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44:30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发展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煤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在煤炭开采和加工洗选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矸石、矿井水、瓦斯等伴生资源。这些伴生资源具有很高的自身价值,合理利用煤炭伴生资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极大提高社会效益。2010年我国矿井水综合利用率59%、煤矸石综合利用率61%、瓦斯综合抽采利用率38.5%,远低于其它先进产煤国家。我国每年无偿排放矿井水21亿m3,处理后可以满足9000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或66万hm2农田灌溉用水;年排放煤矸石2.4亿t,相当于6000万t标准煤发热量,可满足3500万kW的电力装机需求。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节能减排任务异常严峻的背景下,提高煤炭伴生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矿井采空区地表塌陷和地下水破坏,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环境。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我国长期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造成企业在煤炭开发过程中重生产、轻治理,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据统计,我国煤炭开采万吨煤造成土地塌陷面积平均0.20~0.33hm2,每年因采煤破坏土地以3~4万hm2递增,至2010年底,全国采煤塌陷面积能源技术与管理累计达55~60万hm2,由土地塌陷诱发滑坡、水土流失、建筑物塌陷和迁村移民等一系列生态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破坏地下水资源,打乱地下水秩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恶化水系生态环境,使矿区干旱缺水局面更加严重,加剧土地荒漠化。据统计,山西省吨煤开采排放矿井水0.87t,每年因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而全国采煤破坏排放地下水约60亿m3/a。
1.3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我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约20%。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71下降到2011年的0.564,下降了90%,但仍远远大于其他主要产煤国家。据统计,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42.2倍,南非的14.8倍,印度的7.7倍、波兰的7.0倍、俄罗斯的6.2倍。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突出既有煤炭产量大、煤炭地质条件和自然禀赋差、高瓦斯矿井多等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和技术上的因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切实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是今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2转型方向
未来,我国煤炭企业将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深度高效开发为主线,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统筹区域经济与煤炭发展,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炭开发,统筹煤炭生产、转化与输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概括为“:安全高效、优质集约、循环发展、环境友好”。安全高效: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素质和水平;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科学确定建井规模,推进煤炭规模化开发;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优化采煤工艺和方法;依靠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煤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构建安全、高产、高效矿井。优质集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煤炭洗选比例,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根据煤种煤质,宜电则电,宜化则化,进行煤炭深度转化,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管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强化节能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企业生产综合能耗。循环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力度,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培育煤层气产业;提高煤炭洗选比率,以洗选副产品为主要燃料发展煤矸石发电,利用掘进矸石、粉煤灰和炉渣发展建材,构建煤-电-材产业链;加大矿井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环境友好:以清洁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为重点,加强矿区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引进和推广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技术,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矿区三废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余热的梯级利用水平,不断改善矿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积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方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及时进行治理。
3评价指标体系设
科学设计评价煤炭企业转型成效的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动态跟踪和考核,从而发现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方式顺利转型至关重
3.1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对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内涵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映,包括经济效益、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从而从不同角度对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成效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和评价。系统性原则———煤炭企业通过生产活动向环境获取能源,又通过生产和消费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资源和环境质量状况又影响着人们的获取与排放,这些活动构成了煤炭企业发展的四大系统即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将四个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设立一系列指标,考察煤炭企业是否达到四个系统的相互协调,衡量协调发展的程度,从而综合反映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成效。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不仅需要反映企业转型发展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某一纬度,拥有若干可以选取的表征指标构成,但其具有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不同,要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认可度和说服力较强的表征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可测性原则———指标体系指标含义明确,计算指标所需的数据资料便于收集、计算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对于既可用定量指标又可用定性指标表征的情况尽可能选择定量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需通过专家综合评价确定指标取值。可比性原则———指标的确定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指标评价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设置客观、公平的评判标准。
3.2指标体系设计
3.2.1建立指标项系统根据煤炭企业发展转型方向,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Ai),每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若干二级指标(aij)。最终形成评价指标项系统如表1所示。3.2.2确定权重系数根据每个指标项在评价指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权重系数(Wij、Mi)。它表示在其它指标项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每个指标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指标项的权重系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3.2.3划分等级与标准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等级划分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而等级的划分就必须设计一个比较基准———评价标准(Tij)。文章采用数值计算和文字描述两种方式对煤炭企业转型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设置。对于可以进行测算的定量数值指标,可以设置一值域,凡进入该值域则可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对于非数据性的描述指标,可采用文字描述对每个不同要素进行等级划分,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
4说明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判断煤炭企业的转型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企业发展需要关注和改善的重点。值得说明的是,该评价体系的指标及指标判断标准的设置并非绝对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增加或减少指标数量,修改指标判定标准。例如内蒙古地质条件好,适合采用自动化机械装备,所以相对于南方地质条件差的地方,“机械化水平”指标的评价标准就应该高一些。
5政策建议
企业是市场主体中最基本单位,以逐利为基本动机,任由发展,企业会只关心内部成本,而忽视外部成本,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于煤炭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使之由外部被动型变为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5.1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改革完善矿业权出让方式,采用“招拍挂”的市场方式直接出让采矿权。对于以前靠行政划拨无偿取得的矿业权的企业,按照有偿使用原则,一律补缴矿业权价款[4]。
5.2提高煤炭企业办矿标准
