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畜牧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28 09:31:12

序论:在您撰写畜牧经济与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畜牧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大力发展;畜牧经济;思考

1提高认识,把握发展畜牧经济的内涵

1.1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结构调整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在“多种什么、少种什么、多养什么、少养什么”上所进行的一般意义调整,而是领域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调整。畜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又是一个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的“中轴产业”和“龙头产业”,对种植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有着承上启下的、强大的、特殊的拉动作用。

1.2畜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在澜沧县138万亩有限的耕地上,种植蔬菜每年只有两茬,大田和经济作物只有一茬,产量是有限的,决定了农民增收也是有限的,而发展畜牧产业可以变有限的土地为无限的产出,如种草养畜,利用农闲田地种植牧草,1亩的皇竹草刈割地可饲养1.2头黄牛,饲养育肥出栏1头杂交牛,纯收入可达1000元,相当于10亩土地的收入。从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构成看,畜牧收入始终保持30%的贡献份额,而且呈现增长趋势。

1.3畜牧业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接续产业。在发展接续产业的定位选择中,大庆市将“农转牧”战略列为全市重大战略进行推进,从而确定了畜牧业在大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在“农转牧”战略引领下,这个市集聚生产要素,全力向畜牧业倾斜,先后引进了内蒙古伊利集团、草原兴发集团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企业,构建起特色的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2创新思路,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2.1以绿色为根本抓畜牧。“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畜牧产品出口的瓶颈。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先实现绿色生产。作为政府要强化绿色理念,以绿色为根本,积极推进绿色生产进程。要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尽快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畜产品加工项目,抓紧调研论证、包装,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同时,在资金、土地、产品宣传及服务环境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基地提升畜产品内在素质,大力开展绿色饲养、绿色生产。

2.2以基地化为方向抓畜牧。基地养殖是畜牧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绿色畜产品生产,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防疫,大大增强了畜牧业产业素质,提高了畜牧产业的竞争力。这些基地化发展成功例子为我们进行基地化建设提供了最好佐证。为此,要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各行各业参与商品基地建设,鼓励具有资本实力的各类工商企业、财团和合作经济组织,兴建大规模、高水平、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和生产园区。

2.3顺应产业化规律抓畜牧。产业化规律的实质是产业各链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基地的“龙头”企业是无米之炊,没有龙头企业的基地是舞不起来的“龙身”,这种意识对龙头企业和基地养殖户都至关重要。

2.4立足服务体系建设抓畜牧。一是检验检测服务。尽快在全县建成比较完备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切实加强对饲养、加工、运销各环节的质量监管。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从全面采用科学的标准做起,严格控制饲养加工环境,采用科学的饲养规程和加工工艺,建立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和质检体系。二是人才服务。要制定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要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利用它们的优势,培养一批畜牧人才。三是科技服务。要抓住科技进步畜牧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大力引进、推广优良畜牧品种和科学饲养技术,提高加工、储运等环节的科技含量。要通過科技服务实现畜禽良种化、饲养管理科学化、加工储运现代化,建立高标准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

3狠抓落实,促进畜牧经济健康发展

3.1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科学不容虚假,规律不可违背。我们搞畜牧业一定要有一种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2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念。既要有一种推动畜牧业快发展、大发展的紧迫感,更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绩效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既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更要从长计议,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忌追求高不可及的目标,搞不切实际的规划,做违反规律的事情。

3.3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是生产的主体,自负盈亏的风险承担者。各级政府在组织指导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喧宾夺主”,违背群众意愿,搞行政命令,搞一刀切。要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农民和职工群众,集中精力把政府该做的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做好,切实有效地把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犹疑和顾虑消除掉,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

