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44:29
序论:在您撰写科技馆陈列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章将对这几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和分析,并对它们各自的意义及相互联系和作用进行解释和整理。
关键词:陈列布展;设计的特殊性;施工的特殊性;邀请招标;相互影响
展馆是集博物展示、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科学文化场所,具有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标本收藏展示中心、自然史科研展示中心、社会公众休闲娱乐中心等多重功能定位。其功能定位、文化内涵及独特和唯一性决定了其与一般装饰装修工程迥异的装修陈列艺术形式,也就决定了其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又相互影响,使工程更加复杂,就要求设计和施工团队更专业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邀请招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使邀请招标成为可能。
一 展馆装修陈列工程设计的特殊性
展馆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设计在一般装饰装修设计的基础上,还需具备观赏性的文物标本布展陈列设计和趣味性的互动参与项目设计,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多信息装置化、平面展示立体化的展示,并借助声、光、电等各种多媒体、高新技术手段强化展示效果,同时兼顾场景复原、人像制作、文物复制等诸多技术复杂的项目,彼此项目之间又围绕陈列主题相互穿插渗透,使设计创意体现更有整体感、舒适度和文化冲击力。
装饰装修设计方面,由于展馆的陈列品包括书画、瓷器等,都是国家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为了尊重历史和保护陈列品并突现其美感,工程中各种通柜、独立柜及柜内支架积木等均需专业且复杂的特殊设计;陈列品及重点区域的照明也需特殊设计,在满足陈列基本照度前提下,确保陈列品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并满足需要的氛围营造要求。
二 展馆装修陈列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展馆装修陈列设施工也可分为装饰装修和布展陈列两个辩证统一的方面。
装饰装修施工,通过顶、地、墙界面的装修、空间的分割、装饰材料的运用、灯具的配套、色彩的搭配,给陈列布展提供一个背景环境,凸显陈列布展内容和形式,达到整体统一的陈列氛围。特有的用以分割空间和调整展线的展墙,其基层用轻钢龙骨安装埃特板,裱糊玻纤布制作,外部用材质和色彩来控制。灯光施工上对陈列工程所必须的通柜、独立柜也有特殊要求,顶光源灯具用暖光色高显色值日光灯,照度大于底光的亮度约50%,总体亮度约200LX,底光源灯具选用要求柔和,平均制度值良好的高显色值日光灯,如有必要可加装乳白色灯片虑色,以减少眩光的产生。
布展陈列施工为一般装饰装修施工所无,常有场景复原制作,如把展示环境营造成宫殿,制作宏伟的虚拟动画,以体现皇家气势、解说皇家事件;常有塑像、模型、油画等艺术品的制作,以烘托所展示的故事气氛,达到传播目的;常有展柜内支架积木的制作,以调节柜内展品的高位置,使其更凸显,更符合形式美学,营造柜内和谐统一的氛围。这几点都需复杂且特别设计和施工制作。
三 工程邀请招标的相关规定
招标活动按性质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邀请招标即招标方选择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或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对于应当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招标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1)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2)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4)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邀请招标的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开招标的固有缺陷,同时又能够相对较充分地发挥招标的优势。
四 工程特殊性决定邀请招标可能
诸多特殊性造成了展馆装修陈列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都极其复杂,亦有巨大难度,也就要求项目各个阶段都有较强的专业设计团队与文化研究专家不断磨合、深化和调整设计方案;有较强的专业施工团队,专业的场景、雕塑等艺术制作团队严格依据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满足时间节点,安全文明合理地制作和施工。正基于此,相应的能良好的保证合格的工程成果的,有相关工程成功经验的,相对成熟的设计施工单位就为数极少。
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邀请招标中“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相应条款,使展馆装修陈列工程施行邀请招标成为可能,和一定时期内的常态。
五 结语
现阶段对于展馆装修陈列工程这类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特殊项目,能确保工程圆满实施和最终成功的有资格承接的潜在投标人较少,施行邀请招标是必然的选择。然而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设计施工单位的壮大,和自身的完善和提高,也将出现大量有资格有能力承担此类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介时公开招标将成为必然选择。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看待此类工程是否能够邀请招标,而不能因循守旧,以偏概全,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许建春。雕刻历史传承文化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 [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8(2)