新井建设将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露天煤矿、特大型矿井,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设计和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对具备条件的老矿井,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结合各地实际,完善小煤矿退出机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5.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标准,加强对安全费用的足额提取与使用监管力度;奖优罚劣,把安全生产指标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力度。
5.4鼓励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节能技术、工艺的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鼓励企业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及改造;制定具体的节能考核指标,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和行业评先树优的基本条件,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企业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5.5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
鼓励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配套建设相关服务设施,使矿区循环经济融入到城市大循环之中;在项目审批、融资信贷、产品价格、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支持煤炭企业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矿井水、煤矸石、瓦斯等伴生资源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考核指标。
5.6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按照“谁开发谁收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受益主体;提高对煤炭开采中环保基金的征收比例,保证提取足额的环保治理资金,加强对环保基金支出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基金使用落到实处,保证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理和修复;加强“三废”排放管理,推动矿区内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实现矿区污水集中处理,全部达标排放,对未利用的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5.7积极探索建立职工利益和企业效益的联动机制
(一)智慧企业的概念
智慧企业是利用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使用云平台大数据整合、智能传感器、互联网等手段,达到企业大部分关键的业务实现自动化,企业管理、项目决策智慧化、自动化,这样使得企业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获得最科学、优化的安排,实现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生产物资、市场业务等方面达到合理的整合,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企业。智慧企业的内涵包含企业人员的智力化、企业硬件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即时性、企业创新的智能性。智慧企业的一般特征: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敏捷化。
(二)发展智慧企业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1.企业智慧化基础设施:企业要发展智慧化应该首先在网络接入方面建设自由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云平台、互联网接入、大数据平台和相关应用软件系统。
2.企业经营业务智慧化:企业要实现智慧化,应该加强企业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整个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实现各类核心业务全部智慧化。
3.市场营销智慧化:为加强企业市场营销智慧化水平,企业应保证在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管理动态追踪智慧化。
4.企业管理智能化:人财物等资源管理智能化、企业决策智能化。
5.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精神文明、商业文明、生产服务文明的系统化建设,智能化技术普及教育,使企业转变成学习型的企业,并在公司内部健全有关学习、培训的相关制度,实现全体员工的继续教育。
6.企业信息数据库智慧化:企业应建立有利于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的有关数据库作为知识储备,从而实现信息获取与使用的智慧化及深度挖掘。
二、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一)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的现状
宏观环境的营造,助推了企业的智慧化建设。2012年6月胶州市启动“千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计划使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推进一千家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2012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胶州市信息化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实施细则》,每年安排100万元扶持资金,促使企业的两化水平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2013年年底对全市305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5家)进行了摸底排查,随着近年来网络、软件技术的发展,胶州市企业信息化的平台建设规模基本达到了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水平,计算机拥有量逐年创新高,服务器的拥有量也基本达到每家企业有2台,交换机更是达到了8台,调查发现胶州市有98%的企业安装了宽带网络,约有82%的企业搭建了供企业自身使用的内部系统网络,大约70%的企业聘请专业网络技术人员自建了企业自身的门户网站;32%的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实现了网络销售的运营方式。从胶州市的智慧企业发展整体布局来看,胶州在建设智慧企业方面发展还不够同步,有的片区发展智慧企业较快,有的偏远乡镇发展智慧企业的劲头还不够足,多数企业存在有硬件,但无软件的情况,需要继续完善智慧化企业的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建设,进行智慧企业的探索和实践。
(二)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中的问题
虽然胶州市在智慧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化集成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较高水平的智慧化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企业对发展自身的智慧化系统方面还没有头绪,企业负责人对智慧化系统建设的投资仍然较为谨慎;另一方面,由于智慧化企业缺乏整体的设计,大约50%左右的企业在建设智慧企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复性投入等浪费现象。除此之外,胶州市很多企业的负责智能化建设的人才队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企业要想实现智慧化,应该着重三项内容,首先企业应该建立生产运营整个过程各类信息的综合数据库;第二是企业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整个企业运营环节实现信息化;第三企业最终达到管理、决策的智慧化。当前胶州市的企业智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很多胶州本地的企业对发展智慧化企业管理系统的意义及功能还没有认识到位,对于建设智慧化企业管理系统的积极性不够强,发展智慧系统还处于企业自发实施的状态。
2.胶州市的企业智慧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建设不够成熟;企业智慧化的应用软件成本较高,超出了胶州很多企业的承受范围,甚至不少大型企业也感觉成本过高;胶州的智慧化硬件实施服务商力量薄弱,缺少专业人才,无法完成较大的定制服务,无法满足本地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经过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大约有60%的胶州企业认为缺乏智慧化系统建设的技术人才限制了胶州市企业智慧化系统的普及程度。另有调查,将近一半的胶州企业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平台的使用;胶州近半数的企业数据安全仍然是靠本地电脑的杀毒软件等;80%以上的胶州企业都已经普遍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
3.胶州部分企业现代化、信息化制度建设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很多企业依然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智慧化企业建设的标准,因此胶州企业急需改变传统观念,更新企业管理模式。
4.政府各级部门对胶州企业智慧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并且各级部门存在管理协调不到位的情况。胶州市信息化建设扶持政策少,影响小;青岛市信息化建设扶持政策整体存在门槛高、覆盖率较低等问题,小企业难受益。
三、解决胶州市建设智慧企业有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对策
企业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为了使胶州企业智慧化建设更加普及,更加深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坚持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智慧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思路,找准胶州企业发展智慧化系统的关键要素,统一规划、实施。
2.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分阶段推进企业智慧化系统建设。
3.寻找合适的智慧化系统服务商家为胶州企业定制适合、实用的智慧化集成系统,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
4.政府、企业都应增强发展企业智慧化建设的信心及意识,在投资方面加以侧重,并将技术人才的培养、储备提上日程。
(二)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意见
1.智慧企业建设的目标在10~20年时间内,使龙头企业实现动态经营、敏捷反应、精准决策、低碳绿色,中等企业实现管理透明化、合作协同化,小企业实现产、供、销、人、财、物等全部数字化,最终形成一个覆盖胶州各行业、梯度排列的智慧企业群。
