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培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5-26 16:44:14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管理培训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管理培训课程

第1篇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原理、工业经济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经济法、财务会计、公共关系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高端管理培训;目标市场;市场细分

国内管理培训市场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市场逐渐成熟,需求更趋多样性。市场的变化导致培训机构竞争加剧,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高端管理培训市场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有效的营销规划,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目标客户的满意度,就成了提升各培训机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管理培训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鱼龙混杂和竞争无序的状态,逐渐向分层次的、规范化的产业市场方向发展。近年来,管理培训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客户在选择培训机构和课程时趋于理性。培训机构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市场中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选择能够为其提供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的那部分客户,这部分客户就是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确定后,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给予流程和资源的保障,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分市场

确定目标客户首先要进行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以一定的标志把市场分为几个明显差别的消费群体,它们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行为。这个概念是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在1956年提出来的。其宗旨是强调企业选择自己具有优势的市场,而不是全部市场进行营销活动。高端管理培训市场定位的目的是找出影响客户购买课程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市场细分。

本文所有调研及数据采集,均以参加清华经管学院EDP各类高层管理培训课程学员为样本,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随机抽取300个学员样本进行统计,得出学员的结构特征如下:

年龄:其中30~50岁占85%,而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则分别只有6%和9%。

教育背景:大多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本科以上学历79%,其中研究生以上48%。

职位:学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管理职责,其中董事长/CEO22%,总经理、副总和总监78%。

工作年限: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比例为88%,并至少有5年以上管理经验。

企业性质:主要来自国有企业29%,民营企业27%,股份制企业23%,外资企业18%,政府部门3%,其中国有企业比例较大,近年民营企业人数上升较快。

企业规模:主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对高端培训的需求比较大。3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比例为67%,3000~10000人的大企业占21%,万人以上特大企业12%。

来自行业:学员来自的行业非常广泛,几乎涉及了三大产业的各行各业。大多来自发展速度快和经济效益较好的行业。其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机械制造、高科技、能源、金融、贸易、房地产和交通运输等。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描绘出高端培训市场的基本构成。根据高端客户的需求特点,对高端客户进行细分,并对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特征进行描述。见表1。

二、评估细分市场

通过上述分析,将高端培训市场细分为五个细分市场。那么针对以上五个细分市场,作为一个从事高端管理培训的机构而言,究竟该为哪类客户提供服务?该如何为每个细分市场提供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通常对细分市场的评估是从市场吸引力和企业适应性(竞争优势)两方面进行。该项调研选择了清华经管EDP五位项目总监为调研对象,他们分别负责代表五个细分市场的培训课程,通过他们对市场吸引力和企业适应性的评估,得出下列评估结果。

1.市场吸引力评估

一个比较简单的并且可以量化的评估方法,是通过销售额规模、复合成长率、利润前景、价格敏感顾客比例和竞争激烈程度五个方面来评估。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按照以上标准对五个细分市场的市场吸引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细分市场①―9分;细分市场②―8分;细分市场③―5分;细分市场④―2分;细分市场⑤―8分。

2.企业适应性评估

虽然从市场吸引力评估结果来看,其中几个细分市场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作为提供高端管理培训的机构来说,不仅要考虑市场的成长潜力,还要考虑这些市场与自身长期发展目标是否一致,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匹配。培训机构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课程研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资源获得能力、运作管理能力、项目的可塑性。

这五种能力,应该是一个从事高端管理培训的机构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如果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这些核心能力中找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并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按照上述标准对五个细分市场进行评估后,得到的结果见表3。

三、选择目标市场

根据对五个细分市场的市场吸引力和市场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目标市场选择的坐标图,见下图。

通过市场吸引力和适应性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五个细分市场在坐标图中的分布。那么作为一个专门提供高端管理培训的机构,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呢?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市场潜力大,市场适应性好的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然而,在实际选择时,还要考虑培训机构的长期发展目标,如果该机构具备非常强的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品牌极具价值,市场认同度高,在核心能力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那么就可以考虑选择市场增长潜力大、进入壁垒高的细分市场。选择这样的市场容易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优势,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而对于利润贡献大,市场占有率高,且资源和能力匹配度高的市场,应突出自身优势,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而对于不具备上述特征的细分市场,应及时选择放弃。

