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24 17:04:57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程序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护理程序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 护理程序 护生 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Clinical Teaching as Nursing Program at the Core i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CAI Chenggong[1], QI Jiling[2], LV Jianmin[1]

([1] Nursing Dpartment,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 Cangzhou, Hebei 061001;

[2]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gzhou, Hebei 06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ss in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Hospital nurs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internship fi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 to assess the aspect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quality, knowledge utilization, operating capacity; raise problems; develop one to one teaching plans and measures to be phased final evaluation. Conclusion: nursing program at the core clinical teaching model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 nursing process;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teaching

1 目的

临床带教是指临床护士帮助护理实习生,将学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及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①护生临床实习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②大部分的护理工作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掌握。③随着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任务的繁重,实习生带教层次多样化,对临床带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④为了保证带教质量,提高带教水平,把护理程序运用到带教中,旨在提高护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2 方法

2.1 医院护理部重视,努力打造优秀的带教团队

作为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成立由护理部主任挂帅,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教学保证体系。⑤带教老师的选拔严格把关,根据护士的业务水平、理论技能、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识、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⑥

2.2 护理程序在带教中的具体应用

医院为护生建立实习档案。护生入科后,带教老师首先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测试,填写护生评估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措施,然后进行一对一的施教,最后做出阶段性评价,完成一项考核一项,在学生出科前带教老师填写鉴定评价表,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完成一个带教程序。接下来与下一科室的带教老师交接,实施下一个教学程序。依此类推,使整个的护理带教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中。

2.3 重视护生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躯体的健康,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⑦护生在学校学习的是理论上抽象的叙述,没有与病人沟通的经历。老师通过介绍环境设施;人员概况;工作流程;各科病种及护理常规;人文关怀服务理念等方式消除他们的陌生和紧张情绪。⑧教育她们对不熟悉的工作多听、多看、多观察。如新入院患者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再加上疾病的困扰,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带教老师通过入院宣教、带领学生查房,填写住院首页等具体工作,拉近与患者的关系。经常与患者拉家常,以温柔、自然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老师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作风。⑨她们的言传身教能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对护理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⑩

3 结论

3.1 临床带教中护理程序的渗透对学生树立现代护理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整体护理是形成现代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它始终贯穿于研究和发展的护理理论以及相关的护理概念的过程中,也是我们解决复杂的健康问题的指导思想。这种模式运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护理的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包括健康人,护理服务的范畴不仅在医院,而且还包括家庭和社区的大卫生观相适应的大护理观。对学生树立现代护理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临床带教中运用护理程序,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运用,启发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围绕护理程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参观医院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理解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操作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并将床上檫浴、口腔护理等安排到病房见习,加深了护生对护理程序的理解,与临床带教在方法和形式上相互对应,为今后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在考核方法上,改变了一味强调学生熟记操作步骤,按操作步骤机械地完成护理操作过程的做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将实践考核成绩提高到占总成绩的50%以上,技能考核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考核内容。无菌操作强调无菌观念,非无菌操作强调流程的熟练程度。

3.3 临床带教中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一年的实习,护生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模糊的概念在实际工作加以印证,技术掌握得更牢固;老师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护理程序贯穿在整个护理带教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护理工作的真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她们感受到什么是护理工作,如何工作。因此,护理程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 刘化侠.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护理管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② 崔霞,戴冬梅.全方位管理临床实习护生的做法及成效[J].护理杂志,2002.19(4):60.

③ 王秀明,邓晓宁,孙梅.新型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带教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72-73.

④ 张联蓉,符秀临.床教学中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J].云南中药杂志,2004.25(6):34.

⑤ 李彩侠.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A):1487.

⑥ 张丽华.临床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28.

⑦ 王森芹,张莉.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校报,2006.25(1):73.

⑧ 王洁,李慧玲,杨晓莉.高职护生实习期多元化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169-1170.

⑨ 贾启艾.护理教育的人文定位[J].护理研究,2010(9):2351-2352.

