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学管理理论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5-23 16:50:26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管理理论的含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学管理理论的含义

第1篇

关键词:过程管理;管理过程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18-02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前人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发表《计件工资制度》、《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发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和组织理论之父韦伯发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标志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管理和技术”。三十年来,国人翻译了大量的关于管理的著作和文献,引进了许多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的管理学词语库。但是,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尚存在着有关管理的个别概念模糊和词语混乱现象。本文中,笔者仅就“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区别、联系以及现实意义谈一点个人看法,为我们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献微薄之力。

1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区别

1.1 过程管理的含义

过程管理的概念的源头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年)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集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之大成,创立了科学管理,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泰罗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而受到世人的尊敬。对于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列宁曾给予了科学的评价。他说,泰罗制是资本主义的最新发明,同资本主义的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并强调,苏维埃密切注视泰罗制的新发展,借鉴和吸收其先进成果,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他的管理实际上是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培训工人。用科学研究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规定和下达任务,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这是泰罗科学管理的三部曲,其核心就是工作任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过程管理的概念的源头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含义是深入地研究生产工序、科学地安排作业流程、严格地培训员工、实行生产作业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2 管理过程的含义

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范畴。管理过程学派的鼻祖是法约尔。法约尔的著述很多,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他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把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当作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综上可见,管理过程的概念来源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成熟于孔茨时期,它揭示了任何一项管理活动的完整过程应包括计划、组织(或人事)、指挥(或领导)、协调和控制这样几个步骤(职能)。

2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联系

2.1 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都是成功管理活动的必要因素

过程管理要求管理者,特别是工程管理者深入地研究生产工序、科学地安排作业流程、严格地培训员工、实行生产作业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过程要求管理者,类似总经理职务的管理者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应以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或领导)、协调和控制这样几个步骤有序地展开。前者告诉我们工作或生产是一个链条,是由若干个环节环环相扣的链条;后者为我们指出管理活动又是一个链条,是由五个、六个、七个或更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的链条。两个链条如飞鸟之两翼、列车之双轨,缺一不可。所以说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都是成功管理活动的必要因素

2.2 目标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共同的灵魂

雄鹰朝其目标展翅飞翔;列车向其目的地沿轨奔驰。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也是有其目标的。这个就是管理的目标,组织的目标,一个社会主体的目标。目标是一个肌体的灵魂,目标是远航者的灯塔。管理目标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灵魂,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灯塔。

在我们的管理领域大谈目标管理的今天,很有必要增加一些这样的声音:重视目标管理,亦应重视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否则就有好大喜功、狂妄、浮躁之嫌。

2.3 效率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共同的使命

世界上充满着竞争。竞争主要是目标和效率的竞争。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目标和提高效率的历史。提高效率是管理活动的根本使命。管理学产生以来,任何一部管理学教科书都无法否认追求高效地实现正确的目标是管理的概念的第一要义。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是管理活动的两天基本线索,所以说效率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共同的使命。

3增加对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的现实意义

3.1 增加对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区别的认识的现实意义

增加对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区别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的各级各类管理者从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

当前我们国内的一些单位,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出对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在管理过程方面倾注过多的心血。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这也许与我们国内的关于管理理论的书籍传播管理过程思想较多(甚至于国内的大多数管理学教科书都是以管理程序的结构编排的)而谈及的过程管理思想方法相对较少有一定关系。这个错误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使相应的单位的管理效果不明显,或者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2 增加对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联系的认识的现实意义

目标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灵魂,是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灯塔。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是目标的依托,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我们许多年来急于求成,在目标管理上花费了很多资源,却因在过程管理上不够重视而又浪费了许多资源。

企业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集合所有大权,一旦离开了,整个业务活动立即停止,风险之高可见一斑。人是危险的,所以需要制度、规范、流程来约束,以指引后人继续前行。目标管理有什么必然的缺点呢?大厨师一走,就把什么都带走了。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套过程管理,这样才能留住大厨师的手艺,此后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大厨师了,而需要20个人(也叫螺丝钉)按照第1001次流程工序的要求来执行,最后炒出来的一定和那位走掉的大厨师水平一样。过程管理才是高科技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基础。利用过程管理,所以才知道每个工序的好坏对结果的影响,才可以通过管理20道工序使最终结果可以被控制,这就是,控制和管理的本质问题。如果无法管理20到工序,就无法控制最终结果。

今后,我们要在强化目标管理的同时,在引进“大厨师”的同时,高度重视过程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培训出自己的20个小厨师取而代之;在强化管理过程的同时,在设置齐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同时,高度重视过程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培训出自己的20个、40个、80个、无数个小厨师,强化我们的基础过程管理工作、强化我们的基础过程管理工作。我们是国土面积大国,也是自然资源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中国就是一个世界。我们是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只要我们能够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多一些对过程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冷静深入的思考,多一些过程管理的踏实的执著的精神,我们的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方面将会更加快速地、更加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 A雷恩著,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

