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26 16:44:07

序论:在您撰写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98-01

肠道传染病至今依然是我县报告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流行面最广、影响群众健康最普遍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医务人员对肠道传染病的临床通知的掌握程度、鉴别诊断及报告意识,对肠道传染病的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对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我们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对肠道传染病的种类、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报告意识的知晓程度等进行了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辖区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业务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方法与内容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本次调查的目的,设计制定了《肥东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肠道传染病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肠道传染病范围、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甲肝、戊肝等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及诊断标准、在诊疗过程中,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者,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完成调查问卷86份,其中乡级卫生院36份,村卫生室50份。

2.1.1 性别分布 男性68人,占79.1%,女性18人,占20.9%,男女性别比3.8:1。

2.1.2 年龄分布 30岁以下8人,31-50岁58人,50岁以上20人。

2.1.3 学历 初中以下5人,占5.8%;高中(中专)53人,占61.6%;大专27人,占31.4%;本科及以上1人。

2.1.4 专业分布 临床专业41人,占47.7%;全科医生22人,占25.6%;其它医学类专业23人,占26.7%。

2.1.5 职称分布 执业医师及以上32人,占37.2%;执业助理医师26人,占30.2%;28人无职称,占32.6%。

2.2 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知晓霍乱、痢疾属于肠道传染病的人较多,分别达到了83.7%和89.5%;其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知晓率,分别为64.0%和62.8%;其余的肠道传染病知晓率均较低,仅有9.3%的人知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肠道传染病、12.8%的人知晓戊肝属于肠道传染病、15.1%的人知晓脊髓灰质炎属于肠道传染病;绝大部分人知晓猩红热、登革热不属于肠道传染病。乡级医务人员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村级医务人员。

2.3 肠道传染病诊断知识 肥东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肠道传染病诊断知识整体水平较差。70.9%的医务人员不知道霍乱病例的腹泻症状和呕吐症状表现为先泄后吐;68.6%的医务人员不知道其它感染性腹泻大便常规检查镜检白细胞+或≥5个;59.3%的医务人员不知道慢性菌痢的定义。

2.4 肠道传染病报告知识 “霍乱、脊髓灰质炎应于2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的知晓率仅为59.3%,其中乡级医务人员知晓率77.8%,村级医务人员知晓率46.0%;“甲肝、戊肝、痢疾、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应于24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的知晓率仅为53.5%,其中乡级医务人员知晓率75.0%,村级医务人员知晓率38.0%。

3 分析讨论

我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专业性不强,医疗卫生专业的仅45人,占52.3%;其中全科医生22人,占25.6%;其它医学类专业23人,占26.7%。学历水平也参差不齐,初中以下5人,占5.8%;高中(中专)53人,占61.6%;大专27人,占31.4%;本科及以上1人。大大影响了我县的整体医疗水平。

第2篇

关键词:冬季;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21-02

冬季气温较低,是猪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若防治不及时、有效,可能造成猪场极大的损失,猪的健康无法保障[1-3]。因而分析冬季猪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弄清其发病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才能保证猪场内猪的安全[4-6]。笔者抽样选取某猪场1 000头猪进行发病原因分析,并与采取防治措施后的1 000头猪发病情况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村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某大型猪场2014年冬季饲养的1 000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5年冬季继续选取该猪场的1 000头猪进行对比研究,所有猪在体重、饲养时间、饲养方式等方面无差异。

1.2 方法

对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发病原因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群防治,对2015年冬季的1 000头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同样进行记录,与2014年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

1.3 发病主要症状表现

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量下降或者无食欲、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生产缓慢及消瘦、不同程度溃疡等[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分析数据,数据采用t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见,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中发病18例,发病率为1.80%,高于2015年(0.10%)(P

3 小结与讨论

猪呼吸道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总称,该病是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环境应激及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引发,其涉及多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与继发性感染疾病[9,10]。由于该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及病原体多样化,一旦猪场猪发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而需积极防治猪呼吸道传染病[11,12]。

