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践练习法范文

时间:2023-05-25 17:36:32

序论:在您撰写实践练习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践练习法

第1篇

由于笔者是在所调查班级三年级的上半学期开始承担服装设计教学的,因此就将实践练习作为服装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辅助教学手段予以实施。在开展专业实践练习之前,大部分学生对实践练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更有不解的情绪。学生普遍认为想要提高专业学习成绩,只能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不断进行练习。因此,如何使学生体验到专业实践练习的有效性、优越性,成为此项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制定实践练习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不同练习形式,预先给学生提出实践练习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最后的实践报告。通过这些环节,学生逐渐熟悉、适应了实践练习的整个过程,并产生了认同感。服装专业的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实践练习,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组合(学生自由组合、老师指定组合或学生对练习内容有共同想法的“志同道合”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团队需要,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团队基础。小组按实践练习的要求准备不同阶段的实践材料,学生各自分工,在小组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讨论,虽有设计构思以及工艺制作上的意见不统一,但也在相互探讨过程中进行优化调整。正如实践练习后学生完成报告时得出的结论:原本1个人有很多的想法构思,4个人就更多了,我们4个人互相磨合,不断筛选,选择出最佳的方案,最后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我们研究的图案的工艺形式。

2.师生关系

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至关重要。为此,调查问卷设置涉及老师的因素。笔者希望由此出发,逐步重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值得思考的是,只有学生在感觉到不够自信、对解决问题束手无策时,才会真正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并且这种指导是因人而异的。在T恤图案设计的实践练习中,一名学生在如何把握设计构思时向笔者请教,在征询其想法后笔者给出了建议,学生参考后经过自己的实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她在实践报告书中写道:“在我犹豫的时候,老师给予我鼓励,并帮助我分析值得肯定及需要调整的部分,我逐渐体会到老师指导意见的优越性与可操作性。”调查表明,实践练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符合该阶段高职学生性格、接受能力等发展要求的。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练习时,应学会适时放手,但始终仔细观察他们的实践练习进展,在他们最希望老师出现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支持与鼓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到位”但不“越位”的帮助,引导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践练习。

3.实践练习的环节

实践练习的环节由几个教学板块的内容紧凑衔接而成,学生经历从开始设计到进行操作、最终成果展示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听讲、思考和询问,并通过自我的理解、消化来完成,而经常接受有效的实践练习的学生则善于通过讨论交流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思维训练、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分享体会等环节来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样能更扎实地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教学起点和终点,却相对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更不易兼顾到整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反而成为了学习的客体。而服装专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去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实践练习就成为能有效关注学生的技能、活动及情感体验的教学形式。课堂专业实践练习能否有效实施的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学生间、师生间适时的交流、讨论和共同的探究。在服装教学中,专业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交流、体验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将创意融入相关的动手实践过程中,从而培养他们开朗、乐观、自信的性格。

4.结论

第2篇

作者:掌凤林 韩永康 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教师比例偏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技能训练教学时数不足,训练质量不高。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出现了企业招不到满意的技术工人,但学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尴尬现象。因此,作为机电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车工技能教学工作必须改革。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岗位技能的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1.确定车工技能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职车工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较高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项目教学以具体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让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所带来的问题,调动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2.编制车工技能项目课程。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梳理,重新组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其次,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项目。(1)车工技能项目课程的性质。车工技能项目课程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核心教学与训练课程之一,是体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之一。(2)车工技能项目课程的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进行编制的项目教学,兼顾其他优秀教学方法作为补充的先进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提高学习自主性,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3)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车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素质要求、技能要求及知识要求为主线,以操作规程、加工工艺、检验规范为依据,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进行项目化课程编制工作。(4)编制的项目课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②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和适当的教学内容,能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③与企业设备、产品类型、制造工艺及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有一定教学价值,项目实施由易到难,可以使学生既学习和应用已知的知识及技能,又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探究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④项目结束时,可以让师生评价工作成果和工作方法,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教育;⑤参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项目课程的内容要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实践、等级考核的有机统一。3.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途径。政府部门在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我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学校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企业需要为目标,深入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准确定位,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硬件设施和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企业需要的劳动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完成车工技能项目化教学后期教学任务的首要选择。(1)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互利双赢。①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了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的过程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企业从一线工作实际出发,从企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提出生产岗位的技能标准和用工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车工实训教学工作更贴近企业生产过程,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可以全面采用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管理校内技能训练全过程,用企业标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设备和保养设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学校要实现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计划,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指导工作。学校也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除了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高校学习及出国进修,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②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接受了企业文化,适应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培养了职业道德,增强了团队意识,树立了责任感,实现了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学生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了解企业工作程序、生产过程、操作要求和经营理念,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通过培养工作发现并优先录用优秀人才,提升了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解决了用工来源问题,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劳动任务,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2)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近年来,我校主动与企业联系,与用人单位沟通,对企业的产品情况、生产过程、设备状况及对员工的要求等方面展开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与企业建立了包括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在内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车工技能训练选择了双湖机械集团作为校企合作伙伴进行教学工作。双湖机械集团是一家知名的大型企业,产品中有较多适合技能训练项目教学的零件。

