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2 15:19:33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转型发展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1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职业教育违背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宗旨,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该国或该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兼具教育与经济两重性,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

1.2经济转型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愈演愈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人才的培养上,职业教育在提升科技和人才的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据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把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的自身价值,最终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1.3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

一国或一个地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其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初中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来满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可以为经济的转型发展输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2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相似性,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忽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中有一部分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符合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方面存在培养目标过宽过高、模糊不清、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甚至有些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紊乱,核心课程不明确,专业课课时不够充分,有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太少。还有些专业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高,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的来源单一,限制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更不用说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但从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实验设备不够新,缺少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效率较低,收获的实践技能不充分,无法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

2.3招生规模的数量不突出,职教投入力度不充分

目前,人们对职业院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本科要比专科有优势,因此在职业院校招生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从职教经费的投入看,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很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较低,难以满足职业院校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有些职业院校教学设备陈旧、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不少学校缺少实训教室、实习场地等。有些专业教师年龄过于集中,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正常的梯队,个别专业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符合标准要求的专业带头人。

3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制定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建设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院校融入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建设。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把职业院校办成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3.2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进一步推行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标准,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不断加大职业院校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对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安排,开设职业技能训练等创新创业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技能水平,将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和服务社会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第2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电商挑战;提出建议

在2013年的时候,光棍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较好的生活内容,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购物商城在光棍节上刷新了业绩,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还对其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必须要有效的转型才能适应此类发展形势。具体的转型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体经济与电商经济的结合

要想更好的处理实体经济与电商之前的关系,就要充分的贾昂电商的作用发挥出来,要保证二者之间均衡发展,有步骤的推进各个层次的经济发展,保证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与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因素,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出现增长缓慢的现象。出现这依情况的原因就是外部需求收缩、电商增长冲击等。

实体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虚实结合体系的建设,将电商经济类型融入到转型过程中,保证能够更好的实施转型工作。可以设置产品品种电子手册,根据电子手册的匹配,开展送货上门业务,进而增强自身与电商之间的竞争能力。由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较高,商品的种类很少,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劣势,但是,实体经济经营者可以利用送货上门的方式,使顾客可以翻阅到实图配置的电子手册,无论是平板还是台式电脑,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使实体经济在供货源上有所增加。例如:某实体饭店在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向顾客发送电子菜单,顾客根据电子菜单中菜品的介绍、菜品实际图片等选择需要购买的食物,在确认订单之后,商家将食物送货至顾客的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顾客的购物情况较为便利,还能提升实体经济效益。

实体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营业员的服务质量,要求其以亲切的服务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可以印刷产品资料,然后发到多名客户的手中,客户可以打电话订购物品,然后实体经营者送货上门,这样,就可以满足一些老年人的需求,弥补了老年人不会上网购物的缺陷[1]。

实体经济形势的店铺一般规模都是很大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减小现场的库存空间,保证顾客在查看商品展示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选择时机商品作为参考。

二、实体营销服务质量的提升

实体经济的店铺与电商模式相比较,具有较为良好的现场服务优势,因此,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服务优势。可以为每名顾客发送一张消费积分卡,保证顾客能够利用积分卡消费,然后获取较多的优惠,将顾客的手机号码或是身份证号码作为积分卡的验证代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的了解顾客信息,为其设置生日优惠等活动,还便于顾客实行积分消费,一旦出现卡片忘记携带或是丢失的问题,只要出示手机号码或是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消费[2]。

在顾客消费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促销,推行优惠项目,或是赠送礼品,尽可能的激励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还可以与各大银行相互合作,要求其银行卡在店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削弱电商的竞争能力。

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电商无法提供的服务,例如:餐饮店服务、电影院服务、表扬服务等,为顾客营造良好的体验空间[3]。

三、白天销售与夜间配送模式

目前,电商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物流成本费用过高,导致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由于电商中不得不使用第三方物流,仓储的空间不足,并且技术专业能力较低,对其发展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实体经济店铺必须要趁虚而入,不断的进入物流与仓储行业[4]。

