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6:44:27
序论:在您撰写大气治理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在运动方面。
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会爬行,就不管不教, 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 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二、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 孩子学会用手去抓悬挂物。
三、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
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 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 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四、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
教孩子认识日常用品,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 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五、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
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在娱乐中教孩子发出简单的声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
六、家长要多拥抱、抚摸和逗引孩子,来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
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单单放在一边不管不问。
本文系统阐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的十个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指出我国开放大学顶层设计应该注意构建科学的职能配置体系、完备的国家体系、长效的政策保障体系、科学有效的规制政策体系和全国统一的认证框架体系,以保障开放大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开放大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25―06
一、引言
2011年2月20日至3月13日,笔者有幸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期校长培训班赴澳大利亚培训学习,期间到澳大利亚TAFE学院体系、昆士兰州教育部以及相关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聆听教育主管部门、行业技能委员会、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行业、企业、学校等职业教育各方面人员的讲座,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有机会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深切感受到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有一套良性的发展机制。本文试图较为系统地阐述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提供借鉴。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大国,面对未来发展挑战,澳大利亚政府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要从资源大国变成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国,并积极致力于改善澳大利亚人民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澳大利亚总理曾强调,技能和见习培训对国家生产力的长期增长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要在未来十年重点塑造一支拥有最佳职业技能的人力资源队伍。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领地)政府都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目标中予以明确。据悉,新南威尔士州发展目标就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20-24岁的人群中,受过12年良好教育,或获得二级或以上级别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90%;到2020年,20-24岁的人群中,受过12年良好教育,或获得三级或以上级别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90%;2009至2020年间,在20-64岁的人群中,没有三级或以上级别资格证书的人数减少一半;2009至2020年间,获得文凭或高级文凭资格证书的人数实现100%增长;到2020年,原住民学生在12年教育或同等教育方面的差距至少缩小一半;到2013年,将参加绿色技能培训(新南威尔士州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机构及其他公共资助的培训)的比率提高至5%。另据介绍,昆士兰州政府也提出了强大、绿色、杰出、健康和公平的发展目标,即用聪明的方法创造经济活力,保护居民的生活风格和环境,办世界级的教育和培训,使昆士兰人成为澳大利亚最健康的人,建设安全和人性的社会(社团),并在州政府的政策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75%的本地公民取得三级以上资格证书。
(二)强制执行的持证上岗制度
澳大利亚实施全国就业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在各行业中,凡是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岗位都必须持有职业证书才能就业,即使是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也必须取得职业教育的相应证书才能就业。同时,还实施若干年一次的重新认证和换证制度。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重要性,为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健全多元的国家培训体系
澳大利亚有着非常严格的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经审批的注册培训机构(RTO,Registered Training Organisations)方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这些注册培训机构包括公立培训学院、私立培训学院、公立或私立中学、大学、社会组织和企业等,他们共同构成了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体系是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主体,它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并进行管理、公立性质、全国性的、庞大的职业教育系统。TAFE遍布全国各地,仅新南威尔士州就有10个TAFE学院,130个校区,45万在校生,超过2万名教职员工。TAFE由各州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审批设立,遍布全国的各TAFE学院拥有共同的品牌,行使独立的办学权,遵循统一的质量标准,使用全国统一的培训包开展教学和评估。
(四)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配置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和职能配置科学,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职能配置和权限划分合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行业技能委员会、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他们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分别是:政府是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者、政策和标准制定者、举办者、机构审批和监管者以及教育市场的推介者;行业技能委员会是培训包的制定者、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者、职业教育需求的反馈者;行业协会是行业需求的提供者和培训包制定的参与者;企业是职业教育实习场地提供者;注册培训机构是职业教育培训和评估的提供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角色定位明确,互为补充。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职能包括构建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制定政策、制定质量培训框架(AQTF,Australian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制定全国统一的教育认证框架(AQF,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投资设立行业技能委员会、审批和监管注册培训机构、资助学校、负责海外市场的宣传和推广等;行业技能委员会则负责组织制定并颁布培训包,提供职业教育发展的咨询;行业协会负责参与制定培训包;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场地并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等。
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既分工又合作,职责和权力配置清晰合理。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AQTF、建立部长委员会制度、出资建立行业技能委员会、给州政府拨款等。而州政府则主要负责审批和监管注册培训机构、资助注册培训机构、负责海外推广等。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职能和权限配置中有三点非常有特色:一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事由国家统一制定标准,二是大家重复做、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集中由联邦政府来做,三是公立学校的举办者和审批者合一,谁举办谁审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职能和权限的配置既科学高效又相互衔接,体现了权责的统一。
(五)政府资助的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度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度。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为基础、行业主导、注重结果的原则。行业能力标准由行业制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度就是保证上述职业教育原则实现的重要制度。行业技能委员会由联邦政府出资建立,为非赢利机构。