总之,对于高端管理培训行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既要考虑各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和培训机构的适应性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培训机构在市场中的定位和长期发展战 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 学校概况及环境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成立于1990年1月,由两所独立的商学院合并而来。其前身是1946年Alcan先生在日内瓦创立的国际管理学院(IMI)和1957年Nestlé先生在洛桑创立的国际经济管理与发展学院(IMEDE)。经过长期发展,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学院,拥有50余年的教育和研究经验,为大中型国际商业社团及家族公司培训了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学校同时也提供专门针对个人的培训项目。

校园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比邻瑞士最美丽的日内瓦湖,处于世界最为国际化的地段,距离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云集的日内瓦仅有40分钟的路程。除了地理交通便利以外,校园为学生们提供了足够便利的学习设施。

 教学特色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拥有完善的网络与电子教学计划。学生们即使在离校时也可以继续感受学校的“持续学习(keep learning)”氛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普通互联网可以到达的角落登陆学校网站,轻轻一点,即可毫无阻碍地与同伴互相学习与交流学习心得,合作完成课程作业与研究项目。

无论是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网络计划,还是学院的其他教学实践计划其实都是建立在IMD的“真实的世界,真实地学习(Real world, real learning)”治学口号基础上。作为一所独立的商学院教育学校,没有背靠任何一所大学,亦没有政府支持,获得的捐赠也不多,IMD的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它在很早就确立了“自由的市场,开放的市场(Free market, open market)”的观念,逐渐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机制和目标。IMD的诞生是为公司培训而诞生的,随着与越来越多知名公司的合作,IMD逐渐形成了把目标公司作为客户,把学生作为产品的经营特色。它把全球的经济看成一个整体,在全球经济这个平台上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公司进行合作,而并非孤立地去看某一个国家。通过深入地交流,了解公司的需求,继而在全球的范围内选择和培养他们所欣赏和需要的人才。以2005年为例,IMD已经与90位客户合作设计与提供了120余项合作伙伴计划。

 国际化的学院

每年大约有来自超过98个国家的8000余名商界精英来到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参加包括MBA、EMBA强化班在内的20多个公开招生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课程,具体包括:MBA强化课程、企业管理综合课程、领导能力培训课程、利益最大化培训课程、高级管理者论坛以及跨公司合作培训课程等。学员几乎来自服务业与商业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英语是这里的通用语言,课程基本都采用英语授课,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商业方法占据主导地位。在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职员中同样也体现了国际化的特色。学校拥有52位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全职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公认的在各自领域内的权威人士。他们在授课的同时,还进行商业分析与研究,并大多担任著名大公司的经济顾问。这些把握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脉搏、有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保证了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参与者的学习价值。正是这种别具特色的市场化定位的办学,使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成为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商学院之一。

 别具特色的培养计划

 IMD的MBA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MBA班级由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90名学员构成,他们将进行

为期11个月的学习生活,这比大多两年制的MBA教育少了一半多的时间。IMD的管理者们认为,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当中,如果让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学习,对他的职业生涯不利。而IMD则致力于用11个月教授与其他学校两年时间类似的内容,从而为学员节约宝贵的时间。IMD不仅希望培养学员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而且要锻炼他们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形成自身领导力的能力。众多知名公司对IMD的 MBA毕业学员的追捧就是对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MBA培养项目认同的最好说明。

 IMD的EMBA

与MBA项目相比,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EMBA项目也丝毫不逊色。相较而言,EMBA项目更强调实践性。整个项目由6个模块组成,每一个都在4到6周之间。各模块的结束是一次小组作业,旨在把学到的所有东西集中起来。各个小组解散,学生们在每一模块之后重新安排。每个班级由60至70个学员组成。

第4篇

物流培训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要求,在网络的训练基地学完这个培训课程,培训基地建设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必须掌握物流实训基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点,从投资模式,模式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能力的教育,它的目标是更高的技术应用于生产线,建设,管理培训,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关键技术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实践室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物流专业成熟的施工。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 使实验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的和职业的对接;

(2)大学学生和高职院校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培训证书培训平台;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岗位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平台。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高职院校经管类实验实训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两个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和近几年工程管理实验室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实验室建设,如投资增加硬件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提供更完整的。然而,由于中国的教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光,几十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受重的科学,在光的艺术干涉实验基地,作为一个科学和专业优势,经济,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培训基地建设启动整个晚上,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瓶颈,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与管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制造生产制造业的第一个,校外实训基地正式。一些大学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只能保障最基本的实践效果,必须在联系人的工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生仍无法干预,许多企业积极性不高,只是表面上的满足合作,接受学生实习是一种负担,也不要让学生接触到核心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事务,如果商业秘密。生产第二,教学资源整合是不够的。主要体现在:实验训练课程资源。整合两个教师资源。第三,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济上的限制,一个经济管理学院,培养专业,尚未建立或建设缓慢,甚至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因为课程设计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清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模式创新

