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际交流礼仪范文

时间:2023-05-23 16:50:16

序论:在您撰写国际交流礼仪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国际交流礼仪

第1篇

关键词 中国 留学生 教育服务贸易 竞争力

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各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内容,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投资和消费内容。不仅如此,教育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端人才的欠缺和国际教育规模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国际教育水平、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的界定,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在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除外”;规定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指“既不依据商业基础提供,也不与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者竞争的任何服务”。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GATS规定,服务贸易有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提供方式,适用于所有的国际服务贸易。从目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境外消费方式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而以留学生为载体的国际教育服务又是境外消费方式的主要形式。可见,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

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服务贸易整体的现状分析和竞争力分析,且数据较为陈旧,很少有针对留学服务贸易甚至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专门研究,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多是从理论论证或问题描述的角度出发,缺乏系统的近期数据支持基础上的竞争力分析。基于此,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现状,运用定量指标对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与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留学服务贸易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来华留学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发展缓慢,一直停留在与少数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政府间交流上。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我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累计只有8000余人。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力度,但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依然是政府间的援助或教育交流,还不算是真正的教育服务出口。直到1992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功和冷战的结束,招收留学生工作迅速发展。1978年当年在华留学生为1236人,2008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已达到22.35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近180倍。从出国留学来看,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截至2008年底,我国以留学身份出国仍然在外的人员将近100万人。总的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规模日益庞大,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更加迅速。

(二)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地区结构

1 出国留学的地区结构

我国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涉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少数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是出国留学的主要地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向这七个国家派遣的留学生占到所有海外留学生人数的96%以上。其中,美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自1989年起曾连续五年位居在美外国留学生人数榜首,1995年到1998年被日本超过,1999年到2001年又再次名列第一,2006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大陆学生为9.37万人。

2 来华留学的地区结构

按照洲际统计,五大洲都有在华留学生,但亚洲占了绝大部分,稳居第一。以2007年为例,来华留学生共计195503人,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共计141689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按照国别统计,近十年来,韩国、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一直排在前几位。200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泰国,其中,在华韩国留学生最多,共计64481人,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3。

(三)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类型分析

1 出国留学类型

国际教育服务按照服务消费者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公费和个人自费两种,如果按照服务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学历教育、访问学者、短期培训。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国留学教育主要是以公派进修和访问学者居多,占到当时出国留学人数的80%,而研究生教育不足10%;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出国留学政策的放宽,出国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留学生逐渐增加。目前,留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随着自费留学的升温,我国自费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8853人,单位公派6957人,自费留学12.9万人。同时,我国出国留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涵盖了国外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

2 来华留学类型

我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来华留学的学生主要是非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中,进修生、专科生和本科生偏多,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偏少。以2006年为例,学历生54859名,占总数的33.72%,其中,专科生和本科生46216名,占学历生84.25%,硕士研究生5966名,占学历生10.88%,博士研究生2677名,占学历生4.88%。另外,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学历生68213名,同比增长24.34%,高于留学生平均增长速度,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4.89%,比2006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非学历生127290名,同比增长18.04%,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5.11%。2008年,来华留学生中

学历生为80005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5.8%,同比增长17.29%。而2000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为13703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26.3%。可见,高层次学生比例有所上升。

从学科分类看,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文科,其次是医学。文科主要是汉语教育,医学主要是中医教育。例如,2006年,文科114846名,含汉语类98701名,艺术类2118名;医科20355名,含西医13225名,中医7130名。可见,除了汉语和中医之外,其他学科招收的学生非常少。但是,近年来,经济、管理、工科等学科的留学生人数增加态势明显。

二、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指数(NTB)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并结合国际上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的相关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留学教育占据了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绝大部分,且对整个教育服务贸易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无法获得留学相关数据的情况下,本文利用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或教育服务贸易整体指标来代替留学教育的相关指标。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即一国某产品或产业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该国某产品或产业在世界出口市场的比重。将其用于服务产业,即一国服务出口总额与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之比,反映该国服务贸易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态,其计算方法为:

A国m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A国m产品出口总额/世界m产品出口总额

由于留学生教育在境外消费服务贸易中占据绝对份额,境外消费也是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最大份额,因此,本文选择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指标来衡量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在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在2002-2006年期间,出口额基本都保持在11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境外消费教育服务市场23%左右的份额。其次是英国,近几年出口额都在5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10%左右的份额;再次是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总的来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五个国家占了全球教育服务市场份额的1/2。相比之下,我国的市场份额很少,2000年我国所占份额不到0.5%,2006年首次突破1%,增加到1.19%,基本达到了加拿大的水平。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国相比,我国的市场份额还是很低的。