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 回顾 评价 创业管理

管理学理论发展简述

管理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劳动效率。亨利・法约尔提出古典组织理论,该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组织效率。并第一个提出了管理的四项管理职能与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其他组织理论还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模型;切斯特・巴纳德的权力接受理论等。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提高了劳动和工作效率,以管理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提炼了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缺陷在于忽略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并且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

(二)行为科学理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的过分重视“理性”使得工人的抵触情绪加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深,在此背景下,重视人际关系的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核心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突出了人在工作中的作用。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于“社会人”的假定认为工人是有价值的资源,挑战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重视组织的动态性、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观点;需求与激励理论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面谈制、目标管理等。局限性在于:个人行为的复杂性使对行为的判断变得十分困难;行为科学理论中的许多观点由于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而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三)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他们为了各种目的,标新立异,导致管理理论的丛林蔓生滋长,使人们难以通过。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理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过程学派、数学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 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向:动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柔性化。动态化意味着持续不变地非线性式变革环境。像权变理论、复杂性管理、超强竞争、混沌管理和创业管理理论等都属于动态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全球化意味着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组织的竞争优势。“全球化不但表现在全球性贸易的繁荣和活跃,还表现在 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思想观点的频繁碰撞,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交融、渗透和整合”。信息化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基本方向。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地球村”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 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电子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理论成为了管理者指导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一种强调“软性”管理因素的柔性化管理理论成为第四个基本发展方向。能够体现出柔性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理论包括:人本管理、团队管理、文化多元化、管理 伦理、社会公正等。

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评述

(一)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一开始追求纯粹理性的科学管理到重视非理性主义的行为科学,再到理性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企业文化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科学代替随意,理性代替经验,管理学也作为一门科学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行为科学是以泰罗制“纠偏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它过分强调非理性主义和感情逻辑,忽视了工人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行为科学所强调的“社会人”也不是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个人,而是“人的类”――小群体组织,结果将团体提升到个人之上,是个人创造能力受到组织的制约,使行为科学不能理性地分析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现代管理科学并没有解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该理论即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一面,又注重了行为科学感性的一面,通过树立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以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在管理中将理性精神与人本主义结合起来,管理思想由“物本管理”演变为“人本管理”。

(二)管理理论演变的人性假设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理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管理理论是在不同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济人”假设,泰罗就不会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没有“社会人”假设,梅奥就不会提出人际关系理论。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管理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道德人”的历史演变。

早期的管理思想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认为一切人的行为的动机是追求经济利益,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因此,在工作中只要进行适当的经济刺激,就会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该思想认为人决不是受金钱驱使的“经济人”,社会地位对其行为方式起着决定作用。马斯洛基于社会中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人都有发挥自己潜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除了利己等特性外,在做出经济行为时,会有道德的自我约束,越来越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对管理学理论的思考

(一)管理理论的动态性

管理理论的动态性不仅体现在纵向管理理论的发展,从横向角度,不同的组织形态也具有不同的管理理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管理学也同样如此。先从最早成熟的经济组织中总结出一般的管理学原理,再来指导其他社会组织,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管理的动态性对管理学理论的启发是,没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组织都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总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管理实践主要体现人、组织和社会三个要素,当人的需求、组织形态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发生变化时,管理的理论也相应发生变化。人作为管理最重要的要素,与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充分重视人,培养人,挖掘人的资本的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管理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个体与组织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组织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组织形态必须具有灵活性、核心能力、学习型等特征;同时,快速变化的环境催生了很多创业型组织的产生,对创业型组织和中小企业的管理也是未来管理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管理理论中分工与协作的演变

两个世纪前,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成为了管理学理论的重要基础理论。以机械论思想指导的分工理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分工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越来越困难,结果使得效率低下。

然而,人并不是原子或质点,组织也不是质点的结合点,管理活动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因此,管理实践在呼唤新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把系统观作为管理理论基础就顺理成章了。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用系统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管理问题,他把企业看成一个“协作系统”,主张用系统方法来揭示其本质。

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工与协作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分工不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却能够提高局部效率;协作能提高整体效率,却降低了局部效率。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的背景下,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来看,分工与协作将表现为新的形势。第一,分工与协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分工不是孤立的分工,分工是在协作基础上的更加细致的分工;协作不是纯粹的协作,是在更加细致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第二,分工与协作的范围在扩大。古典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分工是在企业内部的分工,而未来企业的分工表现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已经模糊,企业为了应付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承担具体的功能,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管理新方法:创业管理的探讨

