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1:07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学生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中小学校园出现“中性化”风潮的原因
为什么中小学校园里会出现“中性化”风潮呢?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师资方面的原因,即教师性别比例不平衡。正如一位家长说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女老师”。她的儿子现在已经读大一了,但是这个孩子在小学五年级才第一次碰到男老师,“当时,他非常开心”,由于这位男老师是体育老师,于是她儿子就开始天天练跑步,后来还进了田径队,“因为有积极性了,连暑假都去锻炼”。教育实践也表明,教育上女生和男生不同,女生教育比较细腻,而男生需要更宽松的教育。
原因之二,是由于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误区。现在的家庭教育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教育模式,父亲在外面工作,管教男孩子的大多是母亲。父亲的教育职责母亲不能完全代替,例如对男孩的管理要有男性的宽松大度,还要教育男孩子要有抱负、信念等,父亲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原因之三,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尤其是中考的区分度下降,大家都可以考到90多分,而男孩子稍一粗心就可能丢分,女孩子则由于细心而成绩会相对高一些,教师的批评引导,往往迫使男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向女生靠拢。另一方面,现在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许多时候,考试的成绩和升学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也迫使女生向男生靠拢。
原因之四,是青少年渴望彰显个性。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伴随着性的发育,自我意识的膨胀,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玩“酷”日见时尚。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加之娱乐节目推波助澜,如近几年来,“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加油,好男儿”等选秀娱乐节目大力炒作,使中性化成为潮流,使中性化倾向在青少年中大行其道,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原因之五,是学校与家庭在性别教育方面存在的真空地带。笔者发现,在学校不仅穿着打扮中性化的女生在增多,连说话粗声粗气、动作大大咧咧的男性化女生也在增多。女生的男性化,本质上是性别感的错位。如今学校里男女性别教育缺失,对女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响。而家庭教育对性别方面的教育,也存在真空的状态。比如有名女生,长得非常乖巧,但是行为和装扮非常像男生,剪着寸头,穿着敞扣的休闲衬衫和酷酷的牛仔裤。老师曾试图引导她回到女性化打扮的行列,但效果不佳。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很少在家照顾她,就把她交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喜欢男孩,一直希望能有个孙子,就一直把她当男孩养,给她穿男孩的衣服,做男孩的装束和发型,时间长了,她就喜欢上了男性化的装扮和角色定位。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把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不难见到。结果有些女生长大了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等都类似男生,时间长了“中性化”就成了习惯。
2.中小学学生“中性化”的危害
危害之一,是对学生性格发展不利。笔者在考察武威市凉州区某中学时,听一位班主任说,班里有六七位女生喜欢中性打扮。刚开始这位老师觉得她们泼辣、有拼劲儿,可后来,发现这些女生在公共场合抽烟、喝酒,才感觉有些不能接受了。这位老师担心,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因为“中性化”而碰壁。凉州区某小学周老师则担心,那些遇事就哭鼻子、把心思都花在打扮上的男生,性格本身就不够坚强,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这些孩子还极易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人们给他们取绰号,模仿他们的举止,会使他们的成长面临更多障碍。
危害之二,是致使部分学生“性取向”错乱。据郑州市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白瑞洁称,个别青少年的外在“中性化”,并不单纯是“追风”的表现,而是内在心理异性化的外在表现。前来咨询的孩子中就有出现同性吸引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在性取向上发生一些问题。当然,看到孩子追求“中性时尚”就怀疑其有“性取向”问题,是不恰当的。但是,家长也不能因此就忽视孩子的细微变化,错过疏导的最佳时机。另据哈医大一院青少年心理咨询科的孙医生说,她平均每周就要接待一名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5岁至18岁之间,男生和女生都有。
危害之三,是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体现出阳刚之气,女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接受教育的结果。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3.针对中小学学生“中性化”问题的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之一,是重视性别教育。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非常重要。学校和家庭是孩子对性别和个性学习的起点和基础,不容忽视。如果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忽略教育学生懂得对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如男性的阳刚之气,女性的阴柔之美等。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男生女性化或女生男性化。性别感错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重视“性别教育”,抓好性别教育,提升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
教育策略之二,是端正思想,更新观念,强化社会角色教育。有专家认为,“中性化”不一定是坏事,但“中性化”应该是指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而不是“男人女性化”或“女人男性化”。性别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作为一门课程搬上课堂。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为了增加社会生存的砝码,一些女孩子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一些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养成了文弱怯懦、多愁善感、“娘娘腔”等习气。家长不要认为生出来是男孩,以后就一定会从生理、心理成为一个男孩,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会角色教育。我们在性教育方面,往往局限于性生理教育,忽视了特别重要的性别角色教育。如果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长期存在,从长远看,会导致社会性别结构的不平衡,不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单单只是传道、授业及解惑,而是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具备视野开阔,学科专业水品要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品以及沟通能力。当然,总结下来要想当好新时期的教师,无疑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师观。
1.教师不代表权威
陈旧的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尊严,学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需要听取,非常注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也导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致使学生的想法被忽略、拒绝,长此下去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会失去。因此,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就要把学生当成有主见、有思考能力的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对学生自己的意见要允许他们发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教师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能力的一个培养者现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实施,网络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科学文化知识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且速度也逐年上升。在短短的几年间,教师不可能完全把学科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也不是过去单一的角色,即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培养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的人。所以,其教学中心应是“学”。
