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19:35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常见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伴随骨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鉴于骨科创伤的特点,比如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康复所需时间久等,骨科护理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根据骨科护理现状总结了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骨科护理 常见问题
骨科创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加之有些患者诊治不及时、护理不当,又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骨科护理工作也要迎接新挑战,要从护理现状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1 骨科护理的常见问题
1.1 医院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医院在护理方面,尤其是骨科护理方面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医院的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医院监控力度不够,也会严重降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有些护士不能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对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可能还存在隐瞒和擅自处理等情况,这些不良行为若得不到监管及改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和经济损失。
1.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护士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团体,他们往往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对症状的判断能力。他们不能快速准确地对紧急情况做出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其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他们很难独立做出正确适当的护理方案。很多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专业的护理常识欠缺,造成应变能力差。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还表现在不少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造成护理工作的漏洞,比如有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反馈和应对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完整、缺乏准确性和连续性、记录书写潦草且不规范、与患者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待患者和家属态度冷漠等,这些都会降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1.3 对患者的心理关照及健康教育欠缺
考虑到骨科创伤突然、病程较长,长期的生活不便会使患者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由担心产生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很多护理人员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这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会给护理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此外,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中,多缺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造成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低下、不具备康复锻炼的技能、缺乏疾病康复的相关信息等,容易使患者对骨科创伤治疗与康复丧失信心,这也不利于骨科创伤的康复。
2 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医院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医院管理者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制定一套适用于自己医院的健全的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监控力度,确保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医院要切实做到组织结构完善,才能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严格的监督检查,从而减少由于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实际问题。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鉴于年轻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现象,医院应该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邀请专业讲师到医院进行专题讲座,或通过经验交流会让医院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为年轻的护理人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为督促护理人员使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要组织专家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针对某些护士缺乏责任心,医院管理者不经要对它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要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不良事件和突况的报告和处理评估,尽可能排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医院要定期召开针对护理人员的专题会议,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关注患者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对骨伤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逐步掌握康复锻炼的方法。骨科护理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骨科创伤的特点,采用讲解、示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康复锻炼的关键,指导患者正确锻炼。当患者长期遭受骨科创伤的困扰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时护理人员要时时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在尊敬病人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骨科护理的前景与展望
随着骨科创伤治疗及康复方式的变革,骨科护理工作也要不断发展和进步,以适应新时期临床要求。现阶段,骨科创伤患者中老年人不断增多,也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针对老年患者,护士要注意加强同病人家属的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和康复中的注意事项,让家属协助护理人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患者的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期望早日恢复活动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最优质的护理,这不仅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力争让患者放心,让家属满意。最后,由于骨伤病人多数恢复时间较长,活动受到限制,因此除了医院康复治疗之外,也要重视骨伤患者在家的康复护理工作,护士不仅要做好病人在医院期间的基本护理工作,也要在患者出院以后,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类的服务信息,要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并给与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当然,在现有的医疗制度下,也要大力发展社区、家庭医疗护理制度,增设社区医院、家庭诊所,切实保障骨伤患者在家的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现在骨科护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创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也促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双双. 浅谈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求医问药,2011,9(2):23-24.
[2] 王琳. 浅谈几种骨科护理常见的问题[J]. 中外医疗,2009,19:114.
