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3-06-01 15:45:07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技术创新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第1篇

关键词:生态伦理;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价值观

在传统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企业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忽视企业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用大量的新技术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如森林、荒地、湖泊、沼泽、海岸、矿产等的不断减少,也造成了日益加剧的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灾难。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上的新视点。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生态化的技术生存,即实现绿色的价值观、文明观的回归。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 政府角度。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和发展计划宏观引导绿色技术开发,主要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与监督上深入研究;强调经济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用来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排污税、燃料税和污染产品税;强调政府资金投入的倾斜,如对企业和相应科研机构的直接拨款、信贷优惠、政府购买企业绿色技术产品等。

2、企业角度。主要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

3、科研机构角度。形成了多层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调科研机构与政府发展规划的协调,透析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强调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在企业苦于技术匮乏的时候,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可为企业攻克绿色技术的难题;强调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对话,充分引进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成果。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政府机制在绿色技术创新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引导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法律手段。法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为若干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制定实施细则,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良好的制度环境,编制环境科技发展计划,推动建立国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二是经济手段。通过计划、立法等手段能让企业利用环境时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提高企业的生态意识。把超标收费改为排污收费,开征环境资源税,将污染环境的成本内在化,对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三是资金投入。政府的投资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府远离市场,由政府直接组织和推进技术创新,很难有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反馈回路,也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对技术创新进行适时调整。市场的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如何有效地引导与增加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系到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目前机制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科研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这种独立经济效益对自身的制约可以激励科研机构走向市场。但是同时,科研机构又必须考虑政府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所以,科研机构在透彻分析了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之后,可以与企业联手合作,一起开发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三)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创新机制的提出

从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论从现行机制的哪个方面出发,优或劣,其约束都是来自外部约束,是一种外部行为,一种强迫的行为,它缺乏一种内部的约束,当这种外部约束手段减弱或不完善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动力就会减弱或丧失。而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强调其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主要的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将维持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所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需要内部的约束――生态伦理思想,让企业从自身出发,自觉、主动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

(一)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机制的构建

生态伦理观就是把协调人与人关系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拓展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理性角度去维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伦理观指导着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树立企业的生态伦理观,首先,要认识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识。其次,应对员工进行绿色教育,加大绿色创新和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力度,使员工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实施关系到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树立、维护企业的“绿色”形象。再次,通过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单个企业的生态化转变,还可由点及面、推广普及,引起宏观经济环境及整个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在企业当中实行创新行为的是人,人是理性的,如果可以让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本身就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态利益相对于当前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时候,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就会把生态伦理的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培育者和倡导者,是决定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对企业生态伦理的建设起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只有企业家在企业创办初期就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认同这种观念,增加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并在自己的日常行为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贯彻这一观念,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才能成为一种可能。生态伦理必须回归到企业当中,结合其生产经营管理,由纯粹的经济型管理向生态型管理转变,势在必行。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微观生态经济管理薄弱是造成绿色技术创新开展不力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取得社会、生态、经济与人的发展综合效益目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为中心,调整变革企业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要创建生态企业文化,这就是生态管理。企业在管理的对象、目标、任务、职能等方面都应体现出生态与经济的两重性,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自觉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机制的构建

1、政府宏观调控体制的生态化。生态经济型宏观调控体制是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局的驾驭,其基本要求是国家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一致,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导向,以生态经济法律、法规为保障手段调节、干预和控制体系。政府利用这一调控体系,可以矫正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就绿色技术创新层面上讲,国家的生态经济型宏观体制要体现国家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要有所倾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淘汰存在严重污染的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政府的宏观政策不仅要考虑社会全局、整体和长远的利益目标,还要考虑到制约全局、长远利益的生态平衡问题,中央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加大生态平衡因素的权重,这样资源才能向有利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流动。

2、建立符合生态平衡要求的法律制度。现行科技法律制度主要以传统人类中心思想为指导,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经济至上性,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中国现行科技管理的法律制度对科学技术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够,缺少前瞻性和预警性。在中国生态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在现有的科技立法中导入生态理念,科技立法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推广的标准,考虑其环境效益、生态标准;健全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法律制度,使耗费自然环境对社会产生的成本能够计入产品成本中,充分反映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健全促进和引导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以利于绿色技术的推广。建立生态平衡的法律制度,要明确各种造成生态破坏后果的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提高企业在经营创新决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目标选择权重。