3.4要为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实现畜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要营造强大的舆论支持氛围。宣传部门要把推进畜牧业大发展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调动各种宣传媒体,根据全市畜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及时跟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目标、政策及典型经验,激发全市人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同心、共谋畜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3.5要多渠道加大投入。把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同发展畜牧经济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把畜牧业发展项目启动起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良种繁育、防疫灭病、技术推广、科技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形成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畜牧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财政部门要发挥贷款资金担保的作用,逐步解决畜牧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还要利用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第2篇

1 管理体制困境分析

1.1主体重视度不足

现如今,我国一些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按照兽医工作责任体系来落实工作任务,在畜牧兽医的工作开展中,部门领导的自身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所存在的漏洞,他们怕改革会影响原先的规费收入,会影响工资套改,所以并没有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与创新,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1]。此外,在对畜牧兽医事业的理解上,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度不足,这就导致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

1.2监管工作不到位

要想推动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就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体制改革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即便制定了新的管理工作制度,也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使得新制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这就说明我国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的制度建设缺乏监管,从而影响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发展。

1.3技术人员知识落后

在我国县级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中,存在着技术人员较为缺乏,知识更新不及时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2]:(1)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技术队伍老龄化。由于我国大多数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许多基层人口的青壮年为了生计都外出务工,留在基层地区的人口大多为老弱妇孺,这就导致县级地区的技术人员偏中老年化。(2)技术人员知识较为落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由于技术人员年龄较大,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就更差,此外由于处于我国基层地区,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也就更加的缓慢,这样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往往更习惯与运用自己的经验,一旦碰到新病情,他们就束手无策。由于技术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影响了后期工作的开展。(3)技术队伍较为缺乏,难以吸引新的人才。相对于我国发达地区的畜牧兽医工作机构而言,县级地区的畜牧兽医工作机构无论是从工作环境上,还是在基础设施上,亦或者在工资福利待遇上来看都要稍逊一筹。这就导致县级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技术队伍吸引不到新的人才,从而使得技术队伍青黄不接,影响了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

1.4经费的缺失

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持,导致县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使技术人员一直在使用老化的设备设施,这就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持,导致县级兽医工作机构的工资待遇与福利待遇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的流失,并且也很难吸引新的优秀人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县级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

2 管理体制的创新策略

2.1加强对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自己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重视,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畜牧兽医工作,以便营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保证社会公共卫生。在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领导的重视。只有当相关部门领导认识到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才会加大资金投入,才会加强对兽医管理体制贯彻落实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基层养殖户的重视。许多养殖户对兽医工作的意义不够了解,所以他们会排斥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这就影响了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开展。故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够认识到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推动畜牧兽医工作的新发展[3]。

2.2加强监管工作

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导致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得不到贯彻落实,继而使得技术人员的工作行为得不到约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要确保所制定的管理工作制度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仅流于形式。

2.3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引进

现如今,我国一些县级畜牧兽医管理机构存在着技术人员队伍的不完整以及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兽医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畜牧兽医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要重新调整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与福利待遇,以便能够吸引新的技术人才,留住優秀的在职专业技术人才。要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只有当技术人员经过了培训考核,才能够让他们投入到工作之中。此外,还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前来讲座,或者是安排一些表现出色的技术人员前往外地参观学习。这样一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就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4争取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

由于县级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其各项工作制度的开展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如,因为经费的不足,所以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导致所制定的培训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畜牧兽医机构应当将各项工作开展的预算纳入到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以争取国家的财政支持。

第3篇

畜牧饲料企业竞争力提升研讨会是由北京溢佳创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宏先生发起承办的。自2006 年在北京举办首届饲料企业竞争力提升研讨会以来,一共有5 000 人(次)参加了会议,100 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行业精英参与主讲或互动论坛,参会的朋友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饲料行业面临整合与变革,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业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适应变化,拥抱变化,重新出发?我们需要改变,需要聚焦与创新,需要转型与升级,我们需要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是饲料企业竞争力提升研讨会举行的第十个年头,第十届的主题是“拥抱变化,重新出发”,研讨会立足行业现状,邀请行业中优秀企业高管、知名咨询机构等对当前农牧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张利庠教授、中国农牧行业顾问式营销创始人戈军珍先生、分别从政府和行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农牧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以及解决方案;欧洲技术专家费朗索瓦? 戈蒂埃博士先生、特驱集团高级养猪顾问袁国伟博士分别从服务角度讲解了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打造。禾丰集团常务副总裁高全利先生、华西希望集团文化总监王林农先生、辅音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赵明先生等分别从企业管理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有来自人力资源、原料分析、兽药法规等方面的专家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介绍了当前的行业环境。

