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时间:2023-05-29 16:11:04

序论:在您撰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1篇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推进更多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美国、英国的许多大学在全球享誉盛名,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于我国,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探索出了独特的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经验,为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第2篇

【关键词】观念;机制;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今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的主阵地,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本文拟结合本校的实际就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机制、模式等问题与同行作一探讨。

1 关于观念问题

1.1 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人才培养行为。

“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办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总结,亦是学校教育的旗帜,对外昭示学校品性,彰显办学特色;对内引领精神家园,引导教育行为。它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建章立制、组织运作及教育行为的实施。

因此,办学理念中应将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融入其中,为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念的导引、舆论的支持,从而浓郁学校人才培养的氛围。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早在1905年就办起了范家祠学堂,1918年为意大利天主教教办学校, 1978年被省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校。

作为百年老校,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办学理念对办学行为的引领。在传承和弘扬学校百年育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了“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和高素质要求,超越知识育人和制度管人的阶段,站在文化育人的高度,注重以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濡养学生,厚实人才发展的根基;用科学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导引学生,引领人才发展的方向;注重以探究的课堂组织模式发展学生,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新人才观的要求,从“文化”和“探究”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引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端正创新人才认识,浓郁创新人才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而在许多人看来,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是科学家的职责。这与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评价标准存在偏移有关。在人们看来,创新人才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业绩突出的人。这种创新人才特点的概括和评价标准的确立,影响着我们对创新人才的判断,引导着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和行动,甚至让我们武断地圈定创新人才的范围,从而将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驱之于千里之外。这种评价标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大相径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其实,我们所主张的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的客观存在,是未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另一种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发明式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

具有这种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这种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纳入创新领域的创新观念及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能让人们能冲破观念的禁锢,激发创新的热忱,展开创新的翅膀,争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之人。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尚处于不断的开发形成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尚处于不断培养的潜在时期。学校作为一个人才成长和发展各种潜能的地方,就应当为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和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应当“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新我们的人才观念,扩大我们对人才的认同范围。因此,我们不应该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而应该只有各有所长、各具特点、各具发展潜力的学生差异,而且要尽力去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力,形成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创新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中重视端正广大教师对创新的认识,帮助教师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让教师们在内心中接纳所有学生,认同所有学生,把所有学生当作人才去培养,去引导他们,营造并浓郁人才成长的健康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关于机制的问题

2.1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能让师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寻找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评价,激发师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导引师生的实践行为。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应注意下面二个问题:

首先,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的科学评价激励机制中体现三个特点:

一是评价的全面性:既顾及创新的过程,也考虑创新的结果;既接纳形式上的创新,也肯定内容上的发明;既考虑创新的潜力,也追求创新的现实;既看重其创新意识和精神,也关注其创新能力及发展;

二是评价的层次性:既赞誉原创式的独抒己见,独创发明,也肯定发现性的推陈出新,古法新用;既盛赞学科竞赛中的精妙设计,也首肯课堂教学上的一题多解;既注重机器人制作的灵思妙想,也幸慰社会实践调查的独特视角;

三是评价的激励性:既注意挖掘实践中的闪光点,也注意指出实践中的薄弱处;既注意正面的肯定激励,又注意负面的自尊保护;既指出现时的不足因素,也点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种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师生的创新努力和点滴成果,激发师生积极参与创新的内驱力,导引师生的创新行为,从而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环境氛围,进而促进学校的创新人才工程建设。

其次,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时,注意二个结合:

一是与教师的业务档案、学生的成长记录相结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本,将创新实践纳入教师业务登记和学生成长记录的范畴,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绩效考核和学生学段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

二是与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相结合: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情况,将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及创新实践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2.2 建立长期追踪的监控机制;

俗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养的实效,为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建立长期的监控追踪机制就成为一项有力的举措。我校信息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屡创辉煌、屡出创新型人才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自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奖项的共计281人次,获省级奖励的共有371人次。其中信息学竞赛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单位”的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信息学联赛广东赛区十强学校之列,连续五年位居广东省团体四强之列,连续两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2006年张伟达同学因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夺得金牌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就读于高三的杨溢同学因竞赛中屡获金牌现已被复旦大学提前半年录取,就读于高二的刘家骅同学也因多次获取金牌,并在第一届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比赛中夺取银牌,被清华大学相中,保送清华。

