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31:18
序论:在您撰写物业公司税务风险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导致水利施工企业面临巨大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水利建设发展环境,水利施工企业资金结构不科学,财务管理人员对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认识不足等等,这些原因大多都可归结为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视不够。现金流量是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最核心的部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体现,其管理理念及方法对于企业研究财务风险、有效实现经营目的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完善的现金流量信息可有效防范和监控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在水利施工企业的投资与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水利施工企业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的纽带,是水利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其所有的投资活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项目筹资活动等运行状况,都可以通过现金流动的信息全面及时地反映出来。在目前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现金流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计量的,一个工程项目可引起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利施工企业盈利的风险程度。这就直接反应了施工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资金周转情况等,对水利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皆有意义,有助于其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更深层次地看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有利于其更加合理地运作资本、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
(二)高质量的现金流量管理可有效提升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而言,各个工程项目中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点,如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所需的总投资、项目建设与管理现金流量以及项目顺利竣工时的现金流量。了解和掌握现金流量有利于切实改善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判断企业目前的现金状况,而且可以分析施工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通过对水利施工企业累积的现金流量的适当调整,可以实现有效资源的转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积极调整企业经营布局,促进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和获利能力。
(三)现金流量为水利施工企业的筹资风险监测提供有用信息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管理的不断加强,水利施工企业业务涵盖到治淮、南水北调、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城市水环境提升等各个方面,融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很多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采取BT模式进行建设,或者收取工程建设保证金等,这就要求水利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大量工程建设资金。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利用现金流量分析,将筹资活动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掌握在一定会计时期内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资料,利用现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管理及企业经营资金余缺信息,及时地防范和监控财务风险,确保各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并及时发挥效益。
二、基于现金流量的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审视水利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在各个水利工程项目部管理、子公司经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等活动中,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高度重视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认识到其对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高效的现金流量管理,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保障、足够的收益现金流以及多方面的水利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防范和监控水利施工企业各种财务风险,保证资金持续、快速周转,在效益最大化中实现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增强水利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现金流量管理意识
面对新形势,水利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要从观念上真正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充分认识到其在财务风险防范与监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完整的现金流量管理控制体系,注重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正确明晰和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在远期为水利施工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完善水利施工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水利施工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的,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控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水利施工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首要屏障。随着近年来水利建设项目的集中开展,水利施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财务管理各个环节,重视规范的过程控制,形成科学的制约平衡机制,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水利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安全性管理
