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抗血栓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6-01 15:44:22

序论:在您撰写抗血栓的护理措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抗血栓的护理措施

第1篇

【摘要】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使用抗血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抗血栓泵进行辅助治疗。2组均于治疗18 d后行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测和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DVT,对照组发生DVT 6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抗血栓泵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 抗血栓泵;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Effectiveness of the response compression system o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cerebral infraction clients JIAO Pingli Beijing Changping Health School,Beijing 102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ponse compression system o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cerebral infraction clients Methods Ninetysix cl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nursing were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In addition, the response compression system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s adjuvant therapy Coagulation test and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test were taken in both groups after 18 days Results Deep vein thrombosis did not occur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hile occurred 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with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compression system as adjuvant therapy.

【Key words】 Response compression system; Cerebral infrac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102200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骼静脉[1]。脑梗死患者本身血液黏度偏高,又因肢体活动障碍,日常活动少,血流滞缓等原因,易并发DVT,而且急性DVT所引发的肺栓塞可威胁患者生命[2],所以脑梗死患者预防DVT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脑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42~76岁,平均(59±810)岁,所有患者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单侧或双侧上、下肢肌力在3级以下,无血液系统疾病,平均住院天数(19±412)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肢体肌力、凝血指标检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121 分组 将96例符合上述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122 干预 对照组给予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改善脑血循环和神经保护及中医中药等,并予以一般护理措施:常规保持患肢良肢位的摆放,适当抬高患肢,2次/d被动按摩下肢腿部肌肉,给予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被动运动或鼓励患者主动活动,15~20 min/次;避免瘫痪侧静脉输液[2];观察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外给予抗血栓泵辅助治疗,2次/d,1 h/次。13 评测指标131 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测 每日细心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有无不适、疼痛或肿胀,于治疗18 d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情况.132 凝血指标检测 在用药开始治疗18 d后检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2]。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处理,2组发生率的比较用校正χ2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变量之间的差异用t检验,以a =005作为检验标准。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见表1)。3 讨论31 脑梗死与DVT的关系 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2]。而脑梗死与其他疾病相比,患者更易并发DVT,分析原因:肢体瘫痪致运动障碍,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3];因肌力下降,对血管支持力减弱,血管受压血液回流不畅,同时由于失去肌肉泵的挤压作用,血液淤积[4]; 脑梗死患者因疾病原因血液黏度本来就偏高,又因病情需要,需反复多次应用脱水剂使血液浓缩、血浆纤维蛋白原进一步增高;脱水剂多为高渗性液体,对局部血管刺激易造成无菌性静脉炎[5];刺激性药物,刺激静脉内膜,可引起血管痉挛,另外脑梗死患者往往有抑郁、多虑等,这些不良情绪往往加重血管痉挛,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多次穿刺能造成静脉壁损伤,静脉壁损伤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形成等[6]。随着人们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造成危害、后果的不断认识,其预防工作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除了使用药物预防外,越来越多的物理预防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抗血栓泵就是其中之一。32 抗血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制 抗血栓泵通过间歇性地充气、排气,模仿人体运动,对腿部有规律性的机械性挤压,将压力有梯度的序贯加压于下肢的踝部、小腿、大腿,从而达到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提高下肢回心血流速度,减少血栓形成。压力充气系统也可以将血液中容易产生血液凝集的蛋白质冲散分离,以此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其属于物理治疗,只对施压部位产生一定的机械性压力,抗血栓泵的感应压力系统可以根据每位患者各自静脉充盈时间,计算出不同患者的静脉充盈时间并调整加压的频率,提供最可靠、有效的个性化治疗。从表1中可以得出使用抗血栓泵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且因其属于物理治疗,除对施压部位产生一定的机械性压力外,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出抗血栓泵对患者的凝血指标无影响。33 抗血栓泵应用的注意事项 抗血栓泵虽操作简单方便,但仍有一些禁忌证:在患者的下肢、腿套区域有疾患如皮炎、静脉结扎、坏疽及近期进行过皮肤移植者;有严重的动脉硬化或缺血萎缩性血管疾病;由心衰引起的下肢大面积水肿或肺水肿;下肢严重变形;怀疑已有深静脉血栓存在的患者都不能使用抗血栓泵。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尤其是肢体的温度及颜色,及时与医生沟通。还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积极进行疾病健康指导,因为每位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各异,工作中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7]。

