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7:04:40
序论:在您撰写公司经济指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2014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坚持了生产,按时供货,严格履行合同,赢得了顾客的信任,通过全体员工同舟共济,披波斩浪,毅然挺立在市场浪潮之中。公司上下部门坚定信心,精诚团结,共度时艰,努力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实现了公司预计的目标,实现销售合同7523.89万元,销售回款8078.93万元,订单吨位2400吨,预计实现利润400万元。产品的质量指标也比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另外转结到明年的合同量预计2000万元左右,这也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2014年中公司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部门执行制度不严,有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
2、各部门的经营方案中奖励机制多,监督、考核机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使我们产品的成本不断增加,有些产品为履行原来的合同,甚至亏本销售。
三、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计划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仍将占有很大的比重。冶金、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等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对风机的要求,尤其是节能环保对风机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市场变化也为国内风机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也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质性、低端风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此,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已成为风机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年的经济复苏已初现端倪,但明年的风机市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应苦练内功,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为了使公司明年努力实现全面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根据董事会的要求,结合明年的市场预测情况,研究制定公司2015年的各项指标。
1、基本任务和总目标
2015年时公司在中国经济回暖的一年,根据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制定2015的工作计划,使之成为公司各项工作的指导。
2015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是:研制新型适应市场的尖端产品,赶上同类型企业的国内水平或者超越国内水平;进行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大量的进行员工技能知识培训,促进企业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
2、2015年发展计划
(1)销售指标:
1)年销售合同计划7550万元(其中配件1000万元)。
2)年销售吨位计划2400吨(其中配件350吨)。
3)合同回款额6800万元。
(2)财务指标:
1)年利润预计实现420万元。
(3)质量指标:
1)产品出厂一次合格率100%。
2)另部件一次送检合格率96.8%。
(4)设备及安全指标:
1)重大事故率为0。
2)设备完好率90%(其中重大设备大修完成率为100%)。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提高公司生产销售水平:随着设备的高效率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5年全年生产销售要比现在提高2%左右,合同执行的回款率保持在85%,
2、降低可比的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小号,使公司产品成本到2015年比现在降低3%左右。
3、产品质量指标:在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指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质量管理的环节,使企业产品2015年保持在100%通过率。
4、提高盈利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的利润从09年的基础上增长3%。
五、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1)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2)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和规范中。企业越来越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也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但是同一行业内各公司运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且未形成行业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旨在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及各方审计研究观点,尝试性地探索构建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该方面的研究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明确评价什么内容,进而确定内容对应的指标。当然因为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如何将这些指标体系化需要有个指导思路,即形成一种价值取向。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在保险公司内部集团、总公司、分公司等不同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便于文章阐述,本文将以前述逻辑对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1、保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涉及指标
保监发〔2010〕78号制定了《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管理办法》。其第四条规定“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对象在特定期间及职权范围内对以下事项所承担的责任:(一)经营成果真实性;(二)经营行为合规性;(三)内部控制有效性。鼓励保险公司在完成以上审计内容的同时,对审计对象进行经营决策科学性和经营绩效评价。”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成果真实性体现在财务信息真实性,涉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整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指标,具体为资产、负债、净利润、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等。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行为合规性体现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中有关审计对象应承担职责的领域内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追责工作,同时关注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监管机构对公司的常规及专项检查中所发现问题及后续处罚、整改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现在制度的健全性、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对公司内审及其他内部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和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的整改和追责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绩效评价体现在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评价内容重点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方面,以能准确反映上述内容的各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将各项指标与同行业或规模以上的平均水平对比。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指导思路