1.1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大
对于儿科而言,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且变化反复,需要医护人员时刻集中注意力并保持警觉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和工作量。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儿科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烦躁、沮丧、不安、焦虑、自信心减弱等负面情绪,在工作中出现为消极被动、不知所措等现象。此外,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家长对患儿病情的关注度提高,部分家长甚至存在过度溺爱、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面对患儿家属高水准高强度的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尤其是部分年轻且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在相对较大的心理压力下,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无法正常顺利展开,从而对患儿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1.2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所谓护理安全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发生了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身体、心理、机能等方面的损伤、障碍、缺陷甚至死亡。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护理安全隐患较多成为此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首先,儿童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等特点,因此容易发生坠床、碰撞、烫伤、触电、误服药物和小型器具等现象;其次,儿童的免疫功能以及身体器官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属于医院感染易感人群”[3]。在医院病患复杂的情况下,患儿容易出现皮肤、口腔、器官等感染,对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再次,一些医院存在护理人力缺乏、管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督促检查不完善、业务考核不到位的现象,部分护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这一系列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3患儿及家属不配合
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自述病情,而且对就诊、医治容易产生恐惧感,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经常出现患儿不配合、情绪激动、不断哭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延误了患者的宝贵就诊时间。针对此类情况,家长应与护理人员加强配合,积极引导患儿并分散其注意力。但现实工作中,部分家长对患儿过分疼爱。为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家长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每一操作必须一步到位。一旦患儿哭闹或发现不如意的地方,一些家属就迁怒于护理人员,要求更换护理人员,甚至做出妨碍正常护理工作的举动。此外,儿童病情发展反复多变,当部分患有恶性疾病的患儿濒临或已经死亡,家属往往要求继续救治或无理取闹。患儿和家属的不配合会增加儿科护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容易造成操作反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患儿的医疗救治产生不良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对儿科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相应对策分析
2.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减少差错事故的有效途径。而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和学习,通过向其他医院引进新技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完善业务考核等措施督促和鼓励医护人员不断增强业务水平和责任心。此外,由于儿童身体综合素质较差,且缺乏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因此,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一定要注重细节学习。以卫生护理为例,由于儿童的身体防御机制尚不健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薄弱,加之其对卫生清洁等缺乏相应认知。因此,在患儿饭前、便后、睡前,护理人员都要指导其做好清洗工作。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敏感,不能仅仅根据成人的感知判断水温,而是要将水温严格控制在38~40℃,在清洗时要注意力度,轻擦轻揉。熟悉和掌握此类知识可以从细节上避免护理差错事故,也能够提升医院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
2.2从多方面缓解护理工作压力
造成儿科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缓解压力的对策也多种多样。首先,从个人角度讲,儿科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自身在业务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的缺陷,并积极锻炼自身的受挫能力、改善消极情绪,以负责任、有耐心的态度面对病患;其次,从医院、科室角度考虑,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可以适当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待遇,通过政策倾斜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护理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呼吁社会尊重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特殊照顾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心理压力较大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适当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对患儿及家属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首先,医院应强化病房安全设备的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儿床位、病房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患儿病房的医疗器械进行安全维护,保持儿科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安全引导和教育,增强患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对于患儿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原则”[4],对患儿使用的医疗设备、日常用品等进行严格地检查和处理。此外,针对患儿的好动天性,护理人员应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以优秀的业务水准、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患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4合理改善医患关系
合理改善医患关系可以有效增强患儿和家属的配合程度,而加强医患沟通是则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患儿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其各个细节的反应,适当增加察床次数并延长交流时间,并运用语言、非语言等手段加强交流效果,增强彼此感情,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例如,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在单调的工作着装上增添部分配饰或在儿科病房张贴卡通图画,以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在实际工作中,要敏锐察觉患儿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而面对患儿家属相对苛刻的要求和偏激的情绪,护理人员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平复其情绪,并向其详细介绍患儿病情,阐明利害关系。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治疗之前,“应先对家属做出含蓄的预警,使其做好心理准备”[5],从而在家属的密切配合下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另外,医院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医患交流会,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满足患儿家属的合理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结语
【关键词】 老年疾病;护理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197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人口呈老龄化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及系统的退化导致很多老年性疾病在逐年上升[1], 致使医院需要有高素质的护理水平, 才能使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得到满足。但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探索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常见问题, 分析应用价值, 本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诊的180例老年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诊治的180例老年疾病患者。男110例, 女70例, 平均年龄(62±6.3)岁, 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0例, 高中以下100例, 所有患者疾病均属于老年性疾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护理管理。加强对所有患者自身相关疾病的教育及提高自身护理能力;在护理过程中, 满足患者在自身身心及社会的需求, 提高患者护理过程的配合与积极性, 积极与其家人沟通交流, 让其多关心、经常看望;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 如果出现不良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与治疗措施[2];积极与老年患者沟通与交流,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减少负面情绪, 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饮食。
比较老年患者的病情情况, 如患有老年抑郁、老年骨质疏松、老年痴呆、其他疾病患者等, 并分析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常见的问题。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老年疾病患者的病情情况比较 患有老年抑郁、老年骨质疏松、其他疾病患者的例数均明显低于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例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常见问题的情况比较 身心文化未能满足的患者、未获得健全老年护理控制体系的患者、其他的例数均明显低于相关知识及训练不足患者的例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器官及系统的退化导致很多老年性疾病在逐年上升, 使得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增多, 导致护理人员掌握老年人相关知识教育等存在不足[3]。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研究显示, 老年患者病情情况方面比较, 患有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患有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他疾病患者等的例数均明显低于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例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常见问题主要是对患者的相关知识及训练不足, 但没有健全老年护理控制体系及未能满足患者身心文化也是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4):249.
