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44:31
序论:在您撰写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摸排调研
进一步了解了汉沽青少年思想现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二)推进“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青少年事务工作中心、工作站、联络站工作职能,以法制教育为主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与青少年开展交流谈心活动,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声,代言诉求,不断丰富青少年社会法制教育工作内容。
(三)组建青少年法律服务中心(站)
聘请法律工作者为青少年社区法制教育顾问,定期开展青少年法制服务行动,随时处理生活中的法律纠纷,答疑解难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二、加强宣传,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途径
(一)法制安全教育培训
完成针对汉沽法制副校长、法制宣讲员、学校团支书、少先队辅导员、社区法制辅导员、重点青少年帮扶人等相关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及专业培训。
(二)法律知识宣传
结合法制宣传日、国际禁毒日等节点,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采用展牌、视频、广播、咨询等传统方式与QQ群、微博、短信等新媒体相结合进行法制宣传和答疑解惑。利用共青团重点青少年群体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引导重点青少年学习了解法律知识。利用各校“校讯通”平台,开设“大手拉小手”法制安全知识短信课堂,通过向家长发送法律常识、案例分析短信息,再由家长传授给孩子,营造“大手拉小手、全家学法律”的良好学法氛围。
(三)法律知识巡讲
面向汉沽辖区内各学校、各社区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和典型案例宣讲活动,传播法律知识,传授自护技能,提升维权意识,并通过宣传达到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授课者可以是专业法律工作者,也可以是经法制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学校、社区法制辅导员,以及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人。
三、加强体验,发挥实践基地职能作用
(一)创建“体验式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依托法院汉沽审判区创建“体验式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以案述法”情景再现、少年法庭模拟、法官讲法、青少年模拟陪审员设立、情景剧展演等体验式法制教育活动。
(二)创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依托公安局、司法局看守所、少管所和110接警中心等创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带领青少年参观走访、现场说法,警示青少年自觉学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开展防灾减灾自护体验教育活动。依托消防支队、武警支队开展模拟演练、图片课堂、安全自救和教授青少年简单防身术等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自护自救本领。
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最长待的地方就是家里,那么自然其家庭教育也就会更多地影响到他们。所以,应该要重视起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性他、以及生理性的因素,其中社会性因素中包含的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正处于的社会环境;而生理性因素当中包含的则是遗传、性别以及年龄方面的一些因素。
家庭教育是以后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们有着启蒙作用,这些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成长起来,他是不可能不经过家庭教育而成长起来的。都说父母是孩子们最早的老师,此话不假,孩子们处于青少年的这样一个阶段,他们的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起来,他们很多的言谈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平时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而且持久的。因为这是他们认知最开始的阶段,所以认定的一些东西就会很难改变。
二、家庭教育现状以及方式
这几年,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种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素质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地迅速,家庭结构也不在像以前那样了,现在社会中,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出现的越来越多,不同的家庭架构那么其家庭教育方式肯定也是会有所不同的,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几种教育方式:
1.溺爱型
这种家庭教育大多数是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之前国家一直实施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对孩子宠爱至极,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达到溺爱的程度了,孩子们提出来的要求是一定要去完成的,对他们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都会带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是自理能力比较差,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蛮横自私等等问题,但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对他们溺爱,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会有着很多的负面作用。
2.专制型
父母会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是因为受到自己父母以前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父母以前就是因这种专制型的教育来对他们的,所以他们也在用着这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种教育方式与上面提到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在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中孩子是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而专制型则是恰恰相反,父母才是家庭的主导者,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代表的就是一种权威,父母说出来的话就是标准,孩子们必须要去依据这样的标准去无条件的服从,不可以发出任何质疑,父母也不会去遵循孩子们的意见,如果孩子们不听从父母的意愿那么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处罚,如挨打罚站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不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孤僻、懦弱这些不好的性格,让他们在家庭里也感觉不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3.放任型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出现在那些父母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概不从过问,孩子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陌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在自己的平时生活学习方面,没有父母们的监督与引导,父母们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榜样作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问候,亲情意识逐渐淡薄,这样孩子们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诱惑,让自己走上一条歪路。
4.民主型
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共同去商量解决,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孩子们可以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在这样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是自信、性格开朗的,这些性格都会促进孩子们今后可以更好地发展。
但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目前的家庭当中只占到整个的百分百之三十左右,更多家庭选取的是前面三种教育方式。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案子出现不少,这就提醒众多父母需要去注重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
三、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措施
1.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机制
目前的学校中大多数都还是在推崇应试教育,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上的需求了,各大学校应该要严格执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国家要重视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提倡幼儿、小学、初中、高中都开始进行普及教育,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服务,不能让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产生过多的忧虑。
2.家長转变观念
现在的家长们的文化水平都不低,但是攀比以及从众这些不好的心理在他们身上依然表现的很明显,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那些所谓的名校,拼了命似的将自己的孩子往里面送,仿佛孩子没有进入名校就是敌人一等,从而根本不关注对于孩子的情商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开始进行转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开始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开始不断的给青少年们施加压力,这些都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是不相符的,他们承受了很多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压力,那么自然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3.家长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要想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仅仅靠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而是要将其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家长应该要去加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及时地了解青少年的需求,而且老师们和家长们都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可以健康地发展。
四、结语
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其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家长们应该要发挥出自己作为榜样的作用,正确地引导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以及各种观念,这些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青少年人格的。但是,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要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16,(02):75-78.