项目教学的实施有以下几个阶段:①确定任务。在各类车削加工零件中选出若干种作为项目教学载体,由学生完成实习加工任务,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项目内容要与企业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协调;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讨论图纸,分析包括零件材料性能、图纸技术要求、车削工艺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确定加工方案;③教学项目实施,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几种零件轮番加工,使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几种零件加工的全过程。加工操作开始前首先由企业工人师傅做示范性加工,指出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之后,学生按计划完成操作任务。操作过程中,学生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解答和指导;④检查测评。定期检查产品的加工质量,也可组织学生互查。

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技术水平,通过检查测评找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⑤评价总结。实习项目完成之后,要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总结。通过对项目成果的展示,可以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巧、团队精神、责任感、职业意识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相互学习别人的长处。通过与双湖机械集团校企合作进行车工技能项目化教学,一方面,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已就业的学生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与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另一方面,为制定“中职专业项目课程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应用专业专业技能项目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应用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事实证明,以校企合作方式实施车工实习项目化教学工作,是车工技能教学改革的正确选择。

第3篇

摘 要 循环练习法,是体育教学中进行多项素质练习或熟悉某类技术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它所用的教学时间短,练习内容多,效果大,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循环练习法在田径模块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练习方法,它对增大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田径模块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循环 练习法 高中 田径模块 教学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择若干练习内容或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练习站(点),练习者按规定的路线、顺序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完成练习的方法。它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组织者依据学习或练习目标所设置的多点多项目, 通过循环的形式, 组织学生连续进行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方法。

循环练习法,是体育教学中进行多项素质练习或熟悉某类技术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它所用的教学时间短,练习内容多,效果大,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循环练习法一直是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体育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质健康的重视,循环练习也越来越被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采用。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循环练习法在田径模块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练习方法,它对增大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田径模块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田径模块教学中采用循环练习法的实践与感受,愿与同行们共同交流与探析。

一、在田径模块教学中循环练习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必须根据高中学生所掌握的田径运动技能和技术程度,结合课堂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主教材的若干分解动作或相关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这样既掌握了动作技术,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又有利于完成体育新课程目标。

按照相关教学原则要求, 把所选相关分解动作、辅助动作或素质动作按点按顺序编成一套练习。

教学中组织学生按规定的路线和次序进行练习, 每连续完整的完成一次练习称为一个循环,教学中可按需要作一次或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连续地进行,亦可有间隙地进行。

以下是笔者在田径模块的跑和跳项目中较常用的循环练习方法:

短距离加速跑教学时所设计的循环练习。

在高中的田径模块短跑教学中,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笔者选择了原地摆臂、弓步走、、立卧撑、原地高抬腿和30M加速跑作为练习内容(如图1),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来回用二道,教师发出口令,每组学生各自进行相应练习,这样使学生练习达到了一定的运动负荷量,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改进快速跑技术,促进全向协调素质的提高。

图1

三级跳远教学初期学习时所设计的循环练习。

三级跳远是我校学生必修的田径模块中的项目,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具备了连续跳跃的能力,在田径模块三级跳远技术修习初期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对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能体会出三级跳远的动作节奏,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的循环练习以近距离三级跳为主,在学生返回阶段加配加强节奏感与弹跳素质的单足跳和跨步跳,在等候阶段加配俯卧撑,通过本次课的练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了三级跳远项目,并较好地掌握了三级跳远的动作节奏,既增强了学生的弹跳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全身协调素质的提高(见图2)。