澳大利亚全国共有11个行业技能委员会,行业技能委员会代表联邦政府履行职责,其基本职能是:制定行业培训包,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反馈职业教育的需求。一方面,行业技能委员会受联邦政府的培训包年度计划的约束,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另一方面,行业技能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了解行业需求,明确岗位技能要求,在政府、行业和注册培训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调,决定行业需要什么技能,并将行业的技能要求转化为培训包,同时要描述培训程序,改进新项目/程序,开展劳动力市场研究,为政府提供劳动力发展的建议,并将行业的需求反馈给注册培训机构,成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伙伴。通常,培训包由行业技能委员会主持制定,行业协会和大型公司参与制定。因此,行业技能委员会与行业协会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澳大利亚,培训包为公共产品,由联邦政府出资建设,全国统一标准,全国公布,任何人都可以查询。
(六)鼓励参与的政策环境
澳大利亚政府为开展职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为职业教育作贡献,职业教育培训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配合,形成了资源有效整合的机制。比如澳大利亚对企业投入员工培训的资金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规定企业必须拿出相当于工资总额2%的资金用于培训[1],这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培训。又比如,澳大利亚实行学徒制,政府规定学徒制将有薪工作和培训相结合,雇主每雇佣一名学徒工,政府向其提供4000澳元的资助,同时培训机构还可以获得政府拨给的培训费。这些鼓励参与的制度环境,促进了各利益相关方关注和参与职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得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开展。行业技能委员会积极履行职责为职业教育服务,以获得政府的积极支持。注册培训机构积极作为,以获得更多的业绩和政府投入。企业从参与职业教育中获得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获得政府在学徒制上的补助,还可以满足现有员工继续培训和技能证书换证的需要,对参与职业教育有直接的动力。因此,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成为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接收学徒,提供实习场所。
(七)竞争择优的投入机制
在澳大利亚,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有力地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TAFE学院而言,政府是TAFE学院的主办者和拥有者,TAFE学院通过政府预算拨款和专项拨款两个途径获得政府资助。政府对TAFE学院的预算拨款旨在实现联邦和州政府教育培训计划的目标,而专项拨款则旨在满足特定优先事项的需求和帮助实现国家目标。政府的预算拨款采用市场机制,以教育与培训服务外包的方式进行,即政府以教育和培训这种特殊商品的购买者的姿态出现,采用商业化的方式进行,哪个学院的教育和培训适应经济社会需要、质量高、成本低,政府就购买哪个学院的教育和培训,即向它拨款,并已形成长效机制。这种拨款机制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促使培训机构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效率地利用教育资源。
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有一套成熟的标准,根据当地需求、行业领域、面临个人不利条件的人群(如残疾学生、原住人、下岗人员、非英语国家的学员等)、面临地域不利条件的人群、资格等级不同有所区别,一般是根据学院的在校生和开设课程数进行计算。每年,每所TAFE学院的院长与TAFE社区教育副主管就培训相关事宜签署一份年度购买协议,政府购买教育和培训服务。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购买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每个行业培训领域待实施的约定培训级别;与联邦及州工作重点相协调的一系列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参加和完成更高级资格培训的学员数量;提高参加和完成更高级资格培训的原住民学员数量;提高完成职业资格培训的年轻人数量;提高参加“绿色技能”培训的学员数量;提高学员及雇主对培训质量的满意度;提高学员的就业率等。协议签订后政府每年将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两次检查。政府专项拨款的可竞争资金则采用竞标的方式获取,公立学院和私立学院均可参与竞争。
虽然TAFE学院是公立学院,但其经费来源也是多渠道的,主要包括政府拨款、商业收入和学费收入,其中以政府拨款为主(约占办学资金的70% )。近年来,由于政府拨款比例下降,各TAFE学院都积极拓展商业收入。一般TAFE学院的商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咨询服务、培训需求分析、资源和环境开发、教师教育培训、国际课程、管理和培训服务、工作场所培训、学习团队及来访服务等。
(八)严格规范的注册准入制度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严格的注册准入制度,要成为注册培训机构必须满足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培训机构初次注册基本条件和标准,经审批的注册培训机构才能开展国家承认的培训及其评估服务并颁发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准入制度主要由注册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注册培训机构的注册制度、注册时效制度和注册培训机构的退出制度等组成。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初次注册基本条件和标准包括九大注册条件和三大标准。这九大注册条件包括:管理(注册机构的基本条件、标准和全国指南)、与注册登记授权机构的互动(及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档案的保留、存档、检索和转移,财政状况报告或商业计划)、遵守法律、保险(购买公众责任险)、财务管理(财务状况良好;向学员提供规定的费用情况)、资格证书及其成绩报告的颁发、对其他注册培训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的承认、营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训套餐的过渡/认可课程到期等。三大标准包括:注册培训机构在各项业务运作过程中提供高质量培训和评估服务,注册培训机构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平原则并且使学员收获最大化,管理体系针对学员、员工和股东的需求以及注册培训机构的运行环境应对等[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注册培训机构由州政府审批,州政府依据联邦政府颁布的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培训机构初次注册基本条件和标准以及各自辖区的相关法律进行审批。这种审批制度体现了审批主体和举办主体的统一,有助于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政府的财力来决定是否举办学校,使注册培训机构的设立真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九)全国统一的质量保证机制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保证机制由全国统一的质量培训框架制度、认证框架制度、培训包制度、教师准入制度、外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学生信息数据库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组成,这些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保证机制,有效保证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是一套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标准,这套标准确保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用户提供全国统一的高质量的培训和评估服务,确保受训人员无论在什么地方参加培训都拥有相同的技能,确保受训人员获得的资格技能证书可以在全国范围使用。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包括如下五部分:培训机构初次注册基本条件和标准、培训机构继续注册基本条件和标准、质量指标(包括学员参与情况、雇主满意程度和技能水平三项指标)、州和地方注册登记授权机构标准、优秀等级评估标准等[3]。
教育认证框架是全国统一的教育与培训资格认证体系,是对资格证书和学分转换进行认可的国家权威体系,由中学、职业培训学院和高等教育三部分组成,包括课程的认可、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能力评价等,彼此相互衔接。这个认证框架体系,明确了各级证书和文凭之间的连续关系,且该关系全国认可,不受培训机构或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各教育系统的相互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4],是衔接和沟通各教育系统之间的“立交桥”。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是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指导性文件,描述了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包包括能力标准、资格认证和评估标准三大部分。能力标准中包括能力单元和能力要素,描述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师和培训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和环境情况开展培训的发展战略。培训包由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统一制定和颁布,注册培训机构必须以培训包为标准来开展教学和评估工作。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规定进入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三证一经历”,即学历证书、行业技能证书、教育培训和评估资格证书及行业工作经历。行业技能证书和行业工作经历保证教师的行业技能水平,教育培训和评估资格证书保证教师的教学教育和认证水平。
