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44:24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基础护理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说课已经在各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起来,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说课能力是融教学设计能力教育理论修养口头表达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风度仪表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卫生学校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1]本文主要介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口腔护理这一章节的说课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便与同行进行探讨。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口腔护理”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第一节的内容,口腔护理是护理操作技能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病人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增进患者食欲、观察患者病情、维护患者住院期间身心最佳舒适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关爱病人的情感态度,为以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基础。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剖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适应症以及常用漱口液
(2)能力目标:
能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此节课,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护士职业操守
1.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⑴重点: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用漱口溶液
⑵难点: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
2.说学情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存在入学成绩偏低,基础知识薄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以被动接受为主,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但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动手实践,兴趣比较广泛。同时学生们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护理专业有了基本的认知,普遍对专业课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教师除了系统讲解外,更注重上课中学生的动手和参与,并通过教师的专业展示模拟医院工作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作为护士的职业素养的目的。
3.说教法
根据本次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以下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1讲授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清晰的掌握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控制课堂教学进度的效果,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护理专业知识。
3.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及示范性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该技能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利用牙齿模型演示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然后学生回示范,通过学生动手和参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3.3情境教学法
创设临床护理工作场景,课堂中通过创立护士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这一情境,师生模拟操作,一是强化学生对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培养学生以后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职业情感操守。
4.说学法
4.1听课法
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护理专家罗查斯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只听掌握5%、看、做可掌握70%的知识,根据此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参与,加强了大脑不同部位参与,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加强了。
4.2讨论法
导入新课、讲授口腔护理评估、适应症、目的等内容的教学环节中运用讨论法,使学生积极参与(适应症、目的等内容都由学生讨论引出的),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来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3实践参与法
实践性是护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课在老师示教后安排了学生回示范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回示范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最后老师总结。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总是由老师来演示讲解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激起了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感,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对重点难点更好的掌握。
5.说教学过程
5.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假设让大家一周不刷牙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兴趣,以能顺利导入新课。
5.2讲授新课
5.2.1讨论
首先,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出讨论题:①口腔护理的对象是谁?②口腔护理的目的?这些讨论题层层深入,前一讨论题为后一讨论题作好铺垫。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因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而获得乐趣、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5.2.2讲授点拨。
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突出学习重点,分析学习难点。第一步围绕着“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展开讲授点拨,结合临床案例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联系起来。第二步围绕“口腔护理擦洗顺序”来讲授,这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5.2.3教师示范,学生回示范
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录像、动画,教师利用牙齿模型示范。第一步:教师分解操作;第二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5.2.4课堂小结、目标检测
教师精讲点拨,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引领学生回顾重点知识,既可巩固新课,达到强化重点难点知识的目的,还可及时接受反馈,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5.2.5布置作业
通过让学生每天刷牙时按照口腔护理技术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以达到每天复习的目的,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6.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将重点、难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既节省时间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黑板上主体部分也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本次课的内容,还留出一部分空间便于课堂上随机内容的展示。
1.1花费大量教学学时,考核效率低下目前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方式是在每项操作训练完成之后,由老师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给出具体分数。以1个60人班级为例,学生完成1项操作考核通常需要的时间是15min,如果分2组2位老师监考,需要7.5h才能完成全班的考核。考核所需学时较多,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如果要在安排的2或4学时内完成所有学生的考核,则老师必须同时对2位以上学生进行监考。监考过程中,由于监考教师注意力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客观评价。
1.2考核不能起到很好的反馈以及矫正作用以静脉输液为例,该节内容安排8学时实验学时,示教安排2学时,练习2学时,考核安排4学时,作为基础护理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练习学时数太少,学生在2学时的练习当中,很难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术。同时受考核学时限制,该操作考试由2位老师监考,每位监考老师同时对3~4名学生进行考核,监考老师无法仔细认真察看每位学生的操作,无法客观公正给予考核评价,更不能体现考核的反馈及矫正作用。如何在考核中将考核技能训练效果与操作评价反馈相结合,同时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探索了在口腔护理操作中进行同伴考核评价法,以期克服以往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同伴考核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2.1确定考核目的及评估标准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口腔护理考核目的及考核评估标准,详细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考核评分表打印出来并且发放给全班同学。
