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力资源的优化范文

时间:2023-05-25 17:36:36

序论:在您撰写人力资源的优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力资源的优化

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方式;理念

1.人力资源及其相关因素概述

人力资源指的是一定时期准备进入和正在某个行业或机构当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为行业或机构本身的发展起作用的包括受教育情况、实际能力、知识技能、经验、体力等因素的总称。人力资源的实质就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或称之为劳动能力。

人力资源本身一般具备可再生性、双向性、时效性、多重开发性、可延续性的特点,包括几个相关因素:一是人力资源的大致规划,比如组织内部设置哪些基本的部门来容纳“人力”,部门本身和部门之间通过分析和评估来调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给,并且以编制、管理制度和经费预算等形式约束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执行,这实际上是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二是人力资源的招聘与解聘。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指定招聘人员的数量、所具备的条件、招聘的具体规则和程序等。三是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从一定的人口当中选择具备相应体力和脑力的成员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对组织机构内或准备进入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技能、知识或方法的教育。四是人力资源的考核与评价。以一定阶段内员工的工作业绩评价其合格与否。五是给予人力资源相应的薪酬或福利待遇,以维持其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六是人力资源的其他保障措施。

2.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分析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某组织机构在一定的原则和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人员甄别、培训和支付薪酬等手段,对组织机构内或外的有关人员进行的选择、开发、配置、应用和评价等活动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员的有效组织以满足组织机构当前或未来发展的需要和个体成员的发展需要。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可以有如下理解:第一,对于具备相应脑力和体力的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招聘的方式与机构产生联系;如果通过双向选择,该人员并未进入该组织机构,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只发生在招聘的环节;如果该人员进入了组织机构并与其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则必须通过培训、支付薪酬等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人员的人动,组织机构也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对其进行合理的安置。所以,仅以组织机构的“内”或“外”划分人员的话,他们都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只是管理的形式不同罢了。第二,对具备相应“脑力和体力”的人员个体进行的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部门的人员数量或各个部门之间人员的比例,通过职务和具体分工等手段调节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员结构以适应生产及管理的需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组织和协调对其关系进行疏导。这些方式和手段基本倾向于对“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的范畴。第三,采用培训、教育等方式对人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使其更为适应组织机构本身的需要或目标的实现,通过经济手段对人员进行激励,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具体目标或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数据分析,以绩效等指标对人员的工作贡献进行阶段性评估,参照人员学历、工作年限、经验、职务等对其进行素质测试。这些方式和手段基本倾向于对“人力资源”的“质化”管理的范畴。

任何的管理,就是运用“某种方法”达到“某种目的”,当然“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会例外。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时,我们就谈到了其中的招聘、人员甄别、培训和支付薪酬等环节,如果我们再次赘述前文所谓“人力资源的相关因素”就会发现,它们就是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各个环节的翻版。由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个要素罗列了一番。“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肯定与这些要素或项目有关,但将这些要素或项目罗列一番不是方法本身。方法起码应该是以一些要素为研究对象而且高于要素的抽象的指导性程序,这些程序又要受到某些具体原则和大方针的指引。可见,方法本身也是需要研究和进一步规范的。

管理方法,按其主要依据首先可以基本分为:经济的方法、行政的方法、法律的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经济的方法被普遍使用且效果显著,易于实施但也易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行政的方法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指挥和直接处理问题,由上而下进行垂直控制,易于整体性地发挥作用,但这种方法也容易忽视个体的实际需求而使其产生抵触情绪;法律的方法一般借助国家机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或制度严格地管理对象,极高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是其主要特点,但其往往在对待特殊情况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主要采取自觉自愿的方式,但缺乏必要的约束性。其次,按照方法本身的适用范围,可以基本分为:一般的管理方法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一般的管理方法较为普遍地适用于大部分相类似的情况,而对于特殊的情况则应该采用较为具体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处理”。