[2] 王建荣, 刘王春, 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12): 959.
[3] 陈素萍, 范勇.老年护理与展望.中华实用医学, 2003, 5(7): 115.
[4] 陈洪海, , 黄垂.城市新型老年护理模式的探讨.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2): 55-56.
[5] 刘建芬, 潘孟昭.护理如何为老年保健服务.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4(10):513.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0-02
1 妇产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当前,妇产科护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和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是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很多医务工作人员没有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使得妇产科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在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没有认真、仔细听取孕妇的胎心,没有对孕妇和婴儿进行常规的、系统的护理,从而造成新生儿窒息死亡以及孕妇产后大出血等现象。还有很多护理人员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有关规定,将药品发放错误,抽错血。
1.2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而言,目前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不能适应妇产科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主要表现为工作不力。从当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构成上来看,现有的护理人员来源于应届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受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方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有限,缺乏护理专业知识的实践积累;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1.3 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 患者不配合医院的质量是妇产科护理的瓶颈。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患者不配合医院的治疗,致使护理工作难以有序进行。长期以来,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很大,很容易产生各种安全事故。但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医院妇产科在这方面的种种要求和规定,无形中增加了妇产科护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患者在产期无故申请出院,导致摔倒等现象,从而导致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现象,从而形成被迫急诊刮宫产的后果,很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现象。
1.4 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 药品、医疗设施的隐患也使得妇产科护理工作陷入困境。在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药品、医疗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很多药品、医疗设施生产厂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生产流程;第二,很多医院在妇产科护理的工程中出现用错药品剂量,用错医疗工具的现象,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很多医院相关人员在药品、医疗设施的采购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力,导致药品和医疗设施短缺,各种医疗事故时有的发生。
2 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针对上述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关键。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的第一位,强化妇产科护理安全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医院而言,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意识讲座的形式,培养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思想的高度促进护理工作的安全,将这种安全意识运用到妇产科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应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对于应届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可以分别从加强对新员工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注重老员工的再培训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妇产科护理人员及时学习新技术,以满足当前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2.3 重视医患人员之间沟通 重视医患人员之间沟通是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增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通过主动加强和患者之前的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发展。对妇产科患者而言,让妇产科病患者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所在和责任所在,认识到不配合院方的要求会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通过有效地医患沟通,使妇产科患者配合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2.4 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 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对于预防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平。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药品、设备的管理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药品、医疗设备采购人员,要和医生、护理人员反复磋商,确定采购药品、医疗设备的名目、品牌以及数量;第二,医院药品和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设施的管理,保证药品和设备的供给:第三,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数量掌握药品的使用量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
3 结语
总之,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立足本院妇产科的实际情况,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重视医患之间沟通、优化药品和设备的管理,不断探索妇产科护理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24).
[2] 郭婧,刘桂芳,于莹佳.浅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
[3] 王亚鑫,于素娜,谢凤珍.妇产科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
[4] 黄舜佩,潘爱芳.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4).