数学竞赛成绩也一样突出,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共计有101人次,其中2006届高三级学生刘家旭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公派“留学法国考试”跻身全国前三名。

英语竞赛也取得骄人成绩。2007年张敏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第七届英语风采大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进入北京总决赛;2008年王骏威同学在CCTV英语风采大赛北京总决赛获全国第五名。

近几年来,英语学科共有64人获国家级奖励,其中有7人获国家级特等奖。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与我校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监控追踪有密切的关系,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有关。从在小学生中进行苗子选拔开始,到进入初中、高中培养发展阶段,我校都密切关注苗子的情感、个性、品格及学科方面的悟性、能力发展的变化轨迹,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形成阶段性的初步评价,并以此作为实施下阶段培养计划的依据,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我校的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成为学校的三大品牌,省、市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培养了一批批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斩金夺银的创新型人才。

3 关于培养模式的问题

注意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依托学校整体改革,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言语传授,亲身示范,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这种现身说法、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方式与强调不囿于陈见,敢于突破框框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2004年开始实施了以“主体教育”为主题和特色的整体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了整体变革,重构新的理念,重建新的机制,变革新的模式,重塑新的评价体系。

以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教、自治、自律、自评”的“四自管理”中彰显自我个性,塑造自我品质,锻造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高三级学生曾婷的书法作品在“腾龙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被送往在韩国大田举行的“韩国第三届儿童博览会”展出;刘文君同学在“南国书香首届中小学生书香作文比赛”中获省一等奖;高三级学生于海宁,04年在“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获韶关赛区“百歌颂中华大赛十佳”称号,05年9月获韶关赛区“旅游形象大使”亚军,05年12月获韶关赛区“百事新星大赛”冠军,06年12月获广东赛区“广东歌SLNG魅影歌唱大赛”亚军。

主体改革结硕果,创新教育出人才。此项改革也因其意义深远,实效显著而获吴汉良教育创新奖。

二是依托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追求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层指导,发展个性;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关注的是个性和谐发展。其目的就是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进而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这必须建立在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

为此目的,我校进行了整体架构,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A、B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丰富的选修课程、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社团组织活动,以强化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及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贯彻落实,以达成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是依托德育改革,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

有学者就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关系问题,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具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鲜明的独立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

以上调查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巨大;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及价值观念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意义深远。

这让我们深思:德育教育如何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的是集体意识,忽略的是人的个性;注重的是外部灌输,缺乏的是自我审视。结合目前德育工作及新课程改革,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施了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的德育管理改革,赋予年级管理更大的责、权、利,将年级打造成为一个行为务实、针对性强、实效显著的管理实体,建构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新模式,用高效的课程发展人,用趣味的过程养成人,用丰富的活动培养人;让学生在体验中关注自身情感,审视自己内心,张扬自我个性,养成自我品格,实现德育模式的彻底变革,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因而被授予“韶关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是依托集体智慧,实现培养效能的转变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决非是教学或德育部门的单边行为,也不是教师个体的独立行为,非依托集体智慧,难成其效。因此,既需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既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也需学生的积极体验与探究;既需教师在教法上的巧妙设计与组织,也需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吸纳和运用。

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我校还通过组织专家团、智囊团,聘请外教专家,派出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以调研、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诊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员的理论提升,为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出谋划策,集众人之智慧,实现资源优化,优势互补。

目前,我校相继在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方面组织成立了研究组,智囊团,并与美国“鹤庐亚洲文化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美国“鹤庐”每年定期选派6-8名优秀教师利用暑假对我校师生进行三周封闭式英语培训。另外,经国家教育部考试公费选派了三位英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了一学期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了教师队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统领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端正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革新转变,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我们一定会实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傅索科. 彭志军,袁东明:第五项修炼 300 问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 张声雄. 姚国侃: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 [A]丰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3] 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J]. 教育研究 ,1999,(5) .