管理和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促进。实践中的其他类型的模式探索。

3.1 管理的本质的目标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商业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管理机制和相应的部门,采取预约系统,利用各部门主管的专业教师,学生会副主任由国务院指定的。明确的责任分工。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践基地的头“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3.2 互惠互利合作

驱动力和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是校企合作的前提。真实或模拟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训练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得到行业或企业的资金,设备,场地和其他物质资源支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二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双师教师数量“,水平不高等问题。三是企业可以提高知名度,获得人才,智力资源的质量。

3.3 规范管理

在学校和企业培训基地的安全合作的长远合作,不仅有学校和企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必须在合同及其他法律手段明确。双方应信守承诺,遵守合同或协议的条款。

3.4 制度创新

“消费”培训“施工管理”培训基地要生产管理模式转变的消费。学校可以利用的教师,学校设备,优势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积极为社会,为企业确定生产任务。这是一个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办学成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操作培训基地。高水平的训练基地,尤其是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在融资可面向社会,培养基,按照“谁投资,效益”的库存管理的原理。在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企业培训的前提下,自筹资金,运作模式。产权问题。从长远发展考虑的研究和培训基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更有利于发展的基本矛盾,但这必然带来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

3.5 教师,教材

关键职业培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其功能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老师,一个是从企业转移,两个,三是提高教师的培训,四是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物流企业的岗位是固定的,而物流运作过程,它要求物流专业教师在企业工作。在对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结合教学,讨论了输入模式,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试图为我国找到一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徐文平.[J]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职业教育,2012(2):32-34.

[2]潘明.高职教育外部营销[J].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法律经济学(下半年),200710 .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25-01

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私营小型微型企业有885.23万户。在小型微型企业内部结构中,微型企业占据绝对份额,小型企业占14.88%,微型企业占85.12%。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 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因此,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意味着创造社会就业岗位,使小型微型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缺乏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意识。小微企业大部分属于家族式企业,多为创业者投资成立,业主大多依赖以往的管理经验,不愿为员工管理培训“买单”,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往往当作费用支出而不是投资,管理方面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创新型战略人才,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2)培训呈现潮流化、碎片化,缺乏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技术、市场和资金”等企业内外部环境。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存在形式单一、碎片化培训等弊端,很多小企业为了减少培训投入,无计划地参加市场上相关主题的免费公开课。由于公开课多涉及宏观经济管理和国内外成功的经营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宏观决策参考多,对企业微观决策作用少。

(3)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缺少系统培训规划。企业人才培训需要长期、系统规划,小微企业的管理人才培训宗旨应是创办并改善企业管理。目前社会上5天~10天的创业项目培训、单一专题培训课程和碎片化的培训不能对管理者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效果不好。

二、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1)增强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意识,明确培养标准和目标。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公司理财、运营管理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高级管理人才,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建立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家领导智慧和管理能力。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求优化结构,突出培训重点,构建科学且实效的培训方案,专为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量身定制非脱产、立体化、互动式、实战型的经营管理系统学习课程。这旨在打造杰出企业管理者的核心能力,同时为企业家建立合作共赢、融商融智的交流发展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效果。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训需要改变单一的培训形式,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小微企业培训投入意识和管理人员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小微企业人才培养效果。一是采用课程讲座和网络课程学习,打造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学习交流平台,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突出案例分析,在师生互动中开拓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二是拓展训练、团队合作,考验小微企业家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迁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如何利用积累的管理理念与实战经验、胆识与谋略、权衡利弊,果断决策,赢得商机。三是企业现场考察学习,定期组织优秀管理人员到知名企业,参观学习考察、商务观摩,共享思想交流与先进的管理经验。四是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诊断与管理咨询,邀请行业内专家,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供流程再造和管理咨询建议,提升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五是企业家论坛,建立优秀的人脉网络,在商场实战中以学会友,提升能力,整合资源,实现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4)聘请一流师资,提高小微企业管理人才质量。培训师资是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的关键,建设优良的师资团队,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微企业管理人才质量。聘请师资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眼,找到对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师资资源:一是聘请清华、人大、浙大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知名经济学家、资深管理专家为企业进行培训,开阔小微企业家的国际视野,使他们掌握最前沿的管理和技术资讯。二是邀请政府财税和金融部门相关专家授课,使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家关于小微企业的优惠、融资和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三是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进行授课,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寻求应对策略。