2.智慧企业建设的具体内容(1)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框架,制定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中有关智慧城市发展的规划,进行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设计,制定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使胶州智慧企业建设适应智慧城市的相关规划。胶州发展智慧企业建设应该与政府政务、便民医疗、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相互匹配;胶州智慧企业建设应该结合胶州市工商各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胶州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智慧应用水平,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在应用的扩展上要遵循从点到面的原则。(2)以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做为基础,明确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重点推进“千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智慧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分行业不断推进胶州企业智慧化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在商业企业,加强采购进货系统管理、库存系统管理、授信额度管理、产品促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对于工业企业,应建设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达到生产、销售整个环节的智慧化。胶州的物流发展对于胶州经济贡献非常重要,物流方面,为保证实时追踪货物的运输状态,应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实时动态追踪的智能化系统。(3)以胶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智慧企业建设的服务平台利用“1+12+X”公共服务体系展开广泛宣传和服务。“1”指胶州市级综合性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2”指12个镇办公共服务平台、“X”指以23家行业协会和若干个特色园区及社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为主导的专业性、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公共微信、服务热线、IMO、云平台、公用邮箱、QQ群等多种沟通渠道,对纳入服务网络的87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万余家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智慧企业知识传递等。完善胶州市服务平台,设立企业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管理培训、市场开拓、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4)抓好智慧化企业人才积累,保证企业智慧化发展的人力储备一是政府应积极联系引入海内外高级人才。对于掌握智慧化企业建设核心技术的人才给予优厚条件吸引来胶州进行创业;二是加强胶州市企业智慧化人才队伍的培训。通过与青岛地区各类大专院校以及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的联合,建立企业智慧化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人才的培训课程。三是加强企业智慧化建设的宣传、科普。定期组织各级领导、企业负责人、技术人才学习考察,并在全社会科普有关企业智慧化的知识。
(三)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保障
1.政府组织: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政府在建设智慧化企业方面应起到组织作用,政府可以联合大专院校、信息科技供应商、企业建设胶州企业智慧化的行业协会。及时掌握全球智慧企业建设的新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定期组织相关人才考察学习,培养一批肯为胶州企业智慧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专业人才。
2.财力保障:为胶州发展企业智慧化提供资金保障为保障胶州企业智慧化发展建设,可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立胶州市智慧企业发展基金,在财政方面采取税收返还等政策激励胶州企业增加智慧化建设的投入,鼓励胶州企业自主创新。在企业智慧化技术研发与改造的创新方面,政府可以采取量化的方式,根据企业创新成绩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政府还应促进胶州各类金融部门与企业智慧化建设单位合作,以保证企业智慧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3.制度健全:建立智慧企业建设的相关机制要想长期规范发展胶州的企业智慧化建设,应该首先在制度上予以保障。首先应建立考核机制,由胶州市政府安排相关专业机构采取量化赋分的方式,定期考核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发展情况;第二通过智慧企业行业协会的监管激励,推动胶州大中型企业发展智慧化建设;三是群策群力,联合智慧企业建设水平较高的多家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打造胶州智慧企业的标杆。
4.产权明晰:重视维护智慧企业建设的有关知识产权智慧企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新型管理模式,智慧企业建设包含了很多最新的技术专利。为了保障智慧企业建设单位的权益,胶州政府应加大对智慧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首先应该支持胶州企业在建设智慧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专利;其次政府应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第三政府应引导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胶州产、学、研相互结合的企业智慧化运作体系。
四、结语
【关键词】企业管理水平;创新发展;新时代
一、深化企业管理水平是造就企业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的新时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将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上去,那么不仅会对这个企业的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这个企业想要做好做大,那么这个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强,因为只有这个企业做强了,才有资格谈论做大做好。而只有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上去,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与活力,进而促使其设计水平与制造水平乃至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做强。当今时代,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叠加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虚拟经济、共享经济等,诸多新经济形式的出现,促使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变革。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着力修炼好企业的“内功”,才能够使企业始终保持发展的态势,避免在突飞猛进的市场发展浪潮中落后甚至遭到淘汰。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特别是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企业管理问题,例如,2017年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共享经济企业,在经过两年左右的爆发式增长后,出现了大范围的企业倒闭,其中包括共享单车企业、共享汽车企业、共享充电宝企业、共享租衣企业、共享雨伞企业和共享睡眠仓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突然倒闭,既有社会经济的宏观原因,同时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上述企业沉迷于融资的争取,不断地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市场份额抢占,而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等内部管理却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野蛮生长状态,企业的核心不是人才而是金钱,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极差,且无法进行及时地策略调整,最终不得不面临惨淡的结局。(二)深化企业管理水平是产业发展、产能提升的需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想要加强企业的管理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个企业就必须要将自身的理念进行更新并且开拓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上去,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从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还有一些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够明晰,再加上企业的决策机制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企业出现人才紧缺和队伍建设落后的现象,进而造成企业的产供销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经济理念的逐渐转变,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互联网+”开启了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渠道。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许多传统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倒逼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否则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此,企业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水平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转型的目的,建立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方向的目标,将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提高上去,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三)加强企业管理是应对当前形势以及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迫切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地方区域的经济状况,而是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中国长期以来都属于制造行业的大国,“中国制造”闻名世界,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在制造行业方面的兴起,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应当也必须进行企业的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演变。而在这样的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企业自身潜能的挖掘,更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使企业的资金更加稳定,人才队伍更加成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最近两年,中美贸易争端成为了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在出口贸易领域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在进口领域方面则缺乏足够的需求,导致美国率先挑起对华的贸易战。在这场贸易战中,两国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而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就很有可能在这场贸易战当中失去市场份额,无法抵抗住经济风险。相比之下,如果企业能够强化自身的管理,努力打造企业独有的品牌并拥有稳定发展的团队,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在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