[4] 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 教育研究 ,2000,(3).

第3篇

一、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时代,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在全球的产业发展中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的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要求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高教创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正成为高教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各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文化功能,塑造人的功能。教育对人的培养除了传递人类已有文化,还有为人类创造新文化的作用。传递文化,使文化得以传递创新,使文化不断进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担负继承和创新的双重责任,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成为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高教的重头戏。

大学生创业活动,来源于高教系统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中,有专家明确指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要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个工作领域发挥创造力和革新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满足学生将来适应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方法的培养训练,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超前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创业技能的前提下,在将来的工作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创新活动。

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使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

(1)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国家教育部曾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综合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认为最欠缺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人际交流能力。调查表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普遍薄弱环节。为此,高等教育应该在立足于传授有效知识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立足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应尽快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启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创新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的效用。学校必须在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特别是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2)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前人们关心的是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现在人们进入了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社会问题需要不同的学科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解决。到了今天,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整体化知识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应该在学科结构上实行综合化,尽可能文、理、工、管相结合。学校之间合作办学,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设置文理融合课程和综合课程。

(3)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属于智力活动,但更需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问题实质的敏锐性和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前者是非智力因素即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后者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不仅在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事业的开拓精神以及对未来不懈追求的意志。高等教育阶段没有升学压力但面临就业压力,需要对他们的心理作相应的调适和校正,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还他们发挥情商的空间,注意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磨炼他们意志。通过各种校内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创新意志和追求科学的顽强意志。

三、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现行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根本改变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

(1)教学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创新人才的成长既要有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又要有创新能力的运用。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中,应该增加一定的文、理、工、管渗透的必修学科,同时加大选修的分量,让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发挥的可能,其中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各专业都必修的课程。

(2)教学内容以开放的知识体系为主要特征。现行教材内容(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确定性的内容占绝对大的比重,而不确定性的内容(已经更新的内容)基本上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学科前沿、理论动态、热点问题更不能结合确定性内容加以渗透。从知识应不断更新的实际出发,需要我们将不确定性的内容及时交给学生,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更需要教者适时地引导。有时,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共同探索。因此,我们向学生介绍知识,既要有确定性内容,也要有不确定性的内容,让学生从确定性内容出发,探索不确定性内容,使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学科的前言,激发科研创新的精神。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涉及,以适应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的需要。

(3)教学方法上从自学引向治学。这里所说的自学区别于高等自学考试的自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给学生自学指导,解答学生的质疑,讲授的内容都应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者要“居高临下”给学生指导、点拨,而不是放任自流。如课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早做准备,课堂上讨论这些问题,教师加以点评。然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当场作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将正在讲授的学科的有关科研课题交给学生探讨,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逐渐养成习惯达到自觉地进行创新的境地,从而达到严谨治学的效果。

(4)在教学管理上刚性、弹性相结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如学制、课程等)可采取一定的弹性规定。而对教学质量、毕业的学分标准可实行刚性管理。学校要增加选修课程总量,允许重修、重考,逐渐将大学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

(5)建立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评价体系。①评价内容全面系统体现技能培养的特色。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作相应的评估。因此,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的考试分值安排相应的比重。如:5比5或4比6。理论测试、实践技能的考核都要减少概念、简答题的分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起码应控制在60%以上。这样可形成一个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就注重这方面才能的锻炼和提高。②评价方式多样化。改变单一的应试考试制,采取以考试方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以实验或操作方式、模拟测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两者结合作综合评价。③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教学效果好差,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有些结果不准确,但过程有创新性,应给予中肯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只要其内容相对正确,且具有合理性,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6)教学过程的创新引导。现行教材上的练习题,封闭型的答案居多,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常规性重复性思考,而不是探索性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往往跟着教材走,跟着老师走,不敢越界,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①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教材、社会现实提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以思考。指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去探究答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去观察、去验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探索。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直至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使学生知识量得到积累,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②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想象较为丰富,智力和情感活动独特,提出的问题往往有新颖性,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造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情景,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新奇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新颖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迅捷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重视用非常规性的思维提出非常规性问题,鼓励创造性探索、解答问题。③重视创新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一般首先从创新经验思维开始,然后进入创新理论思维,最后是灵感直觉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既要注重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思维形式,如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引起学生广泛联想,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获得新颖的独特的见解,在众多的见解中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多萝西·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