2 比较优势指数

比较优势指数(NTB),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将该指数引入服务贸易,可说明一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这个指标的优点是,作为一个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数值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另外,一国在某行业中既有出口,也有进口,有时进口的总值超过了出口总值。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优势指数更能反映出一国贸易的真实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

NTB=(A国m商品的出口一A国m商品的进口)/(A国m商品的出口+A国m商品的进口)

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按照这一指标计算结果如表2和表3。

从表2可知,2005-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零,也就是说,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比较弱。从行业结构上看,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行业和建筑行业,但即使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其优势指数也比较小,即优势十分有限。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来看,在2005-2007年期间,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数一直是负数,且都在-0.7左右,这就说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处于比较劣势,且劣势很明显。

从中美两国的比较来看,在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我国与美国有着极端显著的差距。如表3所示,在2003-2006年期间,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逆差,比较优势指数长期为负,基本保持在-0.8左右,而美国则一直为顺差,比较优势指数长期为正,基本保持在0.6左右的水平。

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Massa)于1965年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标”,他认为,国家在产业或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的份额之比来显示出来。RCA指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的相对优势,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价值的竞争力测度指标,由于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从而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或产品的相对优势,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A国m产品出口额/A国所有产品出口额)/(世界m产品的出口额/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

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1.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倘若RCA

从表4可以看出,在1999-2005年期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RCA指数都均高于2.5,这就说明这三个国家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极强,其中澳大利亚的竞争力最强;法国的RCA指数都在1.25与2.5之间,即法国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日本的RCA指数从小于1增加到1.5左右的水平,即日本从具有中等竞争力发展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加拿大处于中等竞争力范围;德国竞争力较弱。在所有国家中,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弱,大约只有德国的1/2,日本的1/6,澳大利亚的1/23。

三、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知

道:在地区结构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最多,来华留学生地域分布极不平衡,亚洲留学生持续占据了来华留学生的绝大部分;在学历层次方面,来华留学生主要是非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中,学历层次偏低,留学专业分布很不均衡,学科专业单一,主要还是锁定在汉语和中医这两个专业上;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即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对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主要国家来说,一方面,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促使人们在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待遇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接受教育以推迟就业时间和获取技能,降低了人们参与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危机导致的收入水平的相对降低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价格。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危机带来的国际留学教育需求增长以及对留学教育服务贸易价格的重视,是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难得契机。

基于此,为了大力发展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继续培育我国优势学科的发展。并大力拓展学科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开展,国际上学习汉语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与中国有经常性贸易往来国家的学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者,国际上对中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大规模接收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把我国现有的优势学科汉语教育和中医进一步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巨大优势,利用技术上和专业上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特别是周边发展中国家输出具有相对优势的专业技术培训服务,吸引这些国家的学生来华学习,改变学科不平衡的现状。

(二)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海外办学项目。

目前,我国教育服务机构的国际营销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到国际市场上去推销自己的主动性。虽然近几年有关部门和机构在国外组织了一些有关我国教育服务的说明会和展览,但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很少采用一些适应信息时代市场需求的宣传手段,影响力有限,使我国许多的优秀教育服务产品没有为国外所了解,失去了很多教育服务贸易的潜在市场,影响了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借鉴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发展海外办学,在国外设立语言学校,并开办权威认证的中介机构,加强与国外政府、学校的合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海外发展体系。

(三)改变教育理念,进行适度的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发展长期以来受到行政管理和监督,甚至在人们的意识里,政府将教育作为一项福利事业来办,而不是当成一项产业来经营运作。这种观念和由此导致的消极现实做法使我国国内教育资源难以迅速优化配置,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教育服务的出口,因此,我国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适度的教育改革。只有建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扩展教育规模,发现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服务产品。另外,之所以提倡适度教育改革,是因为,以我国目前的国情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际状况来看,让我国教育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全产业化、市场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有选择地放宽限制,针对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优势教育领域,在有限范围内实行产业化运作,凡是能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专业,政府可以让学校根据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和特点,在招收留学生的过程中,在学费和学生管理上拥有一定的自。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国内学校的自主竞争意识,转变运行模式,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留学生,还能使我国学校管理不断吸取优秀的国际经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国际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