由于目前物流仓储投资成本较低,使得很多实体经济店铺不敢步入这个行业,但是,与其电商经济实力上升,不如大胆的不如到物流仓储行业中。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联合整个商业圈购买整个物流公司,然后实施白天营业销售、夜晚配送货物的经济模式,保证不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店铺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设置三级的仓储与物流配送方式,然后将三级仓储与物流配送分为以下几点:

一级仓储区域。就是根据每天在网络上与实体店中的销售情况分析,对商品安全库存数量记性合理的设计,保证能够将几天的配送量存储良好,根据订货的数量,必须保证每天晚上九点至凌晨两点之间都可以收到货物。

二级仓储区域。就是香港管理人员在夜晚营业结束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将订货的名单做好,然后根据订货情况分货以及包装,尤其是海鲜等物品,必须要保证货物配送的有效性。

三级储存区域。就是在居民区域中设置收货点,保证早晨六点之前就可以收获,并且尽快将货物送至顾客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实体经济店铺的效益,还能便于顾客消费。

结语:

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电商的挑战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难以应付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电商的优势与弱点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不断优化自身经济体系,设置较为良好的经营模式。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兴的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实施工作,保证不会出现影响经济效益与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华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2]邱立娟.基于O2O模式的家电零售业模式转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赵牧,董丹丹,孙武军等.江苏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89-194.

第3篇

(一)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2006―2008年首次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公斤,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春旱和初冬雪灾,全年粮食总产仍达94.2亿公斤,为中等年景水平。园林水果、蔬菜全年总产分别达到38.3亿公斤和89.3亿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2.6%和4.7%。肉、蛋、奶全年总产分别达61.1万吨、75.3万吨和7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7%、22.2%和6.3%。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特别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准入门槛政策限制对山西省资源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积极引导停产或转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第4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民办高校 竞争核心力 师资流失 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转型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重 要增量部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又为民办高等教育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 2010 年底,我国高等教 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26.5%。民办高校 676 所(含独立学 院 323 所),已经占普通高校数的 28.69%;在校生 476.68 万人,占整个全国的普通高校在校生的 21.35%,其中本科在校生 280.99 万人,专科在校生 195.70 万人;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 训学生 20.61 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836 所,各类注册学生 92.18 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实施标志着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新的经济转型时期,认真研究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探讨其发展战略的特征,对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 需求驱动型

当前, 我国的民办学校既有传统学校制度的 弊端又兼具现代学校制度的雏形。说民办学校保 留了传统学校制度的某些弊端, 是因为民办学校 毕竟是从旧的教育制度的土壤里脱胎而来的, 无 法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校一贯采用 的控制性的管理模式和学校一直因循的具有保守 性和封闭性的传统学校制度; 说民办学校具有现 代学校制度的雏形, 是因为相比公办学校而言, 在 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民办学校在自、内部管理体制、管办分离等方面正在显示其独 特的优势。民办学校有比公办学校更大的五种权 利。一是教师聘用权。民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 在劳动法的框架下与教师签订合同, 学校对教 师的管理实质已从过去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转向 了契约管理, 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依据 契约形 成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二是内部收入分配 权。民办学校在教师薪酬分配机制上探索出薪酬 分配与个人绩效和学校效益挂钩的富有弹性和激 励性的分配制度, 做到了突出岗位、淡化身份、以 岗定薪、优质优酬, 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教材选择权。民办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 自, 在开发富于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精选 国内外优秀教材方面更能放开手脚。四是招生自 。民办学校享有自主宣传、自主招生的权利, 政府一般对学校招生范围、招生对象和招生标准 不作行政干预。五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民办学 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府的直接控制, 成为自 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 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开拓 市场, 自主协调和改善外部环境, 通过自主经费运 作和资产管理,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为教育对象提 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而赢得发展机遇。