参 考 文 献[1] 李麟荪,贺能树,邹英华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0.[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 (4):5058.[3] 张智辉,林少芒,姚燕丹,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6):3234.[4] 王翠琴,古兰英,王华,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2009,8(8):33.[5] 焦平利,王爱霞.赛肤润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9):69.[6] 郑佩君脑血管病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实用中西医合临床,2007,7(6):83.[7] 王爱霞.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83184.

第2篇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经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由专家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共包括六个部分:①一般资料;②抗血栓压力带使用情况;③抗血栓压力带相关知识,共包括13个条目,有“是”“否”“不清楚”三个选项,选择“是”计1分、“否”和“不清楚”均计0分,满分13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④抗血栓压力带相关态度,共包括4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1分)至“非常同意”(5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越认可抗血栓压力带;⑤健康教育落实情况;⑥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本人向符合条件的患者发放,调查以面对面访谈,研究者辅助填写的方式进行,并对问卷的内容、性质向患者进行解释。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频数分布、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2.1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目前健康教育实施的不足

2.1.1术后患者抗血栓压力带使用情况通过本调查发现,临床上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患者的实际使用率仅为52.5%,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接受健康宣教,与其是否使用抗血栓压力带有关。在已使用抗血栓弹力袜的患者中,均是遵医嘱、听从医护人员建议而选择使用,其中只有14.3%的患者认为抗血栓压力带有用且清楚其作用,而61.9%的患者觉得应该有用但不清楚抗血栓压力带的具体作用。说明多数患者只是遵医嘱才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真正清楚抗血栓压力带作用的比例还很少。未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患者中,73.7%的患者没有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建议,不知道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26.3%的患者虽然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建议,但由于不清楚压力带的作用、觉得不必要等多种原因而拒绝使用。这些情况说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是否使用抗血栓压力带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做得还不够细致、深入。

2.1.2患者抗血栓压力带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知识得分相差悬殊,有32.5%患者得了0分,只有1人(1.3%)得了满分13分,中位数仅为2分,总体知识掌握情况偏低。而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中度正相关,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知识了解得越多,对抗血栓压力带越持肯定态度。而患者是否接受过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宣教与患者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有关。接受过健康宣教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高,对抗血栓压力带持正向态度的比例较多。说明临床工作非常有必要加强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认识和理解。

2.1.3目前临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术后需要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80例患者中,仅有65%的患者接受过有关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35%的患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不知道自己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说明临床上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落实率不高,还有很多患者从未接受过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在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中,还存在几个问题:宣教时机选择手术前是正确的,但手术后还应该继续关注;宣教内容尚不全面,其中深静脉血栓知识、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注意事项、抗血栓压力带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抗血栓压力带的清洗保养方法等知识在宣教中关注不足(<50%);宣教方式过于单一,以口头讲解为主(100%),其他方式很少采用;宣教后绝大部分未进行评价(94.2%)。说明临床上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方式及宣教后评价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2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和方向性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需求强烈,95%的患者对提供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给予肯定。大部分患者选择手术前和手术后均给予宣教,说明患者希望护士能够给予连续性的健康宣教,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时间段;在宣教内容方面,患者对各种抗血栓压力带知识的需求均很高,说明患者学习知识的欲望比较高,迫切希望了解抗血栓压力带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宣教方式方面,患者需要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在宣教后评价方面,95%的患者希望宣教后护士给予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健康宣教过程中。只有对患者进行宣教后评价,才能了解宣教的效果,及时发现不足并给予补充或纠正,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2.3对临床抗血栓压力带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2.3.1加强护理管理临床工作上可以通过制定评分标准,定期检查,了解落实情况,并对检查结果综合评价,在全院护士长会上通报反馈,并与奖惩挂钩,通过不断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新的管理措施。

