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质量管理工作亮点范文

时间:2023-05-26 16:44:34

序论:在您撰写质量管理工作亮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质量管理工作亮点

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计量管理;保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141-1.5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完善计量管理,能够为生产经营提供精确数据,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基础,能够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计量管理是指企业计量人员运用各种检测设备,通过各种计量手段,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进行数据监控并分析利用,实现对企业生产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不断改进。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做好计量管理,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是一个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把关者和经济效益的推进剂。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加强计量管理,按要求配备安全计量器具、并定期周检,严格控制安全计量器具测定、维修人员资质,其目的就是保证气体测量值准确,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做好计量管理则能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因为任何产品的质量,都体现在一定的检测标准上,需要通过完善的计量工作,得出精确的数据。因此,只有做好计量管理,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产品质量才能准确可靠,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展计量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淘汰电力企业落后产能,促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手段。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计量意识,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监督检验,向计量要质量、要效益,在计量工作的开展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计量管理现状计量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但实际上,一些电力企业不仅没在技术和设备上支持计量工作,还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上进行压缩。

计量设备落后,技术支持薄弱为节省开支,一些电力企业对计量设备不检查、不更新,致使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产品实际状况和数据反映值差别过大,用以指导生产,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还会破坏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缩减计量工作人员,甚至直接撤销计量部门,造成计量工作瘫痪在企业改革中,部分电力企业管理者缺乏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大幅缩减计量工作人员,使计量工作缺乏统一管理,不能对计量状况进行全盘把控,同时造成计量工作人员素质下降,不能正确使用计量工具进行科学检测,致使计量数据失真。更有甚者,干脆撤销了计量部门,造成计量管理工作的下滑甚至瘫痪。电力企业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弱视,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开展,破坏了电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和提升,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危害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电力企业如何做好计量管理工作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电力企业要遵循计量检测体系,健全计量管理体制,改进计量器械的管理使用和升级换代,精确检测并科学分析计量数据,充分发挥计量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保障作用。

遵循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电力企业要认真执行计量检测标准,严格遵守计量检定规程,并在日常计量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确保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良性循环。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制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完善人员配置,建立计量工具管理流程,改进计量管理工作方法,制定相应的《计量管理办法》,健全计量管理工作制度,保证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

科学管理计量器械,定期维护更新电力企业要建立精细化的计量器械管理流程,按照国家检测规定和企业工作现状,做好计量器械的购买、使用、保养和换代工作,为电力企业计量管理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总之,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电力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现实,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充分发挥计量管理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进行,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参与,计量工作以外的各个方面,都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安全生产秩序,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计量工作环境电力企业要开展好安全生产,首先要在硬件环境上加强计量工作的力度,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狠抓现场,改善作业人员的施工环境,做好现场监控调度,在装备上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全程自动监控,切实解决好安全生产过程中计量工作的薄弱环节。

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地位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很多是通过电气工程实现的。电气工程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及使用功能。电气工程在建筑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做好电气工程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要做好电气工程管理工作,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必须的施工验收规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更好的配合施工,还要了解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还应熟悉本专业的相关设计规范,掌握行业主管部门的一些特别规定。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时纠正工程中的错误。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设备、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3.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3.1 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参加或主持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电气工程师在熟悉图纸时应注意强电、弱电、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户外如果有照明、闭路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探测器、公共广播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动力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风管、水管等“打架”;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浴室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后,同土建、水暖等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核对土建施工图、水暖施工图、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哪些部位存在矛盾。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控制卡措施,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将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的门路堵死;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3.2.1 基础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2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2.3 装修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专业管理人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3.2.4 安装、调试阶段的质量管理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配电箱,配电箱内要配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要挂锡,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防雷施工,做好等电位连接、防侧雷击连接、屋顶的外露金属物体的防雷连接。

第3篇

[关键词] “零事故”;“四个凡是”;PDCA循环;经验反馈;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AP1000核电正处于首堆建造阶段。海阳核电作为AP1000核电建造的依托项目,承担了AP1000核电首堆建造的任务。核电建造周期长,施工精度要求高,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或者留下质量隐患将对后期核电厂的运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建造期的质量就是运行期的安全”,要保证建造期的质量,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1、牢固树立质量“零事故”理念

1.1背景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Zero in on safety(瞄准安全)”活动,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等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