《民 办教育促进法》 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 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服务"。我们应当借助国外有 益的经验,积极培育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中介组 织,制定适合民办高等学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质 量标准,引导民办高校合理定位和健康发展。就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而言, 现代学校 制度是各类学校发展的愿景, 而民办教育具有率 先突破的条件, 促进民办学校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和选择型教育的呼唤, 也是民办学校摆脱困境, 走向又一轮辉煌的关键。在某 种意义上说, 民办学校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将为公办学校从传统学校制度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 构建"专业-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组织。从协同创新机制来 看,它要求协同创新主体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在 文化上深度融合,在资源上打造"专业-产业链" 共同体,在技术上创建"专业-产业链"创新联 盟,形成创新过程与创新行为协同。

2.1 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打造特色专业链地方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其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强势产 业链的发展方向进行设置。特色专业链的构建应 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以某个产业链的人才需要 为切入点,构建与该产业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 业链。这种特色专业链的打造,需要构建教师人 才链,突破学校、行业企业等组织边界,充分发 挥行业企业专家优势,建立专家资料库,促使高 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交流融合;构建面向产业 链发展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资源共享,优化 配置教学资源,以特色专业链的发展反哺于特色 产业链的发展,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 化课程体系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化课程 体系,是"专业-产业链"这一组织制度在人才 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所谓项目化课 程体系,是指根据目标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及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提取涵盖本专业能力 培养的项目群,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科学 方法的一种课程体系。

2.3 以"专业-产业链"为载体,建立产 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专业-产业链"实质上是通过高职院校专 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院校专 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互动,使其产生"链"效应并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的组织载体。 首先,"专业 -产业链"要植根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其次,"专业-产业链"要立足 于服务,以所培养的学生能顺利就业为衡量标 准 ,建 立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的常态化机制。再次, "专业-产业链"要整合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 优势产业,促进的产业链与人才培养的互动。 因此,"专业-产业链"是建立 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有效组织载体。

3 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策略

3.1 广泛调研,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市场需求

学科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本着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工对专门人才的 需求来开设。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每年组织专门人员 ( 或 专家) 进行学科专业建设调研工作。

3.2 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调整现有专业, 发展新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民办高校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本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 长远目标,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依据规划,根据学校 和市场需求情况,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巩固发展已建成的 优势专业,设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重点打造特色专 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适应国家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民办高校专业。

许多民办高校在建校时设置了一些市场需求量大、适 用范围广的专业。这些专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各方面都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实力,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对于这些专业,学校应予以重点扶持和建设,使其成为支 撑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骨干专业;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 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最具特 色的专业。它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体现。这种专 业具有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的特点。在学 科专业建设中,对于其中条件好、实力强、市场前景看好 的优势专业,民办高校应整合校内学校的学科资源,选择 一、两个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集中 全校、全院的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建设,尽力打造出在全 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最受好评、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品牌 专业,由此再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在增加和设置新专业时,民办高校应具有预见性和前 瞻性。可以适当增设目前一些市场需求短缺的热门专业,在对区域经济产业调整和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上, 充分论证,设置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早知早觉, 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拓展新专业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发展 赢得新的机遇。

3.3 引进学科带头人,培育教学名师,打造稳定的教学团队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和专业是否有特色,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的学术团队建设。民办高 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薄弱,特别缺乏有名望、有影 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形势下,民办高 校应抓住机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数额,突破 以往的进人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打破常规, 拓宽教师的来源,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急需人才、紧缺 人才,建立合理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3.4 注重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根本不 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民办高校为教学型大学,主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民办 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应在应用型层面上下工夫。民办高校 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中间小,两头大" 的特点,中坚力 量比较薄弱。 民办高校应以社 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根据当地的需求开展科 研工作,鼓励教师多开展其熟悉的民办教育研究等,与公 办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 作 。

3.5 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校外 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开展实践教学 创造有利条件,民办高校应着力加大资金投入,在校内建 立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门类齐全、工位充足的实习实训 场所; 对外和有关公司、企业集团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友 好协作的关系,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的实践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 技能培养,学校还应重视"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创 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同企业、公司等大力合作,积极创设 条件和机会培养技术精良的实践教学队伍,为全面推进专 业技能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4 处理好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4.1 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落实教师的各项基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机制 是保证民办高校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 前提。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高校教师 认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凡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 教师, 无论在公办高校还是在民办高校, 都应依法享 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尤其是在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 福利保险等方面制定同等待遇, 若民办高校确有困难 的,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予补贴并协助解决。

