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政务实习内容范文

时间:2023-05-31 15:07:32

序论:在您撰写政务实习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政务实习内容

第1篇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自制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米酒,认识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该活动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在适宜温度下,氧气充足时,淀粉被毛霉、曲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大量繁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其操作步骤如下:

清洗容皿淘米浸泡蒸熟冷却放酒药搅拌装入沙锅封盖保温。

每个步骤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对于没有生活经验的初中学生来说,更是难把握好操作过程中的细节,而这又是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就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且来看看其缺点所在。

(1)糯米没有完全浸透,就不易蒸熟,淀粉没有膨化将会影响发酵;浸泡时间过长,会因水分太多而使米饭变烂,增加了黏度,影响了操作;若是米饭烧糊了,则焦嗅味不能清除,使酿出来的米酒有异味,影响了对结果的检测,这就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2)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容易感染其他杂菌,使实践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放酒药的技巧不易把握,米饭的温度太高,酵母菌可能会被杀死,酒药撒得不均匀,同样会影响发酵。

(4)活动需用到厨房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这样的活动人数不宜太多,不利于组织班级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初中学生又是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但不够细心,耐性不足;当获取成功时,兴趣就被激发,求知欲望增强,积极性高;当遇到了挫折,失败了,兴趣急降,见异思迁。因此,在开展该活动时,学生总是虎头蛇尾,开始时感到很新奇,兴趣正浓,当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来时,甚至于失败了,兴趣也就全无了,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的。

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生物学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要平时多留意身边的事物,不难找到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深入到生活实际,了解到当地有家庭喜欢自制葡萄酒调理身体的习惯,其制作的原理和方法正好同教科书介绍的自制米酒的原理和方法相似,于是将自制葡萄酒技法引人课堂教学,经过几次的改正后,很适合初中学生操作,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家庭自制葡萄酒的实验步骤。

材料器具:

新鲜紫色葡萄2斤(提子亦可),广口玻璃瓶一个(2500mL),保鲜薄膜适量,有筛孔的塑料篮子1~2个,洁净的毛巾一条。

实验步骤:

(1)将广口玻璃瓶充分清洗干净,晾干。

(2)将葡萄放人清水浸泡3~5min,再用自来水冲洗,以除去表皮残留的农药和杂质,清洗时不要用手搓,以保留葡萄皮上的白霜(上面有大量野生酵母菌)进行发酵;接着摘粒除蒂,同时挑出烂粒,然后置于塑料篮子内,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

(3)洗干净双手,并用毛巾擦拭干净手上的水,然后将葡萄粒装入广口玻璃瓶中,并用手捏烂,若瓶口太小,可以边捏烂葡萄边装入玻璃瓶中,或装瓶后用干净的木棒轻轻捣烂,皮与子不必除去(注意:葡萄不能装得太多,需留一定的空间,一般是装至瓶子的一半,以保留一定的氧气供酵母菌大量繁殖)。

(4)待葡萄装入广口玻璃瓶后,先在瓶口盖上一层保鲜薄膜,然后再轻轻盖上盖子,不要完全拧紧。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发酵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将瓶子撑破,另一方面是更好地使瓶口密封,形成厌氧环境;同时,也便于启封瓶盖。

(5)最后将瓶子置于洁净温暖(20~25℃)的环境中。

葡萄装入发酵器(广口玻璃瓶)后,大约会在12h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气泡产生;7d左右,可以看到瓶内有大量气体产生,瓶内水分亦增多,当轻轻开启瓶盖时,可闻到少许酒精的香味;这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为防止杂菌进入,要快速按原样将瓶子封存;20d后,一瓶浓香甜美的葡萄酒便制成了。

从活动过程来看,该活动比“自制一瓶醇香的米酒”活动要简单实用得多,其并没有繁琐的操用过程和不易把握的技术尺度,学生只要做好清洁卫生(防杂菌污染)、密封(制造无氧环境)和保温工作就可以了。同时,该活动操作连惯,省时,经济,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有利于在班级中组织教学活动。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该活动趣味性高,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认真操作,轻松活泼,而且都能取得成功,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很受学生的欢迎。