“零”、“预期”、“参与”是“零事故活动”的3个基本理念,同时也贯穿于核电建造的各个阶段中。作为第三代核电的“国内的国外工程”,AP1000核电站建造的特点和难点使其所坚持的质量控制理念相对于其他的核电建造更为严苛,首堆项目自开工至今也真正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质量目标。

1.2“零事故活动”理念在核电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核电技术的成熟,核安全的保障与人的因素存在巨大关联,任何的疏忽都不能被容许。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由于人为失误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突然功率波动,酿成了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而“零事故活动”所倡导的所有危险源都应被识别和解决成为现代核电建造的重要理念,它帮助我们识别的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危险源,更要求深入发掘员工日常生活的危险源存在情况。

“零事故活动”理念要求为了实现“零事故”和“零职业病”的目标,建立一个积极、主动、和谐的工作环境,所有工作现场或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以及员工日常生活的潜在风险,在工作开始前都应被识别和解决;为防止事故或伤害的发生,要严格执行每一个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操作和管理”是必须恪守的全天候核电建造准则,保证核电后期能够保持安全运行,关键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核电建设不同于其他建造工程,它要求安全、质量、运行的高度一体化,对包括最高管理者、经理、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内的每一位参建员工的道德、人性具有更高的要求。核电建造之所以倡导“零事故活动”,就在于它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交底等,确保人、机、物、环均处于最佳状态,做到管理精细化,环境人性化。

现代化的核电建造需要依靠先进的“零事故活动”理念,创新的工作体系,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超强的执行能力,创造出良好直至优秀的核电工程业绩。牢牢坚持“零事故”这一根本理念,将对于核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保障。

2、深刻领会核电“四个凡事”要求

核电项目与常规项目不同,它的责任更加巨大。我国核电质量管理理念及方法,首先是引进、学习、借鉴其它先进国家的经验,通过十几年的核电项目管理实践,在总结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核电项目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并成功运用在国内核电项目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四个凡事”原则:

a)凡事有章可循:核电项目管理工作,应该对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流程,每一道环节,每一个零部件,每一种文本,必须通过制度作出规定。项目部根据核电厂质保体系中应遵循的法规(如ASME NQA-1-1994、HAF003、HAD003等)建立了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质量保证大纲、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细则等,并要求施工班组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进行施工。只有全面而系统的规章及制度,才能保证核电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章可循。

b)凡事有据可查:不管是ISO9000:2000质保体系,还是核电项目管理体系,对管理过程的记录,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都设立了专门的程序文件,对记录工作做了及其严格和细致的要求,尤其核电管理更为严格。核电建造中所有记录分为永久性记录和非永久性记录两类,永久性记录的保存期应不少于该物项的使用寿期。而非永久性记录的保存期应不少于业主所规定的最短期限。所有工作必须按照程序和上游单位要求进行记录,做到“凡事有据可查”,在这样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求施工班组长人员保证施工自检记录的清晰、整洁、完整。

c)凡事有人负责:在管理过程中对事情的推诿,算是一种“绝对真理”,可以说哪里有管理工作那里就会发生推诿现象,而核电项目中各国核安全局均要求零事故,自然核电项目的质量和管理均要求零缺陷。在质量保体系的要求中,组建相应机构、配备人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内外部接口,使每项活动都有人负责,不漏项,不重叠,避免出现“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现象。

d)凡事有人监督:在核电厂的建造活动中,对质量有影响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一些特殊工艺过程,如焊接、热处理、砼搅拌等,必须加强其工艺过程控制,事先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事中与事后则在实施者自检后,派专人进行专门的验证,也就是“凡事有人监督”。这是核电厂质量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3、熟练运用“PDCA”循环