为实现企业有效现金管理,水利施工企业应围绕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最大化的企业价值这个目标,有效实施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控制企业现金流量,最小化各项水利工程招投标、项目施工、建设与管理、项目部及子公司运作等成本,最大化各项经营收入,做好各个工程项目及总公司现金预算编制,现金流入及流出控制、现金资产控制、现金流日常控制等方面的安全性管理,充分利用企业现金流量表上反映出来的盈余或利润,加强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领域的投资活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提高水利施工企业财务资金的运作效率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现金流动贯穿在企业的整个招投标、施工、经营生产等过程中,因此,必须关注自身资金的运作效率,依据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运用好财务管理和调控手段,合理调度货币资金资源,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并加速资金流转,同时合理调度自身货币资金资源,安排财务资金的整个收支活动,保证现金流量的合理平衡流动。必要的时候,水利施工企业可立足于现金流量的控制与检测,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各方面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全面促进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三、结束语
【关键词】 创业板公司;IPO;税务风险;规避策略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这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进程。创业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型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企业,为大量正在高速发展中急需资金流入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融资平台,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并走向多层次化。由于创业板的市场门槛低、投资风险大,证券监督机构在上市审核过程中,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核要求比较严格,而税务合规性和税务成本作为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进程中的一大风险点,所受到的来自税务主管部门的监管和会计部门的审查已日趋严格。
一、创业板的特点
创业板市场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s)又称二板市场,是专为解决暂时不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创新性和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设立的资本交易市场,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扩展业务,它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是广义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市场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兴起于90年代,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日本的东京证券交易所(JASDAQ),英国伦敦的另类投资市场(ATM)。目前,创业板已经覆盖了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产业集中区域,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特点是:
第一,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主要服务于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的目标企业是“两高六新”型企业(高技术、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新模式),我国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不突出,但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上市门槛偏低。创业板的设立源自大量高速成长中的中小企业陷入资金漩涡,却因达不到主板上市的要求而无法上市融资,创业板对上市企业在盈利规模,资产规模,股本规模上的设立准入门槛较低,协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第三,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大。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创业板投资者承受的风险较高,也可能意味着高收益。
二、创业板公司IPO中的税务风险点分析
不规范的纳税方式。企业在上市前的纳税事项中,采用了不规范的税收征收方式,比如在所得税的征收中,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确认销售时未申报增值税。税收征收方式不规范会给企业带来被税务主管部门追加处罚、税收补缴风险。第一,核定征收所得税方式。依《税收征管法》,核定征收主要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相应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其它情况下企业应采用查账征收的所得税纳税方式。第二,增值税确认方式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企业在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销售收入时,同时应申报销项税金和缴纳增值税。
调节利润。调节利润包括虚增利润和隐藏利润两种形式。一方面,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初创时,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企业会通过推迟确认收入、少报销售收入、加速计提折旧、过度计提预计负债或资产减值损失、关联交易转移收入等方式隐瞒企业的利润,这些被隐瞒的利润一旦被发现,企业需要补缴税款并缴纳罚金。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粉饰业绩,可能会通过虚构客户、虚销售、提前确认收入、夸大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虚增利润不仅企业多缴纳了税款,而且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企业还将会被处以罚金。
延迟纳税。企业延迟纳税可能是企业营运资金不足而延迟缴纳税款,也可能是企业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来达到节税目的税收筹划方式。实际中,不少企业利用预收账款来推迟确认销售收入,或不按时申报增值税等方式延迟纳税。无论是企业经营环境导致的还是企业蓄意的延期纳税,即使是在企业上市后,延期纳税的风险仍然存在,企业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要求缴纳滞纳金,严重的被处以行政处罚。
纳税申报风险。第一类是逾期申报的风险,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第二类是不申报和申报不实的风险,将可能造成偷税行为,面临补税、滞纳金、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第三类是预期缴税的风险。
