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26 16:44:13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第1篇

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做好育人的工作,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培养,才能铸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面对小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的幼稚状态,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弱,自我控制力差,但可塑力、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就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1、说服教育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在说服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方法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他们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自律。所以我经常采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说服,如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们说其中体会到的道理;让学生们对于自己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评论;我还在网上下载一些励志的或者有感染力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性不同,对于道德的认知也不同,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独特性,对于有些孩子,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达不到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对他的要求和教育方式就要特殊对待,如我班一年级的孩子,今天上课时说话了,语文老师让他站了一会。课后我问他:“以后上课还说话吗?”他说:“不说了”“为什么不说了啊?”“因为我说话老师会让我站着。”我听了哭笑不得,在他的意识里只是因为会有惩罚才不去做这件事情,并没有从根本的原因去考虑,之后我平静的问他:“如果你在听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的时候,有人在你旁边说话,打扰到你,你没有办法专心听故事,你觉得会怎样?”“我会觉得有点生气,他吵到我了。”“对,那个人打扰你听故事了,他做得不对,对人没有礼貌。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上课说话,会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呢?”他想了一下,答道“会。”“是啊,因为你上课说话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而且自己也会学不到知识,这么多的坏处,所以以后不要这样做了。老师让你站起来只是为了提醒你,上课要专心听讲,知道吗?”孩子点了点头,并说道:‘“以后我上课不说话了,因为自己学不到知识也会影响别人。”我想,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2、反复实践道德行为

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些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我现在带的是一年级的新生。从开学第一天我就强调,老师和值日生打扫卫生非常的辛苦,所以同学们尽量不要往地上丢垃圾,地上有纸了,下课就捡一捡扔到垃圾筒里。我连续说了几天后,我就没有继续像开始时那样强调了,但是明显看到,教室是卫生保持得不错,虽然同学们不太会主动捡纸,但是扔纸的不多了,这时,他们已经有自觉性了,并且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了。

3、家校结合

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从目前现状看,家庭与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若其一偏废,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必会出现危机。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后天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的。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发挥家长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道德评价;行为习惯;培养

1 建立小学生行为评价目标体系

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是目前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难题,几年来,结合我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正教育行动,我作为学校一个品德课教师,一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行为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激励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方法可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结合《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守则》,制定《学生行为年级序列要求》,“序列要求”体现小学阶段各年级儿童心理、知识层次、行为发展的特点。接着,根据“序列要求”建立“高、中、低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目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学习、礼貌、纪律、卫生、互助、爱校等行为组成,考核目标的内容体现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各年级内容既有一定的重复,又有适度的化,体现出对学生行为评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易出差错的行为,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分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四个方面,25个考核细目,列为“班级周评比”,这样,学生行为考核做到长、短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激励对学生起一种增强和巩固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某一行为能获得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的承认,并受到了赞扬,就会有一种强化作用,他就会反复出现和保持这种行为;如果学生的行为得不到赞扬,他就会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甚至消退。因此,必须重视评价过程激励。

每学期班里开展“十花”竞赛活动,每一行为学生达到一定分数值时在“红花栏”上挂一朵花,每学期获“红花少年”。半学期开展一次由家长、学校评选“文明孩子”活动,评上的在全校学生会上给戴上大红花。每月一次诸如“学《规范》,做文明孩子”、“行为规范量化、目标知识抢答赛”、“学《规范》动作操作表演能力赛”、“学《规范》美术作品赛”等竞赛活动。每天由红领巾广播站表扬好人好事一次,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使之形成习惯。

2 拓宽道德行为评价途径,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它是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行为方式。行为有好有坏,一种稳定的好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好品质的表现。如:认真读书、写字、独立思考的习惯,守纪律的习惯,节俭的习惯、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等。习惯虽不是智力因素,一旦一种好的习惯参与了工作学习或劳动,便具有定向、动力,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好习惯受用终身,是成人成才必备的素质。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开拓者无不具备有几方面或多方面的好习惯。

“思考-行动-习惯-品质”是道德形成的规律,而“习惯”在从“行为”到“品质”的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行为能不能转化成良好品质,关键在于对“习惯”这一环节的强化。因此,好习惯的培养成了少年教育的主攻方向。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于关键时期。孩子们生活在人群中,大千世界,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同时在影响他们。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最在可塑性”强调指出:“只要实施相应的影响,一切都可以使之向最好的方向转变。”“即使是一般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良好行为的活动方式对大脑皮层连续进行定向刺激,就会形成“行为定势”这种行为定势表现出的便是“习惯”。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的设计,评价考核的改革等。教育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颁布,为我们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一步很好的教材。我认为,采取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是加快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力措施。

