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时间:2023-05-31 15:07:37

序论:在您撰写新课标的育人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第1篇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问题

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尤其要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学习与研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成语文的学习目标。因此,语文课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成为最为直接而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课“教什么”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在教参书上吗?怎么会成为问题了呢?其实不然,一是语文学科还很年轻。1902年中国开始确定语文的内容,1949年才正式有了语文的名称,就是现代语文教学也只有百年历史,相较于数学已有2000年的历史,语文学科还很年轻,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二是语文学科教学个性化明显,极易出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偏颇,教者的随意性大,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选编的,往往选择了那些适合学业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陶冶性操,净化心灵的文章,不可否认,这些文章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然而,作为文选型教材,这些文章本身并不是专门写给学生当教材来读的,没有哪一个作家说,我写篇课文来给学生读。这些文章写出来是满足社会广泛的主体需要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语文教材价值的双重性。

一是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教材中的文章写出来的时候,它满足读者的何种需要。这些满足社会阅读对象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它可能包括:知识传播的价值;情感交流的价值;娱乐消遣的价值。读者针对自己的主体情况,有“权”选择接受这些文章传输的某方面的价值,也有“权”少接受或不接受某些价值,这里不存在“硬性”的规定。

二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当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要用来作为课文学习,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单元,根据教材编排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这种用来供学生学习,夯实语文基础,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甚至影响学生情感倾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材的价值,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价值,这也是“教材”仅是一个例子的原因。作为语文教师,眼光应“盯”在教材的教学价值上,不被教材的原生价值所影响,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姓“语”,而不是“百家姓”。

三、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其他各科教材(个别学科除外),只要教了教材直接传输的信息,教材的价值就基本实现。如“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其性质,能推导三边的特殊关系就可。可是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文往往是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背离,需要教者准确定位教学价值,语文教学中教学价值的确定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肃而又艰辛复杂的工作,对每位语文教师是一种考验,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其任务要比其他学科教师艰巨得多。也难怪一堂语文课下来,各种评价都有,有的全然不顾教材的编排体系,不顾文体的特征,不顾学情,生搬硬导新课标的要求去“戴帽子”,远不像其他学科评价那样方向明确。特别强调的是,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确定具有灵活性,教学价值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教者要排除教材原生价值的干扰,擦亮慧眼,选取适当的教学价值来教学。我们要选准课文的教学价值,其他非定位的价值点则可以留给学生自学,这样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才能正确驾驭课堂,不把语文教学引向误区。

第2篇

关键词: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37-0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2]。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大多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宏观评价,很少有学者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尤其是缺乏针对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研究。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促进高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笔者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创新型本科人才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评价体系[4-7],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指标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它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

二、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

选择科学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是保障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前提。为了能科学地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AHP[9-11]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按照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用一定标度对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构造出判断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一)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因素,本层次与之相关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本文采用1~9标度法,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二)计算指标权重值

本文采用方根法[12]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值可通过表2查出。当CR

三、基于AHP的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针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六个方面构成,共计24项指标[8]。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然后邀请20位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以及用人单位从事人才管理的专家学者,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最后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束语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指标权重确定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以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给高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德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6.

[2]林琨智.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2):24-25.

[3]夏飞.改进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D].山东大学,2012.

[4]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3):146-151.

[5]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88-89.

[6]李兴国,崔珊珊,顾东晓,杨海燕.高校培养人才综合评价: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32-35.

[7]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10.

[8]张熠.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9]Satty T L.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78,1(1):57-68.

[10]Satty T L. 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Management Science,1986,23(7):851-855.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83-02

2001年7月,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这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面向21世纪,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综合国力而进行的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迄今已有10个年头。在新课标指引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对应的全国中小学音乐课比赛也举行了5届,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课标执行好坏的关键是师资,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必为高师院校提出新课题、带来新挑战,为培养胜任新课标教学的师资,广大高师院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教学改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了众多优秀基础教育音乐人才,成绩显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值此新课标颁布10个年头之际,有必要回头审视高师针对新课标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的角度展开讨论。

一、新课标的核心精神内涵

新课标认为基础教育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一门必修课,这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的基本性质。音乐课程的价值包括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大方面。新课标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新课标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总体而言,新课标强调通过基础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具有良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勇于创新、视野开阔的人。