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税务风险。企业上市前往往需要对公司的控股架构和业务运营模式进行改制重组,在改制重组的过程中,公司会面临更多新的税务问题。如公司上市控股架构的安排是否在税务上更具效率、重组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否带来新的税务成本、重组的架构是否在税收上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等。公司及早的将这些税务问题纳入改制重组过程中,可以使业务重组与税务筹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要不是以避税为目的,而是以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和目标为导向的合法合规的税收筹划,税务机关就会认可,这样会为创业板企业节省大量的税务成本,达到提高税务效率的目的。也能降低税务风险,为企业节约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运营。
三、建立创业板IPO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税务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控性,因此,虽然企业不能完全的规避税务风险,但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税务风险管理措施将税务风险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了有效的管理创业板公司IPO过程的税务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法的方式筹划企业税务,追求税务损失的最小化,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整体收益;识别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税务风险点,努力降低税务风险的潜在损失,减少税务风险引发的纳税成本。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五个过程:预防税务风险,识别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控制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的审计和反馈。
四、创业板IPO税务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及策略
1、预防税务风险。一要提高创业板上市企业税务风险意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管理层、财务经理和员工都必须树立税务风险意识,重视对企业在IPO过程中税务风险的防范,认识到税务风险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事先筹划方式,来管理税务风险,降低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二要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依据企业规模大小和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将企业的税务处理与财务处理分离开来,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税务队伍。由税务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税务筹划,在日常项目中做到税务合规合法,保障企业创业板上市中的税务规范性,并对企业IPO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进行梳理。三要成立创业板IPO税务筹划小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的准备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IPO税务筹划小组,专门负责企业上市中的税务问题,包括历史遗留税务问题的补税,企业改制重组的税务筹划等等。
1. 所得税的税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二六年七月十三日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21号)中关于二级分支机构的判定问题,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总机构应及时将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名单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并向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及时出具有效证明(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
二级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二级分支机构进行审核鉴定,督促其及时预缴企业所得税。
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期货公司营业部符合二级分支机构的定义,应按以上条款进行所得税的处理,而实际工作中,一些期货公司的网点尤其未跨省的,不在营业部所在地办理税务登记,认为可以由总部代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期货管理条例规定期货公司实行四统一中有统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注意此项并不包括统一纳税。
2. 招待费与差旅费、会议费的税务处理与风险
企业所得税法4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没有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
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稽查认定的观点就是所有的餐费发票都是业务招待费。如果会计上认为有些餐费不是招待费,比如企业开会支出,办品种推广会,员工加班餐等。如果企业分不清是否招待,还是自用,稽查视同一律作招待费处理。
如果企业分清,稽查分不清的,也一律作招待费处理。60%的扣除,就考虑了在招待的同时企业的员工情况。
业务招待费还有一误区,期货公司为客户报销的机票、火车票统一算在差旅费里进行核算是不符合税收政策的。应做为业务招待费核算。
3. 工资薪金的税务处理
鉴于期货公司营业部多为跨省经营,一些工资薪金里的补贴各省有不同标准。而且有不同税收要求。比如通讯补贴。北京地税不允许税前扣除,而河北、吉林、辽宁都按标准税前扣除。相关的防暑费、取暖费等各地标准不一,税政不一,需要营业部财务岗位密切关注地方政策。
二是社保、公积金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公积金要求要执行财税[2006]10号文: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且最高不得超过平均水平的三倍,超过部分计入应税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执行起来各地公积金条例又有不同规定,但稽查处理只能按12%税前扣除。
4. 居间人返佣的处理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及期货公司发展的特点,居间返佣在期货公司的费用支出中比重很大。此项在2012年3月前后的政策形成一个分水岭,有重大改革。
3月份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规定: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2012年3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从事服务企业营业成本税前扣除问题中,从事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等企业),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期货公司目前的佣金水平在40%左右,15号公告将大大减少期货公司营业部税负,更有利于业务的拓展与经营。
5. 企业对税务机关稽查结果的应对提醒
熟悉稽查流程,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是每个期货公司负责人和财务经理必须掌握的。企业发表意见的机会包括:告知环节、听证环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企业对税务机关的稽查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是必要的,可从以下方面作详细分析:
5.1税务处理结果的依据要充分
税务人员在稽查时的底稿作为主要依据,应当由被稽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字后,才能做为有效依据。