4.2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平台和动力

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在操作 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执行。首先, 要科学合理设立聘任 岗位。岗位的设定决不能随心所欲, 要遵循人力资源 运作的基本规律, 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的需 要, 设置相应的岗位。其次, 通过 /校内职称聘任 制 ,建立鼓励拔尖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民办高 校应实施职称评聘分离的措施, 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 平。即: 由人事部门制定校聘职称任职条件, 教师可 根据自身情况申报校聘职称, 可提高教师的工作热 情, 改变论资排辈的消极做法; 结合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对教师职称进行校内 自主聘任, 将使授课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师 不再受到评审职称的束缚; 利用有限期的晋升制度提 高教师素质, 加强稳定性。再次, 提高聘任教师的工 资待遇水平。最后, 签订合法聘任合同, 且双方必须 严格遵守和落实, 这些聘任措施均有利于调动教师的 工作积极性, 可有效降低教师流失率。

4.3 合理分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和 科研任务, 降低其劳动强度

对于专职教师给予合理的基本工作量和科研任 务, 尽量不要求或硬性分配给专职教师一些与教学无 关的行政性事务。一般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任 务很重, 而在此之外还附加其它任务的话, 势必对其 增加较大工作压力, 这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 量, 教师压力过大可能就会作出离开的选择。适度减 少教学和科研任务, 降低劳动强度, 可保持教师队伍 的稳定。

4.4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4.4.1 "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 职 业 性 、应 用 性 ,是 通 过 长 期 培 训 、实 践 而 获 得 能 力 的过程,这就要求要对在职教师提供充分的继续教 育。虽然一些学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但整 体规划不够,实践性不强; 一些教师课业负担过重, 下企业实践机会少; 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主动 锻炼意识不强。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 校"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还有不完善的地 方,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4.4.2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高

绩效评价是衡量岗位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 准,能够借此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而目前高职教 育在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衡量评价上存在一 定的缺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评价指标单一化,没 有考虑到"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专任教 师与兼职教师等分属类别不同,其评价的指标也应 有所差别,但现有评价指标实行一刀切,对不同类别 教师的考核体系大体相同,有失公平公正。另外,在 一些学校,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并未与教师职称 评审条件相挂钩,没有教师晋升相关专业技术职务 应具备双师素质条件的规定,缺乏激励机制与措施。

5 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

5.1 及时归因, 正确引导

目前, 我国高校普遍只注重单纯的专业教学, 而忽视对学生厌学心理及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和正确 引导。 针对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特征, 及时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 把握其对学习 认知的偏差情况, 并给予帮助和解决, 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 努 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第二,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 动机水平。应着重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 帮助学生对人生、社会问题作正确分析和判 断, 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2 增强自我效能感,牢固树立成才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完成所有领域任务自信程 度的总体评价, 它对一个人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努力程度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与其经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观察别人所得的替代经验、个人对可能行为后果的想象、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 规劝、个人的生理状态、情绪等有直接的关系。 具体措施如: ( 1) 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学校应建 立合理的竞争机制, 对成功的学生应给予奖励, 而失败的应给予引导, 使他们从竞争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 经验,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一方面,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 通过产、学、研 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为何去学, 如何去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还 应突出新时代的特点,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5.3 优化知识构成,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不断优化知识构成, 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 而如何创新教学手 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 因此,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是: ( 1) 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在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的同时,增设一些新兴课程,改进传统课程,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地 设计现代化教学程序,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突出专业知识 教学的主导地位,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去, 一方面从中了解科研前沿动态, 了解科研的全过 程, 另一方面,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实践, 逐步掌握科研知识和技能。

6 结论

综上所述,从长远的发展考虑,民办教育在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竞争核心力的专业建设、改善师资流失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学生厌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制定民办高校发展 战略更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既脚踏实地,又高瞻 远瞩,使其具有全局性、层次性、长远性 、客 观 性 、时 代 性、竞争性等方面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云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9( 5 ): 148- 150.