[2]辛伟强。发挥陈列布展在纪念馆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J],大庆社会科学,2009(1)
关键词:共用性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
不同地域的博物馆,应当结合当地的文化并运用当今技术,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文化色彩,而不是采用大多数博物馆的方式,同样的展品排放,同样的特点,这样会使博物馆丢失当地的色彩,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
1 共用性设计的定义
共用性设计源于建筑领域,最初由美国人Ron M ace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前比较权威和完善的定义是由美国人Gregg C・Vanderheide提出的:共用性设计是指在有商业利润的前提下和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产品(广义的,包括器具、环境、系统和过程等)的设计尽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例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的一种设计过程。共用性设计的英文为“Universal Design”,“Universal”意为“普遍的、全体的、通用的、世界的、宇宙的”,因此,常被译为“通用设计”。但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发现:其最高目标是使设计的产品适合所有人,无论其身体情况、年龄、障碍程度如何。因此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孩子、老人和那些因生理机能残障而行动不便的人,以消除这类人群在使用产品中的自卑心理。“通用设计”虽可以体现上述含义,但“通用”二字容易与其他领域的概念混淆。如机械领域中的“通用机械”、企业名称“通用汽车”等。因此,本文把“Universal Design”解释为“共用性设计”,强调使用者共同参与,以便更好地体现其“共同使用”的特征,同时避免与其他领域中的名称产生概念上的混淆。
2 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
(一) 从功能定位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认为博物馆功能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我国《博物馆管理办法》认为博物馆的功能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外界交流主要窗口,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博物馆作为大众娱乐休闲场所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传统陈列展览设计理念的束缚,观众很多时候不能直观地接受展品信息,给一部分参观者带来不便。而共用性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博物馆很好地发挥其各项功能。
(二)从观众结构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宣传教育和娱乐休闲。如今博物馆正在主动地融入社会,走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全国多家博物馆自行免费开放后,大量观众涌入博物馆参观,观众的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未成年人、低收入人群、农民工、村镇居民、老人和儿童的人数大幅度提高。不同的观众在身体技能、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传统单一的陈列展览形式缺少对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的关爱,而儿童和老人已经成为目前博物馆的主要参观人群。在陈列展览中进行系统的共用性设计可以使博物馆更好地为这部分人群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从城市发展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展品的摆放,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物品陈列,那样的陈列没有人能够读懂,因为我们不是专家,展品的摆放可以是与文字并存,有了文字的介绍,我们会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个展品价值,它代表了什么,它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展品的摆放要有创新,给人感觉是自己进入了历史的长廊,自己在感受历史,展品的陈列要有吸引力,不一样的视角,会产生更加好的效果,例如一段文字,如果附带画面,会更加吸引人去看,更加的有吸引力。学会用色彩渲染整个环境,因为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不一样的颜色在不同的空间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颜色的布置与展品的摆放相结合,两者的配合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展品的摆放,可以有背景的修饰,颜色的渲染,这样的修饰不会显得单一,充分利用视觉艺术,给人们以不同感受,能更加被展品所吸引。
3 共用性设计在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是一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要体现对展品、观众和文化的尊重。共用性设计可以较好地帮助设计者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将共用性设计在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应用简单概括分析如下:
(一) 展品信息的传达方式。展品信息的受众人群在年龄、文化、种族等方面是不同的,为了准确地传达展品信息就要求在展品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充分考虑观众各方面的需求和一些特殊情况。一是展品信息的表达方式准确精练。如展品说明牌的描述要避免过于冗长、繁复,在语言概括上力求平实清晰,选用不同语言(甚至包括盲文等)以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和具有不同身体特征的观众都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二是展品信息图形图像化,借助通用符号、图形或者人们习惯识别的形式为载体传达展品信息。图形图像所包含的信息比文字更能准确快速地传达给观众,同时图形图像还能突破语言文字的束缚,方便沟通。三是避免因种族、文化、传统习惯差异而产生错误的信息传达。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差异很大,对信息的传达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信息的识别也有不同的方式和习惯。展品信息在传达过程中要避免这方面的错误表达。
(二) 色彩的选择。一是提炼运用在信息传达中已形成定式或惯例的颜色识别系统为色彩语言。色彩与图形图像文字相结合能把信息更准确的传达。有些情况下也能全部或部分代替文字、图形图像信息。二是色彩选择要结合博物馆的环境特征,考虑观众的行为特征,符合参观者的心理。色彩设计要考虑观众中色弱、色盲等色彩信息识别障碍的群体,避免与这些群体的生理特征产生冲突。三是色彩选择要照顾到一些不同种族、不同因为不同色彩组合而产生的歧义或是禁忌。不同国家民族对同一色彩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不同色彩组合也会表达不同的信息。所以,在色彩选择上要避免错误信息、歧义信息的产生。
(三)照明设计。一是照明首先要注意环境变化对观众的视觉影响。例如博物馆室内相对于室外要暗许多,突然的光环镜变化会给人的视觉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展厅入口处的灯光设计要充分考虑这方面因素。二是充分考虑有视觉障K的观众(弱视、近视等)。重点展示区域及相关信息要合理运用灯光,太强和太弱都会影响部分观众的参观效果。同时在参观路线上控制光源的强弱、充分利用光的引导作用。三是照明设计中避免光源直射观众眼睛。这就要求在博物馆灯光设计中对各年龄层次观众身高、 观众参观路线、展品摆放角度等进行系统设计。
(四)展柜、辅助展具等的设计。一是展柜及辅助展具的设计在保证展品安全的同时,要详细分析观众的身高范围、展品的可视范围(特别是最佳可视范围)。二是展柜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不同观众的生理因素。例如使用轮椅的观众、使用童车的观众、老人、儿童、行动不便的观众等;还要充分考虑观众流线、安全、消防上面的强制性要求、在危急情况下最大的保证观众的安全。
总之,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将共用性设计系统的应用到博物馆设计中,最大限度的尊重展品、关爱参观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共用性设计理念导入较晚,相应的文献资料很少。应将共用性设计思想作博物馆陈列展览等设计活动的重要出发点,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应用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顾及到更多人的实际需求,实现博物馆环境对参观者的普遍关照。
参考文献
[1] 阎志刚.博物馆展览陈列中艺术设计的一些问题[J].北方文物,1987,03:110-113.
关键词:展示设计;空间;陈列;艺术;分析
和个人艺术创作相比,科技馆展示设计区别明显,属于独立设计门类,注重空间概念、展示陈列。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空间、陈列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关键性基本元素。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空间、陈列两大要素间的关系,科学处理相关问题,优化设计科技馆的空间与陈列,以使科技馆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1科技馆展示设计
在新形势下,地区科技馆展示内容较多,涉及多个方面,科学技术是展示的关键点,地域人文知识次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区科技馆内涵日渐丰富,功能也日渐增多。展示设计以“招引、传达、沟通”为主,在时空内,巧妙利用多样化艺术手法,传达各方面信息,营造“和谐、宽松”的信息传达环境氛围是展示设计的根本目的。科技馆展示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高难度工程,具有专业化、程序化等特点,涉及范围广,展示内容要具备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科技馆展示设计大致分为四部分,前期工作、整体设计、深化设计与施工衔接,再将“主题、展示内容、艺术与技术”设计贯穿到整个展示设计中,但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在展示设计中,设计者要注重科技馆优化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小主题大内容”等设计理念,优化传统单一的设计方法,注重主题化设计方法、非线性动态互动设计方法等,将多样化的现代体验、情感等理念巧妙融入科技馆展示设计各环节,多层次客观展示科技馆中的展品,促使科技馆展示设计符合时展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明确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设计程序、设计主题等,科学处理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将创新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优化展示设计各环节,提升科技馆品质。
2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及陈列艺术
2.1科技馆展示中的空间艺术