3、建立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绿色消费是以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增加来换取物质需求数量的降低的体现,当前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涌现就是对这一规律正确性的很好例证。“调查表明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心,大约有78%的人愿为购买绿色产品多支付5%的费用。在荷兰,大约70%的人在购物时会选择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处,53.8%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37.9%的人表明购买过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需求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标,它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没有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有力支撑,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因此,树立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消费者素质,规范和培育绿色市场,是促使企业走生态化技术创新之路的强有力的措施。

4、建立科研机构生态伦理观。科研机构是独立于企业的,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为国家与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技术支持,这些基础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特别是没有太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由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氛围,促进科研机构加大对绿色基础生态技术的研发,加大对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上的支持。为此,国家或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指导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如制定相关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保证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加大对绿色基础技术的开发;加强科研机构内科技创新人员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使其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自觉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激励,强调科研人员的人生价值、社会生态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俞国平.试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J].生态经济,2001(12).

2、彭福扬,王胜.以绿色消费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求索,2005(2).

3、李鸿燕.浅析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6、吴礼民.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4).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扩散;绿色营销;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炸性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等。为了走出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广泛认同,逐步形成共识。而绿色营销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流。这里将创新理论引入绿色营销,探讨如何利用创新设计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以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重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营销相关回顾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其特点是: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二)绿色营销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绿色营销的第一个阶段。许多人从事不同形式的绿色营销,一个绿色潮流按预期出现(Cliff,1990)。随后,绿色产品的销量让人失望;九十年代初,之前戏剧化的增长沉了下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绿色营销遭遇激烈的反对。对绿色营销的主要阻碍表现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宣传及企业绿色意图与实践不符的讽刺。Grane(2005)认为有五个导致失败的原因:绿色洗涤、绿色推销、绿色收获、企业家营销、顺从营销。

2000年以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此时,消费者更加有社会责任心(Strong,1996)。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社会和生态(Oksanen,2004)。随着技术的增长,政府的规定完善以及环境机构和媒体的调查,绿色营销复兴了。

(三)绿色营销现状。在世界各工业化国家,绿色营销包含的相关的活动范围变广: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提供过程、包装、回收和其他领域(Prakash,2002)。

一些欧洲跨国公司的研究调查发现,92%的公司改变了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绿色需要(Vander,1990)。在研究报告“消费产品策略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中发现84%的主要公司有环保意识并发展高效节能组织。

三、创新理论的相关回顾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Schumpeter(1912)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领域中存在多种创新活动,而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之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为主流,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的研究工作,他所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直在领域内居于主导地位。

Rogers(1962)提出,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比较慢,当采用者达到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加快,这个过程直到系统中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才逐渐放慢,其数量随时间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他注重创新扩散特性,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创新的采用率主要受五大创新扩散特性的影响: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创新扩散理论应用于从社会学到商业的多学科。已经认可的创新扩散有很多: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技术、全新的技术制造新产品、小企业间的在线贸易交流、电子商务服务从一代到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国际B2B公司应用的网络技术等(Woodside,2004)。

四、将创新理论运用于绿色营销的研究

(一)绿色营销策略与创新度。绿色营销战略与创新度有关。根据Robertson(1991)创新度的范围从低到高各不相同。被动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低度的创新,也称为持续创新。只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小的变化,如颜色、款式和包装的创新。持续的创新有低风险,只提供短期的利益,不需要一个完全新的制造过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例如,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产品(DiFrangia,2008)。

中度的创新也叫动态连续创新,产品或者产品的类别是存在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来更改客户的行为,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的生产等。

积极的绿色营销战略是最高级的创新,也称作不连续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几十年的推广,不容易被模仿。如果公司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下,实现环境效益,这将是不连续创新,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商业太空旅行等(Karna,2003)。

我们要积极地采用绿色营销策略,运用动态的和不连续的创新,产生长期利益,创造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信誉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提供更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基于创新扩散特征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基于创新理论,将创新扩散特征应用于绿色营销策略,产生七个积极的具体战略(Peattie,2005;Miles,2000;Covin,2000)。

1、市场调研战略。在公司的战略上进行研究投入,满足外部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它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此研究可以帮助做出最有效的设计,用来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新产品。