[2] 赵福芹.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分析 [J]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 : 58- 60 .

[3] [日 ]马越彻. 亚洲高等教育的扩大与私立高校 [J] . 高益民, 译. 比较教育研究, 1995 ( 5) : 17 - 22.

[4] 潘懋元, 姚加惠. 潘懋元展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前景[EB /OL]. ( 2007 - 01 - 08 ) . [2009 - 12 - 11 ] .

[5] 潘喜润. 竞争优势的形成: 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 9) : 64- 67.

[6] 李维民. 民办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M]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 49.

第5篇

关键词:经济 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1.1 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2009年,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此相适应,苏州也出台了“6+4”的产业振兴计划,即调整振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最新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该规划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国家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该区域要实现整体产业升级。与此相适应,苏州市发文提出了《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1.2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资源的结构化建设更加重要 要实现上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人才资源的构成结构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在《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除了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了相关政策,还特别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3 苏州市2011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 表象上看,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但用人企业又说招不到人。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前三季度的用人状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需求方面: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占据需求比重首位,所以在技术等级人才需求比重中,技能技师的需求比重也是最大的;②其次是服务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需求的比重次之。

但从供给层面看,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①苏州市中职和技校的全部在校生总共114968人,按三年制算,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40000人;②外来求职者“无技能”人员占较大部分,不能满足市场的结构需求。

上述的市场实际需要到现实的人才供给缺口说明,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保障足够的人才资源,实现按需供给,还任重道远。

2 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

2.1 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尽如人意 ①从企业用人的薪酬设计角度看,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较低,由此,已经毕业的职业技术求职者多数青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尽量选择读本科教育,以免今后找工作时的尴尬。②由上面的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上无论从人们的心态到社会舆论普遍对技术工人能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度较低,对技术工人群体尊重不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既使是技术工人,他们也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③再加上现在的经济转型期,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一些不劳而获和违规违法的范例使人们看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有价值”,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也使得技术工人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2.2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 ①从苏州市2010年的中职、技校的招生专业上看,基本涵盖了苏州市“6+4”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业,但其中的装备制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石化及精加工和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②已有专业普遍存在实训基地较少或没有、规模较小,实践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2.3 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博弈中,最终选择了短期利益 ①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规则不健全也不完善,客观上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企业追求“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成本高于追求“不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故企业选择“法不责众”的“灰色操作”,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灰色操作”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损失的是长久的竞争力。②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影响着企业的目标,而中国市场上缺乏真正的“企业家才能”要素,多数出资人即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在现今的市场大潮中,追求长期目标的动力不足。由此,主观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也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利益。③上述的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企业在用工时不是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长久发展为目标,而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在用工时能用低等级工,决不用高等级。不得不用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时,也不重视对这些技术工人的经济利益的保障。

2.4 宏观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 ①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师资职称比例等待遇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待遇相对偏弱,因此,高职院校升格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诉求与冲动难以扼制。②在苏州现在的经济结果中,制造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面对不太蓬勃的市场现状,税收和企业员工的社保成本,确实是企业的实际困难之一,在无法违法——不能少纳税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降低社保成本或低工资招收“无技能”工人,这也造成了技能技工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不匹配。

3 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前提 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必要的保障。根据前面所呈现的数据,苏州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政府的层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①首先,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了促进用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建议政府建立“联席制”协调机制。各关联行政部门、用人企业和职业学校定时互通信息,以利产、学结合。③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要进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在以财政投资的学校为主的前提下,可试行企业投资办学、社会投资办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等。这样,既弥补了政府资金的不足,也扩大了办学规模。④政府可推动行业协会对各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资质管理,然后,对所有岗位实行 “资质证书”上岗管理。对使用有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⑤对企业的社保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⑥对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职称要求和分配、薪酬管理、师资建设和引进,给予与高等教育同等条件或优惠条件。

3.2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基础 ①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的重新整合,整合方向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振兴计划”为导向。②借苏州市《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对“实训基地”的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使在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是教授者、指导者和学习者,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3.3 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软环境保障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程度会否有所提高?人们是否会选择职业教育?关键是制度设计前提和经济利益保障。有了合理的鼓励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保障,客观上,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受尊重程度会有所提高。

而扭转人们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偏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曾几何时,“国际倒爷”还是一个贬义词,而现今的“对外贸易公司”却成为GDP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政府、政府主导下的宣传媒介应是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的主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2011(07).

