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普通话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01 15:44:44

序论:在您撰写普通话课堂笔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普通话课堂笔记

第1篇

本月,各教研组组织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检查活动,通过对教师的教案、学习笔记、课堂情况的检查,总的来说,我校教师对“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认识很深,教师们都很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语言。

1、在各种大型集会上的发言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能使用普通话。

2、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3、课下教师交流、师生交流坚持讲普通话。

4、教师写教案、论文及其他材料,不用草书、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国家规定以外的简化字。

5、教师批改作业、试卷,书写评语不写繁体字,无病句。

6、学校文件、校园内板报、通知、宣传栏、标语和铭牌均使用规范字。

第2篇

一、注重培养初中生勤查语文工具书的好习惯

学习语文,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还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怎么办呢?这就可以向字典等工具书请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我们“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培养初中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初中生们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

初一新生刚入校门,在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同学们必备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该书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使用。其中所收条目内容,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千条。我向同学们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培养他们熟练使用语文工具书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着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中国书法源远流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写好字就要注意研习欣赏书法,以进一步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写字时,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并在增进对民族文化热爱的基础上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精心培养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解写日记的好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在日记中练习写点东西,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写日记可以培养人的好习惯,活跃思维,更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有米下锅好为炊”,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积极并善于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有米下锅”。

同学们把自己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一件件事记入日记中,不仅积累了素材,也锻炼了写作的手笔,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必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要求学生仍会感到有些笼统,无从下手。我把观察对象具体地列举出来。比如,人:亲人-爸爸、妈妈等,身边的人-老师、同学等,社会上的人-清洁工、医生、庄稼汉等;景:日出、日落、彩霞、流云、小桥、流水、春雨、秋风、夏夜、雪景等;物:日历、影集、闹钟、杨柳、落叶、红旗等。这样观察,学生有了着眼点,眼里有了心里就有;心中有数,下笔就能成文。一天一个小作文,久而久之,,就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四、注重培养学生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标总目标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学生当时记得很清晰,时间久了,学的东西多了,有的知识便淡忘了。这样语文课堂笔记便成为知识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做笔记的同时,也是对语文课堂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在笔记本中,有关字音、词义、作者简介、文学常识、语法知识、写作常识、写作手法、学习经验等都可以在笔记本中得到反映。

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作好课堂笔记。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要有收获,就要时时积累,常常训练,要认真把握课堂45分钟。做笔记要细致得法,落实到位。即使在考试复习时,笔记本也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会使学生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说不定笔记中的一个闪光点、一个学习经验,就是学生学习创作中的一个灵感所在!茅盾先生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得之”的过程,实际就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过程。

五、注意培养学生平时说普通话的习惯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普通话;示范;训练;看、听、记

由于受各方面因数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这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复兴国学的进程。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采用方言教学的影响

近年来,上级各部门都在强调,所有教文科类的教师都必须采用普通话教学。虽然部分教师也采用了普通话教学,但仅要求这些科的教师说普通话,而其他科教师照样用方言,一则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二则不足以让学生重视,难以提高。

2.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近五六年来,由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许多农村学校没有新分配的教师,而绝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这些教师在读书时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普通话训练,毕业时仅发了普通话合格证,没有经过普通话等级考试,毕业后又没有坚持说普通话。一旦上级要求时,也就是变了个腔调而已,这样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3.学生自身因数的影响

有些学生,胆子小,害怕当众说话,再加上从未说过普通话,因而当突然要求说普通话时,他总是开不了口,这样开不了口就永远开不了口。

4.学校班级活动少的影响

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很少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耽误了时间,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秩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未能得到锻炼。

二、采取的措施

1.教师的示范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基本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把这种“润物”之功长期坚持下去。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任教哪一学科都是用普通话教学,就连值周对学生训话,也是用普通话,同时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对于那些平常胆小,不愿开口的学生,我总是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开口说话,说一个词语,慢慢地,几个词语,迈出了第一步就好办了,然后要求他们在上每节课,一定要注意老师的发音,对比自己的发音,区别在哪里,同时要求他们在早自习时放声朗读,以便及时的纠正发音的不足。因此,我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比较高。当然,也需要老师们的不断学习,坚持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形式多样的训练