二、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仍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伊始,在高师声乐教学领域引出了许多话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大家参与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志的热情明显降低,高师声乐教学偏离新课标轨道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培养歌唱家、崇洋求难、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等旧弊重又抬头,值得我们深思。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洋歌,轻中国作品。

在大多数高师音乐系,随处可见《外国歌剧作品选》、《意大利歌曲集》、《德语艺术歌曲演唱指南》等外国声乐教材,期末考试演唱外国作品的学生也大有人在,甚至有学生总结出考试唱洋歌易于得高分的“经验”来。以洋为美、向洋看齐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说是高师声乐教育的悲哀。诚然,以意大利歌唱学派为代表的西洋唱法有其科学性,理应借鉴之,进而接触一些外国作品;但同时应看到,西洋唱法在演唱某些中国作品时有其明显局限,不能精确表达中国作品的“味儿”,不能包治百病。唱法因作品而变,因此,我们不应让某一种唱法、某一类作品在教学中长期强势,而应平衡古今、兼取中外,当务之急是重视中国作品,尤其是个性鲜明的民族声乐作品。

2.重成人歌曲,轻少儿歌曲。

高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基础教育师资面对的是谁?是广大中小学生。由此可见,高师声乐教学留些空间给学生研究青少年歌曲一点也不多余。反观当前高师声乐教学,课堂上见不到《蜗牛与黄鹂鸟》、《种太阳》、《歌声与微笑》等中小学音乐课堂常见的青少年歌曲,却经常见到《胜利啊!胜利啊!》(Vittoria! Vittoria!)、《负心人》(Core ngrato)、《夜空中银河低垂》等成人歌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生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难道要等学生毕业后再去接触他们职业生涯中真正常用的歌曲?这种教育实难称之为有的放矢。究其原因,还是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求难、培养歌唱家的旧弊在作怪,忘却了“师范性”的本质。

3.重“唱”的能力,轻“教”的本领。

有人讲高师音乐毕业生既要能“上舞台”,又要能“站讲台”,在教如何“上舞台”方面我们做了很多,但在培养学生如何“上讲台”方面做得还远不够。笔者的女儿在幼儿园中班,园里组织歌唱兴趣班,据说任课老师从某师范大学毕业不久,唱的很不错又很负责,我们很有兴趣,欣然报名,但在两次活动之后孩子不太愿参加兴趣班了,原因在于老师总让孩子们放声唱,看谁歌声更响亮,以至于孩子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退班了。但我在想,这样的个案不正是我们高师声乐教学的一个缩影吗?孩子的老师不正是千万个高师音乐毕业生中的普通一份子吗?诚然这位年轻老师的声乐审美观出了问题――她以为大的声音就是好的声音;她的教学法也出了问题――不懂得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但我认为这样的尴尬与这位负责的小老师关系不大,倒与我们这些从事高师声乐教学的人关系不小。我们是该认真告诉学生们怎样教小孩子了,以切实帮助他们“站好讲台”。

4.重专业技巧,轻人的教育。

如果您让一个高师学生讲一下他在大学四年里唱了多少歌,他可能会拿出一个长长的清单;您在清单里任点一首请他演唱,估计他都会唱;但是假如您请他谈一谈歌曲的词曲作者何人、讲的是什么、学唱这首歌有何意义时,恐怕很难得到理想的答案,为什么?因为重了技巧、轻了人文。新课标强调基础音乐课属于人文学科,其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而不是培养“小音乐家”,这个定位清楚了,高师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就清楚了。当下相当数量的高师音乐生学习不求上进、过于讲究吃喝玩乐,不遵守学习纪律、不懂得尊重师长的现象时有发生,充分表明他们还未成“人”,又怎能指望他们去育人?因此,声乐专业教师要树立“育人”的观念,技术重要、育人更重要,切不可将育人的重任一股脑推给学工系列的同事。要知道,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况且通过作品育人是专业课教师的独特优势。

三、改进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针对高师声乐教学依然存在的问题,声乐教师尤其是高师声乐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办学宗旨,强调“师范性”,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入研究基础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新规律,有的放矢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要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新课标的要求上去,主动融入这场规模宏大、惠及长远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新课标颁布实施仅有10个年头,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仅要下大力气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培养更多胜任新课标教学的优秀人才,更要时刻防止旧弊的抬头。

