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06:20:27
序论:在您撰写动物生理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多为传统的验证性重复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偏少,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改变教学观念,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侧重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2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具体设置包括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动脉血压直接测定、离体肠管运动观察、蛙腓肠肌标本制作及肌肉收缩等内容。实验内容较难理解,原理抽象,操作繁琐,实验课教师讲解得枯燥,学生听课较费劲,印象不够深刻。笔者实践表明,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图文并茂,补充实验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为了节省教师实验讲解和课堂演示的时间,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亲自操作实验,把实验手术操作过程全程拍摄,在课前播放给学生,以达到使其很好地对实验进行预习的目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做实验时的效率,同时也可避免在对家兔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导致意外死亡,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与传统方式的结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成绩、实验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1.3动物生理学实验体系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不愿意亲自操作实验,以至于得到的结果不够理想,去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把动物生理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使其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正确处理及分析实验数据。例如实验课涉及动物的保定、麻醉、各种注射方法及相关手术操作等内容,实验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摩,讨论实验过程落实具体步骤。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灌输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动物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单一验证性实验往往从一个知识点分析某一器官机能,实验项目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理论课上各章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尝试开展综合性实验,如在开设蛙的坐骨神经与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时,同时安排刺激强度和不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加深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机理的理解。针对各个系统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开设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综合实验内容,将器官、系统间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某一因素对动物体器官、系统影响,从而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对具有较好创新课题进行资助。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性能力,笔者结合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分成若干个研究课题方向。在实验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最后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向教师汇报,通过讨论后实施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近年来开展了不同对家兔麻醉效果研究及家兔皮肤移植手术研究等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所写论文在学院学报上发表,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4动物生理学实验考核体系的改革
以往动物生理学成绩考核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多忽视实验考核成绩,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动物生理学实验成绩的考核多以实验报告书写和平时出勤情况来评定成绩。传统的实验考核模式单一,未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验过程的真实水平。实验成绩的评定不能单靠实验报告的好坏,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评级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单一考核方法改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书,同时在学期末增加综合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书不再是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而是结合理论课知识对实验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实验报告成绩中对实验结果分析占50%,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理论内容进一步理解。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学期末增加综合实验操作项目,其考试内容不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主要在于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试验药物配制、动物麻醉、动物手术操作、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装配和使用等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以上考评体系引导学生在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动手动脑,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结论
盐度也会引起水生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当外界环境的盐度升高时,水生动物的血清渗透压及血清Na+、Cl–离子浓度增大,适应环境后趋于稳定,但血清中Ca2+和K+浓度、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等的变化因物种而异。黄晓荣等测定了在盐度为0~28范围内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血液总胆红素含量增加,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血清淀粉酶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Ca2+浓度则无显著性变化;并指出淡水施氏鲟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可以经盐度驯化后移殖于盐度较高的水域中。