2.1、全面评价积极和消极的经济责任,积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应当履行的岗位经济职责;消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经济职责而按规定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单方面评价积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绩效考评;单方面评价消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经济问题监察。
2.2、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有集体意识也有个人主导,所以应尽量采用公允、可划分的指标进行界定,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3、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往往不止一个会计年度,这种跨期性也需要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中被考虑。
2.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即要体现全面性,又不能为了全面而散,使得经济责任不明确。所以需要提炼核心指标,并与一个企业或行业的价值导向相吻合。
3、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
根据前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级目标和两级指标:一级目标分为四大评价角度,分别为经营成果真实性、经营行为合规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经营绩效评价。二级目标是将部分一级目标涉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例如将经营成果真实性分解为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盈利能力状况和非数据性评价事项。指标是对目标分类的具象化,根据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常用指标和实际运用情况,共选择了23个一级指标,并对其中7个一级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形成了23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3.2、指标说明
3.2.1、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通过“资产”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资产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及“应收”科目等5类资产种类。
3.2.2、任职期间公司债务风险状况。通过“负债”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债务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预收保费”、“应付”科目、“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等5类。
⑴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⑵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已赚保费
⑶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
3.2.3、任职期间公司经营增长状况。通过“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3个指标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经营状况,具体细分为“核心业务占比”、“保费收入增长率”、“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赔款支出变化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手续费及佣金”、“手续费及佣金比率”、“业务及管理费”。
⑴核心业务占比=核心业务保费/整体业务保费收入
⑵保费收入增长率=(本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⑶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核心业务本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⑷赔款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
⑸综合赔付率=(赔款支出-摊回赔付支出+分保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⑹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
(综合费用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保险业务营业税金及附加)
⑺手续费及佣金比率=手续费及佣金/保费收入
3.2.4、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通过“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指标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
3.2.5、非数据性评价事项。该部分并非数据指标类,而是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说明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任职期间重大关联交易情况”、“任职期间是否存在影响经营成果真实性的事项(若有)及后续处理方法”。
3.2.6、任职期间公司处罚、投诉情况。通过“外部监管处罚笔数”、“外部监管处罚金额”、“外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内部监管处罚笔数”、“内部监管处罚金额”、“内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投诉笔数”等7个指标来说明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内公司经营行为合规性。
3.2.7、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缺陷整改率”两个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内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非数据指标,而是从制度健全性、制度合理性、执行有效性三个方面描述内控情况。
缺陷整改率=已整改缺陷数/缺陷总数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危机预警 指标筛选 多层次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较普遍地存在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和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来预防财务危机的到来,对企业、投资者和政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定对预警系统的运行速度及预测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建立多层次筛选的方法去确定最敏感的指标属性,从而保证预警系统的实用性。