2、生产战略。改变生产和其他进程使其更环保,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和可实验性。企业重新定义绿色创新,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认识到绿色价值。为了增强可观察性,工厂可以让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工厂旅游,并且让媒体报道有关的绿色营销生产战略。

3、产品战略。(1)创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绿色产品,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扩张这些产品的生产线;(2)不对实物商品的所有权进行挑战,而是对绿色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4、配送/市场战略。(1)建立更循环的市场,在其中材料可以回收及循环再造;(2)利用多渠道分销,容易去尝试,并且易于购买新的绿色产品服务;(3)开拓新的市场或者通过绿色技术转让实现。涉及到以下创新扩散特征: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5、价格战略。重点应该放在长期成本上而不是短期的价格,例如公司可以提供促销活动。为了提高创新的可实验性,应降低新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满足更多的客户。将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可实验性。

6、推广战略。更多地利用环保的新媒体将相关的消息通过市场传播扩散。主要特征是可观察性,企业可以使用电子通讯、网络研讨会和移动营销等手段帮助推广。涉及的扩散特征还有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复杂性。

7、伙伴关系/战略联盟。积极的绿色组织营销战略,追求多种伙伴关系,向利益相关者输入绿色价值观。涉及的主要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兼容性。

(三)基于创新理论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产生的竞争优势。以上的绿色营销策略,都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将其运用于绿色营销,将产生很大的竞争优势。Vaccaro(2009)认为,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11个方面:增强企业的名誉度;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巨大的品牌差异度和品牌的忠诚度;更高的企业绩效;增加了利益收入,更高的利润和长期的利益;第一发动者的优势;高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率;因为差异化优势而产生的市场份额增加和成本的节约;增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完成组织任务;更强的生态可持续性和共同利益。

五、结论

本文把绿色营销和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做了回顾,依据前人的研究证明了将创新理论用于绿色营销的价值,提出7个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并且由此产生11个竞争优势。

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其他的扩散特征或者在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创新扩散,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Vaccaro V L.B2B green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theor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11.4.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扩散;绿色营销;优势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炸性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等。为了走出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广泛认同,逐步形成共识。而绿色营销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流。这里将创新理论引入绿色营销,探讨如何利用创新设计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以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重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营销相关回顾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其特点是: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二)绿色营销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绿色营销的第一个阶段。许多人从事不同形式的绿色营销,一个绿色潮流按预期出现(Cliff,1990)。随后,绿色产品的销量让人失望;九十年代初,之前戏剧化的增长沉了下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绿色营销遭遇激烈的反对。对绿色营销的主要阻碍表现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宣传及企业绿色意图与实践不符的讽刺。Grane(2005)认为有五个导致失败的原因:绿色洗涤、绿色推销、绿色收获、企业家营销、顺从营销。

2000年以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此时,消费者更加有社会责任心(Strong,1996)。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社会和生态(Oksanen,2004)。随着技术的增长,政府的规定完善以及环境机构和媒体的调查,绿色营销复兴了。

(三)绿色营销现状。在世界各工业化国家,绿色营销包含的相关的活动范围变广: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提供过程、包装、回收和其他领域(Prakash,2002)。

一些欧洲跨国公司的研究调查发现,92%的公司改变了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绿色需要(Vander,1990)。在研究报告“消费产品策略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中发现84%的主要公司有环保意识并发展高效节能组织。

三、创新理论的相关回顾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Schumpeter(1912)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领域中存在多种创新活动,而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之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为主流,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的研究工作,他所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直在领域内居于主导地位。

Rogers(1962)提出,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比较慢,当采用者达到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加快,这个过程直到系统中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才逐渐放慢,其数量随时间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他注重创新扩散特性,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创新的采用率主要受五大创新扩散特性的影响: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创新扩散理论应用于从社会学到商业的多学科。已经认可的创新扩散有很多: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技术、全新的技术制造新产品、小企业间的在线贸易交流、电子商务服务从一代到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国际B2B公司应用的网络技术等(Woodside,2004)。

四、将创新理论运用于绿色营销的研究

(一)绿色营销策略与创新度。绿色营销战略与创新度有关。根据Robertson(1991)创新度的范围从低到高各不相同。被动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低度的创新,也称为持续创新。只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小的变化,如颜色、款式和包装的创新。持续的创新有低风险,只提供短期的利益,不需要一个完全新的制造过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例如,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产品(DiFrangia,2008)。