3.在学生的人生中,教师只是引路人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潜能有更好的掌握,观察及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人生目标、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等特点,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有更高远的奋斗目标。当然,另一面上,教师要想作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就需起到自身经验与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动机,并能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创新教育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及培养能力两者之间把关系处理好,就一定要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上加重培养,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进而去调查、探究。教师应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不同的需求都要满足,对个体之间的不同也要关注。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很好运用知识、掌握知识。
三、只有对教学方法设置的加强,才能创新教育
(一)为激发兴趣应采用背景音乐,创造艺术氛围
学生上课进出教室时,其背景音乐一定要选择明快、活泼且节奏感强的优美歌曲或者是乐曲。这样在音乐课中可以创造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对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会激发起兴趣与向往。
(二)为引发兴趣应采用范唱、范奏
为了使中小学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可以采用教师或学生范唱、范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天鹅》欣赏时,会大提琴的学生可以进行演奏,这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为增加兴趣应采用电教、媒体等教具
对音乐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电教及媒体。教师可以在开头,就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在中间营造出花团锦簇,结尾时抛砖引玉,这样能让音乐课更加形象、生动,让知识成为一体化、网格化。这样,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感。
四、结束语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信》:“我是一名父亲,理解做为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那种不惜代价的救子心理,我不认为李某某是个罪大恶极的人,毕竟他也许只是个孩子(抱歉,我只能说也许),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不是杨女士、不是法院,而是你———梦鸽,他的母亲。……”
李天一:4岁时获得“申奥大使”的称号,并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2005年李天一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当他在未成年管教所服刑至18周岁时,还要被移送到专门关押成年罪犯的监狱。他不满18岁就开车上路,母亲是支持的,在他的眼里,母亲不是支持他开车,而是支持他知法犯法,法律对他来说,儿戏而已,出了事爸爸妈妈会替他摆平的;他不满18岁就打人劳教,出来后母亲又给他买了辆新车,在他眼里,被劳教不是受惩罚,相反还能受到奖励;他不满18岁就打人后流连酒吧,母亲也是支持的,是母亲给了他时间、给了他钱,在他眼里,家长支持他“玩玩而已”,无论是酒还是女人;他拒不认罪母亲是支持的,因为母亲还在到处嘶吼着告诉大家,杨女士如何不对,小伙伴如何不对,酒吧如何不对,法官如何不对。在他眼里,他没有错,错的是周围的一切。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启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不得不引起注意。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长期以来有这样的误区,“爱孩子就要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家里就一个孩子,不给他给谁,父母挣钱就是为了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需要学量的知识,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而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与名气。为了增加竞争实力,周末和假期要参加大量的兴趣班和辅导班”。
父母无私的爱也该有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家长的责任,要确保孩子走正路,完成家庭作业,不要整天坐在电视前或玩Xbox游戏等。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是,1、信仰和理想;2、真诚和慈悲;3、质朴和童心;4、快乐和健康;5、正直和勇气;6、魄力和信心;7、睡眠和假期;8、胸怀和心态;9、良知和道德10、经历和故事;对我们成年人是如此,对中小学生也是如此。当今社会所最需要的不是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精英”,而是一代又一代成熟的、理性的公民,在生命本身面前,一切荣誉与地位都是过眼云烟。因此,对孩子而言,健康的身心比什么都重要。对人生而言最持久的耐力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心智和兴趣。
作者:苟丽萍 单位:甘肃会宁县东关小学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3-02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中小学学习困难,往往会对今后高层次的学习形成障碍,因而得到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较之社会经济、学校和家庭教育都较发达的城镇地区而言,有其复杂之处,本文拟就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对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可界定为指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缺陷,对进一步学习形成障碍,智力得不到正常发展,达不到的课程标准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以矫治的学生。
二、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智力较差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的特点是智商低,还有极少数是弱智。这类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一般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已显现,他们学习新知,掌握技能的速度往往低于正常学生。
2、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的特点是对为什么要学习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来学校的动机从最初开始只是为了好玩,以后教师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以致始终未能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对学习没有好感。如果学习遇到困难,更易产生厌学情绪,时日稍长,学习成绩日趋地下。
3、学法不当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的特点是从上学开始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按照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复习等必要的环节进行学习。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又不足以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如此反复未掌握的知识沉积越多,终就导致基础学力差。
4、外因影响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厌学情绪重,上课精神不振,时有逃课现象发生,不能坚持上学。
5、教法导致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受某些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习惯于死记硬背,重复作业,思维不活跃,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习吃力,成绩不佳。