本研究发现,冬季猪较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原因分为两类,一为非传染性致病因素,二为传染性致病因素,其中非传染性致病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生物安全因素等;传染性致病因素包括i蓝耳病、猪流感、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猪喘气病等。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中发病18例,3例环境因素、2例管理因素、1例饲料因素、2例生物安全因素、2例猪流感、2例猪蓝耳病、2例猪Ⅱ型圆环病毒病、3例猪喘气病,1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2015年冬季仅1例猪流感。发病因素分析如下:①环境因素。猪场昼夜温差较大,猪舍内湿度大加上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较差,圈舍设计不合理,环境较差。②管理因素。猪场管理不当,不同免疫水平、不同健康情况猪群及不同来源猪群混养,且未严格实施饲养制度;断奶猪严重应激或有的疫苗注射后应激反应强烈,猪群密度较大等。③饲养因素。猪在饲养过程中缺乏营养,缺少维生素A、E等,猪抵抗力较差;猪喂养过程中饲料霉变未发现或者饲料被污染,使得猪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导致猪发病。④生物安全因素。猪饲养过程中消毒不够彻底,免疫程度不合理或者效果不佳,生病有感染猪未及早隔离,未按照计划定期驱虫等。⑤猪蓝耳病。猪蓝耳病病毒使得猪细菌性肺炎感染性增强,可能继发链球菌病、胸膜肺炎等。⑥猪流感。由猪流感病毒引起,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常见。⑦猪Ⅱ型圆环病毒病。其为引起多种疾病的新病毒,多发病于6~14周龄小猪,可感染肺泡巨噬细胞造成猪免疫抑制,引发间质性肺炎。⑧猪喘气病。其为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导致猪干咳、低热、生长缓慢,该病发病率较高。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引起猪出血性坏死性胸膜肺炎,可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发病。

猪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因针对性防治措施如下:①改善猪场环境。冬季温度较低,需保证猪场内温度,有必备的保暖措施,例如火炉、暖气等,还需要有局部保暖设备,例如保温灯、加热板等;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空气质量;搞好猪场卫生,舍内保持干燥,降低空气中病原体与粉尘密度。②加强管理。加强猪场内猪的管理工作,不同免疫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猪群及不同来源猪群分开饲养,降低猪密度,以保证猪安全。③加强饲养安全。需保证猪饲料营养充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E等,饲料需安全、无发霉及污染。④做好猪免疫接种工作。冬季之前,做好猪免疫接种工作,例如链球菌病、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的预防接种,并做好驱虫工作。⑤药物预防。采取药物预防猪疾病及感染,哺乳仔猪3、7、21日龄分别注射一次长效米先,预防呼吸道疾病。母猪分娩前后一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仔猪断奶后一周,加入强力霉素。生长猪2~3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强力霉素、支原净、泰乐菌素等。种猪群与后备群每月预防投药一次,每次2 d。⑥药物治疗。每日密切留意猪的变化,一旦发现猪出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保证猪安全。2014年猪的发病率为1.80%,而通过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后2015年发病率仅为0.10%,表明针对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因进行有效防治可显著降低猪的发病率,其措施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冬季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因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生物安全因素、猪蓝耳病、猪流感、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猪喘气病、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针对猪发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可显著降低发病率,保证猪场内猪的安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之前.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J].大科技,2016, 7(11):182,183.

[2] 亓慧娟,刘 伟,王春燕,等.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82-4383.

[3] 李二民.猪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2):125.

[4] 袁艳龙,丁秀丹.猪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3,13(12):136.

[5] 杨 旭.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其流行情况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56.

[6] 黄风平.一例猪流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农家科技,2015(9):34.

[7] 洪志良.冬季猪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5(3):48.

[8] 徐新林.冬季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5(16):105.

[9] 博永刚,蒋守钊,纵丰学,等.冬季猪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J].业,2013,8(1):49-50.

[10] 杨政学,董仲生,何土开,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J].畜牧与兽医,2014,46(11):133-134.

第3篇

40多年来,霍乱疫情时起时落,流行菌型也发生过几次变化,目前O139群霍乱弧菌霍乱发病的优势菌型。近年来由于加强了肠道传染病防制知识宣传、群众生活卫生条件改善,使霍乱防控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影响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依然存在,疫情随时都可能发生或流行。

今年仍要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的培训模式。把霍乱防治知识培训纳入规范化培训,并进行重点考核。

一、培训目标

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医务人员掌握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加强专业人员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卫生人员,掌握霍乱等肠道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本院医疗组长、防保组长、传染病专业人员。我辖区内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时间

第4篇

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

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员:全体医院领导班子成员

二、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管理及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帐号管理及信息保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肺结核病人报告轸诊制度、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规定、性病艾滋病疫情报告奖惩和保密制度、传染病防治工作培训制度、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制度、传染病报告责任奖惩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等,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规范。要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工作。

三、规范管理

为保证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传染病隔离病房或病区和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专门诊室,负责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隔离,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皮肤性病科负责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工作,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放射科要有专人负责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检验科要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病原学检查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所有临床医生要按医院规定收治传染病病人,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将疫情信息报告传染病管理人员。

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台。

院感科负责对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同时负责消毒工作,协同相关科室做好物资储备。