图1.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

a)计划阶段,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核电的建造从一根钢筋一车混凝土到房间、主体的建造,无一不是参照工程量的大小、施工专业及区域的不同进行细致的划分,制定土建、防腐、钢结构、焊接等的施工方案及相关工作程序作为依据,利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工序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同时,为保证各项施工质量的顺利验收,核电工程采用了严谨而周密的检查和试验计划(ITP)作为有效的控制手段,通过分次放行的方式逐步实现各项质量目标,为后期质量活动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b)在核电建造的执行阶段,又可理解为过程控制的阶段,尤其强调的是人的资格的符合性,重视人员授权及培训,主要表现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控方面。目前核电建造过程中对特种人员持证上岗进行可视化的管理,极大的便利了现场对特殊工种及特种作业的管理,使施工工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c)在检查阶段,主要是效果检查,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如ITP的设点签字放行,施工或试验的过程在经各方检查和见证符合图纸、施工方案及相关工作程序的要求后,质量控制点得以签字放行。同时,为保证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不间断的专项及关键点监督使各项工作成为一个闭环,循序渐进,用质保及质控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方式维持核电现场各项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d)在处理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改进。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如核电施工中产生的不符合项(NCR)就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要求的具体体现,所有未放行的质量控制点需重新ITP进行见证消点,直至满足要求。而每年至少一次的管理评审、年度质保监查等工作的目的,就是不断寻找薄弱环节和漏洞,不断改进和提升。通过循环,让管理更加完善有效,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质量问题产生的目的。

PDCA循环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就像核电工程的每个子项、房间、标高、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核电建造的大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核电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并纳入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实现总的预定的质量目标。

4、正确理解“质量与进度”关系

工程项目中工期、质量、成本是三大组成要素,质量是首要,但是实际建造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支出,导致赶工期的现象屡禁不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程质量的不达标。核电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体现,它的质量问题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确定合理的工期对核电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4.1“质量与进度”的对立统一关系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是按性能指标要求,即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达到要求。进度控制是按时,即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完工。

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之间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存在着对立的一面。即如果强调质量,就不得不降低进度;而如果侧重进度,就需要降低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进度之间存在着统一的一面。即如果业主方适当提高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会造成工期延长;而如果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连续、均衡,则不但可以使工期缩短,而且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质量和较低的成本。

当“大干一百天”的嘹亮口号响彻海阳核电施工现场时,各承包商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各项施工任务,也侧面反映出了业主单位要求提高工程进度的迫切需求。然而突如其来的阀门错装事件无疑给这热火朝天的大干活动敲响了一记警钟。事实证明,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合理的优化工期,才能顺利完成工程的进度目标。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4.2 用“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态度达到质量与进度的充分“统一”

卡罗尔•汤普森曾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结合项目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管理者须具有完美主义的理念,要能够管理、引导好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不出现一点漏洞。当一个管理者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对现场的个别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也必然会使这样的风气层层蔓延至最基层的施工人员。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的标准高低,可以透过员工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方面。

b)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和明确的员工岗位职责是把事情一次做好的保证。我们在感叹核电工程浩大的同时,不得不注意到工程背后的强大质量体系建设,从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的控制,到采购物项、机械设备的管理,再到施工方案、工艺过程管理的实施,乃至细小的职责划分都将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任务进行了明确,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c)要求每一位参建的员工必须能够完全了解自身工作的需求。海阳核电现场的“两级QC”管理在经历了起步时的吐故纳新后已顺利运转起来,一级QC从源头上检查、督促施工班组按照图纸、方案、交底等技术要求完成施工工序,二级QC对一级QC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施工工序的检查及验收。两级QC分而治之,但却更有利于保证核电现场施工质量及一次验收合格率。

d)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还要求各个环节、部门之间产生密切默契的协作,同样包括给别人创造一个能让他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环境。例如,技术管理的科研工作需一环紧扣一环,如果每一环节都只顾眼前,最终只会导致整个研究工作分崩离析,事故不断。

在核电建造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工程面前,任何的施工进度都需要为工程质量让步,但为了达到质量与进度双赢的目标,“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态度,其实更是一种收益最大化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5、积极推行经验反馈工作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发生后,世界各核电营运者意识到学习和运营其他核电厂的运行经验对提高本厂的业绩和安全性都非常有利。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为了加强世界各核电运营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动经验反馈工作的开展,编制了导则《核电厂重要运行经验指南》(WANO GL 2003-1)。IAEA GS-G-3.5(2009)《设施和活动管理体系的应用》规定,经验反馈是识别管理体系问题存在之一,也是改进管理体系问题之一。