2.3.2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抗血栓压力带健康教育具有专业性特点,很多临床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中,对抗血栓压力带的专业知识掌握贫乏,对教育程序了解肤浅,宣教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概念模糊。因此要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讲座、业务学习等形式,保证健康教育及时和有效实施。

2.3.3合理选择健康教育时机及方式宣教时机应该选择得当、有效。术后患者抗血栓压力带健康宣教不应该仅仅在术前进行,术后也应该进行宣教,要将健康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如晨晚间护理、治疗护理操作、巡视病房等。宣教方式应秉着“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因人施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宣教方式,对学历高的患者可以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而对学历低的患者则采取口头讲解的方式,且讲解方式应该通俗易懂。必要时采取床边示范的方式,更能让患者亲身体验,真正掌握。

2.3.4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宣教后评价是检查宣教效果的有效方法,只有及时评估患者掌握知识的程度,才能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再为患者进行补充宣教,以确保患者真正掌握知识。

3小结

第3篇

通讯作者:王金杏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血栓压力泵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抗血栓压力泵。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入院后7 d行下肢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血栓压力泵;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在我国,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得到明确诊断的约为13%~15%,发现95%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均伴有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和远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肺动脉,造成肺栓塞而导致患者猝死[1]。因此应注重对该并发症的综合防治,尤其是早期的诊断和预防性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96例。其中男66例,女30例,年龄(49.1±5.2)岁,纳入标准:根据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为高危的患者。排除标准:活动性出血,有下肢外伤皮肤破损、血栓形成家族史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预防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预防DVT的方法,在脊柱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主动及被动活动,每次翻身时将双侧踝关节被动背伸5次,抬高下肢,预防重力性水肿;鼓励患者戒烟,因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易诱发血栓形成;尽量避免在瘫痪的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及时处理下肢的其他损伤和病变;积极治疗脱水,防止血液浓缩;每天观察双下肢,比较测量双侧的周径,以胫骨内侧髁为中心,膝上20 cm测量大腿周径,膝下15 cm测量小腿周径。并观察有无局部红、肿、热现象;伤后6周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无其他感染症状的低热,提示血栓形成可能。观察组在传统预防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抗血栓压力泵。抗血栓压力泵是一种间歇性气动装置,使用方法为入院后第1天开始使用,2次/d,30 min/次,取半卧位或坐位,患肢放入有3个气室压力气套中启动气泵,设定压力作用时间及压力大小。踝部气室的压力可以设定在30~90 mm Hg(可根据临床的需要和患者的舒适度调整),7 d为1疗程。

1.2.2 评测指标 采用国际预防静脉血栓研究会制定的标准[2]。每天临床检查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常规评估下肢情况1次/4 h,注意有无肢体肿胀、疼痛,早期发现DVT。一旦发现立即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无症状的患者第7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96例患者通过7~14 d的预防治疗,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n)

注:χ28.63,P

3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存在感觉功能障碍,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时一般无自觉症状,经他人发现下肢异常肿胀时,才意识到可能有血栓形成。全身症状一般可有体温轻度升高,在排除外伤性肿胀后,应及时查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以确诊。在本研究中,进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更早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明确。病理学方面,Virchow曾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究后发现,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3]。急性脊髓损伤后下肢瘫痪,患者长期卧床或下肢活动减少,大量肌肉运动能力丧失使静脉血液淤积,促进局部凝血酶因子堆积,局部高凝。外伤、手术、脱水后纤维蛋白原增多,使血黏度增高。持续性静脉淤滞扩张后引起内皮细胞进行性损伤,或下肢损伤致内皮细胞直接损伤。这些均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另外内皮细胞并非仅仅起到阻挡凝血因子与内皮下肌层接触的作用,内皮细胞的代谢变化可能是引起下肢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左侧髂总静脉较长,部分左髂总静脉受髂总动脉压迫,故血栓多发生于左侧[4]。