在新经济时代,组织要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这种快速变化环境给组织更多的不确定习惯和风险,如何应对不确定和风险已经成为组织在新经济时代下的重要任务。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管理方法,创业管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环境从确定到相对稳定,再发展为动荡和不确定时,企业需要做出更加及时和快速的反应。Richard A. Bettis和 MichaelA. Hitt认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企业为了重新建立竞争优势而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寻找一种能在剧烈环境中生存的经营模式。需要响应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 布朗和艾森哈特主张在结构和时间的边缘开展快速和密集的战略实施计划,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单纯靠传统的一般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用创业管理改进传统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围绕机会、资源、企业家与团队、组织方式、时间、环境等提出了不同的创业管理的概念模型。例如Gartner(1985)提出了创业管理包含个人、组织、环境及创业过程四个要素,创业管理就是如何有效管理四个要素;威廉提出创业管理模式结构包括人、机会、环境、风险与回报,创业管理就是对这五个要素的管理;最典型的是蒂蒙斯对创业管理的定义,任务创业管理是对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的有效管理。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创业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创业管理就是对创业组织的管理,具体是对于新创组织相关要素的管理,如机会、团队、资源、风险等;而广义的创业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思维,即组织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并充分开发创业机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广义的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新创组织,实际上,创业管理的思维方式适合任何组织,大型组织同样需要面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创新,组织团队,把机会转变为价值。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组织,也同样适合组织中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善于创新,发现新的机会,并把机会转变为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杰.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凡禹.管理三杰:德鲁克、韦尔奇、巴菲特的思想精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君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4.文祺.一次读完8本管理学经典.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3篇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世纪80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一)系统学派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初趋于衰落。”

(二)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三)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四)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一)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处于环境变革之中,同时又是环境变革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和组织劳动效率低下的产物。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社会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业产量,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更为基本的物质需要。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当时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许多工人都是从别的国家来的移民或从农村来的农民。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泰罗从工厂的生产车间入手,以机械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改进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是对一定时期的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发生转变的产物。即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主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转向使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种转变来自于管理实践的需求的推动。组织活动的社会化及各种关系的多元化,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复杂化,组织与其上下游战略联盟、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形成了一个关系网络;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要素的跨国流动、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组织边界的扩展。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管理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不同的层面。保罗·格里斯利认为,管理学有一个核心元素(利用给定的资源达到目标),然而这个基本的核心含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人力资源、环境等)扩展。每个人对管理任务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内在的转移局限性。对很多管理者来说,他们如何理解管理任务也是不尽相同的。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管理问题,是导致管理理论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管理科学是与车间或作业层的最佳努力有关的,因而是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此相反,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高级组织层的广泛的行政管理原则上,对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基本过程的说明。这是一种宏观的方法。在工业方面,管理科学实际上并不侧重于战略问题,而主要是研究战术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科学家并不从事解决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不良结构”

的问题。这类问题用精确的数理统计方法是不能解决的。他们侧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决的基层、中层的管理问题。

不同的视角产生于管理学者不同的经历。管理学中的各个先驱者,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体中引进了一个新的侧面。例如,泰罗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训练,对工场工作的成绩作了仔细的研究。而法约尔则由于他在采矿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而用经营与协调的观点来考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谢尔登和甘特则从个人及个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辟了管理责任新领域。由于这些管理学者侧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来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状况有些混乱。

(三)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形成与管理学众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关,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现的结果造就了管理学的学派林立。[11]94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上,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传统古典管理理论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博弈论、统计学,甚至现代物理学,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学渗透。有学者通过对管理思想史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而同一学派学者的专业背景则大体相同,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学者大多都是心理学家,而管理科学学派的学者大多有工科背景。行为科学家主要是从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科学衍变出来的,而与此相反,大多数的管理科学家则来自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与经济-技术有关的学科。所以,这两门学科具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

商学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9年,出现了两份对管理教育具有影响的有关工商教育的报告。一份出自福特基金会委托并资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E·豪厄尔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内基公司资助斯沃索莫大学的弗兰克·G·皮尔逊进行的研究。两份报告都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工商教育的状况:工商管理学院甚至在定义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教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一片混乱。由于墨守成规,商学院没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管理人员。

他们建议改革未来的商学院的课程内容。自此,像数量和行为科学这类课程激增,因此聘请了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未经过工商训练也没有工商背景的人员到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科背景上,还体现在研究范式上。描述性范式与规范性范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规范方法一直被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经济学家和运筹学家注重的是事情应当如何;他们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以便提出能使组织作出更合理决策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大多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行为科学家对有关人的行为的经济-技术设想提出了疑问,而他们关心的是描述人和组织实际行为的方式。