图2

二、关于循环练习法在田径模块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循环练习法对全面完成田径模块目标的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

由于循环练习是连续进行的, 而且从第二个练习起, 每个练习都超过了组成循环练习的每个单个动作的强度。因此,它既能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 又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次数和强度, 增大了课的密度和运动量。

由于循环练习的内容丰富、动作多样、方法变化, 并能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替工作和休息。因而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推迟疲劳,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循环练习对学生的练习时间、次数、强度以及进行练习的队形、路线、动作的要领和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对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独立地从事练习, 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勇敢、果断、刻苦耐劳等意志品质都有良好的作用。

由于循环练习法对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的组织教法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它有助于促进教师更加刻苦地钻研业务, 提高教学能力。

三、关于运用循环练习法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让学习者统一思想。加强练习者的思想教育, 明确练习的目的, 启发练习的自觉性。

其次采用循环练习进行教学,不能片面追求运动量和练习密度。教师要通盘考虑所选用的练习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安排的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要能完成课的任务,同时又要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应根据课的任务, 教材的性质、难易程度,学生的特点和季节气候等条件正确确定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和间隔以及整套练习的时间和重覆次数。练习的次数应以班上中等水平学生平时最高负荷量的一半为标准, 如俯卧撑平时最多能做10 次,则循环练习中的次数以5次为宜。

组织要合理恰当。循环练习的路线、轮换时间和队形的组织要严密有序。在素质练习为主的循环练习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教材的后半部分,在教学中要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阶段和特点恰当地安排不同形式的循环练习法, 例如当教新教材时就不宜采用流水作业式的循环练习法。

要按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素质、技术等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最好能在男、女分班, 按学生的健康、素质和技术进行分组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体弱学生可另外采用适合于他们的简单易行的循环练习, 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 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小干部、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 以保证循环练习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课中要灵活地运用一定的组织教法措施, 做到既能全面照顾, 又能重点掌握; 并使课内外结合,力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总之, 在田径模块教学中所采用的循环练习法必须从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场地实际情况出发, 决不能生搬硬套, 如一时学生的基础和条件尚有困难, 可先选择条件较好的班级进行试验, 边摸索, 边总结, 逐步过渡、推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服装专业 教学质量 实践练习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练习法是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作为一种关注学生的技能、活动及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活跃了教学氛围,激活了学生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积极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服装专业为例,实践练习法已经成为专业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但在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实践练习内容单一,练习形式呆板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对服装专业课堂实践练习的认知度和需求度,为今后扎实有效地开展专业实践练习,进一步提高服装专业教学质量、优化专业教学形式、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调查内容设计及调查实施

1.调查内容设计

调查研究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是实施实践练习过程中,重点了解服装专业高职生对课堂实践练习的需求与认知度;第二个方面是课堂实践练习过程后,重点了解服装专业实践练习采取哪些内容是科学有效的,哪些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以及专业实践练习给学生带来除学习以外的其他后续积极影响。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主要因素:

(1)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特殊性。

(2)智力因素、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考虑的角度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式也不同,最终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存在差异。

(3)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不同,各项专业能力也有差异。

因此在设计调查的问题时,尽可能针对不同层次、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调查内容涉及影响实践练习效果的因素、学生认同实践练习中的哪些环节以及实践练习与自身成长所需要的条件等。

2.调查实施

调查对象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一贯制大专服装专业的三年级学生。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服装专业学习相对比较陌生,对专业的认知还不够,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对专业学习有所熟悉,但服装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专业学习能力尚浅,在实践练习环节中自控力、调适度还不足。因此调查的主体为三年级笔者所教授的两个平行班级,这样既能对同年级进行比较,也能对他们今后毕业设计有无明显的不同做比较。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学生调查问卷进行筛选的基本条件是,在所设计的6个问题的调查表中,完整填写的为有效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具体数据参见以下调查结果。