童燕等对施氏鲟幼鱼进行急性盐度胁迫试验后发现,盐度胁迫下施氏鲟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等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项指标开始回落。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Na+浓度在低盐度时为高离子调节,渗透浓度为高渗调节;在高盐度时,则分别为低离子调节和低渗调节。将中国对虾从低盐度海水转移到高盐度海水,其血淋巴渗透浓度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金彩霞等在研究盐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血淋巴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时发现,生物胺可激活鳃丝Na+/K+-ATPase活性、调节血淋巴渗透压效应物含量引发渗透调节过程。
一般来说,水生动物都有最适盐度范围,在该范围内水生动物的摄食量高、生长和繁殖速率快。臧维玲等研究了盐度在3.1~42.1范围内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情况,发现盐度为10.2~26.9时,日本对虾幼虾生长效果最佳。通常广盐性和洄游鱼类的胚胎发育需要一定的盐度刺激,叶星等研究发现,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胚胎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在0~7的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良好,孵化出膜时间短,且孵出的鱼苗活力高。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对盐度要求较为严格,其孵化的适宜盐度为0~4,超出此范围孵化率明显降低。此外,盐度还能够引起水生动物性早熟,已有研究发现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降低。
2碱度对水生动物生理的影响
水体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一般水体的碱度来自HCO-3、CO2-3,其组成的缓冲体系对维持水体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水体离子组成、含量及比例也对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碱度水质中,离子组成多变,且主要离子含量和比值不恒定,是制约水生动物生存和生长的主要因素。Gatal等对来自不同盐碱湖泊的褐色鲑(Salmoclarkihens-hawi)的鳃、肾脏和肝脏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高碱度使腮氯细胞增生或肥大。也有学者发现水环境中碱度升高可造成水生动物鳃组织表面损伤,并影响鳃小片表皮细胞外表面Cl--HCO-3交换体系的功能,同时,由于碱性物质的摄入量增加,血液缓冲平衡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血液pH上升,机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症状。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幼虾的成活率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雷衍之等也认为高碱度对水生动物产生的致毒效应受到水体的pH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王卓等[7]发现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通过调节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结语
在学期初,将本学期要开设的实验内容以“实验教学进度表”的形式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内容、实验时间安排及进度,要求学生每个实验在上课前都要预习实验指导手册,并撰写预习报告;实验前要求对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做到心中有数。生理学实验平台中现有一台教师用计算机和30台学生用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互动实验室,可以把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组成一个局域网,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载高水平的实验录像片和模拟实验,或者是教研室根据自身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录像,一起储存于实验用计算机内。录像内容可包括手术器械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手术操作过程、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在正式实验课前应组织学生观看相关主要操作的视频,学生能看到每一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这样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把握,也能够直观了解整个实验的流程,帮助学生克服对未知实验的恐惧心理,在正式实验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负责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针对关键步骤、主要环节进行讨论。另外,生理学实验中采用的多功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的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影响因素、胸内负压的测定及呼吸运动的调节、尿生成的调节等实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和数据可以自动、客观记录保存在电脑中,以便学生在实验前后随时调出进行观看和分析。
二、学生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材料准备、试剂配制和仪器调试等。这些过程是实验室的基础科目,看似简单,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实验的不顺利或失败。但在实验课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环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通常是由实验指导老师在实验开始前完成。改革后的实验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说明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按照预习过的实验流程自主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这个环节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实验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同时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逐渐克服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如,“家禽血液样品的采集”这个实验要防止血液凝固,所以要用到抗凝剂,例如,选用3.8%的柠檬酸钠或者是1%的肝素。很多学生对抗凝剂的配制不了解,因此在配制前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抗凝剂的配置方法。配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像天平的正确使用,量筒以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等。另外,做复杂的实验前,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准备好应急或者急救措施。还要利用实验室物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例如,自制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以及导尿管等。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前准备工作,不仅能逐步培养严谨的学风,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开放式实验教学