针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机制,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原理是,其脉动气流通过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气囊内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其挤压力和刺激可达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压时使加压部位静脉血管尽量排空,加速血液回流或流向周围毛细血管,骤然减压时使静脉血迅速自动充盈,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5]。据报道,使用阶梯压力弹力袜可使血流速度加快20%[6],挤压静脉时其血流速度可达无挤压时的175%~366%,显著地降低了血液淤滞,减少了血栓的形成[7]。故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存在时,即应考虑对此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血栓形成后,约有20%的血栓由小腿延伸至膝部或大腿部血管,约有40%发生肺栓塞。因此,为避免致命并发症的发生,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抗血栓压力泵治疗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使用本操作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于血流速度增大,流经局部的血流量必然增大,从而增加了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的供给,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加速病理产物的代谢和排泄,因而具有清除肿胀,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8]。脊髓损伤后随着病程的延长,静脉血液淤积导致静脉瓣功能进一步受损。局部凝血酶因子逐渐增多及组织脱水致纤维蛋白原增多均使血黏度更高。持续性静脉淤滞扩张后引起的内皮细胞进行性损伤不断加重,这些均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而抗血栓压力泵的尽早介入则大大减缓了这一系列渐进的病理过程,从而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多种病因,资料显示,住院患者的发病率为0.8%。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因此应注重对该病的综合防治,尤其是早期的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罗娟.脊髓损伤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64-2866.

[2] 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56.

[3] 张柏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197-198.

[4] 王立功.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液循环泵预防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国煤炭工业医学志,2005,8(5):509-510.

[5] 张林娜,韩桂俊,汤素芹,等.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护理研究,2005,19(8A):1476.

[6] 吴远美,刘英,余喜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护理杂志,2004,21(5):55-57.

[7] 邓毅,刘锐坚,罗铭耀.气囊脉动气压治疗仪.医疗保健器具,1998,6:212-214.

第4篇

关键词:抗血栓压力系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程度深,长期卧床,四肢缺乏自主活动,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旦发生肺栓塞,可随时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因此早期预防静脉血栓至关重要[1]。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发生率,一直是临床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1月间在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总计80例患者接受了SCD感应抗血栓压力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6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均小于或等于8分。对照组6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46.27±4.31)岁。其中脑干损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8例,硬膜下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14例,脑挫裂伤12例,行开颅手术者54例。80例观察组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45.28±5.22)岁。其中脑干损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9例,硬膜下血肿41例,硬膜外血肿23例,脑挫裂伤16例,行开颅手术者63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手术证实。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是否手术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预防措施 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及预防静脉形成的要求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SCD感应抗血栓压力系统进行干预。常规预防:①:患肢适度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②饮食及排便:予以清淡、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平均2~3d大便1次,必要时使用轻泻剂,尽量避免便秘、咳嗽等不利因素,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阻力;③输液:避免在瘫痪肢体同一部位反复静脉置针,留置针时间不超过1w;④运动:经常按摩患者四肢,由远心端向近~端进行,4~6 次/d,30~40min/次;⑤定时翻身叩背,温水擦浴和泡足,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2~3]。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Kendall SCD型号的SCD感应抗血栓压力系统治疗,坚持进行2~3次/d气压治疗,30min/次。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下肢周径及营养程度调整调整充气压力泵外固定带,避免出现过松或过紧情况。