1.学生实践练习的意愿

由于笔者是在所调查班级三年级的上半学期开始承担服装设计教学的,因此就将实践练习作为服装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辅助教学手段予以实施。在开展专业实践练习之前,大部分学生对实践练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更有不解的情绪。学生普遍认为想要提高专业学习成绩,只能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不断进行练习。因此,如何使学生体验到专业实践练习的有效性、优越性,成为此项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制定实践练习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不同练习形式,预先给学生提出实践练习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最后的实践报告。通过这些环节,学生逐渐熟悉、适应了实践练习的整个过程,并产生了认同感。

服装专业的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实践练习,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组合(学生自由组合、老师指定组合或学生对练习内容有共同想法的“志同道合”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团队需要,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团队基础。小组按实践练习的要求准备不同阶段的实践材料,学生各自分工,在小组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讨论,虽有设计构思以及工艺制作上的意见不统一,但也在相互探讨过程中进行优化调整。正如实践练习后学生完成报告时得出的结论:原本1个人有很多的想法构思,4个人就更多了,我们4个人互相磨合,不断筛选,选择出最佳的方案,最后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我们研究的图案的工艺形式。

2.师生关系

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至关重要。为此,调查问卷设置涉及老师的因素。笔者希望由此出发,逐步重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值得思考的是,只有学生在感觉到不够自信、对解决问题束手无策时,才会真正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并且这种指导是因人而异的。在T恤图案设计的实践练习中,一名学生在如何把握设计构思时向笔者请教,在征询其想法后笔者给出了建议,学生参考后经过自己的实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她在实践报告书中写道:“在我犹豫的时候,老师给予我鼓励,并帮助我分析值得肯定及需要调整的部分,我逐渐体会到老师指导意见的优越性与可操作性。”

调查表明,实践练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符合该阶段高职学生性格、接受能力等发展要求的。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练习时,应学会适时放手,但始终仔细观察他们的实践练习进展,在他们最希望老师出现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支持与鼓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到位”但不“越位”的帮助,引导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践练习。

3.实践练习的环节

实践练习的环节由几个教学板块的内容紧凑衔接而成,学生经历从开始设计到进行操作、最终成果展示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听讲、思考和询问,并通过自我的理解、消化来完成,而经常接受有效的实践练习的学生则善于通过讨论交流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思维训练、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分享体会等环节来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样能更扎实地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教学起点和终点,却相对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更不易兼顾到整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反而成为了学习的客体。而服装专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去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实践练习就成为能有效关注学生的技能、活动及情感体验的教学形式。

课堂专业实践练习能否有效实施的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学生间、师生间适时的交流、讨论和共同的探究。在服装教学中,专业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交流、体验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将创意融入相关的动手实践过程中,从而培养他们开朗、乐观、自信的性格。

四、结论

首先,服装专业的课堂实践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间合作的意愿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通过服装专业课堂实践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练习,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的认知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提升。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逐渐进入到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状态。

笔者经调查后认为,进行课堂实践练习应该做到“动静相宜”“有变有定”。专业知识的教学仍以“静”为主,不随意调换学生的座位,保证学生的听讲质量。实践练习部分则强调“动”,倡导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动脑、动手、动嘴。在进行课堂专业实践练习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校本练习是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师自身的优势、学校的资源和特色,形成学校特色的练习,是近年来教学与课改的热点课题之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实践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对于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能够在实践中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在面临新的教学形势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来进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使教师和学生对校本练习的设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情况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升,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其成为能够真正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全新的练习观,使初中历史学习环境得到优化,让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发挥出桥梁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统一走向多元,除了获得更加S富的知识外,在练习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和合作精神,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做到学以致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内容

(1)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功能进行优化。使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巩固和检查功能得到优化,在练习系统中有侧重的应用“三维”课程目标。

(2)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解答问题时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练习的答案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容量进行优化。练习量、难度、完成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可一刀切。

(4)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整合进行优化。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使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中。

(5)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评判进行优化。在评判过程中,将过程性和激励性有机结合,评判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研究校本练习在推行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深度,从而去伪存精,使校本练习得以完善。

三、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二个月左右):广泛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思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论证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论证实践方案,确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申报工作;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仔细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2)实施阶段(半年左右):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做好课题研究的开展;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召开专题研讨会,做好阶段小总结。