(四)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学者中,追求管理理论的实用性和管理理论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管理教育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学者进入到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来,他们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程度,而实践派则大多倾向于用定性方法,关注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效用。所以,由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们的研究目的和他们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管理学者们很难走到一起。

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丛林问题,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集了著名学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实践家参加的一个会议。会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美尼尔·A·雷恩对这次会议的争论总结说:

学者们只能理解那些来自自己专业的人,而实践家们则无法理解学者,学者也是如此。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指出,“我们仍然处于管理理论丛林时代??也许(走出丛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领导潮流的管理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职业实践与学院派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孔茨同时也责怪他的同行学者没有把理论研究更多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从管理的本质看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

判断一门学科的标准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设、目的、工具、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管理有权利作为一门学科。但许多学者指出了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如保罗·格里斯利就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混合的概念,管理学在其一般意义上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其他学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超学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对各种学科的思考、分析和实验,考察在管理行为中这些学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做出贡献。彭新武指出:从实践上看,与其说科学管理理论是探索管理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努力在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术、技巧。管理既应被看成是一门科学,也应被看成是一门艺术。管理学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就管理学的教学而言,这种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绝对的。学生应该欢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而不应试图获得简明的知识体系。研究的课程是复杂而动态的,而这个知识体系又是不断演化的。

许多学科都能对管理学作出贡献。组织是复杂的系统,它们本身就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1]168-182JanesF.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摘要:管理理论丛林是管理理论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结果。系统学派、过程学派等管理学派在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上进行了探索,过程学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管理丛林现象尤存。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及环境、解决问题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管理丛林现象的深层原因。管理学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应当尊重管理理论的多样性。

关键词: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JanesF.Stoner等。管理学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3]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科豪,慕继丰。管理思想的演进及管理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3(2):59.

[5]斯蒂芬·P·罗索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

[6]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的演变[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53.

[7]林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8]高文武。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2(8):40.

[9]姜利军。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世纪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0(3):7.

[10]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计,1985.

[11]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4.

第4篇

关键词: 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1]168-182Janes F. 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 世纪80 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 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 一) 系统学派的探索。

20 世纪60 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 世纪70 年代初趋于衰落。”

( 二) 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 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 三) 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 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 四) 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 年12 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 )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 . 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 一) 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处于环境变革之中,同时又是环境变革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和组织劳动效率低下的产物。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社会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业产量,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更为基本的物质需要。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当时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许多工人都是从别的国家来的移民或从农村来的农民。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泰罗从工厂的生产车间入手,以机械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改进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是对一定时期的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发生转变的产物。即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主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转向使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种转变来自于管理实践的需求的推动。组织活动的社会化及各种关系的多元化,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复杂化,组织与其上下游战略联盟、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形成了一个关系网络;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要素的跨国流动、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组织边界的扩展。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管理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hi138\Com]

( 二) 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不同的层面。保罗·格里斯利认为,管理学有一个核心元素(利用给定的资源达到目标),然而这个基本的核心含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人力资源、环境等)扩展。每个人对管理任务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内在的转移局限性。对很多管理者来说,他们如何理解管理任务也是不尽相同的。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管理问题,是导致管理理论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管理科学是与车间或作业层的最佳努力有关的,因而是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此相反,20 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高级组织层的广泛的行政管理原则上,对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基本过程的说明。这是一种宏观的方法。在工业方面,管理科学实际上并不侧重于战略问题,而主要是研究战术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科学家并不从事解决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不良结构”

的问题。这类问题用精确的数理统计方法是不能解决的。他们侧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决的基层、中层的管理问题。

不同的视角产生于管理学者不同的经历。管理学中的各个先驱者,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体中引进了一个新的侧面。例如,泰罗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训练,对工场工作的成绩作了仔细的研究。而法约尔则由于他在采矿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而用经营与协调的观点来考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谢尔登和甘特则从个人及个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辟了管理责任新领域。由于这些管理学者侧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来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状况有些混乱。

( 三) 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形成与管理学众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关,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现的结果造就了管理学的学派林立。[11]94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上,20 世纪60 年代,伴随着传统古典管理理论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博弈论、统计学,甚至现代物理学,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学渗透。有学者通过对管理思想史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而同一学派学者的专业背景则大体相同,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学者大多都是心理学家,而管理科学学派的学者大多有工科背景。行为科学家主要是从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科学衍变出来的,而与此相反,大多数的管理科学家则来自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与经济-技术有关的学科。所以,这两门学科具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

商学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9 年,出现了两份对管理教育具有影响的有关工商教育的报告。一份出自福特基金会委托并资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E·豪厄尔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内基公司资助斯沃索莫大学的弗兰克·G·皮尔逊进行的研究。两份报告都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工商教育的状况:工商管理学院甚至在定义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教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一片混乱。由于墨守成规,商学院没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管理人员。