2.2同伴考核者的挑选从班级当中挑选16名平时成绩较为优秀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同伴考核评价者。
2.3同伴考核者培训、考核同伴考核者与非同伴考核者在口腔护理操作练习上并无差异,仍然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同伴考核者进行考核,确保同伴考核者在操作技能知识上面具有考核能力。考核结束后教师对所有的考核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考核的注意事项。2.4考核过程将接受同伴考核评价的学生随机分为8个考试小组,每一考核小组安排2位同伴考核考官,按照已经确定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考核评价标准为一式两份,同伴考官应在评分表上及时记录考试过程中的扣分情况,考核结束后2位同伴考官要对被考核者进行口头考核情况反馈,同时将一份考核评价表交给被考核者。另外一份考核评价表留底存档,用于统计该被考核者该项操作考核得分。
3同伴考核评价法的实施体会
3.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建构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同伴考核评价法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考核评价,在考核其他同学过程中也是在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帮助被考核的同学清楚知道自己操作的缺点,这种考核方式较以往的考核方式更为严格,考核过程明了、公开,在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考核压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练习时更认真、更仔细。
3.2提高了操作教学质量同伴考核评价法较以往的考核形式更为严格,参与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练习也更认真。特别是成为同伴考核评价者的这部分学生,因为承担了考核评价的任务,对其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操作表现落后于其他非同伴考核评价者,这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练习也更刻苦,操作技术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3.3教师监督应该贯穿于整个同伴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很多的教育者虽然提倡同伴评价,但同时也担心它的准确性或客观性,Carson等[2]发现,中国学生不愿意批评同伴或反对同伴的意见,这些都会削弱同伴互评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些同伴评价者面对的如果是与自己关系良好的被评价者,往之不能客观地指出被评价者的问题,当然有些评价不准确也与同伴评价者自身操作水平有关,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师对整个考核过程的监督非常有必要。
4小结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 《护理学基础》 学前教育 教学方式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护理学生的护士资格证考试、就业及工作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加之由于现在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低、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学生往往会觉得《护理学基础》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讨论,与学生私下交流,笔者反复改进教学方法,现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特殊的学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现在的中职生多数是由于初中成绩较差或中考失利而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很多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是太了解,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差而缺乏学习信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笔者并不着急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安排了几次特殊的教学内容。
1.做好学前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向学生介绍护理专业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今后就业的方向、就业前景。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明确了学习目的,他们才知道现在需要“做什么”。
2.播放护理界先进人物事迹的视频,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护理界先进人物事迹的视频播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一门高尚的职业。如播放“非典”时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事迹、“5.12”地震中护理人员奋力抢救灾区受伤民众的视频。
通过几次特殊的学前教育,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二、新兴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找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是15―18岁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身为90后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方式多。结合当今学生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小组讨论法”来教学是学生较感兴趣的方式。在学习新课程之前,精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案例,并留下问题,让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了团结协作。
2.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通过课前的准备,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各小组学生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则负责总结、补充。这样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3.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学习知识
中职学生大多学习自觉性不高,想要巩固学习知识,布置课后作业是不错的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布置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作业,既重温了学习内容,又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鼓励学生动手,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促进操作能力提升
《护理学基础》课程,除了理论知识以外,实践操作也是重点之一。
1.示教方法多元化,加深学生印象
在一般的示教中,教师的示教方法较单一,常常示教结束后让学生自行练习。由于教师示教时间短,有些细节学生在练习中不易掌握。经总结,在操作课时,教师先示教一遍,到学生练习时,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做一遍,这时,学生手中有练习的用物,跟着教师做,边看边动手,这样操作中的细节学生较为容易掌握。
2.练习方法多元化,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操作时较有兴趣,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操作课枯燥、累,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喜欢“玩”是学生的天性,怎样让学生既能“玩”又能“学”呢?把“角色扮演法 ”运用到实践练习中,是个将“玩”与“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根据操作内容排练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操作内容融入情景剧中,这样学生在“玩”中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四、适当安排见习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微课;教学设计
1微课特点
第一,时间短,容量小。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他们在专心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时,注意力在5~10min是最集中的,而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min,学生便可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知识点。第二,内容少,主题强。因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内容或某个知识点而展开教学的,因此针对性较强,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易共享,可重复。学生可利用智能手机或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在线观摩微课及其辅助资源,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反复对知识点进行回顾与记忆。
2基础护理学微课的设计