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应明确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聘请一流专家学者作为师资,增加实地交流考察和实践类课程,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教学设计、各课程模块及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有机整体。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员工培训 培训效果 效果评估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培训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培训可以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传承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则是培训更高层次上的作用,这对于许多企业提出的“创百年企业”的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企业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企业在意识到员工培训重要性的同时,在员工培训工作方面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虽然认为培训很重要,但其培训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员工技能方面,忽视了态度的培训,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圃”:“给员工的培训越多,员工走得越快,企业管理者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减少,员工产生不满,离职人数必然增加”;很多公司的管理高层似乎都支持员工培训,但支持和重视的程度却远远不够。例如,在经费安排上,员工培训的总预算往往不到广告费用的十分之一。

2.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企业员工培训的系统性差表现在企业培训没有考虑到每个培训之间的互相协调和补充,员工绩效方面出了问题,也不分清楚是系统的原因还是员工个人的原因, 立即开展培训;针对性差表现在企业员工培训的对象以及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而孤立地看待培训,致使员工对于参与培训没有积极性,培训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缺乏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培训评估的重要性,但其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不够全面,即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学员工作行为的改变、工作态度的转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

三、提高员工培训效果的措施

针对企业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些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应用方能达到效果:

1.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企业管理层应适度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以促进培训工作高效进行,管理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把广告费用的10%转到员工培训上来,不仅会改善产品推广的最终效果,而且会提高公司的总体利润,以及增强公司长期的持续发展。

另外要不断丰富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改变那种只局限于技能方面的单一培训模式,在制定员工培训策略时,要将对员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内涵的培训纳入培训体系,同时也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管理系统中,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企业成为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学校。

2.增强企业员工培训的系统性

员工培训是教育与开发的结合, 培训工作表现为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 同时培训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员工培训要体现系统性原则, 要做到全员性、全方位性和全程性。全员性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而不是只培训一类人员。全方位性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丰富宽泛,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全程性是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企业的培训过程要贯穿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始终。

3.强化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支持

培训活动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员工对于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参训者的培训意愿对于培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政策以配合培训活动,如可以考虑将员工的晋升、调动、加薪与培训结合起来,使员工真正重视培训,这点在外资企业里表现得非常突出。如麦当劳公司的管理培训,员工的每一次晋升都伴随着管理培训,而且每个层次的培训内容都不同,这就使得公司的员工真切地知道培训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从而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

4.从完善培训评估工作的角度来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评估工作并不是“事后诸葛”,企业不能等到整个培训项目完结之后才将效果评估工作提上日程,有效的培训评估需要贯穿项目始终,进行必要的衡量与监控,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培训工作走向正确的方向。首先,培训效果评估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细节都应该体现在计划方案中,比如需要考虑到培训评估工作采用怎样的流程,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估,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操作到位等;其次,在培训进行的不同阶段,HR应该适时开展沟通反馈工作,明确员工的培训需求,同时对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跟进,了解阶段性成果与问题,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做好培训效果的阶段性评估工作。

5.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循环体系

如果企业的培训管理循环体系尚未建立,应当及时建立。已建立的要提高培训管理循环体系的有效性。不管由于企业的特点导致其培训体系在形式上如何不同,一个培训体系要有效,都不能缺少管理循环PDCA四个环节。其中,P是培训计划,D是培训的组织与实施,C是培训的评估,A是培训工作的改进。培训评估环节是提高培训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工作。

总之, 企业培训是一项必须长期开展的工作, 应引起企业的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加大员工培训, 建立学习型组织, 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锐: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及对策[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4,3

[2]管志杰: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改进[J].现代企业教育,2005,5

[3]陈钢吴焕明:员工管理方法[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

第7篇

本文旨在从加强中高职院校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学生创业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创业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目的通过课程顶层设计和合理安排,提升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确保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

创业教育;财务管理;能力培养

0引言

当前,在国家鼓励大力推动“双创、四众”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创业热潮,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出现了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在各类创业大潮中,学生成为了创业的生力军,但由于学生创业群体缺乏实际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特别是财务管理经验,致使学生创业项目因为财务运营管理不当而失败。因此,在中高职院校加强在校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指导,提升学生创业群体财务管理能力十分必要,这既是中高职院校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教学需要,也是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客观需求。

1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1.1创业财务管理的含义

创业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特定的创业项目运行中,关于创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项目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创业项目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2加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2.1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是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