[2]朱尧兴.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2(03).

[3]于福权,杨雪.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J].价值工程,2012(06).

第6篇

一、经济发展转型及金融信贷支持情况

通过近些年来的积极努力,湘西州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趋向协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24:43.3:32.7调整为2009年的16.5:40.0:43.5;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2009年,全辖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9.8%,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金融信贷对湘西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改善金融服务,强力扩大信贷领域。一是在贷款审批上“放权”。如2006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将县级联社贷款审批权限由200万元逐步扩大到目前的800-1000万。二是在信贷服务领域上“扩面”。2004年以来,辖区信用社突破传统支持的服务领域,在信贷投向上由侧重支持“传统农业”、“小三农”向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的支持“大三农”、“新型农业”等方面转变,全面开展信贷客户资源调查和评级授信工作。据统计,至2009年末,全辖信用社评定信用户约36万户,已授信20余万户、评级授信率达56%,授信金额为37亿余元,信用户贷款满足率达83.2%;对小企业评级412户,授信328户,覆盖面分别达20.2%、16%,小企业客户贷款满足率达69.4%。三是在信贷经营上“抓点”。2007年以来,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统筹运作力度,紧扣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大户、中小民营企业等优势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辖区经济发展的转型。据统计,2007年-2009年三年间,全辖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5.93亿元。其中累计投放一产业65.73亿元、占比32%,二产业37.5亿元、占比18.2%,三产业102.7亿元、占比50%。从增量看,“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较快,与国家重点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政策相适应。截止2009年末,全辖农业贷款余额34.22亿元,新增7.76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38.2%;工业贷款余额10.9亿元,新增2.6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2.85%;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4.02亿元,新增10个亿,占新增贷款的49.34%。

(二)创新金融产品,着力增强服务功能。2008年来,全州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活动,试点开办了旅游门票收益权质押贷款、“惠农卡+公司+农户”贷款模式、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模式、“龙头企业+农户”订单农业贷款模式、林权抵押贷款及商标权质押贷款,有效解决了民族贫困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经济发展成功转型提供了保障。至2009年底,全辖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信贷创新产品贷款2.36亿元。

(三)加强金融扶弱,增进经济发展动力。一是突出支持重点,用好政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各部门认真落实开办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业务,并创新形式,将其业务拓展到退伍军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工,以此促进就业保发展。2003年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促进就业贷款2.3亿元;二是扩大扶持,用足政策。加大对信用良好、产品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充分发挥湘西州比较优势的朝阳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贴息力度,促进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03-2009年,全辖累计681家民品民贸企业获得优惠贷款利率贴息,贴息总额达1.32亿元,其中2009年获贴息企业家数169家,比2003年增加了85家、增幅达101.19%;贴息金额0.34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1倍、增幅达100%。

二、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不够大使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遭受“硬约束”。至2009年,湘西州辖区生产总值完成268.97亿元,人均GDP10724元,仅是湖南省平均水平的53%、全国平均水平的42.68%;农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仅是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2%。由于湘西州经济总量小,致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信贷投放总量、投放速度受限。截止2009年末,湘西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7.46亿元,仅占全省平均额的1.34%;贷款新增额20.28亿元,仅占全省平均新增额的0.84%;贷款增速18.9%,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难投放”。湘西州产业结构单一、初级化,层次不高、链条偏短。主要表现为:一产不强,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产不优,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三产发展滞后、规模偏小,现代物流、商贸、中介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整体服务水平较差。据了解,湘西州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比例明显偏高,其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2.7个百分点,加之区域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少,如2009年末,全辖仅有228家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98个,且公司、协会和农户之间尚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动机制,80%乡村缺少支柱产业支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弱,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投放难。据对湘西州2003-2009年各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放量的调查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投放量中其份额仅占16%。(详见图表1)