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注册培训机构实行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制度。外部审计由政府监管部门负责,每三到五年审计一次,重点对人力资源、学习资源、评价方式与结果、基于有关标准的学员表现以及证书颁发等方面进行审查,审计结果与学校的拨款、评优和退出机制相挂钩。同时,注册培训机构必须按照全国统一的质量培训框架要求,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宗旨,每年开展内部审计,并将内部审计报告上报监管部门审核备案。内部审计主要通过学员调查、课程评价、学员问卷调查、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以及培训师对学员服务的实地考察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教学的各方面以不断改进工作。同样,内部审计的结果也与拨款、评优、惩罚以及退出机制相挂钩。
此外,澳大利亚的质量规制还有学生实习计划的审批制度、学生学习信息数据库制度等。
(十)明晰有效的信息和联网规制
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注册培训机构实行严格而明晰的信息规制。在国家层面,联邦政府在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中设置了相关信息规制条款,在关于初次注册基本条件中就对注册培训机构的营销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注册培训机构必须确保其在对未来学员进行营销和广告介绍符合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的资格证书时遵守道德规范,信息必须准确并且符合其注册业务范围。国家承认培训标识,仅在符合其使用的条件时方可使用”。在州政府层面,州政府对注册培训机构也有明确的信息规制,包括对印刷材料的印刷规制和招生宣传材料的审核制度等都有明确规定。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注册机构实施了有效的联网规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注册机构实行了学分互认政策,质量培训框架中关于初次注册基本条件中明确规定,“注册培训机构必须承认其他注册培训机构颁发的符合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规范的证书和成绩单”。这一制度为学习者构建了畅通的学习通道,同时也较好地解决和消除了消费者在选择不同注册培训机构时的转换成本问题,消除顾客选择学校过程中所存在的“顾客惯性”,尽可能减少新学校进入的各种低效率障碍等情况。
三、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
当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在进行开放大学建设。开放大学的设立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和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基础性战略任务,其目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平台,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开放大学是新型大学,它既是一所大学又是一个办学网络体系,既是一个办学实体又是一个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平台,既开展学历教育也开展非学历教育,既开展职前教育也开展职后教育,开放性、多样性和现代化是其基本特点。作为新生事物,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体系?如何建立开放大学良性发展机制,保证开放大学的健康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开放大学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其良性发展的机制对我国正在建设的开放大学无疑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构建科学的职能配置体系,发挥各方积极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明晰的角色定位、科学合理的职能和权限配置,使得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保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
作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大平台,开放大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发挥各方积极性,避免角色缺失。因此,在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建设初期,明晰各方角色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职能和权限配置体系,有效发挥各方积极性,是开放大学体系顶层设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保证开放大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在进行角色定位时要注意避免缺位和越位。由于服务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开放大学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因此,政府作为举办者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其次,在职能配置设计时,要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注意分析和界定哪些职能可以由各地或各校承担,哪些应该在国家的层面统一承担,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科学有效。对需要大家都共同遵守的事应由国家统一制定标准,对大家重复做、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应集中由国家层面来做。同时,在权限配置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国家和地方之间权限科学合理地配置,使之相互协调衔接。要适当给地方政府放权,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注册培训机构的审批权在各州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考虑将地方开放大学设立的审批权下放给省,由省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财力情况来决定是否设立学校,使学校的设立真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构建完备的国家体系,调动国家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如何构建体系?是开放大学体系顶层设计必须面对的又一重要问题,也是开放大学能否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所在。在这个问题上,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全多元的国家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家体系中的主体是TAFE,TAFE是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TAFE学院组成,各TAFE学院具有同等的地位、具有独立的办学自,遵循统一的质量培训框架、认证框架,使用全国统一的培训包开展教学和评估,这一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我国开放大学体系构建的目的是要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缺一不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可以考虑由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组成,各开放大学具有相同的地位和统一的政策,具有统一的品牌和独立的办学权,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独立自主办学,各开放大学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成我国开放大学体系的有机整体。这样的体系能够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应该成为我国发展开放大学的现实选择。
(三)构建长效的政策保障体系,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开放大学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各教育主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对于开放大学承担的公益性教育服务应由政府投入,并建立投入的标准;对于开放大学承担的学历教育服务,可参照现行普通高校的做法建立生均拨款的标准和生均拨款的机制,根据在校生数进行拨款。这些投入标准和投入机制均应该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以保证能够很好地执行。另一方面,还要建立长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可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根据我国开放大学的实际,建立起开放大学人员编制标准,并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立下来,根据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据开放大学人员编制标准安排必要的编制,保证开放大学事业发展必要的人才资源。
(四)构建有效的规制政策体系,确保开放大学有序发展
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验可以看出,搭建科学有效的政府规制政策体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同样,我国的开放大学体系建设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着手设计并构建起有利于开放大学健康发展的政府规制政策体系。
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大学准入标准,明确准入条件和准入、退出办法以及审批主体,并以教育部部门规章的形式予以确立;要建立开放大学质量保证标准、教师准入标准,建立良性的质量保证机制;还要建立严格有效的信息规制和联网规制。考虑到开放大学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目前尚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制政策体系,建议将开放大学准入标准、质量标准、教师准入标准以及信息规制和联网规制等问题作为首批开放大学试点单位试点的重要内容,由各相关试点单位开展研究和试点,并以此标准作为试点项目验收的重要要件,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上升到国家标准和国家政策。