【关键词】胰岛素泵;常见问题;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27-01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按照机体的需要设置24小时持续输注微量胰岛素,模拟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使高血糖得到控制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现总结我科使用胰岛素泵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原因及护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9――2010年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89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4岁,病史2-15年。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76例,25例有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史,64例首次使用。
12方法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输入装置的安装,按照医生医嘱设置基础量,将89例患者出现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常见问题的发生率,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
2结果
21胰岛素泵使用常见问题见表1。
3分析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31感染有4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硬结等问题考虑为胰岛素吸收不良及感染所致。其他均为消毒不严格、未及时更换输液装置及部位,贴膜引起过敏。
32植入针脱出①敷贴松脱、透明敷贴过敏、胰岛素泵固定不妥及输注导管牵拉等情况均是造成埋置针脱出的原因,病例观察中因贴膜松脱而脱出的有15人。②植入部位不当。③消毒液没充分晾干时已贴贴膜。④过度消瘦患者皮肤松弛,导致针头未全部刺入皮下。⑤因皮肤瘙痒抓脱。⑥外出或检查时不慎拔出。
33堵管①软管折曲、枕头堵塞、空气堵塞、其中空气堵塞主要包括连接管不紧密及排气未排尽残留气体。②胰岛素刚从冰箱拿出未放置一段时间。③储药器与管道推杆过长会引起阻塞报警,过短会出现马达空转。④注射胰岛素泵皮下软管时患者取坐姿,拔出针芯时造成皮下软管旋转扭曲。
34低血糖①未按时定量进食及未及时调节胰岛素量。②患者不按照医生医嘱自行追加胰岛素量,及操作不规范导致胰岛素用量过大。③注射器活塞被意外推动。④运动不当、不合理进食、食物摄入减少、饮酒。⑤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泵故障。
4护理
41感染的护理应用胰岛素泵之前应洗澡,保证注射部位清洁,更换干净的衣服,避免注射部位发生感染[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将药液吸入胰岛素泵储药器中,连接胰岛素泵输液管选用过敏性较低的透明敷贴,严格使用酒精消毒,将软管垂直迅速刺入皮下,贴好保护膜,每天观察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及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有无瘙痒等,每5-7天更换管路及药液。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因汗液对注射部位皮肤的刺激。
42植入针脱出的护理穿刺时应取患者平卧位,穿刺部位应避开脐周内5cm处,避开腰带及内衣边线,避开脂肪堆积、瘢痕和以往穿刺过的部位,皮肤经常受摩擦处。如腹部因为手术、妊娠、等原因不能入针,可以在选择其他柔软、方便的部位,如上臀、大腿、臀部等地方[3]。安装完毕后,将装置安置在腰带或口袋中。在胰岛素泵埋置第4天重新消毒后更换敷贴,可以减少因敷贴松脱引起的导管脱出。嘱咐患者外出或检查时应注意导管的脱出,针对患者不慎拔除导管的情况,在妥善固定导管前提下,各班要加强宣教,检查敷贴和导管固定情况。
43堵管的护理植泵前,提前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在常温下放置4-6小时,待药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抽吸药液到储药器中,抽取胰岛素时速度应慢,防止泵容器和输液装置中产生气泡。在秋冬季节,局部温度高于室温,在室温中安装的胰岛素泵在运行过程中仍可能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液体中空气逸出,发生堵管。护理工作中要常规检查输注导管中是否有气泡,排尽导管内空气。机器发生堵管报警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查明报警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拔管。
44低血糖的护理①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②严格监测血糖,每天测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夜间两点的血糖。并根据血糖测得的结果合理调节胰岛素剂量及运动指导。如血糖过低时应及时给予含糖食物,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应立即给予50%的葡萄糖40ml-60ml静脉注射,待患者清醒后改为10%的葡萄糖500维持静脉滴注。③适当运动,避免运动时间过长或空腹运动,应每天坚持运动,持之以恒,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含糖物质及糖尿病随身卡。
5讨论
胰岛素泵能模仿人体胰腺的功能,且使用方便、安全、痛苦小,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达到最佳疗效,减少危害性,仍需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观察及护理。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在使用泵过程中,向患者做好各项宣教内容,如卫生宣教,生活宣教及泵使用的各种技术,让患者充分地了解,以减少因胰岛素泵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莉,芦莉华胰岛素泵治疗常见问题的护理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1(11):172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本文浅谈护理信息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护理 信息化