2.加强教材建设

高师声乐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高师声乐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伊始“一边倒”向苏联学习,以翻译苏联教材为主,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20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的第一部规范、系统教材(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1981年)的广泛使用,再到新世纪以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层次鲜明的各类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先后高师声乐教材逾百种。但由于新课标颁布至今尚不足十年,围绕新课标编写的高师声乐教材暂未面世。站在新课标的角度看,原有的教材或多或少存有缺憾,加强教材建设,编写与新课标紧密衔接的高师声乐教材十分必要。教材建设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增加基础声乐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容;二是增加儿童、青少年的歌曲;三是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鲜明的作品。总之,高师声乐教材应适应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这一发展趋势,增强对新课标的适应性。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声乐教学法教学。

声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懂“唱”,还要懂“教”,学好声乐教学法势在必行。现实中,专门开设声乐教学法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以讲座形式或在临近毕业实习时向学生笼统介绍声乐教学法较为常见,主讲教师也多为教育理论方面的教师,本身未必有足够的声乐教学经验,授课手段也往往是给学生照本宣科一些条条框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声乐教学法这门课程应由理论功底相对扎实的声乐教师来担任,课程应至少包括声乐基础理论知识、青少年歌唱技巧训练法、中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法等模块。为学以致用,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诸如说课、模拟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条件允许的,还应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观摩学习,甚至承担一些简单的教学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怕缺少“师范性”,一毕业就能够胜任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工作。

4.加强人文教育,健全学生人格。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音乐课只教唱歌,片面重视技能训练,与其它学科联系甚少,对人文教育关注不够。一方面强调歌声“齐”、音量“大”,使歌唱停留在拼条件的阶段、无艺术的美感可言;另一方面又有培养“小音乐家”的功利性目的。新课标淡化了这种功利性目的,更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将音乐教学与育人紧密关联。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辨别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其高尚情操和创新精神;其次,通过合唱、重唱等歌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学会交往,懂得如何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三,通过多样性的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促其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感悟和理解多元文化。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新课标要求为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已是高师声乐教改的大趋势,高师声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入领悟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为培养基础教育优秀音乐师资力量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修海林.关于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的思路与认识[J].音乐研究,2002(1)

3 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叶高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艺术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3)

第4篇

记者:此次新课标修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朱立祥:第一个变化是强调提出“德育为先”的概念。在这次修订中,不论是国家对各个课标组的要求,还是各位专家对课标的审查,都不断强调落实《纲要》中所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

第二个变化是提出“能力为重”,这和《纲要》的要求相契合,强化能力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所有学科中有所体现。比如,过去数学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这次修订的课标就明确提出从“双基”到“四基”,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基本生活经验和基本思想。

简单地说,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强调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科领域,则强调凸显重要科学概念的传递,即学习科学概念并不是让孩子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体现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此外,很多学科还强调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也是符合信息化时代背景的,是自主学习的需要。

第三个变化是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比如“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新成就、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当代科技成果等,均在有关学科标准中体现。

第四个变化是对课程的总体容量进行了控制,强调了学段的衔接。部分学科强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难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记者:新课标中删减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此举对减负有无作用?考试难度是否会降低?

朱立祥:《纲要》中提出减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对于教育本身来说,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落实减负。教材要依据课标来编,老师要依据课标来教。可见,课标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定要体现“减负”,各学科都需在大量调研基础上进行微调。

关于考试,我认为试卷的难度与所教内容的难度之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直白说就是——教的难,可以考的容易;教的容易,可以考的很难。因此,考试难度的衡量在于评价制度与考试性质。如果是选拔性考试,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是水平考试,则应该不会有太难内容。

总体来说,这一次修订是建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与国际教材的比较上。学者们指出,修改前的课标总体难度是适中的,个别学科有偏高的倾向。这一次在得到相应的调整后,自然也会在考试中有所体现。

记者:新课标中增加了一些德育内容,以及跟进时代的内容,此举的出发点是什么?