然而,当前核电工程建设阶段的经验反馈工作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核电各单位之间交流壁垒的存在及专职专业的经验反馈工程师资源匮乏等原因,经验反馈这一管理提升工具还未能得以真正的有效利用。针对上述问题,对核电建设阶段经验反馈体系推进的建议如下:

a)以总承包方为主体,建立核电建设经验反馈共享信息平台

经验反馈的目的不外乎三点: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重复发生。我们平时针对较小的缺陷或者事件,分析、统计和跟踪,发现可能发生较大事故的隐患或者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阻止比较大的事件的发生。因而,经验反馈工作在核电建造阶段直接受益方是总承包方及其各承包方,其次是业主方。所以应以总承包方为主体开展经验反馈工作,才能充分做到信息有效共享及实践应用。

b)利用激励措施,重点推动经验反馈工作

为保证经验反馈工作的有效开展,可经验反馈体系中实行考核制度,以建立核电建造阶段标准化的指标、统一的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积极组织开展经验反馈培训、召开经验反馈交流会等,推动经验反馈工作的开展。各核电厂应倡导各级管理层鼓励、激励员工参与事件报告,对于积极、主动上报经验反馈信息的人员进行奖励。以保证员工积极、及时、如实的报告偏差和事件,并实现报告制度的透明、公开。

6、大力倡导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标准化是一项制定和实施规范的活动,所制定的规范应具备的特点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其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工作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AP1000核电建设来说,质量管理及质量体系建立与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阳核电项目部坚持“项目部引导、职系主体、整合资源、以点带面”的原则,把“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作为质量目标,自主创新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从事前预防到过程控制阶段质量目标的圆满实现。

a)为能够快速、准确地使质量管理人员掌握监督、监查的要求,防止监督监查中出现漏项、缺项等问题,海阳项目部自主创新编制了《质量管理岗位培训标准化手册》《质量管理标准化检查单》,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质量团队。

b)质量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为提高质量过程控制的效率,海阳项目部抽调大量质量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编制了《AP1000检验批表格》《AP1000核电核岛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指导手册》《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表格》等,规范了海阳AP1000核电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优化了工艺控制过程,为项目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

c)为巩固各项过程控制的结果,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通过实践总结与创新,对核电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埋件移位、混凝土浇筑外观质量缺陷、钢筋漏装等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形成了《质量通病手册》,实现了质量管理从计划、实施到成果巩固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项目总体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目标,固化质量控制流程,为实现专业化AP1000建造,营造核电建造能力和施工管理业绩的良好口碑奠定了有力的基石。

7.结语

尽管在AP1000核电建造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成绩的取得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走了很多弯曲的道路。如何将良好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教训得到充分的反馈和吸收,成为AP1000核电承建单位亟需思考和付诸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中核二四将继续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探索,致力于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后续核电项目的开拓提供宝贵的经验,建造具有开创意义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PI数据核字(2012)第118275号.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2).

[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京内资准字1314-L0014.中国核建:扎实推进AP1000建造标准化[J].北京: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14(8)总第9-10期.

[3]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京内资准字2013-L0014.中国核建:创新引领海阳核电工程建设[J].北京: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13(10)总第5期.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

1 影晌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生产要素

1.1 劳动主体的控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每个劳动者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劳动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从思想意识、文化修养、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身体条件上整体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2 劳动对象的控制。劳动对象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其控制重点是加强材料使用前的检验和试验,检查材料设备性能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对于工程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所给定的规格、型号和技术性能进行采购,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1.3 施工设备的控制。主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施工设备,应履行安装方案的审理手续,启动前还应经相关单位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1.4 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明确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对于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还应编制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案,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1.5 施工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搞好地方干群关系,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有关政策。

2 水利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旋工阶段的事前预控。事前预控主要是对开工前施工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严密的审核,对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开工前对每道工序班组进行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交底,对工程质量控制对象进行周密分析,提前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处理对策。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等应采取核准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进入工地现场,不得投入工程实体。

2.2 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事中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对施工中的作业工序进行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报验制”。第一级是对已完工序或单元工程,采取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质检机构终检的质检制度。第二级是在第一级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并由监理工程师核签评定意见和评定等级,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实行“三不放过”原则。运用因果分析图和排列图等质量统计工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和处理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2.3 施工阶段的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按照有关规范的统一标准。及时组织验收,并对试运行的工程进行时时观测,收集运行中的基础数据,并对已完工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 施工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数据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是工程质量评定结论客观、准确与否的关键,对检测数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对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3.1 质量检验的要求。工程质量检验的项目、数量、方法应符合SDJ249―88,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遇到评定标准中未涉及的检验项目,其质量评定标准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并报质量监督机构批准后执行。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机构中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见证取样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进行制备,参与见证取样的有关人员应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盖章。