第4篇

引 言:安全生产指为预防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等各类事故,保护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施工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方针,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一、目前大中型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自身管理薄弱,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工程设施配套不全,后期缺乏维护更新,导致设施年久老化失修,灌区效益衰减;水费低于管理成本,实收率低;管理机构臃肿,冗员多,负担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动作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和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水利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相称。

二、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1、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1) 从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来看,我国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大中型灌区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要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问题,除在有条件的灌区适当开源以外,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将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

(2)由于不少大中型灌区同时担负着向城市及农村生活、工业供水的任务,灌区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当地水资源配置的基础设施,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且有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大中型灌区进行改造既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 21 世纪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3) 我国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保证率普遍偏低,抗旱能力差。大中型灌区改造后,可提高灌溉设计保证率,通过对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两高一优农业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能力。

(4) 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可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量,遏制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防止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节余的水量可部分用于维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防止土壤沙化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对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完善灌区管理、量测、通讯及监测等设施,为提高灌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灌区改造和改革,可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水价和水费制度的改革,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大型灌区的良性运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主要特点有:工程项目多、分散而不集中;施工战线长,场地狭窄;受灌溉、发电放水影响,工期紧;部分工程项目受地方干扰性强,施工环境差。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那么在续建配套项目中怎样进行安全管理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管理:

1、重视安全思想建设,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重点讲安全生产工作,在工地例会中始终讲安全生产,自始至终紧抓安全弦,让施工单位始终不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进度不拖延,施工单位有利润,这样就能达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赢的局面。

2、重点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可行,不能马虎过关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符合施工企业、工程情况以及施工环境等的实际情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套格式抄范本,更不能一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用在很多工程中,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唯一性,所以一个工程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

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保证和计划上,要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1)施工现场进口处必须设置统一规定的“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现场要设立宣传栏、读报栏,要张贴安全标语,危险部位处必须悬挂醒目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基坑等处应设红灯警示。

(2)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的检查,杜绝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特别要针对危险施工现场。例如对于非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电气设备等现象要严厉禁止。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意外的伤害。

(3)任何人员进入施工工地都必须佩带安全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种材料、构件堆放应按品种、分规格整齐堆放,并设置明显标牌,施工作业区的垃圾不得长期堆放,要随时清理,做到每天工完场清。

(4)施工临时用电必须保证线路走向清晰,不能出现电线混成一团的现象,电线接头处要做到简洁、安全、可靠,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并且必须有漏电保护器以及多处接地线。

(5)职工宿舍要考虑到季节性的要求,夏季应有消暑、防虫叮咬措施,冬季应有保暖、防煤气中毒措施。还要注意施工人员的饮食安全,避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6)在加班、赶工的过程中时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主要是由于这个时候施工人员的身体比较劳累,因此对于这一特殊情况,我们更应做好安全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要避免加班、赶工,如果确实有需要,我们要特别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安全隐患要严格控制,避免发生事故。

4、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由于工程施工中,许多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方法比较落后,难免发生很多人为的错误。通过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减少手工操作,增加机械作业,这样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四、结束语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中要结合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特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任何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都是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兴春.小型水利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改革策划方案[J].经营管理者,2009(11):42.