以国有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例,“招聘”这种形式是存在的,但它的方式过于保守,其理念侧重于学历、所学专业,往往不看重其实际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所以“招聘”仅仅是形式,实际的方法显得落后。在人员的使用方法上,他们并不注重人员的“流动性”或岗位——人才之间的合理配给和开发,虽然人员流不出去但也进不来,这种配置方法也显得十分滞后。在涉及到人员“质”的开发和培训时,他们一般舍不得太大的投入,也不允许员工出外充电,长效的“人力资源”投资较少,所以,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与实际相脱节。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过分看重权威型的集中管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而且管理模式过于单一,较为看重普遍的方法而忽视具体方法。而私营企业往往看重对人员的“最大化使用”,选择精壮劳力是其主要目标,一般惯用“经济手段”对其进行刺激,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同时也为劳动力自身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者,它们的保障机制不甚完善,员工的后顾之忧较多。这些都说明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处理方法上存在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理念问题

“人力资源”究竟可以被划分为多少个环节或项目,只是方法的应用对象多少问题,并不代表方法本身或方法是否合理科学。笔者认为,针对具体环节所采用的处理方式和理念才属于方法的范畴,才是方法的关键,所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其重点应该放在方式和理念的制定、完善和具体实施上来。按照这一思路,笔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处理方式和理念,必须以当前时期的客观实际作为依据,制定的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并且应该参照实践来不断纠正该方法的错误。

其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本身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单纯地使用一种方法难免会有局限,针对性很强的方法不见得可以针对每一个环节,一般性的方法也不见得都一无是处,只有灵活才能适宜。

其三、借鉴与大胆创新。方法本身只是一套规范或学科,不存在绝对的公有或私有,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开阔眼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自身。

其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及“人性化”特点。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 重要性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势必会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出现不同,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由计划性的人力资源配置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配置,市场化模式不断成型,这种模式的转变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我国未来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配置模式转变的意义

在以往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附带在生产要素的分配上,主要由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性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主观发挥,而没有体现出人才资源的自主性,虽然在计划经济特定的环境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诸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盲目的提高就业率,实行全面就业政策,虽然使得上岗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往往是低工资的待遇标准,人员的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当中人员往往无事可做,还有一些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中挂名,但其实际上已经处于失业状态;第二,被分配人员的自主性被抑制,只能被动的接受政府的指令,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出现脱节,为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造成了阻碍;第三,在制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僵硬,为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设置了障碍,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第四,政府单方面负责对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投资,但是这必须依据较强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能力有限,那么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加强人力资源配置高效合理性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法律的权威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运行的协调管理,政府应该依据市场规律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将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权威性来矫正人力资源市场的不良发展。目前我国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市场的把握的有效性还不足。人力资源的立法必须在法律的引导下进行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属性进行调控,必须完善相关的职业中介法、保险保障法、劳动仲裁法等,以中国的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将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法规融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当中,以宏观调控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最大程度避免人力资源市场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统一人力市场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较为迅速,这也导致就业市场的转型存在滞后性,一些相关的中介结构和服务部门还没有建立起来,影响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增强全面管理的力度,摒弃当前部门分离的枪口,优化人员的组成结构、市场流向,尤其是重点行业的人员必须重点考虑,让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竞争性、公平性以及开放性,从而加快向市场化人才配置的转变。政府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协助服务体系的建立,包括职业中介、指导以及培训,从事为人员提供能力鉴定服务,让整个市场化服务走向成熟,最终提高人力市场的管理水平。

(三)完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为了让社会人员可以直观、及时的了解当前市场的变化情况,必须向其准确的反映出市场信息。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是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导致信息传播面受限,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一缺陷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体现信息对人力资源的导向作用,减少人员盲目跟风导致的问题。

(四)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力度。首先应该拓宽教育事业的教育面,利用政府的职能组织人员接受系统的培训,只有提高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素质,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点也导致培训工作棉铃前所未有的难度。对此必须结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多渠道的发展教育培训事业,在社会上进行推广宣传,与民办教育合作共同办学,使培训机构的构成为政府为主体,社会为资金来源的模式。而培训的内容、教育方向以及教学目标都要围绕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深入研究开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起到引导的作用,不断的健全教育设施以及培训网络,为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健全社保政策。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以及配置的对象都是人力资源,因此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基本保障也是政府部门必须要履行的责任,政府部门必须将人力资源的社保制度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尤其是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帮扶政策,让人力资源的后顾之忧得以消除。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统一制定社保制度,保证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国家福利;第二,同时根据岗位性质和行业性质进行针对性的保障方法,有必要让一部分特殊岗位享受额外的社保制度,同时根据岗位的高低来决定社保的高低;第三,形成一个具有资金筹集以及运营的社保管理体制,由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共同承担社保的费用,避免单方负荷所产生的过大压力。