二、初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指标初选时应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保证所选指标能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包括了企业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除此外,还选择了包括审计报告类型、独立董事比例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这样能有效地结合了审计及宏观经济指标等信息构建了综合指标体系,共选取43个指标作为研究初始变量来构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财务指标29个,非财务指标14个。
三、多层次筛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本文先后采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和粗糙集约简等技术对预警指标进行多层次地筛选。显著性检验一种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样本总体的特征的统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差异的产生是真实的差异还是偶然的波动。显著性检验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参数检验的方法是在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推断总体特征以及对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可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的分布形式或特征进行推断。本文选取了相关指标构建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由于模型的预警指标较多(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共计43个),因此,应对指标进行相关的约简,去掉存在较大相关性的指标,这样可方便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模型的工作效率及预测精度。
首先,通过K-S检验对样本指标总体分布状态进行推断,根据所样本指标是否为正态分布,分别再采用参数及非参数检验方法对43个预警指标进行初步地筛选,剔除显著性较差的指标。
1.正态性分布检验
本文先对43个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根据其检验结果再确定指标显著性的检验方法。K统计量公式如下:
K=max(丨S(xi)-F(xi)丨)
本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提供的K-S检验,对120家训练样本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9年的43个财务指标进行正态分布进行检验。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X3(资产报酬率)、X4(总资产净利润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5(流动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的K统计量的概率P值大于0.05。除以上9个指标的样本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将采用T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其余35个指标样本总体不符合正态分布,将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显著性差异。
2.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根据两样本均值差的T统计量,对X3(资产报酬率)、X4(总资产净利润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5(流动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等9个预警指标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X3(资产报酬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这7个预警指标变量通过了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X4(总资产净利润率)和X15(流动资产周转率)由于概率值P都大于0.05,因此,该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应该剔除。
3.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两种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包括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和K-S检验等,借鉴前人此两种检验方法后K-S检验效果是最好的最稳定的。因此,本文选择使用■D统计量的K-S检验方法。
非参数统计方法由于不假定特定的总体概率分布,尽量从数据本身获取所需信息,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数据由于某种原因被污染,有着许多离群值(Outlier),或者在分析定性数据时,非参数方法更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对所有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指标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U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T检验和非参数U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被确定的预警指标为X1(每股收益)、X3(资产报酬率)、X5(销售净利率)、X10(资产负债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18(净利润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X22(现金流量对债务总额比率)、X25(每股经营现金流量)、K13(审计意见类型)等11个预警指标。
最后,利用粗糙集简约技术进一步筛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粗糙集理论是用于处理不确定、不完全和不精确数据的数学计算理论,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不确定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知识,揭示事物和实践的内在规律。粗糙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不需要先验知识、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和粗糙集与模糊集描述了不完备信息的两个方面等。将粗糙集知识约简技术与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采用粗糙集知识约简技术先对训练样本参数进行知识提炼与约简,再通过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判别与分类。由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原理得出,粗糙集优化模型的数据判别过程主要包含以下两步:
(1)样本数据的知识约简处理
在实际训练样本中包含若干属性,这些属性并非都会对系统的判别与分类处理有影响,对于那些不会影响分类结果的属性,则视其为冗余属性,可以通过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技术对其进行约简处理,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因此,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处理的第一步是对样本数据进行知识约简处理。即将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置为整个模型的前置装置,负责对训练样本的属性进行冗余消减的预处理。具体约简步骤又分为离散化处理与冗余属性的约简两步。