(三)增长方式相对落后造成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难准入”。湘西州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能耗与污染的刚性较大,尤其是部分锰锌企业不仅规模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产值,且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大型战略投资者的带动,使产业单一化、初级化的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发展转型难准入,新增存贷比逐年大幅下滑的现状。据对2000-2006年湘西州GDP与各项存、贷款增长情况及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额的调查统计,其结果是:2004-2006年,湘西州各年贷款增速小于GDP增速,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关联度逐步降低,新增存贷比由2000年118%降至2006年的19.5%,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详见图表2);2000-2006年(剔除贷款剥离因素),全州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年贷款实际新增额偏少,且逐年呈现大幅下滑态势,其贷款新增额分别为7.6亿元、6.4亿元、8.0亿元、5.6亿元、4.0亿元、1.5亿元、2.4亿元,占当年全部贷款新增比重依次为13.6%、10.2%、17.7%、9.5%、6.2%、3.8%、4.3%。这表明:受国家行业难准入和落后的区域增长方式的影响,一直以来发挥着支持经济发展主渠道作用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前环境下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主导作正逐步退出。

(四)信贷政策“一刀切”使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疲软化”。尽管各级各部门为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出台了大量的优惠金融政策,但各金融机构在具体操作层面却没有对民族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甚至还设置了极高的信贷“门槛”,如商业银行除了落实担保抵押等基础性手续外,还设置季末最低存款余额、股东承担项目担保责任等多种附加性苛刻限制条件,大大降低了货币信贷投放量,弱化了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力度。据调查显示,2000-2006年,湘西州经济与金融相关系数分别为1.04、1.07、1.10、1.11、0.96、0.76、0.68,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自2004年以来逐渐萎缩,银行信贷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降低。(详见图表3)

三、对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一)抓住发展机遇,拓展优质授信客户。一是不断巩固在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企业中授信主导地位,加强优质客户营销,认真分析相关集团客户持续发展中的问题,调整授信方案,最大限度维护存量大客户的授信份额。二是积极稳妥介入和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土地、水利建设、文教卫生、旅游业等潜在迅速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量。三是重点跟踪工业经济支撑性的项目,努力衔接州、县城市建设、土地储备等领域项目。四是进一步加大调整零售贷款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个人投资经营类贷款,继续完善直客式营销服务模式,做好传统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巩固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全面落实金融扶贫困政策。进一步认真落实民品民贸优惠贷款贴息政策,切实做到应贴尽贴,支持民族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湘西大开发政策,支持更多企业进入省项目库,享受省专项贴息;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信贷服务,金融机构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能力。

(三)加速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据统计,2009年全国新型融资工具、融资方式的筹资额已经占到融资的11%左右,沿海发达城市为16%,而湘西州目前还不到2%。所有这些都有待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清除金融支持的障碍。一是金融机构要成立中小企业业务部,进一步加大与省、州、县三级担保集团合作力度,以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新模式为契机,加快发展小企业授信业务,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二是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利用开行金融产品开发项目资源和先进的项目评审技术,认真做好银团贷款业务。三是广泛开辟融资渠道,积极开办应收账款、知道产权、仓单质押、出口押汇、商标权质押以及股权质押融资贷款;积极探索开办农户住房建设、农村林权和土地流转等抵押贷款。四是加速经营转型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速网点转型,加快网点和电子渠道建设步伐,加大网点装修改造力度,加大ATM等自助设备投入,完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95566客服中心等为核心的服务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温馨的环境和便利、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五是完善金融组体系,加快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步伐,逐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四)积极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努力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农村经营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闯出一条既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贫困地区发展实际的体制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改革规划和政策时,要根据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和需要,赋予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对改革先行先试的自,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推进改革的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深化改革中促发展、促转型。

第7篇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