第4篇

公司发展的推进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汇集与展现。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个转变”,所能依赖的最宝贵战略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所能建立的最重要竞争优势,就是人才优势。多年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始终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积极营造“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有力支撑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公司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山东所属县公司上划后,员工总量大、人才当量密度偏低问题尤为突出,队伍整体素质与公司发展不相适应,已经制约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人员素质问题不加快解决,公司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更无法保障员工的长远利益。面对当前艰巨的任务,必须主动作为,化压力为动力、变“短板”为“跳板”,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的需求。

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必须充分突出人才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人才成长成才的自身规律,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看待人才培养工作。山东公司在系统思考分析、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把握电力企业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提出了建立“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成长机制”,将人才成长划分为入职前、入职期、成长期、发展期、退出期五个阶段和“吸纳―融入―强基―提能―传承”五个重点。入职前,坚持“跟踪人才的才华,关注人才的意愿”,构建基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招聘模式,吸纳优秀人才,赢得发展先机。入职期,坚持“跟踪员工的诉求,关注员工的转变”,构建基于员工角色转换和文化认同的培训模式,加快角色转变,融入企业发展。成长期,坚持“跟踪员工的努力,关注员工的成长”,构建基于员工能力和素质巩固提高的培养模式,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期,坚持“跟踪员工的潜质,关注员工的发展”,构建基于员工核心能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模式,持续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作用。退出期,坚持“跟踪员工的知识,关注员工的生活”,构建基于人才信任的跟踪联络模式,关心员工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努力打造山东电力人才高地

构建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开展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的过程。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成长成才理念,营造激励员工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要遵循“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适度超前”的原则,滚动修订人才发展规划,为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要围绕“四级四类”人才体系构建,实施好十大人才培养工程,确保“6313”优秀人才培养目标落地。要健全完善引进、培养、评价、使用、考核一体化机制,特别是要在构建省市县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稳妥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全员量化绩效考核、加强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等机制保障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在各专业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使人才优势成为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品牌。

第5篇

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始终紧跟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求,学校分别在2004年、2010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学校按照教育部新一轮专业目录的调整,并基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再一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紧紧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吸收学校近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强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自1995年学校成立首个“教学督导组”以来,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校、院、教研室三位一体,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校、院两级督导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监控。2010年,为适应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学校出台了《关于二级教学督导实施管理办法》,成立校级督导团和院级督导组,实施两级督导模式。同时,学校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毕业生离校前调查、同行评教、领导干部听课、考场巡视、教学检查、教师评学、师生座谈会、青年教师助课验收、网络监控等质量监控渠道,涵盖了教学的全过程,并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全员参与,保证了质量监控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近年,学校青年教师迅速增加,已占到全体教师的70%。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是近年教学质量监控的中心。学校2006年印发了《新任教师承担课程主讲工作的规定》。2009年出台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2010年,教务处下发了《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和讲课验收制度实施细则》,实施校院两级青年教师培养新机制。对青年教师上课资格的严格把关,已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一大特色。2012年,学校又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实施教师教学技能岗前培训制度、在岗培训制度、停课再培训制度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退出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教师质量管理制度。

以学生能力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环节,其质量不容忽视。2010年,学校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估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三级四阶段”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在监督检查方面,实行初期、中期、后期、总评四个阶段的评估检查。在完善毕业答辩2%末位淘汰制度前提下,2010年,学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对检查流程的重新设计、责权的再次分配以及关键指标的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完善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学校自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制度,一直积极改进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逐步扩大其工作范围。至今,除了教学信息员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员报告书》,汇报教学问题以外,学校2009年开始实施学生评考制度,加强学生对考场监考情况全面督察,2011年成立校级和院级两级教学信息员组织,编写《教学信息员工作简报》。同时开通“华水教务”教务微博和处长微博,随时随地接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及时沟通和互动。