3.2 质量检验的职责设定。施工单位虚按照SDJ249―88,SL38―92等评定标准要求,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合同约定,确定的检验项目及检测数量进行自检,检验结果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办建管[2002]182号)的要求进行填写。

监理单位应采取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的方法对施工单位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平行的检测数量应按照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3%,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5%;跟踪监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10%的检测点数进行取样。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还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按照质量监督机构确定的检测数量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抽样检测,做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3.3 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原材料、中间产品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及时对同批次另取两倍数量进行取样检验,如仍不合格,应立即撤离工程现场,不得使用。

单元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修,直至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工程完工的质量抽检不合格,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或验收。

4 施工质量评定

工程质量评定是对施工质量形成过程的综合评价,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核心,水利工程项目应根据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进行质量评定工作。

4.1 施工质量评定的组织方式。

单元工程质量应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报监理机构进行复核,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最终对质量等级进行认可;分部工程质量同样是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并将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对于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审核,建设单位认定,其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工程项目质量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由监理机构统计工程质量等级,经建设单位认定后,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

4.2 施工质量评定。

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将质量分为两个等级。合格等级与旧规范(SL176―1996)基本相同,优良等级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所评定工程包含的子项目优良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对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优良率由原来的100%变为90%以上,单位工程质量事故由原来的重大调整到较大质量事故,并增加了对试运行期观测资料分析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这里要强调在水利工程中,单元工程是由多个工序完成的最小综合体,也是日常质量评定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加强对单元工程的质量控制,客观考核质量等级,科学分析质量缺陷,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我国电力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项目,不具备质量监督检查条件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项目,根本不具备质量监督检查的条件,而且在没有监督检查的过程中,电力建设工程仍不断进行建筑施工,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问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措施。

(2)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较多。

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也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曾有过许多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用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距离工程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本文将会做进一步的探讨。

(3)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分两类人员:一类为从事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培训,国家就这方面的要求已很严格了;另一类则为具体的施工人员,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类人员通常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也没有正规的上岗证等。

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行为和工程主要技术管理上,包括了从工程开工、原材料采购、设备管理、施工控制、验收移交等多方面的全过程管理。

2.1施工准备质量管理措施

2.1.1工程质量标准管理措施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明确本项目执行的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标准有效版本清单,作为参建各方施工、检查验收的依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工程质量标准跟踪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确保工程中使用的质量标准为现行有效版本。

2.1.2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编审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但不限于)质量管理内容: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与施工过程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等。施工组织设计一般由施工项目部总工组织编制,合同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送项目监理部审查。项目总监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2.1.3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措施

工程设计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设计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对设计图纸质量进行控制,开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议审查。不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设计交底在施工图会审前进行,目的是使参建各方透彻地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设计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交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设计意图和设计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2)设计变更的情况以及相关要求;(3)新设备、新标准、新技术的采用和对施工技术的特殊要求;(4)对施工条件和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意见。施工图纸交付后,参建单位应分别各自进行图纸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对。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在施工图审查会议上研究解决,经设计单位书面解释或确认后,才能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由各参建单位的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一般按自班组到项目部,由专业到综合的顺序逐步进行。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会审成果应形成会审纪要,分发各方执行。

2.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2.2.1施工技术交底措施

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施工作业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是取得好的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了解项目工程的概况、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计划安排和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施工目的;明确施工过程、施工办法、质量标准等,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交底应注重实效,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确定具体办法和方式,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全员签字手续。在每一分项或关键工程开始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监理应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监督。

2.2.2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施工及验收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按图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应按图验收,确保施工质量。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勘察设计的原因,或由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管线、文物、地质条件不符等,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限制、建设单位要求的改变等,均会涉及到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管理,也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3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制度

隐蔽工程是指将被其后工程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是对一些已完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检查。由于检查对象就要被其他工程覆盖,给以后的检查整改造成障碍,因此隐蔽工程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重点控制,防止出现质量隐患,它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过程。施工项目部应建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项目监理部应建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其工作程序为:(1)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施工项目部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监理部核查;(2)监理工程师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施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一起到现场共同检验;(3)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在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准予施工项目部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否则,指令整改,施工项目部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报项目监理部复查。