二、深化企业管理水平、创新企业深入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并且科学的实施。为了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国际上的市场趋势进行超前的预测,而且还要对我们国家的政策进入较为深入的研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认真学习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并且进行运用,使企业能够在危中找到新的机遇。同时,企业还应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以强大的人力资源和规范的企业管理,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遇到生产或者经营瓶颈时,要通过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新的突破,以强大的管理团队在逆境中发现问题并且培育有利的因素,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争取采用最合理的方法为企业开源节流并且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共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想要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在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从而对市场中的变化规律进行准确的把握以及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使得企业能够将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调整,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应该广泛的采用现代管理技术以及方法和手段将企业中存在的有规章制度不遵循以及财务混乱还有原材料消耗过大等问题解决掉。比如说加强企业的会计预算管理水平,从抽象的层面上来看一个企业每天都是在重复吸收,提供以及转化这三项内容,如果具体的形容这三项内容就是产品的生产还有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成品的销售三项基本内容。企业在采购这一环节当中主要有物流成本,材料购买成本和人工成本这三个主要成本构成,并且这三项主要构成成本之间存在着不能分割的关系,不管是哪一个主要构成成本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两个构成成本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想要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就必须对成本控制的每一个部分引起重视。(三)紧跟时展潮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时刻认清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指数,从而更加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例如,企业可以将企业管理与“互联网+”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加快步伐寻求助力发展的企业管理软件,以网络和局域平台帮助企业进行决策、领导、组织、谋划、人事、业务、财务等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促使企业管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企业要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深入了解当前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政治、经济形势,从而有效提升企业驾驭市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共享、流量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要保持审慎的态度,着力从强化自身管理入手,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探索新领域的经济运作,从而确保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三、结束语
食品饮料企业的进入门坎和技术壁垒较低、替代性很强,导致该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存在规模小、产值低、品牌价值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住机遇,通过研发、创新产品等方式捕捉更多差异化商机。可以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健康、绿色、原生态的产品,以及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来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提升食品饮料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食品饮料企业;产业集群;差异化产品;供给侧改革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国食品饮料市场潜力巨大,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最具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食品饮料市场的进入门坎、技术壁垒都较低,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很多生产相似产品的食品饮料企业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导致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吸引、留住消费者,是食品饮料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且,主席也一直强调,企业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合市场的有效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基于此,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应该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迎合、创造市场的有效需求,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应对新的需求升级,向消费者提供质量更高、差异化更多、能够更好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食品饮料企业有其自身发展特点,其产品受国家政策调控、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平稳、税源稳定等行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对稳定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稳定税收来源和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2015年整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仍比2014年增长18.7%,远高于同期肇庆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6%的增速。在税收收入方面,2015年食品饮料等行业保持较高利税水平,食品制造业国税增长99.8%。
一、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食品饮料企业资产总额增幅较大。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资产总额都有大幅度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食品饮料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由2012年的38.2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6.3亿元,增幅高达73.07%;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资产总额由2012年的10.5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亿元,增幅高达164.8%;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资产总额2012年是17.28亿元,2014年增加到25.99亿元,增加值为8.71亿元。总体而言,2015年食品饮料企业工业总产值130.9亿元,占肇庆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增加值30.3亿元,所占比例稳中有升。
2.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较低。2010年以来,肇庆市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保持在32—38家之间,企业总数波动不大,其中,2010年35家,2011年32家,2012年34家,2013年36家,2014年37家,2015年为38家,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3.1%、3.04%、3.25%、3.31%和3.42%。可见,肇庆市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数整体比较低,一直维持在3%左右波动。
3.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区。2015年肇庆市食品饮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8家,中心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家,占76.3%,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域,其中高要13家、城区(端州区、鼎湖区)和四会各占6家,高新区4家。4个山区县仅有9家,占23.7%,其中怀集县4家,德庆县5家,而广宁县和封开县都没有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
4.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代表性企业中,广东省鼎湖山泉有限公司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5.79%;桶装水产量2400万桶,同比增长4.35%;瓶装水产量850万箱,同比增长13.3%;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同比增长38.5%;税收3000万元,同比增长36.36%。肇庆蓝带啤酒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主要销售收入为7.24亿元,同比增长0.74%。主要产品中的啤酒产量为16.17万千升,同比下降2.66%;企业利润为8163万元,比2014年的10994万元下降了2831万元,同比下降25.75%,利润下滑幅度过大;企业上缴税收9330.88万元,同比增长4.08%。
二、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产值较低,规模普遍较小。目前,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共有38家,2015年工业总产值130.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也就3亿~4亿元,大部分企业每年的产值低于1亿元,与广东省内的食品饮料企业相比,总体规模仍偏小,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杭州娃哈哈集团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720.425亿元,比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2015年工业总产值130.9亿元要多出4倍多。肇庆蓝带啤酒公司2015年营业总收入为7.24亿元,企业利润为0.816亿元,比2014年略有下降。但广州珠江啤酒公司2015年营业总收入为35.2亿元,企业利润总额为1.27亿元,都远远高于蓝带啤酒公司。浙江省的农夫山泉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05.42亿元,但肇庆鼎湖山泉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2亿元,差距极其明显。
2.企业产品层次不高、附加值低。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中,虽然有像创科食品公司会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技术创新的瞬间服务。目前的固定客户有雀巢、联合利华、卡夫、星巴克等,但总体来说,食品饮料行业产品层次较低,缺乏工艺原创性,企业很少融入自主创新,工艺升级较少,产品基本是欧美或者港澳的翻版。同时,肇庆市农林渔资源丰富,有贡柑、沙糖桔、龙眼、荔枝、竹子及水产品等,但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不多,产品加工长期停留于初加工再外销,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太小。
3.企业发展依然处于粗放扩张阶段。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发展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几阶段。对于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而言,基本都处于发展期和成长期,具有特别明显的粗放型发展特征。多数企业在单品类产品发展较好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多品类升级战略。而且从企业规模扩张上看,几乎没有一家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一般都是采用投资新建的方式,这意味着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和整合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鼎湖山泉公司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但该企业也是打算购买土地进行增资建厂,以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是通过并购。
