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31 15:07:42

序论:在您撰写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水利工程建设发展

第1篇

【关键词】 水利 工程 建设

Abstract : Tha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mes in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s undoubtedly spread the simple function of the "flood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to both controlling the city flood and getting gether with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 which is now a new features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推广水利工程生态技术的意义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2.1水利工程规划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3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6工程管理。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2.7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小结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动植物消亡、江河水污染等等。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等频繁发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这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都非常的明白,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各行业、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其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小气候的形成、库区移民等等。水利工程建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走生态水利的道路。

其次,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更高层次的需求。人类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不同的要求。在目前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这5个层次最终都体现以人为本。水利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需求,即生态环境阶段。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突破以河论河、以水论水传统的束缚,创造水和生态、水和文化、水和景观等的和谐。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功能定位上必须突出生态功能。

最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城市的品味也随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从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

2对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2.1 遵循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注重生态效益

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的重视,做好岸坡防护措施。

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3 做好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施工区域的保护

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2.4 做好完工后迹地恢复工作,注重景观建设。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施工占地对当地的影响,在工程竣工之后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恢复施工区域土地原有的功能。恢复土地的原有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就是施工迹地的整治,第二个方面就是覆土,第三个方面就是绿化,绿化应该主要种植经济林木。在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5 完善相关法律

在不适宜建立水利工程的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应该划定保护流域区,相关法律应该规定在这些区域内不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如果违反了规定就应该得到法律的惩罚。

2.6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

在传统的水利资源规划当中是以流域梯级为开发模式,这种以流域梯级的开发模式常常追求百分百的开发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与移民的补偿费用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选择开发目标时应该充分的考虑保护耕地与社会稳定,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目标。对于那些移民相对较少、淹没耕地相对较少的河流可以按照流域梯级的开发模式进行百分百的开发。反之应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发达国家水利资源平均的开发率一般都在70%到80%之间。

3 结束语

作为现代的水利工作者,其核心工作是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就水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传统的工程水利变为生态水利,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建设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0(125):157-158

[2] 张学文、马恒有.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工程技术,2009(17):100-101

[3] 李玉会、郭德发.浅谈生态建设在水利工程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248-249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相继在各地展开,而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水利工程建设。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农村的水利工程还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它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利器,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以,应该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改善农民生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不断开展,但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因此,寻找方法,努力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矛盾势在必行。

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短板

(1)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过少

我国的经济处速发展之中,互联网科技、第三产业迅猛崛起,其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发展之中占非常大的比重,农业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也因此,各级部门对农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致使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中缺少资金,限制其发展。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物价也跟着上涨,种植农业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拥入城镇,不再依靠农业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农业发展处于严重的抛荒状态,也从侧面限制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2)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盲目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自行建设,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个别地区为了能拿到国家给予的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不经规划设计,随意的对工程进行开发建设。由于建设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严重的是造就了豆腐渣工程。

(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农村水利建设人员大多都是农民,来自于农村,没有上过大学,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因此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农民在涉及到此类工作时,没有头绪,缺乏专业的组织领导,导致工程的进度太慢,无法按预期完成,减缓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4)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盲目性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更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个别地区盲目地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不考虑当地土地情况,在不适合的情况下也跟风建设,导致工程荒废,浪费资源。

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方面的办法

(1)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政府财政投入,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设有专门的财政管理部门,所以需要多方协调,争取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另外,还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主动在水利建设方面增加相应的投入,以便于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顺利的开展。

(2)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顺利实施的重点是管理,而管理就要求有专业化的人才,只有专业性强的人才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化。这不意味着在完全否定农民的重要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利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在理性建设的前提下,工程的质量才会得以保证。理性建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提前规划设计,保证各个环节不出差错;另外一个就是完善程序,制定相对应的建设管理制度,用以保证施工的规范进行。

(3)注重对工程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素养对建设本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工程建设的首要也是比较中心的问题就是提高建设所需人员乃至整个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平。 农村地区现在的普遍现象是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壮年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的素质培养,定期进行专业课程的培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整体素养。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更有利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真正把水利工程建设做好,为农业和农村服务,使百姓从中受益,这样才符合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农村水利未来的建设重点