第2篇

1.课程模式在探索中发展和变化。

随着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发展,我国护理专业临床课程模式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进步。在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护理教育逐渐寻求脱离医疗专业教育的历史性影响,课程模式经历了由“纯医疗教育模式”向“医疗—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的过程。“纯医疗教育模式”的课程内容编排顺序是:先介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转归,然后介绍疾病的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最后介绍疾病的护理要点或者护理措施;而“医疗—护理教育模式”的课程虽然引进了护理程序概念,把部分医学知识排进了护理程序的步骤之中,但是护理程序并未在课程中完整和完善地表达出来。

2.现行护理教育课程模式的不足。

现行的护理教育课程模式,虽然把部分医学知识,通过科学的护理程序,运用到了临床实践过程中,但是由于护理程序在课程结构中,缺乏完整性,因而,使得课程中,部分医疗知识在课程中仍然相对独立。同时,由于没有采用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导致护理的学科知识缺乏完整性。

3.到目前为止,尚难以找到可以普遍推广实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标准课程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结合现代职教理念而改革和完成的新型课程模式,其种类繁多几,乎数不胜数。但是还很难找出一种能够被复制和拷贝的、能够广泛推广、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型课程模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护理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仍然处在探索之中。一种具有普适性、科学、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模式,正在成为护理职业教育者追求解决的课题。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建策略

课程改革的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宏观结构,而在于其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以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为序,构建护理临床专业课程,是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目标的最佳途径。

1.理论依据。

根据工作过程的概念,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的要素内涵:第一,工作过程是“综合的”;第二,工作过程“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第三,工作过程是一个固定的结构。根据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以系统理论为基本框架,包含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五个工作顺序的步骤,是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服务的基本工作顺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根据工作过程概念,毫无疑问,护理程序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总结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工作过程。

2.实施方法。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护理专业课程,必须思考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如何选择课程的内容,二是如何排序课程的内容,这两个因素考虑成熟了,课程构建的难题就自然解决了。

(1)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护士职业资格证考核的知识节点为基本标准,结合当代护理临床实践的范围和岗位特点,以护理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有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等策略和护理实施的经验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医学护理学概念和原理为辅,选取课程内容。

(2)内容的排序。以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为序排列课程内容,把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药物学与检验医学知识等,分别贯穿到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评价之中。即根据护理临床实践,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疾病对象,运用护理程序的评估步骤,完成学生对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伴随的辅助检查结果等的认识过程。在护理诊断这一步骤中,让学习者掌握分析评估资料、给疾病对象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相关健康问题以及潜在并发症等的学习过程。对于护理程序中的计划与实施步骤,课程可以这样理解和处理:护士对于未来即将采取的行为,如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它就是护理计划,如果用动作表达,它就是护理实施。因此,课程中可以把护理计划与实施集中放在一起编排。其内容应当包括执行医嘱———医疗知识体系中的“治疗”内容,护理干预的方式与手段———护理措施,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的预防与控制、保持健康和维持健康的医学基础理论宣教———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实施护理计划的具体方案等等。最后的护理评价,是依据护理计划实施后的结果,应该是护士在给予患者实施护理计划以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评价。

(3)重点与难点。课程的重点是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基准,结合市场调查,依据护理人才的职场范围、岗位任务以及应用能力要求等,科学地选取。难点之一,首先是如何从实质和内涵上去理解护理程序的工作过程特点,然后科学地、合理地将医学知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每一个步骤之中,从而不疏漏、不改变现行护士执照考试的知识节点,不忽视临床实践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难点之二,是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三,教学人员完全接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思想,这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现对较长的转变过程,而且常常需要配合良好的培训过程。

(4)不足之处。课程构建过程中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护理计划与实施”的课程内容中,是否需要写进“护理目标”值得继续探讨。二是关于护理评价。为了护理程序的完整性,需要护理评价,可是,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评价常常是针对实施护理计划后的结果进行的效果评价。课程中的这一步骤如何处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新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为序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对护理教育和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1.实现了护理专业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目标。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强调其科学性、普适性特点。护理程序是一种大家公认的、经历了历史(实践)和哲学的(理论)考量的、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由于它具有固定的步骤顺序这一结构性特点,使得依据其步骤构建的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拷贝,可复制,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地推广和使用,因为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一普遍适用性特点,正是其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形成。

课程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它是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的不同排序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结合护理临床实践过程,减少了对理论性知识的陈述过程,对涉及护理工作经验与工作策略性的“过程性知识”,直接将其融入到“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的主线之中,使其活化,促进学习者在熟悉护理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自动完成职业经验、知识以及职业态度等职业能力的构建过程。其整个教学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双方的思维方式都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3.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成倍增长。