①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训练。如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就可以及时纠正回答问题时的错别字。

②开展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等活动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如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辩论会、朗读比赛等,若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而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水平、朗读水平提高,不得不去认真注意自己的发音,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3.要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针对学生对说普通话缺乏较高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

②认识到说普通话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③认识到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4.多看、多听、多记

①多看。我从读大学起,就喜欢翻字典,不认识的字就记下来,对于平常读错的字就写在笔记本上,长期坚持下去,效果很好。学生可以随身携带一本字典,在课余时,甚至放学回家后,帮家人放牛时都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不费时、不费力,何乐而不为?

②多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听力资源,如歌曲、新闻联播、电视台的各种节目等,只要我们用心去听,定会受益匪浅。我喜欢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特别喜欢听已经离开我们的播音员罗京的声音,他的声音很有磁性,普通话非常标准,听着真是一种享受。

第4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普通话 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77-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重要媒介,中职学生说好普通话是未来职业的需要,也是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中职卫生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卫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把加强普通话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具体而言,中职卫校语文课程教学开展普通话训练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卫校中,多数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自己只需掌握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因此,他们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或漫不经心,或敷衍了事,缺乏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整个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认知普通话,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沿袭老一套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朗诵作品,使学生领略到普通话朗诵艺术的美感,使其身有所感、心有所动,从而激发对普通话浓厚兴趣,产生学好普通话的愿望。

在学生获得感官美感的同时,笔者还多方举例阐明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促进沟通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结合本校历届毕业生在求职应聘推销自我的实际情况,列举了普通话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毕业生品学兼优,但拙于表达,尤其是普通话水平过差,因而当××医院到本校招聘护理人员时,原对该生的书面材料感到满意,可在面试时,却因其令人费解的普通话而放弃,另挑人选。这一实例,起到了前车之鉴的警戒作用,使新生们在替别人惋惜之余,触动自我,对普通话与自身的前途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普通话的紧迫感,为下一步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奠定了基础。

二、抓实践,重个体,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普通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中“说”的一个基本环节,应在小学启蒙阶段学习汉语拼音时即已进行,但长期以来囿于传统语文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观念,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用标准普通话表达的能力重视不够,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一现象到了中职阶段也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例如,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虽然安排了部分口语训练内容,却没有普通话语音方面知识的要求。没有教材为依据,这就给教师在中职阶段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

以桂林市卫生学校为例,学生多来自桂北、桂东农村,方言多、语种杂,在生活中不以普通话交流,课堂上又缺乏教师行之有效的训练。学校就有不少学生在说普通话时,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语音错误,而且还形成了地域性特点,即不同地方有其“普通话特色”。以桂林市各县为例,兴安、全州、灌阳县,鼻音n和边音l不分,无后鼻音等;荔浦、平乐县,舌面原音a偏前、偏高,等等。正由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复杂,水平各异,给教师在中职阶段语文的普通话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没有教材作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过于复杂的情况下,应设计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做法如下:

第一,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普通话作为一种通用语,其实践性极强,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不能过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应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编排,理论方面应以指导实践为宗旨,避免空、泛、杂,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便以此为出发点。实践训练内容的编排,应经过精心周密的构想,并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设计训练次序,使整个教学方案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呈现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

第二,设计突出个体训练的教学方案。在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时,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笔者在新生入学之际,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我介绍,课间和学生个别谈心,及时掌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情况。包括来自何地,语言面貌如何,存在的语言错误或缺陷是什么等,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对每一类错误针对性地设计纠正措施,训练计划,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三、系统教学,讲求方法多样化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才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因材施教,多种方法齐头并进,全方位对学生展开训练,以下择其一二略为说明。