朱立祥:我认为,这个出发点是解决教育教学根本任务——教书育人的问题。具体说是教什么样的书、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需要将有关德育、时展、科技进步方面的内容与课程相结合。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人,即使无法预测未来到底是什么样,但我们知道适应未来的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基本技能。所以,这些都需要在课标中进行相应改变。

记者:新课标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朱立祥:第一,教研人员和老师要积极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在修改过程中,很多学科的课标组都对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表述进行了修改,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有了更明确的表述。我们每天研究的、教的到底是怎样一种学科,这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到底是什么?只有把学科性质弄明白了,才不会局限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而会去思考一个“扇面”的问题,即教什么,为什么教。

第二,老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语言的有语言素养要求,教科学的有相应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科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老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技能。

第三,老师要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首先,各个学科的老师都要做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进行教学。其次,老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己具备的能力出发,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再次,老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包括学科性质、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科的知识结构。最后,老师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特征,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特征、教学方式。当一个孩子在学习不同的学科时,应该能够感受到“老师在用不同的方式教,我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学”。

第5篇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及语文课程,弥漫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便是诸如“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等这样一些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都一直在争执不休、莫衷一是,理论界如此,及至实践层面,一线的语文老师当然也就无所适从、不知所往了。课程标准的出台,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这一矛盾,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的颁行。尽管如巢宗祺先生所言,新课标还有不少需“留待以后探讨的问题”[1],尽管今后还会有更新版本的课程标准面世,但新课标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最新同时也是具有连续性的顶层设计和清晰思路。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功能与地位、目标与任务、实施策略与教学方式等等,新课标都一一明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了新课标在手,老师们也许可以不必再理会“理论达人”那些令人目眩的说道,也至少可以抵挡一阵来自家长或社会焦灼心理的围堵。可以确信,在新课标的语境中言说,在新课标的场域里观察,在新课标的框架内践行,照着新课标指示的方向往前走,没错的!

下面拟从基本理念、基础目标、现实问题等三个方面谈谈学习新课标的体会。

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确认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清晰了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新课标保留了原实验稿关于“基本理念”的四条,但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些许增删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调整体现了几个方面的取向: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第二,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实施这一目标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这些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和认真领会。

“语文素养”的提出,是第八次课改的重大理论贡献。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有两点发展:一是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在原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把“方法与习惯”纳入素养的视野,体现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规定性;二是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养成”理念,清晰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新课标强调,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须“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而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这一表述,折射出语文素养“养成”的基本特征,如综合性、基础性、过程性、非线性(习得与发展并非一一对应的直线关系)等。当然,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但基本的方向不应迷糊。

新课标还凸显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引领与渗透,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明确指出“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教育是语文课程应有的责任。这些重要理念,有助于我们厘清对一些问题的模糊认识。比如,不久前曾有对语文教育“美德绑架说”的指摘和“全能幻想论”[2]的批评。前者认为,语文教育应当“去政治化、去思想性”;后者认为,价值引领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教育将此揽入怀里,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全能幻想。事实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就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因此,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必须承担起一定的国家责任和社会义务,将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知识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这并非语文课程的附庸或无奈,而是时代赋予语文的教育使命和文化自觉。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年课改倡导的标志性理念之一。新课标在此也有几个明显变化:一是提出以“问题意识”替代“自主意识”;二是“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三是提倡学习方法的融通,例如强调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在老师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语文教学。我们通过讨论,比较一致的共识是,离开语文的语境过于笼统地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让人不明所以、不知所措,因而必须对这一理念作“语文化”解读。比如“合作学习”的经典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下这个定义的前提是:合作学习是小组共同解决某个问题。但语文的学习有其个性,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可能在揣摩怎样朗读更好,可能分小组进行鉴赏,可能在讨论某个问题,可能在分角色表演,合作的结果有时是“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时就是一种体验。这样理解也许更加有助于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3]。

二、语文课程基础目标的坚守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教学 民主与放纵 重视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资料:有位老师为了充分落实新课程、新课标精神,在课堂上特地设计了一道延伸拓展题,以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主体性、课堂民主化。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郊外,忽然听到呼救声,发现是一个旅游者掉在湖里了。当时,周围没有船只、木板、绳索、竹杆、救生圈之类,又没有通讯工具,年轻人自己也不会游泳。问:如果你是年轻人,是跳下去救人还是转身离开?