中度的创新也叫动态连续创新,产品或者产品的类别是存在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来更改客户的行为,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的生产等。

积极的绿色营销战略是最高级的创新,也称作不连续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几十年的推广,不容易被模仿。如果公司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下,实现环境效益,这将是不连续创新,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商业太空旅行等(Karna,2003)。

我们要积极地采用绿色营销策略,运用动态的和不连续的创新,产生长期利益,创造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信誉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提供更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基于创新扩散特征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基于创新理论,将创新扩散特征应用于绿色营销策略,产生七个积极的具体战略(Peattie,2005;Miles,2000;Covin,2000)。

1、市场调研战略。在公司的战略上进行研究投入,满足外部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它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此研究可以帮助做出最有效的设计,用来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新产品。

2、生产战略。改变生产和其他进程使其更环保,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和可实验性。企业重新定义绿色创新,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认识到绿色价值。为了增强可观察性,工厂可以让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工厂旅游,并且让媒体报道有关的绿色营销生产战略。

3、产品战略。(1)创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绿色产品,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扩张这些产品的生产线;(2)不对实物商品的所有权进行挑战,而是对绿色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4、配送/市场战略。(1)建立更循环的市场,在其中材料可以回收及循环再造;(2)利用多渠道分销,容易去尝试,并且易于购买新的绿色产品服务;(3)开拓新的市场或者通过绿色技术转让实现。涉及到以下创新扩散特征: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5、价格战略。重点应该放在长期成本上而不是短期的价格,例如公司可以提供促销活动。为了提高创新的可实验性,应降低新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满足更多的客户。将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可实验性。

6、推广战略。更多地利用环保的新媒体将相关的消息通过市场传播扩散。主要特征是可观察性,企业可以使用电子通讯、网络研讨会和移动营销等手段帮助推广。涉及的扩散特征还有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复杂性。

7、伙伴关系/战略联盟。积极的绿色组织营销战略,追求多种伙伴关系,向利益相关者输入绿色价值观。涉及的主要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兼容性。

(三)基于创新理论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产生的竞争优势。以上的绿色营销策略,都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将其运用于绿色营销,将产生很大的竞争优势。Vaccaro(2009)认为,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11个方面:增强企业的名誉度;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巨大的品牌差异度和品牌的忠诚度;更高的企业绩效;增加了利益收入,更高的利润和长期的利益;第一发动者的优势;高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率;因为差异化优势而产生的市场份额增加和成本的节约;增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完成组织任务;更强的生态可持续性和共同利益。

五、结论

本文把绿色营销和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做了回顾,依据前人的研究证明了将创新理论用于绿色营销的价值,提出7个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并且由此产生11个竞争优势。

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其他的扩散特征或者在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创新扩散,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主要参考文献

[1]Vaccaro V L.B2B green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theor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11.4.

第4篇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给了建筑活动对资源及环境的消耗。而绿色建筑设计则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了建筑设计中,为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不仅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且还必须具备多专业、多层次、多科学的整体建筑设计模式。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目前,虽然学术界对绿色建筑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各国学者及专家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及资源量是最少的,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小的。在某种程度上绿色建筑有效实现了人、自然、建筑物三者的统一,它是我国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1.1 建筑物与生态

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制定法规的基础上,我国还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建筑技能材料。开展了生态住宅技术评估、生态住宅性能评定以及住宅居住环境设计导则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突破。

1.2 绿色建筑与环境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本身的构造、风格、色彩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特点,使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物设计应该从生态环境、物质环境、艺术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出发,建立一个遵循自然、回归自然的建筑建筑设计理念,处理好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1.3 建筑与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高效合理的利用能源,使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耗能约占我国总耗能的 35%以上,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及加工,建筑总耗能更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一方面,我国将面临巨大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恶化压力;另一方面,接近一般的社会总能耗被建筑“吞噬”掉,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无论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还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发展节能与环保绿色建筑已刻不容缓。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1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类改造周围环境的一种创新行为,建筑行为包含着对资源的转化、消耗,在消耗、转化资源的过程中,除了会影响周围环境之外,还必定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尽可能减小建筑物本身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筑设计师应注重建筑节能设计。