他们建议改革未来的商学院的课程内容。自此,像数量和行为科学这类课程激增,因此聘请了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未经过工商训练也没有工商背景的人员到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科背景上,还体现在研究范式上。描述性范式与规范性范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规范方法一直被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经济学家和运筹学家注重的是事情应当如何;他们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以便提出能使组织作出更合理决策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大多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行为科学家对有关人的行为的经济-技术设想提出了疑问,而他们关心的是描述人和组织实际行为的方式。

( 四) 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学者中,追求管理理论的实用性和管理理论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管理教育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学者进入到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来,他们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程度,而实践派则大多倾向于用定性方法,关注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效用。所以,由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们的研究目的和他们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管理学者们很难走到一起。

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丛林问题,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集了著名学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实践家参加的一个会议。会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美尼尔·A ·雷恩对这次会议的争论总结说:

学者们只能理解那些来自自己专业的人,而实践家们则无法理解学者,学者也是如此。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指出,“我们仍然处于管理理论丛林时代??也许(走出丛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领导潮流的管理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职业实践与学院派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孔茨同时也责怪他的同行学者没有把理论研究更多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从管理的本质看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

判断一门学科的标准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设、目的、工具、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管理有权利作为一门学科。但许多学者指出了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如保罗·格里斯利就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混合的概念,管理学在其一般意义上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其他学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超学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对各种学科的思考、分析和实验,考察在管理行为中这些学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做出贡献。彭新武指出:从实践上看,与其说科学管理理论是探索管理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努力在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术、技巧。管理既应被看成是一门科学,也应被看成是一门艺术。管理学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就管理学的教学而言,这种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绝对的。学生应该欢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而不应试图获得简明的知识体系。研究的课程是复杂而动态的,而这个知识体系又是不断演化的。

许多学科都能对管理学作出贡献。组织是复杂的系统,它们本身就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那种建议我们把所有这些都很好地包进一个包袱,然后用一条简化了的理论丝带将它们捆扎起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学习组织理论的学生和管理实际工作者应该承认和吸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贡献。任何要将这一研究领域禁锢于某种有限的观点的企图都将减少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的灵活性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 Janes F. Stoner 等。管理学教程[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3]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科豪,慕继丰。管理思想的演进及管理的发展[ J ] .商业研究,2003(2):59.

[5]斯蒂芬·P ·罗索斯。 管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

[6] 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的演变[M] .李柱流,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53.

[7]林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 J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 0 0 7 (2 )。

[8]高文武。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2(8):40.

[9]姜利军。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世纪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0(3):7.

[10]弗里蒙特·E ·卡斯特,詹姆斯·E ·罗森茨韦克。 组织与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计,1985.

[11] 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 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4.

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科学管理职能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探讨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职能,对于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企业的现代管理和创新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来完善、发挥和发展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的功能作用,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的概念

迄今为止,现代企业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一是从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看,有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思想、中期的管理思想和现代的管理思想;二是从管理学派分,有管理程序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管理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等。三是从管理方法理论看,有企业基础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企业组织管理、企业人事管理、企业生产与业务管理、科技与产品开发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咨询诊断等8个方面的企业管理方法理论。一般来说,所谓管理职能,就是管理劳动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全部管理劳动从作用和功能角度来看,就是各种管理职能的运用过程。管理职能是设计管理机构的职能和各管理机构中执行者职能的依据。

二、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的性质

企业管理职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即维护生产关系的基本职能。这两种基本管理职能结合作用于生产过程,是在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实现的。随着企业经营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越来越需要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在这些基础上,为了满足这种普遍的要求.人们对企业管理劳动的过程开始分析研究,并产生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理论。

三、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地位

(一)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基本职能。

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或主要职能,是指在实现现代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起作用的那些管理劳动。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概括不一致,有的认为,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的认为,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有的认为,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二)管理基本职能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的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管理活动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六项职能活动。在这六项基本活动中,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即企业本身需要管理,同样的,其他六项属于企业的活动也需要管理。

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未来经济活动事先确定目标和决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手段等完整的全部管理劳动。计划职能分为确定目标、预测、决策和制定规划(短、中、长)四个阶段。目标是结果,预测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将来事态发展情况,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对未来经营活动方案的选择,规划是对决策选择的方案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经济预算与分析,进行人财物各种资源条件的综合平衡,成为企业行动的指南。在制定计划是要有全局观念、独立观念、效益观念、平衡观念、应变观念,以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编制、执行和控制是计划管理系统不用分割的整体,它是现代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具体化。