依据完整的工作过程构建的课程模式实施的教学过程,是把护理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置于实践过程之中,是一个由整体求局部的过程[5],是一个科学处理系统与要素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技能、态度是要素,工作过程是系统。根据系统理论,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因而这是一种能够举一反三、有利于职业能力成倍增长的课程模式。

4.突出医学知识的护理功能。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医学知识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具体通过医疗和护理两个领域的应用来实现。当它被医疗人员用来通过诊断、治疗等方法应用于实践的时候,它实现的是“诊疗功能”,它就成为了医疗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它被护理人员应用于实现其“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增进健康”的服务功能时,它却又成为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医学知识与医疗和护理的这种密切关系,也充分说明了医疗和护理需要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整体观念;护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5-2

TCM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知识,并将它运用到诊疗实践中。“整体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异源同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要求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注重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还应看到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把“整体观念”与TCM的养生、保健、防治等结合起来。“三分治,七分养”的TCM“整体观念”与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有着互通之处,因而也应成为护士临床护理需要贯彻的护理方针。本文简要论述了中西医结合有关“整体观念”对临床护理程序的刍议,望能对临床护士提供借鉴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TCM“整体观念”的内涵

TCM“整体观念”是指TCM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TCM“整体观念”的主要特点

2.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TCM认识到人与周围的环境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如果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它体现在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TCM提出的三因制宜和护理程序讲求个体性、动态性、科学性遥相呼应,因而也是临床护理程序中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2.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TCM认为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在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好坏,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人的七情和脏腑功能以及邪正转归。而在护理程序中也讲求护理活动是以增加和恢复人类健康为目标,其互动性、普遍性、目标性本身也强调了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因而它也是临床程序护理应当贯彻的护理方针。

2.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TCM将人体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统一体。运用古典哲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想,TCM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作为人体一部分而存在的,通过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TCM把整体观念有机的与护理程序的有计划、系统而全面的整体护理相辅相成。TCM“整体观念”讲求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是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的。通过TCM“整体观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把握病情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诊断。

3护理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3.1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是以增进和恢复人类健康为目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和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2护理程序的特征

3.2.1护理程序的“目标性”要求其以识别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和反应为特定目标,全面计划及组织护理活动。护理人员要本着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以求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3.2.2护理程序的“个体性”要求其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护理活动,要注意患者的健康问题、预期目标、病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3护理程序的“系统性”要求其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护理工作的各个步骤系统而有序的进行。护理人员要把每一项护理活动都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保证护理活动的连续性。

3.2.4护理程序的“科学性”要要求护理人员以现代护理的理论观点,并运用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如控制论、需要论等学说为理论基础。

3.2.5护理程序的“动态性”要求其不限于特定的时间,而是随着服务对象反应的变化随时进行。当服务对象情况变化时,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应随之改变。

3.2.6护理程序的“互动性”要求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同事、医生及其他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3.2.7护理程序的“普遍性”要求其适合在任何场所、为任何患者安排护理活动。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工作方法,为实施整体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4中西医结合“整体观念”的现代护理学内涵

TCM“整体理论”非常重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护理防护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程序的开展。通过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可以将TCM“整体理论”的养生保健之道更好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程序中,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5中西医结合TCM“整体观念”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5.1TCM“整体理论”的现代护理学内涵

TCM很早以前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先防论和“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治)”的人文整体论。并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的健康目的。TCM“整体理论”以天人合一,身心统一,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整体观,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体本身的有机统一性、三因制宜的辩论施护等。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临床程序护理地开展,提高诊疗水平。

5.2TCM“整体观念”指导护理程序

TCM“整体观念”力求用整体观来辨病求因,认识到通过人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辩证施护。因此,护士需把病情资料分类归纳:若为七情所伤,则注意作好护理程序的动态性护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5页)

理;若为六所致,则以护理程序的科学性为指导做好养生保健。同时在强调护理程序要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时,也应该注意到护理程序要人与社会相统一和人体自身的统一。

5.3TCM“整体观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程序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TCM,在多年的生活生产与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不仅成本低,简单而易于操作,同时也是治疗一些疑难病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据程序护理的目标性和互动性的要求,这些方法的操作就需要护士应熟悉人体经络循行走向和分布状况,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技巧,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做到中西医结合,去解除病人的疾苦。