Tseng等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Tctex-1,在四个独立小鼠系的成熟SGZ,应用免疫定位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试验发现,在两个鼠系中,Tctex-1:GFP选择性标记巢蛋白+/GFAP+/+Sox2神经干细胞样细胞;在另两个鼠系中,Tctex-1:GFP选择性表达于2型和3型祖细胞以及部分初级神经元后代中。该P/E-Tctex-1标记小鼠研究独立地证实Tctex-1通过动力蛋白非依赖性途径在成熟SGZ干细胞特异性富集,指导神经干细胞的表达,此外,这些研究支持了一个观点,胚胎大脑皮质神经发生和[22]成年海马神经再生的调节存在类似的转录程序。此外,Tctex-1是G蛋白信号2(AGS2)的激活剂,参[8]与非经典的受体非依赖性G蛋白信号通路,而该通路已经证实在苍蝇和线虫胚神经母细胞的细胞分裂[23]对称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哺乳动物的AGS3活化剂在新皮层形成期间,决定神经干细胞的[24]分化方向,这提出了Tctex-1决定成体神经干细胞分化方向的假设。Tctex-1参与初级纤毛结构和功能的调节。
Palmer等在人类上皮细胞应用siRNA技术沉默Tctex-1发现,出现了比对照组wt-Tctex-1更长的纤毛,此现象与运用同样方法沉默动力蛋白重链-2(DHC2)导致的初级纤毛延长相似,同时发现,抑制DHC2会引起Tctex-1的伴随损失。相比单个亚基的沉默,DHC2和Tctex-1用siRNA技术双沉默能导致更长的纤毛。早期的研究表明,DHC2与中间轻链LIC3(D2LIC)特异性相互作用参与初级纤毛的形成和功能,因此,证明Tctex-1是纤毛长度的关键调节因子,且该过程可能是通过Tctex-1动力蛋白依赖[25]性途径实现的。T94磷酸化Tctex-1连接纤毛重吸收与细胞重新进入S期过程,添加外源性Tctex-1(T94E)突变体能加速细胞纤毛吸收并促使其进入S期;然而,在非纤毛细胞中Tctex-1不能促使细胞进入S期。研究表[26]明肌动蛋白参与了Tctex-1调控纤毛吸收过程。在Tctex-1连接纤毛重吸收和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1(IGF-1)磷酸化细胞纤毛的IGF-1受体(IGF-1R),进而活化AGS3调节Gβγ信号通路,随后招募磷酸(T94)Tctex-1选择性富集到纤毛过渡区,促有丝分裂信号转导使纤毛重吸收进一步加速G1-S期进程。在皮质区干细胞中干扰这一途径的任何环节都将影响神经元细胞增殖时的成熟分化。在大脑皮质(duringcorticogenesis)中,纤毛传导的非经典IGF-1R-Gβγ–phospho(T94)Tctex-1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纤毛重吸收和细胞周期[13]G1期的长短进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此外,有报道证明食欲素(OX-A,OX-B)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Tctex-1与食欲素受体1(OX1R)[27]相作用,进而调节OX-A信号传导。据报道Tctex-1参与人瘤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肿瘤发生过程,同时,Tctex-1也参与抑癌基因REIC/Dkk-3的信号传导,Tctex-1表达下调削弱了其对GEF-H1的抑制作用从而引发白血病。
人瘤病毒通过感染皮肤或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导致良性病变的发生,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据报道,几乎所有宫颈癌是由人状瘤病毒某个亚型尤其是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所致。Tctex-1通过动力蛋白依赖性途径参与L2/DNA的逆向运输,进而参与了HPV的感染过程,当运用siRNA技术使Tctex-1沉默时,可明显降低[4]HPV16的感染性。REIC/Dkk-3是Dickkopf蛋白家族(具有Wnt-antagonists能力)的一员,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广泛表达,它作为多种癌症细胞系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内质网(ER)应激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Ochiai等采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实验,确定了Tctex-1是REIC/Dkk-3的配体,并进一步在哺乳动物双杂交筛选试验中证实该作用点位于REIC/Dkk-3的136-157AA;而在Tctex-1上,该作用点包含Tctex-1与动力蛋白中间链(DIC)结合的[-EXGRRXH-]氨基酸序列。同时,免疫组化显示REIC/Dkk-3和Tctex-1的[9]相互作用发生在ER周围。Tctex-1抑制Lfc活性是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要环节,据报道,在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中GEF-H1(Lfc的同源物)的突变体缺失包含[28]Tctex-1结合位点的N-末端序列。由于Tctex-1对突变型GEF-H1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增加GEF-H1的交换活性,进一步诱导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过度表达的Tctex-1通过抑制Lfc的活性进一步抑制应力纤维和黏着斑的形成,而减少细胞表面积,并表现出圆形的折射表型,降低其细胞粘附力,促使细胞的迁[5]移。
[论文摘要]刘海洋硫酸泼熊、张亮剪刀刺猫等虐待动物事件频繁发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致使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出现性格上的残缺,因此,应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的动物福利观念教育,从而树立起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清华的刘海洋硫酸泼熊的记忆还没有褪去,复旦的张亮就给我们上演了剪刀刺猫眼的动物惨剧,清华、复旦,这样刺眼的字眼,也许可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这不是关键,因为任何一个做出这样惨绝人寰的暴行的人,都不能让我们容忍,只是发生在这些高材生身上,更让我们震惊罢了,张亮——这位外表斯文的研究生在解释其行为时说:“你知道我没有任何发泄的渠道,把小猫拿过来(养),一方面是因为小猫的可爱,我可以摸它……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我愤恨的话,小猫也可以提供一个给我这样发泄的渠道……”如果说刘海洋是消极漠视动物痛苦,这位复旦学生则是积极地从动物那里获得反常的快乐,其残忍和反常程度更加严重。在他看来,那些娇弱惹怜的猫咪不是有情感的生灵,而是他可以任意的对象。扫视施暴者的动机和心态,我们禁不住心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中国整个教育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中国高校已经流行一种病。在只注重应试教育的中国,出现什么样的变态学生都不足为怪,小学他要拼命考个好初中,中学他们要争取考名牌,大学了还要四级过级率和找工作,研究生了他要争取出国……中国的学生从小走过来肩上的担子不轻。学校只看重应试教育不注重心理教育是制度的必然需求。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我看只是口号而已。记得马加爵案发发生的时候,高校曾经欣起一种开办心理辅导班、开展心理教育的,可是,随着马加爵事件的远去,这个很快恢飞湮灭。这次张亮虐猫事件,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个大学(高校)教育病得不轻了,如何治疗如何根除?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事情。