1.3观察项目 仔细观察评估双下肢皮肤色泽,肿胀及感觉情况,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如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明显增粗,皮肤肿胀、青紫、皮温增高,双侧下肢不对称,应高度怀疑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常规做1次/w床边下肢静脉彩超探查,以利于早期发现静脉血栓并及时处理。仔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中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例数,临床表现。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见表1,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缺乏运动或不能活动,下肢失去了肌肉泵作用,导致血流缓慢、外周静脉扩张;手术创伤可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麻醉可使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血流缓慢。术后患者常需要抬高床头15°~30°,加重了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术后常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会使管内血液回流凝固,血凝块堵塞静脉,易致血栓形成。经常使用的20%甘露醇、高渗葡萄糖溶液等高渗液体和一些抗生素,对静脉血管有较强刺激,长期使用可造成静脉壁受损,易发生药液渗漏造成静脉炎;脱水药物还会造成血液浓缩[4]。以上各种因素均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目前预防静脉血栓方法主要分为机械方式( 早期活动、弹力袜)和药物方式( 阿司匹林、低分子葡聚糖、华发林、肝素等),但仍不能有效的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SCD感应抗血栓压力系统作用方式:通过对脚踝、小腿、大腿设定不同的压力(从大到小),形成梯度压力,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通过充气腿套对腿部进行圆周压力,先对脚踝腔充气,保持适当压力的同时再对小腿腔充气,达到适合压力后再对大腿腔充气,最后三个腔达到各自设定压力后完成压力循环,可有效避免静脉瓣受损,清空腿部血液,确保血流速度稳定[5~7]。此外SCD Express感应压力系统能测量腿部血液流动的变化,计算出患者的静脉充盈时间并调整加压的频率;每隔30min系统会重新检测患者的静脉充盈时间和调整加压频率。但当下肢皮肤出现水肿、溃疡、破损、过敏等情况或已经确诊下肢静脉血栓时应禁止使用。

通过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SCD感应抗血栓压力系统的经验及疗效,可以发现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承怀,林庆喜,,等.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45-46.

[2]肖益群.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6(16):70-71.

[3]王萍,熊永红,王思杰.卒中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前瞻性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38-39.

[4]唐博,李东原,赵丛海.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7):436-437.

[5]郭晓凯,李静.SCD压力抗血栓泵预防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0):59-60.

第5篇

【关键词】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周内,建议患者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应保持一周。如不积极防治,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发生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本片文章对近两年来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手术患者800例,年龄25-85岁,其中400例运用新护理措施做为观察组,400例用普通护理措施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种、手术的方式、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通过护理干预给予护理措施如下:

(1)术后12小时内的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它可以通过减少静脉内的血液淤积,提高血流速度,从而发挥抗栓形成。

(2)术后患者穿抗血栓弹力袜,通过向病人腿部提供渐进的压力,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患者活动指导:术后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护士协助患者被动按摩四肢,告知患者尽早采取主动活动,床上翻身做四肢伸展运动,术后1日离床活动,每日2-3次。

(4)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每日一次。

(5)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及时纠正贫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6)密切注意患者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7)对于年龄大于65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殊关注,增加预防措施的次数。

(8)避免在下肢静脉采血及静脉输液。避免反复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9)促进排气:防止腹胀压迫腹膜后血管减慢血流速度。

(10)饮食指导饮水每日1500以上,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吸烟、饮酒及饮用咖啡,减少刺激物质引起血管收缩。降低血液粘稠度,少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造成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11)生活及环境护理:保持室温22-26℃,防止冷刺激血管痉挛,每晚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环。

(12)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悦。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能够配合及理解术后护理工作。

(13)以前得过血栓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如观察肢体是否有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2 结果