2.3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措施

2.3.1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检验项目、检验批、分项、分布、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逐级检查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应明确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检验项目的性能特征及重要性级别;检验方法和手段;各级质量检验的程度和抽检方案、比例;检验所依据的工程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验收应具备的条件、程序和组织方式等内容。

2.3.2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措施

工程资料是工程施工或安装期间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反映。工程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2)工程材料质量记录;(3)施工作业过程作业活动质量记录资料。工程档案资料应随工程进展同步形成,内容应真实、齐全、完整,相关各方签字齐备、字迹清楚、结论明确。各参建单位应制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竣工资料的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进行工程移交。

2.3.3竣工验收程序措施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工程项目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应规定竣工验收的程序,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三级检验、监理单位的竣工初验制度、启动验收的组织方式及验收程序,如存在缺陷,按不合格程序处理。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从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各相关专业工序交接前,应按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进行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及时处置,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样才能对电力建筑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与有效的控制。 [科]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1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气、机械设备、地质、土木工程和水工建筑等技术手段,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统一。因此,可以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人为因素。施工人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个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都会影响工程建设。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责任心、工程质量意识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人员操控的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使项目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施工质量。

1.2 建筑材料因素。建筑材料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对入驻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管理建筑材料的过程主要有:控制材料采购、对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损失、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合理处置剩余材料,避免胡乱堆放的现象。

1.3 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使用的设备状况、性能、效率、故障率、完好程度等会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施工设备的过程中,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机械设备的是否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是否便于操作和维修。

1.4 施工技术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包括:操作流程、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等。其中,施工技术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一些水利工程因为使用了落后的施工技术,会拖延工程的进度,甚至产生超出预算的现象。因此,在制定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在经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出完整的符合技术原理、经济原理的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 5、施工环境因素。施工的环境因素包括保障系统、劳动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等。环境因素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气象、地质和水文等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复杂的影响。如果施工的环境十分恶劣,会延迟施工周期,无法实现工程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针对施工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提高材料的安全性特征,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寿命,使施工工程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2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中,有些施工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无视规范的存在,造成了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困难增加,这方面的原因也是较为突出的。

2.2 施工技术问题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更新中,水利行业所牵涉到的领域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中。所以,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当前情况来说,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因为工程自身对特定空间和时间的要求不同,所以使得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技术的作难度。而传统的施工作业模式在当代工程建设项目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施工作业人员综合技能水平低下、施工机械设备不先进和施工工法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方面的缺陷给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

2.3 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它在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有关的质量监督体制是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顺利实施的有效办法之一。然而,因为在实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常常往会因为执行力度缺失的问题,权责分项不明,造成工程质量的监管与控制的力度不足,比如偷工减料、无人监管等问题屡屡发生,对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努力实现施工合同中确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必须做到事前主动控制、事中积极检查、事后严肃把关的积极预防措施。

3.1.1 前主动控制:选择施工质量信誉好,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把好施工企业的准入关,全部实行合同管理;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办法;配备组合好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明确检测质量的手段、方法。

3.1.2 中积极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规范规定的检查。施工过程即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应用保证施工质量的各项检查手段、措施、方法去努力实现目标。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并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

3.2 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规程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是工人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的法律法规及依据准则,是保证相应工程工序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所有的工程人员都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偷工减料和不合理的缩短工期的现象发生,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3.3 新原料的应用

在防渗土料的选取上,要有正确的土料设计、合适的机械施工设备和科学的压实参数。

变态混凝土是我国独创,通过掺入适量的水泥胶浆,经强力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而形成,其层面的结合质量和常态混凝土没有区别。所以,在坝的上游面、孔洞结构周边、岩石边坡接合等部位可以采用同一种混凝土,可使施工作业十分方便,减少两种混凝土接合不好的现象。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反滤、排水、隔离、防渗、防护、加筋等多种功能和重量轻、施工简易、运输方便、价格低廉、料源丰富有等优点。