(四)扩大我国教育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建立完整的教育服务业开放体系。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国际贸易物流 国际贸易 创新

一、引言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作保障,而国际物流的发展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缺乏专业物流人才的管理等,但是,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已经初具规模。虽不能与发达国家跨国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但是在世界物流业中取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物流业是当代最具影响力、关系到每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物流业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面对不断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物流企业开始不断寻求“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途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的通过招标竞争参与国外跨国大型物流企业在中国的物流业务,加强在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在国际贸易中,物流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面对不断发生的物流风险中找到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对国际物流进行创新,是各国际物流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物流的基本特征

(一)高运输能力

国际贸易物流是发生在国家之间,涉及区域比较广泛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由于国际贸易物流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国际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做基础,使国际物流的功能得到更快提升,从而加快商品的周转,推动国际物流服务效率的提升。

(二)高信息化

国际物流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进口国、出口国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因此,透明化的信息对于节约双方的成本和费用、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国际贸易物流的正常运转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目前,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在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三)高标准化

国际贸易物流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品的运输、仓储、配送的,由于各个国家针对物流制定的标准不同,统一国际物流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国际间商品的流通率,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际贸易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目前,国际上已经对条形码技术、集装箱的规格、托盘的统一规格等方面都做了统一规定,这不仅节约了各物流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更提高了物流的运转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物流组织网络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商品经营的范围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对物流进行选择和配置。为了保证国际物流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在国际间建立起强大的物流网络,从而实现国际间物流组织的合作与协调,最终保证物流企业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国际物流组织网络化的实现,不仅能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还能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我国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面对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存在于国际贸易中的物流风险逐渐显现出来。

(一)存在于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风险

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商品在中转中的安全性与成本的问题,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是一项主要组成部分。通常而言,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越高,存在的风险就越大。对企业物流风险体系的控制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的盈利效果。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一般工业商品从出厂再到消费者手中,其中的物流费用将占到商品总售价的50%左右,而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销售中,物流费用高达70%。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费用过高,无形中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成本。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商品物流费用仅占到商品售价的8%。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增加将加大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而作为国际商品交易的重要工具,只有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物流的运营成本,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目前对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的研究发现,物流风险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物流风险就显得更为突出。

(二)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的结构内容

要想更好地防范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成本风险的发生,必须先了解物流成本的结构内容。国际物流成本主要是由库存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这三部分构成的。库存成本主要是指为了商品的库存、保管货物而发生的成本,例如:仓储、保险、货物的损坏、税收等都属于库存成本,另外还包括库存商品所占用的资金成本。运输成本主要是指包括公路、航运、水运等方式运输商品而产生的运输费用和货主费用,如: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管道等方式而产生的运输费用。其中货主费用主要是指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处理和装卸费用。面对这些费用,获取能否按时到达、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等都是影响物流的潜在风险,在这些费用的支付程序上、谈判细节上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物流成本。

(三)我国国际物流中的现实问题

国际贸易中如果国际贸易物流的服务跟不上将是企业的信用受损,因此,存在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物流风险就十分明显。影响国际物流的因素很多,在我国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物流技术的应用不足将直接导致物流风险的产生。例如:在我国很多商业企业中,运用最多的就是POS机和条形码技术,而其他的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业中的运用较少。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其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我国国际物流业中的物流技术和物理服务标准也不太统一;一些商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理念,没有将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落后的技术、落后的管理理念、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影响国际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另外,在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合格的物流人才较少,人才布局分散,到目前为止,我国物流业尚缺乏透明、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

四、促进国际贸易物流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加速我国国际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贸易中最大的“瓶颈”问题就是货物无法在国家与国家间进行正常的流动,因此,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物流的正常流动提供基本的保障是促进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政府必须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宏观的决策,加快与国际物流业接轨的步伐。同时,对于我国科研院校在物流方面的科研及技术成果,要及时在物流企业中运用,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例如:在海运方面,在重视运输集装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大批散装能源与物资的装卸问题。包装的规范化、装卸的机械化、运输的集装箱化都是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手段。

(二)加速对第三方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物流专业人才是很好的防范物流风险的要素。由于对高素质、全面运作物流人才的缺乏,很多企业根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应付复杂多变的贸易物流环境。如果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充分发挥其网络化、专业化的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策划计划、优化管理等综合性的服务。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在职物流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从生活上关心在职员工,吸引并留住高级物流人才。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管理队伍才是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所在,更是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加速我国国际物流的信息化与标准化发展