(3)实践阶段(一年左右):编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并试用,收集并记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修订,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第二稿。定期做好阶段性总结,撰写成研究论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并做好中期检测工作。

(4)总结阶段(三个月左右):整理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定稿;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向县进修学校及有关专家汇报课题成果,接受专家评估。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2.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前,通过查找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借鉴成功的经验,及时了解和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把研究的理论层次提升。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比较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总结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练习优化设计的实践中,要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总结,不断找出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校本练习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有关的阶段性小结,把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归纳、综述,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修正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实施并推广研究成果。

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练习相比,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能将教学与实践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热点、科技动态等实践内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普通的练习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了让学生多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之中,在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建构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要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在开发校本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更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特别是教师现有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储备的丰富,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初中校本练习的开发效果说,这些因素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学习资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就使教师的资源开发和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解决方法方案,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完善校本练习,在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基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瓶颈,其目标是改变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僵硬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校本练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的优化重组与整合,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从而开发出符合实际教学需求,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校本练习。

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以学生为本,旨在构建符合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体系,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联系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果,还可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篇

然而,由于低年级数学练习习材的开发与实践在我校正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起步阶段,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在习材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存在四大误区。

1.使用随意。书中的练习习材直接使用,仅是走过场,做完就算,不能挖掘每一题的深层意义,使习材失去所用价值。

2.思维不清。习材的安排顺序不合理,不能体现思维的层次性,难易程度间没有递进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趋势。

3.重复性多。表现为题型上的类同和思维路径的重复。

4.难易失度。习材的设计没有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出现知识点和思维层次普遍过易或过难,大部分学生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就能掌握,学得轻松,但收获不多,或是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从而丧失信心。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重组教材,结构优化

在关注习材整体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及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探索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进行局部重组,以达到结构的优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案例]苏教版一下第60页,本课的内容是求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本来书上的题是做完2个练习题后第3题是复习以前的知识,在实际教学我进行了重组,把以前接触到的和之后的练习中将要接触到的两道题补充了进来。1.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2.女生做了25朵黄花,男生做了20朵红花,男生还要再做多少朵红花才和男生一样多?分析:“配套”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把裤子和上衣比较;“再……就……一样多”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把红花与黄花比较。小结: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不仅以“比多比少”的形式出现,“配套”“再……就和……一样多”也是求两数相差。

从而帮助学生归纳题型,让学生在题组中逐步完善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建构知识体系。

二、精选题型,挖掘内涵

教材中的习题,有些是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但更多的题有其独特的价值,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习材,挖掘内涵,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去创新。

1.渗透数学思想

[案例]第一册第八单元《连加连减》,书上的想想做做第4题改编着下列题:给小白兔找家:小白兔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儿要回家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它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白兔身上写着得数,蘑菇房上写着相应算式)出示情境图:算式是:10-5-36-3-35+1+( )( )( )( )小白兔身上的数是:2、0、4、8,学生上来给小白兔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老师帮得数是8的小白兔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它会是谁的家呢?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应填几。)师: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白兔,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的小白兔造房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

设计意图:把这一题整合重组,变单一的计算练习为有趣的思维锻炼。第一层次:前两只小白兔学生都会通过计算帮它们找到家,是基础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练习;第二层次: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到:5+1已经超过4了,只能是8的家,应用求未知数的方法求得加2;第三层次:得数是4既可连加又可连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序思考,第一个加数是1,那么有哪些算式?第一个加数是2有哪些算式,3呢?0除外呢?减法如何有序地想?第一个数最大是10,最小只能是几呢?这样的过程既有开放性,又有层次性,更有思考性,使不同的学生学得不同的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方法的有效形成

[案例]第一册第九单元《认数二》第4题“估一估,数一数”是这样设计的:运用多媒体先出示10个草莓,与学生一起数一数,再出示几个并迅速遮住,让学生猜、估“有几个呢”?然后提问:“为什么不猜10个以下的数?”让学生体会到:刚才已经有10个了,再多几个应比10多;再打开遮盖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是十几个呢?”由学生的内需出发想到要把十个圈一圈,圈时可以作记号;小伞题再次让学生内化方法,并与草莓比较估时应是差不多或多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方法的渗透,数感的培养。