(1)齐心协力搞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

国家制定了省级和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统筹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要逐级分解和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府责任制;强化前期工作质量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实现信息化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和监测,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形成机制,搞好水费计收,逐步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2)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充分依托种田大户、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地推广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东北玉米膜下滴灌、新疆棉花与西红柿膜下滴灌等规模化示范片,并真正让农民购置节水灌溉机电配套设备、管材、管件、微喷灌带及测控设备等享受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大节水灌溉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下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对农民的指导与培训,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

(3)着力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抓手,扩大建设范围,延长建设年限,提高补助标准,整合相关资金,加强灌区田间工程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突出搞好山丘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西南地区小型水源工程整修和新建工作,提高这些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新形势要求,改进组织和发动方式,通过财政补助、民主议事、一事一议等,鼓励和引导农民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结语: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民生工程,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防汛,灌溉,农村饮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水利工程建设又是农村的基础建设之重点,所以要想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就必须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做好相应的管理,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里程碑的意义,由此可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陈辞中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安排与投融资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玉清农田水利基拙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O1O.

[3]于明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一一对青冈县农村小型水}}l工程建设的调查口]水}}l天地,2005 (O4 ) :26-27

[4]唐之享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千方百计保护好水资源一一湖南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调研与思考田新远见,2010 (12 ) :58-65

[5]位铁强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田河北水}r}l .2011(12 ) :15-16.

作者简介:

彭颂咏,(1995.10.15-),男,汉族,浙江省舟山市人,学生,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第4篇

关键词:水利 工程 建设 设计 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因而,对于水利工程,人们不断要求其能发挥基本的工程,往往还希望在建设水利工程中重视其的周围景观的设计,以给你一美的享受。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各方面因素,结合美学方面的知识,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便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需要重视四个关键点:1)加强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涉及多方面,通常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如闸、坝、泵站等和其他管理用房、绿化、生活用房以及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在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总设计中,通常只是设计水工工程位置和施工图,并不考虑工程配套建筑和布局合理性及周边环境规划与设计,这样一来就使得水利工程只有实用功能,毫无美的享受。这就使得水利工程设计总图往往存在大片的设计空白,导致水利配套建筑和环境规划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此,设计者要及时更换设计理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与设计。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修建在与风景区结合的城市郊区地带,因而,水利工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除了要达到其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尽可能分布和布局合理,保证内部交通流线的简洁、顺畅、有序,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间的干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周边环境规划,设计出集环境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丰富的空间造型。最后,在水利工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上,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2) 建筑平面设计。类似于总平面设计,通常情况下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先经过水工、水机、电气等专业人员提出水利建筑专业需要的设备及布局,然后由水工和建筑专业的工作者通过实际考察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工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其中,建筑专业人员主要工作是调整好建筑布局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考察、分析建筑物是否能满足防火、使用功能、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的需要。此外,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综合利用情况。水工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往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水利工程的配套建筑和周边环境的规划,在实际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想有效的实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协调发展,需要长期的磨合和适应过程,双方在不断的促进、多角度的来回商榷中,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相较于建筑设计,水工设计除了给水利建筑设计提供了艺术性的技术保障之外,还致力于建造新型的水利景观水利。总之,实现水工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不仅能美化环境,保证水利工程的基本使用功能,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要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艺术设计,还需要设计者们不断的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过程中,设计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随着人们品味的不断提升,建筑造型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其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不论选择哪种建筑造型,都不是凭借设计者简单的追求个性的臆造,而是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在整体环境下建筑也往往会由于体量的、功能的差异,各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设计者必须保证这种差异符合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如:水利工程中的泵房由于其功能的特点,其一般是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类建筑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便尽可能的实现这类建筑形体组合的丰富性。