由于给予充分完备的临床护理措施,两年以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中没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两组血栓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称魏尔啸三联,包括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1】了解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采取预防措施。护士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肥胖、静脉曲张、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妇女应引起高度警惕。静脉血栓的发生相关因素:(1)手术后卧床下肢肌肉长期处于松驰状态,致血流缓慢,Agnelli等认为卧床休息大于3天为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五大高危因素之一。【2】(2)手术时间长,肢体制动,盆腔静脉密集缺乏静脉外鞘,静脉留置针,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或采血,反复血管穿刺,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均可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使静脉血栓形成。(3)输入液体量不足,患者贫血或失血、失液较多,血液浓缩,止血药物的应用,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4)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敢活动,在床上翻身少,不下地,家属与患者不配合术后护理。(5)饮食不合理,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6)对高危因素没做到提前的评估采取措施,术后预防措施不完善。以上均可以造成妇科手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护理干预确实能大大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通过两年来的妇科术后患者以预防为主而制定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确实减少手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DVT;高危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DVT,而其潜在的多系统病变经常会掩盖DVT的症状和体征,导致诊断可能,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成为患者致死或致残【1】的突出原因。我们针对引发DVT的原因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减低了病人DVT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组2011年6月—2012年6月352例患者,发生DVT27例占7.67%,其脑卒中8例,骨关节术后5例,严重创伤6例,脊髓损伤3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3例,心肺复苏后2例。都有下肢疼痛、麻木、肿胀、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皮肤色泽改变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出现苍白、发绀【2】,静脉性肢体坏死。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7月389例,性别年龄病情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而DVT发生数3例占0.77%。DVT发病率明显降低。

1.2高危原因分析统计见表1:

表1:观察组352例ICU病人DVT发生情况

2 对照组防治方法:分析表1发现引发DVT形成的高危因素是年龄、卧床天数、静脉采血次数、基础疾病等,故我们重点采取了对应的预防措施。

2.1预防先行:

2.1.1全面评估重点护理:对高龄入住ICU时间>1周行机械通气,昏迷或使用镇静剂、肌松剂等者应纳入重点预防对象。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每班重点观察下肢皮温、色泽及有无肿胀,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无禁忌症患者常规抬高下肢20°-25°,膝下垫一长软枕,下肢充分保暖,室温控制在22℃,每2小时翻身侧卧一次,减轻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压迫【3】。

2.1.2加强下肢锻炼保护静脉血管:手术后及长期卧床者予翻身、拍背排痰,鼓励早期活动及深呼吸,加强下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如膝踝关节的伸曲、举腿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勿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应用,有炎症反应时应重新建立静脉通道。留置深静脉导管时以颈内或锁骨下静脉为主,禁止在下肢进行深浅静脉的穿刺置管或采血。静脉采血应尽量集中,采血次数多的血管处用50%的硫酸镁湿敷。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DVT,以外部的压力抵消各种原因所致的静脉压力增高,防止深静脉血栓经交通支逆流入浅静脉,抗血栓弹力袜应每隔8-12小时取下,皮肤无异常30分钟内重新穿上。

2.1.3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袖带式血压计缠绕于患者肢体,接通电源。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及排气,促使肢体产生搏动性血流,提高下肢回心血流速度,改善术后肢体血流缓慢现象,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2.治疗性护理

2.2.1急性期管理:卧床休息1-2周,防止一切使静脉压增高的因素,避免栓子脱落,在溶栓期间应减少直立性活动,其间抬高患肢20-30°或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15°,加强保暖促进静脉回流,严密观察患者皮温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2.2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观察其体温、皮温、脉搏、呼吸并记录。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bid与健肢的比较,患肢周径明显增大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等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警惕肺栓塞的发生:突然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发绀甚至休克为肺栓塞可能立即配合抢救。

2.2.3溶栓治疗:根据医嘱应用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尿激酶抗凝溶栓等。出血是共同副作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牙龈鼻黏膜出血等;定期进行凝血时间检测,颈部穿刺处用沙袋压迫6小时并限制其动度。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渗血、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便于及时处理。

3讨论: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和产生的多种抗血栓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凝血纤溶系统进行调节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在病理因素下其平衡及稳定性遭到破坏致血栓的形成。在血液高凝状态时抗凝物质的缺乏AT-Ⅲ以及恶性肿瘤、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等的刺激。再因长期卧床,肿瘤等压迫因素引起血流缓慢而触发。故在血管壁、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引发DVT形成的三个高危原因。临床上采取对应防治措施后才能有效减低了病人DVT发病率。

3结论 引发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与年龄、卧床天数、静脉采血次数、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针对引发DVT的原因采取对应的防治方法可有效减低病人DVT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等.血栓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4.