5.4TCM“整体观念”指导病人出院后的调理

TCM强调“天人合一,分经论治”的整体观,因而十分重视以“三分治七分养”为核心的中医颐养。中医颐养内容极其丰富。在出院指导时,护士除了将已解决的问题给病人详细阐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未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护士应指导出院病人作到因时、因季起居作息适宜和饮食禁忌与营养调理等,指导病人顺应四时之变,以达到“天人合一”,益寿延年。

5.5TCM“整体观念”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5.5.1对入院病人,护士要积极引导病人适应医院环境,配合临床护理与治疗,要看到病人邪正、阴阳、寒热等的变化和完整性,调畅病人情志,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

5.5.2对出院病人,护士要细心叮嘱,鼓励病人继续坚持院后治疗,每天保持愉悦心情,积极克服不良情志,并致以美好祝福,让病人感到温暖的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童瑶,陈文垲,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印会河,等.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5-32.

[3] 李小妹,朱京慈,等.护理学导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7-140.

第4篇

关键词:护理;护士;毕业设计;指导

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教师培训理论。我国学者熊川武采撷众家之长,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通过指导123级大专护理班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发现学生撰写这个毕业设计论文时,非常艰难。所有的指导老师感觉特别辛苦,毕业设计的内容学生在校都学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现问题,是“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下文,对高职院校123级学生毕业之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护理学院护士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护理程序在护理患者中的应用”。护理程序是指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护理工作方法[2]。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通过指导123级大专护理班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发现90%的学生对“护理程序”的概念不明白,步骤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应该要反思。2012年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开设了《护理学导论》这门课程,课时为26节,其中“护理程序”这一章课时为6节课,而“护理程序”的内容都是有关患者病例的具体临床表现、反应及护理。因此存在的问题是:①对于没有医学、护理和临床基础知识的新生,开设这门与临床相关的科目,为时过早,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课后学生没有实践和撰写,所以她们也很难记住护理程序的内容。②护理学生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下到各临床医院实习,据学生反馈医院里的带教老师没有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在医院里也没有系统的实践过“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所以她们对“护理程序”的概念还是很茫然。

二、尝试改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学校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而言,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015级学生马上就要入学,新的教学又要开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尝试改进是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例如,“护理程序”中的“护理诊断”是教学中的难点,每一个患者疾病的症状、反应不同,护士提出来的“护理诊断”就不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①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护理学导论》这个科目原本属于《基础护理学》的前部篇幅,但因为牵涉理论的部分太多,所以将其分为两本书编写和开课,但其中“护理程序”这一部分内容属于临床学科知识,学校可否考虑延迟到第二学期开《护理学导论》这门课,待新生接触医学基础知识后再来学就容易学懂,学习这一章的内容课时计划适当调整增加。②教师悉心与学生沟通。例如,学完这一章后要求学生写一个完整病历的护理计划,规定时间上交,作为平时成绩计算,批阅完学生的作业后再反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当堂提问、随堂学习以及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护理程序”的概念和步骤。③学生进入临床医院实习,在实纲里面提出要求:医院带教老师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指导学生实习,通过对患者的全程亲身护理学生才能理解“护理程序”的概念,才能真正懂得评估病人从哪方面开始,护理诊断怎样提合适,护理计划怎样制定合理,护理评价什么时候开始,护理记录那些内容,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当中去才能真正的掌握。总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多方位反思,加强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论文撰写难度和老师的艰辛,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者:龙亚香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1999,10.

第5篇

创伤控制骨科 (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目的是救命、保全伤肢、控制污染、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耗竭、为计划确定性手术赢得时机[1],可提重多发伤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2007年以来,我们以DCO概念为指导,制订了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2009年应用DCO概念救治了58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16~68岁,平均36岁。58例均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29例骨折,其中13例多发性骨折,12例合并颅脑外伤,9例合并胸部损伤,27例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创伤严重评分ISS(injury severity score)[2]20~54分。ISS评分是将身体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头颈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骨盆的损伤。多处创伤时,计算3个最严重创伤区的最高AIS (abbriviated injury scale)值的平方和,即为ISS总分,分值越高、创伤区域越多、死亡率越高,ISS>16分为危重伤。本组58例按创伤严重评分ISS 20~25分25例、>25分21例、≥40分11例、54分1例。