在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设计与环境、功能相协调的建筑群。

4)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决定了水利工程建筑的颜色、质感及建筑的造型。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时,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水工建筑往往处在城市郊区或野外.因而选择材料时首选抗风性和耐脏性强的。其中抗风性主要是指选择的门窗能够抵抗野外超常风的侵袭;而耐脏性则主要是指选择不容易积尘土的、便于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表达水利工程建筑的特点,一般选择蓝色或白色等冷色调的颜色,但不可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在山水之间,往往紧紧依托大自然。水利工程往往具有季节性,通常在雨水丰富的季节或是汛期的几天发挥其功能,往往不需整年的运行。因而,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综合运用,设计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设计出集防汛、娱乐、休闲、观光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在未来的水利功能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的基础上,建设多功能水利工程,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实现水利功能的多方面价值,通过对水土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使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观光旅游景区,以便带动当地的消费,实现水利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水利工程面向社会、走向市场。例如江宁赵村水库工程,在合理的设计和开发下,其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因而,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在保证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创建优良的风景度假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美的鉴赏水平。因而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只重视工程的功能,还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分析,以便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的,与周边地理、人文等相协调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孙雪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2].张臣、范新忠.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

[3].徐景龙、董刚.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第5篇

【关键词】干旱山区;水利建设与发展; 治水方略

引言

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在干旱山区农业生产,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潜力,关系社会各领域的用水状况和调配,以人、水、自然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优化水环境,改善生态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泥沙河流实验治理,治水兴利、防洪排涝、抗旱节水中发挥水利科技强大优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抗旱措施,极大缓解山区旱情,旱情的持续发生,农作物产量持续稳定增长,近年,国家水利建设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进一步拓宽兴水除害,关注民生的治水方略,水利设施应用拓宽,节能环保、绿色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河湖历史文化初俱规模。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状况逐年改善,灌溉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大批人饮工程建设、水源工程建设投入运行,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山区农业生产、脱贫致富发挥巨大作用。水利建设投资加大,实现管理增强、进度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水利发展治水方略,进一步解决影响水利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水利服务社会的功能,正确分析水利建设与发展管理运行中各方面因素,探索水利建设与发展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有益借鉴和推动作用。

1、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工程措施

1.1 水利工程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力求精心设计,施工质量高、工程进度快、机械化程度高,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管理运行简便,运行周期长,建设使用年限久,经久耐用,抗冲抗滑稳定性能好,施工工艺先进,技术设备更新,施工精度高,符合设计标准。

1.2 科学规划治理,整体推进

城市生态建设,河流治理,生态保护,形成河湖水上公园,景观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年,黄河中下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广,治河工程兴建桥、涵、护岸护缇等水工建筑物,宽顶式溢流堰等雍水建筑物,起到拦河防洪作用,保持河流生态健康。水资源、淡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及天然林生态建设,防风固沙,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库、坝、缇结合形成生态绿色长廊,水土流失减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梯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迈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保障有利于抗旱节水、供水水源、人饮工程,水质检测、防洪排涝。抗旱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缓解山区旱情、旱情的持续发生,农作物产量持续稳定,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种植模式,规模经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保证有利于灌溉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灌溉效益发挥不好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加强灌溉工程管理,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灌溉效益分析有利于提高灌溉工程建设标准:灌溉工程力求灌溉水利用系数高,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方式、灌溉均匀度、渠系水利用系数高等灌溉工程指标科学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保证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涵养水源、水有效循环系数增长,水资源环境状况更趋良好。

1.3 水利工程优选分析:

1.3.1 加强技术监管措施,节约经费。

工程经济优选,减少不合理程序,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技术监管,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符合经济设计。减少程序,节约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论证前期准备费,减少工程审批论证会。工程项目勘测、规划、设计,严控技术质量,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准确,规划符合城市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论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水利学科范畴科学界定,分类指导。

a)性质、用途:水源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流域治理,防洪工程

b)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程,水资源科学调度检测工程

c)建筑材料:土石方工程:土坝、水工建筑物:管道工程:混凝土管道、钢管及PvC管;电力工程:变电设施、水泵、抽水机械。

1.3.2 水利工程建设实施项目分析:

水源工程实施水资源科学调度检测,优化水资源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项目实施分析:大型人畜饮水工程跨区域引水解决吃水问题逐步实现科学检测,科学管理入村入户运行管理方式,水利工程投资大,均属千万元工程项目,关键做好效益调查和分析,管理运行成本核算,经济优选设计方案,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就近充分利用山泉、河、溪、地下水可饮用水,建设规划一批小型人饮工程,节约投资,克服引水管线长,耗能耗材,降低工程造价。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较大,相当于兴建水源工程费用,主要是坝基处理费用高,移民工程费用高。与之相连的交通、道路改道工程费用较大。灌溉工程力求灌溉水利用系数高等灌溉工程指标科学合理。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喷、滴灌技术大棚经济作物规模种植基地,机械化程度高,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监管措施分析:

2.1 水利工程监管:

从设计施工放线到料场设计,机械设备、工程地质、土方工程、道路、桥、涵、混凝土机械设备、技术操作、工艺材料、配电设施、变压器、泵、抽水机等运行管理设计产品更新换代,喷、滴灌、管灌等材料选择。田间管理渠系灌溉方式,防洪工程安全设计:水资源平衡水文分析总水量、来水量等工程概况指标。

主要存在水利工程监管程序繁杂,实质性技术监理少,监理资料缺乏真实性,监理工程指标及合同工本费用大,格式化招标程序大于设计程序,标书编制预算增加了有形的人力资源工本费,中介组织庞大,监管费用成本高,减少招标中介程序及招标会议,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开支,水利工程监理应注重于实用技术的监督,严格审查可行性论证及设计资料审查,确保第一手外业设计资料精确,真实合理性符合实际。

2.2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监督:

料场取料、原材料进出场地选择、混凝土搅拌、振捣工艺、施工放线精准度、机械设备、土方工程碾压,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土石方工程监理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输水洞、泄洪洞、洞线放线施工精密程度高。溢流坝高安全、防浪墙、马道、平台建设与道路、公路相连的水库坝肩稳定,边坡稳定分析计算,钢筋制安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混凝土标号安全。

3、提高抗旱节水能力,加强灌溉工程的农业综合措施

3.1 灌溉工程在山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和措施

增产增效,抗旱保苗,节水省地节电,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经济效益显著。灌溉工程力求灌溉水利用系数高,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方式,灌溉

均匀度等灌溉工程指标科学合理。据实地调查,马铃署覆膜种植无水可灌,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抗旱水源少,抗旱措施不及时,无法灌溉等现象,旱情严重时得不到有效及时灌溉。按作物需水规律,进行水的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方式等灵活应用抗旱节水措施,有效缓解山区旱情,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加强灌区管理,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水利发展方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保证有利于灌区的更新改造,灌溉管理加强,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现代化建设,加强灌溉工程的农业综合措施。

3.2 干旱山区农业生产状况

小农生产作业,人力不足,播种周期短,抢播抢收不及时影响种植面积,收耕颗粒归仓不及时,质量不高,播种面积增加,设施农业田间作业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利用率,劳动效率,土地收益率。

3.3 干旱山区抗旱节水农业综合措施

近年,干旱山区抗旱采用移动式水车、水囊等。提前开闸放水,春、秋季两次季节灌溉,增加灌水次数,秋季补灌,测土配方,生物旱地龙,坐水点种技术,转变灌水方式,小型机泵抽水灌溉,广辟水源工程,开源节流,秋冬季补灌措施,持续干旱120天左右,采用高科技人工降雨气象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被动局面,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主要措施:

①农业节水措施:测土配方,土壤含水量测定。

②生物节水措施:旱地龙、膜上、膜下灌溉。

③节水设施配套:喷、滴灌、低压管灌。

④灌水方式、灌溉制度:轮罐、续灌要及时,发展小畦灌、沟灌。

⑤气象措施:人工降雨

⑥抗旱服务组织:移动式水车、水囊,广辟水源,计划用水,小高抽灌溉。

⑦秋、冬季补灌措施

第6篇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广大农村实现小康目标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基础,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联系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搞好工程建设,为民造福。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十三五”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五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事关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我们联系工作实际,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1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辉煌业绩有目共睹,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

1.1在工程建设目标上,存在国家和农民的目标不同的矛盾

国家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是要粮食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农民种粮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跟着市场走,市场农产品什么价格高农民就种什么,国家无法强迫农民种什么。这样就会出现水在田边流,农民就不用问题,灌区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标准,甚至出现严重萎缩问题。

1.2在投资方向上,出现建设和改造的矛盾

我们建议国家对新上水利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要在宏观上对新建项目和现有工程改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坚持上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能改造省钱效益好工作难度小项目就坚持以改造为主,不要盲目上新项目,浪费钱,浪费资源。