根据少年儿童认识事物、领悟道德的规律,评价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明素质的培养,对低年级(七八岁的孩子)凭借《行为规范》拟定校内、家庭、社会考察细则,分段确定重点,提出“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纪律小目标、劳动卫生小目标等等。提出一个,指导、落实一个,检查、总结一个,抓好典型评选、树标。接着再要求、再训练。训练时教师要有清晰的教育轮廓,寓教育于比赛之中,如:爱护书簿评比、个人卫生评比、说话评比等。通过比赛和评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坚持正面教育,不谴责,不惩罚,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进步”、“完成”、“高分”,受表扬、夸奖的喜悦,这种“成功的乐趣”是学生行为的内驱力。教师要以等待、宽容之心对待暂时后进的学生,教育全体学生从小“想好、向好、争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不可轻易下结论。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规律,循循善诱。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学生文明素质基础不同,对《行为规范》领悟水平也有差异。据调查,学生中能做到和基本做到《行为规范》要求的占55%以上,表现为积极、自觉;需要经常指导、检查,才能做到的占35%,表现为不能自理、自控、自制,但都愿意去做;道德素质差些的约占10%;表现为粗鲁、懒、好吃、厌学、冷漠、自以为是,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影响校风建设。今日表现在校内的不文明行为,弄不好明天到社会上去,就会成为新的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从教育的层次可分为“普遍教育”、“典型教育”、和“跟踪教育”。普遍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实施的“会议教育”、“课堂教育”、“统一号召要求式的混合教育”等,普遍教育对前面部分90%以上的同学有效果。访查表明,普遍教育对文明素质差的学生效果则不好,对这部分同学要按照道德评价教育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典型性专题教育。选择发生在学生中间的好、坏典型,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全班学生参与,人人讲,面面讲,讲好处,讲危害。要让表现好的学生光光彩彩,伸张正义;让表现一般的学生跃跃欲试,鼓舞士气;使表现差的羞羞答答,平平邪气,进而配合常规教育的检查、评比,使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危机感,促使他们以后“行为”前认真选择。对为数不多的“名角”要跟踪教育。进行跟踪教育,首先要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不要把你是受教育者,我是教育者分得那么清楚,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忘记角色的教育。要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接触,让他没有考虑地同你想谈什么就谈什么,适时地进行情感渗透,从关心入手,从他认为可以告诉你的“事情”开始,理清他的“行为过程”,当“教师”不能当“法官”,把“尊重事实”、“个人与集体”、“得与失”等编成“故事”,让他耐心的听下去,听进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充分填补道德素质反面的空白,增强“行为”前的判断选择能力。“认错”一般说是比较容易的,不必过分追求“口头上的认错”。“认错”只是改错学好的开始,关键是“认错”以后的导行,真正地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判断是非,选择“行为”的能力,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地构思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

第3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5]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56-58.

第4篇

一、创设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思维认识决定行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知识获取到道德品质确立再到道德评价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我们通过创设不同的冲突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如针对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的特点,笔者引入了一系列的冲突情境:你学习小组的同学答应费大力气帮助小组完成某项任务,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小组成员不断地埋怨他,你同情他吗?你作文水平不错,你的好朋友在作文竞赛初赛阶段想请你,你怎么办?你打算在15岁生日那天跟父母一起过,可是有好几个同学打算跟你一起庆祝,你怎么办?

以上这些情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冲突情境进行判断,以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使道德知识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道德行为信赖情境

信赖是一种积极的、具有鼓励性的情感,一个被教师和同学信赖的学生,往往自信、有朝气、干劲十足、主动积极;相反,一个遭到教师和同学厌弃的学生则往往自暴自弃,消极无力,不思上进。这说明,信赖情境是爱的力量,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信赖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事实上,也只有信任和尊重才能唤醒“自我”,引起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控制的潜能。

三、创设道德行为受挫情境

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愿望,但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

如笔者在教授《笑对生活》时,针对中学生意志力不强的现象,引入了以下情境:在考试中,你的好朋友把一张写有答案的纸团丢到了你的桌面上,你怎么办?你今天患了轻微的感冒,面对新的作业任务,你怎么处理?在生活中,老师安排没有经验的你组织一次班级活动,你怎么办?

以上是学生受挫后的道德意志锻炼,目的是要使他们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习惯,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以内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训练学生道德意志时可以提供道德意志榜样,特别是同龄人的事迹,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欲望。

四、创设道德行为实践情境

道德行为,即人们在道德认识和情感态度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人的道德品行,通过其言行来表现,受制于人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时,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实践锻炼方式。

五、强化学生道德行为还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道德行为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发挥自我激励的作用,使教育的影响变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并使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2.道德行为的培养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是有差别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必须要注意他们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

3.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注意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多样。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成长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现在的学生与前几年的学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不一样,还有性别的差异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很大。作为一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断进行变化和创新,以完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1-01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教学教材缺乏,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即使学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也只是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并且教师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说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和抵制情绪,使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过于空虚,进而会导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学生在学校中已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很大,因此,家庭环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方式,并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不良家庭教育价值观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会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目标偏离。

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一些不良因素,尤其在当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比如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为了选择好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走后门等方式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的过分追求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还有许多家庭倡导让孩子早些离开学校的思想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由此可见,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很容易会导致一些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过多追求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对策

1、创建优良校园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针对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倡导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教育环境,确保学校成为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和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优化学校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道德行为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2、强化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针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许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判断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践行道德观念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区分关爱和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顺从和溺爱孩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道德行为的重要措施。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抵御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推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杜绝低俗文化的侵害,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建设的投资,为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整治,营造积极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污染因素的控制,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针对当前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充分净化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肖 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第6篇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学当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上面的话里也已经说过,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既如此,“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说“压”有些不太合适,要说严格要求更为妥当。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但人的自觉能动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每一项纪律都能自觉的遵守,每一项任务都能自觉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觉的完成,也就是说人还有一些不自觉性。对小学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自觉能动性越强的学生道德品质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对于“反之”的同学,就需要我们的严格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形成为自觉能动性。当然,严格要求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0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起来的。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上面的话里也已经说过,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既如此,“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说“压”有些不太合适,要说严格要求更为妥当。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但人的自觉能动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每一项纪律都能自觉的遵守,每一项任务都能自觉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觉的完成,也就是说人还有一些不自觉性。对小学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自觉能动性越强的学生道德品质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对于“反之”的同学,就需要我们的严格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形成为自觉能动性。当然,严格要求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

其次,反复实践道德行为。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件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