医务科负责传染病医疗救治、会诊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各临床医技科室间的业务协调。

公共卫生科负责监督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党政办公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24小时值班工作,并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新闻管理。

四、强化技术培训

定期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及时组织专门培训。对于新进医技人员单独进行培训。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门诊大厅及候诊区的显示器、各种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在社会公共场所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咨询。

第5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临港新城主城区及周边4个乡镇的建筑工地外来工人,前者为传染病防治干预组,后者为对照组。临港新城是上海市政府为配套洋山深水港港口而建立的一个新城,规划面积约300km2,由主城区、产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组成,横跨芦潮港、万祥、书院、泥城4个乡镇。据统计,临港新城从2002年3月始动工建设至2006年底,先后有95个建设公司约6万余名外来流动人员参加了新城的滩涂围垦、滴水湖建造、主城区道路建设与绿化、动迁户安置房等工程,其中在临港新城主城区累计约有外来建筑工人21 820名。周边芦潮港、泥城、万祥、书院4个乡镇总面积约127.4 km2,累计约有外来流动人员42 115人。

1.2方法

2005年10月,在临港新城主城区建筑工地随机抽取1 189名、在周边4个乡镇建筑工地随机抽取494名外来建筑工人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的基线调查。在基线调查完成后,由区疾控中心指导工地卫生员对临港新城各建筑工地工人(干预组)进行1年持续不间断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周边乡镇外来工人(对照组)只开展常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不开展特殊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和干预工作。2006年10月,在临港新城随机抽取1 156人、在周边4个乡镇随机抽取467名外来建筑工人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问卷的终期调查。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调查问卷由南汇区疾控中心人员自行制定,并经专家修订后实施。问卷调查采用调查对象自答为主,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人员询问作答。调查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南汇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构成,具有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与知识,能够确保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

1.3主动干预措施

① 在临港新城每个建筑工地食堂设立1个传染病防治宣传栏,以便外来工人就餐时就可以接受到传染病知识教育。宣传栏每2月更换1次,并根据疾病的发生规律,分别在不同季节采用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性病、艾滋病、寄生虫病等5类疾病作为宣传主题。

② 由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每季度制作一期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报,由工地卫生员定期分发到临港新城建筑工地每个外来工人。

③ 结合结核病宣传日、艾滋病宣传日以及春秋季防病工作,对临港新城工地工人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禽流感等专题传染病防治讲座活动。

④ 对建筑工地的项目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单位卫生员先后共进行多次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建筑工地卫生工作要求的业务培训。

⑤ 加强对工地饮食卫生、环境卫生指导与督导,进行现场评比,以不断改善工地卫生状况。

1. 4资料统计与分析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输入计算机;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基线调查时,临港新城及周边乡镇分别收回外来建筑工人有效问卷1 105份和449份,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0.9%。终期调查时,临港新城及周边乡镇分别收回外来建筑工人有效问卷1 082份和428份,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3.6%和91.6%。

2.1基本情况

2.1.1年龄构成基线调查时,临港新城组的工人平均年龄为(36.33±8.87)岁,周边乡镇组的工人平均年龄为(35.76±10.35)岁,两组工人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别(t=1.035,P=0.301)。

2.1.2性别构成基线调查时,两组工人的性别构成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调查工人的93.5%和97.3%。男女比例临港新城为1 033∶72、周边组为437∶12。经统计分析,两组的性别构成有所不同,临港新城组的女性构成比高于周边乡镇组(χ2=9.92,P= 0.02)。

2.1.3文化构成两组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以初中为多,分别占51.3%和49.7%。周边乡镇组外来工人的文化程度构成与临港新城组工人文化程度构成有所不同(χ2=49.95,P

2.1.4籍贯构成基线调查时临港新城组工人籍贯构成前5位依次是安徽、江苏、浙江、贵州和四川,合计877人,占总人数的79.3%;而周边乡镇组工人籍贯构成前5位是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和四川,合计345人,占总人数的76.9%,见表2。

2.1. 5来沪时间周边乡镇工人的平均来沪时间为(8.42±8.11)年,临港新城组的平均来沪时间为(5.39±4.69)年(t=8.716,P

2.2健康干预效果

问卷针对结核、艾滋病、肠道传染病、SARS、血吸虫病、疟疾等疾病共设计了17道知识问题,全为单选题,每答对1题得5.88分,超过60分即为及格。调查结果显示,基线调查时周边乡镇的外来建筑工人传染病知识及格率(76.9%)高于临港新城组外来建筑工人及格率(59.1%)(χ2=43.31,P