第2篇

电子政务施行后我国处所各级政府在信息管理中面临的上述矛盾问题的确会给其本身带来“阵痛”与“振荡”,可喜的是,这些问题的彼此冲突、互相作用以及逐步解决,非但不会阻碍政府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相反却可以引起政府管理的变革以及立异。也正因如斯,处所各级政府部门必需采用有力措施计划支配信息管理轨制建设的内容,以保障政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安全运作.那末,电子政府需要哪些信息管理轨制呢?咱们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其1,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轨制。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为了保障它的安全性,政府应当对于国家使用的所有信息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履行兼顾计划、统_标准,以此束缚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信息产品的选购以及使用,防止国家蒙受因投资挥霍以及标准不1致带来的损失,从本源上减少信息安全隐患。

其2,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轨制。

政府应答从事信息产品研发、出产、销售的企业签发不同安全等级的数码证书,以认证企业的身份及提供1个清晰及支撑电子交易进行的政策环境,保证信息安全产品的质量,保证其销售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可靠性,同时,也加大对于此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完美产品质量,以保证国家信息产品的先进性、优质性以及安全性。

其3,信息管理轨制。

政府应当明确行政信息流程,科学、公道地规范信息管理程序,实现对于信息搜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过滤、信息传布、信息等的有效节制,即实现政府对于电子政府管理服务体系的全程管理以及干预,以减少没必要要的中间环节,简化行政程序,降低管理本钱,加快服务速度,提高效力,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固然,其中还可进﹁步详细地制订信息公然轨制以及信息监督、审核轨制。其中,信息公然轨制是要应用技术规则制约政府,使之通过正规渠道公然所有应公然的信息,保证使全社会能够同等、公平地同享政府资源,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服务。信息监督、审核轨制是要政府树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于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监控,动态更新内容,规范电子政府运作,并对于有害信息进行及时过滤,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时效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核性。另外,还要对于政府的信息进行事先审核、事中跟踪监测、事后归档,以保证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完全性、可跟踪性以及责任追究。

其4,信息问题汇报轨制。

规定政府工作人员钻研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责任,使他们把电子政府运作中呈现的与信息系统安全以及保密相干的首要问题钻研汇总,及时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决策,采用应答措施,提高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决策效力,迅速排除了电子政府的安全隐患。

其5,信息人员培训轨制。

对于政府中使用、管理或者节制信息的相干人员进行按期的强化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安全观念、科技素质以及实际能力,为电子政府的安全运作提供人员保障。

其6,信息安全轨制。

因为各机构的业务千差万别,不可能都采用千人一面的信息安全措施,所以,有必要规定1个“最低限度”请求,以保证行政管理轨制的严肃性以及统1性,保证最最少的信息安全。这样做的益处是能使整个信息安全措施统1规范,有益于监督检查以及贯彻落实。固然,“最低限度”请求允许各机构依据具体情况灵便地制订信息安全措施,因而,体现出必定的自由度以及灵便性,便于激起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以及踊跃性。另外,可以树立信息系统授权轨制,对于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干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划分,规定系统在何种情况下由何人作重大修改或者变动,并规定这类权限的使用期限。这项轨制可把信息安全提高到系统整体管理的高度,可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可以树立电子政府服务保障轨制,设计出最佳的管理以及服务流程,树立1整套“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府的优质服务效果,规避网上管理的风险。还有“1把手”责任轨制,规定在信息安全方面每一个机构的“1把手”必需承当的主要领导责任,以保证在呈现安全问题时能够有人负责以及施行责任追究。

最后,电子政府组织轨制。

第3篇

1、信息数据交换格式的标准化

信息数据交换格式是数据存在的一种特定格式编排要求。它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处理系统在使用不同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数据从一个系统完好无损地转换到另一个系统,从而为确保整个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之间的档案信息相互连接、相互共享;历史、现实及预测未来的档案信息能够相互可比、相互通讯的目的得以实现。在档案信息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形态的档案信息,具有数据交换的现实需要。因而,在建立和完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要求:既要参照国际上现有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又要切合国内档案管理软件内部数据交换格式要求;既可以满足档案信息交换需要,又可以根据整个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发展不断加以扩充,兼具完备、易用、可扩充和兼容特点,以利于整个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2、相关电子政务软件的标准化

