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

时间:2023-05-23 16:50:36

序论:在您撰写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第1篇

冬季因通风量减少,冷应激(受凉),鸡群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冬季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传染性喉气管炎、白喉性鸡痘、慢呼等疾病。这些疾病在临床上较难分辨,常误诊,并且一旦发生引起的损失也较大,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发病原因分析

冬季,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凉或通风不良。在养殖过程中既要防止鸡群受凉,又要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较佳,这个尺度较难把握。当鸡舍漏风或通风过量会导致鸡群受凉,单纯考虑保温会导致通风不良,这些都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1. 往往发生在温差较大、气候突变的天气。

2. 受凉:如门、窗开口较大,湿帘、闲置风机、刮粪口没有封闭、进风口较大等可导致鸡群受凉。近期在湖南、湖北等省份,10 月上旬气温在30℃左右,结果在20 号左右,这些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达20℃左右,很多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产蛋率下降。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受凉有很大关系。

3. 通风不良:青年鸡和刚开产的鸡舍内灰尘较大,鸡舍内一旦通风不良,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大肠杆菌等疾病。气候骤变时,管理者往往重视保温,如门窗紧闭、通风系统停止工作,导致了通风不良;还有种情况是温控鸡舍,当通风系统,启动温度低于舍内温度,会导致风机长时间不工作,从而导致通风不良。有些现代化鸡舍在初冬季节常发生慢呼和大肠杆菌等疾病,从根本上就是因为通风不良引起的。

4. 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也与鸡群体质差有很大关系。比如刚经过高温季节的鸡群,体质还没有完全恢复,饲喂水分含量高的玉米等因素都会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

(三)预防措施

1. 秋、冬季在饲料中添加1% ~ 2% 的油脂,提高能量水平,让鸡群尽快复壮。

2. 加强卫生管理,鸡舍内灰尘要定期清理,定期进行喷雾消毒来达到除尘的目的。

3. 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1)将湿帘、闲置风机、闲置通风口密封严;刮粪口平时应遮挡,防止向鸡舍内灌风;查找漏风口,并封严;(2)调机工作温度,避免温度较低时风机不工作;外界温度较低,当换气量大时,舍内温度变化较快,应保守通风,用最少的风机来完成换气需要;(3) 小鸡(1 ~ 50 日龄)以保温为主;青年鸡和产蛋鸡,当温度与通风发生冲突时,可牺牲2 ~ 3℃的温度,来满足通风;(4)温差较大,气温较低时要定期到鸡舍内巡视,查看鸡舍内温度、通风情况,避免通风不良或受凉。

4. 做好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对新城疫、H9 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做好免疫工作。请参考蛋鸡免疫程序。

(四)治疗措施

呼吸道疾病较为复杂,一定要正确诊断,对症治疗。

1. 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可采用活疫苗紧急接种,如发生新城疫用新城疫克隆I 系2 羽份/ 只,注射或饮水;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时用喉气管炎活疫苗1 羽份/ 只点眼;同时在饮水中加强力霉素和多维素连用4 ~ 5 d,可逐渐恢复。

2.H9 亚型禽流感:青年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一般可自行恢复;蛋鸡发病后一般7 ~ 10 d 即可恢复;可适当添加抗菌素防治继发感染。

3. 发生白喉性鸡痘:可用结晶紫千分之一饮水;张口呼吸的鸡用青霉素和链霉素配合喷口。

第2篇

关键词:春季;肉鸡;呼吸道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84-1

1 密度要适宜

一般冬春以10~12只/m2为好,夏秋以8~10只/m2最佳。密度太小影响经济效益;密度太大,易引发呼吸道及各种疾病。

2 不盲目追求肉鸡体重,合理控制料肉比

虽然肉鸡具备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但是,过快的生长速度易造成各种微量元素的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其对外界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使疾病易侵。更重要的是:过快的生长速度影响鸡肉的品质,不符合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广大民众对肉蛋奶质量的要求。

3 控温和通风有效地结合

在东北地区,肉鸡饲养场多数是非标准化、开放式的鸡舍,而风干物燥、气候多变的春季,是各种疾病多发季节,极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呼吸道疾病首当其冲,所以必须把控温和通风有机地结合起来。前期肉鸡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应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后期肉鸡的体温调节能力中枢基本形成,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而温度适宜即可。此时,肉鸡的呼吸量加大,只有加强通风才能保证其需氧量,同时又有利排出舍内的CO2、NH3、H2S等有害气体,这样,鸡群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健康的生长。