信息化与标准化发展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很多国际贸易物流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很难与国际同步。因此,必须对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标准化、信息化设计,以便快速与国际接轨。例如:加快物流基础上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的标准化设计。先进的信息网络化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关键所在。例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在国际物流业中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随着网络的普及,物流企业在对内管理与对外联络方面都可以实现网络化管理。例如:将物流信息及时的反映在企业内部的网络数据库中,有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调度,对外的联系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网上的登记需求和支付,这种对物流跟踪式的管理可以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减少物流风险的发生。

(四)加快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各种风险的发生与信息的不对称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加快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运用,不断提升信息的搜集和应用,对防止国际物流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它打破了实践、空间、地域的界限,加快了商业周期的周转与循环。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购买商品的从传统观念,很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自己称心的商品。如果将电子商务活动的优势扩展到国际贸易中,将很好的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具体表现在:第一,很好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传统的国际贸易壁垒主要是以增加关税作为前提的,但是现在的贸易壁垒形态主要是以技术性壁垒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实现了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及时考虑到国际物流成本带来的风险也能有效的规避风险。第二,降低了商品贸易的交易成本。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贸易主要包括产成品和中间产品两类。如果按照国际贸易中传统的销售手段来销售商品,将给企业带来销售难度,尤其是在危机时期。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我国的“敦煌网”主要就是开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专门网站。国际贸易网站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快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商业信息,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无边界性和连续性,降低了商品交易的成本。可见,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调整,更是对国际贸易的创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物流,不仅满足了一般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完成了对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

总之,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的风险很多,只有不断强化并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加以防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国际贸易活动的范围将更大,我国国际物流必将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国际物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物流体系,提高我国国际物流贸易的效率,降低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方光罗.现代物流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张莹.基于物流保险发展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5(08)

[3]戴小芳.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J].科技与管理,2008(01)

[4]赵丽.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1(04)

第3篇

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合作的基本条件,从大量实践过程来看,提高国际物流效率不仅有助于国际贸易发展,同时也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物流风险。

【关键词】

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物流创新

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保障,贸易发展与物流有很大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依存的关系。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来看,虽然发展时间较晚,但是速度比较快。物流业作为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它包含多个方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推动国家贸易物流创新进程。

1 国际贸易物流的特征

1.1高运输力

国际贸易物流是各国之间、各个区域之间的贸易交流方式,由于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较多,所以在实施中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从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先进的设施、技术、管理理念是发展的基础,它不仅能让国际物流快速发展,同时还能加快商品周转,促进国家物流业以及经济发展力度。

1.2 高信息化

从国际物流实施成果来看,它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和出口国、进口国之间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精确、透明的信息对节省成本,促进物流控制具有很大作用。另外,为了推进国际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可靠的信息体系作为支撑。从当前的国际物流业发展情况来看,它是建立在数据交换(EDI)的基础上的。

1.3高标准化

从国际发展范围来看,它是在全世界进行的仓储、运输、配送,受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标准影响,规范、统一物流标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推动国际商品流通效率,还能提升国际贸易的运行效率。当前,国际对于集装箱规格、条形码、托盘规格已经做了统一的规定,这样不仅节省了各个物流单位的费用与成本,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1.4物流网络化

自经济全球化以来,跨国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必须在全球范围强化配置与选择。而为了保障国际物流正常健康运行,必须在国际关系上健全物流网络,在国际物流组织互相协作、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才能确保各个物流企业的面、点、线合作,在推进网络化进程的同时,用最低的物流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仍然存在诸多国际贸易物流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物流成本风险

国际贸易之所以能够正常实施,它和商品中转中的成本以及安全性有很大关系,物流成本作为重要部分,它对国际贸易成效以及发展有很大影响。一般,国际贸易中的成本物流越高,潜藏的风险就会越大,所以对相关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直接影响贸易盈利状况。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得知:国内普通的商品工业自出厂到进入消费者手中,物流消耗只占商品消耗的一半,而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费用将近70%。在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国内物流成本过高,从而无形中加大了物流成本。如:日本、德国、美国的商品物流费只有商品零售价的8%左右。与此同时,国际物流成本的改变也会加大国内贸易风险,作为世界贸易的交通工具,只有通过减小物流贸易成本,才能保障企业竞争力。从目前对贸易物流的研究成果来看:物流风险已经发展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尤其是中小单位,物流风险尤为明显。