档案信息系统作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部分,要实现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之间实现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这一要求,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着力解决好相关电子政务软件标准化问题:

规范统一的原则:相关电子政务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必须坚持具备合理的编码体系和基础数据构架,能够满足档案信息管理所需对各种符号编码、图形编码、行政区划与档案馆代码等基础信息统一整合的管理需要,使档案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凝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切实达到标准化建设的预期目的;

安全可靠的原则:相关电子政务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必须切实保证电子政务软件系统与相关数据库的可靠程度,实现包括档案信息在内的各类管理信息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无缝转换,形成新的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技术手段,保障包括档案信息在内的各类管理信息开发、利用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

系统集成的原则:相关电子政务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必须重视相关档案信息技术水平与进一步深化开发的能力问题,具有对系统内所有用户终端的信息整合能力、并将相关业务信息与档案信息视为一个整体,集成整合在统一的信息管理与利用平台上,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传输与存储包括档案管理信息在内的各类管理信息,适应在电子政务框架下规范档案信息系统的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的需要;

保障应用的原则:相关电子政务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必须具备开展、实施业务咨询的基本能力,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以科学指导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管理体系与业务模式的升级与再造;并能够兼容不同来源、不同业务平台的各类管理信息,保障档案信息系统在整个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中有效地获得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实效的获得。

3、档案信息的标准化

在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档案信息标准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档案信息产生与应用的依据,为了有效解决档案信息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矛盾问题,实现档案信息标准化尤为重要。档案信息标准化是在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关键前提,在电子政务及所属各功能系统中实现不同部门、系统、地区之间传输和利用数字形态的档案信息离不开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完善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与档案信息系统开发的现实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创新适合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档案信息标准化的政策规定,促进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标准化的水平:达到既要满足适应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需要,又要关注与国际的相关标准接轨,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档案信息标准化,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的制约,还要兼顾管理体制、经济方式和执行措施方面的诸多影响。量力而行,强化指导、监督与执行的机制,推动档案信息标准得到有效落实。

二、建设策略

1、“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挖掘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与能力也在不断发展,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是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最为基础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必须认识到: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而设立的。因此,所谓“以人为本”,即要求在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过程中,实现从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观念转变,形成一个发展档案信息服务系统的新导向,还原电子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核心本质,牢固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包括档案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循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原则,确立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导向的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思想,以标准化的实施来保证每一位社会公众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得到公平、合理、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2、“科学全面”的发展理念

电子政务实施背景下实现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基础上,从发展的视角统揽全局,协调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全部信息资源,以国家公共网络资源标准化建设为依托,广泛吸纳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威信息,在档案信息系统标准的制定、实施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相互促进、互通信息、共同履行标准化的建设职责。舍此之外,任何独自开发、闭门造车的方式都将注定会失去其存在价值。

3、“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档案管理部门一贯倡导的基本工作原则,包括档案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建设亦应当始终遵循这一基本工作原则进行。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尊重电子政务系统、特别是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客观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现实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注重在人员培训与知识提高、统一标准与合理布局、软件开发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建设原则,为发展和完善包括档案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标准化提供充足的科学保障体系。

第4篇

【关键词】政务微博;传播效果;内容分析;表现形式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在日渐改变着人们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政府沟通的沟通方式,微博模糊了髡哂胧苷叩纳矸荩改变了信息传播范式,扩展了公共话语空间,使信息流动的速度与广度迅速增强,其提供的更加便利的人际、组织内互动为政府与市民沟通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触及更多的民众并更好地提供服务,各地政府机构纷纷设立微博账户,并迅速发展。然而在政务微博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发展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影响力较高的政务微博对改进沟通效果做出的积极尝试,如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对新闻动态直播、网络访谈等。尤其是在政务微博内容上,通过内容丰富度、话题设置、舆论引导,提高其自身影响力。也有一些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为数不少的政企微博只停留在只“开”不“发”的状态,不但没有利用微博客便捷、亲民、高效的特点,反而对政务部门的公众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能否通过政务微博与群众成功沟通,无论对政府自身,还是广大群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系统地总结究竟哪些内容因素能够提高了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使公民能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到政务微博信息。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北京政务微博目前主要分布于新浪、人民、新华和腾讯这四大门户网站上,北京微博厅在新浪网认证注册的有72个党政机构和117个党政官员,而由于不同政务只能属性的不同,其信息的数量和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不同部门的微博内容之间进行对比有失偏颇。本文选择涵盖内容比较全的“北京”作为研究对象会更科学和客观,以新浪网北京在2014年3月17日0:00到2014年3月23日24:00时间段内的微博信息为统计样本。采取静态样本的方式,采集了在2014年3月23日24:00这一时刻的静态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2 研究假设