三、综合应用,注重升华

数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做了大量尝试。

[案例]第一册第八单元《连加连减》,书上的想想做做第4题改编着下列题:学校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干粮。如果妈妈给你10元钱,有这么一些食物,你打算怎么买?用算式来表示。

食品 果冻 蛋糕 饮料 面包 薯片 火腿肠

单价 2元 4元 3元 1元 3元 5元

师:好好看看、算算,怎么样才能买到自己喜欢又实惠的食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第7篇

一、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首先练习过杆技术,以引起练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大脑中初步形成正确的过杆概念,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学会动作的信心。

1.单杆悬垂做过杆模仿练习双手抓杠,收腹举腿,双臂上拉。

同时,用力向上送髋,仰头屈膝收小腿,体会空中“背弓”动作。

2.原地后倒挺髋练习

首先背对垫子站立,做提脚跟、挺髋、向后引肩,倒落在垫子上的练习。接着背对搭放垫子的跳马站立,然后提脚跟、挺髋,并向后倒肩做背越式过杆动作,接着顺垫子向后落下。

3.原地跳起挺髋练习

要求双脚用力向后上方跳起,依次做仰头、倒肩、展体、送髋,落垫后保持背弓姿势。做此练习时应改换海绵垫,以减少练习者的恐惧心理,放心体会空中展体和髋部动作。

4.原地跳起背越过横杆练习

首先背对横杆(可先用橡皮筋、细竹杆代替),双腿屈膝,而后蹬伸向上跳起,并向横杆后引肩,做背越式过杆动作,落垫后注意身体的位置及与横杆的角度。之后在齐腰高的海绵垫旁,呈起跳结束姿势。随着身体转向背对海绵垫,同时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最后用肩背落在海绵垫上成过杆时背弓姿势。

5.上一步双脚起跳越过横杆练习

面对横杆约一步距离站立,上一步转体180°成背对横杆,双脚起跳做前一步骤的动作练习。

6.上一步单脚起跳越过横杆练习

侧身对横杆,距起跳点约一步处站立,摆动腿距横杆约一臂距离,起跳脚距横杆较远。上一步单脚起跳,同时提肩、拔腰、摆臂并蹬伸起跳腿,做背越式过杆练习。

二、W习迈步起跳的衔接技术

迈步起跳的衔接技术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初学者忽视。教学中,应着重起跳技术教学,突出侧肩放脚,髋轴与肩轴成交叉扭紧姿态。

一是迈步接腿练习。侧向站立,摆动腿同侧手扶支持物。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身体稍向起跳腿一侧倾斜,接着屈腿向前摆动,上体由倾斜转为垂直,同时提肩、拔腰、摆臂,并蹬伸起跳腿。二是同上练习,并向上跳起,同时向起跳腿一侧转体。三是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四是沿圆圈连续做上一步摆腿摆臂练习五是沿圆圈连续做三步起跳练习。

要求提肩、拔腰、起跳后促使身体沿纵轴转动90°,体会身体由内倾到竖直的用力感觉。

三、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是背越式跳高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弧线助跑技术的掌握对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有较突出的作用。

第一,沿直径10米的圆圈跑的练习,要求注意身体的姿势,改进弯道跑的技术。第二,由直道跑入弯道的练习。第三,沿圆圈跑3~5步做一次起跳练习。第四,在篮球场上做直线接弧线跑起跳触摸篮圈练习,要求体会起跳后的摆腿、引臂、转体动作,注意落地后背对篮板的方向和位置。

四、在离跳箱上做助跑起跳和过杆练习

利用高跳箱和海绵包的有机结合,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在强化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基础上,强化过杆动作的练习。

1.斜线助跑起跳,用过杆的扶术“蹿上”海绵包

要求头和肩先要有过杆的动作,髋充分展开,最大限度地向上抬、挺,身体成“桥”向海绵包倒落。

2.弧线4~6步助跑起跳“蹿上”海绵包练习

体会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摆动腿、以髋带动大腿前摆,提肩摆臂引臂的动作。

3.全程助跑跳落上海绵包练习

要求尽量按固定的弧线和步点进行练习,为完整技术练习打下基础。

五、完整技术练习

通过高跳箱海绵包练习后可转入完整的技术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