三、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1、“智力较差型学困生”在农村中小学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新风在山区农村还未真正形成,甚而还有极少数近亲结婚的现象,导致所生子女智力低下,再加上父母文化素质低下,缺乏必要的学龄前家庭教育,最终形成智力低下的局面。
2、“动力不足型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这类学困生的父母由于自身素质低下,对知识的重要性不够。他们认为送子女上学只是完成一定得义务,对子女缺乏较高的必要的期望和要求。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悖,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目的的模糊,学习态度的不端正。
3、“方法不当型学困生”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力,在家庭中缺乏学习上的督促引导,养不成完成课余作业的习惯,就更不用说预习、复习功课了,久之就形成到学校赶作业,抄作业的不良习惯。最终跟不上学习而成为学困生。当然,这与有的教师忽略学习习惯上的教育引导页有一定得关系。另外,这类学困生与教法导致型学困生的形成还有其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习惯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久之学生在思维和完成学业方面都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以致成为学困生。
4、“外因影响型学困生”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下岗职工的增多,缴费上大学且有毕业就失业的可能,使某些家长再一次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对子女形成不良的学习目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形不成合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农村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1、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农村中小学教育真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进而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开展工作。这种教育思想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可成,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学习,在实践中进化形成。另外,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以达成的工作。现阶段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是指由应试教育观念转向素质教育观念,并指导教育实践。这个问题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更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要注意不要把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放在嘴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个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领导来讲,又更为重要。因为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大前提,而学校领导又是一所学校能否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关键。
2、农村中小学应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削弱语数学科的应试教育功能。语文、数学这两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多年的应试教育实践中被人为地削弱了它们的基础性作用,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削弱了它们的素质教育功能。就语文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熟知的教学要求,但遗憾的是在多年的应试教育实践中,他们重视的往往只是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即是说只要学生考试能读懂题、做好题就行了。这样一来,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就缺少培养,而这又是一个人日常生活所必备的能力,换句话讲也就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农村中小学很大一部分教师系“民转公”教师和五大生聘录用教室,这部分教师有的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必要的补充更新,有的因缺乏系统的师范教育,导致教学方法跟不上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农村中小学应特别注重对这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建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师队伍。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坏境教育的功能,使其成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术界应该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全面准确的概念,但是校风、学风、教风、班风以及校园环境的建设是其永恒的主题并无异议。因此农村中小学应当注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以绿化、美化、净化、香化为主要标准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应做到因校制宜,兼顾本校传统校情,切忌模仿或生搬硬套他校模式。
5、建好农村中小学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开创农村中小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一致的良好局面,坚决降低山区教育功能的相互消耗,这是转化动力型和外因型学困生的有效手段。另外,对这两类学困生还要消除其情感、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心理品质。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要点
中小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尚未成年的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中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国的中小学的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特点以及重要性
中小学学生在我国的法律中大多数还处于未成年人,他们不管是从心理还是从生理上来讲,都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阶段,而且大多数的中小学学生都有一个青春期,其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很可能引起他们心理的波动,因此,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要针对其特点来进行辅导。
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纷繁变化的现代社会,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进行加强和及时引导,可以为中小学学生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树立上起到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有效防止中小学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活动产生不良的心理以及不良的社会行为。
二、我国当前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适应不良行为
中小学学生由于升学原因或者是分班等原因,会容易出现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经历从幼儿园直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阶段,面对的是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是环境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系统教育的方式和环境,但是面对从小学升入初中或者是初中升入高中,要面对与新的同学和老师进行相处,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敏感的他们来说,也很不容易。中小学学生的适应不良行为,一般会出现在性格较为内向且自卑的学生当中,他们适应社会和适应学校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逃避和厌学的情绪。
(二)怪癖行为