4 按照饲养的前、后期控制好温度

饲养前期,由于鸡舍温度高,机体通过呼吸、排便等方式失去的水分,需要有一个高温的环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所以,温度要相对大一些,大约65%~70%左右;饲养后期,肉鸡生长旺盛,高湿的饲养环境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温度应小一些,大约在50%左右。

5 加强防疫,制定适合本地病情的免疫程序

(1)任何一种疾病都有一个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临床明显期、治愈或者死亡的过程。所以,必须从“防”上狠下功夫,做好“养、防、检、治”等工作,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2)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地区做出相应的免疫程序。例如,春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这就要求养殖户不妨在原有免疫程序基础上,增加一次支原体疫苗的免疫,同时多喂一些能提高肉鸡抵抗力的微生态制剂、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

(3)给鸡接种疫苗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正规厂家的疫苗,并检查好疫苗的有效期及包装瓶是否完好无损等。

必须是健康的鸡群,鸡舍环境必须清洁、干净卫生,且最好在晴天的上午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后2天禁止喷雾消毒、禁止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使用一些免疫抵制的磺胺类和氯霉素类等药物。

(4)为减少鸡群应激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后几天喂一些黄芪多糖、左旋咪唑和电解多维,同时在疫苗中添加:“白细胞介素”等药物。

(5)接种疫苗时最好提高舍温1℃~2℃。

(6)开封的活苗必须在1~2小时内做完,否则影响疫苗的效价,接种完疫苗的空瓶不要乱扔,以免发生野毒传播。

其次,必须掌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种类、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每逢春季,各种呼吸道疾病接踵而来,往往没有前期症状就突然发病,很快波及全群,且很难治愈。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温和流感、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气囊炎等,从临床症状上很难区分,只有从实验室诊断才能做出最后确诊。强调“十六字方针”: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那么,怎样去“防”呢?这也是多数饲养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通过以下几点来说明。

(1)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颜色等。如果发现精神萎靡、打蔫、鸡冠紫黑或苍白、不爱活动、独处角落或卧于饮水器下面、立于窗口、两眼发长、眼半睁半闭、流泪、甩鼻涕、突然增料或减料、饮水频繁或减少、排黄绿色稀便等情况就应马上投喂一些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2)阴雨天,每次疫苗接种前后,可投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缓解由于天气或疫苗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

第3篇

一、概述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3. 注意防寒保暖、防贼风,协调通风保暖之间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治

0.前言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危害养猪业。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在5―30%或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制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PRDC见于不同管理和设施的猪场,包括规模化养猪场,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PRDC是一多因子疾病,因为在典型的病例中可以检出多种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肺炎支原体(MH)、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副猪嗜血杆菌(HP)是诊断试验室从有PRDC临床症状的猪呼吸道内最常分离到的几种病原。PRDC最典型的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饲料转化率降低以及生长缓慢和发育不均匀、死亡率升高等。

1.猪呼吸道结构和呼吸道疾病的关系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呼吸道结构特点息息相关。正常猪成熟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构成三道天然的屏障,各自有一系列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各自强有力的特异防御机能,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也是猪与环境的一个重要接触部位。三道防线密不可分,相互保护和促进,一旦某一道防线受到破坏则往往波及其他防线,致使病情加重。

1.1第一道防线

鼻腔内含丰富的血管和黏液腺,增加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粘住吸入气体中的尘埃和微生物,鼻孔中的鼻毛捕获较大的颗粒如尘埃,其沉积在鼻甲周围被排出。

造成这道防线严重破坏的是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其对猪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有强烈的亲嗜性,产生数种毒素,还可定居在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发生化脓性支气管和肺炎。此外,氨气、尘埃首先侵袭的也是这道防线。

1.2第二道防线

喉和气管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有定向摆动纤毛,借助于咳嗽将异物排出;分泌的黏液中含有溶菌酶、干扰素、免疫球蛋白、铁蛋白和β溶解素等多种杀菌杀毒的生化物质,使进入呼吸道的微生物失去感染力;上呼吸道分泌的IgA主要产生黏膜免疫保护作用。

猪肺炎支原体是破坏此天然屏障的重要病原,也是呼吸综合征发生的主导病原体,为许多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门户,常致继发性混合感染,如继发猪蓝耳病、胸膜肺炎、副嗜血杆菌等。

1.3第三道防线

这道防线分泌的IgG固定补体、调理活性,内含的大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可清除外来物质。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严重损伤第三道防线,并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且使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如可同时造成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及胸膜肺炎等病原体的感染。