①离散化处理,为了使样本属性符合粗糙集约简技术的要求,我们需要对样本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具体操作为:先采用Matlab的竞争性学习网络工具箱中的提供的函数对样本属性进行聚类操作;然后将决策表中的每个属性的各个连续数值组成的赂量作为网络的输入;最后设置相应的参数,Number of meurons(神经网络经元的个数)为3、Kohonen learning rate(Kohonen 学习率)取默认数值0.01、Conscience Learning Rate(阈值学习率)取默认值0.001。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可以得到训练样本属性的离散结果。
②冗余属性的约简,通过对训练样本属性的离散化处理,我们得到了所有样本属性的离散结果,将离散结果作为粗糙集约简的输入,即可对样本属性进行冗余消减处理。在对冗余属性的约简处理时,本文采用的是粗糙集工程软件Rosetta的RSESGeneticReducer遗传运算规则对离散样本属性进行冗余消减。标准BP神经网络财务预警模型的输入属性为11个,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属性约简后的输入属性为6个。
(2)约简后数据的训练判决
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前置装置已经对训练样本属性进行了冗余消减,消减后的样本属性确定为6个。BP神经网络作为粗糙集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判决模块,将约简的6个样本属性作为输入层的神经元节点数。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仍采用原有的三层基本结构,隐含层的神经元节点数为11个,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为1个。
通过多层次的指标筛选后,确定最终预警指标为X1(每股收益)、X10(资产负债率)、X14(总资产周转率)、X17(总资产增长率)、X21(现金流量对流动债务比率)、K13(审计意见类型)等6个预警指标。
四、总结
本文初步选择43个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先后应用正态性分布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及粗糙集约简等技术多层次剔除了多余的属性。通过多层次地财务指标筛选,最终确定6个敏感指标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既减少了系统的“噪声”干扰,又提高系统的预测精度。
参考文献:
[1]E.Altman.Corporte Finaneial Distress and Bankruptey[J].John Wiley & Logitsons,2000,124(6):242~244
[2]Li Longfu,Cheng Huixia,Lu Bingyuan.Study on data reduction and rules discovery based on convex rough set[J].Jour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2,32(6):201~206
关键词:经济增加 值业绩评 价实证研究
目前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是建立在以财务报表提供的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人们关注的公司业绩仅是会计意义上的净利润,但净利润指标只考虑了公司债务资金的成本。股本资本的所有者(即股东)要求公司提供资本回报,属于隐性的成本,这一成本在传统会计利润中并未得到体现,从而造成了传统财务指标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公司实际创造的股东价值存在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指标评价体系愈发显得不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为了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对于合理评价上市公司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经济增加值――EVA是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金机会成本后的余额。EVA最早出现在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学家阿尔佛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而经济增加值的思想又是源于亚当斯密的剩余收益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EVA是剩余收益的新版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Stern和Stewart在剩余收益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以股东价值为中心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EVA,建立了Stern Stewart&co(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从事EVA的推广、应用和咨询工作。随后,EVA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公司业绩衡量标准。《财富》称EVA为“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对E―VA实证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有:O'Hanlon和Peasnell K.研究认为EVA为将错误的会计数据转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标准;Rajan s.R.对美国1998年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运用标准化的EVA、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标准化的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分析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EVA对公司价值的解释力最强。我国在EVA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乔华、张双全的研究,发现MVA与EVA的相关性很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ROE、ROA、EPS等传统的会计指标。王宗军和杨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EVA评价上市公司绩效要优于目前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方法,且EVA评价模型对价值创造公司的绩效评价更加有效。研究表明也有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EVA暂时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会计指标,其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弱式发展还不完善。鉴于我国对EVA的实证研究不多,且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有良好的认可度,本文拟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EVA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优劣的解释力。
二、EVA经济指标的分解
现将EVA指标分解如下:EVA=NOPAT-C%*TC,其中c%表示资本成本率,TC表示全部资本,NOPAT表示税后净营业利润。
先将税后净营业利润进行分解: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其中,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再将全部资本作如下分解:全部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在建工程-现金与银行存款,其中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借款,股本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累计税后补贴收入。最后对资本成本率进行分解: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总市值)*(1-税率)+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市值),其中债务资本成本率=利息/债务总额=(短期借款*短期债务利率+长期借款*长期债务利率)/债务总额,股本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风险溢价