三、总结语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随着经济制度的转变,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也变为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避免传统单一行政干预产生的问题,但是政府部门还是应该发挥出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人力资源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优化 采油三厂 效果  

一、采油三厂人力资源概况 

 

目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劳动用工总量5276人,其中女员工1866人,男员工3410人。按岗位类别划分,管理人员887人,专业技术人员280人,操作人员4109人。按用工形式划分,合同化员工2713人,合同制员工2003人,其他用工560人。 

 

二、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因 

 

1.员工人数紧缺与上市公司控制用工数量之间的矛盾。第三采油厂作为国外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分支企业长庆油田分公司的一个生产机构,不是独立法人,不具备招收员工资格,上市公司严格要求控制员工总数,这与油田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岗位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员工综合素质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油田大发展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在管理能力、执行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不足,影响着构建和谐企业、履行企业三大责任及团队建设。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对管理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操作等方面的需要,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旧的人力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下,采油三厂一直依靠油田公司的持续招工补充岗位空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方面很少有所尝试。特别是在重组改制以后,人员的进口被堵死,油田却空前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全不能满足新形势。 

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采油三厂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员紧缺和油田大发展的矛盾中寻找一条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新路子。为采油三厂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采油三厂优化人力资源的具体做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采油三厂的原油产量已经由2002年的200万吨上升到了2006年的265.4万吨,“十一五”期间,原油产量将跨越300万吨,向400万吨冲刺,油田发展对队伍结构、人员素质、组织形式、用工形式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建立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缓解人员紧缺的矛盾,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实施创新,凸现了“一剥离,五优化,一考核”的管理特点,为采油厂优化人力资源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 

(一)“一剥离”即引进社会化服务,实施辅助业务剥离 

2005年以来,采油三厂依据“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具体要求,逐步建立起了辅助业务剥离和社会化服务的用工管理模式,将后勤管理社会化,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现状。 

(二)实施“五个优化”,促进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1.配置优化。从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先后从全国各大院校接收高校毕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21人;从长庆石油学校、长庆石油技校引进高技能专业化骨干操作人才500余人;在全厂范围推进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机制,使266人通过竞聘走上了一般管理岗位,有82人走上了科级管理岗位,从而有效补充生产岗位对专业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需求,为“人尽其才”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改革优化。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通过优化管理层次、简化管理机构、实行生产管理靠前指挥、合理调配员工倒休制度,精简了部分机关和后勤生产辅助人员,缓解了新区和生产一线对人员的需求,严格控制了人员一线向二线、老区向新区的转移。

3.管理优化。采油三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教育引导,政策激励,活动熏陶,感情凝聚的方法,努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环境,从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操作人员队伍建设三个层面,通过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组织面向全厂各类员工的公开招聘,建立操作人员技能等级管理的办法,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 

4.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开发员工的能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采油三厂通过分层次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实施员工“双元制”的素质提升教育,增强了全体员工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员工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5.技术优化。自2004年以来,采油三厂引进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分析”系统6套,在靖安油田和盘古梁油田的部分配水间和接转站开始试运行并取得成功,逐步完善网络系统建设和视频监控网络系统,为人力资源挖潜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减少了用工,工作质量和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的应用,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有效弥补了人员管理的缺陷。 

(三)实现绩效量化的人性化管理,深入挖掘人员潜力 

1.建立岗位激励机制。一是在人才使用上,实现能者有其岗。要敢用人,即扬长避短,敢将有特殊能力的人安排在特殊岗位上,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承担。要“善”用人,即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根据人的能力选配合适的岗位,进行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善于“帮”人,有容才之德,尽力为人才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有适合自己能力的事做,有创新的事做,有在本岗位出成果的机会,这就真正作到了“能者有其岗”。 