5.2当事人申辩笔录齐全
稽查中,对当事人的书面陈述、申辩陈述均应记录整理在案。当事人有陈述申辩材料的,应当整理归档;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当事人无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也应记录在案存档。注明“当事人无陈述、申辩意见”,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因为《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5.3援引法律条文完整、具体
在填制税务文书时,有的稽查文书只引用省级或市级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有的没有具体文号、名称或随意省略;有的税务文书的格式部分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做为企业财务人员关注的焦点。
5.4要按法定程序告知当事人法律救济途径
当事人有陈述申辩权、听证权、复议权、诉讼权;把《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下达;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的法定期限届满未等,就发出了《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这些不符合法律程序的行政处罚,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都是无效的。
5.5税务文书送达
处罚决定送达回执无当事人签字没有签收时间等问题,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时,不仅要告知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及处罚依据等,还应告知其陈述、申辩、听证、复议、的期限和途径等。而文书送达必须有相关材料,证明当事人收到有关文书,或证明有关文书送达当事人,如果没有委托方,则应直接送达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指定联系人处。
5.6时限有误
处罚决定书对罚款限定的时间是特定日期前缴纳,《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5.7处罚决定不全
一份稽查处罚决定,必须载明具体违法事实、证据、性质及处罚的具体依据,缺一不可。还有处罚失当等。都是财务人员需要为企业把关的。
健全稳妥的税务处理方法是期货公司营业部合规稳健经营的基础,基础牢固,行业才能良性发展。
关键词:公司体制;税务管理;税收筹划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使铁路走向市场成为现实,伴随着公司全力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同时,我们财务系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改革需要,如何适应市场发展,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新的课题。随着我国税务政策的日趋完善,所有企业都希望能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合法地减轻自己的税收,显然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根本途径。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则使更多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加入原本就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铁路企业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应对原有的竞争对手,还需要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相抗衡。如此条件下,要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升企业资金的整体活力,税收筹划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途径。但作为一种降低企业税负的管理手段,税收筹划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税收筹划风险。何为税收筹划风险?企业税收筹划主要特点有哪些?而铁路企业又该如何针对税收筹划的特点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呢?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在遵守税法和相关会计法规有关规定的基础之上,明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财务政策的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如果企业没能做好税务管理的相关工作的话,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到有偷税或漏税现象的话,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需要在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机制下取得发展,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盈利,所以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的制定也都是围绕如何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行的。而税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企业盈利的方式。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将有助于企业的各项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企业在精通和掌握以及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进行合理的投资,通过科学的筹资和先进的技术改造,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二、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概述
(一)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就是现代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在未来所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主要指纳税人在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可能因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等而造成的企业现金流出的风险。当然,这种风险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同时包含正反两面。从风险发生的具体情况来看,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1.合规性税收筹划风险。这种风险又称为法律风险,主要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因筹划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使其承担补缴税款或承受偷逃税法律处罚的风险。
2.经营性税收筹划风险。经营性的税收筹划风险是纳税人进行日常税收筹划活动而面临的风险。
3.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是因企业筹划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对等而引发的风险。
4.操作性税收筹划风险。操作性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因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在操作上的不规范性而引发的造成税收效益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5.环境性税收筹划风险。环境性风险则是因企业税收筹划所处的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企业税收筹划失效的风险。