2.2物流成本的结构性内容

从现代贸易发展过程来看:为了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对运营造成的影响,必须正确看待成本结构内容。而国际物流成本主营由库存、管理和运输三个部分构成。库存是货物保管、商品库存出现的成本消耗,具体如:保险、仓储、货物损坏以及税收等,另外还包含商品发展中的成本资金。运输成本包含航运、公路、水运等商品运输以及生产中出现的运输与货主性费用,具体如: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运输费用,货主费用是物流交通中出现的装卸与处理费用。对于这一系列费用,资金回收过程、获取方式都将影响物流运营以及管理风险,并且在谈判细节与支付程序上都会涉及到物流贸易与成本消耗。

2.3物流现实问题

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如果物流服务和企业信誉之间的节奏不一致,不仅会让企业信誉受损,还会造成一系列物流风险。从影响国际物流服务的因素来看,最主要的是基础设施,由于物流应用不够,所以对基础性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在商业单位中,使用最多的是条形码与POS机,其他的信息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对于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其他国家的物流服务与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从国内物流服务与技术来看,标准明显没有得到统一;一些国家受自身因素影响,管理与经营观念落后,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所以根本不能将顾客利益放到首位,同时也正是这些落后的管理方式、基础设备,制约着服务质量的提升。另外,从现行的从业人员素质来看,素质差距较大,缺乏合格的物流性人才,在人才分散的情况下,让我国物流始终处于缺乏统一、透明的政策体系的环境中。

3 加强国际贸易物流创新的方法

3.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

从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来看,最大问题是货物根本不能在国与国之间正常流动,所以加强物流建设,必须从基础设施着手,通过为现代物流提供保障,从根本上推进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同时,这也要求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宏观决策与引导,这样才能推动和国际物流接轨的进度。对于国内院校关于物流的科研技术与成果,除了要加快运用进程,还必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与经营管理。具体如:在海关运营上,除了要注重集装化运输,还必须注重物资装卸以及散装能源。另外,规范化包装、机械式装卸、集装式运输都是推进现代物流运输以及发展的重要方法。

在国际贸易中,物流人才作为抵御风险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全面、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所以很多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应付多变复杂的物流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引进第三方物流单位,还必须努力发挥专业化、网络化特征,为用户优化管理、保障政策规划提供有力的服务。在业余时间,通过整合物流专业知识特征以及国际贸易情况,还可以从加强现代物流企业人才培训与教育出发,关心、关注员工发展,引进更多知识性、专业性高级人才。在这过程中,高素质人才作为抵御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准,推动国际物流发展。

3.2促进国际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进程

标准化与信息化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能量,由于国内物流单位缺乏有效的技术标准,所以很难与国际做到同步。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加强国际物流单位的信息化、标准化设计外,还必须缩短与国际物流发展的距离。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物流基础设备建设,强化技术设施、网络信息、管理框架以及技术发展的标准化。在这过程中,可靠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制约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如:全球卫星定位、条形码、射频识别、地理信息技术等,如果将其应用到国际物流中,对提升国际物流效率将会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对外联络与对内管理对实现网络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如:将物流信息反映到网络数据中,通过对信息系统以及数据进行调整与分析,对外联系就能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网络支付与登记,这样不仅能确保物流跟踪管理,还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避免或者减小风险产生。

3.3增强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进程

从国际贸易物流出现的风险来看,它与信息的不对称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渗透,通过增强信息应用与搜集,从源头上杜绝物流风险出现。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网络技术也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它不仅突破了空间、实践、地域的局限,同时对加快商业周期的循环利用也有重要作用。自电子商务出现以来,它极大的改变了商品购买的传统观念,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买到商品。所以讲电子商务运用到国际贸易中,它同样能够规避风险。

首先,传统的贸易瓶颈主要体现在增加关税,现在的贸易瓶颈体现在技术上。而电子商务的运用,不仅推动了全球性贸易伙伴关系,同时还能及时规避风险;其次,它能有效减少贸易成本,目前国际贸易产品主要包括中间产品与产成品两种。整合传统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它很有可能增加销售难度,特别是危机时期。自电子商务投入应用以来,它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如:敦煌网,它主要针对的是国际贸易拓展,不仅为网站搜索提供了方便,同时还能快速找准商业信息,推进国际贸易的连续性与无边界性。所以,将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物流中,不仅是对国际贸易的调整,同时也是现代物流的创新与发展。在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不仅能适应商务物流要求,还能整合自身特征满足国际商务物流要求。