二是在人才激励上,作到能者有其享。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因此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的需求,善于用利益驱动机制来激发人们的工作创造性;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给每个员工以充分的尊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人力资源优化的内涵,结合采油三厂人力资源实际情况,探讨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因,采油三厂优化人力资源的具体做法,总结采油三厂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效果。 

    一、采油三厂人力资源概况 

    目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劳动用工总量5276人,其中女员工1866人,男员工3410人。按岗位类别划分,管理人员887人,专业技术人员280人,操作人员4109人。按用工形式划分,合同化员工2713人,合同制员工2003人,其他用工560人。 

    二、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因 

    1.员工人数紧缺与上市公司控制用工数量之间的矛盾。第三采油厂作为国外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分支企业长庆油田分公司的一个生产机构,不是独立法人,不具备招收员工资格,上市公司严格要求控制员工总数,这与油田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岗位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员工综合素质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油田大发展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在管理能力、执行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不足,影响着构建和谐企业、履行企业三大责任及团队建设。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对管理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操作等方面的需要,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旧的人力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下,采油三厂一直依靠油田公司的持续招工补充岗位空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方面很少有所尝试。特别是在重组改制以后,人员的进口被堵死,油田却空前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全不能满足新形势。 

    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采油三厂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员紧缺和油田大发展的矛盾中寻找一条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新路子。为采油三厂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采油三厂优化人力资源的具体做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采油三厂的原油产量已经由2002年的200万吨上升到了2006年的265.4万吨,“十一五”期间,原油产量将跨越300万吨,向400万吨冲刺,油田发展对队伍结构、人员素质、组织形式、用工形式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建立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缓解人员紧缺的矛盾,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实施创新,凸现了“一剥离,五优化,一考核”的管理特点,为采油厂优化人力资源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 

    (一)“一剥离”即引进社会化服务,实施辅助业务剥离 

    2005年以来,采油三厂依据“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具体要求,逐步建立起了辅助业务剥离和社会化服务的用工管理模式,将后勤管理社会化,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现状。 

    (二)实施“五个优化”,促进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1.配置优化。从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先后从全国各大院校接收高校毕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21人;从长庆石油学校、长庆石油技校引进高技能专业化骨干操作人才500余人;在全厂范围推进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机制,使266人通过竞聘走上了一般管理岗位,有82人走上了科级管理岗位,从而有效补充生产岗位对专业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需求,为“人尽其才”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改革优化。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通过优化管理层次、简化管理机构、实行生产管理靠前指挥、合理调配员工倒休制度,精简了部分机关和后勤生产辅助人员,缓解了新区和生产一线对人员的需求,严格控制了人员一线向二线、老区向新区的转移。

    3.管理优化。采油三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教育引导,政策激励,活动熏陶,感情凝聚的方法,努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环境,从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操作人员队伍建设三个层面,通过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组织面向全厂各类员工的公开招聘,建立操作人员技能等级管理的办法,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 

    4.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开发员工的能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采油三厂通过分层次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实施员工“双元制”的素质提升教育,增强了全体员工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员工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转贴于 中 5.技术优化。自2004年以来,采油三厂引进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分析”系统6套,在靖安油田和盘古梁油田的部分配水间和接转站开始试运行并取得成功,逐步完善网络系统建设和视频监控网络系统,为人力资源挖潜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减少了用工,工作质量和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的应用,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有效弥补了人员管理的缺陷。 

    (三)实现绩效量化的人性化管理,深入挖掘人员潜力 

    1.建立岗位激励机制。一是在人才使用上,实现能者有其岗。要敢用人,即扬长避短,敢将有特殊能力的人安排在特殊岗位上,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承担。要“善”用人,即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根据人的能力选配合适的岗位,进行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善于“帮”人,有容才之德,尽力为人才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有适合自己能力的事做,有创新的事做,有在本岗位出成果的机会,这就真正作到了“能者有其岗”。 

    二是在人才激励上,作到能者有其享。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因此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的需求,善于用利益驱动机制来激发人们的工作创造性;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给每个员工以充分的尊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2.建立科学、公开的绩效考核系统。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使考核评价有可靠的标准;认真做好生产与工作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考评提供客观依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选择“有事业心,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坚持原则,大公无私,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考核小组,分岗位、分工种进行考核。要提高对员工的全面综合评价,判断他们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切实保证员工的报酬、晋升、调动、职业技能开发、激励、辞退等项工作的科学性。 