1.3在经济效益评估上,出现理论值过高与实际不符的矛盾

我国在工程建设效益评估上采用理论公式计算,不考虑现行政策和实际情况,仅从技术上进行规划,缺乏政府宏观把关,缺少全面经济论证,往往出现一项工程经济评估很可观,但建成就亏损。

1.4在投资上,出现投资多元化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矛盾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这是一个好的政策。然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有其自己的规划和政策要求,有的部门干的是头,有的部门干的是尾,有的搞土地整理,最后工程都建在灌区。由于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各自工程建完后,工程运行出现新建末级渠系建的高供水上不去,没着还的把新建工程扒掉才能供水,劳民伤财;还有的土地整理表面看很平,灌水后高低不平,地无法种,农民非常反感,对这样工程水利部门和农民不认可。

2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我们建议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坚持改革创新,注重效益,注重民意,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发展之路。

2.1注重工程效益,坚持建设和改造并重方针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应坚持新建和改造两条腿走路方针,要在宏观上对新建项目和现有工程改造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坚持上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能改造省钱效益好工作难度小项目就坚持以改造为主,不要盲目上新项目,浪费钱,浪费资源。严把新上项目关,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纳入政绩考核,避免一走了之。几十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工程项目覆盖面大,多数工程已需要更新改造,工程稍加改造,经济效益巨大。那么,我们何必投巨资,浪费资源进行新工程建设呢。据我们调查,很多灌区设施不配套,支、斗、毛渠不健全,跑、冒、漏水严重,水利用率低下,工程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生存发展难度大。可以说,灌区更新改造上档次是我们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亮点。我们认为对现有灌区进行更新改造是一项工省效宏的路子,应作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重中之重。

2.2搞好顶层设计,实行财政资金一元化管理

我们建议改革现行中央、省、县、建设单位配套投资的方法为市场化运作。我们想国家实行配套资金政策的初衷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实际运行中看出现的问题较多。凡是需要加大水利投资的省、县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大县。省、县经济都比较困难,财政部门对农业生产只是付出没有回报,他们很难拿出更多钱修水利。这样就使应该干的项目没钱干,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改革思路是水利建设要实行市场化运作。中央对各省实行砍块包干,按各省粮食贡献率进行水利投资;省级规划项目对县进行招标,招标主体可以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自然人。可以改变现在党让干群众没意愿变群众积极干的新局面。这样,投资主体有了积极性,资金筹集有办法了,建设投资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建完非常实用,管理责任明确了,经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2.3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的一揽子政策,多渠道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一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二是要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大力推行PPP以及BOT、TOT等项目融资和经营模式筹集资金;三是要调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农业生产后劲;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出台水利中长期信贷扶持和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和水利建设企业开展债券融资,解决好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4对新上水利工程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严把审批关

我们建议各地对新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时要吸收政府人大、政协和涉及相关的政府、农民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防止规划部门在办公室进行单纯的理论设计,工程一干问题百出,效益长期发挥不了。重大水利工程要分级进行审批,要经过政府、人大审批。经过严格审查,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防止工程设计宏伟,实际运行两回事,浪费资金、浪费资源,群众不买账,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

作者:冷淑芬 单位:黑龙江省林口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关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两江一湖”干流沿岸灌区规划的批复(水规计〔2006〕50号).

[2]水利部水总〔2015〕196号文批复的《黑龙江省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改农经〔2013〕1644号文对《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第7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管理;灌区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采取蓄水、引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灌区水利项目也随之增加。为保证灌区水利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工程运行管护实行包保责任制,派专人管理,竞争上岗,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工资与效益挂钩,激发职工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使水利适应市场,达到水畅其流,水尽其用,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使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运行轨道,从而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

1.1 制度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的实施,工程管理应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工程建设程序,健全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整个工程由该法人代表办公室负责,邀请并确定具有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和人员,负责全部监理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在法人代表办公室领导下,由监理单位具体负责标号的编制、发标、计算等招标的具体工作。