二、目前高校教育的的缺失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20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医生史怀泽在他的著名论著《敬畏生命》一书里曾写道,“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这些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小时候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身上都有暴力倾向。正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身边一些动辄轻生的少男少女们了,那是他们从小就没有受到过“珍爱生命”的教育,这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复旦大学那位三年级研究生。
早在2002年的刘海洋伤熊事件中,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分析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四方面的欠缺:即心理教育欠缺;环境教育欠缺;人文精神教育欠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欠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就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教大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人与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拥有一个能与人类长期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这就要求人类把握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长远的、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整并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扰动,使自然环境的演化有利于恢复、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这精辟地揭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坚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失去对为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而进行不适度摄取自然的行为控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环境。人类关心自然,实质上就是关心自己;人类如何对待周围的自然,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人类的部分与整体、片面与全面、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问题。与此同时,人对自然的一切行为和活动不仅应该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而且还应该遵循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二是极端的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前者虽然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力量、作用和地位,但是该观点极端地认为人在万物之上,是自然的中心、主宰者、统治者,人对自然有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应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阶级、阶层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来对待自然。其实质是人类利用中心论,无视自然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坚持的就是这种观点。后者虽然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但是该观点极端地否定人的中心地位、轻视人的利益和创造力,认为一切应该顺应自然,自然与人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喻为“宇宙之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刀耕火种方案所坚持的就是这种观点。
当代大学生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人类要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法律和社会制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自然、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等相和谐。我们坚持发展,但决不是把自己与自然重新、甚至更深刻地区别和分裂开来,也不是并列起来的兄弟关系,而是更深切地认识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具体到动物身上,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态度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中学生物课本写道:“取一只活青蛙,剖开它的体腔,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在实验课上,拿着刀子把一只只青蛙或小兔子活生生地开胸剖肚,看它们五脏的位置,看它们神经的跳动、血怎样流动、肌肉怎样颤抖等等。有专家建议修改甚至取消这种让学生学习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怎样痛楚万状地死在自己手里的课程。这不是说不能用动物进行必要的实验,而是反对现实中大量重复的和不必要的动物实验。某些残酷的动物实验对培养美好心灵并无益处。
大学生要理智地认识和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动物应该是和睦共处的好邻居,而不是弱肉强食的天敌。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这个“光杆司令”,人类自身的末日恐怕也就不远了。
许多动物的确住在房子里,但可不住在像我们这样的房子里。动物的房子通常用木头、泥或石头等做起来的动物的家用于保护它们躲避天敌和恶劣的天气,动物能在那里休息、吃饭和收藏食物。
夏天,往池塘里瞧瞧,我们会看到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在池塘底下爬行,这就是石娥的幼虫小石娥,它们的房子是用黏液将树叶、棍子或砾石粘在一起建成的。
蜗牛不仅住在房子里面,而且它们走到那儿就把房子带到那儿,这个房子就是它们的壳。蜗牛长大时,它的壳跟着长大,蜗牛还可以把壳的入口封住,这样做可以把敌人挡在房子的外面,热天还可以保持屋里凉爽、湿润。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33-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 were reformed.Through the research 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enhanc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the systemic research design.