从以上分解过程可以看出,EVA对传统的会计报表中的会计项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业绩评价结果尽量与经济实况相吻合。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以2004年作为时间窗口,选取2004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分析基础。该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发行A股的公司有1361家。由于EVA不适用于钢铁、玻璃制造行业、金融行业和石油勘探等需要大量战略性投资的行业。因此笔者选取信息技术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共有84家公司。此外对持有ST、PT股的公司,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缺少变量观测值的公司予以剔除,这样得到的有效样本为74家公司。
(二)数据来源 样本中的公司会计数据和股票价格都是来自上市公司年度报告。EVA公式中涉及的债务利率是根据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来确定,短期债务利率定为5.22%,长期债务利率定为6.12%。对于股本资本成本率则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得出,无风险利率选用2004年记账式国债发行年利率3.2%,信息技术行业的资产平均收益率为5%,行业的平均β系数为1.55,因此信息技术行业的股本资本成本率为6%。
(三)变量说明 本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变量有公司市场价值(V)、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NP)和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下面对变量进行说明:首先,因变量。本文将公司的市场价值(V)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标准。市场价值是卖方能够合理获得的最好价格,也是买方能够合理获得的最有利价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资本市场中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意愿。市场价值等于年末股票的价格乘以年末流通股股数。其次,自变量。实证研究中,采用的自变量有:净利润(NP)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指标;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最后,控制变量。在用EVA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WA)可能会对企业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回归分析中,引入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四)统计性描述 对实证中涉及的变量进行统计性描述,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总样本中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66家,净利润为负的公司有8家。亏损公司数量占总样本的10.81%,运用EVA计算出来的价值毁损公司有32家,占总样本的43.24%。描述性统计方面体现出了会计指标与经济增加值之间区别。(表2)是按EVA正负来分组所进行的统计性描述,价值创造
公司的市场价值(V)、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NP)、经营现金净流量(NOCF)的平均值几乎都远高于价值毁损公司。说明EVA在反映公司业绩本质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用EVA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
(五)实证分析以公司的市场价值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标准,建立V与EVA、NP、NOCF三者的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运用上述模型(1)、(2)、(3),其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EVA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度达到了70.65%,明显高于NP(51.69%)及NOCF(58.21%)。EVA对公司绩效的解释力为49.21%,远优于传统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解释力。NP(26.71%)与NOCF(33.82%)。另外回归系数值β说明EVA每上升一个单位,公司的市场价值会上升4.0255个单位,NOCF每上升一个单位,公司的市场价值仅上升0.5237个单位,在这一方面EVA明显优于NOCF指标。(表3)的结果已充分显示出EVA评价指标的优势,但是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业绩。因此,笔者引用企业资产负债率(WA)作为控制变量,在模型(1)的基础之上建立修正模型,即模型(4),以新的角度检测EVA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修正模型如下:
修正后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4)与(表3)相比较,相关系数Multiple R及判定系数Adjusted R Square都高于单独的EVA回归结果,而且更是优于NP和NOCF的回归结果。这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回归结果进一步说明了EVA的优势。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回归模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经济增加值(EVA)在评价公司绩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经济增加值通过对会计项目作出的调整,以及对债务资本与权益资金的充分考虑,使其更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由此进一步肯定了EVA的优势:一是考虑权益资金成本。真正以股东财富的增加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经济增加值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能力。二是考虑资产的机会成本。采用资产定价模型确定资本成本时,必然要考虑企业风险,考虑投资的市场机会成本,从而将企业业绩评价推向市场。三是将利润与资产的占用以机会成本的方式相联系。这样易于理解,并能促使管理者关注投资效益和资产的利用状况,有助于具体投资项目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协调统一。本文由于样本模块的单一,所得到的EVA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不能证实所有行业的EVA都优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但是至少它说明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在信息技术行业所体现出的独特性及其自身价值。在信息技术行业这些家样本公司中,EVA评价指标表明利润为正的公司不代表就是价值创造公司,这体现了EVA在评价企业绩效方面的独特性和上市公司进行EVA分析的必要性,从而引起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EVA的关注。
(二)相关建议 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标准,与传统财务评价指标相比,权益资金和股东利益,具有其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EVA不能够识别上市公司报表中隐藏的虚假成分,即不能识别财务报表虚假的风险,经济增加值在指标计算中对会计项目的调整存在复杂性和随意性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也在给EVA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扩大EVA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利用这一新的业绩评价指标。这样使得公司、股东、乃至是资本市场逐步重视EVA,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目的,进而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更好的运作和发展。