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为了实现现代企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设计任务结构和权力结构,进行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管理劳动。我国多采用直线职能模式。现代管理理论,充分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摆脱了传统组织理论的局限性,在现代社会中正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指挥职能。指挥职能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领导者依靠权威,指使下属从事某种活动的管理劳动。权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和权力,二是指挥者的索质。它是一种影响的环境。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按照现代企业计划目标和工作的质量标准,对企业各系统各部分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对照,找出差异,排除和预防产生差异的因素,以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劳动。控制职能的任务就是使计划指标与实际执行的结果相一致。

5、协调职能。协调职能是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除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不和谙现象,加强相互间的配合与合作,达到预定目标和同步发展的管理劳动。协调职能是针对过程,而不是结果。

6、监督职能。监督,实质上也是一种控制。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监督职能,在我国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纠正不正之风,反对和,打击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等。监督的手段有法律、行政、经济和舆论等。

四、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的发展思路

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各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统一体。计划职能确定了管理的目标及达到的手段、途径;组织职能是实现权力和任务的分派,使人们明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贸、权、利更好的结合;指挥职能是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针,保证实现企业总体计划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和领导,以解决下级活动按照目标的偏差的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沿着正确的软道运行;调节职能是使生产力的各要素和生产过程的各环节相互配合,为达到目标使管理机体和谐地运转;监督职能可找出经济活动的偏差、管理的漏洞和产生漏洞的原因,保证管理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主要解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六种职能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构成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基本过程。

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正面临着三种发展的趋势,一是强调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的有效性;二是强调现代企业各职能管理的集成和综合;三是现代科技对企业的影响及向企业管理的诊透。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职能的含义、内容和方法将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劳动的专业化协作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和完善。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按现代管理的规律办事,大胆创新,创出特色,走出新路,才能指导并推进现代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才能用科学的现代管理理论,来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活动,才能推动企业与世界经济接轨,使我国企业走向现代化的企业行列。

文献摘要

[1] 赵利民.简谈企业的科学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9)

[2] 陈玉霞.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贸. 2010(04)

第6篇

关键词: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1]168-182JanesF.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世纪80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一)系统学派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初趋于衰落。”

(二)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三)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四)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一)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处于环境变革之中,同时又是环境变革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和组织劳动效率低下的产物。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社会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业产量,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更为基本的物质需要。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当时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许多工人都是从别的国家来的移民或从农村来的农民。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泰罗从工厂的生产车间入手,以机械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改进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是对一定时期的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发生转变的产物。即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主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转向使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种转变来自于管理实践的需求的推动。组织活动的社会化及各种关系的多元化,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复杂化,组织与其上下游战略联盟、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形成了一个关系网络;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要素的跨国流动、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组织边界的扩展。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管理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不同的层面。保罗·格里斯利认为,管理学有一个核心元素(利用给定的资源达到目标),然而这个基本的核心含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人力资源、环境等)扩展。每个人对管理任务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内在的转移局限性。对很多管理者来说,他们如何理解管理任务也是不尽相同的。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管理问题,是导致管理理论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管理科学是与车间或作业层的最佳努力有关的,因而是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此相反,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高级组织层的广泛的行政管理原则上,对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基本过程的说明。这是一种宏观的方法。在工业方面,管理科学实际上并不侧重于战略问题,而主要是研究战术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科学家并不从事解决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不良结构”的问题。这类问题用精确的数理统计方法是不能解决的。他们侧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决的基层、中层的管理问题。

不同的视角产生于管理学者不同的经历。管理学中的各个先驱者,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体中引进了一个新的侧面。例如,泰罗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训练,对工场工作的成绩作了仔细的研究。而法约尔则由于他在采矿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而用经营与协调的观点来考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谢尔登和甘特则从个人及个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辟了管理责任新领域。由于这些管理学者侧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来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状况有些混乱。

(三)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形成与管理学众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关,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现的结果造就了管理学的学派林立。[11]94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上,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传统古典管理理论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博弈论、统计学,甚至现代物理学,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学渗透。有学者通过对管理思想史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而同一学派学者的专业背景则大体相同,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学者大多都是心理学家,而管理科学学派的学者大多有工科背景。行为科学家主要是从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科学衍变出来的,而与此相反,大多数的管理科学家则来自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与经济-技术有关的学科。所以,这两门学科具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

商学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9年,出现了两份对管理教育具有影响的有关工商教育的报告。一份出自福特基金会委托并资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E·豪厄尔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内基公司资助斯沃索莫大学的弗兰克·G·皮尔逊进行的研究。两份报告都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工商教育的状况:工商管理学院甚至在定义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教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一片混乱。由于墨守成规,商学院没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管理人员。