此外,在外观正常猪的扁桃体和呼吸道某些器官中,常潜在有许多病原体,如支原体、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在猪群免疫力低下或发生应激时,这些细菌常成为继发性或机会性病原,使病情加重。

三道防线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有利于整个呼吸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2.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

多发生于6-10周龄的保育仔猪,有时1-3周龄的哺乳仔猪,最普遍的是10-20周龄育肥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工呼吸;眼结膜发炎,眼睛内分泌物增多,流泪,有时眼眶水肿;有的出现腹泻,喜堆卧在一起,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病变肺炎,弥温性、间质性肺炎或花斑样病变;淋巴结肿大,轻度充血、出血;有的可见胸腔腹腔纤维蛋白渗出,严重者粘连。1-3周龄发病的仔猪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肺脏、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都会发生实质硬度如肉颜色变紫变红、胸腔积液,有心包炎的症状。

3.综合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1)建立和完善消毒卫生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把关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传入。

(2)引购种猪严格隔离,新引进的种猪隔离21-28天。

(3)坚持严格执行定期或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和搞体水平检测,以便逐步净化。

(4)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将不同来源的猪只或日龄相差很大的猪只混群饲养。

(5)降低饲养密度。

(6)防寒保暖,外界环境气候骤变防止贼风侵袭。

(7)搞好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侵袭。

(8)控制好了猪舍内的湿度。

(9)设立病猪隔离栏,病猪、弱猪及时隔离护理及治疗。

3.2提高营养水平和控制霉菌毒素

应用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仔猪断奶、转群、天气气候突变,免疫接种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VC。定期清理料槽,防止槽底部饲料时间过长而发霉变质,以防霉败饲料中毒。

3.3免疫接种

着重加强猪瘟(HC)、伪狂犬(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疫(PM)、猪肺炎支原体(MPS)、猪胸膜怀肺炎(APP),猪萎缩性鼻炎(AR),猪链球菌(SS)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3.4药物防治

料中添加高于正常剂量30%的敏感药物;通过饮水给药方法给药;病猪注射抗生素3-5天;对症治疗;策略性用药;血清疗法;间隔用药。

3.5控制方案

(1)根据实际加强做好PR、HC、PRRS、MP3、AR、APP、PM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2)母猪分娩前7-14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3)母猪产前及产后一周、饲料中添加药物:80%的泰妙菌素125g/T+15%全毒素300-400g/T+阿莫西林150-200g/T。

(4)加强母猪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饲料中添加VE或电解多维。

(5)后备母猪做好免疫和同化工作。

(6)配种怀孕猪及公猪饲料中定期添加了药物。

(7)做好分娩舍、保育舍清洁消毒工作,选用双链季胺盐、消毒3次,空栏5天以上。

(8)仔猪做好“三计”保健工作(3、7、21天)选用长效霉素,断奶后7天及保育舍转出7天饲料中添加药物。

(9)隔离及淘汰病残仔猪。

第5篇

猪条件性疾病如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常以继发或并发的形式频频发生,尤其是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更为多发。门户网在这里针对夏季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地阐述,希望对广大养猪同行有很大的帮助。

多见猪条件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其中以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为主要疫病感染。

夏季,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猪支原体感染(MPs)、猪血液原虫病(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等)和猪条件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如猪副嗜血杆菌病(HPs)、猪巴氏杆菌病(Pm)、猪链球菌病(SS2)等,其中以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疫病发生最为频繁。这与气候湿热、热应激、霉菌毒素、蚊虫滋生以及饲养管理、疫苗免疫等多方面“应激因子”共同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

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多发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支原体感染之间有直接关系。

夏季是猪条件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的频发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支原体感染之间有直接关系。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猪蓝耳病毒(PRRSV)和猪支原体,共同通过“破坏和麻痹”肺泡巨噬细胞和气管纤毛,打破猪呼吸系统的防御屏障,降低呼吸道免疫系统的整体免疫应答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猪蓝耳病毒和猪细小病毒(PPV)同时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破坏了巨噬细胞的完整性,而缺失的肺泡巨噬细胞中增加了猪圆环病毒的复制,进而导致猪群整体免疫力下降,最终增加了猪群对猪条件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了猪群的病死率。

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多以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形式发生

一般而言,在临床上多见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继发性感染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等。此外也多见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之间混合感染。

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科学有效地防控猪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必须着重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尽可能缓解热应激、霉菌毒素等“刺激”,减少猪蓝耳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支原体等免疫抑制性病原的“隐性感染”;另一方面是优选敏感抗菌药,联合使用以有效预防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继发或混合感染。