4.部分企业成为广东知名企业,但品牌价值不高。尽管现在肇庆市食品饮料行业已成长起了一批品牌企业,如鼎湖山泉、飘雪、蓝带、香满园、无比等广东省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广东省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全国的影响力就比较低,肇庆食品饮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领导力、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忠诚度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食品饮料业依然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75个品牌入选,占总入选品牌数的15%,但这些品牌中,肇庆所有企业没有一家入选,虽然此排行榜不能被完全认同,但多多少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5.原材料成本逐年上升,挤占企业利润空间。食品饮料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中农产品的比重占据65%左右,在此次以猪肉、粮食、糖、水果、乳制品等农副产品为主的涨价浪潮中,食品饮料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很多中小企业只能减产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成本飙升,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其中部分企业出现亏损情况。与此同时,在国家严格控制物价水平、食品饮料企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背景下,食品饮料企业很难对产品进行调价,不得不承受极低利润的经营压力,难以维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对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进行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坦言这两年企业的经营压力非常大,利润空间相比前几年缩减了很多。
6.产品差异性小,竞争激烈。在我国,由于市场发展程度和消费习惯的影响,食品饮料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比较低,使用的原材料基本没有太大差异,很难形成有特色的食品饮料口味,这主要是由原料中的水、面粉、白砂糖、水果、果碎、茶等决定。在食品饮料市场上,由于产品的物理特征基本无差别,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的是依赖品牌和既往的消费习惯。食品饮料企业进入、退出门槛都比较低,这使得行业内的生产企业数量日趋增多,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以水饮料为例,肇庆市知名的生产水饮料的公司就有飘雪鼎湖山泉、爱森、鼎一、蓝带蓝堡等,这些水饮料之间的差异性很小,相互替代性很强,导致各个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
三、加快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产业集群建立,促进规模经济。从目前看,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研发技术能力差、生产产量不高、规模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若能将市内或周边地区的食品饮料企业进行横向兼并,就可将食品饮料中的上中下游企业通过地理区域间的合并形成一个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合力,可极大降低各生产环节中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食品饮料企业可引进大型机械设备、大型生产线以及机器人生产,促进食品饮料企业规模扩大,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问题。征地难、用地难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的困境之一,一方面,一些小型食品饮料企业用地难,只能租赁旧棚厂房,经营环境差,而且分布零散,不能形成产业集群,严重影响和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利用项目圈地,导致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实际利用率很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对原来的土地进行协调规划,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问题,对有发展前景、发展势头好的优质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地指标,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鼎湖山泉企业打算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00亩用地来投资建仓库,以满足新投入生产线的生产需要,地方政府可加快协调规划的力度,尽快划拨土地,让企业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同时,可在产业园区规划中划出一部分土地用于食品饮料产业招商引资、投资设厂,使这些企业组成产业集群,形成食品饮料行业的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尽快成长为广东省的龙头企业。
3.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融资渠道。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狭窄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工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方面努力。在完善融资方面,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经验,成立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逐步增加专门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专项资金和担保补偿基金。政府除了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外,还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个人、团体等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到食品饮料企业中;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出多种可行的创新型方式,改变以往投资方式特别是政府投资方式单一的局面。
4.加快提升食品饮料企业的品牌形象。针对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的特征,企业应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细分,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选定目标市场,选择成本低、见效快的营销方式,可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来逐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满足各个细分市场顾客的有效需求。只有高质量、多元化的品牌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形成稳定的品牌忠诚和品牌偏好。
5.多品牌、多种类共同发展。尽管食品饮料企业的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但由于消费者消费口味的多元化、消费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不同产品之间不可能完全被替代,这就给食品饮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在竞争更为激烈的饮用水市场,鼎湖山泉若想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必须能够迎合、创造市场的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未来会有更多品牌进入食品饮料市场,同时也会有大批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品牌被淘汰。
6.积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尽管食品饮料行业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但企业仍然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多类型的食品饮料,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现如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加强,食品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曾经非常流行的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逐渐“退烧”,绿色、营养、健康、原生态的食材越来越受到推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RIO(锐澳)、黑牛食品等研发出鸡尾酒饮料这些“混搭”产品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取得巨大成功,肇庆市的食品饮料企业也可以研发出一些新口味、健康态的产品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食品饮料企业可以通过包装来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方便、环保的包装不仅保证了食品饮料存放的安全质量问题,也为同质化的食品饮料产品带来了差异化,带动了食品饮料企业的发展。鼎湖山泉公司就是通过重新设计、改变包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提升了品牌形象。
7.利用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在“互联网+”时代,O2O模式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领域。IT技术的发展、电商的普及,极大促进了食品饮料的流通和新销售渠道的拓展,当代物流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饮料的流通速度加快,饮料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大大缩短,网络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更易沟通的新媒介,食品饮料企业可充分与各电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节约物流成本。鼎湖山泉已经和京东商城进行合作来扩大销售渠道,降低销售中的物流成本。
结语
与欧美市场相比,我国的食品饮料企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高成长性的行业,是我国消费品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改变而变化。发展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充分发挥企业这一经济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安排,促进食品饮料企业的长久发展。而企业应充分研究消费需求的变化,竞争方式应从原有的“价格战”转向提供“差异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通过研发、创新产品等方式捕捉更多差异化商机,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健康、绿色、原生态的产品。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提升肇庆市食品饮料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付华英 单位: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肇庆学院西江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卢志渊.泉州食品饮料业转型升级远景设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28-30.
