效评价中的“新”,应与是否与动静结合的档案管理目的相契合,还应与是否灵活合规完成了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相匹配。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建构
1.阐释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不仅需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只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下,实现助力单位发展的目标。管理层的重视和被管理层的认识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理解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因此应将档案管理问题加以阐释并纳入常规管理的内容。
2.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组织人事部门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具体完成档案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单位的职能地位一直较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因此,为适应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常规业务学习和党建工作中,通过多个途径来转换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上的主观意识。实践表明,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分必要,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使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这些都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在动态视角下看待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助力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需要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党委决策认真完成单位员工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
4.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应结合档案管理目标来展开。在新常态下,组织人事部门应在党委的领导下完备评价指标,完备的重点应放在对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实现程度上。由此,这里需要建立组织人事部门、其他业务部门、党委等三方参与下的评价模式,并增大其他业务部门在评价中的权重。
四、问题的拓展
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责任和要求。在档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及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二是重点明确。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把干部“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核定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逐项审核清查,做到全面收集材料、仔细鉴别材料、规范整理材料,认定干部的“三龄一历”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目的明确。把档案工作的准确、真实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应由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组成。
参考文献:
[1]沈全保.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8).
[2]陈静.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3(9).
关键词: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前言:随着时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基于此,下文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和见解。
一、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工作变化
所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档案实现的管理,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对于电子档案来说,要和多媒体结合不仅存储空间小、便于管理等优点,而且还方便查询。就目前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开展,由于查阅率在提高的同时其档案查阅的方式也出现了改变,而且档案馆服务的方式也开始想人机结合的模式转变,所以为了应对此类转变,不仅需要档案馆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时代的脚步,同时也给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业务能力带来了较高的要求。
二、现阶段档案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规范性不高
对档案的基础工作来说,档案管理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首要的条件就是规范化与标准化。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档案管理的工作依旧停留在发展的阶段,网络建设与信息系统在配合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完善,存在着规范性较好的档案信息不多、其实施的标准不够统一和全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较为落后、信息的开发与共享难以实现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些部门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标准,对计算机与网络管理的数据库进行了设置,但是由于其自身硬件设备的缺乏,常常会因为不兼容现象的出现而导致数据库使用的功能大大降低。
2.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人员技术力量不足
就现阶段来看,在档案管理领域,我国缺乏高技术的人才。由于许多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无法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较好的使用,所以许多现代化的设备都无法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对我国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阻碍。除此以外,档案的管理部门大都属于无法直接进行价值创造的部分,其自身无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较高创造等实际情况同样也是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3.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软件通用性不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许多部门都认识到了在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使用档案的管理软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而且也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此类管理软件加以应用。担忧因为不同的档案管理的软件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同时每个部门也会按照本部门自身的档案资料的有关内容进行最适宜软件的选择。所以,这就产生了每个部门间所使用的档案管理的软件无法统一的问题。正是因为软件无法互用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了各部门间资源的共享性不佳、不利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现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档案信息的网络化进程造成了制约。
三、现阶段档案管理中常见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和措施
1.创新现阶段在网络环境中档案的管理理念
由于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依靠硬件中先进的设备,经由网络技术达到数字管理的模式,所以档案管理的有关部门需要对自身档案管理的设施进行不断更新,通过高新技术来为档案额使用者更快捷地进行档案服务的信息传递,更好地对公众需求进行满足,从而是网络化的服务建设得到增强。另外,鉴于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档案管理的传统理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用于档案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断完善,而且还要求对服务的理念进行创新,以达到为公众更好地提供服务等目的。
2.强化档案的标准化建设
就现阶段而言,档案管理过程中统一标准的缺乏对我国档案的管理事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因为档案信息在实现网路化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所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有关部门在对档案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如果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就根据有关标准对档案进行管理,如果国家尚未对有关标准进行要求则应参考本行业中有关档案管理的标准进行。只有建立起以行业准则或国家标准为基础的档案信息的管理数据库,才能促进档案信息在网络化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向前。
3.提高网络档案的安全性