1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实施的特点
1.1 以信息化的方式存诸病人的数据
医院的护理信息化管理,是以网络的形式对病人进行管理,医院以对病人进行编号、分类、分级的方式存诸数据,这使病人的数据具有规范性、唯一性、指定性,这种管理方式精准了病人数据的描述。
1.2 以客户端的方式得到病人的反馈
医院使用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在病人入院以后,会给病人一个客户端,这个客户端可能以腕带或其它的方式实现,病人在住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客户端向护理中心反馈自己的病况,也可以使用客户端提出自己的护理要求。
1.3 以自动化的方式与病人展开互动
使用信息化的护理管理的时候,医护人员会将医护信息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上,提醒病人反馈自己的病况。比如护理人员每天要检查病房的数据信息,然后提醒病人按时自助测体温、量血压、测脉搏,提醒病人应当去相关的部门输液、检查等。病人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申请查阅自己的医疗信息档案,用语音的方式向医护人员咨询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等。
医护人员可将该记录单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中,让病人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病人填写完后将记录单提交给医护中心,医护人员收到记录单后,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护理方案。使用这种管理方法,能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精确性、自和效率。
2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记录不真实
从理论上说,护理信息的数据应当准确的反应出病人接受护理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化的护理数据有时却与真实的医护管理情况不一致。比如有些医生给病人灌了肠,而护理信息管理中却未录入该护理情况,为了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只好向病人询问与核对。不真实的数据记录会降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2 反馈信息有错误
信息化的护理方式从理论上说能提醒病人自主的接受护理,比如医生给予医护人员医嘱,医护人员要即时将医嘱录入到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中,由管理系统定时给病人提醒信息,可是有些医护人员忘记了输入医嘱,这使自主的护理出现漏洞。
2.3 核对管理不落实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要求录入医嘱的程序必须由两位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完成,一名医护人员录完医嘱以后,另一名医护人员需核对医嘱,直至录入的医嘱与医生的医嘱一致,才可提交记录。然后两名医护人员需留下自己的签名。然而在实际执行时,这个程序有时无法落实。
2.4 操作运行有失误
部分医护人员的计算机水准不够,他们或者不会准确的使用计算机程序,或者操作失误删改了其它的重要文件,这给信息化的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因为一旦数据发生错误,甚至数据丢失,医护中心需花费很多的精力才可恢复管理系统。
3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优化的方案
3.1 规范护理运营流程
信息化医护系统出现数据不统一的原因,是由医院没有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这使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与实际的管理不接轨。要让护理信息化系统能够贯彻,医院就必须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比如以病人出现疑难杂症,请求医护的流程为例。如果将它的流程定义为病人申请护理人员申报医生会诊讨论已会诊病人确认护理人员归档管理人员砍认归档这个流程,就能杜绝出现信息管理与实际管理不相符合的情况。
3.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不高,就会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出现漏洞。医院要以严格考核的方式强调护理人员的素质。这套考核的标准要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计算机素养等全面的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关的护理人员需接受医院安排的培训。
3.3 落实护理核对制度
在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中,医院要落实核对环节。医院可使用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签名的方式落实该环节。如果护士长发现有护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核对制度,就要将之列入考核评价内,该考核评价要与护理人员的工资挂勾,使护理人员重视到核对环节。
3.4 建立分级管理权限
由于护理人员并非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他们对算计机的操作系统可能不太熟悉,如果给护理人员太多权限,他们可能就会涉及到太多与工作无关的数据,一旦他们出现操作失误,就会让信息化护理系统出现问题。所以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划分操作人员的级理,合理分配权限。
4 总结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只有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医院才能更好的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病人展开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05).