3.4加强风险防范,强化风险转移进城

在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中,将风险责任落到实处,对风险防范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向发达国家以及地区学习,通过聘请专业的律师、专家,尽量降低风险。另外,风险防范作为一项全方位的工作,除了技术,还必须从风险防范上做好设计工作,通过综合统筹,以国际规则为基准,做好自我保护与防护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相关措施实施以及物流安全性。

5 结束语

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物流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导致风险的因素很多,所以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尤其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范围与结构更加宽广,在物流业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站稳脚跟,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降低风险,提高贸易效率与成效。

【参考文献】

[1]曹蕾,戚平.风险管理视角下国际贸易物流的创新[J].中国外资(上半月) ,2013,(8):62-63.

[2]黄婧.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0.

[3]朱吉亮.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国际贸易物流创新[J].中国商贸,2011,(30):166-167.

第4篇

关键词 留学教育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H113.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国际教育服务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逐年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其中,留学教育服务又属于国际服务贸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必须加大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开发国际市场,让我国可以在世界的教育竞争上有立足之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从未停止,不过所用的数据时间都比较久远,也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我们应该用新数据来分析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手段。

2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现状

2.1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从出国留学的人数来看2009年的出国留学人数在23万左右,到了2010年就增长了近6万人。最近几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出国留学的学生对队伍逐年壮大,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来华留学的学生人数来看,1978年第一批留学生进入中国,到现在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也张显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2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结构

(1)我国出国留学生的分布结构。

我国出国留学生总体来说呈现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大分散就是我国我国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分布于全球,大约有一百多个国家。而小集中是指我国留学生大多集中在几个欧洲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2)来华留学生的分布结构。

每个国家都有来华留学生,其中多是亚洲国家的学生。而随着近年来国家的进步发展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和数量都呈现着逐年增长的态势。

3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关分析

人们对于国际竞争力有着两种不同的定义,广义上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的市场上出售商品的能力,即市场占有率。而狭义的国际竞争力则被定义为国家在全球经济这种大的背景之下将各个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即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市场占有率是国家的教育服务出口额与世界教育服务出口额之间的比值。市场占有率体现的是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差距。

经过总结我国以及几个发达国家几年间的有关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资料不难发现,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过近几年我国已经将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4如何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

虽然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这对于我国来说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让我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1)我们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改善来华留学生在我国分布不均的问题,不仅仅是亚洲各国的学生,我们还应该增加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此外我国的教育机构的国际营销还有所欠缺,还不够主动。因此我们应该向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国家去借鉴经验,以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加强我们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逐u扩展海外办学,我国各个学校的招生信息。也可以与国外的教育机构或者学校联合办学等等,争取到一切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机构提供发展的机遇。

(2)要想真正的提升我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仅仅要加大宣传,更重要的是应该提升我们自身的硬件实力。一些发达国家对此的策略是形成自身的优势,即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对于我国本身来说,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身的优势,例如历史、语言、中医等等。我们应该根据我们本身的优势,创造具有特色的中国课程,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华学习。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与国际接轨,简单来说就是不仅要有中国特色还要有国际化。

(3)完善我国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之前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基本都是自理,很少有高额的奖学金。因此我国就需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借鉴国外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增长奖学金金额和名额,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

5结束语

通过对于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于我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勇.论我国早期留学教育在中国科技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7).

第5篇

关键词:留学服务教育 国际竞争力 指标 政策建议

1 概述

国际教育服务是一种无烟产业,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将越来越被重视,如今这已经是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看法,特别是发达国家。而留学教育服务又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就要提高留学教育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使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促进中国留学教育服务的发展。目前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整体现状和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数据比较陈旧,针对留学服务贸易专门研究比较少。因此,文章利用最新数据分析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2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留学服务贸易才真正开始。从来华留学来看,1978年到现在,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而且逐年增加。2009年在华留学生已将近23.81万人,相较于1978年增加了很多倍。从出国留学来看,200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2.93万人,2010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47万人,又创新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规模逐渐壮大,如今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2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地区结构