作为生态、自然、活力以及生命的象征,绿色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它代表这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形象而生动的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将绿色思想引进到建筑领域,使的绿色建筑得以形成并发展,这是世界建筑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回应,绿色建筑物必定会成为未来建筑物的主导方向。

2.2 绿色建筑的基本设计原则

2.2.1 注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物从其最初的设计规划到后来的施工、使用、维修直至最终拆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如果把建筑物的构成材料考虑进去的话,全寿命周期还应该包括建筑物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加工及材料的拆除及处理过程。注重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应该在建筑物初期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使整个施工、使用、拆除过程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2.2 适应并保护自然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不仅要充分利用场地及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水系,而且要做好保留工作。保持景观同历史文化间的连续性,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建筑风格,维持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减少建筑物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及废弃物的排放量。

2.2.3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技术,优化绿色建筑设计及管理方法;合理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有率及消耗量;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原材料、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及适用性。

3、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3.1 建筑设计

首先,在建筑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建筑环保节能意识。由于在建筑的实际设计规划过程中,诸多因素如建筑用地环境、建筑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的商业价值等会影响整个设计规划过程,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设计人员对环保节能的兼顾不够,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建筑的朝向。一些建筑物呈东西两向,使建筑室内的热工环境差;其次,要严格按照建筑构造要求来控制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对于我国新出台的建筑节能措施,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最后,建筑设计人员要加强对建筑物的通风性能,改善室内的热工环境,防止两晒情况。

3.2 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大小,为减低建筑物使用能耗,建筑围护结构应该和建筑物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例如在严寒地区,为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应该在建筑外表面增设保温材料,在一定范围内,保温层越厚,则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越好。近些年来,玻璃用作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的情况越来越多,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来看,玻璃围护结构能够起到增加室内采光的作用。但是受玻璃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的影响,为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节能,应该控制玻璃围护结构的使用面积。

3.3 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室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自然光利用、自然通风利用以及空气处理系统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最为普遍。在公共建筑物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量的55%以上,因此,建筑物节能的实现必须从空调系统的节能着手。例如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微机上的检测,使空调显示画面上能显示空调机组的启停时间、运行时间、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及过载报警等参数,这对实现空调系统节能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1.1 绿色化研发活动

Winn S.F.检索分析了1972年到1993年有关R&D管理文献,涉及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当滞后,仅有的9篇文章大多也只是关注废物管理与能源使用,反映了当时环境R&D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多概念上的泛泛而谈,对实践的指导远远不够,也缺少经验研究。而对环境R&D的研究很少提到战略高度,一般都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获得工具性成果。Martin Charter对环境R&D原则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的主要区别和各自侧重点。Bert Bras论述了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为环境和生命周期设计的高层次绿色研发的功能和要求。Steele对如何改进研发界面功能和提高研发管理水平进行了研究[1]。Hans van Weenen 总结了绿色设计的层级水平,阐述了设计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以至价值导向的演变。

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导致“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研究框架弊端的显现,在倒逼机制和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将环境因子导入R&D也就成了必然,绿色化R&D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然而研究多集中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对战略的考量和创新的引导关注度不够。

1.2 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

Kusz以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为参考,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环境原则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绿色经营链的全过程。P.Shrivastava的过程模型包括企业的远景目标、投入、生产、产出等主要环节[2],试图阐释创新源与推动力。Agis将环境置于创新过程之中来观察,指出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创新绩效的重要性。有关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原本黑箱似的过程透明化,提高了对创新过程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管理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此类研究对创新过程与其他企业进程的互动或协同研究不够。

1.3 绿色化经营管理

Deb Chatterji企业绿色化市场营销和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反应、参与、主动、创新和领先代表了逐级推进的程度,且需要相应的策略来支持。Rushton Brian M. 强调领导层面的重视,环境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契合,基于环境绩效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改进对于企业绿色化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

2 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于国外研究,但随着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发展起来,技术的绿色化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2.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国内对绿色技术创新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万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且松散的多元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博弈互动关系。焦长勇聚焦生产过程,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从绿色创意到生产制造最终绿色成果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许庆瑞从成本削减角度表达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和积极作用[4]。从目前主流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绿色技术创新不是单一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而是包括管理与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创新。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