(二)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主要特点
根据从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几年所发生的各种具体案件可知,我国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系统性与综合性。税收筹划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的一种综合与转化,因而具备系统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2.时效性与可变性。税收筹划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发生的,这些条件既包含企业内部环境,又包含政策及社会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候,税收筹划效果也发生变化,因而税收筹划风险也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与可变性。
3.多样性与层次性。所谓多样性与层次性是指因税收筹划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因而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层次各异,种类多样。
4.客观性与普遍性。税收筹划风险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同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税收筹划风险也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中。
5.理念性与文化性。税收筹划中,对于风险的计量具有较大难度,与其将税收筹划看做一种衡量的标准或工具,倒不如将其看做是一种税收筹划活动的文化性和理念性的指导。
三、现代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针对以上对税收筹划风险的介绍,结合税收筹划风险的基本特点,现代企业税收筹划份的防范与控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树立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思想意识上的重视是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对很多企业而言,由于思想意识上的不足,往往使其对税收筹划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危害性了解不足。但作为一项同时涉及税收、金融、法律、管理及会计等众多领域的系统性工作,税收筹划的处理相对复杂,稍不注意便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税收筹划的风险之中。因而,企业要合理且有效地对税收筹划这一管理手段进行利用,就必须积极主动且及时地树立起风险意识,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理念,对税收筹划的弹性、空间及时间等进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选择。
(二)严守底线,保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基本要求。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严守底线,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的要求,保障税筹划活动的合法性;其次,企业应该对国际相关法规以及行业准则的约束进行考虑;另外,企业税收筹划还必须对国家法律环境的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总之,企业税收筹划要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就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基本底线,决不跨越雷池半步,摒弃侥幸的心理,尽量将税收筹划工作与法律靠拢,进而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合法性。
(三)提升对筹划环境的变化的敏锐性
基于企业管理系统风险的存在以及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其对整个税收环境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环境性税收筹划风险。从宏观上来讲,企业税收筹划所处的宏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以及文化环境,所以企业要对税收筹划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就必须对税法的变动、宏观经济的走向、行业管理准则的调整、宏观政策的导向等各种与税收筹划工作相关的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关注,以较强的敏锐性提高对环境的洞察力。
(四)加强对筹划收益与成本的权衡
要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并体现出税收筹划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显著性,并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企业税收筹划实务就必须对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权衡,以避免因收益与成本的考虑不全而使企业陷入效益性税收筹划风险。当然,这里所谓的成本同时包含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而收益则包含企业税负的降低、管理水平的提升、罚款支出的建设以及企业形象的树立等。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税收筹划 风险控制
近十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较为迅速,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从成立初期、拿地建设到销售等各环节涉税金额较大种类较多,且投资规模大经营流程复杂,税费支出在房地产企业总支出占比中约占五成,可见房地产业是重税行业。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及税收征管的持续加紧,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税收管理方面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合法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有效规避税收风险,也能够使企业实现一定的节税效益。在此背景下探讨房地产业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效益并优化整体税负。
一、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步骤及方法
首先,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步骤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整体把握企业及相应税收政策法规情况。了解自身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要素,清晰地把握当地税收法规及征收惯例;在对上述情况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筹划方案,包含法规依据、注意事项及可能的税收风险等,考察其可行性,进行因素变动分析以严控税收风险;落实方案时应考虑企业价值最大化,保持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及时修正执行偏差;总结时应注意评价税收筹划方案为往后筹划积累经验。
推迟纳税时间节点可使企业获得应纳税税额的时间价值,在当前通货膨胀条件下,递延纳税在实质上减轻了企业税负。如推迟确认收入尽早确认费用、加速折旧等使得企业前期少纳税额。