羊常用饲料分哪几类

饲料分类方法很多,按其来源特点可分为以下6类:

青饲料:栽培肓饲料、野生青饲料、蔬菜脚叶、天然牧草、水生饲料、块茎、瓜类等。

粗饲料:干草、秸秆、秕壳等。

精饲料:禾本科及豆科籽实等,麸皮、油饼、糟渣等加工副产品。

矿物性饲料:食盐、骨粉、石灰粉、磷酸氢钙等。

第6篇

关键词: 广西;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1 病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由复杂的病因导致,其中传染性因素分为病毒性、细菌性以及霉形体和寄生虫等因素。非传染性因素有饲养管理、环境、季节、应激等,其中病原和饲养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病毒性因素有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包含性鼻炎病毒等。 细菌性因素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克雷伯氏杆菌、化脓杆菌等。寄生虫传有附红细胞体、弓形虫、霉形体、蛔虫、猪球虫、后圆线虫等,这些寄生虫都可引发猪的感染。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都是对猪体有害的气体,猪场内的温度变化,猪体质的下降、免疫机能下降等也是重要原因。

2 临床症状

病猪会出现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出现结膜炎症状,眼睛分泌的物质增加,如果突然发病,造成体温升重的话会造成猪的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病猪生长速度变慢、消瘦,猪的死亡个数增加,僵猪个数增加。幼猪死亡的个数增加,大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猪的饲养条件要求也很高,如果猪群的密度太大,饲养管理水平、营养水平较差会出现更多的感染情况,病情会更为严重。

3 主要呼吸道疾病症状

3.1 猪支原体肺炎

俗称猪霉形体肺炎或猪喘气病的猪支原体肺炎,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各个品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期的猪及幼龄猪,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成年猪多是慢性或隐性感染,特征为咳嗽、哮喘等。病死率并不高但传染率高,一旦猪场有被传染的猪,整个猪场都会被传染。使传染的猪生长发育缓慢,病猪吃食以及运动过后常出现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2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

“猪蓝耳病”是这个病的别称,肺炎症状是它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猪会出现眼鼻的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频率加快、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体温偏高、生长迟缓或停止、有些病猪会成为僵猪。哺乳仔猪会出现是眼镜肿胀、结膜发炎、脱水、体质虚弱、呼吸不畅以及张口呼吸、流鼻涕、出血等症状,四肢呈八字状。母猪会出现嗜睡、呼吸不畅、精神萎靡,还会引发早产、流产、死产等。病猪乳汁减少,重复。公猪有无食欲、精神萎靡、嗜睡发热等症状,并且的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降低,活力降低。

4 病理变化

所有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有些肺部病变类似于猪支原体肺炎,不但猪的肺部会出现病变,有病猪还会出现肾、淋巴结、喉咙有出血,部分猪的症状还会有末端发紫。有些保育猪通过剖检能看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淋巴结的肿大,肺部出血、花斑样硬变等病变,有些病猪的肺会出现化脓的症状,病猪肺部会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有些病猪的腹腔、胸腔会渗出很多纤维蛋白。

5 防治对策

防治猪呼吸道疾病,要加强饲养过程的管理工作,避免病因介入,提高猪的免疫力。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安全体系,对于消毒清洁的工作要定时做好,要对圈舍及时做好干燥和通风的工作,对新进的猪种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保证猪种的免疫安全。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和抗体水平检测,为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对猪场造成的损失要做好以下方面:

5.1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饲料的营养,要保持均衡,猪群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不同,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饲料的品质,还要注重饲料的质量,增强猪的体质,根据各个方面的资料,猪场的最大“隐形杀手”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也是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多喂品质优良并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来防止霉菌肆虐。在幼猪断难时更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在饲料中多添加电解多维素。定期对食槽进行清理,及时检查槽内的饲料是否发霉变质,以免猪食用后中毒生病,病原微生物会在猪的体质下降时乘虚而入。

5.2 建立规模化猪场

要坚持做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坚持自繁自养,提倡早期断奶,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为了提高猪的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或保健药物,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不同日龄的猪不要混养在一起,切断病原体的水平传播。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应保持采光良好,经常通风,避免过于潮湿,并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和通风,解决好通风换气和保温的矛盾。

5.3 建立和完善卫生安全体系

在各个环节都要将消毒卫生工作做好,消毒要选择没有残留、低毒、高效、不破坏设备、不伤害人和猪、在猪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并积累,例如: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等。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猪和僵猪要及时淘汰处理掉,防止疫病的传播。对病死猪及排泄物要做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