在空间设计之前,设计者要全面、深入了解科技馆的性质、规模等,对进行展示设计的科技馆有整体上的感知,明确科技馆空间设计要点与流程,做好科技馆空间规划工作,要具有互动性、流动性等特征,确保科技馆空间设计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要根据科技馆空间设计要点,从不同方面入手,科学地设计科技馆空间。设计者要注重艺术设计创新,要突破科技馆展示设计常规,具备以观众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坚持相关设计原则,准确把握一系列设计要素,如动线、视角等,结合观众对科技馆展示多样化需求,做好科技馆整体设计与深化设计工作,为展示陈列规范设计提供有力保障。在整体设计方面,设计者要坚持科技馆空间设计原则,结合展示设计注意事项,从科技馆展示特点、空间布局、色彩、基调等入手,科学设计科技馆空间,丰富科技馆内涵,客观呈现科技馆主题。设计者要巧妙利用空间设计手法,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科技馆平面布局图、立体布置图、空间效果图,也包括一系列表现图,比如照明效果图、色彩效果图。同时,在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时,设计者要合理处理一系列元素,优化局部设计,使其和整体设计相融合,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对科技馆陈列、演示、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此外,设计者还要注重科技馆展示空间深化设计,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目的、方案、要求等,以展示空间设计重难点为媒介,深化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构造、造型,比如展示道具与展示设施,使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在深化设计中,设计者要准确把握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比例,采用适宜的设计方法、设计技巧等,科学处理科技馆的展示空间细节部位,展示空间的颜色、线条等要协调,科技馆功能可以顺利呈现等,有效提高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效果。
2.2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陈列设计
第一,科技馆展示设计中陈列设计概述。在科技馆展示设计方面,陈列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展示陈列设计属于视觉表现手法,可以让科技馆理念、内涵、主题等成为一种可视形象,刺激观众视觉的同时,利于更好地感知科技馆内容建设以及呈现的主题。在展示陈列设计中,设计者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心理学、美学、功能学等知识巧妙应用到陈列设计各环节中,科技馆文化和展品定位要明确,借助多样化的展示技巧、手段,客观呈现各类展品特征,有效满足观众对科技馆视觉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将陈列设计、空间设计融合,以空间设计为基点,动态控制陈列设计中科技馆具体陈列密度以及高度,有效提升科技馆陈列设计层次。第二,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陈列密度与高度设计。在新形势下,陈列密度与高度是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的关键点,会直接影响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的整体效果。设计者必须深入分析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与高度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制订可行的设计方案,合理控制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密度与高度,使其和展示空间相互作用,更好地呈现地区科技馆主题。在此过程中,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直接关乎展示效果,陈列密度过小,科技馆展示空间效果会受到影响,显得空旷、贫乏;陈列密度过大,参观过程中极易出现人流拥堵现象,也无法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极易产生疲劳感。在陈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把握好科技馆内部陈列密度,陈列密度要适中,要将其动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影响科技馆整体展示设计效果。设计者要客观分析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影响因素,比如展品陈列高度、展示规模,明确展示陈列密度、展示空间跨度等之间的关系,控制好展示陈列密度,有效强化科技馆展示陈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展示空间时,设计者一定要综合考虑展示空间陈列密度对展示设计的整体影响,准确把握科技馆内部空间比例,确保设计的展示空间宽度、高度合理,适当扩大展示空间陈列密度范围,促使设计的展示空间、展示陈列协调统一。此外,在展示陈列设计方面,陈列高度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科技馆整体设计效果。设计者要根据科技馆展示空间的陈列密度,动态控制陈列高度、陈列密度与高度协调统一,尤其是重点陈列区域。
3结语
在新形势下,科技馆已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科学”“艺术”两大元素巧妙融合的客观呈现。在展示设计方面,设计者要准确把握未来地区科技馆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理念等,客观分析科技馆展示设计问题,明确展示设计重点与难点,灵活应用设计方法、设计技巧等,科学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与陈列,促使二者协调统一,最大化地强化科技馆展示设计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以此,促使设计的科技馆更好地为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服务,促使科技馆更好地朝着多元化、主题化方向发展,充分彰显时代特色与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周卉.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探讨[J].企业导报,2016(05):176-177.