不同房地产项目主体遵循不同的税收规定。如分公司和子公司承担的税负不尽相同,分公司所得税由总公司汇总缴纳,而只承担土地增值税、营业税等,子公司则不同,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子公司也要承担所得税。分公司成立初期形成的亏损可用于抵减母公司税前利润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税负,而子公司则自负盈亏,从此角度分析分公司于纳税而言更有利。再如房地产企业以新公司还是旧公司作为新项目开发主体也影响着所得税的缴纳,如果旧公司项目出现亏损,在旧公司开发新项目所获利润可用于弥补旧公司亏损,同样情况下新公司则不能。
税收临界点的存在可能使企业应纳税额达到临界点时应纳税额大幅提升,也可能有所减轻,如扣除限额、起征点、累进税率点等,不同级次的税率可能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跳跃。其中起征点、免征额及各税率级次上下限等税基临界点可能引发企业税负质变,企业应充分认识自身税收优惠享有资格并积极申请,如建造的普通住宅增值率未超20%即可免征土地增值税。当企业应纳税额在临界点左右可适当调整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如果差距偏大则应综合权衡成本利益。
在保证遵守现行税法及有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可合理选择会计政策,调整企业成本费用以进行税收筹划。如选择资产折旧政策、费用合理分类等,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时间较长,通过合理划分小区的不同区间可有效利用普通住宅增值率20%有关的税收优惠条件。严格区分招待费、交通费、宣传费等以满足一定的纳税扣除标准。
二、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应重点关注的税种
(一)企业所得税筹划
一是根据上述讨论,不同房地产企业应选择分、子公司等合适的组织形式,多数房地产企业从纳税风险角度考虑选择子公司形式,而从分公司在成立初期形成的亏损可抵减母公司税前利润角度分析则应选择分公司形式。此外,从所得税缴纳角度看,旧公司如果经营亏损,其亏损可在旧公司开发的新项目税前利润中予以抵减,而新公司则不具备此项条件。
二是房地产业所需资金较多,融资时可适当举债充分利用债务筹资的税盾效应,项目完工前贷款利息可计入开发成本,完工后亦可计入财务费用直接扣除,节税效益较为明显。
三是合理确定有限额扣除、全额扣除等可税前扣除项目及不得税前扣除项目,如工会经费保证在工资薪金总额的2%以内,业务宣传费和招待费等在特定比例内的部分才允许扣除,再如支付的罚金、股息红利等不得税前扣除。房地产企业应注意控制不得税前扣除项目的增加。
(二)土地增值税筹划
房地产企业面临较重的土地增值税负,该税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更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也使得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实务中应用较广的几种筹划方法:
增加成本进行筹划。税法规定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可以加计扣除20%,费用可在成本的10%内扣除,通过增加成本减少增值率从而少征增值税,同时成本投入增加有利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此外,企业也可降低售价减少增值额,但数据推理表明在降低幅度或成本增幅相同的条件下,后者可使增值率降幅更大。
鉴于税法规定,因项目公司出售股权时其土地权属及房屋所有权并未变化,因而无须缴纳土地增值税,故可通过转让股权的形式节省该项税金及营业税。
组合不同的清算期间及不同的清算项目以进行筹划。根据规定,房地产企业应分期清算土地增值税,实务中地块及期间的不同划分将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增值额,也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在房地产各业务环节分别成立相应公司以分散收入。如针对高端商业区、精装房等需装修项目专门成立建筑装修公司,通过与客户单独签订装修合同分离装修收入,减少土地增值税税基,避免增值额过高引发企业需按较高累进税率纳税的现象,装修收入不交土地增值税,只交营业税金及附加;针对商品房销售可专门成立销售公司以分离增值额减少增值率,以一个较低增值率的价格将商品房销售给销售公司,后者再以原定价格售出,此外成立公司的费用也能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予以加计扣除。再如针对向客户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可专门成立物业公司,避免营业收入中包含物业服务费及其他价外费用,切实降低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
鉴于税务机关在纳税人取得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销售完毕的、出售比例占比85%以上或虽未超85%但剩余可售面积已全部出租或自用的等情况下可要求其清算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可合理安排销售许可证取得时间及销售进度,尽量获取延迟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时间价值。
合理确定普通住宅项目定价。把握好土地增值税税率变动临界点,定价时应准确掌握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级次,提升企业税后净收益。如为了使普通住宅项目享受20%以下增值率免征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可依据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算出可免税的最高售价作为定价参考。
(三)营业税筹划
房地产行业主要在建筑业、租赁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四方面涉及缴纳营业税,税务筹划可从以下展开:一是利用不同行业税率差分离装修与销售业务收入,从而使其适用不同的税率,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可成立专门物业公司以剥离手续费、配套设施代收费等人价外费用,减少营业税计税总额从而降低税负。税法规定物业公司代收水电费等行为属于业务,可仅就其手续费收入征收营业税,这就为房地产企业对收取的价外费用进行筹划提供了空间;鉴于税法有规定,对以不动产、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并参与被投资方利润分配、共担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投资后转让股权的行为也不予征收,故房地产企业可考虑以作价入股的方式将其在建工程、商业楼或土地使用权等进行股权转让以有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四)“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2015年底,“营改增”将全面覆盖我国多数行业,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增值税和营业税作为两大主要流转税种,在征税环节和计税依据上存在诸多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情况。一般而言,“营改增”将增加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但若企业能够从施工单位或其他企业获取足够可抵扣进项税专用发票,理论上说也可整体上减轻企业税负。相信随着“营改增”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将会进一步减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环节分析;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因为纳税义务涉及到企业的设立,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纳税筹划也贯穿于以上整个过程,关系到整个企业战略的执行情况。同时纳税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必须重视企业的纳税筹划。随着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增值税的逐步转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一直处在过热状态,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实施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同时这些政策也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了困境,竞争更加激烈,融资更加困难,盈利空间也受到了压缩。在这样的境况下,房地产业要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而纳税成本是房地产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房地产业面临经营困境的状况下,企业通过纳税筹划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各个环节来简要分析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整体思路。