模拟情境教学法。普通话作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际沟通的一种语言,决定了它对语境的要求极高。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由教师虚拟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学会准确地使用标准普通话,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如,笔者虚设了求职应聘面试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其气氛,启发他们周密地思考,在这样的语境下该说什么、怎么说,然后,指导他们轮流上台演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进入角色,把握语境,有腔有调,展现自我。教师在此期间,及时记录每位同学的语音错误情况,及时点评纠正。此外,笔者还设计了推销产品、介绍等各种情景进行普通话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模拟教学法是普通话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它通过模拟角色和语境,使学生身有其感,心有其乐,言有所练,行有规范,从而达到技能训练和兴趣培养双丰收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在语言的学习中常常存在所谓的盲点现象,即说话人往往对自己所发出的音是否准确难以断定。对此笔者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采用该法不仅要求教师较为准确地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及字词句的拼写,并且能模仿学生“地方特色普通话”的各种读音错误,深入地分析其错误原因,从而在教学中进行真伪比较。比如,针对持桂柳方言的学生说普通话韵母ai时,a过于靠前的缺陷,笔者先从理论上解释其错误的原理,接着进行演示,模仿错误发音,再发正确音,重复多次,让学生一边用耳朵仔细聆听,从听觉比较二音的不同,一边用眼睛认真观看,从视觉辨别教师口形的差异。由此,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其发音要领,更从视听感官上通过比较,真正的在实践应用中发准这个音。

当然,对于普通话训练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学生实际情况,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法,使教学呈现为一个由初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多种形式教学,使之具有灵活性

普通话训练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然而,语文课作为中职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安排的课时本来就不多,而教学大纲又无该项内容,因而教学中就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应该利用可利用的时间,调动可调动的因素,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教学,才能使之全面深入地展开。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课堂上,教师以身作则,运用好教学口语。教师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较高,做到字正腔圆,措词得体,起到表率的作用,学生才会喜欢听、用心听。笔者上课时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力求讲课流畅爽朗,吐字清晰准确。尤其是在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并且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用符号在课本上标出朗读停顿、快慢、抑扬的地方,甚至有时台上读得好,台下学生还会认真模仿跟读,从而使学生通过口读、笔记、心想、情投,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既提高了普通话水平,还增强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利用课前五分钟教学进行普通话训练。按座位次序一次轮上两名学生,或练习单音节、双音节发音,或朗读或说话,然后再轮两名学生进行评论,最后教师总评。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训练了4名学生,听说结合既提高了学生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听辨能力。课前五分钟虽短,但坚持不懈地进行,循序渐进,收效甚大。

此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进行普通话教学,如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在学生中掀起学好普通话热潮。或利用学习园地,板报等形式,张贴出版一些拼读规则、学习方法等知识,点点滴滴积累,不知不觉参与,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

第5篇

为了使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成为州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望各位老师针对下列内容,及早做好准备工作。

A1: 1.校务会议安排上有记载召开会议研究语言文字的资料。(校办)

2.有实施方案,工作制度、计划、总结。(教务教研)

3.学校工作计划,各教研组计划上有关于落实规范语言文字的要求。(校办、教务教研)

4.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展示、学生钢笔字、毛笔字展示,普通话演讲比赛(教师、学生)。以上均有照片、评分表、通知、总结。(教务教研)

5.“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倡议书。(政教)

6.家长会记录上有相关记载。

7.汇报材料。(校办)

A2:1.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校办、总务)

2.目标管理责任书。(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教务教研)

3.年度考核细则。(有相关内容及评分要求)(教务教研)

4.优秀课评分标准表。(原件)(教务教研)

    5.“文明班级”考评标准。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包括评分记分册的原件,注意书写

A3: 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校办)

     2.有语言文字办事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校办)

     3.办公机构内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条件。(教务教研)

     4.有专项经费(附发票及复印件)。(总务)

     5.推普周活动计划(材料)。(校办)

     6.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全校教师普通话测试情况总表,普通话测试等级一览表。(校办)

7.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实录、简报、照片)(各处室)

A4:1.各种竞赛测试卷,期中、期末考试卷(附一份)(教务教研)

     2.名称牌(各种),标语牌(照片、文字)(总务)

     3.考核成绩公布表(照片、文字)(教务教研)

     4.学校宣传栏、校报、墙报、课件屏幕相关内容(照片、文字)(政教、信息)

     5.有永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标语牌(铁质两处以上)(总务)

6.校办刊物、网络等处用字规范(校办、信息)

A5:1.学校领导带头说普通话。

     2.学校内所有人员均使用普通话交流。

     3.课程安排表。(教务教研)  