他们建议改革未来的商学院的课程内容。自此,像数量和行为科学这类课程激增,因此聘请了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未经过工商训练也没有工商背景的人员到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科背景上,还体现在研究范式上。描述性范式与规范性范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规范方法一直被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经济学家和运筹学家注重的是事情应当如何;他们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以便提出能使组织作出更合理决策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大多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行为科学家对有关人的行为的经济-技术设想提出了疑问,而他们关心的是描述人和组织实际行为的方式。

(四)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学者中,追求管理理论的实用性和管理理论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管理教育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学者进入到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来,他们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程度,而实践派则大多倾向于用定性方法,关注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效用。所以,由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们的研究目的和他们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管理学者们很难走到一起。

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丛林问题,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集了著名学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实践家参加的一个会议。会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美尼尔·A·雷恩对这次会议的争论总结说:

学者们只能理解那些来自自己专业的人,而实践家们则无法理解学者,学者也是如此。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指出,“我们仍然处于管理理论丛林时代??也许(走出丛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领导潮流的管理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职业实践与学院派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孔茨同时也责怪他的同行学者没有把理论研究更多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从管理的本质看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

判断一门学科的标准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设、目的、工具、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管理有权利作为一门学科。但许多学者指出了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如保罗·格里斯利就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混合的概念,管理学在其一般意义上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其他学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超学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对各种学科的思考、分析和实验,考察在管理行为中这些学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做出贡献。彭新武指出:从实践上看,与其说科学管理理论是探索管理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努力在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术、技巧。管理既应被看成是一门科学,也应被看成是一门艺术。管理学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就管理学的教学而言,这种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绝对的。学生应该欢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而不应试图获得简明的知识体系。研究的课程是复杂而动态的,而这个知识体系又是不断演化的。

许多学科都能对管理学作出贡献。组织是复杂的系统,它们本身就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那种建议我们把所有这些都很好地包进一个包袱,然后用一条简化了的理论丝带将它们捆扎起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学习组织理论的学生和管理实际工作者应该承认和吸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贡献。任何要将这一研究领域禁锢于某种有限的观点的企图都将减少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的灵活性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JanesF.Stoner等。管理学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第7篇

[关键词]行为科学 高校管理 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左群英(1974- ),女,四川仁寿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德育原理。(四川 内江 6411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面向农村小学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NJS1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7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继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哲学原则,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对提高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有重要价值。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实践主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勒强调用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式的管理,这对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所谓科学管理并不能为工人提供持续的工作动力。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从行政组织建设的角度也对管理理论进行了探索,但其理论和泰勒一样,重视组织的目标和效率的提高,强调经济因素对激发工作动机的作用,忽视人际文化和个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和泰勒的所谓科学模式一样,在实践中遭致诸多批评和反抗。

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基础,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人际关系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人是社会人,其行为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不是工作的物理环境或工资报酬,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尽管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目中无人”的缺陷,但遭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强烈反对,加上梅奥并没有进一步提出更具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50年代以后,人际关系学说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以后,才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对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进行了肯定,即主张社会心理因素比经济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更重要。弗洛姆曾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在19世纪,不人道意味着残酷,在20世纪,不人道系指分裂对立的自我异化;过去的危险是人成了奴隶,将来的危险是人会成为机器人。”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工作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和单调枯燥,人们开始倾向于从社会关系和精神情感方面重新定位工作的意义这一事实,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因此特别强调建设和谐的人际氛围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二)激励机制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人的行为动机以需要为基础,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工作兴趣和工作效率,关键在于建立能持续激发并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激励机制。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其与尊重、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结合的时候才是更有意义和吸引力的。因此,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激励机制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例如,弗鲁姆的“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这一模式认为,只有当目标价值较高,自己有实现目标的把握时,人的积极性是最高的。因此,管理者要考虑的就是提高工作的目标价值和合理进行人事安排,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有效激励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领导风格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尔特·勒温和他的同事们对团体气氛和领导风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三种比较典型的领导风格:专制型的领导者一般只关心工作的目标和效率,对被领导者缺乏敏感性和必要的关心,容易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存有戒心甚至敌意,进而在工作中产生机械化的行为倾向;放任型的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低,缺少人际凝聚力;民主型的领导者重视营造民主与平等的团体氛围,注重满足团体成员的合理需要,尤其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团队的工作效率高。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汉刘向编录的《管子》一书中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虽然是陈述霸王之业的一番言论,但这段话对高校师德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高校师德建设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过,虽然“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已基本上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识,但真正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高校各项管理实践中仍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目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基本上仍以约束和监督为主导,以“事”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占主流,这也是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尽管不能说很糟糕,但存在很多问题。如当前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醉心于申报科研课题和发表科研成果,而对教学工作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敷衍塞责。这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在追求职称评定和功利性发展方面表现积极,而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却热情不高。按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这种对物质利益和功利目标的过分关注并非人的本性表现,只不过是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浪潮影响下人性的一种异化反映并由此表现出的一种异化的发展观。师德建设的宗旨就是要引导高校教师认真审视这种异化的发展观,重新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真正含义。