学者们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因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动力来源的解读更加全面和科学。曾凡银重点关注绿色壁垒对创新的促动作用,并强调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利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万迈则将内部动因主要归结为对利润的追逐等,而科技环境、顾客诉求、政府监督被认为是外在的动力源。吕燕等指出绿色技术创新既有外部的动力源(政府管制、公众监督等),也有内部因素(如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企业形象的重视)。雷善玉、王焕冉等则认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能力,而创新文化、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等情境因素对创新行为具有调节作用[5]。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来自创新系统内外。

2.3 绿色技术创新模式

杨发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产学研合作、职能合作、政府主导和二次创新是我国较多采用的模式[6]。张长元指出创新公共平台的搭建和信息过程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吴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官产学研合作体系的集群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7]。

3 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3.1 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

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评价模型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提供了操作工具,也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是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有益参考,典型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外。罗伯特(Robert)的评价模型侧重对技术创新过程阶段性事件和关键节点的解读。从新创意、新知识、新工艺与设备到创新绩效,创新过程的连贯性和平稳性成为保障创新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奇萨(Chiesa)将创意萌生、产品与工艺创新和技术吸收作为模型的主要支点,指出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辅助因素的不可或缺[8],如下图1所示。

图1 奇萨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

3.2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创新能力的解构息息相关。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技术创新能力在结构与联结方式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成果颇丰。拉里认为组织、适应、技术与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魏江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决策、研发、制造、营销、组织管理等维度上的体现。我国在指标体系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9]:许庆瑞等在充分阐释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差别的基础上建构指标体系;高健的评价体系力图反映创新过程。综合来看,投入、产出与环境层面的指标在现有成果获得广泛认同。

3.3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积极成果为后续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Setel的核对表是评估研发方面的定量工具;唐炎钊等的多层灰色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与比较研究得到较好的应用。史晓燕用AHP法来评价创新能力,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10]。曲国禹等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评估多指标绩效。卢怀宝等融合AHP和DAE方法评价创新能力。上述方法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具有一系列有益的经验,有利于创新评价研究的完善和提高。

3.4 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研究

专门的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代表性的成果不多。Madu的高标定位法(Benchmarking)开启了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进程,创造性地将环境纳入到技术创新评估之中[11]。陈劲等基于创新过程,借鉴Madu开发的审计方法的积极成果,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前期创新投入力度、创新具体的实施、创新的直接成果和环境改善效度等维度的评价内容[12]。王志平围绕绿色经济效益、创新资源利用与生态效益,应用效率参数模型,评价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维度效率[13]。朱永跃等关注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基于对创新环境的全面分析,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构建了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4]。

4 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绿色技术创新本身的发展,研究成果越发体现出时效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开拓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诸多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完善度仍需提升,多以传统的技术范式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化特征体现不足,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研究较多,地区和国家层面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不够成熟且单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少,侧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欠缺,且定量研究对隐性层面或不易量化的内容关注太少;现有的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亟待向纵深推进,特别是有关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国内研究多聚焦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倾向于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对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研究需加强。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未来研究大有可为,当然也需要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一是与中国实际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应主动与现实需求衔接,以帮助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对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的研究,提升示范带动效能。二是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绿色创新是系统性创新,涉及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融合多学科知识研究尤为必要。三是强化评价研究。评价指标选择既要关注显性层面的评价内容,也要进一步挖掘隐性层面的评价因子,努力做到显隐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内外综合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ele.L.W.Needed:New Paradigm for R&D[J].Rese 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34).

[2] 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 petitive Advantage[J].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190-198.

[3] Rushton,Brian M.Ho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mp acts R &D in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Technology Man agement .1993:15 - 17.

[4]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探析: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7(17):2-3.

[5] 雷善玉,王焕冉,张淑慧.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4):283-287.

[6] 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8-49.

[7] 吴熊.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8] Chiesa,V.,Coughlan,P and Voss,C.(1996),Develop ment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udi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3(2):110-118.

[9] 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科研管理,2004(2):37-39.

[10] 史晓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及综合评价[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2):39-40.

[11] Mad.C.N.Benchmarking o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 nology Innovation[J].J.Envirimental Management & Strategy,1997(4):38-41.

[12]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5-68.