2.2.1 我国出国留学生的地区结构分布。出国留学人员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指我国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分布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集中”即集中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教育相对发达,例如美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

2.2.2 来华留学生的地区结构 各个国家都有在华留学生,但绝大部分来自于亚洲,稳居首位。2010年全年在华外国留学生总人数首次突破26万人次。不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受留学生单位数量及政府奖学金人数也出现最高值。

3 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国际竞争力有两种定义,广义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这也就是市场占有率。分析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差别,就必须用到市场占有率指标和TC指标。狭义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更能体现各国竞争力的差别。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教育服务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教育服务出口额与世界教育服务出口额之比,反映该国教育服务贸易占世界市场教育服务贸易的比例。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它的计算方法是:一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一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根据有关数据得出,美国在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上具有很大优势和领先地位,在2002-2006年期间,美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占全球境外消费教育服务市场大约23%。其次是英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占全球大约10%;再次是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少,2006年第一次超过1%,增加到了1.19%,份额提高了很多,但是与美国等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3.2 TC指数 TC=(Xi-Mi)/(Xi+Mi)。Xi:某国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的出口额。Mi:某国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的进口额。TC指数(竞争优势指数)的结果一般在1和-1之间,当比值是1时,表明该国完全出口专业化,服务贸易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比值为-1时,表示完全进口专业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TC表明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竞争力越弱。

根据各国报告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都小于零,即我国留学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国际竞争力比较弱。虽然美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较明显,但是优势也在缩小。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提高的趋势。

3.3 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国家在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教育服务贸易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的份额之比来表示。RCA=(Xia/Xit)/(Xwa/Xwt)。Xia: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it:国家i在t时期的总出口。Xwa:是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Xwt: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RCA指数表示的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表明教育服务贸易相对出口优势弱;等于1表示处于国际平均水平;大于1表示教育服务贸易相对优势较强。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RCA指数都大于1,说明这些国家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在所有国家中,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弱,只有德国的一半。

4 提升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提高国际竞争力。

4.1 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留学生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数很少。而且我国教育机构的国际营销做的不是很好,缺乏到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性。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海外办学,建立海外机构,招生信息,加强与国外政府、学校的合作,为中国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一切方便。

4.2 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重点在于质量提高和特色建设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基本战略是形成本国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教育竞争力较弱,但提供的教育服务在要素禀赋方面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充分发挥我们在汉语、中医、戏曲传统领域的优势,创设特有的专业,发挥专业特色,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另外,要想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还必须与世界教育接轨,开设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以吸引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4.3 通过设立奖学金制度,吸引国外的广大留学生 我国对外国留学生实行的是高收费的政策,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中国留学生大部分是自费,享受到政府奖学金的学生很少。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奖学金制度非常优越,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奖学金制度来吸引外国留学生。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中国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奖学金的类型和数量,扩大享受奖学金的名额。

5 总结

通过分析中国留学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并结合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其中存在问题的方案。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很快,特别是留学服务教育,提高中国留学服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这将有利于中国留学服务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留学服务教育的竞争力,进而使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坚.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商业时代.2009(10).

第6篇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

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

跨文化交流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其中,语言交际又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人们的表情、眼神、手势、视线接触、站姿、坐姿等等。服装也是人们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方式之一。所有这些,都是交往个体向对方传递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外在形式。通常,双方都希望沟通交流能够顺利、成功,但很多时候,因为语言的差异和非语言习惯的不同,使得双方的交流存在很多障碍,甚至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了双方的误解。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到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小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不能了解和理解双方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来华访问。在华讲学三个月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竟是:“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中国的三个月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称呼他为“戴维斯先生”。这位学者是一位科学家,自从年轻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人均以“戴维斯博士”或“戴维斯教授”来称呼他,中国人叫他“戴维斯先生”时,他常浑然不觉是在叫自己。他还对中国人说:“你可以正式地称呼我为教授,也可亲切地称呼我为博士,或者是把我当作朋友,直接叫我的名字,但是不要叫我先生。”但是每每遇到陌生的中国人时,称之“戴维斯先生”者十之八九。

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中国人在故意贬低他,郁闷三个月之后,得出了“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的结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称呼是用于对高级学者的尊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先生”这个称谓就是对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学者文人的尊称,如“屈原先生”、“鲁迅先生”、“先生”等等。中国人称“戴维斯先生”,并不是把他当作一般男士看待,其实是很尊重他的,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幸好当时戴维斯先生还没有听到有中国人叫他“戴老”——在中国称“老”是极为尊敬之意,美国人听来就是在侮辱他、嫌弃他年龄大不中用了。