5.4 做好免疫工作

定期进行强猪瘟(HC)、加伪狂犬(PR)、猪肺疫(PM)、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炎支原体(APP)、猪链球菌(SS)、猪萎缩性鼻炎(AR)、猪胸膜肺炎等疫苗接种工作,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免疫效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活疫苗不能用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猪肺炎支原体非常容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为了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可在仔猪哺乳期时定期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每年定期进行猪肺疫疫苗接种,在接种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5.5 使用药物合理治疗

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饲养,可用高免血清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在广西本地的流行规律,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寻找出病原,不管是细菌和霉形体或是病毒等,根据发病的症状,要用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小猪以及母猪应该用一些药效温和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治疗方式。在出现PRDC的猪场,药物预防的效果较好,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一般。可在猪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支原净、强力霉素、甲砜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电解多维素(使用以上药物对已发病的猪群,应优先考虑在饮水中添加,因为发病的猪一般均发烧,而发烧的猪不吃饲料,但喜欢饮水)或在饲料添加止咳、平喘、化痰中草药制剂如复方鱼星草、抗病毒中草药制剂复方如板蓝根、黄连解毒散、黄芪多糖等药物,各个猪场的情况不同,选用的药物也都不同,要根据猪场本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提高幼猪的抵抗力,可在饲料内添加的生物活性肽。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为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要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

5.6 做好驱虫工作

鞭虫和蛔虫等寄生虫对于猪的免疫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使它们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幼猪断奶的一段时间,喂食幼猪左旋咪唑片、苯丙硫咪唑片,定期喂食;也可以注射伊维菌素,按照规定的时间在皮下注射。

6 结语

猪呼吸道综合症是目前对于养猪行业具有严重的危害 ,它的发病原因不但复杂,有些相关疾病尚无可靠的疫(菌)苗进行预防,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只能采用有效的药物和改善猪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去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要目标,给猪群建立一个良好的内外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原久丽,张红艳,王丽英.猪呼吸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7).

[2] 张彦飞,李梅,周辽祖.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06).

[3] 王丽华,伦艳霞.浅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1(02).

第7篇

【关键词】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预防;管理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季节变换、细菌感染等,儿童、体弱者、老年人、精神高度紧张以及过度劳累者。在校园内,因为人员密集等因素,校园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很有可能使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学生增多,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1]。呼吸道传播疾病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并且会造成一定社会影响。为了有效对校园内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控制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方案,并进行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近些年来,校园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因为学校人员密集,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本组实验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研究阶段,选取我市一所中学初一至初三1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上半年为对照阶段,2012年下半年为实验阶段。在2012年上半年为对照阶段,2012年上半年并未对学生进行有关呼吸道传播疾病知识的传授,也没有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防控;2012年下半年则对学生进行相关呼吸道疾病传播的知识教育,有效进行疾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1.2方法

1.2.1完善校医配备工作在学校中设立卫生室,按校园人数500:1比例来配备专职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此外,学校还配备一些兼职或专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的卫生工作,教育和人事部门也重视学校校医的配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完善各项配备措施,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卫生工作系统,提高了学校卫生的工作水准[2]。

1.2.2完善并执行相关的工作制度学校建立起校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治网络系统,健全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基本工作制度,定期进行师生体检,完善了个人卫生与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在完善健全各项制度同时,积极有效的施行常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与早治疗,阻断呼吸道疾病的一切传播途径,预防校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爆发与流行[3]。

1.2.3加强对传染者的管理及时发现患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学生,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传染源,这是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播的一项主要措施。学校对学生进行日晨检,密切观察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当及时上报。

1.2.4提高健康教育的功效、发挥主动的防病作用学校一方面按照相关条例规定配备健康教育的器材,结合呼吸道疾病的特点,开展宣传活动,另一方面拟订学校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并且进行质量与效果评估,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1.3观察指标对比实验阶段和对照阶段的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染率与学生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看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4]。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其中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5]。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阶段的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染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且实验阶段,学生对于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也都有了明显提高,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道传播疾病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校园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如果学生对于疾病的防控意识低的话,很有可能患上呼吸道传播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加强对学生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知识教育培训,增强学生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明显降低疾病传播率和传播速度[6]。

学校在多个方面都做了充足准备,比如配备完善的教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教育等,取得了显著的疾病防控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比较高的,只要在学校对其加强相关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知识教育工作,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可以使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机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杨秀玲.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7):548-548.

[2]李汉琳,肖才文,范捷,等.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真菌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7):786-788.

[3]邵荣标,王海燕,陈国清,等.轻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患者排毒情况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0):946-947.

[4]田生科.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