第7篇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集、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约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而神经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达2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1],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E)。我科2008年8月—2010年8月共行623例颅脑手术,其中6例术后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将其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34~71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颅脑外伤3例,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1例,以上患者除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患者意识清醒,其他患者均呈昏迷状态,栓塞者均表现为患肢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大于3cm,但足背动脉搏动存在,其中清醒患者及意识障碍轻者患肢有疼痛感,局部有压痛,本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深静脉血栓。

1.2 DVT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皮肤颜色青紫、淤血,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双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相差0.5cm以上[2]。

1.3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溶栓治疗及抗血栓泵治疗7~12天后,患肢肿胀基本或完全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阻塞血管部分或完全通畅。在溶栓过程中,有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经过溶栓后再次出现颅内血肿,出血量不大,给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有1例出现皮下淤血,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2 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2.1静脉壁损伤 神经外科常用药中,静脉注射刺激性强、输液速度过快的药物,如20%甘露醇及一些高渗液体,如脂肪乳、氨基酸等,长期反复使用可造成静脉壁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重受损血管的炎性刺激可造成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上深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穿刺等都可损伤血管,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2 血液凝固性增高 本组6例术后患者均使用大量脱水剂,而又限制液体的入量,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其次,与病人本身内环境及合并的疾病有关,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史、心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史等均可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2.3 血流缓慢 本组患者,除1例动脉瘤栓塞病人24h内需卧床,下肢制动24h外,其他患者均呈昏迷状态,卧床时间长,无自主活动,血流缓慢,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3 护理

3.1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少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韭菜、芹菜、新鲜水果、豆类及粗粮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排便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来[3]。禁食辛辣、油腻食物,如蛋黄,肥肉等。每日饮水2000~3000ml[4],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3.2的护理 使患者取功能位,避免膝下垫枕及过度伸展下肢,使患者患肢高出心脏平面20~30cm,防止阻碍静脉回流。

3.3功能锻炼 对术后清醒患者,应鼓励并督促其早期适当进行床上活动,恢复期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对不能活动的病人,卧床期间应定时更换(每1~2h翻身一次),定时做下肢的按摩,尤其是下肢腓肠肌群的按摩,每天20次,每次3~5min,以促进下肢局部血液的回流,预防DVT的形成。

3.4病情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每天测量双下肢周径,膝上15cm,膝下10cm,做好记录,观察肢体肿胀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血供、肤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温与通过皮肤血流成正比,正常情况下患侧皮温与健侧肢体相比不超过3℃[5]。注意观察高危人群肺栓塞的三联征表现以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表现,一旦发现肺栓塞立即将患者平卧并给予高浓度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警惕脑栓塞的发生。

3.5 预防护理 长期输液的患者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最好不要选择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尤其是偏瘫侧下肢,输液时肢体要注意保暖。我科术后常规使用抗血栓泵和穿弹力袜治疗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大大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抗血栓泵一个完整的治疗循环需要60s,即:12s充气使静脉排空,48s放气保证静脉再次充盈,每天2次,每次使用30min,对抗凝治疗的病人起协调作用,也可用于不能使用抗凝剂的情况下。

4 体会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和血液高凝状态被认为是重要因素,常见于手术创伤、肿瘤、长期卧床的患者。因神经外科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缺乏自身感觉,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发生肺栓塞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重在预防,并完善各项护理措施,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56.

[2] 王玉华.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8,21(4):124-126.

[3] 陈彩云,刘慧敏.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