[2]朱飞.混乱的“会展艺术和技术”专业——展示设计现状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6):141-144+198.
[3]化越.展示设计视觉空间中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浅析[J].大众文艺,2014(16):117.
[4]周铃,邹欣.非线性参数化设计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04):81+55.
关键词:科技馆 展览 科普教育 形式创新
科技馆是对科学技术馆的简称,作为传播文化、普及科学技术与体现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众性科普教育机构。从德国的“按纽博物馆”到巴黎的“发现宫”以及旧金山的探索馆,科技馆的展示与展览功能被逐渐推向展示教育的阶段,随着现代科技馆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其教育功能的开发也越来越多元化。
1、作为新型教育场所的科技馆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与数量,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天津科技馆与黑龙江科技馆等具有代表性的展馆陆续向大众开放,展示了全新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形式,受到广大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与广泛好评。
1.1 科技馆的新特征
现代科技馆可以说是现代科学博物馆的一种,其前身是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有三大功能:收藏、研究与展示,现代科技馆则将展示功能提升到核心地位并发展为展示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取易使受众理解和参与的展示方式和演示型的陈列方式,带动受众的实际操作,使得场馆的教育效果有效提升。与自然博物馆相比,现代科技馆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职能不同。自然博物馆主要是收藏、研究与展示,科技馆则是普及科学技术,培养受众思维。第二、展品不同。自然博物馆以实物展示为主,强调客观性,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科技馆以高科技的应用为主,强调创造性,有较高的科技理解与科普教育价值。第三、陈列形式不同。自然博物馆以静态展示为主,文物与文字解释详细,受众的实际操作很少,科技馆则鼓励动手,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动态展示,其参与性、开放性非常高。
1.2 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性
从现代科技馆的发展与特点来看,科技教育无疑是其主要功能。对于科技馆来说,衡量指标不是历史藏品的质量与数量,而是阐释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思想的多寡与效果,也就是它的科普教育效果。从教育体系来说,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受众是不同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众。从终身教育观点来看,科技馆是社会大众可利用的科普终身教育方式之一,其陈列会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更新,可以满足幼儿启蒙教育、青少年科学技术培养、成年人自我提升、老年人老有所学的所有年龄阶段的科普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场所,科技馆是学校体系之外的重要补充,能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与不足,解决受众的科学教育问题,通过展馆的常规科普教育和举办科普展览及相关活动,给大众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增强大众求知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科技馆教育功能的创新与开发
2.1 现代科技馆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建设的科技馆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居于世界前列,却存在质量不高、功能不健全等问题,甚至有不少工作人员也未意识到科技馆是作为教育机构,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存在。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科技馆的性质、内容、任务、工作、功能等进行规定。
2.2 科普教育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2.2.1 专业化的管理和科技队伍
科技馆向大众提供相应的展品与展示,包括科普剧的表演与体验、科学原理探索的手动操作、MTV制作站等,都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的,因此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对观众进行专业化的解说。更准确的说,科技馆的展教工作人员应该被称为科学的诠释者,有多方面的综合型能力,不仅能够向观众解释展品及展示,而且能够准确地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更要传达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因此对科技馆工作人员的教育能力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与科技队伍。