作者简介:
牟伟明(1970-),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电网企业实行抄表到户以后,尤其在推行一户一表抄表以后,低压线损作为地市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成本问题越发突显,低压线损率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地市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2、配电低压端是整个电网的供电末梢端,涉及到众多的用户,并且网络结构和用户性质复杂,不易察觉,且容易忽略,管理难度很大,其线损率远远的高于中高压电网的线损率。
二、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目前的国内低压台区线损高低主要受地方配电网规划设计和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地市供电公司的管理水平,用电计量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状况,以及对于窃电情况的管理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析:(一)老旧电网规划不很合理,相当一部分设备陈旧,相对应的配电设备如果要做到以相邻负荷中心作为依据来布置比较困难。若有新的负荷点时,大多都是采用直接从挨的最近的电网引线的方法,这就加大了供电半径(从电源点开始到其供电的最远的负荷点之间的线路的距离),导致大量迂回供电现象的出现。(二)系统区用户变压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区用户变压器关系与现场不符,或者系统更新不及时。一种情况是两个或多个台区之间所挂接的用户交叉混乱,这种情况主要多见于新接收小区划为多个公用变台区的情况,由于是新接收小区,施工方移交录入系统时大多不会测算线损等指标,很容易出现系统中多个台区用户挂接不对应或者有表用户电量统计不到系统的状况;这种情况也多见于一部分老旧小区,特别是城中村地带,私拉乱接现象严重,清理起来十分困难。另外一种情况是地方调度临时调整负荷而采取的倒闸操作会导致台区用户变压器关系的改变。目前这类业务在营销系统和采集系统这两个系统中没有固化的操作流程,而且还涉及到营销配电以及地方调度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配合问题,由于信息沟通原因和管理权限的限制使得营销系统变更滞后,造成的线损异常时有发生。(三)系统CT(电流互感器)倍率与现场不符。有相当一部分线损异常是由于倍率错误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系统倍率小于实际倍率,线损偏低甚至于是负线损。(2)系统倍率大于实际倍率,线损偏高。(3)铭牌倍率与现场倍率不符,此种情况最难发现,需要计量人员现场校验CT才能得出结果。(四)计量装置的误差和故障。一般包括关口计量表正误差超差和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等问题,但是此类误差较难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发出停电通告,由计量人员配合,采取有效的校验方法,才可以发现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五)窃电行为对台区线损的影响。客户窃电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未进行线路改造或者涉及政府或开发商拆迁地区,个别用户利用复杂的环境制造窃电条件,私拉乱接、无表短接用电;甚至还有一些窃电用户,利用低压电缆直埋地下部分、电表进线分接箱进行隐形窃电,不易察觉。
三、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运用电能量采集系统(采集系统)获取平台负荷数据,对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整、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变压器及表箱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增加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解决负荷电压低线损大的问题。(二)加强户变关系的清理工作,及时理清线路台区合并或拆分后的户变关系,减少因处理流程不及时在各个系统内进行调整导致的线损率异常;增加与配电等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线路台区运行状况和方式,降低由于临时倒闸等情况造成的线损异常。(三)有疑问时,首先校验关口表及其电流互感器,排除关口计量装置的问题。当发现关口表和电流互感器误差超差的情况下,立即更换关口表和电流互感器;在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的情况下,立即更正接线。(四)加强计量装置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行计量装置出入库、领用、安装、报废全过程监控,确保计量装置规范管理。清理长期已领用未安装的计量物资,确保用电电量及时录入系统。在采集系统集抄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台区考核表现场抄表实现对计量装置的常态化普查,明确台区责任人对明显计量异常的发现和申报责任。(五)加大电能表现场采集维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电能表采集率,减少因少数表未采集到数据而导致的台区线损异常。对采集不到的电能表进行更换采集器,对采集器未坏,而采集系统仍然采集不到用电示数的电能表直接更换。(六)积极开展用电检查、打击窃电行为。台区线损异常分析不能只停留在系统层面,必须去现场、仔细检查,才能出结果。低压台区用户众多,必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高风险用户进行核查。首先加强化零户的检查力度,对长期零电量用户现场进行核实,因电能表故障导致的零电量用户及时更换电能表。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及时追补电量费,减少损失。其次对于各类用电大户,营销多个部门配合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发现的窃电行为,依据《电力法》进行处罚。(七)加大对线路台区负责人员的考核力度,除了定期的线损分析以外,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在奖惩上突出,防止虚假信息造成的线损波动以及人情电造成的线路损耗。通过以上的陈述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台区运行状况和管理情况,综合用电结构特征、设备物理参数等多重因素进行分析考核,推动线损管理方式的转变,排查和整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全面提升。
作者:乔丽华 单位:国网大同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夏清,张敏,唐国良.高损台区降损措施及管理对策[J].大众用电,2009(06)
[2]罗晓理.如何做好低压台区线损工作[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1.1目标分解
对于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应立足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把公司级大目标进行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与岗位中去,并进一步细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中去。而绩效管理考评的内容也应基于细化后的员工工作内容。在这方面,绩效管理工作中的目标分解还应注意一点,每一个部门都隶属于整个公司,其部门业务范围与所起作用有所侧重,那么在进行目标分解进行绩效管理时,其绩效体系也就应考虑到不同部门的不同竞争力现状,对其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工作阶段进行绩效目标的科学量化。如当整个公司处于发展初期时,其绩效目标的分解自然也就与处于壮大期的招标公司目标分解任务大不相同,那么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招标公司,其同一部门所面临的不同绩效目标与职能侧重也就会有所不同。对于目标分解而言,关键的是以公司目标任务来分派与调整各部门的职能侧重与工作内容,而不是以部门的职能来分配公司的任务,只有抓大流,树立好大的工作方向,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1.2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这一工作内容中,其主要的重心应放在对于人力资源的全面了解与评估,对员工的所处的岗位要求与其实际工作能力进行综合判定。这方面不仅涉及到对公共管理内容,还涉及到行政管理内容。在公司目标分解后,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评估科学化的指标体系,是决定绩效考评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这方面而言,平衡计分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绩效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从客户角色、财务角色、创新与学习力角度及内部管理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在应用中,如财务角色就是问,公司聘请你是做何种工作的?客户角色就是问:客户对你印象如何?如何去了解与满足股东的需求?等等,在实践中,招标公司还会加上内部沟通互评内容、部门竞争与奖励等内容进行完善。