对各题干预前后的答对率进行分析,基线调查时两组工人均对疟疾、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血吸虫病、艾滋病方法不太了解,答对率均低于60%;而对肺结核的主要症状、SARS是否需要隔离治疗、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措施等较为了解,合计答对率均在80%以上。经过宣传教育,临港新城的工人对各项知识的掌握率均有较大提高,各题终期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基线调查数据,特别是基线调查答对率较低的几个问题,提高程度更为明显。而对照组,各题回答正确率干预前后对比,除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个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等5个问题以外,其他12题的正确率干预前后没有显著改变,见表5。

2. 3干预对工人卫生行为的影响

2.3.1对洗手习惯的影响临港新城的工人饭前便后每次都洗手的比例从基线时的50.36%提高到终期的67.6%,干预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8.187,P

2.3.2对喝生水习惯影响临港新城的工人半年来从不喝生水的比例从基线时的51.09%增长到终期时的65.79%,干预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8.585,P

2.3.3对喝生水习惯的态度影响临港新城的外来工人认为喝生水的习惯很不好的工人比例从基线调查时的31.7%增长到终期时的52.4%,终期的比例高于基线调查时的比例(χ2=118.156,P

3讨论

本研究显示,两组外来建筑工人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均以男性为主,男性占总人数的90%以上,这是因为建筑行业的工作强度大、体力要求高等职业特点决定的。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临港新城外来建筑工人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格率仅为59.1%,周边乡镇组的及格率为76.9%。这说明新来的外来工人传染病防治知识比较贫乏,难以满足卫生防病的需求,需要开展健康教育加以干预。基线调查时周边乡镇的外来建筑工人传染病知识及格率之所以远高于临港新城组工人,可能是该组工人文化程度高于临港新城组外来工人,掌握的传染病知识相应高于临港新城组工人,且该组工人平均来沪时间长,在上海受到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的机会较多,掌握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相应增多。

基线调查时两组工人均对疟疾、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血吸虫病、个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不太了解,答对率均低于60%,而对肺结核的主要症状、SARS是否需要隔离治疗、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措施等较为了解,合计答对率均在80%以上。这可能是由于疟疾、血吸虫等病的传播限于特定的区域,卫生部门及媒体对其防治的宣传不够;而对肺结核、肠道传染病等常见病宣传力度较大。对于SARS,经过2003年以来的宣传,大家都相应比较了解。

以往有研究表明[4],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外来工人卫生行为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知识和防病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保护外来流动人员的健康。本次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措施经过1年的主动强化干预,使得终期临港新城组的工人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格率上升为85.3%,较基线时有显著性提高,这说明干预措施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而在同期周边乡镇的外来建筑工人的传染病知识及格率仍然维持在原来水平,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这说明,在目前社区里的传染病常规防治宣传模式,不能满足外来工地的传染病防治干预的需要,应加以改进。

对干预对外来工人的卫生行为态度影响分析发现,经过1年的健康促进干预后,临港新城组的卫生行为有所改变,饭前便后每次都洗手的回答比例从基线时的50.36%上升到终期时的67.6%;从不喝生水的比例从基线时的51.09%上升到终期时的65.79%;认为喝生水习惯很不好的工人比例也从基线时的31.7%上升到终期时的52.4%,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外来工人的传染病防治知识,还可以对外来工人的卫生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可促进外来工人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这与知-信-行的行为反应理论相一致。但我们也注意到,干预前后仍然有部分工人坚持饭前便后从不洗手或偶尔洗洗、经常喝生水的习惯,并且认为喝生水没有什么关系,对这类具有高危卫生行为和观念的人群,我们更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行为干预。

4参考文献

[1]张家琪,景秀华.上海市杨浦区1997~2001年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2):77-79.

[2]袁国平,郭祖鹏,孟杨,等.上海市宝山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现状与对策.职业与健康[J],2004, 20(7): 62-63.

[3]邓海巨,舒明,沈渊,等. 上海市普陀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4, 16(8):375-377.

第6篇

夏秋季是手足口、霍乱、痢疾、甲肝、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极易暴发或流行。近年来的传染病防控经验表明,做好手足口、霍乱等夏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在预防。只有及时阻断传染病的传播渠道,才能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这也是我们现在召开这次防治工作会议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卫生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保证了我县传染病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从目前我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看,虽然发病人数总量小,但也存在重症患者,特别是随着季节性的温度升高,手足口等夏秋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即将到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发生的疫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的民生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要强化职责,积极应对,尤其重要的是要克服麻痹思想、轻敌意识,清醒地看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复杂性,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百倍警惕。要把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来抓,提早动手,认真总结过来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扎实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全力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突出重点,硬化措施,全力做好夏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