鉴于档案信息在网络化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对于档案信息不安全的因素,所以为了使网络档案自身安全性得到确保,就必须让相关法律得到完善,在对档案网络的法律体系进行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改善档案所处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将有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根据得到保障,才能使其对公众做到合理公开,进而让网络档案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完善的建设。
4.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
鉴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做好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工作首先需要强化和重视对档案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基本的专业素质的培养。
首先,作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到档案专业中工作方法与基础理论的精通,而且还要做到能够把档案管理由文献资料的传统管理顺利地转移为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并通过自身分析判断的能力与理论水平的提高,对整理、编目或接收的档案做好分类管理的工作。
其次,还需要强化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现代化的管理能力,强化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文件进行归档的能力。
除此之外,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还需要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他们能够对一门外语进行熟练的使用与掌握,以达到处理外文资料时利用率的提高;强化他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是其能够拥有对影响、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类资料进行处理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专业素质的培养外,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四、结语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收到了新的挑战,同样也产生了新的机遇。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是科技发展必然的要求,现阶段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的工作首先需要以创新现阶段在网络环境中档案的管理理念为切入点,强化档案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网络档案的安全性与真实性,不断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只用通过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才能使档案事业能够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对各行各业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目前,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缺陷,阻碍和制约了了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最大化的发挥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变革医院的传统经营模式和服务,切实促进医院健康长远的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析档案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完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作用
1.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是医疗工作的保证
在医疗工作中,往往碰到需要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或是疑难杂症的病例。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分析病症,使用最佳的治疗方法来挽救生命,就需要档案信息资源的支持,这样医护人员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以往成功的救护病例所获得的医疗经验。在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及时开展抢救工作。
2.解决医患争端中所发挥的法律依据性作用
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中的病历档案已不仅仅是医疗活动的记录,它还为维护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各方面的基本权益保驾护航。实践工作中,出现医疗纠纷在所难免,这时病历档案就能成为司法机关做出法律坚定和判决的法律依据,切实保护医院或是患者的基本权益[1]。
3.可服务全局的融会贯通作用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可服务于医院各部门,满足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拥有大量信息,但却缺乏对信息整合加以有效利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能够良好的将各种收集的资料加以整合,在将各整理好的信息资源应用穿插于医院的各部门,达到资源共享,服务全局的融会贯通作用。
4.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不止能为医疗、科研做出贡献,也能将医院的发展历史状况及过程概貌真实地记录下来。因此,医院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只有拥有日积月累的医院档案,才能建设出医院独特的文化体系和员工精神,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建议措施
1.完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制度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基础,如何完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制度?第一,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只有重视档案管理意识,才能树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动力。因此,作为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视。第二,熟悉档案工作。对于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者,要熟悉档案管理的工作,在《档案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例如,对于子档案的辨认和判断,医院应从管理层面、业务层面及技术层面建立标准化体系,保证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分类和储存等规范化。
2.加强宣传实现档案管理的全员化
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开展档案知识竞赛、优秀档案资料展及宣传档案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紧密联系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首先可以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医院广大职工对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让广大医院职工对档案管理从不闻不问到主动了解,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其次提高各职工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者积极工作,从以往的应付了事转变成积极配合[2]。使档案管理真正落实到位,按国家规定及时立卷归档,有效的确保医院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加大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是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结合医院的实际经济情况,修建如档案室、阅案室、档案管理办公室等基础设施,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除尘器、监控设备等必要的配套设施。除此而外,还应将计算机应用在档案管理方面,对档案的检索、编目、统计等方面大有裨益[3]。
4.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医院的档案管理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是紧密相连,而当前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者一般都身兼数职,较缺乏责任心、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就使得档案管理一片混乱。因此,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第一,定期请档案管理专家到医院开展讲座,对档案管理人员做技术方面的短期培训。第二,将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者派送到档案管理专业部门进行相对长期的脱产培训[4]。
总之,医院档案信息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档案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一个历史性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唐薇薇.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4(9):24
[2]李蓉.医院档案信息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09(3):85
[3]张秀玲.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J].档案,2009(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