[2]车国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6,(01):130.
[3]黄颖.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6):146.
[4]李培培.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干预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5]刘芳,李艳明,卢奕安.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06-107.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推广;图书馆
1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全媒体时代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全媒体时代深刻地改变了大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阅读成为现实,也让阅读变得更加数字化、轻微化和碎片化。
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常态性工作,在推广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书香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媒体时代大众获取信息和阅读方式的改变,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全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的阅读行为也在逐步发生改变,针对青少年的阅读推广、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2全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特点分析
一个人在13~15岁之前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他今后将很难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阅读特点,是图书馆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基础。
2.1 阅读目的和阅读内容
据调查,青少年的课外阅读目的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三类:一是为了开拓知识视野,积累文化知识,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二是契合个人兴趣爱好或辅助学业的有选择性的专向阅读;三是以放松娱乐、猎奇为目的的休闲阅读。而从各地图书馆以及书店的调查结果看,大部分青少年在阅读内容选择上还是倾向于选择科幻、恐怖、悬疑、推理以及畅销网络青春爱情类作品,在这一类作品受到热捧的阅读潮流下,相对严肃的经典文学、哲学和历史类等作品则备受冷落。有专家分析,比起经典名著,如今的青少年更加钟爱娱乐化的幽默搞怪、成长中的暧昧早恋,还有恐怖的暴力悬疑内容,这样的课外书内容具备快、浅、刺激的特点,很好地抓住了他们猎奇的眼球,也迎合了他们对快餐文化的喜好。
2.2 阅读时间和阅读来源
青少年正处在初高中的学习阶段,升学考试的压力、繁重的功课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加上各种休闲娱乐的需求,课外阅读的时间已经被挤压得所剩无几。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2013年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3.5%,较2012年的96.5%下降了3个百分点,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8.26本;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79.1%,较2012年的80.5%下降了1.4个百分点,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8.97本。从人均阅读量可见我国青少年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是比较少的。除了课内阅读,青少年的课外阅读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到图书馆借阅,二是自己购买书刊以及同学间互相借阅,三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上网浏览或下载阅读资料。
2.3 影响青少年阅读的因素
青少年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阅读内容的选择等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阅读氛围的熏陶、学校老师对阅读能力的训练和阅读内容选择的指导、中学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等针对青少年开展的阅读推广等。更重要的是在全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的成长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现在的“00”后青少年当中,电脑、电视、手机、iPad伴随着他们成长,他们更习惯于手机和网络等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而当今网络文学中的玄幻、穿越、游戏等题材,也似乎更加符合这一代青少年的阅读口味[1]。
3全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推广形式
国际图联儿童和青少年图书馆部在《面向青少年的图书馆服务指南》中,将青少年定义为儿童和成人之间年龄的一个群体,他们正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型,这一时期是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2]。青少年是最容易被影响和塑造的群体,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凭借自身特有的资源和环境帮助青少年完成智力、情感及社会交往的转变。
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中学图书馆作为校内阅读推广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的重任,在掌握青少年阅读特点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为培养善于阅读的青少年发挥积极作用。
3.1 常规阅读推广形式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优美的阅读环境、充足的开馆时间,是吸引读者到馆阅读的前提。立足于资源建设,围绕读者服务开展阅读推广,常规的推广形式有以下几种。
3.1.1 新生入馆培训。针对新生的图书馆宣传和入馆培训,是让学生了解图书馆资源的良好时机,通过入馆培训,加深学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宣传图书馆资源,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激发入馆阅读的兴趣。
3.1.2 图书推荐与阅读宣传。设置新书推荐、好书推荐、主题阅读等专区,向读者宣传新书、好书。定期更新新书通告与借阅排行榜,通过显眼位置的宣传,让入馆读者能及时接收图书馆的推广信息,激发阅读的欲望,引导阅读品味。由于学生到馆时间有限,图书馆应该加强全校范围内的阅读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及时宣传图书馆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推广图书馆资源。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将好书推送到学生身边,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方便学生阅读利用。
3.1.3 各种读书活动。为了更加深入开展阅读推广,图书馆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周等契机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文化节活动,包括读书征文、专题讲座与科普展览、图书捐赠与漂流、阅读之星评比等。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形式,更提高了学生读者的参与度,扩大阅读推广的覆盖面,增强阅读推广效果。
3.2 创新阅读推广形式