当前,正值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机率大大增加,我县传染病防治工作也将面临严峻形势,不容乐观,更不容忽视。我们要在重点环节预防、重点区域筛查和重点病种治疗上狠下功夫,做到“不留死角抓预防,不误时机抓送诊,不惜代价抓救治”。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各场镇和相关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要紧密结合“健康*、幸福人民”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采取板报、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讲解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使广大群众了解其危害、明白其传播途径、掌握其预防办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预防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要组织开展以传染病防控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能力,保护身心健康。同时要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县卫生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疫情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对外任何手足口病疫情,新闻宣传部门要严肃新闻纪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口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抓好舆论引导,并对社会上流传的谣言及其他容易影响稳定的因素,要及时澄清实事,以正视听。

(二)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做好准备,尽快设立肠道门诊,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提高对手足口、霍乱、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敏感性。对前来就诊的病人要逐例、逐项登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县疾控中心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我县《夏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手足口病、霍乱等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和报告,认真做好病例登记,发现可疑疫情,立即按程序上报、及时救治。要对重症病例或聚集性病例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预警,一旦出现暴发苗头,迅速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严防疫情发生和蔓延。同时,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处置队伍,积极开展培训和演练,发现暴发疫情,及时报告并调查处置。

(三)加强医疗救治,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实践证明,重症病例的早发现和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尤其是EV71肠道病毒所致的神经元性肺水肿不同于一般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案,时间和效率就是生命。一要建立健全医疗救治预案。各级医疗机构要依据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和我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认真制定本单位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并抓好落实。二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防疫救治水平。要分层次、分内容办四类培训:一是对医疗机构儿科、传染科主任、医生、业务院长、卫生院院长进行培训;二是辖区内医务人员特别是对乡村医生进行全员培训;三是对托幼机构进行培训;四是对幼儿家长进行培训。三要加强收治管理。卫生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承担的医疗救治职责,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筛查登记、留观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治疗和转诊行为,对每一例患者都要进行明确诊断,凡诊断为手足口病的,要及时报告,全力施治。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深入各医疗机构进行巡诊治疗,一旦发现重症患儿,要立即转诊到市级定点医院,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大投入,配齐配强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水平。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逐级分诊负责制,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到不漏诊、不误诊,不能不负责任的转诊。四要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隔离治疗患者,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限制住院病人陪护和接触者人数,认真落实消毒措施,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四)加强重点人群防控,严防较大疫情发生。婴幼儿、学龄儿童是手足口病等夏秋季传染病易感、高发人群,也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教育、卫生部门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制定应急措施,积极采取以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疫点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层层落实防控责任,发现疫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要随时了解幼儿和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晨检制度,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登记工作,做到校园不漏班、班不漏人。卫生、教育部门要指导各中小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学生提供安全饮水,保证教室、宿舍经常通风换气和室内空气消毒,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患者,必须立即隔离,及早动员患病学生到医院接受治疗。要指导幼儿和学生家长搞好家庭室内外的环境清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经常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尽早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五)加强卫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搞好环境卫生治理,是减少疾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调查结果表明,手足口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与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有很大关系,养殖小区附近和环境较差的农村居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因此,各场镇和各相关部门要以“五清理、一消杀”(即清理垃圾、清理厕所、清理沟河池塘、清理庭院住宅、清理摊点和消杀病虫媒生物)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发病风险。要加大村庄、生活小区、学校、托幼机构、饭店、大型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地的环境卫生治理,深入开展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和群众健康水平。

第7篇

一、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通过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向群众宣传夏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县疾控中心重点加强了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对外环境水源(琴江河)水质进行了应源检索。

(三)县、乡医疗机构按照要求设立了肠道门诊。我县对县级医院、14个基层卫生院自4月1日起均按时开设了肠道门诊,对肠道病人进行了诊治。县人民医院设立了专门的诊察室、观察室,并有专门的医师坐诊,设备设施齐全,诊疗、消毒、隔离等各项制度健全。各基层卫生院设有兼用的诊察室、观察室,有防蝇纱窗纱门,配有消毒药品与消毒设施,备有碱性蛋白冻水,有腹泻病人登记本,大多数肠道门诊医生能做到对腹泻病人规范处置,及时登记和报告。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受房屋(少)的限制,多数基层卫生院的肠道门诊无专用诊察室和观察室,设备设施不够完善,个别单位存在肠道病人登记不够及时,兼用诊察室未安装防蝇、防蚊纱窗纱门,洗手消毒设施不全等问题。督导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

二、今后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促进公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二)各基层卫生院按照肠道门诊设置要求,完善设备设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