[2]徐卫卿.“并”从口入———食品饮料行业并购蓄势待发[J].首席财务官,2011,(5):47-49.
[3]邓伟,蔡科.浅析外资并购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动因———以雀巢集团近二年的系列并购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1,(6):31-33.
[4]丁立.深圳市景田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5]顾硕.稳增长的食品饮料行业对自动化提出新挑战[J].自动化博览,2015,(4):38-42.
【关键词】 企业 管理 策略 分析
Abstract: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and motivation of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we can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cultivate and implement the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form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common goals of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and make various production elements organically, achieve the resources optimal configura-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competitiveness.
1.我国企业管理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尤其是融资困难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小企业需具备三大优势:本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不同的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本土优势所剩无几;形成后发优势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培育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为什么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
领导能带来有用的变革使生机持续不断,管理能带来秩序使事情高效运转;领导自身永远不能使一项活动年复一年地按时、按预算保持运转,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高效的运转。
只有将管理和领导结合起来,才能带来颇为满意的效果,形成企业强有力的生存、发展能力。尤其是在变化日益频繁复杂,效率越来越决定竞争成败的现代环境条件下,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与强有力的管理共同作用。若两者都不具备或都很弱,则宛如一只无舵之船再加上船体还有大洞;若两者只具备其一,不一定能使情况变得更好。没有领导相结合的强有力管理可能会导致,令人感到压抑,为了秩序而维持秩序;没有管理结合的强有力领导会变得以救世主自居,形成狂热崇拜,为了变革而变革,甚至变革是朝着完全不理智的方向发展。
3.现代企业管理分析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呢?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文化、组织的结构和人力资源实践。那么要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因素。
3.1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在企业环境中一方面经济环境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环境也深刻地影响或制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活动的运行。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它具有独特性。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
中小企业必须抓住两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创建一个学习行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2创新企业管理体系
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很多企业都建立了ISO9001管理体系,覆盖了人力、设备、工作环境、采购、产品开发、生产等众多环节。但ISO9001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因此企业还会根据各种管理需要建立诸如企业内控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设备维护管体系等。为了持续提高竞争能力,企业还会不断地吸纳和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一般都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展开,并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给企业留下一套套新的管理流程。不管企业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企业的业务流程最好只有一套,企业的业务人员在工作时只要严格按照这套流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以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这策略中,战略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曾经说,战略将找出企业独一无二的定位、明确地取舍各项活动,以及紧密整合各项活动。战略的观念要通过组织成员的期望和行为而达成共享,以此把全体员工聚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这种观念被称之为“企业理念”。
3.3完善人员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优秀人才的引进、开发和合理利用。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长期生存发展,就要靠专业人才来管理,来进一步研究新成果、开发新产品,提高新工艺,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技兴企、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竞争激励机制。
3.4建立企业自主技术
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主创新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突破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产品低价格基础上的。虽然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增长,但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使一些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转型,是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3.5搞好企业品牌管理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必须重视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战略,必须善于整合品牌,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并针对个品牌路径提出提升策略。
品牌延伸一方面在新产品上实现了品牌资产的转移,另一方面又以新产品形象延续了品牌寿命。有了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品牌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跟上了时代的要求。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把企业做强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
总结
关键词:厦门;物流;货代;专业化;信息化
1 厦门货运行业现状分析
(1)石制品在厦门出口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9年3月6日—3月9日。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在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厦门市继中国投资洽谈会和对台交易会之后的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2)虽然这波金融危机对珠江三角洲以及厦漳泉三角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部分工厂倒闭,进而影响到厦门地区的出口量,但在这些地区的服装、鞋子、箱包以及工艺品等轻工产品仍然在厦门出口货物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3)进口货载在这几年内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有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伊朗进口的石材,欧美进口的废纸,还有从台湾进口的塑料米等。进口这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厦门地区的贸易仍然以出口占大部分,主要是闽赣及内陆地区的货物。
2 厦门货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佣金制度动摇,经营面临困难。
国际货运业本身就是一个中介行业,赚取佣金是它的主营收入,交通部在这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贷代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船东不断地调低佣金比例,甚至取消了近洋航线的佣金,使得这块收入下降,甚至为零,这对中小货代企业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中小货代企业的另一收入就是作为无船承运人拿运费差价。但现在航运市场上运费几乎透明,老货主对哪一航线,哪种船舱,每一集装箱所需费用了如指掌。因此所谓的差价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佣金制度的动摇,佣金下调使得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危及其生存。
(2)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缺少核心竞争力。
厦门的货代企业众多繁杂,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容易陷人市场局部混乱之中。从货源、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寥寥无几。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竞争能力低是绝大多数货代企业经营状况的最好写照。