(五)构建全国统一的认证框架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实现学历和非学历的沟通和衔接,探索并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分登记、储存、累积、认证、转换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有效沟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是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方面,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教育认证框架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可以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的教育认证框架,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证书项目类型以及证书之间的连续关系,构建各教育系统之间衔接和沟通的“立交桥”,保证各教育系统的相互沟通,建立受教育者学习成长的通道。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证开放大学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实现行业主导、技能为基础,建议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由政府出资建立行业组织,作为非赢利性中介组织,负责收集行业需求信息,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人才培训需求预测服务等,为政府制订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集中精力搞好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四、结束语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强制执行的持证上岗制度、健全多元的国家培训体系、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配置、政府资助的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度、鼓励参与的政策环境、竞争择优的投入机制、严格规范的注册准入制度、全国统一的质量保证机制以及明晰有效的信息和联网规制等共同构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保证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在顶层设计时应该注意构建科学的职能配置体系、完备的国家体系、长效的政策保障体系、有效的规制政策体系、全国统一的认证框架体系,确保开放大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眼参考文献?演
[1] 张辉.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分析以及经验启示[J]. 教育
与教学研究,2009,(11):97.
[2][3] National Quality Council. AQTF2007. 省略.au/
pages/menuitem5cbe14d51b49dd34b225261017a62dbc.aspx
[4]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dvisory Board. AQF2007.
省略.au/images/stories/aqf_handbook_07.pdf
关键词:STI 气动执行器 检修 校准
STI气动执行器因其具有大推力、大转矩、动作快速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火电厂的风烟控制系统中,用于风烟挡板的控制。气动执行器动作迅速,调节灵敏,适用于快速调节过程。但它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调节不够准确。因此,执行器的检修和校准过程就显的尤为重要。
1 气动执行器的参数及工作原理
1.1 气动执行器参数
风烟系统中使用的STI气动执行器主要有三种型号:SC160/250,力矩为1206~1688Nm;SC100/150,力矩为277~388Nm;SC100/300,力矩为555~777Nm。分别用于主二次风挡板,中心风挡板及燃尽风挡板控制。SC系列执行器具有“三断”自锁功能,即断电源、断气源及断信号时,执行器能够保持原位不变,同时,执行器防护等级为IP66,可在恶劣环境中连续运行。执行器具体参数如下所示:
输入信号:(4~20)mADC
输出信号:(4~20)mADC
静态耗气量:单台气动执行机构0.5Nm3/h(0.5MPa)
动力气源压力:(0.35~0.7)MPa
电源:220VAC 50Hz
灵敏度:≤0.2%FS
线性:±1%FS
滞后:≤0.5%FS
重复性:≤0.15%
工作温度范围:-40~+120(°C)
1.2 气动执行器工作原理
1.2.1 执行器结构及控制原理
■
如图1所示,SC系列气动执行机构主体由气缸、支架、气动定位器、电气转换器组成。辅助装置有手动操作装置、位置变送器、“三断”自锁装置等。通过下图可以详细了解执行器的控制原理。
■
如图2所示,电气转换器接收(4~20)mADC指令信号,转换输出(20~100)kPa的气压信号。该气压信号作用于导阀定位器,执行器在导阀定位器和气缸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动作。在未输入信号时B处底部行程为零。当(20~100)kPa的输入信号进入定位器室时,左气室和右膜片面积的差异,会形成左右的压力差使导向阀向左移动,气源进入B室。A、B室的压力差,使活塞向上运行,这时弹簧被活塞拉伸,当弹力与气室的作用力相平衡时,阀芯退回起始位置,关闭A、B两室,活塞运动随之停止。输入信号的大小,决定定位器气室压力差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活塞杆行程的目的。
1.2.2 “三断”保护动作原理
①气压降低保护
主要由排气阀与闭锁阀实现。将排气阀的动作压力调整在(250~350)kPa的某个值上。当气压高于调定值时,排气阀正常输出气压,打开闭锁阀,使滑阀通往气缸两端的气路相通,即正常自动工作状态。当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排气阀闭塞切换气路,使闭锁阀的控制气压通过排气阀排空,闭锁阀闭锁气路,维持负载的原有位置,实现断气自锁保护。
②断电源保护
主要由电磁阀实现。当220VAC电压正常时,电磁阀接通排气阀的控制气路,通过排气阀打开闭锁阀,即正常自动工作状态。当电源消失时,电磁阀切换气路,将排气阀控制气压排空,排气阀切换气路,排空闭锁阀的控制气压使闭锁阀处于闭锁状态,维持负载的原有位置,实现断电源保护。
③断信号保护
由电子开关实现,信号电流通过电子开关控制电磁阀电源,再通过排气阀、闭锁阀实现自锁保位。当信号电流大于下限电流时(对于4~20mA信号,一般将电子开关的动作电流调在2.5mA),电子开关导通,即正常自动工作状态。当信号电流中断时,电子开关阻断,电磁阀失电,即实现断信号保护。
2 气动执行器常规检修方法
2.1 首先检查执行机构及其附件是否完好,检查支架各固定螺丝是否紧固,各气源管路有无漏气现象。
2.2 检查执行器电气部分,包括信号线是否整齐牢固,电缆和电缆保护套管有无破损,接头是否裂开或损坏。测量接线端子绝缘情况。
2.3 检查执行器内部机构,拆除排气阀、闭锁阀等,用清洗剂或酒精清洗阀体并更换膜片;清洗空气过滤器,必要时应更换滤芯。检查气缸密封圈,如明显老化,则更换密封圈。
常规检查完毕后,如有故障,可按下表中方法进行排除。
■
3 气动执行器的校准方法
3.1 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校准
3.1.1 电气转换器检查校准
首先,检查电气转换器的线圈电阻应为160Ω左右,气源压力应为140kPa左右。然后开始校准步骤,将信号电流分为4mA、8mA、12mA、16mA、20mA五个校准点,电气转换器的输出气压应与之对应为20kPa、40kPa、60kPa、80kPa、100kPa,其误差应在±3%以内,回程误差小于5%。如果误差超差,则小幅调整电气转换器的零点和量程电位器,再进行校准,直到误差合格为止。
3.1.2 执行机构检查校准
执行器机构校准时,先检查气动定位器的气源压力是否在550kPa左右,最低不能低于350kPa。将校准后的电气转换器输出作为气动定位器的输入信号。输入电流信号(4~20)mA,对应执行机构行程0~100%,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4~20)mA,相对误差应小于±5%,回程误差应小于5%。如反馈有偏差,则调整位置变送器并重复进行调试。
3.1.3 执行机构的机械对位
首先要进行位置变送器的校准:
①手动操作将执行器全关,先大范围转动位变使位变内的转角指条对准零刻度,锁定位变,调整位变的零位电位器,使输出为(4.0±0.16)mA;
②将执行器全开,调整位变的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20.0±0.16)mA;
③由于位变的量程对零位会产生影响,所以需要重复①、②步骤,使零位和量程的误差均在±0.2mA之内。
然后进行定位器的校准:
①将导阀的阀芯上锁紧螺丝松开调整滑阀高度,使导阀杆平衡时处于上下限位螺丝的中心。
②输入4.0mA电流指令,调整调零螺母,使位置变送器输出为4.0mA。
③输入20mA电流指令,调整满度螺母位置使变送器输出为20mA,注意每次调完后均应先进行锁定。
④重复②、③步骤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执行器调整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输入(4,8,12,16,
20)mA电流指令,观察凸轮的位置和位置变送器的反馈电流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不在范围内,则重新进行调整。
3.2 不灵敏区校准
不灵敏区,也称死区,是执行器动作灵敏程度的一个指标,死区越小,执行器动作越灵敏,但如果死区太小,则会造成执行器频繁动作,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将执行器死区调整至一个合适范围,才能兼顾到执行器动作的灵敏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一般选择校准点应在全行程的25%、50%、75%位置进行,执行机构和阀位输出的不灵敏区应小于3%。
3.3 空载全行程时间校准试验
执行机构从下限到上限或从上限到下限的全行程时间应符合表一:
■
3.4 三断自锁性能检验
3.4.1 闭锁要求:执行器闭锁应在一秒内完成,自锁后,阀位的变化每小时不应超过10%,输入信号为50%,执行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3.4.2 断气闭锁试验:突然断去气源,执行机构应在气压降至200kPa下自锁。
3.4.3 断信号闭锁试验:解掉信号线,执行机构应在一秒内闭锁。
3.4.4 断开执行机构的220VAC电源,执行机构应在一秒内闭锁。
3.4.5 调节闭锁阀的调节螺丝可改变闭锁压力,但闭锁压力不允许调整到200kPa以下。
3.5 气源压力变化影响试验
此项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在气源压力变化的情况下,执行器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则不应超出规定值。试验时,设定输入信号为50%,将气源气压由500kPa降到450kPa或升到550kPa时,执行机构输出转角的变化不应超出额定转角的1%。至此,STI执行器SC系列已检修校准完毕,可投入使用。
4 结语
STI执行器所属的风烟控制系统直接关系到燃烧系统的风量控制,要求控制准确,响应迅速,如执行器动作卡涩,会造成风烟系统调整失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炉膛灭火事故。因此,通过以上步骤,可完成STI执行器的检修、校准及性能测试工作,确保执行器在机组运行中动作准确,反应灵敏,保证风烟系统调整的稳定性,也为同行业检修人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师黎,费敏锐.气动执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研究进展[J].自动化仪表,2004(08).