一、各环节的纳税筹划
(一)房地产企业设立环节的纳税筹划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原来通过选择企业注册地和企业性质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法应经失去了意义。当前房地产企业应该从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纳税筹划。具体来说,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是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公司制企业的选择,因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只交个人所得税,而股份公司制企业既要交个人所得税还要交企业所得税。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主要是房地产集团公司设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选择,分公司和总公司合并计算应纳所得税,而子公司和总公司分别计算应纳所得税。建议集团公司刚开始设立分公司,等分公司开始盈利再考虑让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这样分公司刚成立时可能发生的亏损就可以成为总公司税前抵扣项目。
(二)房地产企业筹资环节的纳税筹划
筹资环节房地产企业主要可以通过筹资方式的选择以及融资租赁进行纳税筹划。具体来说,筹资方式的选择大的方面主要分为权益筹资,负债筹资和其他方式筹资。企业应该尽量利用负债筹资,充分利用利息税盾的作用,但也要根据企业总体资本结构综合考虑。利用融资租赁进行纳税筹划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利息税盾的作用,又可以通过折旧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起到了双重抵税的作用。
(三)房地产企业开发建筑环节的纳税筹划
开发建筑环节主要是通过合作建房和开发项目转让进行纳税筹划。具体来说,由于税法规定“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就可以与其他企业分别以土地使用权和货币资金出资成立合作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以房屋进行分配,这样向合作企业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视为投资入股不缴营业税,双方分的利润也不必缴纳营业税从而达到节税的效果。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包括资产转让和股权转让。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股权转让不缴营业税,不缴增值税和契税。然而如果直接把土地当作资产转让则需要交土地增值税、契税和营业税。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尽量采用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转让。
(四)房地产企业销售环节的纳税筹划
销售环节主要通过销售收入的分解和促销方式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具体而言,销售收入的分解主要是房地产公司通过设立装修公司或物业公司,把房屋价款的一部分转移到装修费用或物业费用,因为装修费用和物业费用征营业税,税率比土地增值税低,这样就起到了明显的节税效果。促销方式包括现金折扣,赠送装修、家具家电以及一定年限的物业费等,每种促销方式所涉及的税种有所不同,也有比较大的筹划空间,企业要合理利用促销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五)房地产企业持有房地产环节的纳税筹划
房地产企业持有环节的主要通过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租金的分解和利用房地产投资进行纳税筹划。具体来说,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成本法计量下,企业可以计提折旧,而折旧的计提可以起到抵税效果,仅从纳税筹划角度说成本法更利于节税。租金的分解主要是把水电费、物业费从租金中分离出来以达到节税目的。利用房地产进行投资是指把闲置房地产投资入股一家企业组成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这样一来就不用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也不直接缴纳房产税,只缴所得税,进而实现节税效果。
二、结束语
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本文勾画出了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整体思路。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是简要介绍了各个环节纳税筹划的一些概括性的建议,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袁红.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关键词: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物业服务公司在提升自身品质的同时,主要靠运营管理,而运营管理又需要财务数据信息的支持,可见做好物业服务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帮助物业服务公司巩固运营成果。文章从目前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给物业服务公司类财务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以实现财务管理价值最大化。
一、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及财务信息化水平组建好的团队、归集优秀财会人才到物业服务公司中来,先从基本的会计核算抓起,融入业务,多方面强化财务管理水平,只有高效的财务工作才能传递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二)有利于为公司运营管理夯实基础、提升整体运营效果众所周知,物业公司的运营管理除了更好地服务于业主单位,还要对公司的运营效益负责,运营中时刻都要关注财务数据、分析预算差异、找出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改善服务,最终达成良好的运营效果。优质的财务管理能更好地为运营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
(三)有利于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促进公司实现目标利润物业服务公司利润增长空间有限,如何通过向管理要效益是关键,财务管理工作就是重点。通过财务管理一系列规范化工作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快速锁定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差异,并有针对性进行下一步工作、最终实现目标利润。
二、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服务公司财务架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低物业服务公司财务架构简单,不设财务部,甚至有的公司只有一个人,可能把出纳、记账、统计分析等岗位的事都包揽了。有的公司招聘的人员只要求会基本的开收据、资金收支方面的事,不要求是财务科班出身的人员从事大量财务方面的工作。