4.各种计划、总结。(均含有相关内容)(各处室)

B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有学校日常检查材料)(教务教研)

2.教师在辅导答疑中坚持说普通话。(教务教研)

B2:1.教师在会议,集体活动,学校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有录像最好,照片亦可)(信息)

    2.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坚持说普通话。

B3:1.各科板书各一例(照片、文字)(教务教研)

2.各科教案各一本。(教务教研)

3.各科作业各5本(教师批阅、学生书写)(教务教研)

4.学习笔记本。(党支部、校办)

5.教师参加经典诗文朗诵,及获奖证书(校办、教务教研)

B4:1.普通话测试证,教师普通话水平一览表。(校办)

    2.学校科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汇总表。(校办)

    3.学校语文教师开设语言文字或普通话讲座(有照片、有培训签名、有相关培训材料)

    4.各班“推普员”人员名单表。

B5:1.语言文字工作科研成果(以获奖证书为准)(参加各类普通话演讲证书、论文证书)(教务教研)

    2.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方面有探索、有特色、有经验。

    3.学校获奖证书;教师论文集,学生作文集等。(教务教研)

C1:1.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用普通话。

2.学生日常用语用普通话。

C2:1.学生在会议、集体活动、学校公众场合说普通话。

     2.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谈说普通话。

3.学校有校园广播员。(政教)

C3:1.学生作业本。(教务教研)

    2.班会记录、各类学生会议记录。(政教)

C4:1.写给亲朋的一封信(样本几份)注意格式、用字规范。(教务教研)

    2.课堂实录或照片及获奖证书。(教务教研)

    3.各种论文证书。(教务教研)

    4.学生参加经典诗文朗诵活动(材料,照片)(政教、信息)

5.休闲广场中有“普通话及规范字”的专栏(照片、实况)(教务教研)

6.以推普为主题的黑板报(政教)

D1: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计划及总结(每学期一份,共6学期)(校办、教务教研)

D2:1.广播站、黑板报的宣传作用(录音、材料、照片)(政教)

    2.家长会上进行宣传(照片、家长会记录)(政教)

    3.宣传栏。(政教、总务)

D3:1.“校园广播站”工作人员安排表。(政教)   

2.“校园广播站”节目安排表。(政教)

    3.“校园广播站”成员安排表。(政教)       

4.“校园广播站”各栏目材料。(政教)

    5.国旗下讲话材料(有安排表、有照片)(政教)

D4:1.各类演讲材料,每周周初会上安排的素质教育论坛、班主任经验论坛材料。(政教、教务教研)

     2.连续三年“推普周”活动计划、总结及落实材料。(校办)

     3.向社会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讲座(有照片、材料)。(校办、信息)

 

第6篇

关键词:普通话;规范字;课堂教学;朗读;口语交际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识语言。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对普通话的要求也越凸显出来。要提高国民的普通话水平就得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校园中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到底怎样呢?我们通过问卷、访谈和跟堂听课等方法,对营口城乡小学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情况进行了解,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背景

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一个中国人进入社会与他人交流、交际的必备技能。但在营口地区,很多学生受学习普通话的语境不良、学习时间不够和W校要求不严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当地普通话的推广。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选取营口市一所城乡小学三至六年级约两百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分年龄段和不同学科抽取二十名教师进行访谈。然后,跟堂听课,进一步了解本地区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具体情况。

三、问题与分析

1.平翘舌问题

(1)读课文时普通话使用较好。约95%以上的学生朗读课文时平翘舌掌握较好,即使出现错误教师也能及时纠正。约有5%的学生平舌音和翘舌音分不清,表现在:对“zh、ch、sh”和“z、c、s”的发音混淆,例如,有时候会把“是不是”读成“四不四”,把“在家”说成“寨家”;把“r”读成“y”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把“吃肉”读成“吃右”,“过日子”读成“过意子”等。

(2)访谈和课堂发言中出现的平、翘舌音字错误高发,或使用时发音不到位,出现平舌不平、卷舌不卷或故意卷的现象。有的师生不管平翘舌一律说成翘舌音,或大都说成平舌音,或平、翘舌混淆,自己却浑然不知。