全媒体时代阅读渠道的多样化,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担当的角色提出更高的要求[3]。除了传统的阅读推广形式,图书馆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契合全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追求新鲜的心理需求,丰富和创新阅读推广的形式,实现多渠道交叉宣传,强化阅读推广效应。
3.2.1 网络阅读推广。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响,图书馆应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开拓阅读推广新门户,包括图书馆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介的应用。突破图书馆读者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图书馆资源、最新动态、活动宣传与图书推荐等信息直接推送到读者手上,让读者享受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使推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覆盖面更广,符合青少年通过网络接收新资讯的习惯。
3.2.2 搭建读书交流平台。传统的读书社团、读书沙龙、阅读指导等读书交流活动经常受到时间和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各种社交网站和即时通信工具十分发达的时代,图书馆应积极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可通过组建QQ群、微博微信交流群、豆瓣小组等,实现图书馆员与读者间的实时交流,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鼓励读者间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讨论读书见解等。通过线下的活动以及线上的交流相结合,倡导阅读与分享,从而实现推广阅读的目的。
3.2.3 新颖读书活动。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活动要常办常新,否则就失去了吸引力。近年来兴起的真人图书项目,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阅读形式,通过与“真人书”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人生故事等,这种读书形式以其直观、亲密、真切的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图书馆可尝试与其他机构合作或面向社会招募“真人书”, 将真人图书项目引入校园,与青少年亲密接触,既能以其新奇的读书形式吸引眼球,又能满足青少年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人生百态的好奇心。
4青少年阅读推广发展策略
青少年群体是阅读推广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学业压力非常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图书馆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的推广形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创新性[4]。针对这一现实以及全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阅读特点,中学图书馆作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要平台,应该以阅读推广为图书馆工作的永恒主题,不断创新推广形式,“以学生为本”将阅读推广延伸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拓宽阅读存在的空间,把现代青少年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5]。
4.1 推广活动品牌化与创新性
针对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推广内容的质量,迎合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同时要加以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推广活动要注重持续性与创新性,长期坚持才能形成品牌,注重创新才能保持吸引力。如珠海市第三中学的官方微博,自开通之时即申请了官方认证,并持续更新至今,不间断好书推荐、最新公告、馆内活动宣传、关注热点资讯等,利用微博平台开展微征文、微书摘、微书评等创新读书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粉丝规模和影响力,成为珠海市第三中学图书馆的一个重要阅读推广品牌。随着微信的兴起,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悦读”品牌的活动宣传、周末读诗特辑、好书美文推荐等。其微信推广形式既追随了时下使用微信的潮流,内容更新应时应景,推广信息的到达率和阅读率都非常高。以上两个阅读推广品牌在学生读者和同行中都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们的创建与运营经验都非常值得借鉴与推广。
4.2 发挥读书社团义工团队的推广作用
创建读书社团和义工团队,是缓解图书馆开展服务与推广活动人手不足的有效方法。动员读书社团和义工团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宣传和组织,吸收采纳学生的新鲜创意,让推广活动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阅读主体变为阅读推广人,这一变化,满足了青少年群体阅读、表达、交流、传播的需求[4],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同学中的推广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架起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4.3 多方协作开展阅读推广
在校园中,图书馆是开展阅读推广的主力,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组织的协作,拓展阅读推广平台。例如与书商协作在校园内举办书展,让学生直接参与图书采购,选他们真正爱读的书。在青少年的课内学习中,语文课是最好的阅读推广和阅读指导课,图书馆可与语文科组共同开展阅读指导课、读书征文、汉字书写、经典诵读等活动。珠海市第三中学每年举办的“古韵今声”经典古诗文诵读,就是一个推广经典阅读的重要平台。还可与公益团体合作,在校内举办志愿活动、专题讲座等,或尝试开展“真人图书馆”项目等。多方协作开展阅读推广,才能更好地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
4.4 强化馆员业务能力
图书馆员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导者。全媒体时代下需要复合型的阅读推广人才,馆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推广意识和互动意识,更要掌握多种媒介知识,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和服务,有效吸引读者,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专业素养,重视各馆间的学习交流与阅读推广合作,通过借鉴和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更好地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
5展望
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图书馆、家长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6]。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全民素质,不能忽略青少年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主动了解和切实把握他们的阅读特点,不断调整和创新服务推广策略,构建全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机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7]。只有培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青少年一代,才能推动整个社会阅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世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理论和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3(9):116.