除了语言交流的差异之外,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涉外交往当中,人们为了表达尊重,除了言语之外,还要伴随有恰当的礼仪举止。握手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交往礼节,但是如果见到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女士,则不应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拥抱和吻面的礼节常见于西方,在亚洲国家则很少使用。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出于美国人的礼貌,他赞美王后的美貌并行了拥抱礼和吻面礼。这一举动使得国王十分恼火,但他强按怒火没有当场发作,结果宴会不欢而散。在西方国家,肯尼迪的这一举动不仅十分正常而且非常得体,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赞美他人的妻子并拥抱、吻面是非常粗鲁失礼的举动——对他人的妻子是不可以热情地打招呼的。

因此,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很多因误解导致的不愉快甚至关系紧张的事件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缘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禁忌。

文化习俗、礼仪禁忌的差异,是导致双方不能顺利交流的重要原因。能够“入乡随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在“入乡”之前就对“俗”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商务在进行涉外交往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交往人士文化背景之下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这样才能避免产生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冲突或其它严重的不良后果。

国际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

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商务交往礼仪的跨文化交流相关文章:

1.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2.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3.商务谈判与跨文化交际

4.跨文化就餐礼仪

第7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留学生;国际教育

一、赴澳留学概况

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的国际教育大国,在全球国际教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澳大利亚国际教育”(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AEI)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持学生签证赴澳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已达464,787人,接近2012年全年赴澳的留学生人数(515,853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仍然居于在澳国际学生人数之首,约占澳大利亚留学生人数的30%。

二、澳大利亚留学热分析

与传统欧美留学目的国相比,澳大利亚留学热在中国学生中持续升温,是因为澳大利亚留学具有以下优势:

2014年,《泰晤士报》公布的全球200所顶尖高校中,“澳洲”位列其中,而中国仅有复旦大学入围,由此可见,其教育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国内大学。澳大利亚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其教育质量和学历资格受到全球雇主和教育机构的普遍认可。澳大利亚的留学教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海外学生服务和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20世纪末开始,澳大利亚许多高校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类国际性课程,以满足国际教学多样性的需要。

澳大利亚在学生服务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留学生教育服务(ESOS0)法案2000》中消费和资金保障条款对所有持学生签证赴澳留学的学生提供保护。作为第一个立法保障海外学生权利的国家,澳大利亚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在此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寻求一切帮助。

澳大利亚的学费比欧美国家要低廉许多,尤其受到近年来汇率下降的影响,赴澳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做出的性价比非常高的留学决定。另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治安环境非常好,犯罪率也是相当低的。同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不断改革,相较于以前更加宽松,这对于吸引留学生赴澳读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签证申请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签证办理效率及通过率,受到海外留学生的欢迎。

作为一个新移民国家,在澳大利亚生活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一个包容和兼收并蓄的社会,澳大利亚人的友好和热情也使留学生的生存环境非常宽松。同时,持有澳大利亚学生签证的学生,享有一周20小时的打工许可,而无须另外申请。

三、对我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目前对国际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以经济利益作为驱动,还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抑或是借此实现国家的外交和人才战略?上述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规划中并未得以体现。某些高校和地区以提高国际化水平为口号,盲目招收留学生,却对留学生质量不加以控制和甄别,从长期看来看,对我国国际教育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留学生教育尚未纳入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中。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仍着眼于提高留学生来华的人数,却并未对留学生学成之后的出路加以考虑。因此,在搭建国际交往的桥梁方面,如何发挥这些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和热爱的留学生的优势,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留学生教育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目前,许多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作为校方而言,如何利用这些留学生的国际化背景、积极组织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此扩大本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本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实现学校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很多高校在为留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上,缺乏创新和特色,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由此影响到国际留学生招生宣传的口碑,这也将成为高校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瓶颈。

四、我国国际教育经验借鉴

逐步树立我国的教育品牌,将国内一流大学推向世界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知名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交流与沟通,逐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专业(比如汉语言教学和中医药专业)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同时拓展专业设置,提高留学生培养水平,继续保持我国在优势专业领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内教育中介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学生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课程设置与国际化接轨,改革和调整留学生课程结构,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之外,还要加入跨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大纲,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我所用。