2、完善招标公司内的绩效考核
2.1员工本位
以员工为绩效管理本位的思想重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把知识工作者视为公司的资产。这样的观点也就与传统的人力成本观点有所不同,因此,当员工深刻感受到公司对其的重视时,员工本位的管理也就能达到,即使员工有其它发展机会,他仍然愿意留在公司继续工作。但目前看来,在员工本位思想的执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由于大多数招标公司对于绩效管理的理解过于片面,仅仅把绩效考核看作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部,那么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就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于考评计划的制定,不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客观因素影响,一切以工作结果为标准,罚大于奖,甚至只有罚没有奖等。而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绩效管理员工本位思想而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重视员工工作态度,重视员工个人努力,把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同等看待的氛围。这与目前大多数以结果为导向的招标公司相比,增加了人文关怀和拥有感性的公司文化内涵。当然,当招标公司在面临生存压力时,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制度是适用的,而当进行长期发展与壮大时,以过程为导向的绩效考评则更有利于留住人才,保持公司的持久发展。
2.2动态管理
对于绩效管理而言,只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以现实情况为参考依据,不断进行绩效管理与考评的修正与完善,不断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市场发展进行了解与贴合,进而达到绩效管理因时制宜的目标,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绩效管理的成功之道。考虑到任何绩效管理制度都不可能完美,反映到招标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如在进行方案落实时,应多征求不同层面员工的意见,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角度自然会有着不同的启发,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管理方法也自然是比一种角度来得更科学与完善。招标公司在动态绩效管理过程中,应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对于员工的合同签订、职务升迁、培训进修、调岗调薪等都应全面地结合进绩效管理内容中来,进而达到善于发现人才,广纳人才,留住人才,与人才共发展的绩效管理目标。
2.3绩效考评
在绩效考评奖励这一方面,为了提高招标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考虑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内在需求正发生着变化,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更多的把奖励转化到内部来,把长期奖励的比重提升上来,强调员工的个人成就感、重视员工的工作成果,扩大员工持股计划奖励范围等方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员工与其上层通道间的沟通,当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出来后,员工如有异议,可以实时与上层进行有效沟通,并得到答复。如对公司的招标战略目标进行阐述时,员工有权进行询问,并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在员工认同自身绩效工作内容与考评内容后,再来实施。而对于招标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而言,应与员工就其个人薪资构成等详细内容进行宣讲,务必让员工心中有数。从这一点来说,绩效考评这一工作内容,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员工心中无疑惑,在工作时才会没有思想负担,也减少了公司的潜在经营风险。另外,在考评结果出来后,还应马上把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并解释清楚为何是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相应的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培训、岗位调整、指导、奖励、调整目标、惩戒等,员工也就心悦诚服,对于下一阶段工作内容与绩效管理工作也就会持积极配合的态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员工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也有效地保障了下一阶段公司业务的更好开展。
3、结语
关键词: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绩效评价指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保险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国内保险业的竞争日益剧烈,迫切要求国内保险公司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绩效。因此,能否科学合理地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并据此分析经营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变得十分关键。目前国内对保险公司绩效的考察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多是采用一些常规单因素指标,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本文采用极效率DEA模型,有效区别出有效决策单元(绩效值=1)之间的绩效差别,对我国9家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做出有效排序,并对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简单评价,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极效率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Charnes和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其功能是进行多个同类样本间的相对优劣性的评价。利用数学规划技术,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征的同行业企业生产率评价问题。学者魏权龄也证明了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就是在相同情况下采用多目标规划解出的Pareto有效解。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j(j=1,2,Λ,n)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xj=(x1j,x2j,Λ,xmj)T>0yj=(y1j,y2j,Λ,ymj)T>0
极效率模型是以CCR模型为基础,利用极效率来甄别有效DMU的效率差异,从而可以给出所有DMU的效率排序。极效率模型如下:minθsups.t.