[2] 潘兵,张丽,李燕博.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研究[M].北京:国际图书馆出版社,2011.
[3] 张淼,韩宇.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基于网站的内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7):74―78.
[4] 徐晓霞,金德政,张 岚.品牌化与创新: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着力点――苏州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享[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9―28.
[5] 吴锦冲.香港青少年阅读研究与阅读推广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104―10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 科学素质 科学能力
2006年国务院下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为了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里的一门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占15个学分。在2008~200年度我校在高中一年级开设这门必修课,真正进入学生的课表,并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课程目标。
笔者有幸成为我校第一个专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每一阶段都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现就我校开展该课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成果介绍如下。
一、指导学生如何选题――问题情境阶段
该课程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选题。选题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学生课题实施的过程、最后活动成果的质量和课程的目标是否能达到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生选题阶段应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让学生知道课题的基本类型,为选题做好准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会调查型,即是学生对某种现象或是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创造发明型,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认真进行科学发明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最高层次;知识探究性,指学生就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习的方位,获得学习体验,最后形成学习报告,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较低层次。第二,学生明确选题的原则,主要有自主性,选题一定要自主自愿,以自己的兴趣和较为擅长的方面为出发点,所选的课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学生完成课题的成功性就有了保障;同时学生的选题一定要考虑可行性,包括课题进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基础、时间和精力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不能只考虑兴趣,如果学生的选题太难或条件无法满足,这样的课题只能停留在选的基础上,而根本就谈不上继续往下发展,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考虑课题开展过程中学生都学到了什么,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新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课题只是载体,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某种学习方法,掌握某种学习技能,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等等方面。第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课题开展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所以要解决好小组协作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主要采取两大类不同的选题实践,第一大类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即笔者先在班内介绍和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这门新课程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不确定范围自由的选题,然后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相应课题。选题内容包括课题的题目、选题的原因、选题的意义或实用价值、创新点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等5个不同的方面。然后给每个学生到讲台说课题的机会,下面的同学充当评委给其提出问题和建议,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修正和丰富学生的想法,有利于课题的立项。这种方式我选择高一年级的一半班级进行实践,效果很好,发现有些学生的想法确实很独特,最后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商议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课题进行实施阶段。例如,高一(1)班的刘超逸是全班第一个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的同学,题目是《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当看到同学和老师一起快速转动大脑为他提供建议、议论层出不穷的时候,他有种自豪的感觉!于是这样的动力指引着他在今后的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很多想法一个个出炉了,算是个高产“发明家”。
第二大类,笔者首先在班级内营造一种问题情境,确定研究大的方向,学生自己提出和选择相应子课题。比如“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从现在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晚上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以及一些实例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他们有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压力。他们被4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来气,这样一下子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了解更多学生的眼里以及怎么解决或缓解压力等问题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最后在这个班里成立“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课题组。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研究,班里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最后定下7个子课题分别是:对在校的初、高中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网上、图书馆查找如何缓解学生的压力;请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到学校作相关内容的报告;请校内心理辅导教师成立“调节学生压力办公室”长期给学生咨询;征文活动;寻找校内部分同学介绍亲身体验给其他同学以帮助:可以在校广播时间定期给学生讲故事以缓解其压力。确定子课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选好组长之后就可以进行实施阶段了。
第一轮选题结束后,全校高一年级12个班的选题结果涉及到调查报告50多项,最后立项进行研究的有39项;涉及到小发明和小制作120多项,最后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最后留下来进行立项研究的有98项,其中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63项,需要寻找相关科技辅导员的项目35项。在这一阶段由于笔者事先给学生
大量的例子,包括以前学生获奖的项目・、以前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资料、在外听专家讲座的例子、从专利之家网站下载的大量作品图片等,这些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选出质量高的课题。