财务管理是大学生创办企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创业启动运营的第一步,更是推动创业项目顺利实施的现实需要。一是创业项目投资管理的需要。创业项目的投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停留在融资办企业层面上,而是它包含了项目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整个系统,包括融资、财务预测与外部税务、银行的工作,需要对投资创业项目的前期资金的测算,包括项目本身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服务成本的测算。二是企业正常运营管理的需要。三是资本运营规范操作的需要。创业项目的财务管理就是对项目的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透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创业项目财务管理必须遵循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往来在程序的合法性和财务账目管理的规范性,这关系到创业项目能否依法有效地运作。

1.2.2加强财务管理贯穿学生创业的全过程

从预测启动资金到筹集资金,会记帐目的设立到会计信息的记录,从成本核算到流动资金的风险控制,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因此,加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是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学生创业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一是创业项目启动前资金的筹措和管理需要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统筹规范投资资金的管理,或组织符合条件的财务管理人员成立财务管理部门都离不开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二是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过程和财务部门发生关系,每一笔资金的合理使用都受到财务部门的把关和审核,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

1.2.3实施财务管理培训是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

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好,但实施创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仅就创业活动的运营的好坏上讲,最终将体现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财务管理可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执行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找到解决的方法。创业活动决策是否正确,经营是否合理、风险是否可控、产品是否畅销、员工是否满意,这些指标都能在企业财务指标上得到反应。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培训是学生成功创业活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培养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导向性

2.1增强创业财务管理意识

理理念,更谈不上合理的作法。导致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分析和利用财务信息,使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较为混乱状态。为此,尽管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强化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思绪,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使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加强创业理理念,更谈不上合理的作法。导致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分析和利用财务信息,使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较为混乱状态。为此,尽管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强化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思绪,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使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加强创业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着力解财务管理知识缺乏这一创业和企业正常运营的致命伤。

2.2突出专业管理基础作用

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是大学生创办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创业企业成立之初,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大学生创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或兼职兼任。因此,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这就会造成财务工作的遗漏、错误,甚至产生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的基本程序。原始凭证缺失、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凭证的传递与保管工作缺位、财务报表不完善或是根本没有财务报表等都是大学生创业企业缺乏规范的基本程序的表现,使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难以有序的开展工作,财务信息业无法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工作混乱,给企业的运营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

2.3提升学生投资融资和防范风险能力

投融在创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实施创业项目的重要前提。学生创业在成立企业之初,由于创业者缺乏和银行、政府与其他企业之间稳固的合作关系,大学生很难建立起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网,由此而造成融资能力弱。缺乏对地方政策的研究和了解,无法快速高效的利用政策资源,申请地方扶持资金和其他辅助企业发展的政策也是创业者融资能力弱的具体体现。

3培养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针对性

面向学生创业群体开展的财务管理方面创业教育,不能大而全,要突出重点,注重联系学生创业实际,根据学生创业群体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注重财务知识等理论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搭配实习实践,在满足创业者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3.1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学生财务管理培训的课程设置,要坚持实用性、突出基础性、把握方向性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科学安排人员和课时,学用结合,重点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经济、管理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创业群体更好的认识经济规律和管理手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当从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与期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公司财务案例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审计学、项目评估、税法等相关专业教材中,按照授课要求和实际需要,统筹规划授课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税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务知识,会计核算基础知识,项目评估基础知识和风险控制基础知识。

3.2强化基础知识培训

创业财务管理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培训要突出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培训。一是加强财务账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法与纳税筹划、财务管理计划与分析、成本与预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知识。二是加强业务往来财务账目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规范往来帐目管理,提高企业流动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加强投融资知识的学习。

3.3用好政策规范操作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面向创业企业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但学生创业群体普遍对政策了解不深,运用政策能力不强。对此,学校应该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系统归纳总结当地可供学生创业者利用的各类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并详细讲解相应的申请流程,列出需创业者提供的各类材料证明,帮助创业者迅速了解相关政策的获得方式。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性操作的学习,旨在通过结合创业公司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培养创业者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软件操作、规范票据整理,以及读懂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根据课程特点,财务管理规范性操作的学习应该以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为主,知识点讲解为辅,通过实验设计、模拟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创业者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规范、标准的财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方式,认识和了解财务软件的操作逻辑。

3.4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际操作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工作当中。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创业者深入创业实践基地或合作实习企业,通过代岗、顶岗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企业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通过与企业家、财务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交流,了解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最核心的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芦杰.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0,(02).

[2]王棣华.我国管理会计的前瞻与反思[J].中国农业会计,1997,(10).

[3]王化成.财务管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