2.声调和调值问题

80%的人调值不够准确或声调出现错读。主要是因为本地方言有一些是约定俗成的,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不容易改过来。例如:老师(lǎo shī)读成(láo sī),鲫(jì)鱼读成(jǐ)鱼,玫瑰(guī)读成玫瑰(guì),叔叔读成(shú shu),老姑读成(lǎo gú)。

另外,“一声高又平,二声升到顶,四声降到底,三声拐弯先降后扬”,80%的师生都读或说不到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使用“一声”时不能做到音平,例如,念“飞机”时会把高平调“55”念成“513”调等。

3.方言土语的运用

课堂上教师使用方言土语较少,学生比较严重,比如后允儿(后来)、卡了(摔倒)、波棱盖(膝盖)、净印儿的(故意的)等日常用语,教师能及时指出并纠正。

4.汉字的书写

低学段教师比较注重写字指导,学生能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中、高年段写小楷或笔记,错别字较多或书写不规范情况较普遍。

四、对策及结论

1.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讲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唯一的课堂语言。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发音,教师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师,普通话更要过硬,学校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推广普通话活动,让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成为学校推普员,率先垂范,在讲普通话中起表率作用。

2.课堂外,提倡讲普通话

学校生活,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无论是在办公室、走廊、楼梯间,还是在操场,都要提倡教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讲普通话。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等标语,利用校园板报和校园广播站,推广普通话知识,营造讲普通话的浓厚氛围,为师生创设听说普通话的机会,提升说普通话的能力。

3.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课堂,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特别要注重读正确和读流利的指导,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和调值问题。如: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比赛读、片段读、自选读、分角色读等。加强朗读评价,教师评,学生评,互相取长补短,学生读得多了,评得多了,就会形成习惯,说普通话的能力自然提高得就快。

4.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口语交际要求,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训练,从而把普通话的推广从课堂扩展到每一个生活空间。

5.开展丰富多彩的推广普通话活动

利用好主题班会,每周一讲,巩固对普通话基础知识的掌握(平翘舌、声调、调值、变调、方言等);开展“美文诵读”“帮我听一听”“推普手拉手”等活动,发挥普通话功底好的师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师生规范用字和规范用语的能力,克服方言俚语在课堂上的使用。

总之,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也就突显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所以,提升普通话水平,应从身边的点滴入手,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张扬我们的母语!

第7篇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采用方言教学的影响近年来,上级各部门都在强调,所有教文科类的教师都必须采用普通话教学。虽然部分教师也采用了普通话教学,但仅要求这些科的教师说普通话,而其他科教师照样用方言,一则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二则不足以让学生重视,难以提高。

2.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的影响近五六年来,由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许多农村学校没有新分配的教师,而绝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这些教师在读书时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普通话训练,毕业时仅发了普通话合格证,没有经过普通话等级考试,毕业后又没有坚持说普通话。一旦上级要求时,也就是变了个腔调而已,这样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3.学生自身因数的影响有些学生,胆子小,害怕当众说话,再加上从未说过普通话,因而当突然要求说普通话时,他总是开不了口,这样开不了口就永远开不了口。

4.学校班级活动少的影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很少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耽误了时间,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秩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未能得到锻炼。

二、采取的措施

1.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基本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把这种“润物”之功长期坚持下去。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任教哪一学科都是用普通话教学,就连值周对学生训话,也是用普通话,同时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对于那些平常胆小,不愿开口的学生,我总是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开口说话,说一个词语,慢慢地,几个词语,迈出了第一步就好办了,然后要求他们在上每节课,一定要注意老师的发音,对比自己的发音,区别在哪里,同时要求他们在早自习时放声朗读,以便及时的纠正发音的不足。因此,我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比较高。当然,也需要老师们的不断学习,坚持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形式多样的训练①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训练。如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就可以及时纠正回答问题时的错别字。②开展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等活动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如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辩论会、朗读比赛等,若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而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水平、朗读水平提高,不得不去认真注意自己的发音,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3.要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夸美纽斯说过:“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针对学生对说普通话缺乏较高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②认识到说普通话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③认识到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