1.2 施工管理

切实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工程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集资投劳。干、支渠上的建筑物工程,实行由具有水利施工资格证书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安装工程在厂家的技术指导下进行。非主要工程为了节省投资,可由非专业队伍施工,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强化监督,指导施工。工程实行招投标承包责任制,在严格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基础上,择优发包,施工单位将施工准备情况及切实可行的阶段施工计划,上报指挥部办公室,批准后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需要修改图纸时,施工单位及时报指挥部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修改,决不允许随便修改图纸,在施工过程,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同时要按上级要求,严格履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程序,工程竣工后,及时整理资料,准备验收,交付使用。渠系及示范区的土方工程,由指挥部办公室配合,由当地政府组织当地农民投劳,并由办公室的工程组负责技术指导。为了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选聘具有多年水利施工经验并具有监理资格的人员,严格把好质量关。

1.3 财务管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指挥部办公室财务组设专人建立专门账户,负责各项工程的费用收支,并健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每项工程的施工进度,给施工单位拨款,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随意挪用工程款,管好用好农业开发资金。工程竣工后,及时对工程进行决算,以备检查与验收。

1.4 水费管理

在水费的征管上,按照“先服务、后收费”的政策,不再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减少征管环节,明确征收主体;做到供需直接见面,实行合同制供水,收费到基层。同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建立乡镇或村社用水户协会或支渠管理委员会,由乡镇或灌区的水利管理站牵头,负责供水、管水、收费,解决供用水的纠纷,形成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服好务,收好费。

1.5 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上,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化治水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思路,科学的治理手段以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步伐。

1.6 其它

项目单位建立健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将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施工图纸、技术变更、财务管理帐目、劳动合同及人员使用情况资料等,分编成册存档,以备查用。

二、灌区介绍

渭干河灌区是新疆大型农业灌区之一,在阿克苏地区重要粮棉生产基地,位于阿克苏地区东部,塔里木盆地平原的北部,总流域面积约72420km2,流域辖阿克苏地区东部的拜城、库车、沙雅、新和四县。

渭干河五大支流,木扎提河、卡布斯浪河、台尔维其克河、卡拉苏河、黑孜河汇合后始称渭干河,渭干河穿越秋里塔格山后进入平原灌区。

渭干河上游水库克孜尔水库1985年动工,1989年截流,1990实现大坝合拢,1992年发挥灌溉等效益。1990年渭干河灌区灌溉面积首次突破200万亩,为216.8万亩,并在以后的年份灌溉面积有了稳步增长。2000年渭干河灌区实际引水量为21.199亿立方,灌溉面积262.56万亩,毛灌溉定额838方/亩。

近年来渭干河灌区内各用水单位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单位实际改建、新建各类水利工程,并同时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灌溉方式及灌溉管理方法。

2015年渭干河灌区灌溉面积为385.95万亩,15年内灌区灌溉面积增加123.39万亩,年均增长8.226万亩,增长率46.99%,年增幅3.13%。

2002年7月23日及2010年7月30日,渭干河流域经历了2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其中2002年洪水最大实测流量为3400m3/s,为有记载以来最大流量,并且此次洪水历经24天,上游下泄水量达到了10.41亿立方。

为保障此次洪水顺利行洪,渭干河流域管理局开启所有下泄通道,同时与灌区内相关单位密切协调,将灌区内农民损失降到最低。在泄洪过程中,渭干河拦河枢纽经历住了考验,渭干河流域管理局与1996年改造的渭干河总干渠发挥出重要作用,在保证行洪安全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了灌区灌溉用水的需求。

此次洪水中渭干河拦河枢纽冲沙闸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消力池后部分水利工程也受到了不同成度的损伤,渭干河流域管理局在洪水消退后及时进行了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2010年洪水过程中,此次修复工程经历了考验,完美完成洪水下泄任务。

灌区各主要干渠在近年来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扩建,由原来的土渠修建为各种类型的防渗渠,大大提高过水能力,减少渠系损耗,在同等的时间内为灌区供水能力显著提高,保障了灌区内需水季节的供水,有效缓解灌区供需水矛盾。

渭干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每年的春灌都存在着较严重的供需水矛盾,随着克孜尔水库的投入使用曾一度有所缓解。近年来种植面积的参加使得这一问题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灌区内加大机井建设,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春灌、小麦返青、棉花苗水期间,有序开采地下水,对地表水进行补充。这一措施不仅有效缓解了供需水矛盾,也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而灌区水利工程项目更是在农业灌溉、农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必须做好水利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才能使水利建设真正为农田服务为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文会,勒思东.水利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水利科技,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