中小学学生的怪癖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外界的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比如抽烟酗酒等。抽烟可能是中小学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觉得抽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也可能是中小学学生特有的一种叛逆心理,越是家长和老师禁止的事情就越要去尝试,因此,在中小学学生中,特别是男生,抽烟的现象较为明显。而酗酒厌食这些行为也在中小学学生中的怪癖行为表现较为明显。中小学学生酗酒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学生的独立意识的萌发,他们想要通过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已经有独立的决定权,但是由于其心理尚未成熟,一旦被不好的环境或者是思想误导,就会产生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青春期问题
中小学学生的青春期问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早恋以及叛逆等行为。处在青春期的中小学学生对异性有一种需要得到其关注的需求,他们愿意与异性同学或者朋友分享以及得到其关注,这种愿望和需求本应该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在处理中缺乏正确的健康的交往方式,就很可能对双方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心理波动比较大的青春期,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在跟异往的过程中产生偏离,从而导致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三、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建议
(一)通过开展活动,及时引导疏解学生的紧张自卑情绪
不适应行为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升学或者是转学时期,学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容易产生厌学以及跟不上课堂进度等问题。针对中小学学生的这些不适应行为,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可以在新学期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活动来认识班级中的同学,并通过拔河或者是其他需要团结和凝聚力的活动来增强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感,还能够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学校对班级以及对同学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及时改善不适应行为。
(二)加大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
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怪癖行为,可以通过社会在宣传戒烟以及烟酒的危害方面多做宣传和报道,使中小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抽烟以及酗酒对自身的危害和不良影响。而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和环境之一的家庭,在针对中小学学生的怪癖行为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例如,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面前少抽烟或者不抽烟,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校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怪癖行为,应该要及时与家长以及班级老师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针对青春期问题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青春期问题,社会和学校应该举办一些针对青春期问题的专业性讲座,请中小学的家长和学生参加,并现场请心理卫生保健专家为中小学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解答关于青春期常见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青春期心理卫生保健辅导,指导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四、结语
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方式方法研究和探讨,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提高和加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说:“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那么新时期学校如何加强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抓教师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2 抓学生
当今的中小学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丰厚,整天过的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并且社会“公德心”淡簿、审美迷蒙、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感淡化和社会公德弱化,不要说对传统美德教育缺少认识,就是对现代的事物也缺少认识,所以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学习传统美德知识的平台,利用校园广播、课堂、图书室等阵地加强如《中华美德五千年》、《新三字经》、《新增广贤文》、《社会公德四字歌》、《弟子规》、《论语》、《仁爱教育格言二十条》、《仁爱八德歌》等宣传,让学生耳入目睹,使学生能喜欢上,然后利用讲故事、演讲、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培训,力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
3 抓文化设计
学校要在校园内形成统美德教育的浓浓氛围,善于设计。利用古代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融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内容,让学生深受熏陶,时刻警示做中华美德的传人;同时在各种学科教学中也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品德课程,尤其要注重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4 抓实践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一切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他曾说:“在学校,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因此,学校在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对传统美德教育培训学习外,还要对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予以实践,加强训练。
5 抓家校共育
李天一:4岁时获得“申奥大使”的称号,并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2005年李天一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当他在未成年管教所服刑至18周岁时,还要被移送到专门关押成年罪犯的监狱。
他不满18岁就开车上路,母亲是支持的,在他的眼里,母亲不是支持他开车,而是支持他知法犯法,法律对他来说,儿戏而已,出了事爸爸妈妈会替他摆平的;他不满18岁就打人劳教,出来后母亲又给他买了辆新车,在他眼里,被劳教不是受惩罚,相反还能受到奖励;他不满18岁就打人后流连酒吧,母亲也是支持的,是母亲给了他时间、给了他钱,在他眼里,家长支持他“玩玩而已”,无论是酒还是女人;他拒不认罪母亲是支持的,因为母亲还在到处嘶吼着告诉大家,杨女士如何不对,小伙伴如何不对,酒吧如何不对,法官如何不对。在他眼里,他没有错,错的是周围的一切。
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启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不得不引起注意。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长期以来有这样的误区,“爱孩子就要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家里就一个孩子,不给他给谁,父母挣钱就是为了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需要学量的知识,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而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与名气。为了增加竞争实力,周末和假期要参加大量的兴趣班和辅导班”。父母无私的爱也该有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家长的责任,要确保孩子走正路,完成家庭作业,不要整天坐在电视前或玩Xbox游戏等。
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是,1、信仰和理想;2、真诚和慈悲;3、质朴和童心;4、快乐和健康;5、正直和勇气;6、魄力和信心;7、睡眠和假期; 8、胸怀和心态;9、良知和道德 10、经历和故事;对我们成年人是如此,对中小学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