二、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指标的选择必须满足评价的要求,能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竞争力水平,在技术上尽量避免投入产出指标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从全面性、客观性、代表性、可得性的原则出发,本文把各个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选取投入指标为逆费用率、逆赔付率、资金运用率、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而产出指标则选取资本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其中,费用率为营业费用与保费收人的比率,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保险业务发生的成本费用;赔付率则是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间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而资金运用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额占企业全部资产总额的比例;资产负债率为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最后,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在某一时点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表明保险公司每一元钱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另外,作为产出指标的资本利润率为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说明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全部资本金的关系,表明保险公司拥有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而营业利润率则是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率。
实证研究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选取我国9家主要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分析的样本容量为9,投入产出指标为7,很明显样本容量大于指标个数,满足DEA分析的要求。首先采用DEA对偶模型对保险公司绩效进行评价,结果θ列。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的相对绩效为1。再利用极效率DEA模型对这五个保险公司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华泰最优效率,永安紧随其后,接着是太保、天安和大众。最终的效率排序结果在最后一列。
从结果可以发现,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相对于人寿、平安、新华、新疆而言,是有效的。其中,人寿、大众可以看作弱有效,天安、太保则是比较有效,华泰、永安是非常有效,表明它们的投入产出指标值比较平衡。具体分析,华泰、永安在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的指标值上较其他保险公司高出许多,反映综合盈利能力较强。虽然,天安资产负债率是所有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但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差,从而导致其在综合盈利能力方面低于华泰和永安。另外,新疆虽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其资产负债率却只有1.064,低于平均水平,从而使其综合盈利能力下降。在费用率和赔付率方面,华泰、永安及天安、大众远远高于人寿、平安、新华。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它们经营效益的差异。在资金利用率方面,无疑华泰、永安显得尤为突出。最后,流动比率是人寿最高,达到10.014,说明其流动负债,包括应付手续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等项目,在所有保险公司中最少。资本利润率最高是平安、新疆,分别达到0.637和0.538。不过,从本质上而言,虽然资本利润率可以衡量盈利能力,但是其反映的是创造单位盈利所需资本金数量,即盈利的成本。
三、相关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寿、太保、平安、新华、天安在营业利润率方面都较低,一方面与其保费收入投资渠道狭窄有关,另外,也受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利率下调等市场化因素影响较大。为此,应当注意增强综合盈利能力,提高经营绩效。可以通过开发新险种和产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裁减冗员并控制人员过快增长,加强理赔工作,以此控制赔款支出。资金运用方面的不足。此外,国家也应采取措施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放宽投资限制、丰富投资品种等。而对于新疆兵团保险公司,虽然其综合盈利能力表现尚好,但是其流动负债相对其经营规模和收入情况而言,显得不合理,究其原因在于成本控制较差,资源浪费严重。为此,新疆兵团保险公司应当注意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在公司内部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以此控制费用降低成本。人寿、大众、新华的资金运用盈利率都比较低,因此,对于这三家公司来说,除了努力拓展保险业务以便扩大投资资金来源的规模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保险投资进行科学管理与高效运作。这包括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合理的投资结构和有效的执行与控制。对于华泰、永安而言,虽然综合绩效排名最前,但是它们在流动负债方面表现均不理想,而且永安在体现效益的指标赔付率上也存在不足,所以,它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自身经营状况进一步加以改进,以至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