2 护理

根据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及骨科DCO概念,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护理急救程序,即ABC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通过规范化的分工,预见性的抢救程序,在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1 A护士的职责 负责呼吸系统管理。抢救过程中位于患者头部。

2.1.1 快速评估伤情 患者入急诊科,A班护士主动迎接,边问边看边检查[3],看即观察面色、表情、伤处情况等;问:受伤史、伤后时间、处理情况等;检查:①意识状态、瞳孔;②在5~10s内看、听、感觉患者有无呼吸;③监测脉搏和指端温湿度;④监测生命体征,迅速掌握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明确处理重点,对清醒的患者予以心理安慰。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患者呼吸的深浅度、频率,有无呼吸困难,胸廓运动是否对称等。头偏向一侧,尽快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血块等异物。防止误吸,解除呼吸道梗阻,持续吸氧,及时吸痰,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器。

2.1.3 协助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止血,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止血,若病情允许可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2.2 B护士的职责 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的管理。

2.2.1 维持有效循环 护士以最快速度用静脉留置针开放2条或3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保持室温,使用复温输液装置,使患者恢复热平衡。研究表明,加温至36~37℃液体用于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和舒适,尤其是已存在休克和低温的患者,输注加温的液体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4]。作相关药物过敏试验,留取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备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动脉血气等。

2.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协助医生进行除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尿量以助判断伤情。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便观察组织灌注量,作为调整输液的依据之一。

2.2.3 协助控制出血、妥善固定 外伤出血伤员每延迟抢救10min,伤员生存率下降10%[4]。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结扎止血。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可现场紧急压迫止血,并用夹板妥善固定骨折肢体,抬高患肢,尽量少搬运患者。做各种检查必需搬运患者时,患肢应保持功能位,轻抬轻放,减少局部出血,减轻疼痛。

2.3 C 护士的职责 负责病情记录,对外联系,术前准备。位于急救治疗车旁。

2.3.1 病情记录 对急救护理全过程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如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治疗及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执行口头医嘱等。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给患者佩戴腕带,快速识别并核对患者。

2.3.2 尽快做好手术前的一切准备 如备皮、留置胃管、手术通知单等,对危及生命的脏器损伤保证手术及时进行。

2.3.3 后勤保障 提供药物和抢救用物,如导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心包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血管结扎等。联系相关科室查急诊心电图、B超、X线、CT或MRI,准备氧气枕等物品,联系陪送员;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通知麻醉科准备手术。

2.3.4 负责与相应科室的联络及护送患者进入ICU病房,严重创伤患者DCO完成后应立即送入ICU处理。通知ICU病房做好准备工作,做好交接工作。经ICU治疗,在病情允许时,转回专科行确定性手术和后续治疗。

3 结果

5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2例死亡,56例治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运用DCO概念制定并应用护理急救程序,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准确性,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从82.6%提高到96%。

4 讨论

4.1 严重多发伤骨科DCO概念的应用,是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思想的重大进步,而护理急救程序的应用是保障骨科DCO概念在临床实施成功的有力措施。本组58例多发伤患者均在2min内完成伤情评估,5min内通知医生入抢救室、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管,15~20min内固定伤肢、止血、完成备血和术前准备。

4.2 应用骨科DCO概念初期采取救命措施的同时要配合医生止血、清创、固定,这就要求护士在现场能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无疑对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专科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抢救程序合理,护士分工明确,措施果断,效果明显,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32-35.

[2] 朱佩芳,周继红.创伤评分[M]//王正国.创伤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8.

第6篇

“护理程序”是1955年由美国的莉迪亚·霍尔(LydiaHall)首次提出,tl〕现已经被整个护理界所接受,(包括我国的护理界)并_}_1.被J“泛地应用到对个体、‘家庭和社l犬的护理实践Ll,。Hall提l}}的护卫l)程序主要由I,g个步骤组成:评估(Asses,sment)、计划(Planning)、实施(Implementat一ion)和评价(Evaluation)。按照这个程序,在实行任何护理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被服务对象的状况,通过收集有关的情况,找出需要护理的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第三步依据制定好的方案去实施护理措施。最后一步是评价护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各国略有不同.如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四步,而美国则执行五步法,即在评估之后,增加了“诊断”这一步,虽然具体分步不同,但基本概念和程序是一致的。护理程序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评价原有问题是否解决的同时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整措施,缩小目标差,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护理程序是科学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因此,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的出现,被认为是护理领域的一次革命。’已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的行为.是护理工作走上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何润“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