3.4 提高人员的的素质

高素质的水利工程工作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拥有了良好的水利工程原始材料之后,能够将这些优良材料运用到实处的工作人员素质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以求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3.5 做好现场质量检查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通过质量检查可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产生影响之前就予以解决,防止工程完成后返工等现象。工程现场质量检查的方式主要有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及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检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贯穿于原料进场、各单位工序施工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水利工程往往存在很多隐蔽的质量问题,只有做好现场的跟踪检查才能发现,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多在施工现场走动,老呆在办公室是难以发现问题的,要多用眼睛细心的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多用手记录现场的各种情况。通过施工现场的各项检查工作,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轻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3.6 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事后验收时工程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事后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验收资料、组织自检人员、初步验收、按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通过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同时还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不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方和,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促进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检测;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和质量评定等工作的重要方法。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还存在建设各方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重视不够,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资料不全等缺陷。同时,对于市级以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监督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机构都没有合格的工程质量检测部门,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并给今后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逐步建立并健全机构,加紧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对检测人员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规范其操作,保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高效、健康地发展。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以及作用

1.1 内容。从调查分析可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实体等所进行的质量检测,并出具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通过上级评价、修改并使之参与工程质量事件的分析处理;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的审查,经检测查明设计规划是否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③对于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等都必须经过检测和技术审定合格后才能运用到工程中来;④通过使用多种科学检测的管理方法,判断工程质量与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是否相符,若出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1.2 作用。经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的质量检测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对于质量的检测如水泥、钢筋、机电设备等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可以进行材料的出厂自检以及出厂质量控制的自检,还可以进行工程施工现场检验,从而保证了施工的质量,避免不检测时造成的质量隐患及直接经济损失;②质量检测是施工单位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而且还可以进行施工监理以及工程质量监督;③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的数据和结果是对水电水利工程质量评定、验收的主要依据;④通过检测结果可以改进所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同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以科学、全面地评估整个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等级、所存在的缺陷,最终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质量检测管理的效率。

2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的措施

2.1 必须确保所使用的质量检测方法科学、合理以及现行有效的,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使用过期的、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规范进行检测的方法,其所得结果将是有失公允的、不标准的,不能够保证检测的质量。同时,检测过程中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国家批准的部门的质量认证,只有使用并不断更新先进的检测仪器,才能够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检测的质量。

2.2 相关检测机构必须受控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国家法定机构授权下才能行使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合法质量检测。从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检测市场,为了确保该检测市场的健康、顺利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加以规范当前质量检测机构的认可活动,使其在为社会提供质量检测时必须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以及权威性。在1994年10月成立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权威和法定的实验室认可单位,同时也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正式会员。此前它所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相当于国际公认的ISO/IEC标准,此外,还有其名下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目前已成为指导实验室规范运行与检证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标准。

2.3 要求我们相关部门严格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抽检工作,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堤防工程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而对于土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制造及机电产品安装等工程并没有明确的抽检的方法、规范与具体要求,所以这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2.4 确保检测费用的合理性,严格规划好检测费用,为整个施工工程的成本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从调查分析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检测费用的专项列支是检测结果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有力保证。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大部分工程并没有批复概算这项费用开列,从而不可避免地挪用其他方面的资金,使这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即便开展了,也难以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质量检测工作的建议

3.1 质量检测人员要熟悉工程图纸中所提出的有关施工质量的设计指标;以及遵循水利部统一制定、的施工规范,严格按照其所列出的相关规范进行检测活动,因为它是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熟悉规划设计图纸,只有熟悉了图纸,才能心中有数,才知道检测什么。同时,在进行质量检测时,要求检测人员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严格按要求进行检测,认真负责。质量检测工作本来就是对现有的工程施工情况找漏洞、挑毛病,若问题没有明显摆在面前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现场,到现场去监视施工情况,并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用事实和理论说明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3.2 根据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概括调查,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完成,质量检测工作就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高效性。施工的根本目的是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所以,不仅要对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还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性和耐久性的检测,并要保证工程产品的防渗、防水、防裂以及防腐等方面均满足相关设计要求;②详细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相当复杂,各种小毛病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相关的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耐心、细致、全面的进行检测,避免出现少检、漏检留下的质量隐患;③预见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旦建好可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我相关部门在施工之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测,避免盲目地开工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要保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就要求试验检测部门不断完善检测手段,确保其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强化相关质量管理体制,并借助于技术含量高的测试手段对工程构件以及材料等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做相应的判断。所以,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只有搞好检测工作才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质量的规律,以便将质量的波动情况控制在符合相关标准的范围,进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莹.论水利工程竣工文件归档质量的控制[J].知识经济,2012,(15).

[2]李洁.论如何做好水利除险加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4).

[3]张宏莉.关于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