2.1 话题

话题是指以标签+关键词+标签的形式创建一个话题,如“#关键词#”,并且形成超链接,可以通过点击直接参与该话题的讨论,由于形式上包含有“#”符号,因此也称之为标签[1]。在政务微博中,话题功能的使用可以使公众大大节约对信息的搜索成本,使公众能够有目的的来判断博文的价值。因此,本文认为话题功能一方面丰富了政务微博的内容,使其更加的清晰;另一方面,使公众快速方便的接收到信息,并对其做出反正,进行转发或者评论。从而,扩大了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因此,提出假设:

H1:话题功能会正向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2.2 主题

在政务微博中,大部分的微博是与其职能息息相关的,而用户之所以成为其粉丝也是由于对这一部门的偏好,因此,本为认为与政务微博相关的微博转发数量要高于与政务微博不相关的微博。因此,提出假设:

H2:与政务相关内容的微博传播效果要优于与政务无关的微博。

在微博使用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微博人们的使用和满足动机不同,同样是对于“新闻信息”,用户对于非政务微博中“新闻信息”的关注往往是基于对最新动态的了解,而对于政务微博中所的“新闻信息”的关注则往往是基于呼吁推动事件调查进度的目的。因此,本文认为用户对于政务微博中不同主题内容的微博的关注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提出假设:

H3:在与政务相关的主题内容中,不同主题内容之间的转发量存在显著差。

2.3 原创

从信息来源的角度,微博可分为原创和非原创两大类。相比于非原创微博而言,公众更乐意转发和评论原创微博[2]。而对于政务微博而言,所的微博应该紧紧围绕公众所关心的以及自己部门的职能来组织,如果一味的转发信息,只能会使自身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下降,不利于“网络问政”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认为微博是否原创会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因此,提出假设:

H4:原创会正向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2.4 微博长度

新浪微博规定每条博文的长度不得超过140个中文字符,其中每个汉字或者中文标点符号为一个字符,而每两个数字、字母或者英文标点符号为一个字符。微博的字符数越多,涵盖信息就会越多,然而由于受到网络浅阅读的影响,人们对微博的阅读往往速度较快,微博过长反而不利于读者阅读,进而影响其传播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博文的长度会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因此,提出假设:

H5:微博长度会反向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2.5 表现形式

新浪微博开发了长微博APP3系统,它使得用户可以将一些内容以图片、链接等方式来进行展示,从而解决了微博140字符的限制。同时,为了引起公众的阅读兴趣,微博在表现形式上还可以利用添加音频、添加视频、@等方式来丰富微博信息内容。因此,本文认为,图片的使用丰富了信息的内容,缩短了用户的阅读时间,提高用户的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因此,提出假设:

第5篇

1.1实训基地的建设

当前中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课程培养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机构和社会企业输送更多的行政管理人才。所以,中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课程可以选择在各企事业单位或是政府相关职能机构中建立实训基地,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以及食宿问题以后,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指导。实习基地需要合理持续运作保持稳定,避免学校因苦于无稳定实习基地而每年都要在实习单位的寻找上疲于奔命。稳定的实习基地既能减少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工作量,同时也能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