2.2.2 展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科技馆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展览教育,就目前而言,馆内展览得到了重视却往往忽略了教育,在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教育活动时却又忽略了展览,造成了以展代教、展教分离的局面。科技馆是以展品与展示为主要存在的,其教育功能也是通过展览得以实现的,所开展的科普活动应该结合自身的展览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沟通。不仅要重视展品展示本身的策划,也要重视配套的教育策划;不仅要关注展品知识点的个体诠释,也要关注科普教育的整体效果;杜绝重展轻教,树立展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2.2.3科普教育的形式创新
首先是展品的创新,根据科技发展及时更新展品,引入科学热点的展示,并以强力的展品外观形式设计吸引观众注意,创造科普教育氛围,增加观众的求知欲望。其次是实验的创新,不断开拓科普活动项目,建立起科学实验室,增强观众的动力能力与创新能力。还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常设展示,针对不同的观众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比如说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世界”,更多的关注了青少年的兴趣和理解力,其展示与解释都非常易懂。
2.2.4 综合性的展品陈列方式
展品陈列是科技馆与观众之间教育功能实现的桥梁,目前科技馆主要有静态陈列、动态陈列与演示陈列等三种陈列方式。静态陈列就是常规的展品摆设,能清晰地观察展品的外观;动态陈列通过科技方式使展品呈现运动状态,能很好地解释物体的规律与原理,比如动态的瓦特蒸汽机;演示陈列是新兴的陈列方式,其陈列对象是馆内工作人员的操作与动作,可以进行四维表现,因而效果颇好。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抽象与微观,其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都要求科技馆有更高的陈列技术。运用多媒体是一种方法,比如说“梦幻剧场”这一陈列方式,运用灯光与影像,让真人和幻影交替出现,表现出抽象的原理,上海科技馆二期的《相对论》就是运用这一技术,以有趣的例证完美诠释了“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的主题。另外,上海科技馆二期还运用了迪斯尼手法,运用了快速轨道车、四维电影模拟图像、仿真技术等完成了“消化道之旅”,让观众坐车进入人体模型,全方位地体验了消化系统与消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陈伯成.刍议科技馆与科技教育[J].科技与社会.2009(1)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设计。其实质是传播环境创造的活动。通过一定艺术陈列手段,构建理想的空间氛围,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有合理的交流,从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符合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化传播环境。
在会展场馆展示活动中,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因此,了解人体在空间中的行为状态和适应程度,是确定各项空间设计和展具设计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人机工程学。就人机工程学所关心的问题来讲,人体尺度随国家、地区、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和生活状况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展场馆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是上海市会展业得以发展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中国的大型展馆建设在上海市不断兴起,受到建筑界甚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展馆设计的成熟和规范。较之国际化的展馆设计,许多中国的会展场馆设计还没有进入一个合理的运作和管理系统,这造成展馆设计中的流线设置、建筑与展陈的整合、光环境的营造、馆建的前期规划和后期运营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诸多专业盲点。
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愈发觉得此问题的存在,以下是针对展馆展项尺度,以少年儿童作为典型对象,以上海科技馆作为主要案例进行的一些探讨研究。
近年来,针对少年儿童开放的博物馆、科技馆在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专业化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针对于儿童这一特定的受众人群,儿童型博物馆具有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特点。无论是在展示内容、空间展示,还是媒体运用,都以符合儿童的需求为基准。