【关键词】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动作
变压器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变压器的内部出现了一些异常的现象就会使得变压器绝缘油分解而产生很多的气体,由于这些气体的产生使得油箱内部的压力变得很大,很多时候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将这些气体及时的释放出去,这样就很容易使油箱出现爆裂的现象,从而引发火灾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变压器释放阀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变压器安装和大修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压力释放阀误动的现象,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1.设备缺陷情况
在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高温得出现象,高温现象要和会给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某变电站1号主变存在着重载运行的现象,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系统的油温和油位都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变电站1号主变压力动作在报警之后,主要依靠的是主变储油柜侧压力释放阀进行喷油动作,喷油的具体数量在10千克左右。
2.释放误动处理及具体的流程
在收到误动报警以后,相关技术人员同变电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汇合,及时赶到变电站对压力释放阀误动现象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同时还联系了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及时将压力释放阀的备用商品运送到变电站当中,经过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压力释放阀误动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主变体实际油位测量及假油位现象
在相关人员对对主变检修之后可以在主变体阀口的可以连接一条透明的管,这样储油柜的胶囊内部也会存在非常大的气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等压线原理对主变的油位进行测量,油温在40摄氏度的时候,主变油位大约在8格左右,本体的油位表却显示为5,这样就可以断定存在着假油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胶囊和变压器绝缘油接触面会受到油体表面应力的影响,所以也没有满布于胶囊当中,所以出现了假油位的现象。另外一个是在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中油位表和预期相关的部件出现了一定的误差,这也是造成假油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2放油处理及更换压力释放阀
在对电力变压器安装和大修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主变实际的油位和标准油位曲线存在的差值来粗略的估计主变所需要的绝缘油的数量,在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将主变本体和储油柜油管上的安全阀关闭,这样就可以将绝缘油都留在储油柜的内部,然后再打开主变油箱中的放油阀,将多余的油排到指定位置中去,在对释放阀进行更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更换的时间,尽量避免主变的绝缘油长时间的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响了其本身的绝缘性能。
2.3真空注油及油位调整
压力释放阀更换完毕后,打开主变本体油箱与储油柜之间油管上的蝶阀和主变升高座上的放气塞,注意控制储油柜内绝缘油流入主变本体油箱的速度,待升高座上放气塞有油排出即可将其关闭。拆下主变本体呼吸器的吸湿剂及油杯,将真空泵连接至呼吸器管道底部,开启真空滤油机进行抽真空注油,注入的油量大致比放出的油量减去主变多余的油量偏多,注油后对油位进行调整。通过查看主变油平均温度一油位关系曲线,可查得抽真空注油时主变油温对应的油位关系,利用透明管测量主变实际油位为:30℃时主变本体油位4,同时调整油位表与之保持基本一致。需要强调的是,抽真空注油的过程中应打开储油柜顶部类似于三通阀门的闸阀,该闸阀将储油柜与胶囊之问的空间与胶囊内部及主变外部空间连通,以确保抽真空注油过程中胶囊内、外部气压一致,保证胶囊不损坏。
2.4检查胶囊及排气
油位调整完毕后需排出储油柜与胶囊之间的空气。首先应关闭储油柜顶部的三通闸阀,使储油柜与胶囊之间的空间与胶囊内部及主变外部空间隔离,然后打开储油柜顶部的放气塞,并对胶囊进行充氮气处理。当放气塞中有油排出时即可将其关闭,这可说明储油柜与胶囊之间的空气已排完,且胶囊在真空注油时并未受损。
3.异动原因分析与反事故措施
3.1原因分析
由前述分析可知,220kV变电站l号主变压力释放阀异常动作是由于主变本体油位表出现“假油位”现象,主变在35oC的高温环境下重载运行时,随着油温升高绝缘油体积不断膨胀,当储油柜内部充满油后其内部已无法为继续膨胀的绝缘油提供膨胀空间,持续增大的油压超过压力释放阀额定动作压力值时造成其动作喷油。当多余的绝缘油喷出后,压力释放阀复位,停止喷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重载运行的现象,绝缘体就很有可能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非常严重的膨胀情况,同时温度的升高还可能造成绝缘油分解也就是说不会出现主变内部气体迅速增加或者是油体的流速过快的现象,所以在喷油的过程中主变本体的继电器没有出现轻瓦斯报警或者重瓦斯跳闸的状况。
3.2反事故措施
在夏天的高温炎热天气,电网、设备运行压力均较大。基于对220kV变电站1号主变压力释放阀异常动作原因的深入分析,建议针对运行中相关设备采取以下反事故措施。
(1)各生产运行单位务必认真做好设备季节性特殊巡视工作,特别要注意高温季节、重负载条件下充油、充气设备的巡视,检查油位表、气压表、温度计是否运行正常,并应结合负载一油位(气压)曲线、温度一油位(气压)曲线等做好负载及油温、油位、气压、液压参数的分析比照,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对于油位(气压)偏高的设备,要结合停电机会及时进行处理。
(2)巡视时应注意运行中主变声音是否为正常、均匀的“嗡嗡”声,无异常声响,检查主变本体呼吸器油杯是否有冒泡现象。
(3)要进一步做好一次设备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发现紧急、重大缺陷及时处理。
4.结语
压力释放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释放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的过程中绝缘油受热分解而产生的大量气体所带来的压力,这样变压器就可以更加安全的稳定的运行,但是在变压器安装和大修的过程中,其也比较容易出现严重的故障现象,这会使得继电器会以比较低的压力下运行,如果油位过高也非常容易产生变压器异动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介绍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有价值信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型制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1引言
信息资源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信息资源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对于企业而言,信息编码是开展信息化、规范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能降低信息采集重复率,还可保证信息和事物的有效对应,它也是实现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信息编码为基本条件,首先简单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然后研究信息资源管理需求和目标,最后探讨信息资源管理落实方案。
2信息资源管理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手动劳动慢慢被机械操作取代,个体工厂逐渐被大型企业取代,公司制企业迅速崛起壮大。分析三次产业革命进程可知,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企业管理也出现了革新,从产品管理到营销管理再到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企业管理手段和思想均发生了转变。信息资源管理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影响深远,现阶段,它已经演变成了一门独立领域,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最普遍的一种观点为: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集多项信息技术以及多种领域于一身,例如,通信网络、数据信息系统等。虽然,在20世纪,它所包含的技术和领域仍旧是分散的,但是,聚合是一种必然。
对于企业而言,资源开发与管理属于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关键内容,旨在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凭借有限的资源条件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由此可知,信息管理目标一定要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综合来说,信息资源具体包含以下4项内容:其一,围绕企业信息资源实施战略管理,并从整体层面进行规划;其二,确保信息资源组织有效运行,同时,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其三,建立信息系统、及时维护;其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高层决策与日常管理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数据信息、能源和物质资源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信息资源管理是强化企业综合实力的基本条件。
3信息资源管理需求
现代企业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渗透在各种业务员活动中,其中在大型企业中更加突出。若想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规范管理,则应明确管理需求、现状和规律。对于大型制造业而言,愈发重视信息编码,然而,因自身的急于求成,在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方面逐个编制,缺少对各个标准以及不同方法的比照,顶层设计不足,需要进行体系化操作,统一协调各个编码标准;在管理规范方面,需要编制系统化的管理规范,详细划分信息资源传递程序、各自职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数据治理方面,编制统一的数据标准,及时治理各种数据,统一标识,集中描述。