1.2注重指导工作

行政管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对于实习的观念重视程度不高。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关注的也都是学生的安全、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少惹麻烦就是万事大吉。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进行实习、在实习中有困惑如何解决、实习结束后的收获等问题,实习指导老师往往会忽略掉。这样的实习过程在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心目中而言,也就是走一走过场,致使实习过程也就收效甚微。学校应当对这种现象尽早处理,既然意识到实习对于应用技能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就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也要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验证专业知识,及时补充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理念等。在实习时,注重对实习单位的行政职能与组织结构进行了解,同时要对单位内的各项人事制度以及法制规则等有个基本的理解,并在日常的实习过程中关注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体现的公平公正性与行政价值的一致性,把工作中细枝末节联系到行政管理的整体目标等。实习导师在实习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纠正专业上的失误与难点,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的疑问。理论结合实践,真正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2实验

实验就是通过实践方法来检验理论和假设。实验一般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的实践,这种实践方法不能全过程地模拟社会性实践。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验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电子政务,其二是情景模拟。

2.1电子政务实验

电子政务实验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空及部门的局限性,建成一个廉洁高效、精简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全方位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电子政务实验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共享、实时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等。电子政务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帮助学生了解政府如何通过网络对社会进行管理等。

2.2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主要被用在招聘考试的面试工作中。通过提供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情境,要求应聘者完成应聘岗位时可能需要面临的特定的典型任务,分析工作质量。情景模拟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一些特色,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行政管理专业。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进行角色扮演处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获得参与感,实践性较强。

3案例教学

第6篇

1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的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2]。该实验室以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人才为主要目的。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以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实验中心[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化管理实验室[4]、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5]等国内知名院校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展开了围绕电子政务科研教学体系的实验室项目建设。2005年以来,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主体已经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类,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多专业领域。这些实验室在功能定位上,不仅有用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的,也有重在管理应用、实践操作方面的,它们从不同方面开展了科研与教学实践。一些院校在筹建实验室的同时,也注意与国内同行间的横向交流。据东北财经大学网站新闻报道,19所高校共同发起的“中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于2004年8月28日在西安签署[6]。2005年1月,在浙江林学院召开了中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第二次研讨会[7]。2008年4月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组织的公共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研讨会就电子政务实验室组织机制、运作机制、资源共享与运用机制等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整体状况呈现出实验室建设由少数重点院校开展向各类型、各层次院校拓展,多维度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由各院校独立建立向“校校联合”发展等特点。

2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类型

通过分析采集的样本,进一步归纳其建设方式、业务性质与功能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类型学方法可对其进行子类型的划分。

2.1按建设模式分类

按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独立建设、委托建设、校企联合建设与校校联合建设等四种类型。独立建设是指由高校自行立项,依靠自身力量组织项目建设队伍、承担全部建设资源投入。这是一种常见的建设模式,其主要问题是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学校,可能会因经费等条件而导致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可开展的实验项目有限,不能进一步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委托建设是指由政府部门或企业将某一项目委托给高校进行建设,高校运用项目建设经费建设相关实验室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节省大量经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吸引社会资源提升自身建设。但这种模式往往需要接受委托方的管理与评估,对建设成果有严格的要求,学校需要承担一定的压力与风险。校企联合建设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人力等基础资源,企业提供经费或投入其它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性资源,如实验设备、实验系统等。这种模式既可以帮助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可以实现产学研体系的构建,更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与实践机会,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模式。校校联合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一种新模式。目前,该模式主要采用院校负责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院校之间互通教学软件资源的方式进行。教学软件资源包括电子政务教学软件系统、教学课件、教材教案等内容。这种模式丰富了实验室建设的方式与内涵,但还有许多实质性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2.2按业务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电子政务实验室业务性质可以分为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与项目建设型等三种类型。教学主导型就是以开展实验教学为主要任务的电子政务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又可以分为以专业为主导的教学型实验室和以课程为主导的教学型实验室等两个子类。前者是以某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基础,设置学科综合实验室,由实验室开设出与电子政务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后者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围绕电子政务课程开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在满足电子政务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为相关学科、专业提供实验环境。科研主导型就是以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实验室。与教学主导型相比,教学主导型侧重对理论与技术的验证性实验活动,而科研主导型侧重理论与技术的探索性实验活动,较更注重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但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对理论的验证与探索,就不会有创新。项目建设型就是面向社会、政府、企业,承担各级各类的电子政务科研、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管理咨询为主要任务的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实验室通常隶属于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型机构,一般不直接参与教学工作,但也承担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