第6篇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宏观层面的创新问题,如,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总体而言,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诚然,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如果技术创新不能够持续,那么推出的技术创新项目将很难给企业带来持续的效益,企业只能依靠过去的创新项目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不能够持久,一旦其他企业推出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现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将化为乌有,企业不可能再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而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只有进行持续创新才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也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许只需要一两个创新就能使企业一劳永逸,但是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地生产同一技术含量的产品,就会无情地被市场竞争淘汰。因而,基于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研制新的产品,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以获取创新效益,应该是21世纪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企业持续创新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宏观层面的创新问题,例如,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总体而言,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诚然,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如果技术创新不能够持续,那么推出的技术创新项目将很难给企业带来持续的效益,企业只能依靠过去的创新项目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不能够持久。一旦其它企业推出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现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将化为乌有,企业不可能再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而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

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只有进行持续创新才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也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许只需要一两个创新就能使企业一劳永逸,但是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地生产同一技术含量的产品,就会无情的被市场竞争淘汰,这样例子屡见不鲜,例如,蓝色巨人IBM、通用汽车公司、苹果电脑公司以及华人企业的骄傲王安电脑公司……这些曾经令同行竞争对手胆寒的企业巨人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不能持续地推出顾客喜欢的产品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有些企业甚至走上了破产的道路。因而,基于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研制新的产品,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以获取创新效益,应该是21世纪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在此可用昆明理工大学向刚教授(1996)的一句话来总结持续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有必要从建立企业持续创新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并解决其评价准则、过程与运行动力机制、集成机制、效率评价方法及实现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等理论问题,从而建立一个较系统的企业持续创新的理论框架。”

绿色持续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绿色持续创新是在各个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过去那种追求产量、忽视能源、原料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不予重视的企业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因而推动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旨在节能、降耗、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已势在必行(高忠仕,2004)。根据企业持续创新定义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把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定义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地推

出、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绿色创新项目,并不断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向刚,2003)。”与一般的技术创新定义和持续创新定义相比,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增加了“绿色”和“持续”这两个特征,比较持续创新概念的几个特性,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具有绿色、技术升级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性以及企业发展持续性等特征。

综合对持续创新以及绿色持续创新的分析可知,绿色持续创新就是在持续不断地推出技术创新项目并适时进入下一个技术轨道的基础上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因而就要求企业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研发时有意识地使用节能降耗原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尽可能地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企业在产生持续不断的经济效益时也要产生持续不断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绿色持续创新的难点在于在不牺牲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从而产生正的外部性。

第7篇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绿色技术创新; 排污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76-001

本文讨论在完成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后,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博弈对策行为,排污权交易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等问题,从而得出排污权交易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

一、基本模型

1.模型假设

假设1:设总的污染量上限为M,政府向第i个排污企业分配的初始排放许可证mi(i=1,2,…n)。

假设2:设某企业排污需求量qi为企业产量Qi的单调递增函数,其比例系数为r,则Qi=r×qi。

假设3:污染控制区内有n个排污厂商,厂商i的排污水平为mi,污染治理能力为xi(i=1,2,…n),获得的初始排污权为vi。

假设4:厂商i的交易成本T(vi)是交易量vi的函数,厂商i的污染治理成本函数为C(xi),厂商的生产成本函数为F0。

假设5:假定政府实行严格管制和罚款制度,即企业不存在超标排污情况,并且选择固定价格出售的排污权分配方式,许可证价格记为PC。

2.模型提出

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企业的最优化问题为:

MinC=Pc×mi+p×qi-mi-xi+C(xi)+T(Vi)+F0(1)

其中:P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p×qi-mi-xi表示用于在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购买排污权的成本;C(xi)表示用于治理污染的成本;T(vi)表示交易成本;F0表示生产成本。

以污染治理能力xi为自变量对(1)式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

分析:

a.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购买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2)

b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出售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3)

二、企业决策选择

2.1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来出售排污权

当企业进行排污权交易,其交易价格大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会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出售富余的排污权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是否存在交易成本,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毫不犹疑的选择继续绿色技术创新。

2.2企业在原有技术水平下购买排污权

当排污权市场交易价格大于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不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它将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来节约成本,而不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文章建立了企业排污模型并利用其模型分析排污决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带动更多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使技术与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企业转换和改进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项目资助: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3GL022《企业价值链重构与碳排放研究――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的子课题。

参考文献:

[1]VAN EGTEREN H WEBER M. Marketable permits,market power and cheat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16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