4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围绕以信息编码为基础条件的信息管理进行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信息分类要求和编码标准规范,针对信息资源描述制定详细规范,增加信息资源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构建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统一、规范管理信息资源,提高利用率。
5信息资源管理落实方案
5.1构建管理体系框架
在单一数据源设计的基础上,依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深度调查信息资源现状,综合分析,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框架。在该框架中包含信息分类要求和编码标准规范,它捋顺了=企业当前的信息资源,集中整理信息编码。配合体系中所涵盖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体制了来限制资源管理全程,从最初的采集到最终的使用。以往信息系统所包含的信息资源,经由规范化处理操作后,依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为处理后的信息资源提供标准的代码标识,同时,依照产生的代码,为其余业务提供参考,达到了交互共享的目的。
5.2构建信息分类要求和编码标准规范
依照企业资源现状,结合信息化发展需求,凭借规划与局部设计,明确信息分类要求,确立编码标准规范构建范畴,构建全面、可行的信息分类要求和编码标准规范,进而有效满足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资源需求,以此来指导信息资源分类,并为信息表识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依照已经辨别的信息资源,通过急需先行的方法,逐步编制编码标准,确保各种资源均具有唯一标识。
5.3编制信息资源使用制度和代码管理规范
5.3.1信息资源使用制度
围绕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流向,通过制度来明确信息资源的使用程序,严格参照规范流程合理使用信息资源。
5.3.2编码标准规范
以信息编码集中管理为工作思想,明确组织结构,确定代码申请,落实维护工序,编制基本要求,通过制度进行固定,最终规范业务过程。
5.4编制数据标准,实施数据治理
编制数据标准,进而为正在使用的数据库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数据库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参照信息资源分类,结合编码体系,逐步、有序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及时清除不合理的数据信息,确保所有系统中的数据均规范标识、标准描述。在各个业务系统的内部信息资源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应找到数据根源,编制系统内部集成方案,确保数据源头准确,实现资源共享和顺畅交互。
5.5统计管理系统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而言,在合理设计、科学开发的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和统一查询,严格遵循管理流程开展各系统管理工作,便可全面管理信息资源的各个流程。
5.5.1功能设计
(1)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指针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规范的自定义描述,主要包含资源分类与本质特性这2种定义形式。通过该功能可进行资源内容删减、增添、修改等常规操作,同时,还具备数据输入、存储、查阅、输出等其它功能。
(2)标准文件管理。
管理系统应满足信息分类要求,符合编码标准规范管理条件,一般具有标准体系目录设立、上传、下载、维护、阅览、管理权限设定等多项功能。
(3)程序管理。
该功能是指针对资源数据实施程序审批操作,一般包含以下3项内容:其一,程序模板定义。企业可参照自身业务需求编制相应的程序步骤,并针对各个步骤指派人员负责处理工作;其二,程序提交。资源数据可递交至审批程序,还可递交至变更程序,实施程序审批操作。在实际操作环节,针对不同种类的资源信息,每一步骤均指派固定人员负责处理工作,待用户启动程序时,系统可有效辨别程序模板,准确辨识各步处理人的基本信息,在短时间内便能启动程序;其三,程序审批。依照自动化程序,身处信息管理系统的处理人员可及时接收审批任务,进而实施处理操作,同时,准确评判审批是否通过。
(4)编码管理。
编码管理是指编码规则编制与申请等基本功能,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其一,码段管理模块,其中码段指代含义独特的代码段,其与码值一起组成编码规则。通常,一条编码规则与多个码段相对应,且一个码段与一个码值值域相对应。为确保编码规则具有自由性,在该管理系统中用户可自主选择编码类型,以此来建立和维护码段信息;其二,编码规则模块。待建立码段后,依照该模块编制编码规则,开展建立和维护工作;其三,应用模块。用户面向资源管理模块输入资源信息,依照该模块选择已经完成定义的编码规则,而系统将遵循编码规则,主动产生代码;其四,集成接口模块。它由码值申请与解析接口共同组成。其中借助申请接口,依照编码规则,业务系统可主动产生针对性的代码;借助解析接口,可获得与当前代码码值相一致的编码规则,解析获得代码含义,进而实现集成,即便是普通用户也可直接在业务系统中简单申请以及快速查询编码,无需登录管理系统。
5.5.2集成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因现有业务系统分别是由不同的厂商负责开发,各个厂商所处的平台和技术手段均存在差异,应用原有的点对点集成模式无法有效集成异构系统。因此,在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各个业务系统的集成过程中,主张使用以服务架构为基础的集成开发模式。依托网页服务技术标准开展数据等多项服务,建立在企业服务总线之上,每一个业务系统只要针对调用服务接口完成功能程序开发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查询接口,便可实现集成。
论文关键词:汇整智慧,在线脑力大激荡,Jam,方法借鉴
在网络2.0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自媒体”、“众包”等情报信息以及内容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出现,造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外的政府机构、公益团体、企业组织都在思索和尝试新型的沟通互动、协作创新、知识管理的模式和办法。其中,IBM推行的在线脑力大激荡(Jam)的技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参考价值。IBM号称世界绿色巨人,是知识经济的典范,其在知识管理、合作创新方面的理念和技术具有前沿性,其所开展的名为“Jam”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直接催生了包括“智慧地球”在内的众多重大成果。国内对“智慧地球”给予极大的关注,却鲜有研究和介绍其背后的“Jam”。深入摸查国内外的零碎信息材料,还原Jam的真面目,研究其内涵、深层特点以及技术方法,才能够切实掌握其中的奥妙,剖解其中可吸收借鉴的经验做法。
1 在线头脑大激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尽管IBM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知识型企业之一,但要对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进行研究,不是因为IBM在IT行业或世界产业当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而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和意义。
1.1 IBM公司Jam活动引领了集智创新潮流
IBM公司是世界级IT企业,有蓝色巨人之称。它从2001年开始,探索推行一个名为“Jam”(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创新活动,成功地革新了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模式和流程,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这种创意活动开创了在线收集创意点子的全新方式。相较于一般企业花同样时间的思考效率,IBM采用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方法是千倍、甚至万倍的力量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行业实务人士对“Jam”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其在中国大力推行的“智慧地球”概念及商业模式就是“Jam”的产物。可惜,至今为止,国内大陆的人们多关注“智慧地球”这一“后果”,鲜有人研究“Jam”这一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前因”。这一方面会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IBM的商业布局及重要举措缺乏足够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吃了“智慧地球”之“鱼”,而没有掌握到“Jam”这一“渔”具。
1.2 网络2.0下众包成为知识创意新模式
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后,互动、透明、协作、共享成为关键词。开源软件、维基百科及脸谱等交往社区为代表的众包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成广泛的影响,逐渐被各种信息、知识、创意行业和组织所采用。众包模式说明,众人之力可以善加利用,完成以前只有少数专业人士能做的事。众包解放所有人隐伏的潜力,也使得工作的组织方式、人才的运用方式、研究的执行方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急剧变动。以通过大量参与者协作创新、合作创意的办法发现及确定新的知识、技术、机会、方案的做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成功经验。
1.3产出“创新”的机制需要创新