以成效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数据。一方面,教学督导评价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学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教学项目评审、津贴发放等环节均不同程度与教学督导评价结果挂钩,特别是职称晋升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教学督导、学生等反映的问题,做到专人落实、及时反馈,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机制

学校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构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培养品行优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勤奋务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完善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构建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促进学生成才和就业,构建和完善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实行教务处、学生处牵头,相关单位参加的促教促学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校形象育人、环境育人、机制育人的作用。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严明学习纪律和考试纪律,突出学生学业发展的中心地位,形成各方协同联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教学相长”,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高度重视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执业能力,提升教师职业水平,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以学为主、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交互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尊师爱生、融洽沟通、坦诚平等、教学相长、和谐向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打造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工程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构建了教师教学技能完备的培养体系,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尤其重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2006年以来,学校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已超过80%。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学术骨干、科研骨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2013年,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着力构建“出名师、育英才、争一流、创佳绩”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

以教学技能培训和竞赛为抓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和竞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坚持举办每两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课堂讲课大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针对青年教师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学校安排外籍教师举办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班;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分年度派青年教师到工程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为了鼓励先进、表彰优秀,学校2011年开始设立优秀青年教师奖,鼓励35岁以下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近两届河南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已经建成一条由“立项――建设――研究――实施――总结――推广”组成的完整的成果培育之路。

实施分级教学,形成个性化培养模式。2012年,针对学生来源广、接受能力差异大的特点,学校对大学数学和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多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分级教学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教学相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有志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中选拔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试点。2012年,学校共有19位教师提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学校正在对教学模式创新效果进行认真总结,经专家评价适合推广的,学校将给予教改立项支持。

第6篇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3]高红英.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与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4).

第7篇

校企合作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具体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站在高校的角度看,知识文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探寻外部资源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生产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助于企业的“二次创业”。因此,探索“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地方高校的迫切需要。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虽转变但并不深入。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与改进,人才培养观念也不断发生转变,虽然传统教育理念已被打破,并没有深入改革,施行起来在思想、方法等多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传统理念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迫使高校进行深层次改革,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联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近些年,有些学校盲目的提出“高目标、争名校、创一流”的口号,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过高的追求下,易导致社会需求同办学实际相脱节,丧失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社会在人才需求上已经不单单只关注文凭和证书,而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显而易见,只有转变学校教育目标、方向才能使高校与企业、社会对接。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系统制度并不健全,高校并未形成把培养创业精神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教育课程相互孤立,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课程的施行缺乏有效方法。

三、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目标机制。目标机制不但要从高校创业教育的一般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而且也要注重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和其生产经营的要求,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以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实现开创性工作。

(二)课程机制。课程机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中有依据创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方法,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实践性和理论性课程;从属性上又可以分为学科、活动、环境和实践课程等,对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而言,除了在高校开设创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科技知识课程外,还应紧密跟踪企业、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可考虑开展校企合作。

(三)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政策保障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顺利施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引入相应的设备和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另外可聘用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深员工讲授一些课程,由此来丰富和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

四、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策略

(一)明确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分工。地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不论是基本性的研究还是应用性的研究,必须要尊重和保持高校的学术、科技研发的传统,方便新思想、技术能随时不断地从高校迸发、散播与实现;企业是整个协同创新的主体,它可以根据本身的生存与市场需求来从事一部分简单的基础性研发,但是应该主要是从事应用性的研发。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分工要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人才等各种各样的显性、隐性资源按照合作的要求能够合理有效的共享、整合、协同,最终实现共赢。

(二)开发多模式校企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包括合作中心、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等。在我国有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兴建大学科技园,这样确实对培养人才、转换科技成果有很大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驱使和提高地方高校、校企之间的合作愿望和动力。所以地方高校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环境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