当时课堂讨论热烈异常,老师任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作定论。这道题学生主要是热衷两个答案,就是“跳”和“逃”。事后听课老师好评如潮,纷纷肯定这堂课落实了“尊重学生的选择,还主体于学生”的新课标要求。

热评当中我们是否作过冷静思考呢?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理念。新课改的实施也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呈现一些新鲜的气象。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先进理念的理解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比如像上面这道延伸拓展题。

这是一道两难选择题,就是道德的拷问和生命的威胁。跳,是弘扬了我国传统美德,但有悖于生命教育的主题。再说了年轻人自己也不会游泳,其结果很可能是二个都被淹死,那跳的价值有多大呢?当年的救火少年赖宁的英雄事迹不是再也不提了吗,更不让少年学习了吗,因为现在我们在提倡生命教育。

转身离开走,就是“逃”,这又是违背我们的道德教育的。但是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观点不对学生的操行作评定,那学生自然会踊跃发言,个个兴致高昂,课堂气氛自然会热闹。

尊重彼此的选择是对的,重视学习过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的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课堂热闹?是为了让学生发言踊跃?或是为了新课标的课堂民主化,还主体于学生?

我想,这显然是违背新课标精神实质的。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不是独立的,而要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一道道德拷问与生命威胁的两难选择题,不仅仅是让学生畅所欲言,重点应该是合理引导学生“言”的方向。这道题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甚至是启迪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教学中最可怕的是思维固定化、模式化。新课标之所以倡导还主体于学生的出发点我想就是让学生走出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这道题目老师为何定格于让学生在“跳”和“逃”两个结果做文章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只有这两种结果呢?为什么不启发学生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呢?

我想,这里除了“跳”和“逃”之外,应该还有其它的答案的,比如:虽然周围没有船只、木板、绳索、竹杆、救生圈之类的,那还有没有其它的东西呢?我何不找一找?没有东西,又不会游泳我难道不会想想其它的办法吗?比如:我可以撕开自己的衣服弄成长条抛过去让他抓住,这样不是没有可能的。

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但我们教学不是为看热闹,而是让学生把脑筋动起来。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而且是一种技能。只有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才能把技能教给学生,学生才能掌握技能。

同时,现在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由于社会风气的某些负面影响及网络的不良信息的浸染,不少学生在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方面已是千疮百孔,无规矩之念、是非之观、荣辱之心、敬畏之感。对学生这方面的民主自由言论,其实就是一种放纵,严重违背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

现在,有的老师把《背影》上成了“父亲爬铁轨违反交通规则”的课,把《愚公移山》上成了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的课。老师还美其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来解释。面对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曲解和误解,老师不及时进行有效调控、引导和点拨,这样是否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最大尊重?

第7篇

一、前言部分论述的比较

在前言部分的开篇词中,老课标提出的是要通过历史教育“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新课标提出的是“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两相对比,可以看到,老课标重视的是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新课标重视的是公民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侧重点是不同的。此外,在开篇词中,老课标也提出了通过对历史多样化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而新课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重视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符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而且提出“历史的角度”一词,注重的是从历史的本身来考察社会发展和感悟人生。

二、课程性质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一开篇就是从初中必修课程的角度来强调历史的课程地位,但是新课标却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强调,由此可见,老课标重视的是课程设置,而新课标重视的则是历史作为人文课程本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两个版本的课标编写理念的不同。这点也体现和贯穿于新课标本身。老课标的课程性质概述得非常简略,最后归结于历史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其表述较抽象且不够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比较具体,强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并将其学科特性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并将老课标中的“国际意识”一词改为“国际视野”,从词性上分析其词的外延更为宽泛。而这四个方面分别从四个层次上表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是以普及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为主;人文性是表现历史所特有的人文教育功用,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方面;而综合性则是重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作用。从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具体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历史理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课标编写也在不断成熟,不但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而且更注重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

三、课程基本理念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对编写理念的表达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老课标的课程理念可以看到,老课标在大的范围内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但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的道德教育功能。而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分别列举了四个方面。与老课标明显不同的是,新课标明确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首次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教历史书,而且重要的还在于育人,在于思维的训练。此外,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上,以“普及历史常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这一标准比起老课标显然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所降低且更加具体,在评价体系上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要求创新和发展。

四、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