二、课题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研究过程,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要研究的问题等等。这样学生选好课题后就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且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强,根据自己的设想先是画出原理图。并不断的修正。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寻找材料,此处我们提倡废物利用,不主张学生花钱购买材料。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体现创新。(4)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具体指导学生课题时,由于课题数量比较多,难易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调查报告一类的课题,我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占95%以上的工作,即是在选好课题、清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的情况下,由小组成员自己商量起草调查问卷的内容。之后在课堂上由该小组派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析问卷,让班内所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以及优缺点,集思广益,最后我再提出参考意见,小组成员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内容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根据学生自己的要求印制问卷数量,一般在500~2000之间不等,之后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发问卷、收问卷和统计数据等基本工作。最后,根据课堂上所讲的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商量如何分配任务,最终提交成文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撰写的情况,笔者对学生的作品提出相应修改意见,让其逐一进行修改,直至大家最后都满意为止。写好调查报告后还要把它转化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论文答辩。
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一类课题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笔者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比较简单的小制作,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例如。3班姚怡颖同学制作的“防哈气的口罩”,4班李品一同学“家用防臭型方便垃圾桶”,5班曹友霖同学“DIY墙上自定义挂袋”,12班蒲禅姝同学“盲人倒水器”,7班葛奉天同学“简易单词杯”,7班梁秋实同学“遥控自动窗帘”等等。另一大类就是有一定难度,涉及到物理和劳技等学科内容,据此情况。笔者找到相应学科的科技辅导员。让他们认领自己领域且感兴趣的课题,以便协助学生完成课题。例如,10班冯晨同学“鱼的自动喂食器”,1班刘超逸同学“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2班武嘉臻“感应式洗手液瓶”,9班武磊同学“环保手动充电的小风扇”等等,还有很多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学生已经做好的作品我们要给其充分课堂展示的机会,使其具有成就感。
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以及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善于申辩。
四、综合评价阶段
对活动的评价,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步。所以,在评价阶段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
1 过程评价
建立小组的活动手册,学生把每一活动后的感受、收获、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创新的想法等都记录在册,用照片和录像做好过程记录,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兴评价。
2 定量评价
成果评价,学生最后的宣传册,材料、倡议书、漫画等等。
3 总体定性评价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教育;科技馆进校园;实践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87-02
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科普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启迪青少年智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知识层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进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对提升国家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至关重要。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文化课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必要性。现今,很多中小学仍旧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只注重传输知识,没有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此外,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科普知识学习中去。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屈指可数,不利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与此同时,青少年缺乏对迷信、伪科学等的分析、判断能力。
我国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尚未充分认识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且各地区科普教育发展不均衡;对科普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宣传面不广,宣传方式缺乏新意;科技馆等科普教育设施匮乏;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素养低。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活动分类、实施原则、组织方式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认知欲、好奇心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科普教育各式各样,且饱含趣味性。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促使青少年自主参与科普知识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有益。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大都思维敏捷,学习用功,但其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匮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历来推崇“应试教育”。科普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其开展的实践操作型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推理验证的能力。
当前,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参加“奥数班”、“英语班”等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这导致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创新元素被忽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对科普知识学习有心无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能够实现科技创新与教材的完美融合,对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分类
经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生活性、趣味性、验证性、创新性、竞技性实践活动。生活性实践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生活的习惯。例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安全用电、合理分类垃圾等。趣味性实践活动,即饱含趣味,有益于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兴趣的活动。验证性实践活动,即对某些规律、认知进行验证的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即探索、创新活动。竞技性实践活动,通过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严格遵守科普教育相关规章质素,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安全性原则。安全实施科普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严格要求青少年按照规则操作,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此外,教师应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与此同时,教学素材应根据年龄层进行选择。
2.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学过程越有趣味,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效率越高。教育者应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性,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精心设计课程。
3.浅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验证理论。在实际科普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凸显重点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简易性原则。科普教育主要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为教育目的,其所设置的实践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调动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规划实践活动时,应满足不同年龄层青少年对实践活动的需求,使其主动参与科普知识学习,感知学习科普知识的乐趣。