上海科技馆是由上海市政府在新世纪投资兴建的第一个重大社会文化项目,上海科技馆的常设展览综合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和科技馆的基本内容。以“自然・人・科技”为主题,以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展示方法和教育活动,激发公众对自然、人类和科技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展馆空间中的静态展示区域,所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就是陈列的高度。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展示板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展品的陈列不宜过高或过低,应置于人的最佳视域内,使观众在头部水平转动不超过38度、俯仰不超过30度的情况下,视觉较自由地、不紧张地集中到展品上来。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人体主体视觉区域是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这个60厘米的水平区域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为165厘米(人体测量学),展品垂直方向的陈列最容易被视觉感知,最容易看到和触及的展品高度叫展品的黄金空间。综合两方面来考虑,最佳陈列高度应为距地面85厘米 C 125厘米;85厘米―70厘米、125厘米―140厘米的高度范围比较容易看到和触及;
70厘米―60厘米是稍微弯腰或稍微低头就可以取到或看到展品的位置;140厘米―180厘米:稍伸手就可以取到或看到展品的位置;60厘米以下为低头才能看到展品的高度,一般用作存储空间。180厘米以上是难以摸到,但却是从远处容易识别的位置。
那么,在上海科技馆中,研究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常规性展览中的展示陈列高度基本还是按照上述这些数据来设置的。这明显不便于身高在1米 ― 1.2米的5岁到8岁的儿童观看。在“地壳探秘”展区,孩子们跟随同行家长或者解说员在展柜前浏览参观,基本要看清楚展品是相当吃力的。
对于确定操作台台、工作台以及其他站着使用的工作表面的舒适高度,肘部高度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肘部的高度是从地面到前臂和上臂关节灵活的部分的距离。一般来说,这些表面高度的估计课根据经验或根据传统做法。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最舒适的高度为低于肘高7.6厘米。操作台平面的高度应该为肘以下高度约2.5厘米到3.8厘米。对于成年人来f,本应该位于合理高度(接近胸前)的激光发射操作柄,对于儿童则达到其头部位置,几乎与其视线向平。这明显使得孩子们无法舒适操作该设备。
笔者取7岁孩童的普遍身体参数,经过等比例换算,得出对于少年儿童此类手部操作性展项的最佳距地高度为65厘米 ― 70厘米。
在馆中的各展区基本都设置了提供显示屏观看的座位,而这些桌椅其实也并不适合儿童使用。在人机工程学中,考察座位舒适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使用者的双脚要稳妥的踏在地板上,否则两腿会悬空挂着,大腿软组织会过分受压,双腿会因坐骨神经受压而导致麻木。对于少年儿童,有一个合理舒适的桌椅设备会更利于其身体健康。而在某些展项中,孩子要身体直立地双膝跪于椅面才能看到显示屏,这恰恰说明了馆中这类设施的不合理之处。
这里生活着以“十大世界珍稀动物国宝”为代表的500多种珍稀动物,包括中国的大熊猫、考拉、黑犀牛、亚洲象、马来貘、塞拉利昂倭河马。作为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世界一直强调自身科普教育功能。对孩子来说,在这里不仅能与动物亲密接触,还能获得百科知识,是一个带孩子游玩绝对理想的去处。
2、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周末带孩子去博物馆,品味历史文化,感受艺术氛围,体会大自然风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广州青少年科技馆
关键词:科技馆;讲解;因素
讲解是以博物馆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人员对讲解词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而科技馆是以常设展品和临时展品等陈列品为依据,这种教育活动是讲解员和观众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实现对展品内涵的揭示与欣赏。讲解员和观众作为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影响着讲解的成功与否。讲解员既要研究自身要素,也要研究观众要素。
一、科普展品展览的特性因素
讲解既不是展品说明,也不是展示报告,更不是陈列展览的复述或翻译。讲解员在讲解常设科普展品展览时,首先要把科普展品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里的东西,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陈列主题得到最好的展现,这是在讲解词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讲解员需要对科普展品常设展览进行系统而全面地研究。
讲解员研究科技馆科普展品展览的特性,一是要研究展品的特性科技馆展品具有集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所有的展品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且用形象生动的演示具有趣味性,是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操作性。科普场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看,我忘记;我听,我记得;我做,我了解。通过每一个展品如何操作这种互动的教育方式,加深观众对科学的了解;展品安全耐用等方面的特性。二是根据展品陈列的形式和展览的亮点,尤其是展览意图,来说明科技馆展出每件展品是"为了说明什么"而展览的。这两点是讲解员对科普展品展览研究的基础部分,也是最重要部分。讲解员只有收集、掌握这些信息后,才能组织相关内容,扩充讲解词,完成讲解工作,使观众在听讲解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二、讲解员外在形象因素
当观众走进科技馆这座科学殿堂,讲解员的形象首先映入观众眼帘。讲解员良好的形象,除了先天生理方面决定之外,更需要我们对形象的深刻把握和精心设计。
㈠姿态