第一,教学主题的选择。于庆国等人[3]在研究微课的设计模式时认为微课的选题应遵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选题要精练,内容要明晰。微课的教学设计原则应以“精”和“微”为主要特点,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方法向学习者准确表达出某个微小的知识点,并设计出相应的脚本。基础护理学则应需要根据课程大纲、教学目标等要求恰当地筛选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知识点为主题进行微课的开发与设计,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点均可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某些需要教师现场演示的、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一对一辅导的知识并不宜使用微课。第二,教学时长的把控。微课的教学时长安排为5~10min为宜,例如,在讲肌内注射这部分内容,臀大肌注射是重点,以往的操作视频和讲解时间较长,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难免会在观看后期注意力不集中,此内容讲解的重点和关键点在臀大肌注射的定位与操作手法,因此教师可把臀大肌的定位与注射手法分成两个微小的视频进行制作,每个微课视频中强调一个重难点内容,这样便可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段内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第三,教学语言的安排。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因微课的脚本需要提供给课程拍摄人员和后期制作人员,故脚本中的语言和案例较传统讲稿要更为严谨和科学。第四,教学过程的设计。微课的导入可以分为平铺直叙的开门见山型、悬念制造型、情境导入型等方式[4]。马兆丽等人将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作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情境导入型与悬念制造型的授课导入方式比平铺直叙的开门见山型导入方式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故在基础护理学微课的设计时可引用情境导入,以便引起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述静脉输液的目的时,可导入汶川地震的情境图片或动态图: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人伸出一只手臂,医务人员给予其静脉输液。这样的情境制造会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静脉输液呢?静脉输液到底能达到什么目的呢?进而达到教学目的。Mclellan[6]指出想要达到极佳的学习效果,应将知识置于特定情境中进行学习,而知识的情境多是由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体现的,但是对于基础护理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如臀大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等,这些知识点的核心仅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不能被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理解起来也较费力,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臀部模型、压疮模型、小动画、静态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抓住学生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在讲授臀大肌注射部位的选取时,教师可在臀肌模型上进行定位,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展示,再加入动画视频对“十字法”与“连线法”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形象化。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现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合理设计。因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和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操作多、实用性强的特点,故技能部分微课内容的设计过程,除了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进而有效掌握其技能[7]。第五,微课视频的制作。流程如下:其一,恰当选题。其二,编写教案与制作课件。其三,教学实施与拍摄。其四,后期制作。其五,教学评价反思与反复修片。在视频的制作技术上,分为了单播式微课和交互式微课,单播式微课以视频播放为特点,交互式微课则以视频播放、交互反馈相结合为特点,同时加入了师生互动、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环节。研究结果显示,交互式微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优于单播式微课[8]。
3基础护理学微课的应用方式
课前,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视频,预习所要学习的重难点,学会“知新”。课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重点知识的构建。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课后,帮助同学重新回顾课堂所讲内容,学会“温故”并自我总结。无论微课是以哪种形式应用于教学中,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和共性学习。
4评价与修改
设计完成的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后要进行评价,包括对微课的设计过程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在学生中试运行的方式评价基础护理学微课的设计过程,先给部分班级的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收集反馈的信息后及时修改设计过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则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从能否提高学习兴趣、能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能否增强实践能力、能否提高学习效率、能否增强理解能力、能否促进师生交流合作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循证护理
一、循证护理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循证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循证教学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等媒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文献,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检索能力,另外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有所提高,还有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除此之外,循证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不同的方向评判事物的好坏,这也是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循证护理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常出现的问题等可以大大改善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严重脱节情况的发生,使得书本上生硬的知识鲜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护理学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用更加理智的思维判断并作出证明,而不是用感觉作出选择;除此之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进入医疗机构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三)对教师来说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教授护理学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循证方法的引入对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有需要的话还要查阅相关的文献,以一种专业谨慎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因此,循证护理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循证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做好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授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基础概念、实施步骤等等,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还很滞后,基本上没有引入循证护理的先例,对于学生的循证学习技能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想要和国际护理教学相接轨就必须尽快开展起循证护理教学工作。旧有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以课本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比较固定,在临床护理中死扣课本,不会灵活使用书本上的知识。在面临临床突发状况的时候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及时做好护理工作,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医疗事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传承多年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学生通常会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反观循证护理,则是注重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以现在最先进的临床案例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视野,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机构供职的时候可以将所学到的临床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结合起来,灵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法,这也是循证护理颠覆传统护理教学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前沿知识的熏陶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刚开始应用循证教学方法很难改变固有的根据习惯与经验来判断的方法,要认识到这是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护理方法,要循序渐进地改变思维方式,用更加科学的循例护理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方向。