5.实用性原则。科普教育除了太空飞船、4D影院等高端科普知识之外,还包含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时,教育者应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素材,并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物力,而且增强了科普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科学素养。
(四)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科普教育模式、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信息化科普教育模式等。
1.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科教育课程及构建科学俱乐部的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索、创造能力。例如:设立科普图书角;定期为学生放映科普视频;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设置科普知识竞答比赛等。
2.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主要是科普爱好者利用社会实践,通过组织科普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科普学习氛围。此外,科学家、科研人员还可走进校园,在课堂、课下对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如:青少年在寒暑假可报名参加科普夏令营;可参观科技展览馆等。
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对科普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者可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开展科普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科普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素质。
三、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措施
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等的主要基地,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具有非凡的意义。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促使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得以延伸和补充。
(一)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
通常,科技馆内包括开放实验室、数字体验馆、数码世界等,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科学知识学习氛围。科技馆进校园为青少年提供了参观科学展览的机会,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科学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参观科技馆,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对激发起学习科普知识兴趣十分有益。
(二)于科技馆内进行现场科技教学
科技馆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现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不再仅仅依托教材,而是可以直观、形象的学习、理解、掌握科普知识。此外,通过现场教学,还可以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科普知识,从而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传授知识。如:在进行“人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多少分贝以上”、“一般说来,声音在多少分贝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现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人耳鼓膜振动模拟、物体振动发声、识别声音高低等工具,进行声学实验。
(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操作
青少年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青少年实际操作能力对提高其科学素质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应以青少年心理特点、科普知识学习能力等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科技实践操作项目。如:制作航空模型;利用锯床、磨床、铣床等工具制作桌椅、拼图等简易玩具。科技馆作为学生绝佳的实践操作场所,有益于实现培养青少年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等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对我国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者应正确、全面认识科普教育,并通过不断努力,对科普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创新,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科普教学资源,有效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希冀广大教育者能够切实贯彻落实此政策,深入挖掘、利用、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进而为提升青少年独立思考、科学探索等能力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03):42-43.
[2]张洪涛,张静华.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5-97.
[3]袁辉.提升素质教育――论科技馆的青少年科普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23.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健康管理;干预机制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生活物质水平也在相应的提高,超重与肥胖的人数逐步呈直线趋势快速上升尤其青少年。从而导致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亦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1]。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然而肥胖是许多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和肥胖在近期呈严重流行趋势,相比成人后肥胖,始于儿童期的肥胖将会导致更高的慢性病罹患率[2]。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即超重和肥胖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的流行,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国外学者在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角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深化。目前,社会上常见的肥胖干预方法和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例如:“药物减肥、手术减肥、针灸减肥、气功减肥、节食减肥、魔鬼训练减肥”等方法大都不适宜青少年,为此造成的伤害事故也屡有报导,我们急需出台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全面、更科学,符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健康减肥新标准”和干预机制来指导实际减肥工作。
本文将根据多年的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的营员入营情况,以快乐山海行多年成功减肥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针对青少年健康肥胖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以运动养、食养、心养三养理论模式和健康信念对青少年的肥胖健康问题进行评价。从而制定出一套综合的并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群体干预机制策略、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探索健康促进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历届参加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营员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一个周期为28天封闭式训练营、男女都有年龄大约在9-20岁之间。每年实验都与每位营员的父母签订知情同意书,经病史询问和医学筛选没有疾病。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青少年肥胖的健康减肥标准和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