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开始进入了以信息化、知识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培育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组织到个人,都意识到创新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纷纷从各个层面和角度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希望能突破固有思维、掌握内在规律、站立发展前沿。“创新”比黄金还贵,产出产品不如产出知识,尤其是产出真正具有知识含量的“创新”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全社会要把注重点放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先进有创意的创新产出机制上来。
2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内涵及特点
2.1 在线头脑大激荡及其内涵
Jam(在线头脑大激荡)是IBM公司受爵士论坛(Rock Jam)和布鲁斯论坛(Blues Jam)(音乐专家的顶级聚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强调即兴创作)的启发,自2001年起推行的一种由大批人并行参与的72小时在线会议(World Jam)。World Jam首次验证了IBM通过内部网联系员工并采集想法的能力,开创了新型在线讨论方式。由于该次尝试非常成功,IBM意识到这一计划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应用。自2001年在内部举办第一个在线头脑大激荡以来,截止至2010年2月5日,IBM已经举办了超过30个不同主题、类型的在线头脑大激荡,其中20个是为其他机构提供合作服务,既有来自联合国、欧盟、法国、美国、瑞典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公共部门,也有诺基亚等私营机构。另外10几个IBM自己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则针对各种不同的主题,有Manager Jam、Consultant Jam、On Demand Jam等,还有非常有名的针对IBM新价值观讨论的Value Jam,以及由IBM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以创新为主题的Innovation Jam。
Jam是全球第一个使用Internet进行大规模系列在线讨论的方案,可以支持成百上千的甚至数百万人同时进行沟通,一般称为“创新头脑风暴”或“创新即兴大讨论”。Jam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创新活动。Jam透过网络举行集中式脑力大激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通过大量参与者合作创意,在很短的时间内集合成千上万人的智慧,并运用内容挖掘分析工具,搜集、识别、消化大量主张。其次是全新的群策群力的扁平化机制。Jam就像一个大规模并行的会议,通过多对多的对话创建多对一的信息收集。扁平化的放权机制达到了吸纳和集中控制信息流动的效果。再次是全球化协作式管理工具。Jam具备清晰的业务用途、明确的目标和可预期的结果,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特点和需求的协作式管理工具,可以成为跨区域组织的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第四是知识管理的新型模式。Jam的参与者尤其是思想、知识、点子贡献者实际上参与建立了一个关于最佳实践和点子的收集库。
2.2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特点
在线头脑大激荡与传统的在线社区、最佳实践分享项目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规模。Jam的价值在于其可以在大规模的沟通中识别出重要的知识。并非只是管理团队里的少部分代表,而是任何人都可参与讨论。二是横向平等性。从结构上看,Jam是水平平等的。无指挥系统,无人管理,甚至权威专家在民主讨论面前都要退居次席。人人有权发言。三是明确目的性。参与者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进行Jam(脑力大激荡)。Jam的发起旨在分享各自的经验做法、思想火花,以解决与组织相关的特定紧迫问题。四是即时性。Jam是实时发起的并有时间限制的事件。由于时间紧迫,会在参与者中间发生真实的,且经常是偶然发现的“知识意外事件”。五是可追溯性。尽管Jam有即时性,但是任何记录都不会丢失。因为一切讨论都是在线进行,所有的相关记录都是即时可查询的和可分析的。
3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方法和技术
Jam方法在本质上类似于在上世纪50年代里被人归纳出来的那种集体想象或头脑风暴方法,其核心任务是让所有人的智能结合在一起。然而诞生于网络2.0时代,具有开放创新观念支撑的Jam在具体操作上已经面目全非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特别是它所覆盖的“集体智慧”大大超越了一组必须处于同一地点的专家,而是全球各处数以万计的人群。看似“无为而治”,实际上难度很大。既需要管理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技术和工具。
3.1 程式:“流水线”创新
Jam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流水线”式创新,其摸索设置了一套成熟的流程。以2006年创新Jam(InnovationJam)为例,Jam的程式包括:
一是组织筹备。通过全球高端调查的方式,听取世界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的意见,提出了研讨的主题和方向,事先张贴在Jam专门网站上,作为参与者讨论的基础。明确将议题限定在四方通达、金融与商业、医疗保健、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地球这四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的讨论方向作了具体说明,并为每个版块设置若干“联合负责人”,随时控制无关的研讨,引导大量的参与者集中在研讨的主题方向上。
二是开展第一阶段研讨。为了避免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头脑风暴成为混乱的大塞车,Jam设计者分两个阶段安排了两个时间窗口开放讨论。第一阶段开放的是第一个72小时时间窗口,参与者点入特设的网页,输入代号和密码,看到四大讨论区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进入,就可针对议题发表意见。网站则随时更新热门讨论的话题。
三是对研讨内容作初步整合。第一阶段的活动结束,IBM借助专门开发的文本挖掘分析系统,对第一阶段收集到3.7万个想法和评论进行自动化处理,交给专门的项目小组会挑选出讨论数最多的创新方案,过滤掉已经被商业化或离现有技术太远的想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一个独立的核心小组,对这些初选的点子分别提出技术、商业等方面的四到五个疑难问题。放到网上,讨论如何进一步将好创意执行出来。
四是第二阶段研讨。第二阶段(第二个时间窗口)主要是通过头脑风暴将这些理念化为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这一阶段参与者和前一阶段“大杂烩式”的参与者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不同,参与期间的主要分为两大类: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这个阶段的研讨,不再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另外,尽管这个阶段Jam依然是只要有帐号,就可随时随地发帖研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但是会谈室才是最为有气氛的地点,“网上创意”与“室内创意”共同促进。
五是消化利用研讨成果。最后IBM50名高管和专家细化消化第二阶段产生的设想,将其变为公司将投入资金的10个项目,它们是:3D互联网、大型绿色创新、无分支银行、数字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智慧医疗支付系统、集约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智能电网、实时翻译系统和简化的商业引擎。这些被发现、提取和整合出来的“金点子”,会被投放到IBM的创意工场,进一步进行商业化开发和利用
3.2 主要支撑技术
Jam运用包括 Web2.0 及云端运算等强大“网络社群”技术,透过动态资源共享、虚拟化和高可用性的新一代运算平台,后端连接巨大的系统资源,以互动和服务的方式将运算、智能型的商业应用和管理资源提供给参与者,更快速、有系统地汇整讨论,协同创造出更多价值与智能。其中,网络社群及内容分析技术是主要技术手段。
一是网络社群技术。IBM整合利用了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网络社群技术,服务于Jam研讨活动,这些技术都属于“协同技术”,对合作创意、集体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关键词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主题云是展现Jam大讨论中紧密相关的对话,其以很有逻辑的方式来突出显示讨论的重点,以使新参与者能尽快加入讨论。这样可使参与者即时快速了解讨论的进展程度及出现的新讨论主题,参与者就会愿意再次上论坛来进行对话。
二是内容分析技术。由于是大规模并行在线研讨活动,如何对零散的、海量的观点内容进行识别、筛选、分类、整合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IBM利用的是内容挖掘和文本分析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其中,IBM日本实验室开发的内容分析软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员工、客户等讨论参与者中少数参与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思维习惯,IBM还专门开发了同步断点技术、不同转接工具(如思维工具)。
3.3三层把关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Jam要求发言者要避免空谈,不要偏离目标,用事实说话。由于参与创新的人数是以前的百倍,甚至万倍,需要引导,才能让创新的过程不会各谈各调,最后失了焦。在看似自由的创新网络中有三层把关者,确认参与者的创新方向与深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不会偏离。
Jam的最底层协助者是营销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他们兢兢业业地在协助参与讨论者,并随时翻译整理出最热门的讨论议题, 张贴在主要网页上。另外,在全球的上千名技术专家也将轮班上线,充当各个方向的技术顾问,保障创新的讨论时刻能够精炼和聚焦。IBM在全球分公司邀集上千名专家72小时轮班挂在网上,每个人专长不同,有人懂技术,有人懂业务,一个新留言出来,他们可以立刻反应,表明此想法已经被实现了,或许可以另寻方向讨论,或是这种应用可能牵涉到某些技术等。技术专家让创新的讨论不会失焦,最上层的主持人,则负责去整合,随时丢出新的话题,引导大家谈得更深。
此外,IBM规定,参与者事先要签署声明放弃知识产权(不是交给IBM,而是成为公共产权),成功的也没有报酬。另外,还规定,只有当一家企业参与人数达到或超过40时才有权直接于网上观看各个讨论主题的资料,否则只能获得由IBM公司按照主题,地区与产业等指标,归结出的创新应用服务报告。