2.3按功能进行分类

按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应用和教育培训等四种类型。理论研究是指实验室建设以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探求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间的契合点等为主要目的。着重进行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如政务信息公开、电子民主、电子监督等方面的内容。技术研发是指在计算机通讯、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持下,结合管理科学理论、管理技术,开发具有实用性的电子政务的技术与管理系统。包括政府网站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决策系统以及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管理应用是指以电子政务理论、技术的验证、演绎为主要目的,以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将管理技术运用到电子政务实践中,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政务流程优化与再造、政务协同、电子化采购管理、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培训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功能的电子政务实验室。该类型更强调政务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办公自动化常用软件、硬件应用,电子政务集成软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的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类型的实验室既体现了其教学、科研的基本功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科研成果社会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代表了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3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是一个具有高度应用性的专业领域,电子政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与保障条件,在不长的一段时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笔者认为,电子政务实验室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3.1资源整合、横向联合

资源整合、横向联合将体现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流动与联合。校内资源整合是在本校各院系之间建立广泛的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8]。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建有多个学科,整合相关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从不同领域切入电子政务的教研,提升实验室建设质量。校企联合是将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应用、实践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化高校科技力量为社会生产力。第三是校校联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较强的项目,如果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学术互通,甚至开展网上联合实验,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投入,还可以充分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第四个方面实验室还可以与政府、职能部门协作,取得政府支持、把握国家政策导向,通过专题研究、建立实习点、共建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3.2注重软件环境建设

电子政务,“电子”是基础,政务是“核心”。政务科学本身就是软科学,实验室建设应紧扣这个规律,突出电子政务特色。首先在规划上,应当率先做好软件规划。软件投入不应低于硬件投入,甚至应当超出硬件投入,应当通过挖掘软件的潜力提升硬件的使用效率。其次,应当将实验室布局、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工作模式等多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模拟电子政务环境。只有在模拟好政务环境的基础下,才能更好的突出“政务核心”,更大地发挥教育与科研功能。同时,加强实验室宣传,建设配套网站、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3.3注重技术集约

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立,离不开各种技术,包括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技术集约,就是要将多种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和分析电子政务的实施技术,突破技术瓶颈[9]。因此,电子政务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日常管理中,应大力促进理论研究、管理体系建设与技术进步的融和,不断拓展科研、教学项目,通过增加支撑项目的形式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

3.4突出自身特色、培养不同类型人才

专业人才是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10]。各地区各部门有其特定的电子政务需求,各类型院校有其自身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当紧扣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与需求,结合院校特色与培养目标开展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例如,对于理工类院校,应以培养系统开发型人才为主,突出技术优势;文科类院校,可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教研工作。基础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建设专门化、独立实验室;教学科研经费等资源有限的院校,可以利用学校公共设备等方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第7篇

关键词:示范实训基地 校政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抓住区域经济特点,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在培养面向云南、面向东南亚,服务于中小企业,具有从事在网络环境中的商务运作、商务管理、网络营销、企业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岗位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电子商务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中进行多方探索,发挥了示范、带动与辐射作用。

一、校政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要求政府管理电子化、网络化, 而电子政务的开展又有利于政府对电子商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建立网上专业交易市场,可带动电子商务为经济建设和市场建设服务, 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笔者所在专业建设团队进行充分调研,与云南省信息产业办下属的与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管中心(以下简称“省网管中心”)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管中心的专家、工程师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电子政务技术考试、学生就业,特别在实践教学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指导和帮助,推荐学生到在全省范围内的电子政务中心定岗实习。经过几年的合作与探索,电子商务专业已建成校级“特色专业”、荣获学校教育教研成果二等奖,我专业教师作为编委会副主任与网管中心专家共同编写并出版教材《电子政务技术与设计》,该实训基地被云南省教育厅确立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二、基于三高人才培养目标的“3-2-2-2-1”创新模式