[2] 汪涛,孙艳红. 关于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建议[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

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6-02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推动课程改革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核心。在连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连锁专业如何适应连锁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专业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在学院2013级人才培养意见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毕业生访问和专家、教师的多次组织讨论,完成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关注行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一)连锁行业发展的趋势

1.连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进入稳步成长期。根据中国连锁协会数据统计,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87万亿,同比增长10.8%,增长速度比前几年稍有降低。连锁行业度过了快速的成长期,开始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电商与传统模式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商品或服务销售的数量和速度,很多连锁企业在保证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同步运营。据统计,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经有将近70%拥有自身电商业务,并且为适应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方式而继续创新着。

3.供应链优化速度加快。供应链管理是连锁经营的重点管理对象,建立高效、合理的供应链体系成为连锁企业追求的目标。随着物联网的建立以及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物流配送更加有效率,更加科学合理化。

4.信息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连锁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提高了连锁管理的水平。连锁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获取市场优势,必须建设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更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对各个职能部门和经营环节做好严格把控,确保整个企业有序发展,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基于连锁行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所需人才必须掌握不断变化的商业管理技术和服务管理技术;拥有更专业和更综合的管理能力以及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思考。

(二)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连锁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门店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门店数量达到17.6万,比上年增长了8%,与此同时,扩张的加剧导致门店管理人员的缺口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更是成为抢手的“香饽饽”。通过调查,75%的连锁企业认为缺乏总部、门店优秀的管理人员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根据以上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全球连锁经济高速发展需求,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圈,掌握现代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与连锁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具体的定位为连锁门店的基层和中层管理者。根据连锁企业基层和中层管理者的职业能力要求,需要连锁人才掌握几大核心技术,包括门店开发及设计技术、商品管理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在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分解和技术活动执行过程两个维度来确定连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几种核心技术涉及到门店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技术细化结合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连锁人才应该具备复合型的特征。再加上职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清晰,即在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训、实习经验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符合连锁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

二、结合“双需求”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连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依托于“双需求”的分析,即以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为主线,来解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养。根据分解的要素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既要强化技能训练,又要强化技术训练;既要教授实务知识或技能,又要鼓励学生能够有创意、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在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据此,连锁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组成部分:(1)博雅教育课程。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掌握最基本的工作应用技能。(2)专业教育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3)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训实现能力的提升,实现和社会岗位“零距离”对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并帮助学生提升后续职业发展能力。

以核心的专业教育课程板块分析为例,从连锁门店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四大核心技术为分析要点,从岗位工作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为主线,分解出若干具体的技术技能,以技术技能训练板块分析为例,为实现学生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设置了基本技术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模块、综合技术技能训练模块和创新的技术技能训练模块。模块按照循序渐进提升应用能力的原则设计,体现由点到面的过程。同时为了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门开设了跨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包括电工实训、现代物流技术实训),使学生多掌握一到两门技术,增强竞争力。

综合几大板块而成的课程体系,注重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术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出与以往人才培养方案相比的不同之处:比如在工作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设计中,注意连锁企业商品管理、配送管理和门店开发等工作的层次性、渐进性和关联性;结合连锁行业新趋势对以往课程进行了重构,增加了《连锁物流管理实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等课程;在总学时中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了实训课程比例,实训课时达到了55%等;课程以理论为基础,更加突出实务性等。

三、深化校企合作,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主线进行的,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实质手段。深入开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需要建立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合作平台。

第6篇

为保证国家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经请示市政府法制办并报市政府主管领导批准,现就国家建设项目用地需拆迁集体土地上的农村房屋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农民户转为居民户的,其自住房屋的拆迁补偿、拆迁安置及补助标准,均按《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及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助费标准》的批复的规定执行。

二、不转为居民的农民户,其自住房屋的拆迁可由拆迁人或乡、镇政府统一迁建,也可由被拆迁人自行迁建,还可由拆迁人按《细则》有关规定用公房安置。

实行统一迁建的,迁建的房屋建筑面积和建筑标准超过被拆迁人原房屋建筑面积和标准的部分,由被拆迁人负担。

迁建房屋建筑面积不足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部分,由拆迁人按原房屋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对被拆迁房屋所有人进行补偿。