Key words animal phys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independent study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因此,迫切需要全国各地高校实施切实有效的变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物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物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规律[1]的学科。由于一切生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均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实验,因此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诸多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是主要面向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动物检验、生物技术安全、动物药品、食品加工等方面,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等学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食品学院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不仅是学习、理解、掌握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动物检验检疫、动物营养、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实践技术的基础[3-4]。然而目前高校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多只能依据现有实验条件来开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剖实验[5],或是采用老师讲授、学生重复实验的方式来强化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既缺乏实验的科学性、探索性,又忽视了对恰当教学方式的选择,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试验过程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问题的能力[6-8],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也就是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10],要及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1 开放实验平台,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本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学生为对象,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分小组。小组成员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通过在书籍和网络上查找资料的形式讨论协商确定本小组的实验内容,并自行拟定实验方案[11]。这种方法与传统教学单调、乏味的方式不同,各小组自行选择实验课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对动物生理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对已学习的理论课程有查漏补缺的强化作用,还能够激起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对自己好奇、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1.2 教学方式改革,教师角色转变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由学生们自由选择实验课题,并根据各小组选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实验设计[12]。任课教师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学生进行实验可行性的分析,对一些关键和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更加突出实验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1.2.1 督促学生实验设计。实验的设计不仅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思想,还直接关系到其从事科研项目的成败。而一个实验想要做好,离不开实验前的准备和对实验整体性的把控。首先要对整个实验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之后再对实验步骤逐步细化,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任课教师要提倡、督促学生们针对实验中已发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通过国内外各种与动物生理学相关的论坛、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1.2.2 实验方案把关,加强师生互动。由于每个小组实验对象和内容各不相同,要在实验开始前1~2周将实验所需材料药品上报给老师。由于每所高校的实验条件不同,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实验室的条件、实验课持续时间和实验经费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周期进行把关,对各组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13],对实验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纠正,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反复敲定,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切身地认识到实验本身所需要的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思维。
1.2.3 实验基础讲解。学生自由选题就会遇到之前很多没有学到过的新知识和实验操作,如有些与药理学相关的实验会要求对家兔耳静脉取血,小鼠或牛蛙取血、解剖,或对家兔进行耳静脉注射药品等。若之前没有开设过药理学的实验课,学生一般毫无实验操作的经验,学生应自行在图书馆或网上查找相关操作要点或视频资料。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对一些可能遇到的较难的操作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进行干预,全部交由学生自主完成[14-15]。
虽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失败,但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行摸索来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失败中发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中汲取科研的意义。
1.3 实验时间自由,科学合理安排
传统实验一般是每周进行1次实验课,持续几个星期,这种实验方式本身具有局限性,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实验周期较短的实验进行教学,这样实验课程缺乏连贯性,实验内容分散,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高[16-18]。鉴于本次教学改革中,各小组实验内容各不相同,学生们进行实验的时间安排也相对灵活,不进行硬性规定,各小组可根据各自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即可[19]。
1.4 客观课程考评,实验成果展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程都仅仅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考核,结果是实验内容相同、实验结果相近,实验报告也大同小异,且操作重复性很低,对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帮助不大[20]。既然已经对实验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考核的形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
1.4.1 实验理论知识测评。将实验理论知识的考评回归到理论课当中去,任课教师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对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21]。
1.4.2 论文形式提交报告。动物生理学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学生们应该着手进行一些论文设计和书写方面的训练,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夯实基础。因此,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以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排版和书写,借此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1.4.3 特色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成果是一个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知识结晶,采用PPT汇报的形式在最后一节课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各组的组长分别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并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实验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图片和文字形式整理成PPT,对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更直观地形式展示。这同时也是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根据汇报小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验结果,任课教师和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议、打分,对小组实验课程给出总评。
2 实验教学改革应用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按照教师的课程计划进行实验,只学习到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探索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实际反应的是学生思想的转变,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研究创新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动手、团队协作、口头表达的能力。在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提升了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来开展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利用专业技术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深度。不仅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参考文献
[1] 徐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1-114.
[2] 王丽君.华东师范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 王丙云,陈胜锋,雷历,等.动物生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58-60.
[4] 栾新红,胡建民,刘梅,等.优化家畜生理学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1):40-42.
[5] 杨秀平.动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张百新,赵振华.论高等教育中的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407.
[7] 李红,蔡岩,王永强.《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3):190-191.
[8] 束刚,王松波,朱晓彤,等.行业发展对动物生理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饲料,2009(5):17-18.
[9] 时菊爱,臧金灿,于新和,等.谈如何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25-226.
[10] 龚慧明.改进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1):15-16.
[11] 袁峥嵘,韩莹莹,翁强.“科研式”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277-280.
[12] 吕琼霞,刘玉梅,邓雯.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0):69-71.
[13] 何建平,李金钢,安书成,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4):114-115.
[14] 张清贵.实验教学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2):82-83.
[15] 薛小桥,曾庆韬,张菁.实验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8-10.
[16] 郑梅,陈嵘,杨榆青,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5(2):171-172.
[17] 阳光绪,杨帆.动物生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14-24.
[18] 赵翠燕,闫文龙,许钦坤.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158-159.
[19] 杨丽娟,张伟信,江春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