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转向树立一种崭新的教师形象,这种形象以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又能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为教育事业、学校发展而奋斗相结合和统一。师德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以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人本理念和工作模式,从而为这种崭新教师形象的塑造而服务。学校要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向,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创造条件,并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高校师德建设才能走出目前“学校管理目中无人”“教师心中没有学校”的困境,把蕴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实现的本性激发出来,并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觉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构建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

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如果某种工作对某人没有吸引力,或这个人对获得目标价值的把握性不大甚至根本毫无把握,都很难激发他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以明确可达的价值目标为主导的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目标激励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充分考虑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如对成就期待高且能力也较强的教师,要鼓励并提供条件支持他确立较高的目标,激发他的斗志;而对成就期待较低但又有某方面特长的教师, 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目标,并提供机会使之实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否则教师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产生严重的焦虑感或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抱负的真正提高。以科研和教学为例,很多高校设立的一套对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考核的评价体制总体而言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激励的作用。

目前高校一般都按职称和学历的等级设立相应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并以1~3年为周期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则按规定的制度进行处罚。但问题在于,不同教师的兴趣和特长不同,有的教师喜欢教书育人,其教学能力也很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们不太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在他们看来,花大量的时间去“爬格子”写论文,不但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没多少价值的。反过来,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一般,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地方方言带来的语言障碍,不善表达带来的沟通障碍等,但他们喜欢思考和研究,科研能力也较强。此外,在“科研实力就是高校生命力”的今天,高校的评价体制总体上都倾向于科研方面,对教师的评定,尤其是对其职称评定和各种奖励基本上仍然是“拿科研成果来说话”。总体而言,高校对教师科研任务量的规定是偏于苛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完不成,或者即使完成,也是以牺牲一定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这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普遍感到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高校应该构建一套以人为本的灵活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差异,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从而达到完成自我实现和服务学校发展的“双赢”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把工作任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刚性任务”,即科研和教学方面必须完成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应该适当降低,让绝大部分教师可以顺利完成;二是“弹性任务”,同样必须完成,但完成的方式可以按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灵活选择;三是“超额任务”,这部分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又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刚性任务”和“ 弹性任务”是教师必须完成的,完不成则施加必要的惩罚措施,但在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允许教师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确保大部分老师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而“超额任务”则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抱负、家庭情况和生活理念来从容选择,让愿意而且有能力“更上一层楼”的老师能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让能力不足或没有条件投入到更多工作的老师不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平衡感,进而产生消极怠工的职业行为。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保障

领导者在一个单位或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从勒温的研究和通常的情况来看,民主型的领导者是最能激发团体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虽然也有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风格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所带来的工作绩效低或者仅仅是相当,但这并不能否认民主型领导风格的优先性价值,关于群体成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也表明,民主型领导风格下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一般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下的工作满意度高。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专制不能让道德进入人的心灵,它只能驯化出没有创造力的腐儒,培养出大量伪善之人和趋炎附势的平庸之辈。因此,依靠专制型的领导风格所产生的工作业绩一般来说也是短期的,其程度也是有限的。

高校师德建设要取得长远的实效,民主型的领导风格毫无疑问是更有效的,放任型和专制型的领导风格都只能使教师离道德更远。朱小蔓老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情感德育的研究,她强调只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才会促使道德“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所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因此,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对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干群关系永远是人际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学校领导处处体现出对教师的关心、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冷漠、压抑和打击,教师才会真正以学校为家,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从而自觉自愿、积极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中。

当然,对积极先进的行为给予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行为提出批评甚至给予适当处罚,这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也是领导者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主张和谐不代表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但即使是批评和处罚,在程度和实施的方式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激励为主的原则,否则处罚只能伤害人,不能警醒、激励人。领导者如果摆出冷冰冰的制度和冷冰冰的面孔,只能营造冷冰冰的人际关系,这样教师对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是很难“热情”起来的,师德建设也就成了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因此,只有一个以人为本、管理民主的领导班子,才能打造一支敬业乐业、德才兼备的精锐之师,从而推动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是管理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弊端。当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实际上两种管理方式并非泾渭分明,科学管理不会对人的社会需要毫无关注,而人本管理也难以完全撇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组织建设。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吸取行为科学理论的合理之处,使之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美)Fred C.Lunenburg,Allan C.Ornstein.教育管理学[M].孙志军,金平,曹淑江,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