姿态,是指讲解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待人、接物、行为、举止等具体的动作方式,是否得体,能否体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质教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体现。讲解员应该注意保持端庄、典雅、得体的体态。讲解的时候不能有任何小动作或与熟人打招呼,要面对观众半侧身讲解。站立时,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走时,应该保持身体重心前移,上体正直,肩部放松,双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健。
二、着装
服装的美感,不单纯在于款式的新颖、色彩和构图的绚丽,还要与着装人的体形、气质及活动环境相和谐,是实用功能与美感的统一。观众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来感受文物美,因而讲解员的着装应与科普展品相辅相成。讲解员的着装既是对展品美的点缀与延伸,又是科技馆社会形象的表征。因此,讲解员的服装要富于整体和谐感,款式、色彩、质地,应该是有统一的风格的,而且具有本馆独特的风格。同时讲解员的着装还要与科技馆的建筑、展出的展品、展厅设计风格等科技馆整体氛围相一致。
三、讲解语言因素
讲解员是运用语言向观众讲解陈列展品展览的。讲解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语言表达能力,用语言的艺术揭示展品背后的价值,用语言的魅力感染观众,让观众得到一种艺术享受。这需要讲解员对语言艺术进行深入探索,循规蹈矩,刻苦锻炼,以悦耳的声音并借助肢体语言传播文化知识。所以,讲解工作中所指的语言,既有有声语言,又有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两种语言相互配合,才能使讲解工作得到艺术享受。
㈠有声语言
1.普通话讲解
普通话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普通话的语音有它的标准和规范,讲解员应该熟练地驾驭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经常查阅字典,纠正读音,注意区别汉语中多音字、同音字、儿话、变调等特殊现象,经常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或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读一些有针对性的绕口令来纠正发音,提高发音能力。
2.外语讲解
随着我国与世界融合,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如何接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讲解工作者认真面对的新问题。一般科技馆应该把培养英语讲解员作为外语培训的主要工作,每一个具体的讲解员要学习哪种外国语,要根据各馆具体情况而定。不但要学习该国语言还要了解该国文化。讲解员在讲解时适当地把中西方文化加以对比,找到中西文化交汇之处,听的人也就容易明白、理解,讲解效果就会很好。
(二)无声语言
讲解员与观众的交流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无声语言。无声语言
也叫形体语言,包括讲解员的手势、眼神及面部表情等。讲解员恰当、合理地运用无声语言,对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十分重要。
[1]手势语
手势可以帮助讲解员表情达意,给观众以导向,弥补了有声语言的不足,力求深观众对讲解内容的理解。手势的运用也不是随便使用的,必须伴随着讲解员的有声语言,自然恰当地指向展品,讲有所指,讲哪指哪。指向展品时,要注意指的位置应该在展品的一角,手势的幅度应该尽量小并且不能遮挡住观众视线,使用手势的次数也应当减少到最少。
[2]眼神及面部表情
眼神作为讲解的形体语言,是讲解员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工具。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对人们沟通交流有着很深的影响。讲解员要敢于并且善于和观众通过目光进行交流。在四目相视的几秒钟,你的热情、诚恳、自信都己经传递给观众。在进行讲解时,讲解员的目光应该自然、稳重、柔和,不可以左顾右看,分散观众注意力。此外,眼神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讲解员可以通过观察观众的眼神,来判断观众对刚才讲过的内容是否满意,如果观众的眼神出现"四处游离"就说明讲解员应该转换内容了。
四、讲解情感因素
讲解要达到最佳效果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讲解情感因素。讲解情感包括讲解员本身的一般情感主要指对观众的态度和对科普展品及陈列的审美情感主要指对展品及陈列展览内涵价值的认识。讲解员的情感因素有时会通过其行为、表情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参观情感,从而影响讲解效果。讲解员与观众一接触,产生了一个情感接触与交流的问题。讲解员对观众的情感通过其对观众的态度和行为直接表露出来,如果讲解员对讲解工作怀有积极的情感,热爱讲解工作,尊重观众,接待观众时热情礼貌,观众就产生了被重视的心理,对讲解员产生了信任,增大了听取讲解的期待值,有利于获得最佳讲解效果。在讲解中,讲解员用自己对展品及陈列展览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情感,利用讲解语言,艺术地表现出自己内心深处对陈列展品的情感,从而以丰富的情感表达感染观众,唤醒观众对科技文化的审美情感,达到增强讲解效果的目的。
古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言作为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是讲解员必须苦练的基本功。讲解员只有经过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刻苦锻炼,熟练地驾驭它,才能将科技展品有声有色地展示给观众,奉献给观众一场精彩的艺术讲解。
参考文献:
潘燕.在博物馆中感悟细节,博物馆研究,2014.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