4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方法借鉴
在线头脑大激荡(Jam)产生的影响及可借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汇整智慧、协作创新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并可提炼梳理出若干可吸收借鉴的宝贵经验做法。
在认识论层面,首要任务是在思想观念层面改进对创新的认识。目前大部分人对创新的认识还停留在老旧的观念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完全受制于工业时代的标准和流程,把创新等同于发明。在研究阶段,产学研需四个层面联系不强,关起门来挑选研发突破口的做法比比皆是;在知识成果产出上,强调的是又快又多,往往在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来后,就束之高阁了。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更是处于全社会创新文化和创新活动的边缘。其实,知识经济的定义已经悄然被改写了,新经济必须由供方、需方甚至第三方一起来创造。IBM的经验是,创新=发明 + 社会洞察力 + 商业思维。
在方法论和具体操作层面,关键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流水线”创新。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判断,Jam是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头脑风暴的有效工具,可以推动创新,促使区域、组织和企业对变化作出更快、更好的反应。借鉴IBM的做法,开展Jam需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明确目标和话题。召开Jam时首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组织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召开Jam所带来的预期变化。此外,还要研究和选择合适的话题作为研讨对象。最好是选择一组特色各异的话题而非一些焦点话题。可以利用员工调查、经营管理策略、焦点团队和其他沟通工具来帮助确定Jam的话题。话题说明要足够吸引人,因此,要特别对话题说明做精心的制作。一旦确定了讨论话题,需要对每一个话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整个组织对该话题的认识程度。根据已选的话题数目,研究过程可以长达一个月,以便慢慢梳理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其次,选择协调员和主持人。协调员小组由有过Jam经验的人组成,他们往往是主题事务专家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成Jam达成预期目的的一群人。协调员可以作为参与者,享有引导对话的自由。进行全球性的Jam(global Jams)协调员应是遍布全球各地的。与协调员不同,主持人是较正式的讨论引导者。主持人的选择依据是其在话题领域的公认专业水平或权威程度。他们往往废寝忘食地忙于日常工作,且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参加Jam。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位主持人可以配一名主协调员。这位主协调员有过Jam的参与经验,可作为主持人的得力助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在Jam进行期间协调整个协调员小组的工作和引导主持人抽时间进行有重点的沟通。
再次,组建和培训协调员小组。Jam召开前大约提前一个月,协调员和主持人抽一天时间开会,简要梳理Jam的目标,并要针对Jam最佳实践进行培训,这是一个技能交付的过程。在此会议中,他们需要阐明各自的角色,并正式组建协调员小组。协调员和主持人小组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协作空间,远程在线持续进行Jam的准备工作。在Jam进行时,此协作空间也可用于协调员、主持人进行信息沟通。
第四,最后的筹备和正式启动。Jam开始前的一个月内,协调员小组审阅其相关话题的调查研究材料,制定Jam的工作流程,讨论其话题对话的可能走向及调整各协调员的可能行动。Jam研究小组开始对Jam结束时开展的研究进行规划。沟通小组开展吸引参与者和确保参与者不中途退出的相关活动。时间的设定要参照参与Jam的主要管理层人员的行程表。Jam进行时,准备妥当的小组执行其计划。话题协调小组通过短信息发送和时不时打电话来持续保持联系。跨话题讨论和地理传递在协作空间中进行。
第五,挖掘吸纳知识。随着Jam的全部讨论内容被保存,所有想法或点子都应该被转化为组织知识库的一部分。Jam结束后的数月内,组织将适当地使用一些内容分析工作来辅助开展知识挖掘, 持续从该Jam的成果中汲取知识。
参考文献
[1]缪其浩,党倩娜.“智慧地球”给我们的启示:从技术到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值得关注[N].科学时报,2010年3月30日.
[2]李超.IBM“流水线”创新,21世纪经济报道[N].2006年9月16日.
[3]旷文琪.IBM与Google不断改变世界 秘诀在不断集体的创新[J].商业周刊(台湾版),979期.
[4]张晓峰.从随需应变到全球整合的IBM[J].国企杂志,2008(7).
[5]许.IBM:狂想与创新[J].T经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6]Lynn Dorsett, Michael A.Fontaine and Tony O’Driscoll. Redefining Manager Interaction at IBM. Knowledge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2.
[7]Spira, Jonathan,Friedman, Steven and Ebling, Susanne. (2001). ‘IBM’s WorldJam: How IBM Createda New Standard Intracompany Communication. Basex: New York.
[8]Feder, B.J.IBM Meetswith 52,600 Virtually. New York Times, 29 May 2001.
[9]Boone, Mary(2001).Opening a Dialogue with the WholeOrganis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1.
[10]许.IBM:狂想与创新[J].T经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11]IBM公司网站:ibm.com/.
[12]IBM公司Jam项目办公室网站:collaborationjam.com.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健脾益气法;早期脂肪肝;肝细胞结构;肝超微结构;大鼠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6-0061-02
脂肪肝(FattyLiver,FL)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其以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蓄积过多为主要病理改变。从病理上分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等主要类型。祖国医学并无脂肪肝的病名,但从症状表现与脂肪肝相似者很早就有论述。认为湿、痰、瘀互结,痹阻于肝脏脉络形成脂肪肝。笔者以早期脂肪肝为研究重点,旨在从细胞、亚细胞水平动态观察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高脂性早期脂肪肝病理形态的影响,比较两种治法的优劣,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Wistar大鼠(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清洁级,体重200±20g,雌雄各半。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脂肪肝组、活血化瘀组、健脾益气组,每组16只。
1,2 药物及主要仪器 活血化瘀法使用方药膈下逐瘀汤,选自《医林改错》。健脾益气法使用方药参苓白术散,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上药物购自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光学显微镜(OLYMPUSCX31,JAPAN)。JEM-1011透射电镜(昆明医学院提供)。病理图像分析系统(MoticImagesPlus2.0,MotieChinaGroupCO,Ltd)。
1,3 方法 常规饲养1周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从试验开始的第1天即给药,正常组、脂肪肝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5mL/100g),健脾益气组灌胃给予参苓白术散,活血化瘀组灌胃给予膈下逐瘀汤,每天1次,1.5mL/100g体重,浓度为1.2g生药/mL。分别于第4、8周取同一部位肝组织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病理形态的改变。光镜结果用1个视野中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变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百分比值来表示,选取5个病变视野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电镜采用描述性方式来反映结果。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以x±s表示,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如果数据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方差不齐采用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ls)法及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法。
2 结果
2,1 对肝细胞结构的影响 脂肪肝组肝脏脂肪变性病变占整一视野百分比与正常组相比,第4、8周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2 对肝超微结构的影响 脂肪肝组第4周胞浆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脂滴,胞浆中粗面内质网扩张,少部分可见脱颗粒现象。线粒体肿胀扩张。嵴模糊或空泛。未见肝细胞坏死的形态变化。第8周上述改变加重,未见肝细胞坏死的形态变化。活血化瘀组及健脾益气组第4、8周胞浆内大小不一的圆形脂滴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扩张程度,线粒体肿胀扩张和嵴模糊程度均有所减轻,但活血化瘀组减轻更明显。见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