被拆迁人自行迁建的,其原房屋由拆迁人按重置价格进行结算、补偿。

由拆迁人按《细则》规定,用公房安置被拆迁人的,被拆迁人应按房屋管理部门的规定,按期交纳房屋租金及有关费用。

三、拆迁农民出租房屋补偿时,应按照拆迁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进行作价,由拆迁人给予补偿。

承租农民房屋的居民户,在本市有城镇居民的常住户口,且拆迁范围以外无正式住房的,由拆迁人按《细则》的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安置。

四、拆迁农民庭院前后种植的树木和各种经济作物,由拆迁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五、拆迁农民个体工商户用房及因拆迁引起停产、停业的,其经济损失的补偿,参照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件第七条的规定办理。

六、拆迁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的房屋,其拆迁安置和拆迁补偿,按《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停产、停业期间的损失,参照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7篇

    一、在本市审批权限内、《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目录》中非禁止类与不需要国家和市政府审批类的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本规定办理项目立项登记备案手续。

二、履行项目登记备案手续的投资建设项目,视同于已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取得登记备案文件后建设项目如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向原登记备案管理机关重新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项目发生重大变更:(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二)建设内容发生变化或建筑面积超过备案面积50%的;(三)投资单位发生变更。

四、登记备案项目开工前,应按照京计投资字[2003]808号文件规定权限,办理正式年度投资计划。

五、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将采取抽查方式,检查备案项目的执行情况。

附件:1、《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登记备案管理程序性规定(试行)》2、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3、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通知书

二三年七月三日

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登记备案管理程序性规定(试行)

审批项目名称: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登记备案(备案类)

审批项目编号:BJXSDJH001-2003(北京行审D类计划001号-2003年)

审批项目依据: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本市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审批管理改革的批复》(京政函[2002]36号)

2、《市计委优化北京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4条措施》(市委、市政府批准)

3、《市计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审批管理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京计投资字[2003]808号)

收费依据:本审批项目不收费审批总时限:1个工作日(对当日无法判断的建设项目,在收到备案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报单位)。

受理条件:本市审批权限内、《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指导目录》中非禁止类和不需要国家职能部门和市政府审批类的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申办人需提交如下申办材料:1、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申请表;2、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意见书(依据《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二十六条、《关于规划、计划、房地部门工作衔接问题的会议纪要》(市规会[2001]26号)第二条);3、工业生产性项目,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批复(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4、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受理标准:1、项目符合受理条件;2、申办人提交的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本岗位责任人:市计委主办处受理人员受理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的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

区县计委主办科受理人员受理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

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办材料。

申办材料符合标准的,给予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发给《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通知书》,加盖"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专用章".申办材料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将申办人的相关权利、投诉渠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申办材料不齐或有误的,将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2、及时、准确告知申办人备案结果。

3、制发的文书完整、正确、有效。

4、留存归档的备案文书材料齐全、规范。

时限:1个工作日(对当日无法判断的建设项目,在收到备案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报单位)。

项目重新登记备案受理条件:申办人需提交如下申办材料:1、建设地点发生变更情况说明;2、主要建设内容、建筑面积发生变化情况说明;3、投资主体发生变更情况说明;4、该项目原登记备案通知书。

受理标准:申办人提交的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本岗位责任人:市计委主办处受理人员受理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的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

区县计委主办科受理人员受理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

岗位职责及权限:

    1、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办材料。

申办材料符合标准的,给予办理登记备案,发给新的《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通知书》,加盖"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登记备案专用章",并在新的登记备案通知书上注明原登记备案通知书废止。

申办材料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将申办人的相关权利、投诉渠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申办材料不齐或有误的,将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2、及时、准确告知申办人备案结果。

3、制发的文书完整、正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