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 高职教育近年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和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较高的期待。学校政府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达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型人才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出“32221”的创新模式:

1.三实:实际、实用、实效

实际:接触的是实际的政府项目应用,

实用:训练和实践了实用的职业技能,

实效: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就业的能力。

2.两高:专家高层次,政府高层面

专家高层次:基地在编人员中,处级干部4人,聘任总工1人,主任助理1人,具备高级工程师资格人员11人,工程师13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人,学生所接触这样高层次的专家,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自身职业素质都有很大提高,达到了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能力的目的。

政府高层面:学生跟随自己的指导教师进入电子政务应用的各个环节,比如进行政府工作信息化方案调研、电子政务网网络方案建设,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政府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中与单位员工、政府和业务厂商的事务处理、沟通协调能力。

3.两新:最新技术、最好设备

基地有最新的技术应用、最好的设备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1-4期工程总投资2个亿,每年都有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顶岗实习,开阔了眼界,这是其他实习实训基地所不能达到的。

4.双赢:学校基地双赢双收获

学校:在学生实习收获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通过参与基地科研项目提高了业务水平,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培养了一直稳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基地:学生在实习培训后,被分派到各中心点顶岗,协助或独立承担工作,这使各中心工作效率提高,减轻了他们的工作任务。同时,作为专科学生,基地反映冶专学生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加踏实肯干,工作态度积极向上,也体现了较强的专业素质。

5.一个大平台

基地提供了以“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为中心,辐射到省人大、商务厅、团省委、统战部等48个省级部门以及全省16个地州、129个县区,是一个政府层面的大平台。学生通过对政府业务流程的了解,锻炼了他们在其他实习环境中所涉及不到对政府决策的理解能力。有了这样的实习经历,使得学生在应聘其他单位时就容易许多,在毕业生调查走访时发现学生在上岗不久就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认为这与在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实习时得到的锻炼时分不开的。

三、校政合作基地建设成效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电子商务社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构建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1.校政产学研合作,教材建设凝结实践真知

我专业教师王庆春教授作为副主任委员与网管中心专家编写教材《电子政务技术与设计》,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7年10月1日出版。教材分为电子政务导论、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跨部门的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等五个部分。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建设电子政务的经验,对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总体设计、技术实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对电子政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体系、标准、项目管理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全面、丰富、严谨、详实、结构清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2.行业岗位标准引领,顶岗实习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

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云南省网管中心要求从事电子均持有“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证书”,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参加考试不仅取得了“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证书”。同时为学生进入电子政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对本专业学生和今后专业建设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努力方向。.

3.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的主导思想体现能力本位,以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内涵,以互动设计和实施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中建立工作流业务模型,根据政府实际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角色信息,对政府业务通过一整套预定义的规则和描述术语进行过程定义,教学中学生实际参与文件、信息、任务的传递、执行,体验管理协同办公进程中的信息流与业务活动,按照电子政务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载体多元、内容丰富的教材体系,如图1所示为一个教学工作流举例:

4.采用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应用中涉及到不同实体,同样在电子政务实训体系中,笔者团队也将电子政务模型分为5个实体:电子政务服务申请者、电子政务综合应用、电子政务服务实施方、电子政务认证机构和电子政务授权机构。应用流程图举例如图2所示学生在政务部门实践政府一站式信息门户、一站式网上审批平台、一站式协同办公平台,实际操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府人员、服务人员、媒体者、企业、公民提供的一个统一互联网访问入口和集中管理控制平台。在技术上实践跨公众网(互联网)与政府外网、并在两套门户系统上运行业务,在业务上熟练应用了公众项目咨询、申请表单下载、网上递交申请、审批结果、网上信息交流、身份认证、网上投诉等功能;以及在政府外网(办公网)上的管理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审批办理、联合审批、办理监督、证照打印、统计分析、资料查询、信息反馈等功能,以不同实体角度体验网上办事的“一站式”服务。

四、结语

在基于校政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视角、学生接触的环境层次或是本校教师的业务学习,都能体现出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以及广泛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文苑.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9.5

[2]周建松.以“三低”谋“三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教研,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