国际贷代应是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行业,发达国家的跨国货代公司早已发展到了门对门服务。但厦门的货代业务范围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订舱、报关、转运等环节的简单劳务,功能单一,服务面狭窄。行业放开之后竞争日益激烈将是我国货代行业的大势所趋,中小货代企业在竞争中。没有优势,为了抢占客户,只能采取降低服务价格,有的贷代企业甚至放弃吃价差,倒贴钱给货主。这种恶性的价格竞争,将使那些缺少竞争力的中小货代企业生存困难。面临倒闭。因此,厦门的中小货代企业应重新调整定位,进行整合与升级。
(3)资金规模小、融资能力不强困扰企业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讲求的就是规模效益,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企业需要增加投入,但是厦门的中小贷代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那些国有控股的国际货运企业或大型的贷代企业,它们可以采用职工持股,或利用自己的品牌、信誉吸纳民间资本的做法,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资本集中。但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它们缺少品牌,缺少信誉,它们中有的是挂靠大企业,有的是几个人合伙,凑足企业注册资金,有的甚至是采取借资,一且企业成立就抽资。这些货代企业的规模是可想而知的,企业的信誉也就无从保证。这种小规模的贷代企业,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保证厦门本土货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对目前散乱无序的货代行业进行全面的整顿。
(4)厦门物流业人才短缺。简单地说,物流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策划的过程,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我国这样的人才还比较少,厦门地区的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奇缺。以厦门甚至全国目前的现状看来,从事货代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进入门槛不高,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缺口较大。从长远来看,未来5年这种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根据调查,206家企业当前紧缺人员数量为1604人,其中、高级人才需求712人,未来1—3年内所需人才为3195人;3—5年内共紧缺6195人。根据市工商局注册的物流及相关企业近2000家推算,预计到2010年。夏门市物流人才缺口将达到几万人。
(5)厦门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为符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灵活应用信息科技往往是致胜关键,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追踪货物、库存管理电子化,都是急需研究的课题。同时,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存在企业有没有通过IS09000、IS014000等体系认证,有没有质量保证系统,企业的货损、货差率能不能降到最低等问题。物流行业的整合速度远远慢于制造业的整合,毕竟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有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而产生的物流需求,但却找不到全国意义上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6)厦门物流企业的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
物流是一种网络经济,网络不完善或不健全,业务开展就会受到制约。目前厦门本地的货代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小型货代往往只局限在追求短期利益,甚至只是做做差价赚取佣金,根本不愿意花成本完善自己的网络系统,不少货代根本没有自己的网页或内部工作系统。而一些已成规模的大型货代,却只有在诸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核心站点设立一个主页,在不显眼的角落标注上厦门地区的负责人以及联络方式,仅此而已。这种现状其实可以表明厦门物流行业虽然起步不算晚,但市场结构并不成熟,竞争混乱,大多数货代认为健全的网络服务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公司的绩效,因此漠视网络环境的建设。厦门物流行业的网络健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 厦门货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的外资货代涌入,国外的货代企业以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雄厚的资金、遍及全球的网络、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在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货代行业将出现优胜劣汰的局势,一些势单力薄的货代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面对“强敌”压境的态势,厦门的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1)停止内战,加强联合,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航运业联合、合并、收购、重组之势风起云涌,船公司及大型的货代已为中小货代企业做出表率。大企业尚且如此,何况中小型企业。中小型货代企业耍有长远的目光,应牺牲某些局部利益。停止内战,加强联合,寻求共生,避免陷入孤军奋战、分散经营的局面。
有人提出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通过“以中型货代企业为龙头,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为支持”的经营模式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其实还可以再上一档次,即采取以大型企业为龙头,让中小型企业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的方式,来全面发展厦门的货代企业,整体提升厦门货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货代行业符合特许连锁经营的操作特点。它可以通过规范一系列操作,要求加盟者共同遵守,使特许方与被特许方在经营管理理念保持一致。特许经营模式给特许方和被特许方双方互惠的机会,特许方无需资金投人,即可壮大规模,受特许方可以得到大企业的支持与扶植。厦门的中小货代企业可以尝试这种经营模式,整合企业,以缓解融资问题,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全面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拓展企业的服务范围。向物流业进军。
目前,厦门一些大型国际贷运企业己实现了转型,2003年有6家物流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列。但是,中小货代企业的经营模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有必要进行转型,中小货代企业经过优化整合,上规模之后,就需拓展服务范围,追求更大的利润源。“物流”是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政府在政策及配套措施上都给予一定的保证。物流的根本产品是服务,货代企业的本质也是服务,综合物流的精髓无非是货运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服务功能的延伸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贷代企业要向物流企业转型,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企业必须有集中稳定的货源,其次必须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能提供综合;第三必须具备成熟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第四拥有训练有索的专业人才。目前,厦门很多中小货代企业尚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它们必须接受物流的经营理念,有转型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才愿意牺牲短期、局部的利益,实现货代企业在货源、人才、资产等方面的整合、重组、优化,组成新机构或新实体,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走中外合资合作之路,促进企业规模经营。
外资货代企业的进入,对中小货代企业来说既是压力,又是一个发展契机。外资货代企业有很多优势,如具有雄厚的资金、成熟的网络、优秀的管理经验等,但它们刚刚进人我国,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不太了解,急需得到本土企业的帮助。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与同国外有一定实力的货代开展合资、合作经营,走合资合作之路,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货源结构,拓宽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扩大经营规模、壮大竞争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厦门;物流;货代;专业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55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72-02
1 厦门货运行业现状分析
(1)石制品在厦门出口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9年3月6日―3月9日。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在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厦门市继中国投资洽谈会和对台交易会之后的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2)虽然这波金融危机对珠江三角洲以及厦漳泉三角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部分工厂倒闭,进而影响到厦门地区的出口量,但在这些地区的服装、鞋子、箱包以及工艺品等轻工产品仍然在厦门出口货物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3)进口货载在这几年内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有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伊朗进口的石材,欧美进口的废纸,还有从台湾进口的塑料米等。进口这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厦门地区的贸易仍然以出口占大部分,主要是闽赣及内陆地区的货物。