    3.建立“以能取效取酬”的分配激励机制。一是逐步建立了“以能取效取酬”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了以往企业“发”工资到现在员工自己“挣”工资的意识形态的转变。二是建立“单位工效挂钩、员工按效取酬、薪随岗动、薪随效动、总额控制、分配权下放和监督指导”的分配制度。针对不同部门,采取不同的挂钩分配模式。三是建立“奖惩同力度到位”的激励制度。按责任和贡献大小适当拉开差距,奖惩过硬,按时逐月兑现;按一事一议的原则,实行当期一次性特别奖惩;对目标达成高、绩效实现好的奖励兑现;对未完成考核目标的,同比例扣减过硬。 

    四、采油三厂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效果 

    1.人均产油量逐年增长。随着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优化战略的实施,采油三厂的原油产量由2002年的164吨上升到2006年的264.5万吨,原油产量增加了61.28%,而用工总量只是由2002年的4089人增加2006年底到5134人,增幅仅有25.56%,使该厂人均产油量保持了逐年增长良好态势,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实效。 

第5篇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其成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人力资源为中心,研究如何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内容一般包括招聘录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板块充实了更多的具体内容,如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统计、社会保险汇缴、人力资源预警系统、考核数据测评等。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被广泛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传统因袭的厚重,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亟需通过管理的优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

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对人才的引进、培训、指导、激励、检查、整合等。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往往抱怨职工管不了,没法管。于是动辄辞退另聘,其结果是企业总是多为技能生疏的新员工。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是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发工作做好,结果使许多专业的资源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最后导致人才匮乏,企业效益低下。

2.对提高管理者素质重视不够

我国企业对员工培训是普遍重视的,但对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往往重视不够,投资不力。管理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10%,而他们的作用却远远超过过90%的员工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所以,管理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大量事实也证明,那些能使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的人都是高素质和高管理水平的。培养选拔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才是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直至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还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选择、任用、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地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在我国,企业培训工作通常是与人事部门分离的,一般都由业务部门举办短期岗位培训班,这常见于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ISO9OOO系列达标验收等的应急培训。企业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经理人的规划。

4.人力资本投资严重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投入,作为一种资本,人力在性质上具有决定和制约其他生产力的第一位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这已成为共识。但不少企业不顾本身实际情况,不遵循教育投入的规律,不惜血本,搞豪华学校、贵族学校、高档次的培训机构、高额聘请培训师等等。但效果往往相反,效益并没有多少提高。这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浪费。

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理念陈旧,管理过程不精细化,管理方法沿用传统的人事模式,而没有深刻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作用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存亡的背景下,深化改革,促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职能部门数量及级别大大压缩,组织机构不再是“多级管理”,而是呈现“扁平化”趋势。以专业技术组织的职能部门仍将存在,但部门之间的“边界”大大淡化。部门经理权力倾向发生质变,一般只是制订战略、培训及管理人员,员工直接服务对象是顾客,而不是“上司”。在运作中,员工将分为具有领导及沟通能力的管理者和各类应用专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只要认真努力,自然会拥有名义及地位。如在微软公司的项目组中,一个级别较低的PM(项目经理)可以领导一个技术级别等同于比尔・盖茨的技术专家。在此情况下,每个人追求的将不再是各级“经理”或“处长”等,而是各种“专家”。

2.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巨大飞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促进条件。由于数据库、通信、网络技术的巨大成就,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实时地共享信息,了解以往潜藏在企业各个文件柜中的数据,从而在物质上保证了能够打破劳动分工,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