“护理诊断”1953年由美国的V·Fry首先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引起护理界的重视.197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护理诊断分类组”。此后每两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和修改护理诊断。1982年第五次会议上,由于加拿大代表参加而改名为“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orthAmerieanNursingDiagnosisAssociation简称NA一NDA)。至1988年第八次会议已提出了97条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定义是:“对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健康问题的说明。’〔幻其特点是:①说明个人当前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护理。②与医疗诊断有所区别.③根据不同的护理范围进行一定的分类。④明确指出所需具备的护理知识。

护理诊断是从护理的角度,提出病人或服务对象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身各方面同健康有关的问题。它是一系列的诊断性名称或标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护理的范围的。所以常是一组体征和症状的概括性描述。通常由2一3个部分组成。即健康问题(Problem)、病因(Etiology)、症状或体征(SignsorSymptoms)又称PES公式。实际在临床上常习惯用PSE表示。如:排便异常(P):便秘(S):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引起(E)。目前的趋势是简化为二部分:即P+E或者是S+E.如:焦虑(P):由于医疗诊断不清引起(E)。脱水(S):由于腹泻引起(E)。每一个诊断都有明确的定义。

护理诊断的提出是护理专业化的另一次吃跃。它有利于护理界统一护理问题,便于交流和总结经验及计算机化管理,有助于强化护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护理教育.可以说,护理诊断是80年代以来,护理理论和知识体系的重大发展和进步。

三、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对护理教育的影晌

这些概念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护理疾病向护理整体人的转化。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医疗诊断的“疾病”的护理.这一变化对护理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对护理教育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传统上来说,护理教育始终注重培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操作的实用型人才。而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要求护士不仅会干,更要会思考。因此,护理程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准确地找出现存的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执行这些措施以及根据目标来评价措施的结果。因此更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的和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计划的能力和控制、评价的能力。〔3〕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夯析和处理问题是十分有好处的。目前我国许多护校、护理系也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护理程序的应用,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对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使大多数护理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医学知识大主。临床课讲课顺序多是:疾病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愈后和护理.护理不仅在顺序上为最后,内容和时间都最少。这种课程设置很难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使不少学生轻护理、重医疗.而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概念的出现,使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发生了变化。如1986年,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护理系开创了以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ANDA)提出的护理诊断目录来设置课程的新模式.t4〕这种模式不再按照各系统疾病来安排课程,而是以护理诊断来组所有的临床课程.如内一外科护理学,以“呼吸功能改变”、“活动无耐力”、“排泄功能改变”等护理诊断组织原来许多疾病的内容。如“气体交换障碍”这一护理诊断中,包含了所有原因造成的缺氧的疾病,介绍了各种可能引起缺氧的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胸外伤(包括手术)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因为从医疗的角度来说,许多系统的疾病都会有缺氧的症状,但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可能是不同的。

而从护理的角度出发,许多不同疾病造成的同样症状却可以有相同的护理措施。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护理单纯依附于医疗的观念,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强调了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也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这种模式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必将会继续影响到护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按照这种模式来设置全部临床课程,但许多护理系,护理大专班以及北京市成人自学高考护理专业都要求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病历,并要求提出护理诊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文化背景与西方不同,目前也有采用护理问题来替代护理诊断‘)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以护理诊断来安排部分护理课程的尝试。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指出了护士在高校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1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Wll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川图。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来自两方面的激励和支持: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专业自身的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1.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常处于紧张无序的脑力劳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广东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有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1乃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而剩下约7l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数据意味着高校教师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旦因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或心理创伤,营养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导致某种严重疾病发生。如果这样,不但妨碍了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妨碍了整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最后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特点,如心血管疾病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从30岁开始就已经有明显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等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2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酒。

3.3作息指导:不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短期过度劳累,保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注意调整工作、锻炼、休息与睡眠的关系。

3.4用药指导:应经常告戒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程序(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z]: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方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论的重要性

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两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与通力合作。而护士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健康,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