2 厦门货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佣金制度动摇,经营面临困难。
国际货运业本身就是一个中介行业,赚取佣金是它的主营收入,交通部在这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贷代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船东不断地调低佣金比例,甚至取消了近洋航线的佣金,使得这块收入下降,甚至为零,这对中小货代企业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中小货代企业的另一收入就是作为无船承运人拿运费差价。但现在航运市场上运费几乎透明,老货主对哪一航线,哪种船舱,每一集装箱所需费用了如指掌。因此所谓的差价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佣金制度的动摇,佣金下调使得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危及其生存。
(2)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缺少核心竞争力。
厦门的货代企业众多繁杂,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容易陷人市场局部混乱之中。从货源、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寥寥无几。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竞争能力低是绝大多数货代企业经营状况的最好写照。
国际贷代应是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行业,发达国家的跨国货代公司早已发展到了门对门服务。但厦门的货代业务范围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订舱、报关、转运等环节的简单劳务,功能单一,服务面狭窄。行业放开之后竞争日益激烈将是我国货代行业的大势所趋,中小货代企业在竞争中。没有优势,为了抢占客户,只能采取降低服务价格,有的贷代企业甚至放弃吃价差,倒贴钱给货主。这种恶性的价格竞争,将使那些缺少竞争力的中小货代企业生存困难。面临倒闭。因此,厦门的中小货代企业应重新调整定位,进行整合与升级。
(3)资金规模小、融资能力不强困扰企业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讲求的就是规模效益,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企业需要增加投入,但是厦门的中小贷代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那些国有控股的国际货运企业或大型的贷代企业,它们可以采用职工持股,或利用自己的品牌、信誉吸纳民间资本的做法,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资本集中。但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它们缺少品牌,缺少信誉,它们中有的是挂靠大企业,有的是几个人合伙,凑足企业注册资金,有的甚至是采取借资,一且企业成立就抽资。这些货代企业的规模是可想而知的,企业的信誉也就无从保证。这种小规模的贷代企业,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保证厦门本土货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对目前散乱无序的货代行业进行全面的整顿。
(4)厦门物流业人才短缺。简单地说,物流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策划的过程,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我国这样的人才还比较少,厦门地区的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奇缺。以厦门甚至全国目前的现状看来,从事货代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进入门槛不高,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缺口较大。从长远来看,未来5年这种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根据调查,206家企业当前紧缺人员数量为1604人,其中、高级人才需求712人,未来1―3年内所需人才为3195人;3―5年内共紧缺6195人。根据市工商局注册的物流及相关企业近2000家推算,预计到2010年。夏门市物流人才缺口将达到几万人。
(5)厦门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为符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灵活应用信息科技往往是致胜关键,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追踪货物、库存管理电子化,都是急需研究的课题。同时,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存在企业有没有通过IS09000、IS014000等体系认证,有没有质量保证系统,企业的货损、货差率能不能降到最低等问题。物流行业的整合速度远远慢于制造业的整合,毕竟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有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而产生的物流需求,但却找不到全国意义上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6)厦门物流企业的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
物流是一种网络经济,网络不完善或不健全,业务开展就会受到制约。目前厦门本地的货代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小型货代往往只局限在追求短期利益,甚至只是做做差价赚取佣金,根本不愿意花成本完善自己的网络系统,不少货代根本没有自己的网页或内部工作系统。而一些已成规模的大型货代,却只有在诸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核心站点设立一个主页,在不显眼的角落标注上厦门地区的负责人以及联络方式,仅此而已。这种现状其实可以表明厦门物流行业虽然起步不算晚,但市场结构并不成熟,竞争混乱,大多数货代认为健全的网络服务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公司的绩效,因此漠视网络环境的建设。厦门物流行业的网络健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 厦门货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的外资货代涌入,国外的货代企业以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雄厚的资金、遍及全球的网络、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在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货代行业将出现优胜劣汰的局势,一些势单力薄的货代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面对“强敌”压境的态势,厦门的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1)停止内战,加强联合,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航运业联合、合并、收购、重组之势风起云涌,船公司及大型的货代已为中小货代企业做出表率。大企业尚且如此,何况中小型企业。中小型货代企业耍有长远的目光,应牺牲某些局部利益。停止内战,加强联合,寻求共生,避免陷入孤军奋战、分散经营的局面。
有人提出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通过“以中型货代企业为龙头,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为支持”的经营模式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其实还可以再上一档次,即采取以大型企业
为龙头,让中小型企业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的方式,来全面发展厦门的货代企业,整体提升厦门货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货代行业符合特许连锁经营的操作特点。它可以通过规范一系列操作,要求加盟者共同遵守,使特许方与被特许方在经营管理理念保持一致。特许经营模式给特许方和被特许方双方互惠的机会,特许方无需资金投人,即可壮大规模,受特许方可以得到大企业的支持与扶植。厦门的中小货代企业可以尝试这种经营模式,整合企业,以缓解融资问题,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全面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拓展企业的服务范围。向物流业进军。
目前,厦门一些大型国际贷运企业己实现了转型,2003年有6家物流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列。但是,中小货代企业的经营模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有必要进行转型,中小货代企业经过优化整合,上规模之后,就需拓展服务范围,追求更大的利润源。“物流”是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政府在政策及配套措施上都给予一定的保证。物流的根本产品是服务,货代企业的本质也是服务,综合物流的精髓无非是货运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服务功能的延伸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贷代企业要向物流企业转型,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企业必须有集中稳定的货源,其次必须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能提供综合;第三必须具备成熟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第四拥有训练有索的专业人才。目前,厦门很多中小货代企业尚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它们必须接受物流的经营理念,有转型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才愿意牺牲短期、局部的利益,实现货代企业在货源、人才、资产等方面的整合、重组、优化,组成新机构或新实体,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走中外合资合作之路,促进企业规模经营。
外资货代企业的进入,对中小货代企业来说既是压力,又是一个发展契机。外资货代企业有很多优势,如具有雄厚的资金、成熟的网络、优秀的管理经验等,但它们刚刚进人我国,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不太了解,急需得到本土企业的帮助。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与同国外有一定实力的货代开展合资、合作经营,走合资合作之路,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货源结构,拓宽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扩大经营规模、壮大竞争实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