通过实验法在实验前测量每位营员的身体基本情况,年龄,身高,根据快乐山海行夏令营营员每个人身体基本情况、不同的个体差异。主要以调整生活习惯和改善营养饮食结构、习惯为主,并在十多年的验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营员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膳食、心理干预处方。在文明山海的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不断的探寻正确的干预方法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成分。
1.运动干预
根据每位营员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组成测试结果综合评价,确定运动强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确保减肥运动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有氧运动的心率每分最多不能超过140次。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的体脂率与有氧运动能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运动能力会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受到限制。因此,肥胖程度越高的肥胖症患者,减肥运动强度应越小,在运动过程中更应注意运动强度的控制以及运动项目的选择[3]”。
因此在运动中一般选择耗时长强度较小的项目如:慢跑、快走、游泳、快乐有氧游戏、有氧健身操等针对每一位营员的个体差持续交替进行。每周每天上下午都要运动、每次有氧运动的时间为2-2.5小时,由于游泳项目场地的特殊性需要每隔一天游一次每次2个小时。在每上下午最后的40分钟根据每位营员的不同身体姿态,做针对性的塑性练习。每周末一个大户外活动、旅游参观。
2.饮食干预
所有营员均接受4周的膳食干预,通过身体成分测试仪测出营员的基础代谢率。而后由专门的营养专家制定出个性化的平衡膳食食谱,满足青少年正常发育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的需要。在饮食方案中,三大营养素在食物中所提供的能量供应比例原则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 55%~65%,脂肪为 10%~15%,蛋白质为20%~35%,另早餐需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35%,午餐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40%,晚餐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 25%。
3.心理干预
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每天观察营员的反应和表现,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定期的举办有关于肥胖知识讲座和玩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游戏。普及食育知识,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挑食、猛吃、狼吞虎咽等现象。积极的引导营员对肥胖的认识。调动营员在做有氧运动时的热情和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二、实验结果
根据多年实验干预完后:体重测试各项指标与入营前都呈显著性降低。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构建了切可行的“青少年健康减肥标准和干预模式”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加实践干预模式“动养心”。遵循“以养为主,以动为辅”的“全新、科学、自然”的减脂塑形养生康复新模式。它既包含了道家动则生阳,增强体质的养生理念又增加了“运动、营养、心理”多重干预的含义,为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全国的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可参考价值意义。
三、分析与讨论
(一)肥胖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
关键词:科技教育;农村青少年;本地资源;信息化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是社会、国家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共同需求,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总目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现有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经济的差异,各地区的办学条件、学校设施、师资水平各有不同,可提供科技教育的资源也有差异。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资金相对充足,可以借助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开展科技教育。而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青少年科技教育相当滞后。其中突出表现在: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认识与具体落实错位;缺乏科技教育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科技素质偏低甚至没有科技教师;科技教育经费短缺;无活动场所、无足够科技活动时间等因素导致科普教育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科技教育的种子如何在这重重阻力中破土而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积极挖掘学科教学资源,渗透科技创新教育
有的教师抱怨教学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科技教育。其实,科技教育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科教育是基础教育主体,我们应充分结合各学科的特点考量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渗透科学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创新意识、科学创新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使学生领会科学本质,热爱科学,乐于科学探索,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以生物教学为例:
1.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其科学态度。如在生物教学中,学习遗传规律时,介绍孟德尔用了8年时间对28000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从而获得遗传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对待科学认真钻研、反复论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科学技能。在科学史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假设的能力,并学会用逻辑、想象及基于证据的思维方式来形成并修正科学解释。如,在学习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内容时,可以参考下表的模式进行:
“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教学简表
2.通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探究习惯
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课程,可以通过拓展探究教学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可让学生根据科学探究的八个基本步骤进行实践,如下图:
探究教学程序图
总之,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内一切可用的科学资源,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从学科学、爱科学到用科学、创造科学的过程,不断提高科学素质。
二、开发利用本土科普资源,拓展课外科技活动
农村学校要寻求科技教育的出路,必须认清形势。虽然农村学校在客观教育条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并非没有优势,关键是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农村具备较为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挖掘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要利用好本土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先调查和掌握本地区科普教育资源,然后根据资源分布和特点设计相应的科技活动。
1.科技活动要与本土特色资源相结合
农村地区有自己特色本土资源,以南沙区为例。南沙地区临近珠江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其中有较多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如,红树林湿地、海蚀地貌、山地、水网等资源;蕉门红番薯、小虎麻虾等名优地方特产;咸潮①、台风等自然现象。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但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还有实际应用价值。利用这些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不但能让广大青少年掌握本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的自然资源及分布状况,而且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把开发研究的成果编成校本教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更能体现科普教育的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的意识,培养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