(二)物业服务公司会计核算基础薄弱物业服务公司本身也没有行业的统一核算标准,大多数都是参照一般企业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财务的核算科目也不细致、有的费用归集二级科目明细过于笼统。比如,统统将维修类的材料放到主营业务成本里,往往就没有关注成本与收入是否配比以及该类材料费的归属会计期间是否均匀。另外,目前物业服务公司到底是该实行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也没有完全定论。
(三)物业服务公司全面预算信息失真、考评浮于表面物业服务公司全面预算往往就是把当期收支数据罗列出来,结果与年初相差较大;对于预算偏大分析也不到位,根本找不出深层次原因。对于负责人的考评激励也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代收代支的差额收入无法定性划分,没有理清实际完成数。有的可能为了保持预算完成比人为调整一些成本费用,导致最终的预算数据准确度不高。
(四)物业服务公司税收优惠利用少自营改增以来,最近两年国家对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照顾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但是物业服务公司的财务人员却没有充分解读政策要点,提前谋划思路,争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没有解决会税差异带来的弊端,导致实际公司承担的税负较重,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没有充分利用。
(五)成本费用把关不严、营业资金管理能力有限物业服务公司成本类的杂项过多,票据不合理、对于目前国家营改增政策后要求的票据很难做到齐全,超预算外的支出时有发生。财务对大多数成本费用采用的都是后审制,很多时候就是签字走流程,没有真正的对其把关。收入出现集中上缴账户,但是财务人员不能统筹分配,出现大量的闲置资金。当出现应收物业费等其他杂费收缴率下降的时候,公司刚性支出却保持不变并稳步增加时,又出现流动资金紧缺、随时出现资金结余枯竭的危机。
三、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物业服务公司规模小、节省开支物业服务公司本来自身规模小、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业主单位,股东为了开源节流,实现自身的效益最大化,往往就缩减人员编制,招聘一些性价比高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减少工资开支。所以就谈不上建立完善的财务架构了。不具备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很难在实际业务中去积极解决问题。
(二)没有一整套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核算水平低物业服务公司没有独立的会计核算制度做支撑,缺乏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时,将会计科目粗放归集,这样导致后续的财务分析数据也不准确。有的上新了收费软件,但是不知道怎么合理利用信息化软件取数,有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比较落后的表格式,造成了财务工作效率低下。
(三)物业服务公司全面预算体系不完善物业服务公司全面预算,是建立在以权责发生制下确认收入为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的,但是目前还有不少公司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另外,物业代收代付水电费、广告费等弹性收入年初往往也不好确定,每年度都可能发生一些预算外的支出。整个预算大部分靠后续统计分析,导致实际发生数偏差较大、无法达成前期定下的目标利润。
(四)没有合理地运用国家税收政策物业服务公司财务人员过于关注账务处理以及一些表面数据分析,很少有专人对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财务思维固化没有创新,对于如何争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更无从谈起。另外,对财务人员的激励政策很少,导致主观上财务人员只能做好分内事,很难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双向融合。
(五)成本费用乱杂、资金收支难平衡物业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开支类目较多。入账的票据也不合理,比如当某些小的维修、绿化、保洁劳务人员临时人工费无法取得发票时,就用收据或其他发票代替。项目财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项成本费用的发生都提前参与进去,有的就是拿到票据分摊时才归集;有的直接入当期损益,没有分摊,之后在预算分析时就会出现与收入不配比。物业服务公司的资金体量本来就较小,来源主要是物业费、停车费、广告费等,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收缴率不高,但是支出却不能拖延。这样账面结余资金容易出现匮乏,流动资金利用效率低,公司正常运营的水平往往就很难保证。
四、加强物业服务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务组织架构、组建高素质财务团队财务管理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往往更多的是持久的团队合作的力量,首先需要建立架构、确定岗位职责。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安排专人专岗,引进有专业功底的从事类似行业经验的人员进来,让团队保持稳定,为财务管理打下基础。
(二)运用信息化系统统一会计核算口径,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首先需要从会计科目着手、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会计科目参照表;其次根据自身的规模,尽量选择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合理归集费用、成本类科目,这样更能平衡利润,减少不同年度税负不均的现象发生。因此,要多研究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间接联系。
(三)利用信息化、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财务人员需完善物业服务公司全面预算体系,协助人事部门制定合理的预算考评制度,划清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的具体核算内容,让预算目标可执行。另外,借助一些先进的物管软件做数据统计分析,不局限于一些账表的数据。与各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反馈提醒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预警点,能够及时提供管理人员所需的财务分析数据,使其能灵活调整工作思路,让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四)提升纳税筹划水平无论是集团化的物业服务中公司还是单个项目分公司或机构,必须以公司的总体运营目标为基准,财务人员需要强化业务培训,多参加线下线上财税知识讲座,和同行交流经验,关注税局的公告,把握税收政策动向,提前进行纳税筹划,识别关键税收风险点,如增值税充分利用进项抵扣政策(针对一般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达起征点免征增值税(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等优惠政策降低税负,如企业所得税,新的项目公司尽量成立以法人为主体的物业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把税负降到最低。
(五)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合理分摊,提高资金管理力度财务人员尽量提前参与到物业各项实际业务中,比如参与合同的签订审批、识别合同风险点,合理掌握合同的付款节点。对于大额的维修材料、劳务保洁、水电费等支出更需认真审核,在公司内部向实际经办人宣传取得合规票据的重要性,杜绝一切不合规的票据入账,防范税务风险。物业服务公司财务人员通过成本的管控来提高利润增长空间,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对资金的支出进行把关;配合运营人员做好物业费等收入的上缴力度,减少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