3.最大值的节约投资

人力资源的管理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包括员工培训、教育投资、招聘开支等等,都能得到节约,压缩开支的结果,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生产产出率,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投资。这能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死存亡,是现代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能有效配置企业人才结构,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效益,这就在总体上促成了企业生产力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成企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1.更新观念,突出对人才的人本终极关注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更新观念,以人为本,突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人本关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它把人看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可以增值的资本。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三要素(知识、技能、人格动力),调动和提升员工的人格三要素,并且从员工的反馈中得到营养,从而进一步增加自己金三角的面积。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的发挥所长,做出更大的绩效。在对待所属人员时,应特别注意他们希望公平,追求平等的愿望。为了给职工的这些要求以最大的满足,而同时又不忽视任何原则,不忘掉总体利益,企业领导者应经常把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努力使公平感深入各级人员心中。要尽快确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人事人才新观念,包括人是资源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力资本投入优先的观念、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的观念、引才借智的观念、法制管理的观念等。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应尽快制定出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包括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强员工的活力等。

2.积累增值,强调人力资本的节约

由人力资源管理到人力资本管理,这是企业人本化现代管理的趋势,体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亦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从个体角度定义,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个人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则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则是一种质量概念;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存量、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增长理论特别强调,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依次推论,我们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可以通过投资节约、使用节约和管理节约,促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提升到人力资本投资经营的高度,加强对投资的有效调控,包括企业员工培训考核、企业的教育投资、企业的人才流动,都必须注意节约,尽量减少开支,压缩成本。同时舍得激励投入,激励投资是人力资本支出受益最大的类别,其结果是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特殊作用。通过资本节约的办法来实现扩张,才能保证专业人员的价值积累和增值。节约的结果,就是一种投资,这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辩证法。

3.整体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上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最初于1990年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引入中国学术界,而后随着我国ERP应用热潮的兴起而逐渐被国内企业所熟悉。根据哈默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地(Dramatic)改善”。显然,BPR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它的重组模式是: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使企业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适合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由于流程重组过程处于管理学的心脏地位,所以BPR与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一样特别强调过程,即如何将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通过过程的重建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调。从定义可以看出,要成功的实施BPR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框架、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等硬性因素;另一方面转变领导行为、组织文化、沟通方式等软性因素。

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如图1,这些过程既有环节上的承接性,又有活动内容的独立性,就单一员工来说,管理到其去职为止。这从范围来说,管理是到位的,内容是完整的,其精华值得保留。按照BRP理论进行优化组合,其结果则如图2。

图1 一般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图2 优化后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重组后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管理规划、管理过程两大工作板块中,把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捆绑在一起,并突出了信息收集、意见反馈和客户满意三个环节指标,特别是把最终目标锁定在员工、领导、企业和社会满意上,这就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宗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本化。流程是详细的文档,但又需要简洁清楚,易被使用者理解。流程文档(管理和操作)需要嵌入业务过程和控制。因此,如同操作过程本身的简捷一样,流程图中的准备过程和具体审计操作过程也应该是简洁的,形成的板块中体现出细节的逻辑联系和科学规范,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力求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总之,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优化,需要建立专门的、完善的、高效的人力资源机构,通过观念的更新、服务精神的张扬,让企业员工和人才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吕政郭朝先: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18-20

[2]代沁员、王学庆:现代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14),115-116

[3]郝敏玲:浅析国企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95-96

第6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举措

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和不同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理论的研究相对略滞后于国际研究,但是国内理论研究是基于我国经发展状况着重于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人力资源的最早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其指出人力资源与其他所有的资源的唯一区别是在于,人力资源具备人的属性。同时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中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一种职能,这种职能相对企业中存在的其他管理职能同样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企业中的每个微观个体进行有效适当的管理,其中管理的内容包括包容、保持、培养、开发、利用及组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其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人力资源着重于人事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由简单的人与事的相匹配的人事管理转向了对劳动力的多层次的管理,也就是不仅仅局限于对人力资源物质性的管理,而是将人力资源的物质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成形阶段。这一阶段西奥多W舒尔茨、雷蒙德?迈尔斯及戴维沃尔里奇等研究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了发展,使其走向现代化。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阶段。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与企业的绩效相联系的研究。

二、企业文化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企业组织的文化进行的管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灵活性较低。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已成功的经营组织模式应用于自身的企业组织建设中,而企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其企业新市场开拓地的文化及理念,简单的复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应用于新市场。地域及文化的差异将会造成新市场对于企业文化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企业绩效因此承担较大的风险。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完善度较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未能涉及到企业组织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所疏漏之处必将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其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第二,人力资源的获取及评测方式不恰当。第三,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开发过度标准化,忽视个性化。第四,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性和鼓励性。