要注意在平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还要提倡学生运用理性的辩证分析法来对课程上展示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详细分析,这样还能够使学生参考和借鉴其他人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护理方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在传统护理教学法之上进行循例护理教学。虽然传统护理教学法有很多的弊病及瑕疵,但其能够绵延至今还是说明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因此在应用循例护理教学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护理教学方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的设计上还应该参考传统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水平进行区别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前沿的护理案例,然后提出最新的护理理念,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彼此进行思想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进步和提高。教师还应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来帮助引导学生搜索并汲取先锋文献中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三)实施的步骤。循例护理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案例评价、系统回顾、护理实践、成果分析。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研究问题,然后由学生下去自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登陆相关的学术站进行查找和下载,了解并学习到近期的研究热点及其他前沿知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意见的分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观点分析及详细阐释,这就是系统回顾的过程。最后就是护理实践和成果分析环节了,由于学生不能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就需要将学生的困惑反映给一线护理人员并由他们进行专业的讲解,最后每个小组进行互评讨论,概括总结。
结语
总之,循例护理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护理教学的发展方向,各个学校需要积极应用循例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尖端护理人才,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虽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现如今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科技时代的到来有时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的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方式,即使在信息技术的结合下,并没有加大信息知识授教的密度,效果适得其反。其次,有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由于便捷而不考虑实际的护理学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例如:调查显示,部分教师由于对课件的多度使用,开始废弃原来的板书。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总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一张一张播放着幻灯片,只加以简单的陈述;对幻灯片的过度使用,不仅让学生与教师期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对学生的视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它的现象。反而让教学成了信息科技的奴仆。
二、解决策略与探讨
1.理解整合理念整合的落脚点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当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护理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在教师学生、教学知识、教学媒体方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整合削弱人们传统观念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增加教学要素中几个方面地位的和谐与统一。只有教师对整合理念的真正了解才能做到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做到效率的最大化。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导,注重实践,教学媒体创建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授业解惑知识的手段,更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辅助推动,两者之间平等互助从而探求知识的工具。
2.开展教育研究我们这里的教育研究指的是利用技术媒体高效的传递知识给学生,强大信息功能可以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动手能力。信息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的最大不同处就是所传授的知识量不一样,并且增加上课的效率改变教育的灵活性,不让学生进行死板的知识阅读。例如在讲解注射知识中,教师利用播放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在影像中身临其境,切实认识到注射的手法,从而初步了解注射这种护理手段;其次让学生自身模拟操作,让他们在对专业真实接触中提出问题并解决,吸取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改变教学方式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大多为青少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的作用是矫正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传授更多的知识,因此借用的科技产品用来开发学生的潜力,起了引导作用,对于接受一件新鲜事物教师需要的更是对此的适应。改变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陈旧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变得灵活易懂,更加适应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方式。
三、结束语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学中由护生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对实验过程进行质疑,通过对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的加工,重新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过程、释疑及交流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探究、实验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护理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护理的综合实验设计方法。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普遍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的重要手段。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任何的《护理学基础》实验都离不开练习法,动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感官同时作用,要经过大量练习获得,所以练习法是《护理学基础》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2.角色扮演法: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类似临床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角色扮演教学法让护生亲身扮演、亲身体验,还原临床场景,缩短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情境教学法:是以简单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实验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情景,课前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讨论.设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自己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PBL技能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3.目标教学法:是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设置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自己在行动中概括总结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穆国霞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模拟体验,再让学生真人体验,体验结束后老师和其他护生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扮演的护生,以加深其印象。多样教学法:将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称为多样教学法。龙霖等通过对“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的研究,显示75.18%护生选择多样教学法,11.46%选择单纯的情景教学法,仅有0.48%的护生选择传统教学法,可见多样教学法最受护生欢迎。
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1.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护生观看录像一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教一护生练习一教师巡查一教师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窒息了护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以下教学组织形式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