[2]曾小东,范敏,燕,郑建智,应桂英.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6).
[3]林小青,林阿珠.信息化环境下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2).
作者简介
钱宇,女,现为吉林省四平市烧伤整形医院护士。
关键词:妇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85-01
妇科是我国目前医疗纠纷高发的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在如今的医院妇科护理工作中,而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问题,护理环境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问题等[3],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因其科室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考虑到妇科疾病患者均为女性[4],必须要提升妇科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策,解决现存问题,以此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现笔者将研究结果如下:
1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即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部分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多为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护士或实习护士[5],缺乏临床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缺少实践经验。在处理特殊情况发生时,不能准确判断病情及使用仪器或药物解决问题。另外,部分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问题[6],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缺乏信任感等。另有及少数护理工作人员在更换液体方面出现错注、漏住接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等情况,这几类问题均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患者自身问题
因妇科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均为女性,易对自身病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在诊治过程中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延误治疗的进程[7]。另外,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例如:某些患者在患有宫颈糜烂时,常忽略其病情,待病情加重时,极易演变成宫颈癌[8],危及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0康。
1.3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问题
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即为阴道炎,主要分为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藻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在诊治此类病变的过程中,需采集患者阴道的分泌物置于玻片上[9],将其放于显微镜下检查,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忽略采集的标本勿污染等问题,将标本送至检验科室时,触碰拨片使采集的阴道分泌物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了对疾病的判断。另外,对于需要住院的妇科患者,常因长时间不能翻身,而出现压疮,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引起护理纠纷。
2针对常见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妇科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⑴为院内护理人员定期开展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研讨会,也可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与技能竞赛[10]。⑵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在院内进行模拟病房,模拟特殊病例,以培养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及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⑶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及疾病类型,及时告知患者与其家属其病情变化情况[11]。⑷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反复核对所使用药物的名称与剂量,对院内引起的新型药物进行核对,从备药到配药等各个细节明确化,且在书写文书上注意字体清晰,语言简洁。
2.2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之间信息交流的顺畅也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⑴使妇科病房环境整洁,通风顺畅,及时跟换所用物品,以此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12]。⑵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病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及家属所提疑问,以此减少其焦虑不安情绪[13]。⑶在与患者沟通时,需注意语言及态度的和善,善于采用贴心且温暖的语言来面对患者,时刻行使人性化护理。
2.3加强几类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质量
针对上述常见妇科疾病诊治中较常出现的问题,院内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送检标本中的规章制度操作,明确职责,保证护理人员将送检标本送至检验科室时,注意途中不触碰标本边缘或勿将其他标本纺织一起,避免交叉感染[14]。且对于需要住院的妇科病人,应将放压疮卡挂在床头上,密切注意患者皮肤变化情况,随时记录患者翻身时间、处理措施及皮肤变化情况,并嘱患者或其家属在核对书上签名,以此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小结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越高,同时提高了自身法律意识,这就要求我国医疗事业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院内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口碑,一旦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直接影响到了院内的信誉[15]。现笔者总结出一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此减少甚至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可在良好的环境下行使护理人员的职责,此种方法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改善并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孙玉香.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利医学,2012,33(10):2222-2223.
[2]李春侠.医院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174.
[3]彭侠.浅议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J].中外医疗,2012,4:170.
[4]王淑秋,宋玉波,顾莲芳等.妇产科护理工作浅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2):97.
[5]张莉,张东红.PBL在妇产科护理实/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95-296.
[6]孙迎春,王娜.常见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184.
[7]田珈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医学杂志,2006,9(7):695.
[8]王文,邓泽虎,李才勇.妇产科的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处理[J].西部医学,2007(6):6.
[9]孙晓红.妇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体会[J] .医学信息,2010(9):256.
[10]马萍霞.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J] .护理研究,2011(1):113.
[11]邓亚丽,李晓玲.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医学临床研究,2007(1):56.
[12]李华.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护理研究,2006(11A):456.
[13]陈梅.处理护理投诉应把握的4个环节[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