三、企业文化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理念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中,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全局性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是通过人才的获取、人才培养、人才留用以及人才评测等方面,体现出其工作的效用。而人才的竞争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性、有效性将直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正向提升作用。企业应树立全局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在遵循人力资源管理规律的前提下,展现、尊重人才个性,建立与企业文化价值相一致的人才个人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达到人性化、组织化,用人才、留人才及发展人才的效果,提升企业绩效。

(二)系统性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相互联系却又各有不同,有效实现职能之间的相互衔接将大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冗多,不仅会增加企业部门职能间的摩擦,还会导致工作的协调性下降。因此,需要系统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一方面建立健全职能体系,部门内职能间的关系及运作有制可寻;另一方面,树立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人才战略目标。

(三)提高企业文化的适应性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市场开发过程中面对的事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的认知在自身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实现在市场本土的调整,及时适应市场所需及发展战略的调整。灵活的企业文化也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弹性,企业中多种文化、多种环境及不同员工参与企业组织的发展。建立企业独特的文化个性,寻找不同文化间的共同链接点,以非正式的、无形的形式推动人才资源的效用的发挥,增强企业的文化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06):137-146.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 优化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特别在教师职称评审、人才引进、薪酬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还是明显落后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这也制约了高校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因此,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对于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的共同特点

(一)结构层次高,具有稀缺性

相比于一般的组织,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其人力资源具有文化程度高的特点,高校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能的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都是以高校为依托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以知识为核心的高校中,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结构层次要明显高于其他一般人力资源。据资料显示,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是大学发表的,3/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大学获得的。

目前我国的人才培育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各高校历来都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大力推出引进人才的政策,各高校之间的人才争夺也日益激烈,大部分名牌高校都不惜重金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往往为了一名优秀的专家或教授一掷千金,因为拥有优秀的老师资源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理由。

(二)需求层次高,具有自负性

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等不同等级。高校人力资源较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需要,更需要得到尊重,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更强调自我引导,渴求工作氛围与时间的宽松和灵活。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尊重的需要,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价值需要得到社会承认;更是成就的需要,将挑战性工作视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自我满足的内驱力使教师产生巨大、持久而稳定的进取精神,尽力追求完美结果。

(三)思维能力强,具有创新性

高等教育的任务决定高校人力资源由高素质人才组成,高校具备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促使高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最有效率的工人比普通工人多生产30—50%的产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研发人员能比普通人员多做500%或更多的工作,产生更多的价值。在工业社会中,同质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然而在信息时代,很多人才具备特殊才能,这些人才是难以替代的。高校正是云集这些具有特殊创意和特殊才华人才的场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当人力资源的智力价值远远超过其他形态的资本收益率时,便构成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高校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产生的投资收益率相当高,这就注定高校人力资源具有高增值性。

(四)社会需求大,具有流动性

人才流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必然响应。人才总是向往着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人才的流动受到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因素的驱动,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也不例外。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很灵活,同一名高校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体力可以被多家单位共有和重复使用,很多单位也对人才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因此,高校人力资源呈现出可共享性和很强的流动性。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一些高校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高校发展的意义,仍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层面,把重心放在国家政策、招生、就业等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设备管理和资金管理等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普遍缺乏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还沿用传统的人事处及日常事务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掌握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具备从战略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甚至不具备履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只是在进行日常人事工作管理,在人员招聘、选拔、配置、绩效考核、培训开发、薪酬管理、激励等方面缺乏工作经验和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一些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存在短视行为,没有明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人才引进工作显得有些盲目,没有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以至于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低,甚至有的还存在着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有数据表明,从1975年到2003年高校人力资源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专任教师人数增长却一直落后于教职工总数的增长。1975年到1988年,高校教职工总数增加了58.6万人,同期专任教师数却只增加了23.7万人,1989年到1998年,高校教职工总数增加了3万人,同期专任教师数却只增加了1万人,近30年内高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重长期在38.2—40.0%之间徘徊,2000年后比重才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